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即位后对西夏拖协,又是割让灵州,又是给予党项来中原贩盐,对么 有什么评价

发布时间: 2021-08-01 09:58: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宋真宗刚即位就把定难五州割让了,为何此举不招骂反被夸?为何此举不招骂反被夸?宋太宗在位期间,便几次发兵攻打李继迁,就是为了可以将...

宋真宗即位后对西夏拖协,又是割让灵州,又是给予党项来中原贩盐,对么 有什么评价

宋真宗刚即位就把定难五州割让了,为何此举不招骂反被夸?

为何此举不招骂反被夸?

宋太宗在位期间,便几次发兵攻打李继迁,就是为了可以将定难五州牢牢地抓在北宋的手中,但是李继迁带领的党项人特别勇猛,宋太宗打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打败李继迁,而且当时北宋因为常年对外战争,国力也不够支持北宋同时与辽国以及李继迁一起开战,宋真宗继位后,他看清楚燕云十六州比起定难五州要对北宋有用的多,于是他割让定难五州安抚李继迁,而他集中力量主要跟辽国战斗,所以他将定南五州割让给李继迁没有被骂反而被夸。

北宋建立后,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可惜北宋比较倒霉,虽然他们统一了天下,但是北宋的周边也有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兴起,这些少数民族都是骁勇善战的民族,所以北宋从立国之初便长期战斗,当时最强的对手是辽国,而且辽国那个时候也属于鼎盛时期,但李继迁的党项人,不过还是一群为了地盘,没事出来打个架的弱小势力。所以当时对于北宋统治者来说,辽国才是心腹之患。

当时定难五州是党项人的聚集之地,即便北宋灭掉了李继迁,也灭不掉党项人,既然不能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党项人的问题,那么拉拢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且当时燕云十六州已经在辽国人的手中了,中原地带的天然屏障没有了,也就是说,北宋无险可守,那么辽国是有很大可能灭掉北宋的。

所以宋真宗继位后,他的重心在对抗辽国上,也是因为北宋确实也打不起了,只能集中炮火对准一方,因此才会做成对党项的妥协将定南五州给他们,这样北宋就没有李继迁这个隐患,就能腾出手跟辽国对抗,收复燕云十六州。

唐代,定难五州的首领叫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地区就是夏州、绥州、银州等地,公元882年,拓跋思恭因对皇帝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被赐姓“李”。这就好比郑和,原名马三保,被朱棣赐姓“郑”,才成为郑和。

拓跋思恭原本就是党项(北方少数民族)人首领,改名后称作李思恭,西夏政权就是从这里慢慢发展而来的。李继迁的祖辈就是从李思恭这来传承而来,李继迁也是地道的党项人。宋太宗时期,李继迁和大宋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李继迁是定难五州的首领。

宋太宗赵光义多次出兵定难,都无功而返,甚至伤兵损将。而李继迁是打不过就跑,等风声过了再跑回来,定难五州的问题直到宋太宗去世都没有解决。那究竟为何宋真宗刚刚上台,就把定难五州割让给了李继迁呢?

图1 定难五州是西夏王朝的“龙兴之地”,即夏州、绥州、静州、宥州、银州

攻打李继迁所部,耗费财力无数,成本太高

宋太宗时代,赵光义视定难五州为必得之地,多次讨伐李继迁所部人马,但由于多种原因无功而返。公元982年,李继捧(李继迁的哥哥)把五州送给了赵光义,这看似是个天大的馅饼,却很快就磕到了牙。

李继捧投靠了大宋,不过李继迁和他哥哥不是一心,李继迁单独叛变宋朝,并且还和大辽保持着暧昧关系,这脚踏两只船的举动让赵光义颇为愤怒。雍熙二年(982年),李继迁向宋军诈降,杀害宋将曹光实,北宋大将李继隆奉命讨伐,大败李继迁所部人马,李继迁却跑掉了。

至道二年(996年),李继隆再次统帅五路大军讨伐党项,史料记载“寻命为银、夏兵马钤辖,遣与李继隆等五路出师讨李继迁。”,因决策失误,只是小胜,而李继迁又逃脱了。至道二年的这次战役耗费财力巨大,和雍熙北伐类似,都是举全国之力,仍无功而返。李继迁就像个狗皮膏药,粘在身上怎么都揭不下来,宋太宗对此伤透了脑筋。

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多次讨伐党项也没什么成果,加上蜀川叛乱,国力消耗殆尽,国家财政亏空严重,国家无法再度支持大规模战争。假如宋真宗再次攻打党项,的确很划不来。

图2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辽国威胁,宋真宗不想发生两线作战

北宋成立之初,其最大的敌人就是契丹。无论何时何地,契丹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头上,并且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就能要了你的小命。就好比在你床边,有一只恶狼虎视眈眈,这样的情况还能睡安稳吗?契丹就是这个角色。

萧太后执掌契丹之后,不论国土面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契丹都强于北宋,且契丹和宋朝有世仇,已经打了几十年仗。宋朝则不然,在宋太祖时期,军事实力最强,随着时间的流逝,军队的战力逐步下降,且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好,急需时间休整。

宋太宗时期发生过两线作战的情况,公元993年,“永康军青城县民王小波聚徒为寇,杀眉州彭山县令齐元振。”王小波在蜀川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还杀掉了县令。此时党项李继迁同时发动叛乱,无奈的宋太宗只能分兵两路,大太监王继恩平叛蜀川,大将李继隆平叛党项。这让宋太宗压力极大,因为虎视眈眈的契丹也关注着大宋的一举一动,如若契丹发兵,北宋就危险了。

好在这次危机平安度过了,宋真宗即位后的情况不同,辽国已经强大起来,并且辽国仍是北宋最大威胁,宋真宗必须安定党项部落,来解决辽国这个主要矛盾。

图3 燕(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比定难五州重要得多

幽云十六州曾是中原政权最重要的门户,是阻止游牧民族的天然险地,公元938年,石敬瑭把幽云地区送给了辽太宗耶律德光,从此中原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柴荣、赵光胤、赵光义多次北伐就是为了收复燕云地区,来保证国家的稳定。

宋真宗也明白这个地区的重要性,他上位后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宋辽边境,因为他知道这关系着国家存亡。党项部落弱小很多,李继迁多次和北宋交锋,几乎没有胜迹,只是逃跑的本事不小,李继迁就像一只滑溜的泥鳅,很难被抓住。

明初的北元名将王保保就像极了李继迁,经常是拖家带口地逃跑,每次战败逃跑后还能从新组织人马,这小强精神也真的很难得。

图4 辽、北宋时期

割让定难五州,对大宋影响相对较小

定难五州在北宋的西北,对大宋不构成威胁,攻下定难或者攻不下,都不会影响大局。假如进攻党项,就可能把国家拖入泥潭,强扭的瓜不甜。而且现在时机不到,被迫进攻李继迁只能得到反效果,还不如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先安抚住再说。

定难五州对李继迁非常重要

党项部落是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于中原的汉族,这里是党项人的聚集区,对于汉人来说,定难五州不太感冒,但对于党项人来说,那就是家乡,是根基。所以李继迁每次逃跑之后还会回来,周而复始不惧疲劳。

只要杀不了李继迁,那么党项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哪怕你杀掉再多的士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党项人也同样有争夺生存空间的权力。

图5 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

常年战争不断,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力需要时间恢复

太宗时期,一次宴会上,宰相吕蒙正曾劝谏皇帝“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意思就是臣经常见到京城之外不远,就有很多冻饿而死的饥民,只是皇上看不到罢了。这句话着实让赵光义郁闷,赵光义并非不知道百姓的情况,只是有些下不来台。

这意味着大宋常年的战争使得了百姓穷困潦倒。战争需要钱粮,这些皇帝当然弄不来,只能让老百姓出,每次出征,百姓的赋税就更重一层。宋真宗赵恒即位后,马上就宣布废除之前无法纳齐的钱粮,令百姓大为称颂,不仅收拢的人心,还没有任何负担,是一举两得。

宋真宗送给李继迁定难五州还是很明智的,不久辽国就发兵北宋,因为没有了党项的后顾之忧,北宋的国力才一天天强盛起来,才能有跟辽国一战之力。

文:九鱼亭

参考文献:《宋史》

西夏政权就是从这里慢慢发展而来的。李继迁的祖辈就是从李思恭这来传承而来,李继迁也是地道的党项人。李继迁也是地道的党项人。宋太宗时期,李继迁和大宋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李继迁是定难五州的首领
唐代,定难五州的首领叫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地区就是夏州、绥州、银州等地,公元882年,拓跋思恭因对皇帝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被赐姓“李”。这就好比郑和,原名马三保,被朱棣赐姓“郑”,才成为郑和。
拓跋思恭原本就是党项(北方少数民族)人首领,改名后称作李思恭,西夏政权就是从这里慢慢发展而来的。李继迁的祖辈就是从李思恭这来传承而来,李继迁也是地道的党项人。宋太宗时期,李继迁和大宋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李继迁是定难五州的首领。
宋太宗赵光义多次出兵定难,都无功而返,甚至伤兵损将。而李继迁是打不过就跑,等风声过了再跑回来,定难五州的问题直到宋太宗去世都没有解决。那究竟为何宋真宗刚刚上台,就把定难五州割让给了李继迁呢?
定难五州是西夏王朝的“龙兴之地”,即夏州、绥州、静州、宥州、银州
攻打李继迁所部,耗费财力无数,成本太高
宋太宗时代,赵光义视定难五州为必得之地,多次讨伐李继迁所部人马,但由于多种原因无功而返。公元982年,李继捧(李继迁的哥哥)把五州送给了赵光义,这看似是个天大的馅饼,却很快就磕到了牙。
李继捧投靠了大宋,不过李继迁和他哥哥不是一心,李继迁单独叛变宋朝,并且还和大辽保持着暧昧关系,这脚踏两只船的举动让赵光义颇为愤怒。雍熙二年(982年),李继迁向宋军诈降,杀害宋将曹光实,北宋大将李继隆奉命讨伐,大败李继迁所部人马,李继迁却跑掉了。
至道二年(996年),李继隆再次统帅五路大军讨伐党项,史料记载“寻命为银、夏兵马钤辖,遣与李继隆等五路出师讨李继迁。”,因决策失误,只是小胜,而李继迁又逃脱了。至道二年的这次战役耗费财力巨大,和雍熙北伐类似,都是举全国之力,仍无功而返。李继迁就像个狗皮膏药,粘在身上怎么都揭不下来,宋太宗对此伤透了脑筋。
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多次讨伐党项也没什么成果,加上蜀川叛乱,国力消耗殆尽,国家财政亏空严重,国家无法再度支持大规模战争。假如宋真宗再次攻打党项,的确很划不来。
辽国威胁,宋真宗不想发生两线作战
北宋成立之初,其最大的敌人就是契丹。无论何时何地,契丹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头上,并且你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就能要了你的小命。就好比在你床边,有一只恶狼虎视眈眈,这样的情况还能睡安稳吗?契丹就是这个角色。
萧太后执掌契丹之后,不论国土面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契丹都强于北宋,且契丹和宋朝有世仇,已经打了几十年仗。宋朝则不然,在宋太祖时期,军事实力最强,随着时间的流逝,军队的战力逐步下降,且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好,急需时间休整。
宋太宗时期发生过两线作战的情况,公元993年,“永康军青城县民王小波聚徒为寇,杀眉州彭山县令齐元振。”王小波在蜀川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还杀掉了县令。此时党项李继迁同时发动叛乱,无奈的宋太宗只能分兵两路,大太监王继恩平叛蜀川,大将李继隆平叛党项。这让宋太宗压力极大,因为虎视眈眈的契丹也关注着大宋的一举一动,如若契丹发兵,北宋就危险了。
好在这次危机平安度过了,宋真宗即位后的情况不同,辽国已经强大起来,并且辽国仍是北宋最大威胁,宋真宗必须安定党项部落,来解决辽国这个主要矛盾。
幽云十六州比定难五州重要得多
幽云十六州曾是中原政权最重要的门户,是阻止游牧民族的天然险地,公元938年,石敬瑭把幽云地区送给了辽太宗耶律德光,从此中原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柴荣、赵光胤、赵光义多次北伐就是为了收复燕云地区,来保证国家的稳定。
宋真宗也明白这个地区的重要性,他上位后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宋辽边境,因为他知道这关系着国家存亡。党项部落弱小很多,李继迁多次和北宋交锋,几乎没有胜迹,只是逃跑的本事不小,李继迁就像一只滑溜的泥鳅,很难被抓住。
明初的北元名将王保保就像极了李继迁,经常是拖家带口地逃跑,每次战败逃跑后还能从新组织人马,这小强精神也真的很难得。
割让定难五州,对大宋影响相对较小
定难五州在北宋的西北,对大宋不构成威胁,攻下定难或者攻不下,都不会影响大局。假如进攻党项,就可能把国家拖入泥潭,强扭的瓜不甜。而且现在时机不到,被迫进攻李继迁只能得到反效果,还不如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先安抚住再说。
定难五州对李继迁非常重要
党项部落是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于中原的汉族,这里是党项人的聚集区,对于汉人来说,定难五州不太感冒,但对于党项人来说,那就是家乡,是根基。所以李继迁每次逃跑之后还会回来,周而复始不惧疲劳。
只要杀不了李继迁,那么党项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哪怕你杀掉再多的士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党项人也同样有争夺生存空间的权力。
常年战争不断,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力需要时间恢复
太宗时期,一次宴会上,宰相吕蒙正曾劝谏皇帝“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意思就是臣经常见到京城之外不远,就有很多冻饿而死的饥民,只是皇上看不到罢了。这句话着实让赵光义郁闷,赵光义并非不知道百姓的情况,只是有些下不来台。
这意味着大宋常年的战争使得了百姓穷困潦倒。战争需要钱粮,这些皇帝当然弄不来,只能让老百姓出,每次出征,百姓的赋税就更重一层。宋真宗赵恒即位后,马上就宣布废除之前无法纳齐的钱粮,令百姓大为称颂,不仅收拢的人心,还没有任何负担,是一举两得。
宋真宗送给李继迁定难五州还是很明智的,不久辽国就发兵北宋,因为没有了党项的后顾之忧,北宋的国力才一天天强盛起来,才能有跟辽国一战之力。
宋朝很重文轻武,所以他割让土地给李继迁反而是一种好的行为!

西夏国与党项族的兴衰历史是怎样的?

党项族原来居住在四川的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定叛乱有功,被唐朝皇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和宋朝。但在985年,党项族首领、夏州节度使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了宋朝将军曹光实,并占据了银州,攻破会州,于是和宋朝闹翻了。随后,李继迁又向辽国“请降”,被契丹人封为夏国王。996年,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40万,又出大军包围灵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军击夏,皆被杀败。宋太宗驾崩以后,宋真宗即位,为了息事宁人,割让了夏州、绥州、银州、宥州、静州几个地方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1032年,西夏的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朝。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

在此后几年内,李元昊派人建造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

1032年3月,李元昊还向其统治境内的党项人发布秃发令,即推行党项传统发式,禁止汉人风俗结发。李元昊首先带头剃光头顶,然后强令党项人秃发,限期3天,有不执行命令者,格杀勿论。

同时,李元昊还派大军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肃州战略要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数州之地,即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与北宋的关系正式破裂了。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1044年,元昊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完全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西夏国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草原上长期分裂的局面,蒙古迅速兴起并日渐强大,开始对外扩张和掳掠,首当其冲的便是西夏。22年间,蒙古先后六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四次亲征。威震四方的成吉思汗虽战无不胜,征伐西夏却遭西夏人拼死抵抗,陷入苦战之局,蒙古军队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成吉思汗降旨“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

1209年,蒙古降服高昌回鹘,河西地区也暴露在蒙古威胁之下。蒙古第三次征夏即自河西入侵,出黑水城,围攻斡罗孩关口。夏襄宗派其子李承祯率军抵抗,结果战败,夏将高逸被俘而死。蒙军又攻陷西壁讹答守备的斡罗孩城,直逼中兴府的最后防线克夷门。夏将嵬名令公率军伏击蒙军,最后仍被蒙军击溃。中兴府被蒙军围困,夏襄宗派使者向金朝皇帝完颜永济求救,但是金帝拒绝,还以邻国遭攻打为乐而坐视不救。最后夏襄宗纳女请和,贡献大量物资,并且依附蒙古而攻伐金国。

1216年,因为西夏不肯帮助成吉思汗西征,次年成吉思汗率军第四次进攻西夏。夏神宗以太子李德旺守中兴府,自己逃至西京灵州。最后李德旺派使向蒙古和谈才结束了战争。

1223年,夏神宗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即夏献宗。夏献宗决定采取联金抗蒙的策略,趁成吉思汗西征时派使联合漠北诸部落抗蒙,以便巩固西夏北疆。

总管汉地的蒙将孛鲁察觉到了西夏的意图,于1224年率军从东面攻入西夏,攻陷银州,夏将塔海被俘。

1225年,成吉思汗得胜返国,同时率军攻打沙洲。最后夏献宗同意投降,蒙古撤军。1227年,成吉思汗以夏献宗没有履约为由,兵分东西向西夏夹攻,包围夏都兴庆府达半年,经过一番血雨腥风,蒙古大军集中兵力攻下了西夏都城兴庆府,夏朝末代皇帝李睍投降。

于是,经历了189年的西夏王朝灭亡,党项族也从此消失。只有贺兰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筑陵台,即西夏陵,仍然默默矗立在风雨之中,展示着神秘王朝的昔日辉煌。

宋真宗刚即位就把定难五州割让给李继迁,为何此举不招骂反而被夸赞?

割让定难五洲对宋真宗有什么好处?

李继迁是西夏开国国君李元昊的爷爷,他最初是跟随堂哥李继捧盘踞在定难五州这个地方的。李继迁是党项人,原本就比较勇猛。当时的定难五州只是中国西南方的夏州、绥州、静州、宥州、银州等地。李继迁与哥哥李继捧不一样,他比较有野心,不甘心臣服宋朝的统治,一心想振兴党项拓跋家族昔日的荣耀。所以在当时堂哥李继捧归顺大宋的时候,他便悄悄乔装送葬人员逃离了宋朝的监视之下。

当时宋太宗在世时期,多次对定难五州发起战争,但是因为李继迁这个人比较勇猛且当时他率领的党项人的军队战斗力确实强。宋朝的军队根本打不动他们,李继迁跟宋太宗铆足了劲死打。这个时候其实大宋不是很能吃得消。

大宋建朝之后因为对武将的顾及,所以大大削减了武将的权限,所以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不是特别强,再加上党项这类少数民族是出了名的勇猛,且在党项人的地盘上面作战,党项的李继迁占据了天时利地与人和,所以宋太宗几次攻打党项都是无功而返,并因当时宋太宗还常年征讨其他地方,常年征战给宋朝国内也带来不小的负担。

而且当时的李继迁得到了辽国的支持,并且被辽国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宋真宗因为刚刚继位,不想与辽国发生战争。宋真宗也是为了稳定国内的统治,并且当时的定难五州对于富庶的大宋来说价值没有那么大,所以他思前想后便将定难五州割让给了李继迁,这样宋真宗便暂时没有西夏的威胁,宋朝也可以休养生息增强国力。

难得有皇上这么大方把这么多土地给一个人管的,这样做也能减轻宋真宗平时的工作量呀。
宋真宗送给李继迁定难五州还是很明智的,不久辽国就发兵北宋,因为没有了党项的后顾之忧,北宋的国力才一天天强盛起来,才能有跟辽国一战之力。
宋真宗是想讨好李继千,后来宋真宗攻打辽国,李继迁没有帮助辽国,原本他们可以联合,就因为宋真宗送了李继迁一块地!
他把定难五州割让给李继迁,其实也是为当时的宋朝争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北宋在哪一年建立后与辽和西夏长期对峙?

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夏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夏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辽代与北宋对峙,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1125年为金所灭。在太祖阿保机统治时期,创建奴隶制国家,确定皇权世袭,建立军队,制定法律,修建都城,制造文字,此后继续向外扩张。西吞并甘州回鹘,东灭亡渤海国,南占领燕云十六州。太宗死后,经过世宗,穆宗,景宗,一再发生争夺皇权战争。982年圣宗继位,实行一系列改革,多方面削弱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统治。其间他带兵南侵,与宋订立澶渊之盟,两国各守旧界,此后不再有大的战事。圣宗在位半个世纪,是辽朝的全盛时期。到兴宗,道宗时期皇室内部政变频繁,各族人民反抗辽朝的起义连绵不断,辽王朝日见衰败。金政权建立后,接连打败辽王朝,很快取代了辽在东北的统治地位。1125年天祚帝逃往西夏途中,为金兵追获,辽亡。

公元960年,后周宋州(今河南商丘)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在宋州发动了政变,即“陈桥兵变”,迫使周恭帝退位,在汴梁(今河南开封)建立了宋王朝,史称“北宋”。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赵匡胤建立,建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四分五裂的局面,统治黄河中下游流域及以南一带广大地区,实现中国大部统一。1127年,金军攻破首都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赵光义削藩镇的兵权,把李氏亲族一锅端到京城,准备根除西北这一大盘盘踞势力。李继捧的族弟名叫李继迁,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无异于蛟龙失水,再无翻盘可能。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时认为逃跑的小股匪帮没什么能耐,折腾不起来,但李继迁却很有政治头脑,连娶数位当地豪强的女儿作为妻妾,一下子与地方首领成了亲戚,势力渐盛。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并占据银州,攻破会州(今甘肃靖远),与宋闹翻;又向辽国“请降”,被契丹人封为夏国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出大军包围灵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军击夏,皆北。宋太宗崩后,宋真宗即位,为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李继迁率诸部落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商道,截断西域向宋朝的入贡,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影响了宋朝的国防军力建设。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射伤,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   李德明即位后,倾力向河西走廊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拓展党项羌族的生存空间,1019年,李德明选定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都城,改名兴州。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则完全是帝王气派。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并派大军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瓜、沙、肃数州之地,即今日的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宋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此后数年,元昊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1044年,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完全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此时,西夏总兵力约50万人。   大败宋辽之后,元昊不可一世,日益暴横淫纵,甚至将儿子宁令哥的妻子纳为妃子,1048年元宵节,因夺妻之恨,元昊之子宁令哥挥刀,将其父元昊的鼻头全部削掉,元昊痛极血尽而死,时年46岁。元昊子谅祚继承大位,其死后又由子秉常即位,此时西夏政局内部动荡,宋神宗以为有机可趁,派兵五路攻夏,准备收复灵武。但败多胜少,特别是灵州、永乐城两战,损失士兵民夫达60余万人,耗费军费无计。西夏方面国力也大亏。后女真崛起,西夏攻占宋朝定边军(今陕西吴起),并向金国称臣。金朝皇帝在高兴之余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青海乐都)、积石州(今青海贵德)等河外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王乾顺,西夏领土达到鼎峰。蒙古崛起后,一直视西夏为眼中钉(一来西夏占据了北方蛮族入侵中原的通道——黑水城;二来西夏控制着河套与河西走廊地区的财富),将其作为练兵场,不断派兵袭扰突击,演练部队。1227年西夏终于全部沦陷,蒙古兵还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以至于从明朝开始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获得过多少有价值的物品。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成吉思汗去世后,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1]西夏灭亡。

北宋(960年—1127年)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建都东京(今河南开封)
公元1125年金灭辽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
公元1227年辽灭西夏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公元1279年蒙古灭南宋960年
北宋建立时间是:960年,与辽,西夏政权并立的时间并不绝对,西夏建立的时间相对较晚,于11世纪前期()1038年),大辽较北宋和西夏都早,于907年建立.
1038年
北宋建立是在公元960年。
960年,北宋建立

唐朝为何能守住灵州,宋朝却守不住,丢了这唯一的养马地?

唐朝军事力量强悍,其他民族只能避其锋芒;宋朝选择“重文抑武”,在军事上没有那么看重,所以才没有守住。
因为唐朝当时的军事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且每年花费了大量的金钱进行投入,但是宋朝却没有进行这样的操作。
因为宋朝的时候,对灵州并不是很在意,而且宋朝的实力远远不及唐朝,所以没有守住。
因为和宋朝相比,唐朝时期的国力和军事能力更强,外族不敢来犯。所以能轻易的守住灵州。
因为宋朝比较腐败,而且当时奸臣当道,而唐朝当时比较繁荣昌盛,武力值军队都比较厉害。
本文标题: 宋真宗即位后对西夏拖协,又是割让灵州,又是给予党项来中原贩盐,对么 有什么评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154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什么相关的食物谜语历史上死的最惨的皇帝是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