为什么说西欧城市兴起对于庄园起到了解体作用?1.城市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2.城市的兴起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对封建制度的经济基...
为什么说西欧城市兴起对于庄园起到了解体作用?
民族国家的形成是西欧从中世纪过渡到近代的第一步吗?
民族国家是指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拥有统一的文化和国内市场。中世纪后期,西欧主要国家的王权开始形成。王权在形成的过程中必须面对两大势力,一是天主教会,二是封建割据。当时天主教会控制着欧洲四分之三的地产,教会利用各国内部的封建势力来干预国政。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君主们往往推行“重商主义”,发展工商业,鼓励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在文化上不断打击天主教会的权力,直到进行宗教改革。到17世纪,欧洲除了德意志和意大利以外,其他国家基本完成国家统一,废除了封建制度,走上了民族国家的道路。
(一)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伊利利亚半岛原名为西班牙,是罗马帝国的行省。476年,西罗马灭亡,西班牙被日耳曼人占领,后来又被信仰天主教的西哥特人占据。711年北非穆斯林(伊斯兰教)阿拉伯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西哥特王朝灭亡。为了收复失地,哥特人发起“收复失地运动”,和穆斯林展开了几百年的反复争夺。在反抗穆斯林统治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两大中心,一是阿拉贡,在1143年实现独立,建立了葡萄牙王国;还有一个则为卡斯提尔王国,后来演变为西班牙王国。1236年,卡斯提尔王国攻克阿拉伯人的首都科尔多瓦。1469年,伊莎贝尔女王与费迪南二世联姻,实现了阿拉贡和卡斯提尔王国的合并,建立了西班牙王国。1492年,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攻克阿拉伯的最后一个据点,标志着西班牙光复运动胜利。
西班牙建立后,成为欧洲最早的专制集权国家,伊莎贝尔女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削弱了贵族权力,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西葡建立后,两国走上了海上扩张的道路,领导了新航路开辟。但是两国在宗教上却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
伊莎贝尔
和西班牙遥相呼应,欧洲东部的奥地利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天主教国家。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为帝国国王。随后,鲁道夫一世占领了奥地利,这里便成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哈布斯堡家族不断和欧洲各国联姻,因而有机会继承其他国家的王位。1438年,奥地利国王阿尔布雷希特陆续兼任德意志、匈牙利、波希米亚国王,1482年又获得勃艮第和尼德兰。
1516年,查理五世又兼任了西班牙国家,至此,哈布斯堡王朝成为欧洲的霸主。1522年,查理五世将部分领土封给其弟斐迪南。从此,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德意志和西班牙-尼德兰两支。奥利地和西班牙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由于两国的土地都是对外扩张而来,因而罗马教皇无法干涉两国内政。同时,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还打着天主教会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哈布斯堡王朝版图
(二)英法民族国家形成1328年,法国卡佩王朝王统中断,华诺瓦家族腓力六世继位,建立了瓦卢瓦王朝(1328—1589)。但同时,英国的爱德华三世也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于是双方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百年战争对英法人民都是大灾难,期间又逢黑死病爆发,两国受到战争和疫病双重打击,普遍经济重创,民不聊生。战争后,英国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英法百年战争地图
“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又爆发了争夺王位的内战——红白玫瑰战争(1455—1485),最终兰开斯特家族取得胜利,亨利·都铎建立了都铎王朝(1485—1603),称亨利七世。在这场战争后,封建贵族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割据一方,因而英国建立了强大的王权。此后,英国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的统一市场,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统一语言——英语。英国也开始将扩张方向从欧洲大陆转为海上扩张,开始实行“大陆均势”政策。这一切都有利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亨利七世在位期间,建立了君主专制统治。该时期资本主义在英国兴起,亨利七世为了发展经济,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扶持海外贸易。在亨利七世的支持下,英国的资本主义和航海业迅速发展起来。亨利八世在位期间,建立了英国国教,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1558—1603),英国君主专制达到极盛,她自称“人间上帝”,防止议会评论干预国家大事。她继续没收教会资产和推动圈地运动,1563年颁布《徒工法令》,规定无固定职业者必须成为雇工,为手工工场提供劳动力。他推行海盗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并于1588年击败西班牙海军。
伊丽莎白女王
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王室的领地不断扩大,民众也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战争之后,法王路易十一和查理八世全力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封建势力。到15世纪末,法国基本实现了政治统一。为了加强经济实力,法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法国境内各民族逐渐融合为法兰西民族,以巴黎为中心的法语成为全国统一语言。法国开始成为民族国家。
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7)在位期间,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基本建立。他建立一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并以此为后盾进行征税。法兰西斯还在和天主教会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他1516年,法国和教皇签订《波伦亚条约》,规定法国的大主教等教会职位均由国王任命,法国教会的大部分收入归王国支配,支持,法国教会成为国王控制的工具。法兰西斯一世还大力鼓励工商业发展,扶持民族手工业。
除了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英国、法国以外,北欧的丹麦和瑞典,中欧的波兰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国家。这个时代,整个西欧除了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半岛以外,其他的西欧国家都基本完成了统一。
中世纪的后期,北欧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也逐渐走上的民族国家道路,其中丹麦和瑞典是比较的重要的国家。丹麦的瓦尔德马一世(1157年~1182年在位)在位期间就已经建立的专制统治。1397年丹麦、挪威、瑞典三国组成为了以丹麦为首的“卡尔马联盟”,丹麦称霸了北欧。1523年,瑞典独立,随后北欧的格局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瑞典逐渐成为了北欧的霸主。
波兰建国于1025年,这一年,博莱斯瓦夫一世加冕为波兰国王。但是好景不长,12世纪中叶后,波兰陷入了200年的封建割据时代。直到1320年,瓦迪斯瓦夫一世在次统一波兰,波兰才开始形成一个民族国家。波兰附近的立陶宛也是斯拉夫人建立的一个公国。1385年,为抵抗条顿骑士团的侵略,波兰和立陶宛合并,开始强大起来。1505年,波兰通过宪法限制了君主的权力,1569年,波兰立陶宛联邦成立,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1648年的欧洲
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近现代欧洲的政治格局,对欧洲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上,各国采取重商主义,鼓励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崛起;文化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传播了人文主义,导致文艺复兴和自然科学的兴起。而神奇的是,欧洲近代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于分裂的意大利和德意志。
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一直都是一个可悲的身份,丫鬟就是其中之一,而通房丫鬟更是悲之及极,所谓通房丫鬟就是指陪女主人嫁到男方家的陪嫁丫鬟,杝们需要随时侍奉在主人左右,就算在夜里也是身不离影的,卧室都是女主人相通的,更有甚者直接在女主人房内搭一张床,她们多半会与男主人发生性关系,而发生性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男主人的泄欲,一种是女主人担心男主人出去找别的女人,就让丫鬟与男主人同房,以留住男主人的一种方式,尊严与人格就别提了。
还有一种婚前通房的丫鬟更惨,他们则是大户人家用来教诲少爷用的工具,少爷们招之即来,丫鬟们则是无选择的顺从,也只是一种工具而己,当少爷们成亲时,丫鬟便会被斥逐、丢弃。琼瑶在小说《还珠格格》中描写的金锁便是其中一例,还有影视剧《汉武大帝》中随公主远嫁大漠的婢女,就是真实真实写照。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一语击破,吃人的封建礼教,不是虚构而是有真实的社会原形的。
有保存下来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经济发展5世纪中叶,来自中亚的哒人(白匈奴)侵入北印度。六世纪初,北印度成为呎哒国家统治下的一省。早趋衰落的笈多国家从此崩溃。未被唳哒人占领的北印其他地区,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公元528年,北印度一些王公的联军大败明哒,明味在北印度的统治瓦解了。印度北部,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小国间的相互斗争,在7世纪初,在德里北方的一个小国坦尼沙国王曷利沙·伐弹那统一了印度北部。曷利沙·伐弹那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记》里所说的戒日王。他以曲女城(恒河上游)为都,称为羯若鞠阔国。戒日王在位近四十年(公元606-648年),死后各地纷纷驶立,北印度又陷入分裂割据状态。5—7世纪是印度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玄奘周游印度的从《大唐西域记》和其他记载以及时候,正值戒日王在位些数量不多的铭文中,可以窥见当时印度封建制度的概况。在戒日王统治时期,国王仍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社会结构的基础仍是由古代继承下来的农村公社。有些村社已经废除了定期分配土地的制度,出现世袭的私人占有制。村社成员自然发生分化。有些富裕的占有较多土地的人把土地交给外来的人耕种,收取地租,也剥削本村社内的贫穷社员。村社农民向政府缴纳租赋,并服徭役。
国王除直接占有大量土地外,又把土地分封给臣属和侍卫。玄奘记载:“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寺院也有国王布施的土地。臣属侍卫的封地,最初是终身占有的禄田,以后逐渐转化为世袭领地。从当时的铭文可见,国王往往把成批的村社赐给个人或寺庙。国王是把连同附着在土地上面的“百姓”,作为封地或布施地分给臣下或寺院的。“百姓”和他们的封建主关系,各有不同,有的限于缴纳租税贡赋,有的处于依附隶属地位。地租剥削形式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等而有差异。实物地租是主要封建剥削形式,另有徭役和其他各种附加的苛捐杂税。徭役如兴修灌溉工程、城堡、邸宅、寺庙、桥梁和道路,在封建主的田地里劳动,在封建主打猎时驱赶野兽等。杂税很多。从保存下来的6至12世纪的许多铭文中知道,封建主对于农民使用牲畜、榨油机等都要收费;封建主建筑房屋、举行婚礼和家庭婚丧大事,都要农民交税。此外,地方公共建筑、宗教庆典以及地方行政人员的供给开支,也得由农民负担。在封建制度形成的过程中,印度社会经济有了新的进展。
水利灌溉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耕地面积扩大,农产品种类和产量都有增多。销售农产品的村镇市场上有稻谷、胡椒、甘蔗、植物油等出售城市手工业者生产丝、棉织品,金银首饰,象牙制品以及武器等。不但国内商业贸易兴盛起来,印度和缅甸、爪哇、中国的贸易活动,也较前发展。阿拉伯商人也来到印度进行贸易。种姓制度的发展与印度教的兴起古代的瓦尔那制度依然存在,不过有了新的发展。在戒日王时期,婆罗门与刹帝利同样还是统治的瓦尔那,同属封建地主阶级。吠舍已变为只指商人、高利贷者和富裕的手工业者,而处于依附地位的农民及一般手工业者则下降为首陀罗。农民地位的下降,反映了封建化过程的发展与封建制的确立。此外,仍存在着备受压迫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以上情况,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有明确的记述。自戒日帝国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演变,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和社会结构中地位的世代相传,从吠舍和首陀罗中分化形成了许多不同职业的社会集团——阔提(西方译为“卡斯特”)。提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排他性和世袭性,实行集团内婚。不同阔提之间不但禁止通婚,还禁止共同饮食。后来,周提的数目愈演愈多,到近代达到3500个之多。婆罗门与刹帝利不存在劳动分工,仍各属一个等级。
种姓制度长期以来成为印度社会进步的障碍。英殖民统治者及国内反动统治阶级利用这种制度,破坏人民的团结。在印度封建社会初期,婆罗门教经过同佛教的长期渗透、融合过程,发展成为印度教。婆罗门教和佛教,在教义上本是有歧义的。但在印度阶级社会中,在层层的等级制度的条件下,宗教既然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两者就不免相互吸取对方的教义。佛教承认婆罗门教关于瓦尔那和罱提的划分。婆罗门教在形成为印度教过程中,吸取了佛教的不抵抗、禁欲以 Alt及作“业”获报等教义,并把释迦牟尼当作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化身,列入印度教诸神之内。印度教叫人相信:某人属于某种姓,是他前生行为的果报。印度教对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他们宣扬劳动人民的受剥削、受压迫是天神决定的,人民只能安分守己地做驯服的羔羊。所以,要求贫苦人民用守本分来表示虔诚。而对封建统治人物,则宣扬享受是人生目的之一,为他们纵欲享乐寻找宗教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①。这种宗教,符合印度封建主阶级统治人民的要求。在封建主阶级的支持下,印度教排挤了佛教。910世纪,印度教在全国获得优势,佛教衰落。
西欧的封建社会诞生于罗马帝国灭亡的废墟上,结束于文艺复兴,这漫长的1000多年历史堪称欧洲最黑暗的时代。我认为欧洲之所以不同于古代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原因有三点:
一是欧洲迟迟没有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来统一各国,导致各王国、各公国各自为政,悠闲的过了1000多年。之所以这么说是参考了中国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就是封建社会,特别是三家分晋之后,大夫的权利达到极限,可以因为私人恩怨领着国家发动战争,比之欧洲的封建制不遑多让。可是强秦的出现终结了这一切,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甚至是禁锢思想的焚书坑儒,都把之前的封建制的血脉给割裂了。汉朝虽然跟秦朝不玩一套,又搞了分封,但是经过景帝武帝之后,分封在中国再无市场。所以欧洲并没有这样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来推动集权,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有了路易十四法国这样集权国家的出现。
二是军事技术使然,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进入石堡时代。大大小小的爵爷们都躲在城堡里,在没有火炮的年代,想要破城何其难。数倍的人数围攻要花费几年,考虑到这种代价就使得君主们权衡利弊,是不是让属下的权利更大一点儿来换取有限的好处要划得来呢?
三是宗教的影响,中世纪时基督教的鼎盛时期,教皇可以让国王来亲吻自己的靴尖儿。中世纪虽然政权是分散的,但是神权是高度统一的,基督教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也不希望看到统一的集权国家出现。
四是欧洲的中世纪有明确系统的法理和继承规则,头衔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即使是外国人。只要按继承权轮到他,他就是我们的国王,这种明确的大家都知晓和遵守的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封建制的稳定性。
以上就是欧洲封建制存在的原因。
法兰克国家,面封建制度的成长四欧制度方面是在罗马奴隶社会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方面是在各日耳曼部落的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两个过程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推翻西罗马奴隶制帝国的革命运动和建立日耳曼封建王国来体现并完成的。在罗马帝国衰落的过程中,新的封建因素作为“中世农奴的前辈”的隶农,已经萌芽成长但是,奴隶主阶级统治阻碍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当罗马奴隶制帝国垮台,封建制度在清除它前进的障碍后,可以迅速发展了。法兰克人,正如其他各支日耳曼人,在侵入罗马帝国前处在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在不断的军事行动中,部落联盟和部落的军事首领及其扈从队,已逐渐成为新的特权集团—一贵族。贵族占有较多的土地、牲畜和奴隶。日耳曼人的奴隶,和罗马人的奴隶不同。一般日耳曼人的奴隶被安置在小块土地上,有自己的房屋和家庭。在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后,由最高军事首领变成的国王,没收了罗马国家土地和奴隶主贵族的大庄园,占有了大片过去无人耕种的土地和森林。法兰克贵族从国王那里分得连同奴隶和隶农在内的大庄园。某些归附法兰克的罗马高卢地主,仍保留着他们的庄园地产。奴隶,在帝国晚年的起义中已大为减少,留在庄园内的奴隶已经不多了。而且,这些奴隶的地位与以前不同,他们和日耳曼人的奴隶一样,从主人手中领得份地耕种,向主人纳租赋、服劳役。
于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奴隶、隶农以及贫苦无地的自由农民,转化为农奴和依附农民,而法兰克贵族也同罗马高卢地主合流成为新的统治阶级—一封建主阶级在西欧封建社会里,除了国王、贵族外,基督教会上层是封建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罗马帝国瓦解、崩溃过程中,西欧各地的基督教会不断扩张它的势力。教会上层和法兰克统治者相互结纳。法兰克国王不但让教会上层保持原来的田产,而且还以赠送或恩赐的方式给他们以成批的庄园。西欧各地区基督教会的首领是主教。罗马的主教,掌握对西欧教会的领导权,称为教皇。教皇还在各地办了修道院。6世纪时,修道院已在西欧普遍设立。教皇、主教、修道院院长等教会上层,都是拥有大片田产,许多庄园,也有很大的政治势力的大地主。他们又通过侵占、掠夺自由农民的土地,不断扩大地产。早在7世纪末,基督教会和修道院就占有法兰克全部土地的三分之一。在法兰克王国建立初期,人数众多的普通法兰克人还是自由农民。“介于罗马隶农和新的农奴之间的是自由的法兰克农民。”①国王以法兰克自由农民聚居的农村公社(日耳曼语叫马尔克)为单位分配土地。土地,最初是农村公社的公有财产,由村社作为份地分给成员世袭使用,不得买卖、转让。
村社成员只享有对宅旁土地的所有权。在法兰克王国建立后一个多世纪,村社的份地已逐渐变为可以自由转让或买卖的私有土地,称为“自主地”。拥有“自主地”的个体小农,不但无力抵抗自然灾害和疾病瘟疫的袭击,而且,在法兰克封建主的对外扩张和国内混战的长期战争中,农民负担着沉重的兵役、苛税和罚款,也受到贵族和教会的敲榨勒索、侵占兼并、诱骗欺诈。所有这一切,都使自由农民倾家荡产,被迫成为大地主的农奴和依附农民。定一切前封建关系向封建关系转化的过程,如自由农民丧失土地、丧失自由沦为农奴的过程,称为封建化过程。法兰克封建政权对法兰克社会的封建化,起了促进、加速的作用。(下8世纪上半期,掌握墨洛温王朝实权的大地主加洛林家的查理·马特(年在位),实行采邑制。采邑制改变过去国王无条件赏赐教会和世俗贵族土地的旧法,代之以新的有条件的采邑分封。受封人必须负担对封主的军事服役义务。采邑原则上由受封人终身使用;受封人如不履行军事义务,土地即被收回。查理·马特以后,采邑分封更加普遍。各级封建主也把土地层层分封。采邑和后来的封地不同。9世纪晚期流行的封地虽然仍以服军役为条件,但已变为受封者的世袭领地了。采邑以至领地,都是连同居住在土地上的农民一起分封的。这样,法兰克的封建政权,就规定采邑或领地上的农民都成为不能自由离开土地的农奴或依附农民。同时,为封主服兵役的既然都是领受采邑的地主,农民就被排除于封建军事力量之外,他们原来作为战士的某些权利也丧失了。采邑制在一定时期内对加强封建国家政权起了较显著的作用。查理·马特和他的儿子矮子丕平、孙子查理三代,依靠由采邑制建立起来的封建武装,对内镇压农民反抗斗争,对外扩充领土。丕平在教皇支持下,于公元752年推翻了墨洛温王朝,从此,法兰克开始了加洛林王朝的统治。
丕平打败了在意大利同罗马教皇为敌的伦巴德人,使伦巴德王国成为法兰克的附庸;他又把罗马一带意大利中部地区赠送给教皇管辖,从此罗马教皇不仅是西欧教会的首领,又是教皇国的君主。在丕平的继承人查理当政时期(公元768-814年),法兰克王国国势达到全盛时期。他灭亡了伦巴德王国,夺取了意大利北部中部,兼并了多瑙河上游的巴伐里亚,攻占了西班牙北部一部分土地,又经过三十多年的哉争,征服了东北边境的萨克森地区。在一系列的扩张征服战争后,法兰克国家的版图包括西欧极大部分的土地。公元800年,罗马教皇为查理举行皇帝加冕礼,把这个几乎终生都在进行侵略战争的查理,称之为“上帝加冕的虔诚的奥古斯都,伟大的、爱好和平的皇帝”。历史上称查理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帝国”。但是,这个庞然大物的帝国,原来不过是一个“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联合”。随着社会封建化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久就分裂了。在查理以后,土地的集中和农奴、依附农民的增多,使大封建领主取得越来越大的权力。
封建领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行政、司法、军事、财政等权力,而这些权力都随同领地世代传袭。国王对这种既成事实,不得不予以法律承认,通过敕封形式,将国家对某一地区的统治权让给封建主,国家官吏不得进入领地。这就是所谓“特恩权”的词语。大领主凭借这种特权加速领地内农民的农奴化,并加强对中央政权的独立性。在这种日益滋长的离心倾向中,查理死后不过三十年,在公元843年,他的三个孙子把帝国分成三部分。以这三个部分为基础,形成三个王国:西法兰克,即法兰西王国;东法兰克,即德意志王国;意大利王国。法兰西和意大利,都在原来西罗马帝国的疆域内。自罗马帝国崩溃后,这一带先后建立封建国家,封建化开始早,进程快。在9世纪,迟至10世纪初,它们已基本完成封建化过程。在这两个国家里,封建领主各自为政,大封建领主,俨然是一个小国的国王。国王的实际权力不能越出自己直接的领地。德意志的领土,主要是查理新征服的地区。它的封建化过程基本上开始于查理统治时期。德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但一般讲,它在11至19世纪才完成封建化过程。德国在10世纪前叶才实行骑士制。当时德国的国王,以贵族、中小地主和部分富裕的自由农民为骑士,组成强大的武力,王权较强。国王奥托一世(公元936-973年在位),对内制服大封建诸侯,对外扩张领土。10世纪中叶,他侵入经济上富庶、政治上分裂的意大利北部。公元962年,由罗马教皇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把德意志和北意大利都放在他的帝国的统治下面。这个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权,一开始就徒有其名,从未取得有效的统治。帝国辖下的封建诸侯,竭力企图独立。帝国的每个皇帝接位,都要从头做起,先在德国压平不服的诸侯,再出兵征服意大利,赶到罗马去接受教皇的加冕。加上皇帝和教皇、教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德国和意大利北部,不断发生战争。结果民穷财尽,德、意经济发展受到破坏和阻碍。
封建农奴制度的形成和沙皇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沙皇俄国是一个历史短暂的欧洲国家,它是由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起来的。最初,莫斯科大公国的领土仅限于莫斯科城及其周围地区。后来通过对邻近各封建公国的兼并,到十五世纪末,才形成为近代统一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1480年摆脱了蒙古金帐汗国的控制,实现了俄罗斯的独立。十六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开始越过鸟拉尔山,向西伯利亚扩张,十七世纪中叶,鲸吞了西伯利亚,兼并了乌克兰,成为庞大的殖民帝国。沙皇俄国是一个以农奴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俄国的农奴制度开始形成于十五世纪。沙皇为了扩充武力,要贵族们服兵役,因此,把大量土地作为军事采邑分封给他们。地主贵族为了加强对农民的压榨,竭力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使农民沦为农奴。
1649年,沙皇阿列克塞·米海伊洛维奇(年在位)颁布《会典》,在法律上全面确认了农奴制度。在农奴制度下,农民被强制固定在地主庄园里,依附于地主,没有人身自由,地主可以任意将他们买卖和转赠。农民从地主那里领取一小块份地,从事耕种以维持生活,同时必须为地主服劳役或缴代役租。十七世纪中叶,农奴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农奴按其依附对象主要分三类。在贵族地主、修道院、教会土地上的农奴称私有农奴(亦称“地主农民”),在国家土地上的农奴称“国家农民”,依附于沙皇宫廷王室的农奴称“采邑农民”(亦称“宫廷农民”)。十七世纪下半叶,俄国的农业生产方法仍十分落后,盛行三圃制,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犁和木耙。但这个时期,俄国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农奴制手工工场开始建立,1632年,俄籍荷兰商人维纽斯经沙皇特许而建立的图拉水力炼铁工场是最早的一个工场。
随后,陆续兴建了铸铜、造纸、制革、玻璃等工场。与英法等国不同,在俄国手工工场中劳动的工人大部分是农奴,自由雇工很少。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基础上,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全俄市场逐渐形成。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全俄市场的形成,新兴商人的势力和社会地位日益增强和提高。他们不仅经营国内外贸易,而且为沙皇政府代理财务,包收捐税,承包工程,供应军需,充当殖民活动的先锋。但在封建贵族占统治地位、农奴制不断强化的条件下,工商业的发展仍很级慢。在农奴制度形成和不断加强的基础上,俄国的统治阶级建立了最反动最野蛮的沙皇专制制度。1547年,伊凡四世(1533一1584年在位)开始称沙皇,由此俄国出现了沙皇专制制度。1613年,全俄缙绅会议推举罗曼诺夫家族的米海依尔·费多罗维奇(1613-1645年在位)为沙皇,从而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到了十七世纪下半叶,沙皇专制制度更加强化。
沙皇是俄国统治阶级—一贵族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具有无限权力沙皇的意志被宣扬为“上帝”的意志,被看作是国家的法律,全国人民必须绝对服从。以沙皇为首的专制制度对广大农民实行残暴的统治和压迫,激起了广大农民的猛烈反抗。斯切潘·拉辛领导的农民战争十七世纪下半叶,农民起义和城市平民斗争不断爆发,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哥萨克斯切潘·拉辛领导的农民战争。从十五世纪以来,俄国中部的农民为了挣脱农奴制的残酷剥削、压迫,纷纷逃到当时还是一片荒野的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形成了“哥萨克”。随后,少数人就变成哥萨克的富裕阶层,而大部分哥萨克仍少地缺粮,生活极其贫困。1667-1669年,拉辛领导一支哥萨克队伍在里海西南岸沿海地区活动打击贵族富商和哥萨克上层分子,深得群众拥护。1670年春,拉辛率五千哥萨克军队举行起义,并攻占里海北岸的阿斯特拉罕。他在公告中号召:“弟兄们,行动起来吧。现在向一直比土耳其人或异教徒更凶恶地奴役你们的暴君复仇吧。”伏尔加河下游的各族人民,闻风而起,竞相投奔拉辛,很快就汇成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起义军沿伏尔加河北上,接连占领萨拉托夫和萨马腊,9月,进抵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这时,农民起义的烈火已燃遍了伏尔加河和顿河间的广大地区。沙皇政府调集大批军队前往镇压。10月,拉辛领导的起义军被沙皇军队击败后便转向顿河流域。1671年4月,由于哥萨克上层分子的出卖,拉辛被捕,6月,在莫斯科英勇牺牲。此后,其余起义军也相继被打败。这次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被血腥地镇压下去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