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有后裔去了美洲吗?,殷人东渡美洲论是一些中外学者提出的假说,将奥尔梅克文明之出现和商朝被周武王所灭时殷人军民渡海联系起来。...
殷商有后裔去了美洲吗?
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设想的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他指出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可能发生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美国学者迈克尔•芤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拉文塔出土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风暴发生时间,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迈克尔•芤在一篇1967年发表的论文《圣洛伦佐与奥尔梅克文明》中指出拉文塔的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影响。
在中国,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后来郭沫若也相信殷人东渡美洲。
近年美国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教授许辉的《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学者王大有等的《图说美洲图腾》进一步阐明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根据。
●殷商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墨西哥也出土青铜人头像,相貌和华夏人相似。
●奥尔梅克的玉圭刻着和甲骨文类似的图形,王大有、许辉还根据甲骨文将一些奥尔梅克图形解读。
●奥尔梅克人跟华夏人一样喜爱玉器
●奥尔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
殷人东渡美洲论的简介
学界有关“殷人东渡美洲”的假说和推断大多都将发现于墨西哥东海岸的美洲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出现和商代末年武王伐纣后,原属商朝的殷人渡海远逃联系起来 。早在1590年,法国学者阿科斯塔就提出最早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亚洲人。1752年,法国学者歧尼的进一步推进,他根据我国《梁书》记载,提出中国古籍中的“扶桑”就是美洲的墨西哥的说法。随后引发了西方学术界关于谁先发现新大陆的广泛讨论。
后来,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发展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说”。他指出武王伐纣时可能发生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美国学者迈克尔·芤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拉文塔出土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风暴发生时间,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迈克尔·芤在一篇1967年发表的论文《圣洛伦佐与奥尔梅克文明》中指出拉文塔的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影响。
后来,旅居美国的许辉博士提出,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史记中称作禄父)等王室成员在周初和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失败后,逃亡到了美洲大陆繁衍生息留下文化遗存。他认为:美洲文明之母“奥尔梅克文明”和中国商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一意见传出后,新华社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在中国,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后来郭沫若也相信殷人东渡美洲。
近年美国俄克拉荷马中央州立大学教授许辉的《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和中国学者王大有等的《图说美洲图腾》进一步阐明殷人东渡美洲论的根据。
1、殷商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墨西哥也出土青铜人头像,相貌和华夏人相似。
2、奥尔梅克的玉圭刻着和甲骨文类似的图形,王大有、许辉还根据甲骨文将一些奥尔梅克图形解读。
3、奥尔梅克人跟中国人一样喜爱玉器。
4、奥尔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
一些外国学者注意到了美洲古代印第安文化与商殷文化的共同特征。委内瑞拉学者安东尼奥·莫雷诺·维亚弗兰卡认为,美洲前奥尔梅克和奥尔梅克文化,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中国商朝),一批中国移民从黄河流域向东迁徙,越过太平洋在美洲登陆,从而将他们高度发展的文化在美洲传播的结果。莫雷诺认为,进入美洲的这批移民,来自拥有灌溉农业、神权概念和丰富天文知识的国度。而美洲印第安文化的一些特点与以制造青铜器为特点的中国黄河流域的文化的影响是有关的。
另一位名叫梅德赫斯特的学者在1846年翻译《书经》时,曾引书中公元前一千多前武王伐纣之事提到,可能有商殷人大批逃亡,泛桴出海。逃亡者在途中遇到风暴,漂泊美洲。
还有的外国学者说得更具体。1968年,学者迈克尔·科在《圣洛伦索与奥尔梅克文明》中指出,殷商的逃亡者到墨西哥圣洛伦索生活几年后,他们一定是在拉文塔建立了自己形式的都城,因为在这里商代文化的影响很强。
殷商人真的东渡美洲建立奥尔梅克文明吗
殷商人真的东渡美洲建立奥尔梅克文明吗
奥尔梅克文明是不是印第安人创造的?
奥尔梅克文明的主要特征包括:巨石建筑——金字塔,巨石雕像,小雕像,大型宫殿,尚未破译的文字体系,玉器,美洲虎、羽蛇、凤鸟崇拜,橡皮球游戏……他们的巨石雕像高达10英尺,原料是花岗岩,人像都是厚嘴唇、扁平的鼻子,凝视的眼睛,奇特的头盔。其面部特征很像非洲人。一般认为,这些雕像的原型应当是奥尔梅克的国王。奥尔梅克也有大量的小雕像,这类雕像在殷商考古中是很常见的。
半人半美洲虎(美洲豹)神是奥尔梅克人的最高神,其次有羽蛇神、谷神、凤鸟。图腾的实质就是标记氏族,半人半兽(植物、非生物)的含义是有关氏族以这种动物(植物、非生物)为神,相信生命来自这种图腾物,人活着靠它护佑,死后回归图腾神那里。商周有以虎(虎豹不分)为图腾的氏族。至于更早的时期,虎图腾氏族见于《山海经》记载的极其繁盛,贯穿中国上古史,西王母、罗罗(彝族)、穷奇等都是虎图腾。以前彝族巫师身披虎皮,萨满教巫师披鹿皮,古巴比伦王及神披鱼皮衣,都是相同的图腾观念。
少昊是印第安人和东亚共同的神。由《左传》郯子的叙述以及山东、韩国的考古发现可知,少昊为凤鸟图腾。印第安人对凤鸟的具体形象有不同解释,与羽蛇神的分合也有不同做法。但可以推断,奥尔梅克人与殷商人同样纪念少昊。玺印为圆柱形,涂上油墨,可以在纸、衣服上滚动,拓下图画。这种方法被玛雅人沿用。
奥尔梅克人已经有了象形文字,与玛雅文字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其构成体系,具体的语言特征还是未解之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