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4年-日本战国时代,宇喜多秀家和岛津义弘为什么没有参加大坂之阵

发布时间: 2021-09-19 05:57: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5

我最近在玩《太阁立志传》想了解下日本战国史,刚那兄弟知道回个?,日本战国历史经过,虽然室町幕府自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后便纷扰不...

1614年-日本战国时代,宇喜多秀家和岛津义弘为什么没有参加大坂之阵

我最近在玩《太阁立志传》想了解下日本战国史,刚那兄弟知道回个?

  日本战国历史经过
  虽然室町幕府自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后便纷扰不断: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或私战破坏了各地的政治生态。
  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伤害。可是室町幕府从未放弃稳定全国局势的决心,直到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场意外引发的全国混战而化为乌有…。
  战国时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主,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成功。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二条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降伏东北地方各大名,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故在此采用最后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应仁之乱,战国登场
  四职之一、身兼三国守护的赤松满佑因在京都自宅刺杀幕府将军足利义教(嘉吉之乱)而遭到亦为四职之一、身兼五国守护的山名宗全率领之部队讨伐并平定。战后幕府以山名氏平乱有功将赤松氏所属之三国守护授与山名氏。势力成长到八国守护的山名氏一跃成为西国的一大势力。
  此时三管领之一,身兼八国守护和和泉半国统治权的细川氏面对山名氏的崛起,决定采取联合山名对抗同为三管领的田山氏的政策。但随着田山氏的衰退,两家之间的冲突也浮现出来,尤其在三管领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两家陆续发生继承问题后,双方对立更加严重。
  一直到将军足利义政长子足利义尚诞生引发继承风波后,在应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应仁之乱爆发,各守护分别选边支持,形成东军细川联军与西军山名联军的大混战。
  战事一开始,由于东军争取到天皇与幕府将军支持,且聚集了相对优势的兵力,因此开战头几个月可说是占尽优势。可是到了同年七月,中国地方四国守护大内政弘率领万余援助西军后,整个战况顿时改观。加上西军决定拥立将军足利义政之弟足利义视与京都当局相抗衡,让整个战局陷入胶著,日后更扩大为全日本的大混战。
  随着两军领袖相继去世和幕府将军继承纠纷解决后,两方决定和解,应仁之乱正式宣告结束。虽然应仁之乱后幕府威信受到重挫,但之后几任将军仍试图重振幕府威信,直到明应之变爆发的前刻。
  明应之变,关东大乱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历任幕府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大名,还屡屡颁布争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各地方对京都当局具影响力的国主。毕竟这已经不是将军强势的时代了: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
  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材亲自讨伐细川氏,反而遭到细川氏策动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此事史称明应之变。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剩下的也只是大名控制上洛(进入京都)后操控政局的傀儡罢了。
  除了近畿动乱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当初足利尊氏开创幕府的时候,为了对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设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关东,尊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于镰仓,是为镰仓公方。而以关东管领为辅佐。由于镰仓公方府与室町幕府的体制非常相似,有小幕府之称。镰仓公方的势力可以与幕府对抗,结果在室町时代中叶,第六代将军义教时,爆发永享之乱而被幕府平定。镰仓公方足利持氏自杀。后来持氏之子成氏被再次由幕府拥立为镰仓公方。
  后来镰仓公方足利成氏不满关东管领上杉宪忠,进而将其暗杀。此举引发关东管领和公方的长期对抗,导致幕府派遣骏河守护今川氏前去讨伐而迫使足利成氏移往下总古河,成为初代古河公方。(享德之乱)战后关东出现得到关东管领上杉氏支持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得到北关东豪族支持的古河公方,彼此对抗了近三十年。日后因山内上杉氏重臣长尾景春叛乱,使扇谷上杉氏趁机扩张自己的力量,促使山内上杉氏选择和古河公方和解来对抗扇谷上杉氏。
  而扇谷上杉氏为了对抗山内上杉氏,和伊势长氏结盟,使两方又陷入拉锯战中。1491年,因堀越公方发生内乱而被伊势长氏消灭,伊势长氏(即北条早云)的后北条氏因而实力大增。不久后上杉定正猝死导致扇谷上杉氏转衰,后北条氏转而攻击扇谷上杉氏,并消灭相模三浦氏且占领小田原城,促成两上杉联合对抗后北条氏的新局面。后北条氏二代家督氏纲更入侵武藏国,取代旧有的足利、两上杉氏,成为关东地方最强的大名。
  以下克上,将军被弑
  除了伊势长氏崛起于关东地方,成为新时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开始出现以下克上,甚至成为一方之雄的新强权。在中国方面,出云守护代尼子氏篡夺守护京极氏实权,日后其大名尼子经久更取代京极氏,成为出云守护。在尼子经久生前,尼子氏扩张成与大内氏家督,因海外贸易而兴盛的大内义兴并驾齐驱,势力达十一国的中国双雄。
  在双雄争霸过程中,安艺国人毛利元就采取墙头草的态度,逐渐吸收尼子、大内的力量,日后乘大内氏内乱,在严岛会战中击倒大内氏权臣陶晴贤,成为中国新霸主。
  此外,美浓守护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长井规秀的驱逐而衰败,长井规秀日后继承斋藤氏,改名为斋藤秀龙,法号“道三”,也就是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
  在东海,尾张守护斯波氏亦大权旁落,由守护代岩仓与清洲两织田氏取而代之,而清洲织田氏旗下重臣织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后取得实权,在织田信长继承家业后,更完全取代斯波氏、岩仓织田氏与清洲织田氏,成为尾张一国之主。
  在日本战国时代,以下克上崛起的新兴势力,和旧有豪门间的对立从未停歇,但最惨烈的莫过于是将军足利义辉被弑一事。
  明应之变中被管领细川氏罢黜将军一职之足利义材,日后得到中国大名大内义兴的支持,在成功推翻将军足利义澄后,改名足利义稙并复职为将军。因足利义稙无子,故认养前将军义澄次子足利义维为养子。
  1518年,大内义兴返回所属领国,失去庇佑的足利义稙不敌管领细川氏,而辞去将军一职,由前将军义澄长子足利义晴接任。而义晴因与管领细川晴元长期失和,在1546年辞退将军一职,由长子足利义辉接任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立志重振幕府声威,不但多次积极调停诸大名之间的纷争,更邀请上杉谦信、织田信长等大名上洛谒见幕府将军。
  此时管领细川氏遭到权臣三好长庆夺权,把幕府当作傀儡而掌握实权,成为当时有力大名之一。三好长庆死后,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众决定要罢黜将军足利义辉,1565年,三好三人众及松永久秀的叛军包围义辉所在之二条御所,虽然足利义辉因为得到名剑客上泉信纲与冢原卜传等人传授剑术,而有剑豪将军美名,但依旧寡不敌众而被弑,他们拥立足利义维之子义荣为第14代将军。足利义辉死后,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实权,也失去中兴的机会,直到幕府灭亡。
  霸王崛起,幕府灭亡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今爱知县北部)的大名。他以尾张一国的战力,在桶狭间以三千军击败领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率领约两万五千大军的名将今川义元(桶狭间之战)而崛起。战后他选择和邻国三河的德川家康结盟,把扩张领土的目标放在大名斋藤龙兴统治之美浓国上。
  初期织田信长攻略美浓进度相当迟缓,直到织田信长靠著成功促成斋藤氏重臣美浓三人众的倒戈,局势才开始有了转变。1567年9月,信长攻陷美浓稻叶山城,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并制作天下布武朱印,展开统一日本之路。隔年成功拥立第15代将军足利义昭,在盟友浅井长政的帮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标。
  1570年将军足利义昭,不满织田信长无视幕府的态度,暗中与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三好三人众与朝仓义景等诸大名联盟,形成所谓的“信长包围网”,打算联合对抗并消灭信长。
  1571年,织田信长以比睿山延历寺包庇与其敌对之浅井、朝仓两大名,杀入山中将比睿山延暦寺焚毁,此举引来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评,是信长生前引来较大争议的事件之一。
  1572年,武田信玄发动军队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国、三河国,以图进京,并在三方原击败德川、织田联军(三方原会战)。隔年5月,武田信玄于信浓国驹场病故,死前决定继承人是其孙武田信胜,并由信胜之父武田胜赖担任阵代一职。
  1573年,织田信长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正式决裂,信长强攻幕府所在二条御所,并逮捕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国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灭亡。日本战国时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时代在此划下句点,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二攻朝鲜
  幕府灭亡后,信长消灭浅井、朝仓两家,逼伊势国司北田具房将家督让给信长之子北畠具豊,并平定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势力。不久后织田信长在近江兴建安土城,作为织田政权的象征。
  1575年,武田胜赖率军攻击三河长筱城,与织田、德川联军在三河设乐原展开交战(长筱之战),战败的武田氏折损诸多重臣,衰亡于1582年。
  武田氏衰退后,信长以近畿为核心,向四周快速扩张,却在1582年6月2日,遭遇本能寺之变,即重臣明智光秀的率军背叛,和嫡长子织田信忠先后战死。
  信长重臣羽柴秀吉在得知光秀叛变后立即返回近畿,联合其他重臣击败明智光秀(山崎天王山合战),并在决定织田氏继承人之清洲会议上支持信忠之子织田秀信继位。日后秀吉击败反对他的织田旧臣,至此以后织田信长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
  之后,秀吉在小牧长久手合战后和德川家康谈和,在石山本愿寺的旧址上建大坂城。日后于1585年任关白,1586年受赐姓丰臣氏并就任太政大臣,奠定丰臣政权。
  在历经纪州、四国和九州征伐使长宗我部家、岛津家降服后,并于1590年包围小田原城击败后北条氏,使东北大名降服,完成统一日本的壮举。隔年秀吉将关白一职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合,以世袭的方式宣示丰臣政权的稳定。
  1592年,太合秀吉为了平息国内土地不足分封的问题,决定出兵攻打明朝。因此秀吉向朝鲜国提出“假道入明”的请求,却遭到朝鲜国王拒绝,使秀吉决定先并吞朝鲜,再并吞明朝。
  1592年4月,秀吉派遣16万军人前往朝鲜,文禄之战因而揭开序幕。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只花一个月便攻陷朝鲜首都京城(今首尔),驱逐朝鲜国王李昖。
  李昖为了击退日军,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而明朝朝廷很快便派出大军前去救援,这段期间朝鲜各地出现义军抗战,其中以郭再佑、高敬命的抗战激发了朝鲜军队之士气。
  1593年1月,明、鲜联军以提督李如松为首击退日将小西行长,收复平壤,虽在碧蹄馆败于日本名将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但后来因日军以宇喜多秀家为首转攻幸州山城遭遇朝鲜陆军名将权栗的反攻而大败,更因为李如松的偷袭而缺粮,迫使日军退至釜山。此外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亦率领朝鲜水军击退日本水军,日军在海陆受挫的情况下被迫和明朝议和,在1595年,文禄之役在两方议和下结束。
  到了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鲜,庆长之役展开。日军为了减低朝鲜水军的战力,使用反间计污陷李舜臣,使其被李昖解职。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鲜,首以明末名将麻贵,与日军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战。朝鲜水军在开战初期被日军击溃,迫使朝鲜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军。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击败日军主帅来岛通总,使局势开始扭转。
  在两军对峙之际,1598年7月,太合秀吉在京都伏见城病逝,日军在五大老的命令下开始撤退,同年11月,明朝鲜联军于露梁海战截击大败日军,但李舜臣却因日本名将岛津义弘、立花宗茂等人的攻击而战死,日军成功撤退回国,庆长之役结束。文禄・庆长之役后,丰臣氏消耗过多财力,成为日后德川家康取而代之的主因之一。
  关原合战,元和偃武
  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丰臣氏立其幼子丰臣秀赖继任家督,全日本顿时陷入混乱。自朝鲜半岛返国的丰臣氏诸将对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满,甚至试图起兵暗杀;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却私结诸侯,任意分封领地,激起其余四位大老的不满。
  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力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臣与德川家康关系迅速恶化。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后两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续的诉状直江状,起兵征讨上杉景胜。
  丰臣家重臣石田三成便以此为德川家康违反私战禁令,召集各地大名聚集于大坂城发表“内府违反条文”,随即起兵讨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则将上杉战事交给次子,亲率大军与支持他的丰臣武将回师对抗。两军主力最后在近江一带进行会战(史称关原合战)。
  开战之初,以石田三成为实质领导的西军(名义上的统帅为毛利辉元)攻势凌厉,打得东军(统帅即德川家康)前线喘不过气;可是到了大约中午时分,家康以火枪队向其事前已收买的西军大将小早川秀秋作出威吓射击,迫使他与吉川广家等西军大将阵前倒戈,直逼西军主阵。
  于是战况急转直下,西军从轻微优势转为战线完全崩溃。在日落之前,这场大战便以东军大胜收场。几天后石田三成被捕,与小西行长以及安国寺惠琼三人以首要战犯的罪名遭到处决,德川家康实质上取代了丰臣氏的政权。
  1603年,德川家康获得天皇赐与征夷大将军一职,正式成立江户幕府;可随着丰臣秀赖年纪渐长,丰臣氏对德川家康的不满之声也越来越大。同样在德川方面,有鉴于丰臣氏财力渐丰,大有重振旗鼓之势,德川家康也顾不得两家密切的联姻关系,决心斩草除根。
  1614年,德川家康以丰臣家重建的“方广寺梵钟铭文”上出现“国家安康,君臣丰乐”这件事上大造文章,指责丰臣家有诅咒自己之嫌,胁迫秀赖交出淀殿(秀赖母亲)到江户城作为人质并退出大坂城。
  丰臣家断然拒绝,并积极召集浪人与流亡大名共约11万人,并储备粮食以备作长期抗争。德川方立刻发出动员令讨伐丰臣家,并轻易召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对大坂城进行包围。可是由于丰臣方的积极抵抗,特别是名将真田幸村、后藤基次等人的指挥,再加上大坂坚城之利,德川方进展缓慢。
  于是德川家康利用大炮轰击大坂城天守阁,震撼居住其中的丰臣氏,之后假意求和,以大坂城填去外护城河作为和谈条件。可是在和谈进行中,德川家康突然出动数万人在一夜之间不但把外护城河填平,就连二城与三城及内护城河也一一悉数破坏。
  大坂冬之阵便是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全被解除之下结束。次年(1615年)五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动军队讨伐大坂城,这次史称大坂夏之阵的战役最后以大坂城被攻陷,秀赖母子自杀告终。德川家康消灭了丰臣氏势力,结束自应仁之乱以来混乱的战国局面。

关原合战是不是日本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

看你怎么定义战国时代了。

战国时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主,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A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成功。
B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二条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C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降伏东北地方各大名,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D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德川幕府)。
E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如果按照A B C 的说法,关原合战根本不算战国时期。
如果按照E的说法,关原合战也不算最大规模的战役。
因为最大的乃是大坂冬之阵
兵力比较
关原合战 德川 104,000 丰臣 84,000
大坂冬之阵 德川 194,000 丰臣 96,000

如果按照D的说法,关原合战就是最大规模的战役。
是的,具体情况如下:

庆长五年(1600)6月19日,西军终于在京都伏见城打响了关原大战的第一枪。4万西军进攻东军仅1800驻兵的伏见城。因为守将鸟居元忠的殊死抵抗,整整用了12天才将伏见城攻下。接着又以1万5千的兵力进攻细川藤孝的丹后田边城。随后回师东进 ,于8月11日进入大恒城。此后没有向东继续进攻,而是在后方进行扫荡---攻下了伊势津城、松坂城 。在大战爆发后,西军这种毫无危机感的行动严重贻误了战机,使得家康在军事行动的同时可以从容的对西军各势力进行怀柔寝返。东军在小山会议后,由福岛正则、池田辉政为先锋,先期赶回福岛居城清州城,以确保东军的前线。家康则先回江户,然后率德川第一军团沿东海道东进,三子德川秀忠率德川第二军团取道中仙道,约好在美浓平野的赤坂会合。另外由加藤清正在九州牵制小西、岛津,前田利长在北陆牵制大谷吉继,结城秀康在关东防御上杉。但是秀忠的三万大军在信浓的上田城被西军的真田昌幸所阻,最终没能赶上决战。
福岛正则赶回清州城后没有等待家康的到来,而是在8月19日与池田辉政一起向美浓方向进军。22日攻下竹鼻城后,冒着西军如雨的铁炮渡过木曾川,在北岸米野与西军的织田秀信军展开夜战,大败织田军。次日开始围攻秀信居城岐阜城,同日落城。接着又趁势占领了距大恒城仅四公里的赤坂。
在东、西军各自集结的同时,西军出现不安的因素。24日,处于前线的西军岛津丰久被困在墨俣城,石田三成为减少损失而拒绝出兵援救。65岁的老将岛津义弘亲自率兵200将丰久救回。三成的这一行动严重的伤害了岛津军将士的感情。
从8月23日宇喜多秀家1万7千的部队进入大恒城后,西军陆续进入美浓。但是西军总大将毛利 辉元却没有来,吉川广家甚至还代表毛利家向家康阐明了不战的立场。这意味着毛利家总共近六万 (大坂四万)的军队实际上都退出了关原之战。因此虽然西军集结后总兵力为八万多,但真正参战 的仅有三分之一。
9月14日,家康的本队赶到赤坂冈山。闻知后的西军由三成所属岛左近率兵500奇袭杭濑川, 试探东军虚实。在将中村一荣、有马丰氏击溃后撤退。同时家康在冈山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以所 擅长的野战为作战中心的思想。当夜,东军全体七万余向大坂方向的关原进军。此前家康故意泄露 消息给西军。得知后的西军急忙连夜冒雨赶到关原。 关原是由北面伊吹山,西面笹尾山、天满山,西南方向的松尾山,东南方向的南宫山所围成的 东西四公里、南北两公里的盆地。是连接西北方向的北陆道、东南方向的伊势的要道,是野战的绝 好场地。
西军布阵的大致情况是:
左翼石田三成的6000兵分成三股。三成部下岛左近、蒲生乡舍各率兵1000为前部。其余3800余由三成在笹尾山上布阵。
中路由小西行长的4000、宇喜多秀家的1万7千组成,是西军的主力。
右翼主要是大谷吉继军5600人和户田、平冢军1500人。岛津义弘1650人的部队列在后方。
小早川秀秋的15000人布阵于松尾山顶,作出一幅高高在上的观望架势。而实际上,虽然布阵的西军总数超过8万,但是大部分都受过家康的寝返,如吉川广家3000,毛利秀元15000,长宗我部盛亲6000等西军大部队都不打算作战。
秀秋的情况比较特殊,作为秀吉的养子,家康不能对其完全相信。没有受到家康热情寝返的秀秋是以一种哪方得势就加入哪 方的心态出战。
东军布阵的大致情况是:
福岛正则6000人的部队布在最前线。与宇喜多军对峙。
黑田长政5400人的部队对阵石田三成。
细川忠兴军 5000、加藤嘉明军3000、筒井定次军2850、田中吉政 3000、松平忠吉3000、井伊直政3600对阵小西行长、岛津义弘。
福岛正则背后的藤堂高虎2500、京极高知3000对阵大谷吉继。
总大将德川家康军30000人布阵于南宫山下的小丘桃配山。在德川军的后面,还有作为后备力量的有马丰氏900山内一丰2000、浅野幸长6500、池田辉政4500。总参战兵力7万4千。再加上寝返的西军部分将领,尤其是与布于南宫山上的两万多毛利、吉川、长宗我部军达成的不战协议。东军占有明显的优势。
清晨6时,双方布阵完毕,但因为大雾弥漫无法立即开 战。
上午8时,大雾开始散去。双方开始了冲突。
开始是宇喜多军与井伊军对射铁炮,接着,福岛正则的6000人冒着如雨的铁炮对宇喜多军展开了突袭。宇喜多秀家正面接战。
9时,各部队相继投入战斗。东军左翼藤堂军、京极军与大谷吉继,中路福岛、井伊军与宇喜多秀家,右翼黑田、细川、田中、加藤军等与石田三成捉对展开激战。
处战场中又以石田三成处的作战最为惨烈。因为个人积怨的原因。许多部队都将石田军作为头号打击对象。与石田军作战的部队累计有黑田长政(5400),细川忠兴 (5100)、田中吉政(3000)、加藤嘉明(3000)、筒井定次(2850)、金森长近(1150)等超过2万的兵力。石田军全靠前队岛左近的英勇作战。使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 的石田军与敌人战的旗鼓相当。
到10时,经过两个小时的作战,战况依然呈胶着状态。
西军的奋战令家康甚为惊讶。11时,眼见还没有取胜迹象的家康将本阵从桃配山移到与石田军本阵笹尾山仅相距一里的阵场野。这种近距离督战的行动使东军士气大振。石田军抵挡不住东军猛烈的进攻,向右翼的岛津义弘求援,但是被义弘拒绝。原因是三成不但曾轻视岛津义弘,还对岛津丰久见死不救。
就在石田军苦战时,西军右翼的大谷吉继击退了东军藤堂高虎、京极高知的部队后开始了反攻。中路宇喜多秀家的军队也占据了上风。此消彼长之间战况仍旧是持平状态。
不久,作为对井伊、松平军进攻的反击,一直处于观望状 态的岛津义弘也投入了战斗。战局开始变的对西军更有利 一些,此时时间已经到了正午十二时,两军已经作战了整整四个小时。
正午一过,家康对小早川秀秋反戈的焦急等待转变成愤怒,他命一支洋枪队绕道松尾山下,对山上的小早川军进行射击。这种非正常的恐吓手段收到奇效,惊慌失措的秀秋立
刻下令突袭西军。1万5千人的小早川部队从松尾山上冲下,向首当其冲的大谷吉继军的长蛇阵展开了进攻。
大谷吉继开始时就留下了一部分部队专门防备小早川军 ,
因此并不是没有防备。但是秀秋的这一行动却象是带头一样,西军中受过家康寝返的将领纷纷倒戈。赤座直保、小
川诺忠、朽木元纲、胁板安治群起围攻大谷、平冢军。不久,全军覆灭的户田重政、平冢为广战死,陷入重围的大谷吉继也投刃自尽。
西军的右翼被完全突破。同时中路也受到影响。小西行长听到大谷军溃 败的消息后,立即向伊吹山退去,愤怒的宇喜多秀家要杀向小早川秀秋,被部下明石全登死命抱住。下午1时, 毫无战意的宇喜多军也开始向伊吹山方向撤退。同时石 田三成也全军覆灭,三成本人向北路逃走。
下午2时,随着岛津义弘的最后撤退,这场战国史上 最大的合战终于结束。在五个多小时的作战中,东军在最后关头靠着小早川秀秋的寝返才锁定了胜局,可笑的是作为秀吉的养子,秀秋竟然充当了丰臣家毁灭者的角色。
下午四时,受阻于上田城的德川秀忠才赶到,遭到家康的斥骂。
9月21日,石田三成在近江古桥村被田中吉政所捉。23日,安国寺惠琼在京都被捕。连同小西行长一起在京都被斩首。 随后家康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设幕府。日本从此从安土桃山时代进入了江户时代。
小田原之战(也就是三楼的C)及大阪战役~~~~~~前者秀吉军就22万,北条军5.6万,一共27.6万(不算伊达~)
如果谈双方总人数那么大阪战役最多,如果谈单方人数,那么小田原之战最多
还有,楼上的是长筱~~不是“长镝”。。。。
死伤较多的应该是长镝之战,武田家的赤备被织田信长几乎全部搞定了

日本战国的问题

前田利益、本多忠胜、真田幸村哪个更强?
那要看怎么看了,我认为吧,这三个人本多忠胜就像吕布,武技比较厉害,真田幸村感觉上和赵云有相似之处,前田无疑有点大侠的味道,个人认为还是真田比较强
真田和前俩不属同时代吧,真田幸村老爸和本多年纪差不多。。。
本多属于猛将,据说身高很矮但异常勇猛前田利益属于侠客一类的人物,武技应当最强,但在战场上就不一定干的过本多,比武和打仗不同嘛。
历史上的真田幸村其实更类似于军事有写他的小说就是叫《二军师》,他和他老爸真田昌信更近似于儒将,之所以人们影像中的真田幸村是猛将,是游戏和某些影视作品造成的吧
真田最强,被丰臣秀吉称作:“真田日本第一兵”,即使在信长,信玄,谦信这些群雄并立的时代,也没有哪个武将号称第一兵的,所以,真田最强。
真田幸村吧。
前田庆次,战国中后期的名将,号称「战国第一倾奇者」、「无双之歌舞伎者」。幼名宗兵卫,本名利益(利太、利贞),通称庆次、庆次郎。泷川一益之兄泷川益氏之庶男(也有一益之子说)。天文十年(1541)生於尾张海东郡荒子怖的寒村。幼年过继予前田利久为养子,前田利家之侄。

童年时的庆次於荒子城渡过,当时荒子城主为利久、利家之父利昌,永禄三年(1560)利昌死,利久继为城主,但因为利久体弱多病,无力出战,相反利家战功卓著,於桶狭间之战作战勇猛,为信长所赞赏,这令作为当家的利久带来无比压力。永禄十年(1567),信长命令利久让出家督之位予利家,并在命令书上写道:「前田家中有异行者(庆次),对继家督来说是无所用,又左卫门(利家)常在我身边为近习而仕织田家,而且立功无数,家督之位由又左卫门继承,正符合正理!」

无奈之下,利久带庆次离开,并让位予利家,(据说当时传闻是利家向信长进谗,以得督位),信长以二千贯(六千石)让其生活。

在此其间,利久与庆次四处流浪,据说曾投靠了泷川一益,但最后还是继续流浪。根据<<米泽人国记>>的记载,庆次於其间(1567-82)到了京都与关白一条兼冬及右大臣西园寺公朝的屋敷活动,学习文学、音乐,又听学大纳言三条公光讲解源氏物语及伊势物语、向名茶道家千利休学者茶道,更学懂乱舞、猿乐、笛吹、太鼓的舞技,且向连歌第一大师绍巴学习连歌、俳句和歌等艺文。庆次於当时又同时向伊势松阪城主古田重然学习骑马弓箭之术,自命文武相全、十八般武艺皆通。

天正十年(1582),织田信长命丧本能寺,其后,羽柴秀吉打败明智光秀,又於贱岳之战打败柴田胜家,掌握织田势,前田利家倒向秀吉,得到极大的信任。同时利久、庆次回到能登,利家以七千石之地给予二人,利久分予庆次其中五千石。

同年,利家封庆次为阿娓城主,天正十二年(1584),佐佐成政入侵,攻打末森城,守将奥村永福以寡兵死守半年,利家命庆次前往救援,庆次到达后,立即与成政激战,并且成功击到成政,正当众人期望成政之死时,向来我行我素的庆次因敬重成政而放其离开,这使利家非常愤怒,但翌年的阿娓之战立下战功,受到利家的赏赐。

天正十八年(1590),庆次随利家出战北条,战后协助利家为陆奥地方的检田使。天正十九年(1591),利久病死,庆次决定出走,离开前田家,利家得知后大为愤怒,并扬言必杀之!其间的庆次再入京都,於各大名及贵族的屋敷间出入,同时在京都遇上了一生中的至友---直江兼续,两人一见如故,不时往来。庆长三年(1598),兼续极力推荐庆次予景胜,据<<上杉将士书‧上>>记载,当时的庆次自称名为「谷藏院了斋」,但有趣的是当时时值盛夏,但庆次穿著厚衣,据说当时景胜见到后,惊言:「此果为倾奇者也!」;景胜最后以一千石为俸召用庆次,但庆次回应道:「石录高低,吾不问,只要可自由地为阁下服务便可」

同年八月,秀吉病死,德川家康迅速掌握天下,庆长五年(1600),德川向上杉用兵,派大军直指会津,但由於石田三成於畿内起兵,九月十五日,家康引兵到关原与西军决战,而上杉则向最上义光用兵以扩大版图。但却被伊达、最上联军打败并且追击,庆次有见及此,担任殿后军以换取撤退时间,并与直江八百人共拒最上联军,使向来号称於羽州纵横无忌的最上军损失惨重,於几次战斗争后,最上撤离,庆次等成功的阻止进攻。庆次更自称「天下第一将」、「枪法第一」。

关原之战后,上杉降伏,由一百二十万石减为米泽三十万石,据说当时庆之有份与景胜、直江上京,并得到家康的接见。当时更据说,有很多大名向庆次招手,但都一一被拒,由於领地大减,上杉家无力出高俸,仅以五百石俸给聘用庆次。庆长六年,到达米泽,并在途中写成描写民风民俗的「前田庆次道中日记」,这是对当时的风俗的研究非常有用的史料。

其后,庆次於堂森山东北的无苦庵居住,终日看花赏月,与近邻住民相处融洽,不时参加宴会祭典。其间作成「无庵记」,记末庆次写道「当生活时生活,当要死时当点缀,不为烦恼动一眉,不为俗事怨一言。」

庆长十二年(1612)六月四日,一代战国倾奇者於米泽病逝,葬於堂森善光寺。现存甲胄、朱枪及和歌五首,收录於「龟冈文殊奉纳诗歌百首」中。其子正虎后出仕前田利常为藩士。庆次虽为倾奇者,但其实是文武相全的全才,连歌、音乐等艺术於当时非常出名,纵然行为我行我素,但景胜的一句称赞「大刚之大将」足以表达庆次的真一面。

本多忠胜(1548~1610):战国时期之名将,世称“战国第一猛将”、“鬼之平八”,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及榊原康政)、德川三杰(井伊直政及榊原康政)之一。天文十七年(1548)二月八日生于三河,本多忠高长男,幼名锅之助,通称平八郎。
当时的德川家,仍旧称松平氏,臣从于"东海巨人"今川义元,松平家自清康后一直积弱,并且夹在尾张的织田氏及东海的今川氏之间委曲求全。由于松平氏倒向今川氏,家督广忠被弑后,幼子竹千代(家康)更成为今川氏人质,松平家臣自然因此成为今川氏的先阵,对抗织田氏。忠胜之父忠高在忠胜尚未出生时,出战安祥城对抗织田信秀,最后身中多箭大量出血而亡,年仅二十二岁,临终前曾大叫“锅之肋,要成为出色的武士!”失去父亲的忠胜与母亲小夜转居洞村,并在那里学习书法、武术、枪法等技能知识。弘治元年(1555),八岁的忠胜到了妙源寺,跟随僧人庆泉和尚学习孙子兵法,翌年学成,被庆泉大赞为奇才,遂开始在三河各地流浪。弘治三年(1557)秋,忠胜被刚元服的松平元康召为近侍,当时忠胜刚好十岁,自此,忠胜一直跟随在元康(家康)的左右,成为不可或缺的亲信。永禄二年(1559),十二岁的忠胜元服,翌年五月,义元准备上洛,并开始计划渡过尾张,十九日,忠胜随元康运粮草到大高城,准备攻入尾张。刚好织田势派兵前来扰乱,元康等出迎织田军,也成为忠胜的初阵,忠胜于此战奋勇战斗,获得不少松平老臣的赞赏,忠胜的武勇之风初现。
永禄三年(1560)义元在桶狭间之战被袭杀后,今川氏陷入崩溃的边缘,加上新家督氏真未有积极的行动,更令周边的反今川势力骤然反倒,松平元康也不例外,当氏真以退还冈崎城以拉拢元康时,更令元康(已改名家康)有独立的野心,终于,家康决定独立,加入反今川的行列。永禄四年(1561),家康派兵攻打三河长泽城,忠胜随叔父本多忠真攻击城将小原肥前守镇实,忠胜是战中到处攻击敌兵,忠真以免出意外,上前把斩获的敌将首级让与忠胜,并说:“忠胜,战争只要取得敌将首级即可!”忠胜听到后大怒,愤然对忠真说:“以别人让出来的首级当作自己的功劳,算是什么?”,然后立即单骑冲入敌阵,不久即拿着刚斩获的敌人首级对忠真说:“武士的功劳应自己争取,岂可受他人之让予!?”家康事后知悉此事大喜,对忠胜的勇猛大为赞赏。
永禄五年(1562),松平元康与织田信长结成著名的“清洲会盟”,当元康到清洲城时,织田氏之家臣及兵士对家康的态度并不尊敬,忠胜见此立即上前大喝道:“三河的元康殿,与尾张的织田殿结为友盟,是为朋友之谊。今日特来拜见,汝等不知礼待之道,反而言行无礼,此乃对待友盟之道吗?请你们自律!”如此的大喝,令当场的兵士家臣为之震撼,当场鸦雀无声,元康也为之大悦。
清洲会盟后,家康主力于平定及统一三河,为此推行一系列改进,但因推行太急,终于在翌年九月酿成三河一向一揆,一向宗到处扰乱,家康立刻命忠胜及神原康政等出兵讨平,忠胜穿着新制成的鹿角之兜及家康新赐的名枪“蜻蛉切”出发,当一揆众看到忠胜时,大叫“此乃蜻蛉切之平八郎!”并立刻溃散,十二月,忠胜等攻打一揆的根据地上宫寺及胜鬘寺,打败其首蜂屋半之丞,三河一揆宣告平息,家康在战后于妙源寺论功行赏,忠胜获“功勋第一”的感状,自此被公认为松平家的第一猛将。
平定一揆后,家康继续努力于统一三河,先攻陷吉原城,再于永禄八年(1565)二月攻陷田原城,统一三河。完全拥有三河后,家康开始对外的扩张,由于今川氏真的无能,令家康计划出兵远江。同时,家康于翌年四月,赐予十九岁的忠胜三万六千石,并且任命忠胜为骑兵队队长,证明家康对忠胜功劳的肯定。成为骑兵队队长的忠胜未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积极,更在每日率领骑兵队到郊外进行野战训练,而且为了加强骑兵队的速度,忠胜更进行速度训练,在野间率骑奔驰,忠胜因此被称为“三河飞将”;为了增强战斗力,忠胜除骑兵训练外,也加入了火炮的射击训练,令三河兵士的战力大为提高。
永禄十年(1567)十一月,家康重整家臣及军团的编制,忠胜被收编为家康本阵的直属七将之一。永禄十一年(1569),连下滨名、曳马野等城后,忠胜与榊原康政奉命出兵,展开挂川城及天方城攻略,六月尾,连下马伏冢、高天神城,终于基本平定远江。正在当时,织田信长正讨平美浓斋藤氏,向着上洛,拥戴足利义昭为十五代将军,但由于浅井长政寝返到朝仓等反织田势力,迫使信长从越中撤退,发生著名的“金崎殿后”,家康回军协助殿后的木下秀吉击退追击的敌军,忠胜也率领火炮队助战,并成功撤退,不久之后,愤怒的信长于元龟元年(1570)六月打响姊川会战,家康作为信长之盟友,也投入战争之中;二十二日,忠胜随家康于滨松出兵,二十七日与织田势于姊川会合,二十八日正式会战,忠胜是战中,率单骑与敌势的大将真崎直隆大战,并将其击败,协助织田。德川联军赢取胜利。战后,信长在军议中对家康说:“是战实乃三河亲戚殿的功劳,但我得知贵家有一个身穿鹿角之兜的年轻武将作战勇猛,无论如何请让我与他一见好吗?”,当家康召忠胜入帐后,信长赞赏道:“本多平八郎,信长得知今日之战,你作战勇猛果敢,真乃‘日本之张飞’也!”并且为忠胜倒一杯酒作为加赏,可见忠胜的勇猛,令自命不凡的信长都为之佩服。
姊川会战后,家康回到三河.由于与上杉结盟,加上年纪已暮,武田信玄终于决定起兵上洛,首先攻击三河、远江,元龟三年(1572)十月三日,武田势在甲斐出兵,不久爆发三方原之战,十三日,忠胜与大久保忠世、内藤信成等在一言坂阻挡马场信房的攻击,并且在三方原之战后,率兵殿后以确保家康成功撤退,忠胜奋战至最后,待得知家康已撤到滨松后,才下令烧毁民屋以阻碍武田势前进后,才率单骑退回。战后武田信玄进行军议,其近习小杉左近为忠胜之奋战大赞道:“德川家康有两样过人之处,其一是他的唐之头兜,其二就是本多平八!”也有武田家臣叹服道:“弱如家康的大名,有两样不应有的东西,一是从外地输入的珍贵动物毛皮,以及如本多平八郎般的优秀家臣!”当时二十四岁的忠胜也因此武名威振甲、骏两州。
随着武田信玄暴毙,武田势撤退,德川家的危机又再一次减退,天正元年(1573),武田胜赖出兵企图夺回长篠城,忠胜等率兵成功把武田军击退,并等待织田信长从伊势回军,于天正三年(1575)联合出兵攻打武田,爆发长篠之战,五月,忠胜率火炮队加入马栅防线,最后成功击溃武田胜赖,武田骑兵被全歼,武田家自此衰落。七月,家康乘胜利之余威,派忠胜出兵诹访原城,讨死城将中根九右卫门,并且在八月攻陷该城;同月二十七日,忠胜攻击小山城,在连取十八个首级后,更讨死守将松下源七郎。之后,家康不断向甲斐挺进,连下多城,天正七年(1579)九月,德川家康与北条氏政结为同盟,一共对付武田胜赖,终于在翌年十月十二日,忠胜与神原康政及鸟居元忠奉命出兵高天神城,同九年(1581)三月,成功夺取该城,忠胜更斩获首级二十余。翌年二月,德川家康联同织田信忠出兵,准备歼灭武田胜赖,二十日攻陷田中城,忠胜是战更得首级八十余,三月十一日,走投无路的武田胜赖与及长男信胜等余烬于天目山自刃,武田氏正式灭亡。武田氏灭亡后,家康积极兼并武田的旧领,又收编武田旧臣及赤备队,天正十年(1582)四月,家康一行人上洛游行,其间信长再一次要求会见忠胜,当忠胜与信长见面时,信长大赞道:“再一次见到三河的本多平八郎,果真乃‘花实兼备’之勇将也!”并对攻打武田家的表现,再一次表扬。
但在五十日后的六月二日,织田信长因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于本能寺,正在界地的家康收到消息后大为震惊,大叫“我的武运完了!”更有切腹的决定,但忠胜阻止:“右府及中将父子刚身死,殿下应赶快回三河起兵,为右府父子报仇!”,在服部半藏的协助及忠胜的保护下,家康成功回到三河,但正当家康准备起兵时,明智光秀已被演出“中国百里退”奇迹的羽柴秀吉于山崎合战(六月十二日)打败身亡,并且在同年末的“清洲会议”,秀吉在丹羽长秀及池田恒兴的支持下拥立信忠之子三法师(秀信)为新家督,并与织田家首席家老柴田胜家决裂,织田诸将顿时陷入分裂,天正十一年(1583)正月,织田信长次男信雄修书到滨松,要求家康协助夺回家督之位。但同年四月二十四日,柴田胜家因寡不敌众,在贱岳之战大败,逃回北庄城自刃,前田利家等织田诸将归附秀吉。
同年冬,在信雄再三请求下,家康与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伊势的杂贺众及根来众、相模的北条氏直以及越中的佐佐成政同盟,于翌年三月于滨松出兵,十三日与信雄势合兵共三万余,正式出兵对抗羽柴秀吉的十万大军,忠胜于姥怀击退羽柴势的先发队一千人,但在四月五日,森长可及池田恒兴向秀吉建议突袭家康在三河的本城,刚好石川数正、酒井忠次及忠胜等发觉此事,并在小牧留下守备队,四月七日,羽柴势总大将三好秀次与森长可及池田恒兴率兵一万六千人准备突袭三河,八日,家康自小牧山城进入小幡;九日,秀次势于长久手被神原康政的四千五百人袭击,秀次及堀秀政败走,森长可及池田恒兴被讨死,在小幡的家康正被秀吉包围,忠胜指出秀吉军不会出击的消息使家康大为放松,就在此时,忠胜劝家康:“为什么脱去具足?请主公乘秀吉未有出击之机连夜回小牧备战吧!”翌日,秀吉军果然出击小幡,但家康早已退回,同时忠胜于长久手近庄内川率五百人,以火枪阻挡秀吉军的三万八千人进军,并且陷入混战,秀吉在远处看到忠胜的勇猛作战及冷静的指挥时,大叹道:“那人冒死一战,果真勇敢,或许他日有用吧!”最终秀吉军因秀次势溃败而撤退。四月十日,忠胜回到小牧山,小牧。长久手之战,最终以家康胜利结束,但正当此时,织田信雄于十一月十五日与秀吉单独议和,家康收到消息后退回滨松,同时在秀吉的拉拢下,家康与秀吉于十二月二十六日议和,宣布降服,并且交换人质(德川:于义丸,羽柴:朝日姬及大政所)。翌年五月,忠胜因长久手之战作战有功,加赏一万石。
丰臣与德川和议后,东海及关东一带基本安定,忠胜于此时着力于为家康修筑冈崎城及整顿领地事务。天正十四年(1586),忠胜陪同家康到大阪城拜见秀吉,得到秀吉的优待,并且对于小牧长久手之战的勇敢作战,表示高度的赞赏,十一月五日,家康叙任正三位,而忠胜则叙任从五位下中务大辅,回三河后,由于领土的扩张,家康决定把本城移到骏府城,继续进行地检及恳荒政策。
同时,秀吉已逐一平定四国九州,全日本只有奥州及小田原的北条氏政父子仍未讨平,终于,秀吉展开讨伐北条氏的战争,由于德川与北条有姻亲关系,家康为被怀疑而率先上洛表明支持讨伐的立场。天正十八年(1590),秀吉正式出兵小田原,忠胜作为德川家先锋随家康于二月七日向小田原进军。四月五日,忠胜箕家康于小田原城东的今井。酒勾口布阵,二十五日,忠胜奉秀吉之命转攻关东诸城,二十七攻下江户城,并且连下关东数十座城,威振关东,五月,忠胜与长男本多忠政攻下岩槻、八王子及筑井城,然后在六月二十三日回到小田原的德川本阵。七月六日,北条开城投降,不久秀吉下令把家康转封到关八州,但受到家中包括忠胜等家臣的反对,但家康仍然命令转到关八州,正当此时,秀吉正向奥州进发,八月九日,奥州诸大名基本平定,正在回军的秀吉于八月十三日于宇都宫召见忠胜,并再一次赞赏忠胜在小田原讨伐战的战功,更把源义经的忠臣佐藤忠信的铠甲赐予忠胜,说:“你如此忠心,佐藤的具足,你领受是最适当的!”忠胜回答道:“多谢殿下之恩赐,但忠胜以成为家康公的谱代大臣为荣!”秀吉听到后非常高兴。同时在八月十五日,家康正式入主关八州,分封忠胜于上总大多喜十万石,
由于转到百废待举的关八州,故忠胜协助家康开发阖八州荒地,同时也为大多喜城的建筑着力。秀吉为“假道入明”的梦想而发动侵朝之战,史称文禄庆长之役,德川家虽有加入,但未有投入战争,为日后争夺天下保留实力奠下基础。庆长三年(1598)八月十八日,丰臣秀吉薨于伏见城,翌年闰三月三日,丰家第二人物前田利家也病逝,顿时丰家天下深藏不稳之兆,秀吉的宠臣石田三成与武断派的加藤清正等人的矛盾也因此爆发起来,最后在家康的摆平下得到舒缓。作为五大老的首席,家康开始他夺取天下的第二步,分别先后拉拢前田利长及伊达政宗,同时对不愿降伏的上杉景胜发出讨伐令,忠胜随即与家康出兵会津,但由于石田三成起兵,家康立即回兵直指关原,八月,东军诸将浅野幸长、福岛正则等先后攻陷岐阜及竹鼻城,为关原之战打响头炮。九月十五日,东、西军合共十多万到达关原布阵,早上八时会战开始,由于小早川秀秋寖返,西军顿时崩溃,下午一时,西军溃败,忠胜奉命率兵与井伊直政队狙击正逃走的宇喜多及岛津义弘队,并与岛津义弘队大战,忠胜斩敌九十余人,军势大振,但最后被岛津义弘逃走,关原之战的主战基本完结。事后秀忠因忠胜的作战有功,赏予名马“三国长毛”以作鼓励。
关原合战后,天下实为德川家康所有,家康也为此开始布置大名及群臣的领土,以稳定德川天下。庆长六年(1601),忠胜由上总大多喜改封至伊势桑名城十万石,以监视丰臣秀赖及亲丰家大名。庆长八年(1603)二月十二日,家康正式成为征夷大将军,翌年,忠胜以有眼疾及身体不安为由,要求回桑名养老,但仍与家康有书信的来往,庆长十四年(1609),忠胜正式隐居,把家督之位让予嫡男忠政,把大多喜的五万石留予次男忠朝。隐居后的忠胜钟情于雕木刻,但由于有一次不小心割到手,最后伤口被细菌感染引起并发症,这位作战从未受伤的猛将,终因第一次受伤而于庆长十五年(1610)十月十八日于桑名城病死,结束勇猛果敢的人生,享年六十三岁,法名“西岸寺殿前中书匹誉良信大居士”。成为德川四天王中,最长命的一位。五年后,德川家康终于在大阪之阵打败丰臣余烬,成为日本唯一的霸者。本多氏在忠胜之后,由忠政成为家督,不久改封至播磨姬路、大和郡山、陆奥福岛、越后村上、三河刈谷、下总古河、石见滨田,最后回到三河冈崎藩,另一分家的本多忠朝,曾转封到播磨龙野,之后由于宗家无嗣,而回到姬路入嗣,另外再有分家,但基本上本多嫡系已断绝,由水户德川的德川赖元(赖房之孙)入嗣,再由旁家的本多忠英入嗣,但三代后,由信浓松代藩的真田信弘之子入继(本多忠盈)直至幕末。
本多忠胜被后世称为“东国唯一猛将本多平八,西国唯一猛将立花宗茂”在历史上,或者在后世的眼中,都是以武勇的形象为主,同族的本多正信曾当面批评忠胜有勇少谋,但在信长、信玄及秀吉等大敌眼中,都对忠胜的冷静部署及作战安排非常佩服,另外,忠胜也是著名于筑城的,冈崎、大多喜等城都由忠胜主理,平心而论,若果德川家康无忠胜的协助及拼死一战,德川家可能早在三方原之战就已灭亡;加上他多次在士兵数差很大的战役中,往往可以以寡敌众,这绝非只靠个人的勇猛所能做到,故后世史家也把本多忠胜比喻为“日本的赵子龙”,这样可能会比较合适吧!
本多忠胜令人闻风丧胆,不论是三河、姊川还是其他战争,人一看鹿角兜、蜻蛉切或者忠胜的钟馗马印,都闻之色变,五十六回大战中,都未曾受伤,更有人称忠胜为“八幡大菩萨”的化身,有一次,正当忠胜奉命进攻今川的吉田城时,看到有一个年龄不大的武士与自己对打,但始终不敌,忠胜最后未有杀他,反而收他为家臣。无论如何,本多忠胜对德川天下的奠定所作出的贡献,是不用怀疑的。 或许大阪冬之阵和大阪夏之阵忠胜还活着,真田幸村很难打入家康本阵!
[编辑本段]人物关系
父亲:本多忠高 (?~1549年11月9日)随今川出阵织田信秀的安详城时,中箭,失血过多而死。享年22岁。
母亲:小夜 植村氏义之女。忠高死后再嫁,又生一女。
师父:长坂彦五郎,家康祖父清康时出仕松平家。编入本多队时已是讨取93枚首级的猛将,人称“血枪九郎”。传授忠胜太刀、长枪等战斗技巧,以及各种兵法。之后的事迹不明。1590年,家康移封关东时,彦五郎与中根平右卫门信元一起为本多家家老。生没年不明。死后与忠胜的祖父、父亲忠高一起葬于冈崎妙源寺。其嫡子茶利九郎忠尚继而出仕忠胜~4代政胜。
叔父:本多忠真 (1530年~1572年10月22日)忠胜之父忠高的弟弟。忠真在忠胜4岁时为冈崎·欠城主。忠高战死后接替其兄对忠胜进行武士教育。将读书、松平家臣心得等作为本多宗家后继所必要的知识传授给忠胜。1557年,将忠胜送往骏府,为家康(当时为人质)的近习小姓。1560年,桶狭间合战后,家康返回冈崎城。忠胜被允许再次回欠城修行。后将忠胜编入其指挥的旗本队。1566年,三河全境平定后,忠胜被提拔为旗本先手,与忠真一样指挥一旗本队。1572年,忠真于三方原合战中为忠胜队殿军,迎追赶而来的武田军,战死。享年42岁。
妹:姓名、出生年月日等不明。嫁与本多家家老:中根平右卫门忠真。
正室:本多於久:阿知和右卫门玄銕之女。1569年10月,由家康做媒与忠胜成婚。育有忠政、忠朝和一个女儿。
侧室:乙女 松平家家臣松下弥一之女。1566年,忠胜任青年骑马队队长于冈崎城黑御门内侍屋敷拜领知行3万6千石后,与之成婚。后忠胜被移封伊势·桑名,正室於久和次男忠朝留在大多喜城,乙女与之同行。育有小松等四个女儿。
长男:本多忠政 (1575年~1631年)平八郎。(平八郎是本多家每个家督的名字)美浓守。1590年,随父亲忠胜出阵小田原平定关东诸城。初阵岩槻城(太田氏房),并斩得首级。1600年,关ケ原合战时帅本多家兵2500人随秀忠同行。与真田信之一起前往真田昌幸·幸村驻守的上田城劝降。关ケ原合战后随父亲一起前往伊势·桑名。忠政的正室是家康的长男信康和织田信长的女儿德姬所生的熊姬。长子(忠胜之孙)忠刻。1610年,接任家督,成为桑名城主。1617年,移封至播磨姬路城主15万石。 享年57岁。
次男:本多忠朝 (1582年~1615年5月)内记。出云守。1600年,关ケ原合战时与父亲忠胜于十九女ヶ池布阵。是年19岁。 战后,拜领大多喜城5万石。1614年,大坂冬之阵参战。1615年,大坂夏之阵中奋战讨死。享年34岁。岸誉良玄三光院。
长女:本多小松 (1573年~1620年2月24日)以家康的养女的名义嫁给真田信之(又名真田信幸,真田昌幸之长子)。1620年2月24日,于上州草津·鸿之巢病没。享年48岁。法名大莲院殿英誉皓月大禅定尼。
次女:姓名、出生年月日等不明。嫁与奥平大膳大夫家昌。
其他三女: 忠胜与正室於久一女、侧室乙女两女。姓名、出生年月日等不明。其中两人分别嫁与家臣松下重纲、蒲生濑兵卫。
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本多忠胜,榊原康政,井伊直政

真田幸村(1567-1615) (さなだ ゆきむら Sanada Yukimura),真田昌幸的次子。关原之战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流放于纪伊九度山,逃脱后,投奔到大阪城。在大阪城战役中率士兵与德川的大军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因其战绩被称赞为“日本第一兵”。

自然是本多忠胜

日本战国时期的那场决定谁来主宰的“关原合战”共有哪些家参与了的

我知道一边是由石田三成带领的西军。我所知道的加入西军的有小早川家 西国寺惠 岛津 真田 不知道丰成加入没 东军有德川 伊达 北条 还有什么
 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秀吉其幼子丰臣秀赖继任家督,全日本顿时陷入混乱:自朝鲜返国的丰臣诸将对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满,甚至试图起兵暗杀;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却私结诸侯,任意分封领地,激起其余四位大老的不满。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力的前田利家病逝,丰臣家与德川家康关系迅速恶化。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后两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氏重臣直江兼续的诉状《直江状》,起兵征讨上杉景胜。丰臣家重臣石田三成便以此为德川家康违反私战禁令,召集各地大名聚集於大阪城发表内府违反条文,随即起兵北伐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则将上杉战事交给次子,亲率大军与支持他的丰臣武将回师对抗。两军主力最后在近江一带进行会战
  ——史称关原合战。
[编辑本段]战前
  关原合战是日本战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战役,正是在这场战役中,奠定了日本近代幕府时代的统治根基,此战后不几年,历经大阪冬、夏之战后,便开始了德川家在日本的三百年太平之世。因此“关原合战”在日语里也有“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一战”的喻意。这一战是以德川家康(即俗称的老乌龟)获得最终胜利为结局的。
  关原位于美浓国不破郡,旧称不破关口。北为伊吹群山,南为铃鹿山脉,西为今须山,东为南宫山,从而形成了高原围成的盆地地形。经由中山道向东通往木曾路,向西通往近江、京都和大阪,中央分叉路口向西北通向北国街道,向东南则通向伊势街道。
  合战中双方总计动员了约15万的兵力投入战斗,但实际战斗中死伤的兵员只有约3千人,死伤少是基本上日本战国各大战的共同特点。
  此前,德川家康号令天下各地方大名出征会津,讨伐当时作为五大老之一的中纳言上杉景胜,理由是上杉在当地靺兵厉马、招募浪人,有谋反之心。从伏见城启程前家康赠送秀赖1万块黄金和2万石的米,此举是为了讨好丰臣家,让德川军出征时能够顶着“正义”之名。事实证明这一招确实起了作用,在后来的关原合战中淀君居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声称“这是家臣之间的争斗,主家不便参与”,而没有向为丰臣氏起兵的石田三成提供一粒米一文钱。话说后来这些行为逐渐都得到了报应。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上德川家康本人所率领的部队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德川本家的主力精锐部队作为另一路军,由德川秀忠以及主要辅佐他的大久保忠邻率领,兵力约为38000人,从江户城出发浩浩荡荡开向会津。路上走得不紧不慢,还被真田昌幸成功引诱,从而被区区3千人马牢牢地钉在上田城,延误了赴往关原的时机。后来传达家康让秀忠率领部队开往关原命令的传令兵因路上暴雨而抵达得也较晚,秀忠得到命令后星夜赶往关原但仍然没有赶上,惹得家康大怒。事后大久保险些因未能及时劝阻主上而切腹谢罪,但身份较低的几名军官则不得不背上责任而遭枭首之刑。另一说是德川家康有意让他的嫡系部队拖延赶往关原的时间,从而主要以福岛正则、黑田长政等各大名的部队为东军主力在关原战场上拼杀。
  石田三成在知道德川家康向上杉景胜举兵之后,与大谷吉继、增田长盛和安国寺惠琼在佐和山城密谋讨伐德川家康,同时开始进攻家康已经离开的伏见城,守将鸟居元忠则坚守城池战至最后一刻,谱写了广为人知的在临死之前仍不住地念道“主公,祝您武运昌隆”的动人一幕。在此不作详述。
  此次三成举兵,商定由作为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辉元担当西军总大将,但实际上自始至终毛利家都没怎么出力,其毛利两川反而起了负面作用。两川中的吉川广家在关原合战中私通家康,千方百计地阻止西军中的毛利势与东军发生战斗,另一川的小早川秀秋在合战后期突然倒戈,造成朽木元纲、胁阪安治等人随之倒戈进攻大谷部队,直接导致了西军的迅速失利。合战后小早川还亲自操刀主持了对佐和山石田居城的进攻。
  五大老中只有宇喜多秀家在整个合战中始终如一,表现可圈可点,不枉为太阁的养子。合战之后,毛利势力反遭家康削弱,小早川则在两年后因精神衰弱死去,据说是被大谷吉继化为厉鬼索命。总之毛利家后来均为此付出了代价。宇喜多秀家虽说兵败后历经逃亡、被捕、赦免、流放,后半生困苦不堪,但却是这些人里面活得最长的人,生命力比家康还旺盛很多,这又是后话。
  据说关原合战之前,西军是要据守大垣城的,然而家康比较擅长的是野战,因此他命令部队明目张胆地从西军城前路过开往大阪方向,佯装绕道直接进攻大阪,以引诱西军出击。是夜大雾,西军认为不能错过这个一战歼灭对方的机会,于是开出城外在关原集结部队排兵布阵,天明雾色渐散时双方已各自完成排兵布阵,对阵于关原阵前。总的来讲,西军出来野战实际上也不说吃太大的亏,毕竟家康这个老狐狸也不可能蠢到直接拿与西军同样数目的士兵去攻城。
东军 西军
德川家康 毛利辉元
前田利长 上杉景胜
伊达政宗 宇喜多秀家
加藤清正 岛津义弘
福岛正则 小早川秀秋
细川忠兴 石田三成
浅野幸长 小西行长
池田辉政 增田长盛
黑田长政 小川祐忠
加藤嘉明 大谷吉继
田中吉政 胁坂安治
藤堂高虎 安国寺惠琼
最上义光 佐竹义宣
山内一丰 织田秀信
蜂须贺至镇 长宗我部盛亲
本多忠胜 朽木元纲
寺泽广高 赤座直保
生驹一正 吉川广家
井伊直政 长束正家
松平忠吉 毛利秀元
筒井定次 户田胜成
西军
  石田三成于笹尾山脚设立本阵,其6000人部队首先于凌晨1点进入阵地,先锋为其重臣岛左近和蒲生乡舍;
  位于三成西南的山中村驻守有大谷吉继部队4100人、户田重政及平冢为广部队1500人;
  赤座直保600人、小川佑忠2000人、朽木元纲600人和胁阪安治1000人驻守在东山道以南的平原上;
  毛利势以毛利秀元为中心,吉川广家、安国寺惠琼、长束正家和长宗我部盛亲等人共30000人驻守于南宫山脚;
  小早川秀秋部队15000人布阵于松尾山中;
  岛津义弘1500人紧随其后进入阵地,驻守于北国街道,位于三成附近的小池村;
  其后进入阵地的是小西行长的4000人,布阵于岛津部队附近的天满山;
  最后进入阵地的是宇喜多秀家部队17000人,布阵于南天满山。
  西军各部队陆续于凌晨四点完成布阵,总体布出鹤翼之阵。
  东军
  福岛正则部队6000人首先于凌晨5点进入天满山阵地,与西军宇喜多部队对峙;
  田中吉政3000人、筒井定次2800人布阵于中山道北;
  福岛部队南侧是藤堂高虎2500人、京极高知3000人;
  在福岛部队之后抵达的是细川忠兴部队5000人、加藤嘉明部队3000人,沿北国街道布阵,与石田、岛津和小西队对峙;
  黑田长政5400人布阵于丸山,位于东军最北部;
  东军第三个抵达的是松平忠吉部队3000人、井伊直政3600人、本多忠胜500人、古田重胜1000人、织田有乐450人、金森长近1100人、生驹一正800人,位于黑田部队后方;
  此外还有寺泽广高2400人,位于藤堂高虎部队后方;
  其中织田有乐、生驹一正、寺泽广高此三人的部队本身也不是主力,因此在合战中是作为游击部队发挥作用的;
  总大将德川家康统领10000人镇守后方的桃配山;
  在殿后军中,也就是与南宫山的西军对峙的部队中,有池田辉政4500人、浅野幸长6500、山内一丰2000人、有马丰氏900人。
  在后来的明治时代,一名德国军事专家看到由日军提供的当时关原合战的布阵图时曾经说过“西军必胜”,可见如果不考虑当时东军的“调略”作用,仅凭战场布阵来看,西军可说是占尽了优势。
你看鬼眼狂刀就知道了

究竟日本战国是怎么回事?(简短)

只要讲战役、各种势力和重点人物。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日本战国概述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 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在这个时代,以幕府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 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中、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 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用职业军人为其作战。同时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逐渐转型成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于是大规模的会战成为常态,统一的新幕府也自战火中历练诞生…。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日本战国历史经过 虽然室町幕府自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后便纷扰不断:政治上,除了关东的古河公方与幕府之间的对抗外,层出不穷的政治谋杀以及各地诸侯的反抗或私战破坏了各地的政治生态。 社会上,各地爆发的一揆暴动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大小不一的伤害。可是室町幕府从未放弃稳定全国局势的决心,直到这一切努力因1441年的一场意外引发的全国混战而化为乌有…。 战国时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主,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成功。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二条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降伏东北地方各大名,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故在此采用最后一种说法,以完整表述这段历史。 应仁之乱,战国登场 四职之一、身兼三国守护的赤松满佑因在京都自宅刺杀幕府将军足利义教(嘉吉之乱)而遭到亦为四职之一、身兼五国守护的山名宗全率领之部队讨伐并平定。战后幕府以山名氏平乱有功将赤松氏所属之三国守护授与山名氏。势力成长到八国守护的山名氏一跃成为西国的一大势力。 此时三管领之一,身兼八国守护和和泉半国统治权的细川氏面对山名氏的崛起,决定采取联合山名对抗同为三管领的田山氏的政策。但随着田山氏的衰退,两家之间的冲突也浮现出来,尤其在三管领之中的斯波氏和田山氏两家陆续发生继承问题后,双方对立更加严重。 一直到将军足利义政长子足利义尚诞生引发继承风波后,在应仁元年(1467年)1月17日,应仁之乱爆发,各守护分别选边支持,形成东军细川联军与西军山名联军的大混战。 战事一开始,由于东军争取到天皇与幕府将军支持,且聚集了相对优势的兵力,因此开战头几个月可说是占尽优势。可是到了同年七月,中国地方四国守护大内政弘率领万余援助西军后,整个战况顿时改观。加上西军决定拥立将军足利义政之弟足利义视与京都当局相抗衡,让整个战局陷入胶著,日后更扩大为全日本的大混战。 随着两军领袖相继去世和幕府将军继承纠纷解决后,两方决定和解,应仁之乱正式宣告结束。虽然应仁之乱后幕府威信受到重挫,但之后几任将军仍试图重振幕府威信,直到明应之变爆发的前刻。 明应之变,关东大乱 虽说应仁之乱后幕府的影响力大幅丧失,可是历任幕府将军仍试图改变整个局面。不但多次讨伐邻近的细川氏、六角氏等大名,还屡屡颁布争讨令令诸国大名对抗各地方对京都当局具影响力的国主。毕竟这已经不是将军强势的时代了:将军的诏令除了作为大名夺权的工具外,几乎无人愿意服从。 到了1493年,将军足利义材亲自讨伐细川氏,反而遭到细川氏策动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此事史称明应之变。自此以后室町幕府的威信完全丧失,剩下的也只是大名控制上洛(进入京都)后操控政局的傀儡罢了。 除了近畿动乱不安外,关东的局势也不甚安稳。当初足利尊氏开创幕府的时候,为了对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设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关东,尊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于镰仓,是为镰仓公方。而以关东管领为辅佐。由于镰仓公方府与室町幕府的体制非常相似,有小幕府之称。镰仓公方的势力可以与幕府对抗,结果在室町时代中叶,第六代将军义教时,爆发永享之乱而被幕府平定。镰仓公方足利持氏自杀。后来持氏之子成氏被再次由幕府拥立为镰仓公方。 后来镰仓公方足利成氏不满关东管领上杉宪忠,进而将其暗杀。此举引发关东管领和公方的长期对抗,导致幕府派遣骏河守护今川氏前去讨伐而迫使足利成氏移往下总古河,成为初代古河公方。(享德之乱)战后关东出现得到关东管领上杉氏支持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得到北关东豪族支持的古河公方,彼此对抗了近三十年。日后因山内上杉氏重臣长尾景春叛乱,使扇谷上杉氏趁机扩张自己的力量,促使山内上杉氏选择和古河公方和解来对抗扇谷上杉氏。 而扇谷上杉氏为了对抗山内上杉氏,和伊势长氏结盟,使两方又陷入拉锯战中。1491年,因堀越公方发生内乱而被伊势长氏消灭,伊势长氏(即北条早云)的后北条氏因而实力大增。不久后上杉定正猝死导致扇谷上杉氏转衰,后北条氏转而攻击扇谷上杉氏,并消灭相模三浦氏且占领小田原城,促成两上杉联合对抗后北条氏的新局面。后北条氏二代家督氏纲更入侵武藏国,取代旧有的足利、两上杉氏,成为关东地方最强的大名。 以下克上,将军被弑 除了伊势长氏崛起于关东地方,成为新时代大名的代表外,日本各地也开始出现以下克上,甚至成为一方之雄的新强权。在中国方面,出云守护代尼子氏篡夺守护京极氏实权,日后其大名尼子经久更取代京极氏,成为出云守护。在尼子经久生前,尼子氏扩张成与大内氏家督,因海外贸易而兴盛的大内义兴并驾齐驱,势力达十一国的中国双雄。 在双雄争霸过程中,安艺国人毛利元就采取墙头草的态度,逐渐吸收尼子、大内的力量,日后乘大内氏内乱,在严岛会战中击倒大内氏权臣陶晴贤,成为中国新霸主。 此外,美浓守护土岐氏亦遭到重臣长井规秀的驱逐而衰败,长井规秀日后继承斋藤氏,改名为斋藤秀龙,法号“道三”,也就是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 在东海,尾张守护斯波氏亦大权旁落,由守护代岩仓与清洲两织田氏取而代之,而清洲织田氏旗下重臣织田信定、信秀父子日后取得实权,在织田信长继承家业后,更完全取代斯波氏、岩仓织田氏与清洲织田氏,成为尾张一国之主。 在日本战国时代,以下克上崛起的新兴势力,和旧有豪门间的对立从未停歇,但最惨烈的莫过于是将军足利义辉被弑一事。 明应之变中被管领细川氏罢黜将军一职之足利义材,日后得到中国大名大内义兴的支持,在成功推翻将军足利义澄后,改名足利义稙并复职为将军。因足利义稙无子,故认养前将军义澄次子足利义维为养子。 1518年,大内义兴返回所属领国,失去庇佑的足利义稙不敌管领细川氏,而辞去将军一职,由前将军义澄长子足利义晴接任。而义晴因与管领细川晴元长期失和,在1546年辞退将军一职,由长子足利义辉接任第13代将军。足利义辉立志重振幕府声威,不但多次积极调停诸大名之间的纷争,更邀请上杉谦信、织田信长等大名上洛谒见幕府将军。 此时管领细川氏遭到权臣三好长庆夺权,把幕府当作傀儡而掌握实权,成为当时有力大名之一。三好长庆死后,其重臣松永久秀、三好三人众决定要罢黜将军足利义辉,1565年,三好三人众及松永久秀的叛军包围义辉所在之二条御所,虽然足利义辉因为得到名剑客上泉信纲与冢原卜传等人传授剑术,而有剑豪将军美名,但依旧寡不敌众而被弑,他们拥立足利义维之子义荣为第14代将军。足利义辉死后,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实权,也失去中兴的机会,直到幕府灭亡。 霸王崛起,幕府灭亡 织田信长为尾张国(今爱知县北部)的大名。他以尾张一国的战力,在桶狭间以三千军击败领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率领约两万五千大军的名将今川义元(桶狭间之战)而崛起。战后他选择和邻国三河的德川家康结盟,把扩张领土的目标放在大名斋藤龙兴统治之美浓国上。 初期织田信长攻略美浓进度相当迟缓,直到织田信长靠著成功促成斋藤氏重臣美浓三人众的倒戈,局势才开始有了转变。1567年9月,信长攻陷美浓稻叶山城,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并制作天下布武朱印,展开统一日本之路。隔年成功拥立第15代将军足利义昭,在盟友浅井长政的帮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标。 1570年将军足利义昭,不满织田信长无视幕府的态度,暗中与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三好三人众与朝仓义景等诸大名联盟,形成所谓的“信长包围网”,打算联合对抗并消灭信长。 1571年,织田信长以比睿山延历寺包庇与其敌对之浅井、朝仓两大名,杀入山中将比睿山延暦寺焚毁,此举引来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评,是信长生前引来较大争议的事件之一。 1572年,武田信玄发动军队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据地远江国、三河国,以图进京,并在三方原击败德川、织田联军(三方原会战)。隔年5月,武田信玄于信浓国驹场病故,死前决定继承人是其孙武田信胜,并由信胜之父武田胜赖担任阵代一职。 1573年,织田信长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昭正式决裂,信长强攻幕府所在二条御所,并逮捕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国若江城,室町幕府宣告灭亡。日本战国时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时代在此划下句点,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二攻朝鲜 幕府灭亡后,信长消灭浅井、朝仓两家,逼伊势国司北田具房将家督让给信长之子北畠具豊,并平定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势力。不久后织田信长在近江兴建安土城,作为织田政权的象征。 1575年,武田胜赖率军攻击三河长筱城,与织田、德川联军在三河设乐原展开交战(长筱之战),战败的武田氏折损诸多重臣,衰亡于1582年。 武田氏衰退后,信长以近畿为核心,向四周快速扩张,却在1582年6月2日,遭遇本能寺之变,即重臣明智光秀的率军背叛,和嫡长子织田信忠先后战死。 信长重臣羽柴秀吉在得知光秀叛变后立即返回近畿,联合其他重臣击败明智光秀(山崎天王山合战),并在决定织田氏继承人之清洲会议上支持信忠之子织田秀信继位。日后秀吉击败反对他的织田旧臣,至此以后织田信长所建立的根基,被羽柴秀吉完全接收。 之后,秀吉在小牧长久手合战后和德川家康谈和,在石山本愿寺的旧址上建大坂城。日后于1585年任关白,1586年受赐姓丰臣氏并就任太政大臣,奠定丰臣政权。 在历经纪州、四国和九州征伐使长宗我部家、岛津家降服后,并于1590年包围小田原城击败后北条氏,使东北大名降服,完成统一日本的壮举。隔年秀吉将关白一职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合,以世袭的方式宣示丰臣政权的稳定。 1592年,太合秀吉为了平息国内土地不足分封的问题,决定出兵攻打明朝。因此秀吉向朝鲜国提出“假道入明”的请求,却遭到朝鲜国王拒绝,使秀吉决定先并吞朝鲜,再并吞明朝。 1592年4月,秀吉派遣16万军人前往朝鲜,文禄之战因而揭开序幕。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只花一个月便攻陷朝鲜首都京城(今首尔),驱逐朝鲜国王李昖。 李昖为了击退日军,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而明朝朝廷很快便派出大军前去救援,这段期间朝鲜各地出现义军抗战,其中以郭再佑、高敬命的抗战激发了朝鲜军队之士气。 1593年1月,明、鲜联军以提督李如松为首击退日将小西行长,收复平壤,虽在碧蹄馆败于日本名将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但后来因日军以宇喜多秀家为首转攻幸州山城遭遇朝鲜陆军名将权栗的反攻而大败,更因为李如松的偷袭而缺粮,迫使日军退至釜山。此外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亦率领朝鲜水军击退日本水军,日军在海陆受挫的情况下被迫和明朝议和,在1595年,文禄之役在两方议和下结束。 到了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鲜,庆长之役展开。日军为了减低朝鲜水军的战力,使用反间计污陷李舜臣,使其被李昖解职。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鲜,首以明末名将麻贵,与日军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战。朝鲜水军在开战初期被日军击溃,迫使朝鲜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军。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击败日军主帅来岛通总,使局势开始扭转。 在两军对峙之际,1598年7月,太合秀吉在京都伏见城病逝,日军在五大老的命令下开始撤退,同年11月,明朝鲜联军于露梁海战截击大败日军,但李舜臣却因日本名将岛津义弘、立花宗茂等人的攻击而战死,日军成功撤退回国,庆长之役结束。文禄
本文标题: 1614年-日本战国时代,宇喜多秀家和岛津义弘为什么没有参加大坂之阵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67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美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假设丧尸爆发在古代中国,各位觉得哪个皇帝当政时能处理的最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