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的“大夏之西”是指哪里?《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所见大夏的故地,至少可以追溯至河西地,区.,1,《史记·齐太...
史书中的“大夏之西”是指哪里?
区.
1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秋,复会诸侯於葵丘,……
於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
马悬车登太行,至於卑耳山而还.……".同书"封禅书"所载略同.类似记载亦见於《管
子·封禅篇,小匡篇》和《国语·齐语》;唯"大夏","小匡篇"作"西虞","齐语"
作"西吴".今案:虞,吴和夏,古音同;西虞和西吴均指大夏.《管子》所述或为《史记》
所本.又,桓公所涉"流沙"卽今腾格里沙漠,所至"卑耳山"卽今贺兰山;故桓公所伐大
夏应在黄河以西,今甘肃境内.1又,桓公伐山戎在二十三年(前663年),故伐大夏事应在
前七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末.
2 《穆天子传》卷四载:"自宗周水以西,至於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又四百里;
自阳纡西,至於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於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自河首襄
山西南,至於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今案:西夏卽西虞或西吴,亦指大夏.又,据传
文,知西夏卽大夏西距昆仑之丘二千又二百里.有人指出,《穆天子传》的昆仑可能指阿尔
泰山.2果然,尽管以上道里难以指实,仍无妨认为当时大夏位於河西地区.3又,《穆天子
传》在西晋时汲郡战国魏襄王(前318-296年)墓中出土,成书年代应早於前三世纪.该
书记述周穆王(前947-928年)所作的一次旅行,根据内容分析,它所描述的情况至迟属
於春秋时期,故所载西夏可以认为是齐桓公征讨以前的大夏.
3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
"阮隃"为"阮伦"之讹,阮伦卽昆仑;《说苑·修文篇》,《风俗通·音声篇》引此皆作"昆
仑".4指此处所载大夏位置与《穆天子传》同,亦卽齐桓公所伐之国.
4 《左传·昭西元年》载子产谓叔向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阎伯,季曰实沈,居
於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阎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
辰为商星;迁实沈於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今案:此
处大夏之地望,后世注家说法不一,或曰在晋阳(杜预说),或曰在"汾浍之间"(服虔说);
然皆不出今山西西部.果然,则大夏故地在山西西部,后迁至河西,故大夏又被称为西夏
(西虞,西吴).
5 《汉书·地理志》载陇西郡有县名"大夏".《水经注·河水二》载:洮水"左会大
夏川水,……又东北迳大夏县故城南".或据此以为古大夏中心区应在临夏.7今案:临夏
有大夏水,大夏县,毋宁说是河西大夏势力范围曾达到这一带,否则应是大夏自河西西迁时
遗民於该处的缘故.
6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椶,枏,其下多茈草.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泑泽".8山,水应指今祁连山,党河;泽应指今党河,疏勒河
所注哈拉湖(Kara nor);9汉代"敦煌"[tu n-huang]应得名於"敦薨"[tu n-xu ng].10今案:
"敦薨"与"大夏"似为同名异译,上述山水皆因大夏而得名.
1038年,_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在_,史称西夏
党项族
兴庆府
对西夏文有兴趣的话跟俺交流交流
定都兴庆府
同是占据河套地区,为啥西夏长达189年而大夏却存在24年?
在中国历史上,曾今有两个政权都选择了“夏”作为国号崛起于河套地区,但一个长达189年一个却仅存在24年,有关于此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本文尝试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
一、大夏:匈奴重现河套地
公元391年,北魏发兵进攻袭扰其的南匈奴铁弗部,铁弗部首领刘卫辰在混战中被杀,其子赫连勃勃逃往后秦。
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奕干,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建国号夏,史称大夏。建国后不断侵扰后秦,先后击败后秦将领张佛生、齐难、王奚、杨佛嵩、党智隆、姚逵、姚谌等。
.
上图_ 统万城,大夏国都城遗址,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
公元417年后秦王姚泓投降东晋太尉刘裕后不久,赫连勃勃便趁东晋留守长安文武诸臣爆发内乱一举拿下长安。
公元418年迁都花费五年时间修建的统万城。
公元425年赫连勃勃去世,第三子赫连昌继位。
公元426年长安被北魏夺取,公元427年北魏乘势拿下统万城。
公元428年赫连昌在安定城被北魏俘虏,赫连昌弟赫连定(赫连勃勃第五子)在平凉继位。
公元431年赫连定消灭西秦,随后准备渡过黄河攻打北凉时被吐谷浑出兵截击擒获,大夏亡,享国24年。
上图_ 西夏地图
上图_ 辽 北宋 西夏形势图
二、西夏:党项再起吕梁西
公元883年黄巢起义被镇压后,唐僖宗封党项族平夏部首领李思恭为夏州节度使(也称定难军节度使)。五代时虽称臣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中原王朝,但后唐时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曾三番五次击败后唐军,实现事实上的割据。
北宋建立后,公元982年,夏州节度使李继捧归顺北宋,但族弟李继迁逃离叛宋。
公元1038年,李继迁孙李元昊称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击败宋军,迫使宋仁宗签订“庆历和议”。
随后又两次击退辽朝入侵,巩固了宋、夏、辽三足鼎立的局面。北宋末年宋军曾攻克横山迫使西夏上表臣服,随着“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西夏实现扩张,领土达到巅峰,但夏仁宗执政末年西夏走向衰落。
夏仁宗逝世后蒙古崛起,西夏向金朝求援遭拒还遭到金朝进攻,多年的金夏战争进一步消耗了西夏国力。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发兵进攻西夏,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后夏末帝李睍投降蒙古,西夏亡,享国189年。
上图_ 秦末汉初河套地区
三、两者不同
既然大夏与西夏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两者建国后也都南征北战大力开拓,为何大夏的国祚会与西夏相差如此之大?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政治原因
政治上,大夏和西夏同样占据河套地区,两者国祚却大相径庭,既有两者自身政治制度的差异,也有外部环境的不同。
从两者内部来说,大夏所处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萌芽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才刚出现,大夏甚至还沿用了三公九卿制。西夏则学习宋朝,设立了中书司、枢密司与三司,政治体制的成熟程度比刚采用“三省六部制”萌芽的大夏要成熟不少。
从外部环境来看,大夏所处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争连绵不绝,后秦、西秦、东晋、北魏、吐谷浑等周围政权与大夏的互相攻伐使得外部环境相当不稳定。
而到了西夏时,宋辽两国已于西夏建国前33年通过“澶渊之盟”稳定了南北局势。再加上宋朝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造成的“守内虚外”局面,使得西夏更不会像大夏那样因周围强权林立军事压力过大而面临不稳定态势。
上图_ 澶渊之盟
上图_ 大夏世系图
2、经济原因
经济上,大夏和西夏的国祚差距同样有内外两方面原因。
从两者内部来说,大夏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为低下,连提升炼钢技术的灌钢法和提升农业精耕细作水平的《齐民要术》都是在其后的北齐时才出现。
而到了西夏所处的两宋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和城市由里坊制向街巷制转变、草市夜市的出现和商品经济的繁荣都增强了西夏的综合国力。
因而相对于大夏时期因为靠近经济重心而引起广泛争夺,西夏因此受到的压力相比而言要轻,也就更容易延长国祚。
上图_ 安史之乱
上图_ 西夏文佛经
3、文化原因
文化上,造成大夏和西夏国祚差距如此之大同样有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就内部而言,大夏所处的魏晋时期儒家遭受严重挫折,很多文人选择消极避世。玄学兴起,人们为了寻求精神寄托转而求佛问道。而到了西夏时期,科举制的出现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同时科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平竞争性,在西夏所处的两宋时代还能为封建政权输送许多实用型人才,有利于形成高素质文官队伍,从而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
从外部情况来看,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正处在此起彼伏的群雄逐鹿时期,尚武气氛浓厚。而到了宋代由于奉行“重文轻武”国策而出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从而给西夏造成的压力也就少了许多,客观上为西夏国祚的延长提供了可能性。
上图_ 西夏铁鹞子重骑兵形象
综上所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而造成了大夏和西夏的国祚相差如此之大。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前进,同一地区出现的割据政权相隔六个世纪便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下将国祚延长七倍,从而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