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详解。,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意思是...
《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详解。 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意思是:《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出自唐代韩愈《原道》。
孔子这么说的原因是
孔子蔑弃夷狄之粗野之风,但孔子曾经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由此深入的想,君子居之九夷,为何九夷就不陋了呢?
这里的陋实指的是礼的风貌。有持礼之人的教化,有这样礼的气氛,一箪食,一瓢饮,何止回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夷狄欠缺的是礼的文化,行于止的敬。君子忧道不忧贫。
扩展资料原句是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翻译
孔子作《春秋》,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论语》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的没有君主。”
《诗经》说:“夷狄应当攻击,荆舒应当惩罚。”如今,却尊崇夷礼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们不是全都要沦为夷狄了?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对周边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受文明熏陶少不开化地区的通称。
诸夏--古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这句话亦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夷狄是边远地区,虽无礼乐教化,犹有其君,不同于诸夏这样目无君主。这种解释显然受春秋时期历史环境影响而发挥。“中国自古有礼乐伦常之道,但至春秋时代,诸侯不听命于周天子,大夫专权,无父无君,弑父弑君皆有之。虽有礼乐而无所用。孔子有感而发此论。”(雪公)
另外,《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子的话:“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这种解释在《论语子路》中可以找到佐证。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近观历史,再品这句话,孔子在何种状况下说此言的呢?如果按后一种解释,“夷狄纵有君,不如诸夏之无君。”前一种解释如果说在正名,后一种解释则侧重在礼上。礼,止。
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蔑弃夷狄之粗野之风,但孔子曾经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由此深入的想,君子居之九夷,为何九夷就不陋了呢?这里的陋实指什么?看来,非指环境,而是指的礼的风貌。有持礼之人的教化,有这样礼的气氛,一箪食,一瓢饮,何止回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夷狄欠缺的是礼的文化,行于止的敬。君子忧道不忧贫。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远指而近代。“诸夏之有君也,不如诸夏之亡也。”在子张问行中,孔子就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为哉?”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有君实如无君。君不使臣以礼,臣也不事君以忠。有君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失去这个目的,有君又有何意义?孔子感叹,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非形式上华丽的铺张,衣饰上的讲究,如孔子云: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心真情流露。敬,故而知止。
礼是和,是信,具有相互性,而非单方面的提高。“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圣人以包容之心且难以观之,民众如何能忍受?
试看当时的各国国君与政要大臣是如何问孔子为政的。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看他们的提问与心中所思,是什么?霸权主义!单方面的要求与高压政策。他们真正希望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不是周之礼乐文明,而是如何使民无条件的臣服。孟子对此义正辞严的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政者,正也。上位者做出表率,能够“临之以庄,孝慈,举善而教不能”,下位者,自然敬之,忠之,劝勉之。爱敬尽于事亲,德教自然而然的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孔子凛然的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的目的是引导民众向善。“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齐景公得圣人提点,但是他的领悟力只在最低层面的温饱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点化景公的是礼之止。治国平天下重在人伦关系上,关系悖乱,是祸乱的根源。景公领悟的是食粟的有无,这如何能取信于民?有如此思想,他最后的结局“虽然有马千驷,但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也不足为怪了。孔子慨叹“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这样的春秋大义!崇德之行!
夷狄缺少的是什么?不是物力贫穷而是道的警醒。如果诸夏认识不到此点,有君也将是夷狄之状态。武力的侵略与震慑,再富也不过三代。国可亡,人可灭,但永恒的是什么?是道义!
(二十六)“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又何来“本位”?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
详解:这是自古以来引发无数争讼的一章,先说断句。历史上有两种:
(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二)、“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前一种,“诸”是代词,指代“夷狄之有君”实际上就是“不如夷狄之有君,夏之亡也”,解释为“不像夷狄有君,这是夏朝灭亡的原因。”所谓“有君”,基于“君本位”。
后一种,“诸夏”一词是春秋鲁闵公元年(前661年),管仲在动员齐桓公出兵救援遭北狄攻击的邢国时首次提出,是华夏民族初步形成的阶段。相应该句其实就成了“夷狄有君,不如诸夏无君。”这种断句有两种解释的可能,一种是把“不如”解释成“不像”,也是基于“君本位”;另一种把“不如”解释成“比不上”,相应的“无君”,是指“无君有道”,基于“道本位”。
这两种断句三种解释的争论焦点在于:
1、“诸夏”还是“诸”+“夏”?
2、究竟是“君本位”还是“道本位”?
这个问题之所以争讼不断,主要还是为了第二点,“君”,即“君国”,不单指最高统治者,还指代着“国家”。这样一来,这“君本位”还是“道本位”的问题就变得十分严重,直到今天,所谓“人权”和“主权”的争论,其实还是该问题的变种。
历史上,汉奸们就从中找出了理由。其实,当汉奸还要立牌坊,所有汉奸牌坊都是站在所谓“道本位”的角度写成的:因为“国无道”,而“道”比“国”大,“人权”比“主权”大,所以要取“道”去“国”。汉奸也有汉奸的逻辑,那所谓的逻辑,其实就是一个“道本位”包装下的把戏。
然而,上面的两种断句和三种解释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相当于“夷狄之有君,诸夏之亡也。”和“夷狄之不如,诸夏之亡也。”两句的合并缩略形式。
“夷狄”,和“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中的“戎”一样,都是指代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有君”,有其君、有其国也。“如”,本义“遵从、依照”,不如什么?不如“道”也。但这里的“道”不是指“圣人之道”,而是“诸夏”所标榜的“道”,包括“齐式”的“王霸之道”和“鲁式”的“仁德”之道。“诸夏”,指代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诸夏之亡也”,即“诸夏亡之也”,“之”指代“夷狄之有君、不如”;“亡”,轻视;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意思是: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虽然有他们自己的国体、政体,但由于没有遵从、依照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政体、国体,而被后者所轻视。
“亡”,还有过去的意思,“诸夏”所轻视的,其实就是“诸夏”的过去。为什么轻视?因为“夷狄之有君”,夷狄的国体、政体等等都是“诸夏”过去曾经历而今已超越的,“诸夏”因此而轻视,就有“夷狄之不如”的想法。而“诸夏”都是从“夷狄”而来,文明程度比较高的人、民族和国家的过去都经历过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阶段,但有些人、民族、国家,“人一富,脸就变”,就像现在很多所谓的中国富翁们,开始看不起穷人、农民、民工,却忘了,所有中国人,都是从农民而来,三代之内都有农民,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留着农民的血。国家也一样,所谓强国对弱国的压榨,诸如现在美国到处贩卖所谓的“民主、自由”,其潜台词都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只要有不同的人、民族、国家同时存在,就必然有“诸夏”、“夷狄”之分,对于民族、国家来说,任何不行“圣人之道”的,无论是“齐式”的“王霸之道”还是“鲁式”的“仁德”之道,都必然会有“先进”对“落后”的轻视和压榨。
而“圣人之道”的“即戎”(就是融合、同化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明确否定“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如果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狭义角度上是针对本国内部的,在广义角度上,在国与国之间,在天下的范围内,同样有“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在这广义的角度上,其中的“民”就是“民族、国家”的意思了。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不行“善人”之道,用“残、杀”企图让别国、别的民族战栗、恐惧而治理世界,就是遗弃、背叛各国、各民族,而最终也将被各国、各民族所遗弃。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美国,以前历史上所有大帝国的兴亡历史,都是这个广义角度“善人”之道的最好反面教材。相应的,“善人、胜残去杀”让国家长治久安的六字箴言,同样是世界长久和平的六字箴言。而由“善人”、“胜残去杀”这一个硬币的两面所构成的“善人”之道,也就由这章而从狭义的一国状况推广到了广义的天下状况,家国天下了。
至于通常错解所引发的“君本位”和“道本位”争论,是错误的解释所引发的两个伪命题之间的论争。“道”,只有现实之道,没有任何“道”是先验的,具有某种类上帝力量的。所谓“修身、齐家、平天下”,都是现实的“身、家、天下”;“善人”之道、“圣人之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以“道”为名的借口,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所有“道本位”的把戏,都要先立一个抽象的“道”,无论是自由、民主,还是仁义、道德,都没什么区别。用这个抽象的“道”来“本位”,其实就是以“道”为名编造借口。“圣人之道”、“善人之道”是大道,更是现实之道,无位可本,又何来“本位”?正因为无位可本,才可以无所位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位。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现实之道。
华夏文明中起源地有哪些?
说法【2】古代西北有华山周围的“华部落”,是黄帝部落,和大夏河周围的“”夏部落,是炎帝部落,后来融合为华夏部落,后来华夏部落东进南下,逐渐成为中国人主体。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了。
发源地
发人深省的是,明清记载的华胥在陕西蓝田,成纪在甘肃秦安。而1963年-1964年在蓝田县陈家窝和公主岭考古发现78-85万年前的蓝田人遗址。因此,这是华夏人类的发源地之一。1978-1982年在秦安发现具有仰韶文化不同时期的大地湾遗址,分为公元前5850-5400年的前期和公元前4050-2950年的后期[3]。先人所载神也,岂妄言乎!与蓝田、秦安相距不远的考古遗址[3]还有仰韶文化前期(公元前5500-4800年)的陕西华县元君庙墓地和老官台遗址,仰韶时期的西安半坡遗址(公元前5000-4500年),临潼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3690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公元前5150-3790年),其余还分布于华阴、渭南、华县等地。仰韶文化后期的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2050年)遗址存在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兰州青岗岔、永昌鸳鸯池、青海乐都柳湾等地。此外,与陕西相邻的河南渑池仰韶、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山西芮城西王村、夏县西阴村、万荣荆村等处都发现同期遗址。因此,从伏羲诞生前到炎黄出现时存在的华胥古国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约为公元前4600-2700年,地域主要为甘肃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及黄河流域之一段。
《通鉴辑览》记载[4]:伏羲“始结网罟以教畋渔”,“养牺牲以充庖厨”,用书契代替结绳纪事,制嫁娶,画八卦。由考古学可知[3],仰韶时期猎渔业中确有网坠、鱼钩、箭头等,饲养家畜,出现刻划符号形式的原始文字,存在夫妻制的迹象,并且已出土7000年前的八卦符号。同时,从伏羲、女娲的轮流为主可以推测,这是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交替时期,而它正好与考古结果一致。
以后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2500年)晚期和龙山文化(公元前2900-2000年)相当于炎黄时期到夏朝建立。夏(公元前21-17世纪)可能相应于更晚的晋南、豫西的二里头文化(公元前21-17世纪)。这与典籍所载夏禹、夏启建都城于安邑(山西夏县)、钧台(河南开封)一致。
(一)“满天星斗说”。以苏秉琦先生为代表,他认为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六大板块,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黄河文化中心;二是以泰山地区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山东、苏北、豫东地区的文化,其突出特点是不同于仰韶文化红陶的黑陶文化;三是湖北及其相邻地区,其代表是巴蜀文化和楚文化;四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是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五是西南地区,从江西的鄱阳湖到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六是从陇东到河套再到辽西的长城以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是内蒙古赤峰的红山文化和甘肃的大河湾文化。
(二)“两大集团说”。认为中国的史前文化可以从东北的黑龙江到西南的金沙江划一条大斜线。前者以半坡文化为代表,属高原山岭型;后者以青莲岗系统文化为代表,属川泽湖泊型。
(三)“接触地带说”。主张以阴山、秦岭、南岭三条山脉为标志划分出几个接触地带,找出各种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大小中心说”。仍然坚持黄河文化是一个大的文化中心,在这一大的中心之外也存在若干个小的中心。
(五)“辽河流域文化中心说”。理由是赤峰的红山文化并非受黄河仰韶文化的影响才形成的,它有自己明显的独立特征,远古文化北方狩猎民族文化的特点更加突出,远古时期并非落后于中原文化。
山西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有着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是华夏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主要是指华夏文明的起源在山西晋东南,她的历史文明延续几千年而不断,先进思想流传几千年而不枯,艺术精华播撒几千年而不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的艺术
精华,是先祖赐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在此,我们把《文明初始晋东南》用文字的形式定格在这里,想赋予那饱经沧桑的历史以凝重和感染力,使今人有所启迪。——编者
“五千年历史”从炎帝开始
士燮的刘氏第55世祖
前55世祖 讳士燮(拱照)公,名富仙、字康、又字季子、又称刘夏公,讳拱照公,名康、字季子。妣万氏,生五子:报江、报联、报时、报淮、报盛。康公事周简王,由山西移居山东济南府,公寿88岁,祖妣合葬东岳太山下双龙出洞形。 前592年秋,士会告老,郤克执政。士燮作为范氏宗子,直接进入六正行列,任上军佐,在六正中排名第四。
士会退休后至少还活了四年,有他在,儿子在晋国政坛的日子自然比较好过;士会也反复教导儿子为人要恭敬、低调,为自己身后范氏在晋国的安全着想。而士燮是孝子,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迅速从一个活泼机敏的青年成长为一位老成、稳重的政治家,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并奉行于终身。担任上军佐时期,士燮还是明显表现出他作为一个青年才俊固有的才智与干劲。
(一)晋齐鞍之战
前589年6月,士燮与郤克、栾书共同伐齐,在鞍之战(靡笄之役)战败齐国。这次行动,士燮展现出青年人少见的低调与谦逊,班师回国,他最后进城,晋君表彰,他推功于郤克、荀庚(上军主将,并未参加此次战役)。
晋国部队战败齐军凯旋时,上军副帅士燮最后进入国都,他的父亲说:“你不知道我盼望你吗?为什么不能早点回来?”士燮说:“一般军队胜利归来,国内的人们必然高兴的欢迎。如果先回来,一定会特别引人注意,这岂不是要代替主帅领受殊荣吗?因此,我不敢先回来。”父亲对他的做法很赞赏。论功行赏时,晋景公对统帅郤克说:“这次我军大胜是你的功劳啊!”郤克回答:“这完全是君王的指导和几位将帅的功劳,我有什么功劳呢?”晋景公称赞士燮的功劳与郤克同样大,士燮说是听从荀庚命令、接受郤克统帅的结果。晋景公称赞栾书,栾书说:“这次胜利有赖于士燮的指挥和士兵的努力。”
前588年,晋景公增设三新军,晋国共12卿,士燮职务不变。但这次调整,士燮的族人(同出士氏,但确切说已经分族)巩朔担任新上军主将,在十二卿中列第九位。
(二)伐郑
前587年,郤克去世,下军将栾书超拔为元帅。年11月,同为楚国盟友的郑国和许国发生军事冲突,郑攻取了许国汜、祭两地。晋国马上抓住机会,打着“救许伐郑”的旗号,开始了再次南下争霸的步伐。12月,栾书、荀首、士燮三人帅军伐郑。楚国司马子反帅军救郑,本来这次晋国在军事上并没有取得什么胜利。但晋军撤退后,郑国与许国要求楚国解决矛盾。前586年6月,郑悼公不满楚国裁决,转而依附晋国。8月,晋、郑结盟。
前585年,楚国令尹子重攻打背叛的郑国,冬,栾书带领晋国六军救郑,在绕角(今河南省确山县东南)与楚军相遇,子重主动退却,晋军顺势进攻楚国另一个盟友蔡国。楚国公子申、公子成率领申、息两个县的楚军救蔡,在桑隧(今河南省确山县东)抵御晋军。当时晋军内部发生了一次争论。赵同、赵括主张与敌人开战,并积极向栾书请战,当时六军12帅,多数也都主张打,栾书也打算同意作战。但荀首、士燮、韩厥三人反对,栾书采纳三人建议下令班师。
前583年春,栾书帅军进攻蔡国,进而侵犯楚国本土,楚军撤退,晋军乘胜追击,进攻楚国的附庸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揖初。当时晋国舆论认为,这次胜利是因为栾书在前年采纳了荀首、士燮、韩厥三人的良言,并给栾书以“从善如流”的美誉。
(三)伐郯
前584年春,南方新兴的吴国突然进攻属于中原势力范围的郯国(在今山东省郯城县),郯国弱小,只能屈服。秋,吴国又突然袭击楚、巢、徐三国,帮了晋国的大忙。晋国一方面采纳巫臣的建议,试图联络吴国对付楚国;同时决定组织诸侯惩罚郯国,维护中原霸主的权威。
这次伐郯行动在前583年冬季才开始,耽搁了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今年夏天,晋国国内发生了“赵氏孤儿”事件,赵同、赵括两位卿被杀,中军佐荀庚恰巧也去世了,晋国政坛需要重新洗牌,此次士燮顺升为上军主将,同时晋国减新军为一军,晋国变为四军八卿体制。伐郯行动由士燮负责组织实施,这也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国家的重大军事行动,对士燮而言意义重大,但工作难度也相当不小。
一般而言,晋国的每次内部动荡都会影响它对中原诸侯的凝聚力,这次也不例外。尤其是鲁国,前589年,晋国战胜齐国,迫使齐国归还其霸占鲁国的汶阳之田,但是考虑到齐国的支持对于晋国的重大战略意义,晋国的东方外交又不断向齐倾斜,前583年春,又命令鲁国人将汶阳之田“归还”于齐国,引起鲁国强烈不满。前583年冬,士燮来鲁国通知出兵伐郯,鲁国的抵触情绪相当强烈。鲁成公贿赂士燮,请求暂缓出兵。被士燮严词拒绝:“国君的命令必须服从,没有了权威,我们晋国怎么立足?你不要给我送什么东西,这件事没什么周旋余地。如果贵国军队比各国诸侯来得晚,我们晋国今后就不能再侍奉贵国了!我会回去汇报国君的!”还是季文子知道利害,赶紧命令大臣宣伯(叔孙侨如)帅军,会同晋、齐、邾三国军队共同作战。而士燮也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四)蒲之盟
因为“汶阳之田”事件,晋国的声誉很受折损,中原诸侯联盟开始有松动的气象。前582年春,晋景公召集齐、宋、鲁、卫、郑、曹、莒、杞国君在蒲(今河南省长垣县)结盟,试图加强团结。季文子再次对范文子发牢骚:“(晋国)德行已经衰弱,老是重复结盟有用吗?” 士燮:“殷勤安抚诸侯,宽和对待诸侯,坚强驾御诸侯,通过发誓来约束诸侯,怀柔顺服者,讨伐背叛者,能够如此,也算是次一等的德行了”。 (一)晋楚第一次弥兵
正当晋楚争霸进行到最如火如荼的当口,战争阴霾的缝隙透漏出一束和平的光束。晋楚两国长期争霸,不仅自身损耗国力,中间小国更是屡屡遭到荼毒,现在,晋国内部各个家族日益坐大,关系也日益紧张,而楚国正在承受来自吴国越来越大的压力。争霸斗争越加激烈,双方也便越加吃力,眼看又没有取得压倒优势的希望,不免产生厌倦情绪。
前582年秋的一天,也就是被楚国人的连环攻势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晋景公假装视察,来到关押楚国战俘钟仪(前584年被郑国俘虏,献给晋国)的地方,“偶然”看见钟仪,问:“那个戴着南冠(南方人的帽子,后世就以“南冠”指代囚徒了)被关在那儿的是什么人啊?”主管官员答:“是郑国人进献的楚国战俘。”景公命人为他松绑,亲自召见并表示慰问。钟仪再拜叩首致谢。景公问他的世系职业,钟仪答:“小人在楚世代为乐官。”景公问:“能够演奏吗?” 钟仪:“这是先人世代掌管的职务,我怎么敢改行呢?”景公命人给他琴,钟仪弹奏了一曲楚音。景公问:“你们的国君怎么样?”钟仪答:“这个问题不是小人能够知道的。”在景公坚持追问,钟仪答:“在做太子时,接受师保教育侍奉。他每天早上向婴齐(子重,现为令尹)请教,晚上向侧(子反,现为楚国司马)请教。至于别的,我就不知道了。”
回头,景公把情况对士燮介绍,士燮说:“这楚囚是个君子。言谈中明言先人的职业,说明他不忘祖宗;奏乐时演奏本土曲调,说明他不忘祖国;赞美国君为太子时的往事,说明他没有私心(不在敌人面前说自己国君的坏话以求宽大处理)。说楚国二卿(子重、子反)时直呼其名,这是他尊崇国君。不忘祖宗,是仁;不忘祖国,是信;没有私心,是忠;尊崇国君,是敏。以仁去行事,以信去坚持,以忠去成事,以敏去实施。这样,再大的事情都一定会成功。您何不放他回去,以便结成晋楚的和好?”于是,景公赐给钟仪厚礼,放其回国,并作为晋国方面的使者前去谋和。
——景公的这次视察应该绝对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偶然”,这样的“偶然”免除了事情万一不成的尴尬,霸主的颜面是开不得玩笑的。如果成功了,那么也是楚国人去向楚国讲和,即使楚国拒绝,于晋国人的尊严也没有损伤。如此处心积虑的“偶然”,个人认为应该是出于士燮的策划。首先是士燮有强烈的和平愿望(这在今后的细节中都显而易见),在基本说服晋景公而景公担心国家颜面问题的时候,士燮为景公安排了这出精雕细琢的“视察事件”。毕竟,对于一个战俘,国君是很难给与特别关注的,更很难有兴趣去关押犯人的地方散心。以楚国战俘到楚国讲和,实在是士燮精心策划的一次外交杰作。
楚国人的反应积极而迅速,12月,楚共王派公子辰来晋国,作为钟仪“访楚”的回访,并请求两国恢复友好,缔结盟约。前581年春,晋景公再派大夫籴伐访楚,籴伐在楚国停留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两国和好进行了漫长的磋商。
随即,两国结盟的另一个关键环节——中间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宋国执政华元成功扮演了这个角色。
前579年5月,晋楚两国派代表到宋国,正式缔结盟约。晋国代表自然是士燮;楚国代表是公子罢、许偃。5月4日(癸亥),两国代表在宋国都城的西门之外正式结盟,春秋时期的第一次弥兵基本宣告成功。
但这次晋楚弥兵完全是由于两个超级大国都有掣肘的事务急于处理,是一个短暂停,是更激烈的一轮争霸斗争开预备,所以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双方诚意十分有限,特别是楚国;二是边打边谈,过程错综复杂。第一次和平条约只维持了短短的3年,即被楚国撕破。晋楚真正实现和平共处,要等到近40年之后,晋国由于各个家族内斗而无力对外、楚国被吴国折磨得狼狈不堪的时候。因此,此次活动虽然辛苦,但其实际成果十分有限。
这个,士燮当时就看出来了。
根据程序,双方还要互派大臣与对方国君结盟。前579年秋,晋国派郤至到楚国聘问并出席结盟仪式,就明显感觉到对方的无理。当时楚王要在大殿接见楚国的司马子反担任礼相。郤至正要登堂,突然从大殿地下室传出“金奏”(诸侯之间会见时才奏的乐曲)的声音,郤至又惊又怕,赶紧跑出大殿。子反追了出来:“天快黑了,我们国君在等者您,请您还是进去吧。” 郤至质:“我是臣子,你们用招待诸侯的乐曲欢迎,这恐怕不合适啊。试想,如果将来我们两国的君主会见,那时该奏什么音乐呢!”子反毫不在乎:“我们的国君会面,如果有机会,那一定是在战场上,到时候恐怕是彼此送一支箭,哪里还会奏什么曲子?别磨蹭了,您还是请进吧!” 郤至:“什么?送一支箭?这么说太不吉利了吧!而且按照规矩,诸侯是不能在夜里接见外国大臣的,你们的做法实在不合乎礼仪啊!既然你们是主人,我是客,只能客随主便了——但我可不是自愿的啊!”
回到晋国,把情况和士燮进行了交流,士燮长叹:“无礼的人一定不会遵守诺言的,看来我们离死不远了!” ——范文子并不是说楚国毁约,晋国就要完蛋。他的意思是:自己和郤至是晋国内部这次和约的主要推动者和负责者,如果楚国突然撕毁和约,袭击晋国,造成国家灾难性的损失,就等于他们两个危害了国家,犯了死罪。实际上,促成晋楚结盟,已经作为士燮的重大政治业绩被国君首肯,根据《国语》记载:“文子成晋、荆之盟,丰兄弟之国,使无有间隙,是以受郇、栎”。不但被国君肯定,而且已经接受了封地的物质奖励了了。
但无论如何,这次弥兵还是维护了晋楚之间三年左右的时间,并且为30多年后两国第二次弥兵积累了经验。这次弥兵的过程跨越了晋景公去世和厉公的即位,难度也是颇高的。
(二)晋秦令狐之盟与麻隧之战
在积极寻求与楚弥兵的同时,晋国人还在努力修复晋秦关系,力图实现全面的和平。但是秦国人的和平诚意比楚人还要虚伪得多。在与楚国实现暂时和解的情况下,腾出手来的晋国痛下决心,出兵伐秦并大获全胜。这样,晋楚弥兵的重大意义也就章显了出来。
前580年冬,也就是宋国的华元基本促成晋楚弭兵之后,秦、晋也达成和平意向,约定双方国君在令狐(在晋国西部)结盟。晋厉公的态度相当积极,提前来到令狐等候秦桓公。而秦桓公到了边境附近,又拒绝东渡黄河,驻扎在王城不肯赴约,只是派大臣史颗来令狐与晋侯结盟。无奈,结盟的规格只得降低,晋厉公也派郤犨西渡黄河,去到王城与秦桓公结盟。秦国诚意有限,和平也就很难实现。就预言:这次结盟有什么效果呢?结盟是为了相互表达诚信,而双方会见,是诚信的开始。他们连最起码的诚意都没有,怎么能信任呢?
前579年,晋楚完成第一次和平协议,但是在秦桓公心里,一个阴谋正在逐步成型:离间晋、狄关系,鼓动狄人侵犯晋国,并密约楚国伐晋。但是阴谋双双败露,晋国人终于痛下决心,惩罚秦国。
前578年4月,晋派吕相作为使者,正式宣布与秦绝交,吕相真不愧是个好笔杆子,一篇《绝秦文》洋洋洒洒几百字,骂得秦国狗血淋头。随后,晋厉公会合齐、宋、卫、郑、曹五国国君及邾、滕两国代表,组成联军“合纵”共同伐秦。
5月4日(丁亥),联军与秦军战于麻隧,由于实力相差太过悬殊,没有什么史料记载具体的两军战争部署,似乎纯粹是晋厉公倚强凌弱,秦军完败是天经地义,这场战争中大将成差与不更女父被俘,打得秦国几年都没有缓过神来。联军渡过泾水,一直攻击到侯丽,晋厉公亲自来到秦国的新楚,示威而去。 此次作战,晋国四军八卿尽皆出动,自然,士燮也在其内。
(三)钟离之会
前576年夏,楚国司马子反悍然撕毁弥兵协议,再次率军北上伐郑,晋楚新一轮争霸拉开帷幕。
虽然楚国此次出兵未见实效,但战争的帷幕一经拉开就很难再合上了,这点大家都明白。此时最难过的人要算是一心谋和的士燮的了。和平条约是他积极鼓吹并一手策划,推动实施的,现在和约成了“废纸”(当时还没有纸),即使国人没有让他承担责任的意思,但和约的推动者为合约的撕毁承担补救责任,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何况士燮本人也绝非那种没有道德责任感的政客。
为了和平,士燮已经做了他能够做的一切努力。但既然战争已经迫在眉睫,现在他能够做的也只有积极备战了。这年11月,晋、齐、宋、鲁、卫、郑、邾七国大臣在钟离集会,集会组织者与主持人就是士燮。此次集会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向各国宣布和平的结束与战争的来临,号召各国团结起来,做好新一轮斗争的准备。这次集会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第一次与南边的吴国人进行了直接沟通,晋国联吴抗楚的策略确立已经7年,现在终于有了直接对话,其意义实在不可小视。 前575春,楚国以收买手段,将原本归附晋国的郑国拉拢过去。当时晋国国君是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厉公,执政是强悍的栾书,自然不肯吃这个哑巴亏,于是君臣几乎倾巢而出,南下与楚国在鄢陵决战。这次战争是晋国人取得了胜利。士燮时任中军佐,战斗中,与栾书以族兵紧密跟随厉公,作战中也算积极坚定。但整个鄢陵之战,他给人最深刻的还是坚决反复的反战陈述。在举国皆狂的氛围里,士燮的顽固自然无力回天,但是战胜后第二年,晋国就发生了严重的内乱,甚至国君被弑——表明着士燮并非一个迂腐固执的老头,而是一位清醒深刻而真挚的智者。
一、士燮的反战论述
关于此次战役中士燮的反战言论,《左传》、《国语》都有详细记载,虽然内容有别,但是主旨一贯,论述全面,不厌其烦。从出兵伊始到决战之前,再到胜利后给国君敲的警钟。综合他的几段言论,士燮的反战理由可以归纳为:
第一,晋国目前内忧严峻,没有称霸诸侯的内在基础。
这个因素,也就是士燮所谓的“无德”。士燮认为,如果国家修明其德,远人自然归附,这样的霸业才是良性的。国家无德而追求诸侯归附,就如同一个人没有土地而希求财富,根本是缘木求鱼的策略。这里所说的德,指的其实就是晋国政治的修明程度。再具体而言,就是说的晋国上下的和睦程度。士燮认为,内部和睦才能对外用兵。在士燮看来,现在晋国的内部简直是一团糟,集中表现在“不睦”上:
(1)官民不睦。官民不睦,其根本缘由在于刑罚的败坏。士燮认为,国君要能够以刑罚来整饬人民,国内安定之后才可以对外显示武力——战争只不过是刑罚的延伸,是霸主对外用刑。而当时晋国的法律秩序如何呢?是国家刑罚对百姓残酷泛滥,对于上层却严重姑息,如此不公正的司法必然导致既得利益者愈加贪婪残暴,下层人民怨气满腹。一个国家的上层犯下错误,社会下层自然滋生怨气。只有百姓没有怨气,上层没有过错,国家才可以出兵,惩罚不肯服从的诸侯。而现在晋国的刑罚总是袒护上层而残酷对待百姓,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力量和资格对外动武的。——士燮是士会之子,自然对于国家的法制状况了如指掌,并且对于国家的法制工作格外重视和关心,这段话生动表明了晋国内部的官民矛盾已经十分严重了。其实所谓对下用刑愈加严酷,无非说明统治者的剥削愈加贪婪了。所以,在出兵之前,士燮建议国君征求国人的意见后再出兵,这样民众的怨气就可以得到部分平息了。
(2)群臣不睦。当时晋国的各个家族争权夺利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特别是强梁阴狠的栾书与一门三卿的“三郤”之间,随时可能火并。士燮对栾书强调群臣团结(诸臣之内相与)的重要性,自然隐含了这个意思。
(3)君臣不睦。年轻的厉公急于建功立业,树立自己威望以至于很多大的战役,亲自挂帅,架空中军元帅栾书。看来晋厉公是在试图一举解决晋国诸卿做大的历史问题,现在已经显出一些苗头了。
第二,目前晋国的外患不足以威胁国家安全,反而有助于内部团结
出兵争霸,自然是为了争取诸侯的归附,但在士燮看来,诸侯的归附对于目前的晋国有害而无利。晋国的霸业自然是经过历代先君几十百年拼打出来的,但是士燮认为,晋国历来好战,也有不得已的因素,从献公时期到文公时期,晋国面临着秦、狄、齐、楚四个劲敌的威胁,国家安全形势相当严峻,不努力开拓,后世必然难以安居。但是目前,秦、狄、齐现在都已经对晋国屈服,(前578年晋国击败秦国,前594-前593年,荀林父、士会屡次沉重打击狄人,前589年被郤克击败齐国),能够与晋国抗衡的就只有一个楚国了,因此晋国当今的国际形势是谈不上严峻的。
保留楚国这个“外患”不仅没有安全危机,而且有助于缓解晋国的内部矛盾。第一,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存在,晋国群臣有所忌惮,不至于在处理内部纠纷中随便大打出手,进而缓解国内矛盾。所以士燮说:“我们假装避让楚国,可一缓解内忧”。又建议栾书:“何不暂时留着楚国与郑国作为外患呢?那样的话,群臣的内部关系一定会和睦起来。”(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诸臣之内相与,必将辑睦。)第二,归附的诸侯越多,晋国内部矛盾就越严重。当时依附晋国的中原诸侯,大都联结晋国内部的某一家族势力作为外援,依附的国家越多,晋国群臣争夺对各个国家实际控制权的斗争就越激烈。例如对于当时的鲁国,栾氏与郤氏就不断明争暗斗,最终无法开解。因此,士燮甚至提出:各个归附的诸侯国是晋国内乱的源头,正因为有了诸侯,晋国才闹得纷乱不堪。如果所有诸侯都背叛了晋国,晋国还有希望;如果只有郑国背叛,晋国的内乱马上就会到来了。治理一个国家,做到既无内忧又无外患的,只有圣人才行。因此,当今的治国者就只有在外患于内忧之间“两害相权取其轻”了。忧患在外部,国家还可以应付,如果忧患在内部产生,麻烦就大了。而结合晋国的国情,无疑内忧更为致命。
第三,对楚国的胜利必将刺激晋国内部矛盾的总爆发
如果说士燮上面的分析略显空洞,那么他对栾书预言晋国战胜楚国之后的严重后果,就十分细致和现实了:这次如果战胜楚、郑两国,我们的国君一定会大肆炫耀其才略和功绩,放松文教而加重盘剥,将大量的财货、土地封赏给自己身边的宠臣、爱妾。不从各位大臣那里夺取,国君又哪来这些财货、土地呢?这样,各位大臣在战场上立功,回去后没有封赏反而被掠夺,不参与作乱的会有几个?因此,这次战争如果失败,那是晋国的福分;如果获胜,晋国原有的土地关系必然面临崩溃,最终受害的只能是各个大家族和诸位大臣。果然,战争胜利后,厉公大肆夺取群臣的土地以封赏爱妾,盘剥百姓的财富以赏赐近臣。先是“三郤”被厉公杀死,其土地、财富、女人被瓜分干净,随后厉公又想对付栾氏与中行氏,反被二人突袭得手,最终被害。
士燮对于晋国的内忧看得透彻,因此对战争也反对得坚决。鄢陵之战,晋国大获全胜,冲入楚军营寨,看见敌人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粮食,三军正要享受这美妙的战果——当年的城濮之战,晋军就大吃了三天敌人丢弃的军粮——士燮奋身拦住国君的车马:“国君幼弱,群臣不才,我们哪里有福气享受这样的胜利!我听说,上天不会特殊亲近谁,它只降福给有德者。我们又如何知道这不是上天要先让晋国战胜,以此劝勉楚国人勤修德政后来报复我们呢?我们君臣都要时时警惕啊!道,是福的基础,没有道德却享受洪福,就像不打地基就去筑墙一样,过不了几天就会塌掉的。”
此刻的晋国,举国皆狂,谁又能听得到这样一个丧气而不识时务的声音呢?
二、对鲁外交事件
此次胜利并没有带来进一步的政治成果,反而如士燮所料,诸侯的归附是晋国的麻烦。
此时的鲁国,“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已经牢牢控制了政权,而“三桓”之间的斗争又随之展开。当时的执政是季文子(季孙行父)。叔孙侨如(宣伯)与鲁成公的母亲穆姜私通,两人谋划让鲁成公驱逐季孙氏、孟孙氏,进而掌握鲁国政权。这年7月,晋国召集诸侯攻打郑国,季文子跟着鲁成公参加战斗。叔孙侨如再次派人联系晋国主管东方外交的郤犨,诬陷季氏、孟氏背叛晋国,请求其协助对付季、孟,郤犨自然乐意帮忙,不仅是因为自己拿了叔孙侨如的钱,而且可以顺便掌握鲁国。9月,晋国拘捕季文子。鲁成公派大夫子叔声伯来交涉。郤犨告诉他:除掉季孙、孟孙,鲁国由你来管!并且,让你们国君给你封地。但对方是季孙的人,不受诱惑。这个事情一时僵持不下。
最终,士燮出来支持季孙,他劝栾书:“季孙在鲁国已经辅佐了两代国君了。直到现在,他的妾不穿帛,他的马不吃粟,如此清贫,能说他不忠于国吗?如果我们信任谗言而抛弃忠良,怎么对诸侯交待呢?子叔婴齐(子叔声伯)奉行君命没有私心,为国家谋划忠诚不贰,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不忘国君。如果不答应他的请求,就是抛弃善人啊。你好好考虑考虑吧!”士燮的话无疑是出于公心,而且言之确凿,加上栾氏与郤家的矛盾,栾书自然决定放回季孙。 从鄢陵战场回来,眼看着晋国君臣飘飘然的样子,眼看国内矛盾日益恶化的严峻势态,士燮彻底绝望了。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赶快阖上自己的双眼,不再去看山雨欲来的惊险,不去看随后惨烈的倾轧。他吩咐自家的祝、宗(主管祭祀、祈祷者)为自己祈死:“国君骄侈而又战胜了敌人,这是天在加重他的病症,灾难就要降临了。你们如果爱我就为我祈祷吧,让我快点死去,不要等到灾难降临的那一天,这也就是范氏之福了。” (以上为《左传》记载,《国语》:反自鄢,范文子谓其宗、祝曰:“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
前574年6月9日(戊辰),士燮辞世。
士燮对国家的忠诚无可置疑,对于晋国危机的清醒认识也尤其难能,但神经似乎脆弱了些。
冬天,晋国内乱,次年春,厉公被弑。
春天,晋悼公回国即位,晋国拉开了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帷幕……
做为一个管理人员,怎么样让员工服从你
帮帮我好吗`?想要让员工服从你,你要了解团队里面不同员工的不同性格,摸清每个员工的办事风格,让后找到他们的共性,从而利用这个有点或缺点,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示范或暗示动作。
当然,这是情商很高的领导才能做出来的。如果你情商不高怎么办呢?
请员工吃饭。有事没事借口请他们吃一顿饭,俗话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人都需要吃饭,这个是所有人的共性。员工又不是无法驯服的野生动物,时不时打打感情牌,唠唠家常,偶尔严厉一下,让员工了解你,这样才会产生共事的能力。
希望我的建议会对你有所帮助。
题主所提的问题太大了,大到可能没办法回答。建议你可以看些类似《员工管理必读12篇》一类的书籍。其实不止是《员工管理必读12篇》,几乎所有管理学的理论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让员工服从、激励员工这个可以说是管理学的“终极问题”。
通俗地讲,管理就是通过别人的力量达到目标。所以管理主要有几点是最重要的:一是管理的目的是达成目标;二是管理主要的手段是协调;三是协调的主要核心是人。
如何将人的效率发挥到极致,是管理学一直要解决的问题。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现代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理论……泰勒对铲煤铁锹的研究、吉尔布雷斯的砌墙动作分析、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柔性制造、精益生产……
所以说题主提的这个问题是管理学的“终极问题”。关于这个“终极问题”,我也试是给出一个终极答案。那就是:衡量管理好坏的唯一指标,就是怎样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组织内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人要招好,不关你是直接管,还是经由下属管。你的执行力必须是言出必行,曝光率足够的。假如你自己的知名度很低,下属很懒。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那就不要谈号召这种事了。
第二,制度要分明,最好是大家都知道自己做什么会有什么后果,而不是非要围着你转。你的精力是有限的,假如你痴迷权力,非要事必躬亲,到处装逼,那么很有可能在你的喜好与兴趣之外,大家也兴趣缺缺。
第三,节奏要把握好,机器用多了也得上油。总是干活,没点犒劳,人心会凉。当然你要是土豪,能撒钱当然也可以。
这是最起码的三点。复杂的,自己去多看些类似《员工管理必读12篇》一类的书。
另外关于员工的关系处理要注意以下三个层次。
人际关系有三个处理层次,情、理、法。
一、要团结若干意志形成组织、形成组织意志,必然要有一个以情维系的核心,范围再大,就得是以理维系的骨干,范围再大,就得是以法维系的枝节。理维系的部分,要比法维系的部分好用,情维系的部分要比理维系的部分好用。越想趋向于随心所欲如臂使指的境界,就要越扩大以情维系的部分、以理维系的部分。以法维系的部分若占比太高,那么组织可能会趋于稳定,但是成长性会被消磨掉。
二、这个说的是真情,不是滥情,不是虚情。以情感人,这个能力是很稀缺的,千万别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情,是道德,是是情同此心,是推己及人,是感人动人,是仁。
理,得是道理,正理,不是歪理,不是强词夺理。是礼尚往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荣辱与共,是服人,是义。
法,得是严明法度,赏罚有信,不是徇私之法。是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功高重赏,过重严惩,是权威,是信。
三、要形成组织意志,必须有明确的、稳定的、共同的组织目标、利益诉求。并且要维护这个公共宗旨和共同诉求,不仅不能自己破坏,还要防止、压制、惩罚对其破坏的行为。
之前想写一些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来着,比如关于执行力的smart原则,比如组织行为学等等。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了别人的答案,有说给钱给够了就好,或者画饼画足了就好,看似有道理,其实是在扯淡。
有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给钱给再多面对这样的情况仍然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是初创公司,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统一强势的话语权的领导。为什么呢?因为初创公司面临的问题比较多,话语权分散,就意味着效率的降低,人心的焕然,最终容易不了了之,人浮于事。必须有个人,他说的就是对的,就得按照他说的做。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从团队的心理来讲,如果领导都比他们还努力,他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身先士卒效应。
权力距离原则,如果你是领导跟下面的人打成一片,有好处,更容易凝聚人心。至于坏处就是,时间一长,会有人越界,甚至有矛盾时直接与领导争吵。所以权力距离是很重要的一环。至于怎么解决,很简单,请个秘书就可以了。
利益捆绑原则,古代打仗如何治理逃兵问题。不是电视剧里演的,你说打仗,别人就上。冷兵器时代超过10%的伤亡率,士兵就溃败逃散了。要不然长平之战怎么那么多俘虏。这里就运用到利益捆绑原则,比如10人一组,逃一个,其余全砍。然后把不同地区的人编在一起,避免相熟人员合谋10个人一起跑掉。所以想要团结内部,就要有相应的利益捆绑。
阶级或者层级原则。权力的架构与实现来自于此。而想要实现强力的话语权,也需要建立嫡系人马。把一个人放在一定的层级上,比给他钱更容易变成嫡系。就嫡系的问题长远的讲,问题会很多。但是短期来讲,这是效率最优的方式。至于后面,不是有狡兔死,走狗烹么。
1.放低姿态
提升亲和力,让员工心甘情愿地追随你。(不摆官架子,把你的才智与谦逊结合起来,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多少)
2.以身作则
树立榜样做表率,让员工向自己看齐。(律人必先律己,言行一致员工才会信服你,为员工树立高标准的学习榜样)
3.识人于微
借你一双慧眼,要做就做最优秀的伯乐。(因小事而知大节,心理素质差的人难成大事,有情有义者可重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4.适才适用
知人善任,让人才如鱼得水。(别让豹子去捉老鼠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怪人有怪才,大胆使用收奇小效,给不同年龄的员工分配不同的工作)
5.重在平等
营造和谐气氛,架起沟通的桥梁(倾听另一种动听的声音,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员工,平等是沟通的前提条件,不要用电话和网络代替面对面的沟通)
6.兼听则明
群策群力,好建议让企业受益无穷。(敞开胸襟,倾听员工的提议,营造民主气氛,让员工敢于说真话,尊重下属意见并及时反馈信息)
7.金钱激励
金钱不是万能,没有金钱却万万不能。(金钱激励有弊端,不要花钱买来"离心力",必要的时候,偷偷塞给员工一个红包,"重金"之下必有"千里马",平均主义严重削弱奖赏的"含金量")
8.情暖人心
情感就是指挥棒,赢得人心方能无往而不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员工,感情投资,用真心去换取忠心,用关怀让公司成为温暖的家,走出关心员工的误区)
9.同心协力
创建高效团队,把员工拧成一股绳。(雁行千里靠团队,激发成员的团队精神,帮助员工树立团队意识,打造协作型团队,使1+1大于2,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开始)
10.网开一面
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人才不可求全责备。(用宽容代替指责,别跟员工的短处过不去,切忌用自己的标尺衡量员工)
11.不吝赞美
良言一句三冬暖,好员工都是"夸"出来的。(要时刻留意员工的成绩,并给予赞美,勿以事小而不赞,失败者更需要表扬)
12.立威造势
保持身份,让员工无条件服从。(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在员工面前适当地显露"身份",全方位树立权威)
13.因人施管
实行差异化管理,忌把员工放在同一个"模子里"。(千人千面千标准,区别对待"解决小问题"的人物和"解决大问题的人物",对待"刺头"员工要用特殊方法)
14.绩效考核
公平公正,不煮"大锅饭"。(平均不等于平等,绩效评估追求差异化,公平考核,提升员工积极性,考核要实事求是,不能感情用事)
15.事不躬亲
善于授权,给员工开辟一条向前冲的路。(努力做个"聪明而懒惰"的人,扶上马,再送一程,授权对象,最优秀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授权,信任是前提)
16.刚柔相济
硬弓配软弦,最有效的驾驭之本。(该宽时宽,该严时严,当严必严,不要怕杀鸡给猴看,学会红脸白脸集一脸)
17.加长短板
提携后进,绝不让一个员工掉队。(别把条件差的员工当累赘,中等人才优先用,有经验的员工不一定最优秀,多给"笨"人一些机会
18.引"狼"入室
有竞争才有活力,让每个员工都热血沸腾,为员工找一个竞争对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竞争原则,为员工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19.以和为本
协调内部矛盾,平衡上下左右,防患于未然是解决矛盾的上策,在员工的抱怨声中完善管理,别让告密成为风气。
20.调理阴阳
男女有别,把握与异性员工相处的分寸,适时的恭维,让她"芳心大悦",过分亲昵,小心滋生绯闻,提防女员工的"温柔之水"将你淹没。
21.投桃报李
科学培训,让员工和公司一起成长,培训从更新观念开始,在实践中培训员工,警惕培训留下"后遗症" 。
22.张弛有
减压不如解压,诊治员工的"心理感冒",压力过大难见动力,要减压而不是解压,为员工做好"精神按摩"。
23.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避免人才流失,给予员工正确的评价,留住关键员工重在日常管理,培养人才的忠诚度,留住人才不靠有形的"绳子"靠无形的"关怀"。
24.口吐莲花
以理服人,要说服而不是要压服,说话切莫伤人自尊,说服"一根筋"的员工不可急于求成,好钢用在刀刃上,说服说在"点子"上,说服要有理有据。
25.洞烛其奸
防人之心不可无,警惕被他人所害,多个心眼,以免被他人所害,妥善处理与小人的关系,避免员工对你怀恨在心。
26.先理后兵
批评不是目的,让员工在错误中学习进步,涵蓄批评,更能赢得员工的爱戴,用"斥骂"鞭策员工进步,责过无声胜有声,"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
27.完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法治代替人治,制度决定一切,制度要落实在行动中。
28.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对待员工要"一碗水端平",有功则奖,有过则罚,特别优秀的员工也不能"特殊"对待。
29.鼓舞士气
巧用"兴奋剂",激发员工冲天干劲,员工什么时候干劲大,认可员工,点燃他心中的动力之火,以领导的热忱感染员工。
30.发号施令
让员工真正明白你的意图,防止指挥失灵,指令明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员工听得懂你的命令,用监督保证命令的实施。
31.流水不腐
保持人员流动,促进企业新陈代谢,合理的人才流动是最好的,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该淘汰就淘汰,炒员工鱿鱼的技巧。
32.控制行色
沉稳老练,心藏九天玄机,让员工知道得越少越好,不要让自己"带电"作业,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态度,就会被别人控制,找一种方法,将你的坏情绪释放出去。
33.攻心为上
化心为本,了解员工才能管好员工,察言观色,捕捉员工的心理状态,面对员工,你"知道"多少,洞悉需求,对症下药收服人心,掌握员工情绪的"晴雨表"。
34.亡羊补牢
对症下药,留住人才,判断谁是辞职是容易挽留的员工,应对递交辞职的员工的紧急措施。
35.上下同欲
目标管理,有愿景才有奔头,目标一致,劲才能往一处使,让员工参与整个工作蓝图,设立恰当目标来"诱导"员工。
36.自我修正
不断反省,规避不必要的失误,易被马屁"拍晕",通过批评和"威吓"来管人,滥用权力习惯于独享荣耀。
拓展资料管理人员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其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管理人员的职能提供了组合管理知识的一种有益的框架。
参考资料:管理人员百度百科
先转变你的观念.
管理者首先是服务员工
送你一句话”你想别人怎么待你,首先你要怎么待人”
员工为什么要”服”你?
1.首先你不一定要比你的员工能力强,当然你如果能力比你员工强,那最好,如果你的能力比员工差,没有关系,但你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这时员工也会”服”你.
2.当你要求你的员工一定要做到时!首先看看自己做到没有,比如说你要员工不迟到,但你天天迟到.
3.记住,站在老板那边你会四面楚歌,站在员工这边你会掉饭碗.如何平衡你的角色,管理者应该是承上启下,做好你的桥梁.
4.付出,多关怀下属,记住!下属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你可能认为下属现在的麻烦现在不是你的问题,你可能会幸灾乐祸,等者看笑话,但笑话过后还是要你来收拾.
5.你的公司任何人都是无可替代的,每个人既然存在,肯定有他存在的作用,要不老板早炒鱿鱼了,也就是说,你公司每一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你这样想,那也是错的一面,当然,老板少了任何一个人他都可以正常运转吗?
6.记住!员工的功劳是员工的功劳!你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大家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好好记住这句话!
为什么我在”服”字加上了双引号吗?总是在让员工”服”你!这个观念本来就是错的,不是”服”与”不服”的问题,如果我们天天在想着对付所谓的”刁民”员工,而员工吃饱了也在想着应付我们这些管理者!一想到这些,那真是糟糕透了.
暂时想到几点!
不要说什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世间本来就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学习,容易的事情还需要我们智慧这么高的人来做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