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天子守国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我们提起明朝,就会提起那句有名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两句话是相互关联的。明朝的...
明朝时期的天子守国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当我们提起明朝,就会提起那句有名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两句话是相互关联的。明朝的皇帝建都北京,亲自镇守在北部边陲。当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的时候,皇帝们首当其冲,阻挡他们的步伐。
可这是他们阻挡住侵略者的情况。如果他们阻挡不住侵略者的话,会怎么样?那就十有八九就君王死社稷了。可是,国事不是儿戏,社稷存亡带来的灾难首先就是天下百姓的涂炭。从这一方面来看,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的策略就很值得商榷了。
一、天子守国门的利弊。
从天子守国门的好处来说,有几大好处。一是天子亲自守卫国门,会对边防有很大的监督作用。在日常的军事部署和军队训练方面,大家都不敢马虎,对军队的建设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终明朝始终,最精锐的九边精兵和后来的关宁铁骑,都在皇帝的亲眼注视之下,战斗力极强。
二是如果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由于皇帝的中枢机构就在眼前,会极大的缩短预警和处置时间。这样,在皇帝可以依据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材料,随时调配各方面的资源。在皇帝的迅速处置下,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
三是天子守国门,可以将自己率领的最精锐的京军作为战争的预备队使用。这样,在战争中,减少军队的调动,而且使得皇帝掌握的这一支军队不被闲置。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能够做到一举两得。
但是,反过来说,天子守国门也有着弊端。首先,将首都定在北京,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是不合适的。中国古代长期将首都定在长安和洛阳,就是因为两地有天然的屏障保护。这样,在最大的程度上能够保证首都的安全稳定。
而将首都定在北京,处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路线上。在明朝的始终,北京附近就遭受了无数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日常的小的袭扰,就会给北京带来警报。这严重影响了北京的安全稳定,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将首都定在北京,就需要有相应的经济上的支持。在明朝的时期,经济中心已经向江南转移,北京需要从江南每年调运大批的粮饷物资。而且为了南方的政治稳定,还不得不在南京保留一整套的政府机构。这一切,都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浪费和经济负担。
第三,守边并不一定必须要天子去守。皇帝的职业不是武将,皇帝的职责也不是去亲自指挥战争,冲锋陷阵,而是治理天下。再加上,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出色的将领。因此,要守边,一员出色的将领,发挥的作用要远远超过皇帝。
有时候,皇帝参与战争,反而会带来灾难。正德皇帝的胡闹我们就不说了,光说土木堡事变,就是皇帝亲征,结果打了大败仗,皇帝朱祁镇被俘,无数大臣死于非命。明军几十万人马全军覆灭,明朝差点陷入灭顶之灾。因此,一个没有军事才能的皇帝守边,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天子守国门,北京成为了明朝全国的包袱。为了守住北京,明朝将一切的兵力、财力、物力全部投入这一隅。这样,就造成明朝以国运在北京孤注一掷,没有退路的决战态势。这样,明朝就没有了其他的战略选择。
比如在崇祯的时期,明朝面临着外有清朝进攻,内有农民军作乱的局势。由于北京在清军的直接威胁下,为了保住北京,明朝几次不得不放弃即将歼灭农民军的战果。不得将兵力抽调北边,在辽东和北京地区与清军作战,使得农民军几次死灰复燃。
这使得明朝丧失了摆脱两面作战的机会,陷入疲于奔命的状态。最后,在北京面临失守的情况下,崇祯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只得吊死煤山,去实现他“君王死社稷”的诺言了。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天子守国门有利有弊,但是,在明朝时期的天子守国门,是弊大于利。这给明朝的国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朱棣迁都的本意。
而我们知道,造成这一局面的人,就是明成祖朱棣。在明朝朱元璋建国起,明朝的首都就是南京。到了“靖难之役”后,夺取了江山的明成祖朱棣才把首都迁往了北京。那他为什么要把首都迁往北京呢?
这首先是出于朱棣自身的安全起见。南京是明朝建都之地,到了建文帝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那些正统朝廷的势力范围。虽然朱棣攻占了南京,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可是还是有大批的明朝臣子,认为朱棣的皇位是不合法的。
虽然朱棣镇压了大批反对者,甚至对方孝孺这样的死硬分子采取了诛十族的残酷手段,可是依然压制不住他人对朱棣的蔑视。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在南京坐立不安。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他决定还是迁都回自己过去的王府所在地北京。这里是他经营多年的老巢,环境要比南京好得多。
第二是为了建功立业。朱棣夺取江山之后,为了显示自己是真命之主,急于建功立业。他不但派郑和下西洋,去宣扬自己的威望,还急于在对外战争中显示自己的能力。
在当时的蒙古草原上,依然还盘踞着北元的势力,他们视明朝为死敌。朱棣在派丘福北伐失败后,就决心自己亲自战阵。在迁都后,朱棣以北京为后方主要据点,连续发动了五次亲征。朱棣的出征,沉重打击了蒙古势力,保证了北疆的安全。而迁都北京的重要作用也在战争中显现出来。
但是,迁都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朱棣将首都迁到北京之后,就再也没能迁回去。虽然后世也有迁都回南京的动议,可是终究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施。在无可奈何之下,明朝只得在南京保留了一整套的中央机构,以管理南方的事务。而“天子守国门”的格局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直到明朝灭亡。
三、朱棣犯下的严重战略错失。
我们看到前面的分析,“天子守国门”弊大于利。但是,朱棣在迁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也许是出于躲避危险和建功立业的权宜之计,没有考虑长久,可是他迁都的举动,却给明朝产生了终生的影响。
朱棣的迁都北京的时候,他的主要目的是进击蒙古。在这个时候,明朝军队要比蒙古军队强大的多,朱棣处于战略进攻的地位。在这段时期,北京主要是作为军队的作战支援基地存在着。没有敌人进攻的威胁,一切还都风平浪静。
但是,多年以后,随着明朝势力的衰弱,北京处于防御状态的时候,朱棣曾经犯下的一个严重战略错失就显示了出来。朱棣的这个战略错失,就是轻易的放弃了关外的军事重镇大宁,将它交给心怀反叛的蒙古兀良哈部。
那是朱棣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为了摆脱兵力不足,内外受敌的窘境。亲自率领军队到大宁袭取了宁王。在这一次行动中,朱棣不但掳走了宁王和宁王手下的精锐部下,还得到了蒙古兀良哈三卫(又称朵颜三卫)的帮助。经过这一场变故,原本的北方军事重镇大宁也没有了军队。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将宁王转封到南昌。永乐元年,朱棣决定将大宁都司迁往保定,作为对兀良哈拥护自己的酬谢,他将大宁故地送给了兀良哈部。史书记载,朱棣与兀良哈部“约以为外藩,居则侦保,警则捍卫”。朱棣妄想让兀良哈部为自己守卫大宁,成为自己的屏障。
但是,朱棣却失算了。兀良哈部并不是真心的归附朱棣,不久他们就反叛了明朝,成为明朝的敌人。朱棣出塞北伐时,面对的敌人就有兀良哈的军队。这样,大宁要地就等于被朱棣拱手送给了自己的敌人。这是朱棣犯下的巨大的战略错失。这个战略错失,给明朝带来了终身的危害。
四、朱棣对朱元璋防御战略的破坏。
为什么说,朱棣放弃大宁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呢?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国北方的军事形势,就可以看到,在兀良哈占据大宁故地后,他们的游牧范围就一直扩大到了明朝的长城一线。
这等于明朝的防御前线被压缩到了长城一线,而长城以南不远就是北京,如果蒙古骑兵突破长城,在几天内就能够到达北京城下。这就是明朝在转入战略防御状态下所处的尴尬局面。
在这个局势下,长城需要处处设防,北京也要时刻保持着警惕状态。一旦发生不测,还需要动员天下勤王之兵。可以说,出于防御状态的明朝只能疲于奔命。最终,就是这种状态,拖垮了明朝。
那么,在朱棣犯下战略错失前,朱元璋是怎样部署中国北疆的防务的呢?朱元璋其实在建国以后,就已经制订了北方防御的方略。朱元璋在按照这个方略部署兵力后,还亲自将这个方略告知了朱棣。在临终前,朱元璋再次的告诫朱棣,要照这个方略执行北方的防御行动。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告诫朱棣说:
北骑南行,不寇大宁,即袭开平。可召西凉都指挥张文杰、庄得、开平都督宋真、宋晟,辽东武定侯郭英等,皆以兵会。辽王以护卫军悉数北出,山西、北平亦然。令郭英、宋真翼于左,庄得、张文杰翼于右,尔与代、辽、宁、谷王居于中,彼此相护,首尾相救。兵法:“示饥而实饱,外钝而内精。”尔实察之。
这个防御的方略的实质就是,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作战方针,将来犯之地歼灭在塞外。在朱元璋的计划里,明军依托明朝在关外的开平、大宁两个防御基点,吸引并阻止蒙古军队的南下。然后,以明军的主力,分左右两翼包抄,朱棣率领诸王居中联络。这样,明军采取大的迂回包抄战术,将敌人包围歼灭在开平和大宁城下。
这个作战方略的好处是,明军可以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背靠长城防线,依托开平、大宁两个前进据点,将敌人远远的阻击在塞外两三百里之外。这样一来,北京就有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安全性就提高了很多。
但是,这个方略的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保有开平和大宁两个战略据点。可是,朱棣的错失,恰恰就是丢失了这两个战略据点。开平和大宁唇齿相依,朱棣拱手将大宁送给了敌人,也同时造成了开平孤立难守。
宣德五年,明朝因为开平无法继续防守下去,只得将开平迁到独石。这样,长城以北,原来朱元璋精心准备的二三百里的防御纵深,彻底落入了蒙古部落之手。自此之后,长城一线就暴露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蒙古人可以随处攻击长城,突破长城就能够到达北京城下。这一切,都是朱棣破坏了朱元璋的防御方略,随意丢失大宁造成的。
结语:
明朝的“天子守国门”的格局是朱棣造成的,他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可是,在他在迁都的同时,又犯下了巨大的战略错失。他为了酬功,将大宁拱手送给蒙古兀良哈部,想让兀良哈部成为自己的藩篱。可是,兀良哈部随即就背叛了明朝,成为了明朝的敌人。
这样一来,原来朱元璋制订的防御北方之敌入侵的方略,就被朱棣给破坏了。由于朱棣的错失,使得长城以北两三百里的防御纵深拱手送给了蒙古人。蒙古骑兵的铁蹄一直来到长城脚下,可以随处突破长城。而突破长城后,北京就近在咫尺。
这样,明朝的皇帝就被迫变成了明朝的看门人。在整个明朝的历史中,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成了明朝皇帝们要面对的家常便饭。处于战争威胁下疲于奔命的皇帝们,哪有多少精力去处理其他的国事。
而这一切,正是朱棣迁都和放弃大宁,使得明朝陷入了这种境地。所以说,“天子守国门”不仅仅是代表了明朝皇帝的荣耀,更多的是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悲哀。
“天子守国门”的明朝,为何难逃朝代更迭的命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自此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多少个大一统的王朝起起落落。它们有的曾经创造过绚丽的灿烂,有的还未来得及绽放便已枯萎,还有的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它也创下过无数的辉煌,可最终还是难以逃离朝代更迭的命运。而"四方来朝,纵横天下"的大明王朝,为何一步步走向衰落?
(一)、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自此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多少个大一统的王朝起起落落。它们有的曾经创造过绚丽的灿烂,有的还未来得及绽放便已枯萎,还有的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它也创下过无数的辉煌,可最终都难以逃离朝代更迭的命运。
"浑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正是因为有了于谦,这样忠君爱国而又体恤百姓的臣子,才把明朝带向了辉煌。
曾经的明朝,也是万国来贺,无数奇珍异宝尽入中原;曾经的明朝,虽然闭关锁国,可是自己摸索出了一条道路,被历史课本称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曾经的明朝,北伐北元,东助朝鲜,南平安南。
1.奇葩皇帝,使得国家衰弱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量变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大都是循序渐进的。正如明朝的强大,是经过朱元璋和朱棣等几代人的努力而实现的。而它的落败,也是经过了很多昏聩无能的皇帝才导致的。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他掌握着最高权力。
所以,一个朝代的兴盛与否,皇帝的能力占了很大的比重。纵观明朝,明君很少,昏君很多。其实,一直到朱瞻基,明朝的皇帝还都算是励精图治的。尤其是朱元璋,和他的四儿子朱棣。那个时候的明朝,可以算作盛世。
但到了朱祁镇这里,帝王们就开始有些不务正业。英宗总是想着和先人一样,上马征伐,可是太过于宠信太监王振,以至于更改了行军路线,反倒是被瓦剌俘虏了十五年。还有朱厚照,他当皇帝就是为了好玩,根本无心理政。
朱厚熜人家的人生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羽化登仙。前期的时候,还算兢兢业业,还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可到了执政后期,干脆就一心求长生不老之道,完全不理朝政,导致严嵩等奸人长期把持。嘉靖皇帝自认为是把臣子们玩弄于鼓掌,可他玩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玩他的江山。
他迷信方士,总是弄些奇怪的东西,而且还喜欢建道观。这才有了壬寅宫变和庚戌之变,甚至蒙古的俺答汗都打到了北京城下。
朱翊钧和祖父一样,都是前期还行,后期拉垮。祖孙二人都开创过中兴之业,但是晚年都不喜欢上朝,导致民怨四起。最为奇葩的还是木工皇帝朱由校,上任后什么也不做,专心做木工。
2.皇权高悬,即使歪斜也无以匡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一国之君,是九五之尊,即使他们做错了事情也不会受到惩罚。除非,是他们自己知道悔改。能够匡正错误的唯一方法,就是大臣进谏。明朝还是有不少忠臣的,尽管他们死谏,可皇帝不听他们还有什么办法。
国不可一日无主,那些皇帝们不上朝或者上朝以后弄一些荒唐的政策,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够往好处发展。而且他们大都不喜欢听那些忠臣们说话,倒是喜欢听身边的太监们整日的吹嘘,追捧他们。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那个体制的错误。皇权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无人能够监督皇帝们的行为。做错了,也不能换人。所以,王朝的灭亡,最大的责任就在于皇帝。即使这个王朝曾经多么多么的辉煌,汉唐的荣耀不比明朝弱,最后不还是消失了。
因为君主专制的时代,皇帝只会按照自己的本心来做事。他们不用担心别人的所思所想,所以百姓日思夜盼的就是能够来个仁慈点的皇帝。这一点,只能靠运气。因为没登基以前,谁也不知道这个皇帝怎么样。
登基以后,即使大家对他有再大的怨言,也不能更改皇帝。慈悲的皇帝,百姓就享几年福;碰到昏庸的,就只能跟着遭殃。所以王朝的败落,和它创造过多大的辉煌并无关系。之所以这是必然现象就是因为,昏庸的皇帝一点一点累积民众的仇恨。
(二)、奸人当道贤人危,王朝终将要倾颓
皇帝无能,这是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的。他昏庸,只愿意听好话,那么身边的奸佞小人自然就上位了。所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就像明英宗,如果他能够重用于谦等直臣,就不会沦落到被俘的地步。
1.怨声载道,贪官污吏横行
"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相比于宋朝的高薪养廉,明朝十分刻薄。洪武年间,为了整治贪官污吏,处死了不少人。因为明廷给官员的俸禄实在太少,很多人都难以保证一家人的温饱。所以,即使在高压环境下也有人冒险去贪。
明朝的很多皇帝根本无心政事,也没有想着去整治贪官污吏。而那些佞臣们,大都还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就像万历年间的严嵩,皇帝明明知道他们一党贪赃枉法,却仍然加以重用。还有大太监魏忠贤,仰仗着皇帝的信赖,贪赃枉法,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帝",这是当时民间夸赞他的话。甚至,还有人为他立了生祠。像严嵩,魏忠贤之流,他们的能力和本事都放在了蛊惑圣心之上。虽然掌握着权力,但想着的是如何以权谋私,保持着自己的崇高地位。
2.民不聊生,以至失去民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家的强大需要官僚阶级和百姓的共同努力。而明朝的皇帝们,节俭之人很少,大都好大喜功。喜欢建造宫殿,钱不够了,就去巧立名目,增加税负。而这其中,皇帝身边的人还要抽取提成。
那靠着耕织生活的百姓,哪里有那么多的闲钱去做这些事情。就这样搞,国家不衰败,那才是意料之外。国家的钱和百姓的钱,都流入了皇帝和官员们以及太监的私人口袋。想疏浚河道或者赈济救灾,那根本都是无钱可用。即使有,官员们又会从中分一杯羹。
百姓只有吃不上饭的时候才会去造反,如果灾害得不到救治,而且人们对于平日的苛捐杂税已经极度不耐烦,那就会选择以命相搏。所以,明朝统治那几百年的时间里发生过很多次的农民起义。
(三)、天灾人祸,终致大厦崩塌
明朝经历的小冰河期,是千年以来最冷的时候。单纯的冷,倒不碍事,但它引起了很剧烈的气候变化。靠天吃饭的,明朝百姓常常是颗粒无收。
中后期,旱灾是连年发生,同时还伴随着鼠疫。水旱灾害引起的大饥荒,明朝救治不力所以很多人死亡,又因此引发瘟疫。
1.环环相扣,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生了自然灾害以后,那些昏聩无能的皇帝们,把救灾之事托付给身边的奸佞小人。他们平日里就是压榨百姓之人,即使灾年,也不会有丝毫怜悯之心。就算是赈济粮,他们也会从中分一杯羹,而且想方设法的套取更多的利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皇帝荒淫无度,身边招徕的自然也不会是什么清白忠臣。让这些人去救灾,那倒还不如不救。所以,灾害是越救越厉害。魏忠贤等人早已把国库掏空,崇祯上位以后要忙着应对北方的满洲还要不遗余力的抗灾。
所以,他决定裁撤公务员,其中有一个叫李自成的小吏,因为失去了工作,所以选择谋反。他的那群散兵游勇,竟然能够一路打到北京。这个眼光狭隘之人,竟然也能成为皇帝。但他自身能力不足,最后还是把江山让给了他人。
2.死不足惜,帝制的最终命运
先是皇帝无能,导致了身边充满着奸佞小人。而这些人,不断的掏空国家,使得哀鸿遍野。接着就是不断爆发的水旱灾害,导致颗粒无收。无能皇帝和奸诈官员们去救济百姓,那自然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这是环环相扣的。
有人说"清朝误国三百年",直到如今还在怀念他"天子守国门"的大明,还在为那个王朝追悼。可是,不论清朝还是明朝,他们的性质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人家守的国门,是人家自己的江山,而不是百姓生活着的土地。
归根结底,皇帝和官员们的权力都得不到有效的节制,甚至说根本是没有节制。他们就会膨胀,就会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即使是明君在位,那些地方上的贪官,他仍然是鞭长莫及。那些人贪赃枉法,无恶不作,仗着自己是皇权的延伸,在辖区内作威作福,自觉高人一等。
所以,明朝的衰弱完全是它咎由自取。人无完人,即使是在仁慈的帝王,终究也有犯错误的那一天。而这个后果,只能是臣子百姓承担。
结语:
像克扣军饷,白银外流还有卖官鬻爵这种事情,都可以算作是压倒明朝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手中掌握权力的人,能力不行。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想把国家往正路上领。尤其是官员们,都想趁着在其位的机会,大捞一笔。
明朝有着大量劝谏而死的官员,清朝为啥没有几个?
还不是因为明朝这些死谏的忠臣,不但没有将明帝国治理好,还让明帝王憋屈,最后明帝国也被这些死谏的官员,带上了灭亡之路。明朝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或许这就让清帝王对这些死谏官员的印象不好。没有帝王的放纵,这些死谏的官员当然不敢拿命去跟帝王死磕,自然清朝就没几个敢死谏的官员。
明朝那些死谏的官员要说明帝国的文官,倒还真有不少清流的忠臣。比如海瑞,拿着低保的工资,带着棺材,赔上一家老小的命,去指摘嘉靖帝的不是,还有万历帝,想换个儿子做太子,被文官们怼得,居然三十多年不上朝,就那都没有赢过文官们,万历朝的国本之争最后还是大臣们赢了。想想吧,一国的天子,有这么彪悍的臣子,谁心里好过呀。要说言官谏言,都是为了规劝帝王的行为,也是为了江山社稷,这是好事,比如李世民就视魏征为明镜,以正自己的德行,这也成为千古佳话。
可再看看明帝国的死谏官员吧,除了跟明帝国死磕以外,就只剩下死磕,问题他们指出来,但是解决问题不在他们的范围内。据说崇祯帝曾经有过想法,想要与关外的清朝议和,并且还派人去皇太极那商议了,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能够稳住关外的女真,明帝国就有精力去处理国内的农民起义,或许就真的可以改变明朝的历史,而且当时皇太极也有心议和,毕竟女真的家底弱,能够得到一些明朝实质的让步,对女真也有利。
这事是秘密进行的,因为明朝有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的说法。结果这事还是被言官们知道了,言官们玩命地死谏崇祯,崇祯只能改口说没这事,于是这事就黄了不说,还让皇太极愤怒不已,都快谈得差不多了,崇祯帝反悔了,让谁也会气愤的。之后的事情,那就是明帝国在女真与农民起义军双重威胁下,最后亡国了。
清朝的官员要知道清朝是捡漏才有机会入主中原的,如果当年崇祯帝真的铁了心与皇太极议和,若干年后清朝有没有可能攻入关内很难说。而且清朝研究过明朝灭亡的原因,那就是党争,还有宦官之祸,于是清王朝定下铁律,不让宦官出皇城一步,整个清朝还真就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时期,即便到了慈禧时代,有过安德海这样嚣张跋扈的太监,但安德海很快就被诛杀,还没有做到权倾朝野就领盒饭了,清朝的未雨绸缪,确实做得不错。
同样成为明帝国灭亡原因的党争也被清帝王十分重视,康熙帝时期,就几次打击朝堂上的结党营私,对官员的管制相当严厉。当然也是因为当时帝王的皇权高度统一,这也限制了官员的权力,而且清朝帝王几乎没有太过昏庸的。再加上清帝王也不给言官们死谏的荣耀,官员自主自发不要命死谏君王的觉悟也就大大降低。
历史上言官死谏是文臣的一种光荣,也是官僚阶级的一种权利体现。在明朝时期,明帝王放纵文官集团,这种风气也被无限放大,因此才会有大量的官员死谏。可到了清朝时期,因为清帝王就没有那么多耐心,听文臣们喋喋不休的劝诫,要么解决问题,要么闭嘴,清朝官员也就不敢用死谏的方法触犯皇威,于是清朝才会没有几个死谏的官员。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