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胡人对中原汉人有怎么样的影响??前些年,有一部畅销书叫《狼图腾》,其中一个观点是中原汉人要靠胡人输血,才能保持活力,这就...
古代社会胡人对中原汉人有怎么样的影响??
前些年,有一部畅销书叫《狼图腾》,其中一个观点是中原汉人要靠胡人输血,才能保持活力,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胡人输血论。这里所谓的“输血”,不完全是基因上的融合,还有文化上的注入。
那么,这一观点是不是正确呢?不妨看一看中国历史上最惨痛的三次“难民收容”再说,接收了狼性民族,结果却反而差点让古中国亡国灭种,可惜如今鲜为人知!
一,五胡乱华
汉朝是一个拥有博大胸怀的王朝,更重要的是自身极为强大,所以收容了很多异族。后来魏晋时期,依然继续执行这一政策。张斌的《中国文化史第六讲:血沃大地文化融合》中指出: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甚至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但在汉朝、魏国、晋朝初期,中原王朝实力强大,这些匈奴、鲜卑、羯、羌、氐等“难民”不敢作乱。然而晋朝八王之乱后,晋朝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这些异族张开了獠牙,随后就爆发了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北方沦陷,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
五胡乱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几乎可以这么说,中原汉人十不存一,其中很多汉人女性被异族吃掉,而“乞活军”名字就能让人看到当时的血腥。后来,苻坚率80万大军进攻东晋时,幸好谢安打赢了淝水之战,否则东晋就会灭亡,中原王朝就将早于800多年亡于异族之手。
二,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也是源于“难民收容”。唐朝灭亡东突厥之后,大量东突厥人或逃难或其他原因,就来到了唐朝境内。关于这一点,有两个未经证实的数据:一是有100万突厥人进入唐朝,其中很多定居于唐朝腹地,二是唐玄宗时期,五品以上官员中突厥人一度有50%。
安禄山是粟特人,但他母亲是突厥人;史思明是标准的突厥人,而且是逃难到唐朝。起初,这两人为唐玄宗打仗,立下一些功劳,但他们升官,更主要是安禄山会拍马屁。更为重要的是,安禄山、史思明排斥汉人,征召了大量胡人,最终公元855年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对唐朝究竟有何影响?可以这么说,这一次叛乱几乎彻底毁掉了繁荣大唐,将大唐从名贵的瓷器变成了廉价的瓦片,盛世大唐从此休也!有统计表明,安史之乱大约让唐朝损失了3600万人,看似比不上蒙元和清军造成的人口损失,但要知道战前唐朝不到5300万人!
三,清军入关
努尔哈赤究竟是不是女真人?其实,从史料上看,努尔哈赤应该是通古斯人!宋朝之际,女真崛起,建立金国之后,很多女真人其实已经举族南下,来到中原花花世界,导致原本女真部落地区出现真空。尤其蒙古崛起之后,金国迁都汴京之后,加剧了女真举族南迁。
在此之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西北)部落,慢慢迁移到原本女真部落地区,与剩下的女真人融合。至于努尔哈赤祖先,就是明初永乐年间,为了躲避西伯利亚严寒,而逃难到东北地区,明朝接收了这一批“难民”。
然而到了明末,努尔哈赤却悍然造反,后人借助明朝内乱一步步做大,终于在1644年清军趁机入关,建立了清朝。清朝对中国有何影响?尽管有学者认为“利大于弊”,但除了清军入关之后的屠杀之外,清朝还阉割了中华文明,导致中国迅速落后于世界,余毒至今未能消除!
从这三件事上,何曾看到“胡人输血论”带来的活力?其实,每一次外族入侵之后,中华文明往往变得更保守,宋朝的程朱理学,就是金国、蒙元入侵之后逐渐形成的,明朝相比宋朝就要保守的多,清朝就更别说了,龚自珍的“万马齐喑究可哀”一语道破清朝社会现实,可惜如今鲜有人思考这一问题。
如果从世界范围来看,蒙古入侵之前的伊斯兰世界,社会极为宽容,文明程度超过欧洲,但此后却变得越来越极端。值得深思的是,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欧洲文明,唯独西欧没有遭到蒙古占领,最终西欧开启了近代文明,是偶然还是必然,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古代为什么把北方民族称为“胡人”?
胡人,是对非中原的周边民族的通称(主要指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如贾谊《过秦论》提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与外国人的泛称(《太平广记》以"胡"称印度人)。根据现存史料,先秦时期华夏族将北方游牧民族称为北狄(其时有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汉以后才称其为"胡人",如《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账,胡床,胡坐,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近代中国称外国人为"洋人",称外来物都要在其名前冠上一个"洋"字,如"洋火""洋车""洋油灯"等。顾名思义,因中国是一个以大陆为主的国家,而外国人、物基本上是从大洋乘船而来。那胡人又为什么姓胡呢?"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1、北方民族的自称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胡"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可比之中原之天子。由此,中原人可能是根据其自称而称其为"胡"的。后来"胡"的意义范围逐渐扩大了,演变为对北方和西方外族的泛称。这是站在"胡人"的视角上分析的,若是站在中原的立场,情况则大有不同。
2、 以"多须"命名
胡,古字本做"胡",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大概因游牧民族都长着大胡子,故而以貌取人,称其为"胡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被马踩在脚下的匈奴就是个大胡子形象。对于胡人的相貌,史书没有过多描述,但可以从画像砖、壁画、雕刻等图像记录中得到印证。
3、 "胡说八道""胡作非为"
胡,从肉,古声。"古"是声旁,为拟声词"咕"的省略("咕咕"响);月即肉,代表喉咙。故"胡"的本义为拟声词,指喉咙里发出的含混不清的声音。大概因西北部少数民族说话"咕咕"叫,就像是"胡说八道",中原人听不懂,所以称其为胡人。一说,与孟子讥讽楚人许行是南蛮鴃舌之人一样,游牧民族之言行不合孔孟之道,其频频袭扰中原地区,抢掠成性,简直是"胡作非为""胡来""胡闹""胡搅蛮缠",故称其为"胡人"。
4、"胡"来自主流文化圈的心理优越感
有人认为,"胡"作野蛮、落后之意,指不文明,未开化之民,是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自先秦以来,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总是领先于北方游牧民族,这种处于主流文化圈的地域优势带来的心理优越感以及文化正统的观念,使得中原人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蔑视,尤其是其地理上的偏居,语言、习尚的短陋,气候的恶劣等方面。西晋江统在《徙戎论》提到的"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即是此意。
5、"胡"与"狐"
陈寅恪先生在《狐臭与胡臭》一文中,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人有血气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和唐孙思邈《千金方》"有天生胡臭者,为人所染胡臭者。
天生胡臭者难治,为人染者易治"等史料,猜测"胡"与"狐"有很大关系,其说曰:"疑此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迨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倘仍以胡为名,自宜有人疑为不合,因其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矣。
"其要义大略是:腋下之臭,起于胡人,传入华夏,故称"胡臭",后因民族融合加剧,才改口"狐臭"。其后黄永年先生在《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一文中指出了陈寅恪先生猜测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陈寅恪先生所引仅限于隋唐史料,并根据两则文献作者时代先后便断定"狐臭"早于"胡臭"(这里黄先生似乎会错意了,因陈先生原文是"若所推测者不谬,则'胡臭'一名较之'狐臭'实为原始且正确欤?")有些武断,因至迟在刘宋时代,已成立"胡臭"与"狐臭"的观念(可参考先生原文或晋葛洪《肘后急备方》,《太平广记》等,此处不再赘述),无法断言二者孰先孰后。
其次,除"狐臭"将"胡"与"狐"二字建立联系外,黄先生还举了几个能透露两者关系的例子,如:狐多姓"胡",狐多化形为僧佛菩萨,而佛又为"胡神",僧为"胡道人"等。再次,黄先生分析了二词产生如此关系的原因。其原文:"窃谓以兽类称异族,实吾华夏古代之陋习。颇疑西胡之入中国,本为华人之所歧视;乃缘'胡'、'狐'读音相近之故,遂以'狐'称之,借寓唾弃之意于其中。
此犹清代以'俄'、'鹅'音近,遂以'鹅鬼'称俄人之例也。"案,民间亦有因游牧民族狡猾,故以"狐"称之的说法,后以其谐音"胡"来代替。
不论"胡"是褒义抑或贬义,其由来如何,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胡人"的称谓早已消失,但也有一些事物保留了其地域特色,如胡萝卜、胡琴、胡椒等。中国古老的姓氏"胡"出自舜帝后裔胡公满的早期封地胡襄城或谥号。对于他,同姓的读者想必很熟悉,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古代胡人不会打井,他们的用水问题如何有效解决?
古代胡人对汉民有很大威胁。干什么不斩草除根
2·由于古代是那种以儒治国的思想,所以做不出那么残暴的事情。因为儒家思想提倡的是“和”与“仁”。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