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家造就了名将,还是名将造就了国家

发布时间: 2021-08-30 21:02: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2

逍遥津之战,是怎样成就一代传奇名将,改变一国命运的?三国时期不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然而实际兵力对比大多有所夸张。有一场战役,却...

是国家造就了名将,还是名将造就了国家

逍遥津之战,是怎样成就一代传奇名将,改变一国命运的?

三国时期不乏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然而实际兵力对比大多有所夸张。有一场战役,却是实实在在的800精骑打得10万大军溃不成军,这便是曹魏名将张辽大破孙权的逍遥津之战。此战并不像三大战役(官渡、赤壁、夷陵)那么著名,但是此战的精彩程度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三大战役。


一、逍遥津之战-序幕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我们说称之为的三国在实际上已经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当年夏天,刘备大军攻克成都,占据了巴蜀。这标志着刘备已经完成了隆中对的第一步,拥有了荆州、益州两块根据地,成为三国之中最后一个完成创制的政权。

曹操与孙权已经在长江濡须口进行过一次交锋,无果而终。于是,曹操北迁长江边的民众,筑皖城、合肥两城,作为淮北地区遏制孙权的基地和进攻的跳板。

华夏大地的版图上,只剩下了韩遂、张鲁等小范围割据、以及士燮、公孙康等半臣服的偏远军阀,已经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与曹孙刘三家争锋。

在逍遥津之战发生之前,曹孙刘三家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

孙权因刘备已得巴蜀,向刘备讨要荆州,刘备自然不允,双方眼看就要兵戎相见。

215年3月,曹操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刘备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不得已将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划给孙权,换来两家和平,史称湘水划界。

当年7月,曹操入南郑。张鲁逃往巴中,成为刘备和曹操争取投降的焦点。

与刘备取得和平后,孙权率大军,自陆口向东北方向挺近。此前,孙权已经拔掉长江边上的另一个据点-皖城,俘虏了曹操的庐江太守朱光和参军董和,还有庐江人口数万。因此,孙权此战的目标,是曹操留在淮北的最后一个军事据点-合肥。

此时,固守在合肥城里的只有张辽、李典、乐进率领的7000余守军。曹操大军远在汉中,张鲁还未投降,曹操分身乏术。张辽明知不敌,还特意开辟藏舟浦。

215年8月,孙权大军抵达合肥城外。合肥上空,笼罩着战争的阴云!合肥城下的孙权,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二、逍遥津之战-参战详情

关于此役详细的参战将领和兵力,孙权一方因春秋笔法,记载不详。而曹魏一方,仅仅有张辽列传记载较为详细。经多方查证,力求还原更多细节。

双方参战将领

孙权一方:孙权、吕蒙、陈武、甘宁、凌统、蒋钦、潘璋、宋谦、贺齐、徐盛、丁奉。

此时除了鲁肃等人屯于益阳、周泰、朱桓(或称参战,未发现相关记载)各守疆界外,东吴大将大半都到了合肥前线。

曹操一方:张辽、乐进、李典。

从后面的记载来看,张乐李三将应当没有相互统属的关系。另有护军薛悌,兖州名士,作为谋士身份出现,此役并未接战。

双方兵力对比

孙权:约8-10万人。

根据唐长孺先生的论述,孙吴兵制为领兵制。因此,孙权一方总兵力约等于众将领兵与孙权中军之和。三国志中,曾有吕蒙“督兵两万”攻荆南三郡、“(蒋)钦督万兵”、甘宁有兵“满千人”“增兵两千”、“增兵五百”此时应当有5000人、贺齐兵3000人、潘璋有兵“常数千人”、凌统“得父并”“得精兵万余人”等相关记录,加上孙权的亲兵、没有详细记录的陈武、宋谦、徐盛等人的领兵,孙权方总兵力应当在八九万之间,号称10万。

曹操:7000余人,敢从之士800人。

三国志·张辽列传: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因此,这个数字是曹魏一方自己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三、逍遥津之战-战役过程

第一回合-张辽奇袭:孙权屯兵合肥城下。张辽等看到曹操的“锦囊”,定计以攻为守。第二天,张辽、李典二将放弃私怨,率800精兵冲进10万军中,大破孙权军,还吓得孙权不敢出战。而后,孙军将士发现张辽兵少,各自率军合围。张辽进出两次,带领得胜之军突破重围,返回合肥。

以上就是奇袭的简略过程,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次出击作为此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整个过程中有这么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为何要进行此次奇袭?7000人守城本就捉襟见肘,而城外陈列着孙权的10万大军。孙权军的威慑力从乐进的态度可以看得出来。当张辽提出“逆击之”的时候,包括乐进在内的诸将的反应是“皆疑虑”“(乐)进等莫对”。其他人也就罢了,乐进同为五子良将,“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以“骁果显名”,并不是浪得虚名之人。连他都感到害怕,不敢回答,可见孙权大军给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因此,此次奇袭是不得不为之。张辽清醒的认识到,曹操大军远在汉中,此战没有援军,必须要靠自己(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关键时刻,又是张辽一句“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将若疑,辽独当之!”激起了李典的公义之心。可以说,是张辽的勇气和坚持,才有了这次主动出击。

其二,人和是关键。李典与张辽素来不合,此次三将又没有明确的统属关系。但当张辽以莫大的勇气提出并坚持奇袭的时候,面对无人支持的窘境,李典挺身而出,“请从君而击”。李典早年投靠曹操,为曹军元老。他的认同,使曹军基本统一在张辽的领导之下。这一点,对于乐进和李典来说难能可贵,因为张辽的级别并不比他们高,他们只是因为张辽的能力和见解,从内心认同了张辽的领导。这一点对魏军来说更重要:本来兵少,统一指令、团结一心,才有坚守的可能。

其三,奇袭的难度和张辽的精准把握。三国以前,也不是没有以少胜多的战例,比如昆阳之战。但是,800先锋队对10万大军,兵力悬殊太大,想要彻底冲垮是不可能的。因此,战前张辽预想的奇袭的目的是“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就是说打击敌军的士气,提高我军坚守的信心,并不是要多大的杀伤敌军。

第二天拂晓,张辽趁敌军未及反应,大呼“张辽来也”,率军直冲孙权中军。麾下将领徐盛、宋谦等纷纷败走,吓得孙权“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张辽还“叱权下战”。

孙权一方,首先反应过来的是潘璋,他“横马斩败兵二人”,而后,“兵皆还战”。张辽毕竟兵少,陷入重围。张辽率数十人突围而出,余下的士兵们大呼“将军弃我乎”,张辽又反身将他们救出,返回合肥。

这一回合,张辽完胜。张辽和孙权的对比反差可以看出,张辽挫敌锐气,以安终心的目的达到了。

第二回合-孙权围城:孙军士气虽然受损,但是主力仍在,而曹军毕竟人少。于是,孙权不再组织进攻,采取围困合肥的办法。

但是,士兵们看到张辽在数万军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还将至尊(孙权部下如此称呼孙权,下同)呵斥得不敢接战,士气应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而同时的曹操一方,当幸存的士兵们回去向大家描述张将军如何左冲右突、呵斥孙权的时候,在那个时代,可以想见,曹军士兵们一定将张辽视为天神,军心更加坚定。

所以,虽然人数众多,但孙权围城十多日,合肥城里并不见丝毫异常。盛夏之时,淮北湿热,不久军中开始流行疫疾。孙权不得已,只得全军撤退。然而,孙权没有想到,这次撤退也极为失败。

第三回合-张辽追击:孙权撤走了,这场战役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对于一个善战的名将来说,却不一定。

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孙权对自己的武力似乎颇为自信。因为他有一个爱好-搏击猛兽。为此他还经常受到张昭的劝谏,然而孙权不以为意。因此,这次撤退,孙权竟然让诸将先走,自己断后。而更加奇怪的是,将领们并没有人表示反对。

合肥城南有渡口曰逍遥津。张辽望见孙权军大队过了逍遥津渡口,而孙权的车盖还在渡口以北,便率军出城,掩杀孙权留在逍遥津北岸的军队。

孙权想要叫前军回援,却发现前军已经走远,急切间回不来。乱军之中,尚在北岸的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带领着孙吴禁军“车下虎士”千余人和自己的亲军拼死护卫。战斗中,凌统的亲兵死亡殆尽,猛将甘宁急了,一边战斗一边大吼,为何不击鼓?

众将死战将张辽拦住。孙权到达渡口,发现桥已被毁,奋力策马越过断桥,渡口以南贺齐率军3000接应,这才安然撤回。

根据贺齐列传中,对孙权劝谏说“至尊(孙权)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至祸败”的话语和孙权回应的谦虚态度,可见此次孙权处境之凶险。

对于孙权来说,这本是一场必胜的战役:皖城已在手中,后顾没有掣肘;曹操大军远在汉中,合肥城中兵力不及十分之一。因此战前,孙权和众将应当是有些骄傲的,打的有些随意。但孙权应当没有想到,这是他离成功最近的一次。

对于张辽来说,这本是一次险胜:军力就那么多,还没有援军。但是张辽善于在逆境中抓住机遇,战果巨大,竟然差点捉住孙权,因此也成为他个人军事生涯的顶端,名扬千古。

四、逍遥津之战-战后影响

180年后,在距离逍遥津不足一百公里的地方,又发生了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战-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与逍遥津之战攻守异位,南守北攻。

两次战役相同的是,都是进攻的一方志得意满,最终失败;防守的一方兵力有限,丝毫不敢懈怠,最终戏剧性的取得了胜利。两次战役不同的是,逍遥津之战看起来对两国形势没有太大影响,淝水之战却让前秦土崩瓦解,东晋尽得淮北之地,此后终东晋之世再没有受到北方强大的威胁。


张辽的获胜,使曹操一方守住了淮北之地;孙权一方则退回长江,将防御的重点放在了濡须口。因此后世看来,仅仅是魏吴两国在长江边上拉锯战中的一次战役,并没有使三国形势太大变化。但对比淝水之战可以看出,此役的影响十分巨大。此役最大的风险在于,曹操一方败不起。

前文提到,此时的三国,刘备正值全盛时期,后几年竟然可以单独与曹操在汉中争雄,并取得胜利;孙权也处理好了内部的事务,政通人和,主战派吕蒙压倒了主和的鲁肃成为孙权的新宠,正在积极的寻求对外扩张;而曹操已经年老,迫切的需要自身政治地位的提高,为代汉做准备。建安二十年前后,曹操先后得封魏公、魏王,这一举动导致了许多忠于汉室的士大夫的反感,正在微妙之时。

因此,不放假想一下,如果此役张辽没有守住合肥。这时,那么淮北之地尽为孙权所得,整个河南地都将无险可守。徐州、豫州都在孙权的视野之内,而曹操在当年11月才彻底解决汉中的问题(三国志·武帝纪:十一月,鲁自巴中将其馀众降),孙权军乘胜攻下汝南、下邳等地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再结合刘备接下来几年的动作,和北方微妙的世家大族们,可以预见,曹魏虽不至于亡国,但形势将大改。日后统一华夏的将是谁,也就说不准了。

曹操后来的行动证实了这一点。曹操在攻下汉中之后,刘晔、司马懿等人坚持继续进攻巴蜀,然而曹操说“既得陇矣,复望蜀乎”,执意回军。曹操回去后,进爵为魏王。曹操在匆匆回了趟邺城之后,216年便再次南征孙权,在遭遇了甘宁效仿逍遥津的张辽发动的奇袭之后,还是将战线成功压回了濡须口一线。合肥一线对曹操东部战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同样,此战的失败,带给孙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几乎没有胜利的希望了。有一句经典论断“守江必守淮”。此战,孙权丢失了淮北一带,第二年,又被曹操将战线压制到了长江边上的濡须口。从此濡须口-皖城一线成为日后拉锯的战线。虽然曹魏始终没能跨过长江,但终孙吴之世,孙氏政权也没能再跨进合肥一步。

最后,回顾一下,在此役中封神的名将-张辽

张辽,字文远,先后在丁原、董卓、吕布麾下效命,吕布败亡后,投效曹操。先后在平定东海叛乱、平定袁氏、柳城之战中立下功劳。213年后,张辽长镇合肥。

逍遥津战后,曹操“大壮”张辽,拜为征东将军。张辽从此跨入曹魏的高阶武官行列。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曹操应该是想到如果此役张辽失败了,细思极恐,故而叹息良久把。魏黄初六年(225年),张辽已逝,曹丕还专门下诏说:“合肥之役,···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

此战之后,东吴方面,有着“闻张辽来,小儿不敢夜哭”的传说,可见此战带来的张辽之威。

最欠扁的国家

请问最欠扁的国家是哪个?
日本
日本
日本和法国
韩国..建议你去看看许四多反击韩国人的那个视频...骂得老爽了
第一名:苏联

列宁在世时许诺将侵占中国的土地奉还,到了斯大林就完全不认帐了,而且还在1929年对中国进行了小规模的入侵。二战前与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约定共同瓜分波兰。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9月17日,苏联也从背后入侵波兰,一路上对混乱的波兰军民说:“我们是来打德国人的。”一度时间内竟未受到抵抗。等波兰人醒悟过来为时已晚,波兰政府在两线夹击中已风雨飘摇,不得宣布投降。德国按照约定,把波兰第二大城市移交给苏联,苏联却跨过预定分界线,占领了原本划给德国的油田。后来德国在卡廷森林发现大批波兰军人的尸体,苏联指责是德国干的,结果苏联解体后的档案显示:正是伟大的共产主义国家苏联干了这件好事!

这是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第一次合作,然后苏联对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同伴却不怎么光明磊落。同年,苏联又挑起苏芬战争,庞大的苏联军队居然被芬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以惨重的代价打败了芬兰,虽胜犹辱。法国被打败后,苏联开始和英国频繁接触,在苏德边界驻扎重兵,严重威胁到德国。苏联领导人盲目自大,德国开始向界增兵,苏联却不以为然。

战争中,苏联人民仍然受到暴政的压迫。一批批没有受过训练的平民被迫拿着原始的武器去延缓德军的进攻,他们没有撤退的权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联就枪毙了13500名士兵,罪名是叛国,主要是逃兵和没守住阵地的低级军官。苏联的暴政导致苏德战场上出现了百万伪军!

二战后期,苏联兵临华沙城下,华沙人遂发动起义以配合苏军.不想苏联竟然以"起义由地主阶级领导"为由,按兵不动,导致城内起义者遭到了德军的屠杀.英美要求苏联发起进攻,遭到决绝;要求苏联提供一个空军基地以支援起义者,亦遭拒绝.苏联便是以这种态度表明了一个"盟军"的身份.丘吉尔愤然讲道:"华沙起义的功过暂且不论,现在的情况是,几乎赤手空拳的华沙人正在攻击德军的坦克!"之后,苏联乘机控制了东欧很多国家,剥夺了它们的独立与自由。车臣等少数民族,被苏联政府以“与敌人合作”的罪名逐出了家园,赶到了中亚。在亚洲,苏联逼迫中国承认分裂国家的雅尔塔协定,在攻打倭国的机会下强占了中国东北,由此获取了在东北的非法权益。孙中山死前称苏联为“红色帝国主义”,信乎!

第二名:日本

1931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日本为此时在国联中作出了解释,那就是:“日本比中国更需要东三省”。自己需要什么,就可以不顾别国的主权与世界的正义,这不是强盗是什么?!可是弱国无外交,中国只能拿出一大堆资料,证明“中国也需要东三省”。这下日本的强盗理论也站不住脚了,国联也不承认满洲国,于是日本干脆在32年公然退出国联。

37年,日本撕毁塘沽协定,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41年,日本又体现出了一个盟友的“价值”,不去进攻苏联,却反去打英美,为德国增加了一个大敌。战争后期,日本强调“玉碎”,结果两颗原子弹一来就成了“瓦全”。

第三名:德国

在希特勒眼里,条约仅仅是一张纸,实力才是公理。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者,然而在世界大战前,他与他的纳粹德国却给人以爱好和平的形象。

35 年,希特勒说道:“过去300年中欧洲大陆上所流的血……到头来法国仍旧是法国,德国仍旧是德国……帝王的野心、政治的欲望、爱国的偏见,造成了大量的流血……”希特勒说德国不打算干涉奥地利的内政,更不想吞并奥地利,然而38年他自食其言。希特勒说:“无论是谁,要在欧洲点起战火,除了混乱外不能希望得到别的任何东西……”然而,39年正是他挑起了欧洲的战火。

希特勒一再声明,奥地利是他最后的要求,却又吞并了捷克。

希特勒一再声明,捷克是他最后的要求,却又侵略了波兰。

希特勒一再声明,德国无意挑起世界大战,不会侵犯周边小国的独立与自由,却肆无忌惮的践踏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等中立国。总之,纳粹德国的字典里没有“道义”二字,只不过这种真小人要比伪君子好上百倍,就我个人看来。

第四名:法国

一次大战,德国在未失一寸国土的战况下极有面子的投降,为的就是争取一个相对较好的结局。然而在巴黎的分赃大会上,列强们的无耻本性暴露得充分无疑,他们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苛刻的停战条约——《凡尔塞和约》。在《凡尔塞和约》下,法英犹如两个强盗,抢走了一切可以抢走的东西。德国人民几乎失去了一切,包括尊严。他们愤怒的称《凡尔塞和约》为“强加的和平”!后来由于赔款问题,法国伙同比利时、波兰等国再次侵入德国,造成了鲁尔危机。同时,《凡尔塞和约》的亚洲部分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居然成了列强们桌上的筹码!可以说,二战是一战的延续,没有《凡尔塞和约》就不会有二战。法国战败后,甘心当了纳粹的走狗,44年盟军来解放它时,它竟然选择了与盟军作战!一个无耻的国家。我从不可怜二战中法国的失败,因为那是他应得的惩罚。

第五名:英国

英国在二战史上有着极不光彩的一页,那就是绥靖政策。为了自己不卷入战争,小国的利益是可以随便牺牲的,不管是不是盟国。德军开进莱茵兰,英国不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英国不反对;德国要吞并捷克,英国就帮忙搞了个慕尼黑协定;德国侵略波兰,英国向欧洲提供了4个师的象征性援助,躲在牢固的马其诺防线后, “眼看着一个唐吉科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希特勒消灭了。”更有甚者,为了缓和与日本的紧张关系,居然听任日本唆使,封锁中国唯一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达三个月之久,使中国处于窒息的境地.它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法国失败后,英国孤军作战,举起了“正义”的大旗。英国,作为一个殖民地遍布全世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国家,它有什么资格谈“正义”?!

第六名:意大利

意大利是一个无耻的国家,也是一个无能的国家。

1935 年,意大利用坦克飞机毒气打败了装备大刀长矛埃塞俄比亚军队,真是厉害啊!1939年,意大利又玩起了1914年的那一套,临阵却敌,使希特勒被迫延缓战期,真是沉着冷静啊!1940年,当法国败局以定,意大利趁火打劫向法国宣战,却未能使仅仅六个师的法军退后一步,真是无敌啊!40年10月,就在希特勒精心准备进攻苏联时,意大利再次体现出一个盟友的“价值”,他在未和德国商量的情况下突袭希腊,反到被希腊人打的节节败退,真是伟大啊!40年底,意大利在非洲又吃了败仗,希特勒腾出手来帮助它,因此造就了二战名将隆美尔,真是英雄啊!

第七名:波兰

一战结束后波兰在德苏两国的领土上重建了国家。然而波兰人丝毫没有珍惜自己的国家,在建国后的几年里,波兰先后对苏俄、德国、立陶宛、捷克进行过入侵。在希特勒入侵捷克时,波兰又趁火打劫,夺取了一块土地。波兰领导人盲目自大,对自己的军事过于乐观,以致于拒绝讨论德国关于但泽和东普鲁士的任何提议,哪怕是诚恳的提议。对于希特勒而言,不能用外交取得的东西,就只有用战争来取得了。因此,波兰在国际上更多是以一个好战国家的姿态出现的,它的遭遇不值得任何同情。

第八名:比利时

早在一战之前,比利时就宣布自己为永久中立国家。然而一战结束后,比利时见有利可图,放弃了永久中立国地位,多次参与法国对魏玛共和国的侵略行动,把自己的利益和法国绑在一起。可是,当1936年希特勒重整德国军力后,比利时赶紧又宣布自己为永久中立国,希望以此来避免德国的报复。但它最终没能避免被侵略的结局,如果说一战德国取道比利时是不道义的行为,那么二战中比利时被再次“取道”,完全是他罪有应得。

第九名:西班牙

佛朗哥的叛军在德意的支持下打败了苏联支持下的政府军,可是佛朗哥似乎并不知恩图报。苏德开战后,佛朗哥的长枪党跟着去抢地盘,后来打不过就干脆不打了。最让人无可奈何的是,西班牙虽是法西斯国家,但它对英美一直保持中立,还由此保护了德国的大后方。佛朗哥政权一直延续到70年代,佛朗哥确实具有一定政治远见的。

第十名:美国

美国在二战中多以正义的角色出现,谈不上无耻。但为了凑个整数,咱们也来聊聊美国吧。二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在实质上和一战是一样的。美国也无法脱离这个前提,与其说它是为了正义,倒不如说它是为了集团利益。39年4月,罗斯福给希特勒写了一封长信,充满了正义的言辞,要求希特勒保证,不攻击31国中任何一国。然而希特勒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些国家,例如,叙利亚——目前还没有取得自由,而是在民主国家的军队占领之下……我必须请罗斯福先生注意一两个历史错误。他提到了,举例来说,爱尔兰,并且要求我声明德国不会进攻爱尔兰。我刚刚读到爱尔兰总理的一篇演说,奇怪的是,他在这篇演说里,同罗斯福先生的意见相反,并没有非难德国压迫爱尔兰,而是谴责英国不断侵略爱尔兰……同样,罗斯福先生也没有注意到下面的事实,巴勒斯坦目前并不是在德国军队占领下,而是在英国军队的占领下,这个国家的自由受到了最残酷的武力手段的压制。”这段话,让民主国家的虚伪暴露无遗。不要忘了,抗战初期,无数中国军民就是死在了美国制造的炸弹之下!
一群跟着主人群吠的咬狗。

三国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成就那些名臣名将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看到这句话很多人头脑中出现的绝对会是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这个时代注定是许多英雄儿女所向往的时代,有多少人曾经幻想着能够加入到这个惊心动魄的三国乱世。在这里有着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忠肝义胆的赵云、粗中有细的张飞、胸怀大志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王佐之才的荀彧、决胜千里的贾诩 、算无遗策的郭嘉等英雄人物,亦或者倾国倾城的貂蝉、沉鱼落雁的小乔、风华绝代的孙尚香等乱世佳人。


同时这里不但有着许许多多我们喜欢的英雄人物亦或乱世佳人,更有着无数热血青年所向往的战争场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潼关之战、合肥之战、汉中之战、荆州之战等等激动人心的战役都让我们为之着迷。总之这里有着太多太多让人的地方。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荡气回肠的三国时代,却隐藏着些许不为人知的事情,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看三国的话,或许我们就不会觉得这个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时代了。


记得我曾经在《中国人口史》一书中看到这么一段话,书中说到

“三国初年约有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汉人口峰值的40%”

。而据考证在当年东汉人口最鼎峰的时候是在永寿三年(157年)达到6500万人,也就是说仅仅只是过了六十余年,整个华夏的人口就只剩下了最多2361万的人口,有近4139万人永远的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而这些人几乎都不是正常死亡,而或死于天灾,或死于饥荒,但更多的是死在人为的战祸上。想想看近4139万人在短短的六十余年的时间就全部消失了,这个是有多么的恐怖。要知道即使是当年二战,这个更为残酷,甚至是波及全球的战争,全世界死亡的人数大概就是约7000万人,而在三国时期就失去了约4139万人,只能说在那个年代真的很混乱,这段时期对于华夏造成的伤害绝对是毁灭性的。当然这之中的数据可能会有错误,但是即使是完全照正史所记载的人口来计算,三国损失的人口也是极其惨重的。


《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桓帝永寿三年,户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斯亦户口之滋殖者也。”。《三国志·卷三十三》载“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后汉书·志十九》载“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三国志·卷四十八》载“濬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东汉在桓帝时期人口拥有近5648多万人。但是在当时即使到三国末,三国经过数十年较为安定的休养生息中三国的人口数加起来也不过3000万,也就是说即使是经过数十年的休养,三国的人口还是只有东汉人口峰值的50%。可想而知三国这场动乱对于整个华夏造成的伤害是有多大。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自黄巾之乱后就开始彻底地走向没落。当时这场叛乱波及了整个大汉,数千万的百姓流离失所,而在之中又接连发生了饥荒、瘟疫等天灾,再加上后期诸侯之间战争接连不断,可以说损失的人口是不计其数。而比如建安二十二年的一次大瘟疫就夺走了近千万人的性命,正如曹植《说疫气》中所说的“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想想看在当时每家每户都有干扰者,甚至都出现一个家族全部死亡的情况,这场大瘟疫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就是惨不忍睹。

《蒿里行》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而这首曹操所写的《蒿里行》则更加直白的表现出了当时东汉末年那几场天灾所造成的后果,“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或许这苍白的诗句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那些百姓所遭受到苦难,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当时百姓的那种绝望之心。而此时的百姓不但要遭受到瘟疫的迫害,还要忍受的饥荒的存在。


由于当年政治腐败,东汉的那些王公贵族更是贪得无厌,全国各地的土地几乎都被那些贵族所夺,再加上当时接连发生大旱、洪涝等灾难,光光175年到177年2年就接连发生了几场大规模的洪涝、大旱、蝗灾,如在175年史书就记载“四月,郡、国七大水,六月,弘农、三辅螟”,可想而知就在这样接二连三的天灾饥荒下,东汉末年的人口是锐减,而“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士卒冻馁,江淮闲空尽,人民相食。”这样的人伦惨剧更是时常在此时出现。

当然此时导致三国人口锐减的不仅仅只是天灾饥荒,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战乱。三国那个乱世我想谁都知道,诸侯林立,战乱不断,各个诸侯之间为了抢地盘,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为了自己所谓的丰功伟业,那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而诸侯的这种做法最遭殃的就是那群最底层的百姓。比如当年董卓因为各个诸侯的联合进攻导致被迫退到长安之时,据《后汉书·董卓列传》载“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


此时的董卓为了不让诸侯得到洛阳的一切,于是就不管百姓的死活将洛阳的所有一切都毁于一旦,而百姓在毫无的准备的情况下,更是被强逼着迁往长安,要知道长安距离洛阳可有近380多公里,百余公里现在就算是在开车上高速也要四五个小时,你就更别说那个时候这些百姓是走路过去的,想想看这么远的距离走路过去,再加上百姓本身就没带什么粮食,又有强盗和士兵时不时就抢夺下百姓的财物,这路上饿死的百姓自然就是无法估计的。

可以说在那个时候人们往往会因统治者的改变或因战争被迫迁移到其他的地方,而在这迁移的过程中也往往死伤不计其数。再加上在乱世各个诸侯对于人口也十分的看重,有时候诸侯之间会因为争夺人口就互相斗争,甚至是发动大战。比如在当年孙权就为获得人口接二连三的对山越发动战争,比如在建安二十二年陆逊就征讨会稽、丹阳、新都三郡的山越,然后将所俘虏的人分批安置,强者为兵,弱者为民。而在这争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很多的百姓死于战乱之中。


当然三国的人口会持续的锐减更多的原因是还是在于三国屠城的事情屡见不鲜。《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载“凡坑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三国志.武帝纪》载“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后汉书.郑孔荀列传》载“公前屠邺城,海内震骇,各惧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众。”、《三国志.武帝纪》载“渊与诸将攻兴国,屠之。”、《三国志.武帝纪》载“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三国志.武帝纪》载“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可以说在三国那个乱世,各个诸侯之间或因战争、或因仇恨、或因其他的原因,往往都会在攻破对方的城池后,开始大肆的屠城,但是事实上往往被杀的都是那些最无辜的百姓,可以说在当时有近百万的人口是死于屠城中,只能说在那个三国乱世诸侯之间的争斗,百姓真的是毫无还手的能力。

可以说三国这段乱世虽然在很多人眼里是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的时代,更是荡气回肠的时代。但是如果你细细地去看的话,其实你会发现三国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那个时候不管是曹操这样雄主,亦或是刘备这样的仁主,在他们的眼里向来都是视民如草芥,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功名,只在乎自己的霸业,其他的在他们的眼里似乎都不重要,或许如果我们真的穿越到那个时代,我们也只会是那个时代苟延残喘的蝼蚁

本文标题: 是国家造就了名将,还是名将造就了国家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46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清以前的朝代不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不传给朱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