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如果活着究竟有没有机会统一天下,历史会有什么不同?导读:后周世宗柴荣之所以被后人怀念并屡屡提及的原因,还是五代其他君主以及宋...
柴荣如果活着究竟有没有机会统一天下,历史会有什么不同?
导读:后周世宗柴荣之所以被后人怀念并屡屡提及的原因,还是五代其他君主以及宋代外战外行、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后晋石敬瑭称儿皇帝;晋出帝石重贵被掳走;宋太宗被伐契丹被打的全军覆没;靖康之耻徽、钦宗及宗室数千人被金兵掳掠而走等等,这一切都是大家怀念柴荣并期待他统一天下并成为抵御外敌的一面旗帜。柴荣作为唯一敢于和契丹硬碰硬还能占据优势的帝王能够扛得起统一天下,硬扛北方游牧政权的大旗呢?答案是很有可能的,下面我们阐述一下假若柴荣能够长寿是否可以实现大家的期许呢?
柴荣是五代时期非常有作为的帝王,也有五代第一帝王之称。柴荣出身贫寒深刻了解民间疾苦,经商的经历也让他对于基层的苦难有着情形的认知。这为柴荣登基后勤政爱民,实行轻摇薄役的施政方针奠定了基础。如果说这些民政这一方面也不算太突出,柴荣让后人铭记的就是对于契丹的强硬态度。显德六年柴荣亲率大军北伐契丹,仅仅40多天夺下三关三州十七县。可惜天不佑人世宗柴荣在进兵幽州时病发不久去世,这才让收复幽云推到了几百年以后。
柴荣继位后的作为,昭示着文武兼备帝王的诞生
柴荣作为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登上帝王位,有一定的偶然性。由于后汉隐帝刘承祐不满父亲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对于朝政的把控,所以趁机诛杀。但是作为辅政大臣一员的郭威当时并不在京城所以逃过一劫,但是愚蠢的刘承祐杀光了郭威的家人。这下惹恼了郭威这才起兵围攻汴梁城,然后夺权称帝建立后周。三年后后周太祖郭威病逝,传位样子柴荣史称后周世宗。在30多岁的大好年华执掌后周帝国,柴荣无论是精力还是建功立业的心态都处于巅峰状态。
柴荣继位后获得的尊重和威望不仅仅来自皇位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他的作为让大家看到了五代时期不同寻常的帝二代。柴荣一方面在经济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国力:比如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均定田赋、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限制佛教,保证所有力量都用于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柴荣积极修订历法、刷新吏治整治腐败、选拔人才参与国政。而王朴即使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平边策》在后周、北宋两朝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王朴很早就是柴荣的幕僚,但是《平边策》的出台让王朴坐稳了柴荣心腹大臣的地位。
王朴的《平边策》主要内容是分析了当时天下割据政权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这些提供了扫平诸侯统一天下的步骤和具体操作方式。此书一出,汴梁纸贵。柴荣对《平边策》非常认可,并积极的根据平边策执行。
帝王的权威需要自己的努力,由于柴荣即位前名声不彰所以群臣对于柴荣的军事才能并不认同。但是高平一战柴荣身先士卒击败了北汉和契丹联军的入侵,让朝臣看到柴荣勇武的同时也让柴荣获得了整顿军队的机会。柴荣清理贪生怕死的将领按律治罪,积极提拔自己的班底。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柴荣开始按照平边策的步骤开始对割据政权征伐。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等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可惜世宗柴荣在征伐幽州的途中病重,不久病逝享年38岁。
柴荣六年帝王生涯表现出来的明君潜力,让我们对他如果长寿可以统一天下、对抗契丹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我们首先说后周在柴荣接手后已经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况且大臣王朴的《平边策》非常具备可行性。所以北宋基本上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按照《平边策》逐步统一天下的。所以如果柴荣能够长寿且前期不与契丹死磕的话,后周必然会在柴荣的手上完成统一。所以不存在柴荣与赵匡胤“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的差异,统一的过程已经在《平边策》中按照先易后难的方式清晰的表明了。所以我们推断柴荣统一以后的大周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统一后的后周版图远大于北宋。
后周世宗柴荣与宋太祖赵匡胤不同,有很强的扩展版图的雄心壮志。柴荣不会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玉斧一划“朕的江山到此为止”那样,肯定会进最大可能保持向前冲隋唐一样的追逐。首先截止到显德六年,柴荣已经平定南唐江北十四州;夺取后蜀的秦、凤、成、阶四州;契丹三州在手版图已经有统一之象,保守估计版图也突破百万平方公里。其中不乏富庶之地,而且后周政治清明、国力鼎盛;以柴荣的威望首先赵匡胤、王朴等文武平定天下如同探囊取物。
统一中原后后周还有两个突破方向,幽云和河西。幽云我们放在下个小节进行介绍,本文谈一下河西。此时后周的西北部基本上是党项的定难军以及吐蕃的六谷部以及甘州回鹘和归义军四个割据政权。历史上这四部分被党项的李继迁、李德明以及李元昊祖孙三人征服成为西夏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照后周世宗柴荣的全局视野不可能看不到河西在经济、军事方面的重大作用。况且依照李德明和李元昊都能完成对河西走廊的征服,更何况强大的后周。后周不是软弱的北宋,所以征服河西成为必然。这样后周不但可以通过河西拿到丰厚的税收(丝绸之路带来的贸易的繁荣),而且可以获取优良的战马和精锐的骑兵(雍凉向来盛产精骑,三国时期马腾通过此地割据一方)。河西走廊加上中原丰厚的赋税是构成后周平定幽云的物质基础;平定割据势力培养出来百战精锐加上河西精骑是夺取幽云的军事力量。
第二、柴荣确实有夺取幽云十六州的时机和能力
我们现来看柴荣当政时期契丹的情况,显德年间契丹的当政的号称睡神的辽穆宗耶律璟。这位帝王是著名的昏君和暴君,残忍好傻、酗酒荒政。在位18年叛乱此起彼伏,契丹统治非常不稳定。所以在公元969年黑山之变中被弑杀,享年39岁。在他执政期间契丹可以说处处烽火,叛乱时有发生:应历二年(952),太尉忽古质谋反,伏诛;应历三年(953),耶律李胡子耶律宛、郎君耶律嵇干、耶律敌烈谋反;应历九年(959),王子耶律敌烈、前宣徽使耶律海思及萧达干等谋反;应历十五年年(965年),室韦各部叛乱席卷契丹东北。
显德六年柴荣征伐契丹已经取得破三关夺两州的成绩,在进攻幽州的病发。所以如果此时柴荣协统一之威攻伐内忧外患的契丹,有非常大的把握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够平定草原。因为创造历史本来讲究的就是实际。契丹到辽圣宗耶律隆绪晚期才步入鼎盛,但是后周完全利用这个时间差平定草原。我举个例子:后燕创建者慕容垂和北魏创建者拓跋珪都是一时人杰,但是都在非常时期被前秦的苻坚击败统一北方。这就是时机的重要性,如果不是苻坚着急平定东晋没准慢慢消化就没有北魏什么事了。
我们退一步说即使后周不能彻底平定契丹,但是拿下幽云十六州完全没有问题。这样后周就会成为被靠长城;西抵西域;东到大海;南抵南海的大周王朝。
第三、占据幽云、依托长城对契丹打防守反击,不敢说像汉唐一样北逐大漠勒石燕然;但是像明朝一样据城防守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柴荣的进取心让他不会选择像宋朝一样以文驭武的杯酒释兵权的模式,所以他的这种尚武的性格必然会和李云龙一样注入大周王朝的灵魂。所以在对待契丹的态度上,如果能迅速稳定国内形势那么就可以趁昏君辽穆宗耶律璟在位的混乱之机平定草原。辽穆宗执政时间到公元969年,所以历史留给柴荣的时间是十六年。如果在这十六年当中后周世宗柴荣能够完成国内统一和保持国内稳定的话,还真有可能平定草原。
但是为了防止出现前秦苻坚一样犯淝水之战的错误,那么柴荣如果步步为营的话那就退而求其次攻占幽云后依托长城构筑北方防线。这样经过十数年的巩固,北方防线一定是固若金汤。所以即便是统一后的大周王朝不能够跃大漠,实现勒石燕然的盛况。但是像明朝一样依托长城防线打打防守反击,和大辽形成对峙完全不成问题。
小结:
况且显得六年柴荣还不足40岁,如果柴荣长寿足可以培养出一个合格允文允武的合格继承人。所以绝对会出现统一的大周王朝且不会像宋一样被辽国吊打。
柴荣如果不死,后周后来的发展会有什么不同之处?
大家之说以对柴荣抱有这么大的期望,是对赵匡胤篡夺皇权建立大宋后深深的怨念。历史上篡位的君王太多了,为何到赵匡胤这里就非议众多呢?那就是宋朝以文驭武的政策的施行,不但对辽、西夏、金都送岁币而且还因靖康之变两位帝王被耻辱掳走导致北宋的灭亡。这是自西晋以后中原王朝再一次被外来政权攻破国都,而续存的南宋只能偏安一隅。所以大家怀念英年早逝的后周雄主柴荣,总想展望如果柴荣能长寿是否可以完成一统并延续国祚数百年呢?个人觉得这要分两种情况来看,即使柴荣长寿历史也可能走出两种形态。
历史背景:
五代时期,是一个流水线生产皇帝的时代。政权频繁更迭,政变、仇杀、对皇权的觊觎,都导致掌握大权的武将起兵争夺天下。其中后周君主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文韬武略都是上上之选。他治理内政、发展经济、对外扩张,是个非常贤明的君主。他曾立下宏愿:“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可以说从天时地利人和都已与了后周一统天下的历史时机。但是天不佑人,柴荣不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
历史便宜了赵匡胤,其实这是宋太祖站在柴荣的肩膀上登上了历史的巅峰。如同几百年前的隋文帝杨坚踏着雄才大略后周武帝宇文扈的肩膀一样。在后周兵临一统的时刻,杨坚摘了果子。历史上强盛一时的隋唐时代如同旭日东升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一切都是在前朝雄厚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说隋文帝杨坚开创的隋朝还能让我们满意的话,那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宋则让无数人诟病。也许这也是人们怀念柴荣的原因。
柴荣亮眼的表现绝对有一统天下帝王之相
后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无论是眼光格局还是谋略手段都不缺乏。柴荣自小生活在民间,虽然小时候家里也算殷实但是家道中落不得不投奔姑父郭威。他一边替姑父打理家族商业,一边习文练武很快就成长起来。因姑姑柴氏没孩子,所以姑父郭威收柴荣为义子。这个时候天下大乱,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家人还出了两位帝王。
后汉建立后不久,后汉开国君主刘知远去世。郭威作为辅政大臣被继位刘承祐猜忌。刘承祐为了“夺回”所谓流失的大权对几个辅政大臣痛下杀手,郭威虽然因在外出征幸免但是家人都不幸罹难。因此郭威带兵杀回京城称帝,建立后周。因为后继无人,所以在去世前把皇位传给了义子柴荣。
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所以在柴荣时期一改后汉以来的弊政,内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经济开始复苏发展。对外北挫北汉、西败后蜀、南摧南唐、北破契丹。从这些割据政权中夺得大量的领土,一时间各国震动。如下图所示:
以后周的强大,和世宗柴荣的悍勇即使被辽国占据的幽云十六州的被拿回三个州。如果柴荣能够长寿,循序渐进类似大宋一样统一南方肯定没有问题。依照柴荣的坚决,先北后南的方针肯定是要收复幽云把北部边界推到长城一线。在西北部也绝对不会让党项有单独建国的机会,所以后周最有可能变成一个骨头比大宋硬;版图比大宋广最类似隋朝的国度。(主要说的是版图范围和隋朝像,具体原因下文详述)
如果说后周的大一统王朝和大宋有什么区别,个人认同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观点。他的话是这么说的一支部队的气质和组建他的首任长官气质往往是一样的,正因为李云龙在所以独立团才变的和李云龙一样勇猛顽强、有情有义。
同样一个王朝也类似:如果开国帝王通过自己的言行给这个王朝注入了灵魂和相关的体制,那么这个王朝就一定会在国祚绵延的时刻按照这样的灵魂散发着盛世的味道。从这一点说后周注定和花钱买平安的大宋截然不同。如同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王朝,无论国力怎么样大臣如何但是帝王始终遵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尽力周旋。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无奈之下也没有选择投降,刚烈的选择了自杀殉国。
强悍如世宗柴荣的后周,如果柴荣长寿的话历史的走向也有可能有两个
第一、后周在柴荣时期统一全国,建立符合历史周期的大一统王朝。大周再次作为统一的政权延续300年的国祚。
只要柴荣没有膨胀,他必然可以看出契丹政权处于上升期。所以他不会和契丹死磕,他的目的就是收回幽云十六州把边疆推进到长城一线。这样北部边界可以依靠长城驻守。当然北汉小政权是必须干掉的,这是最现实的结果。契丹也相对可以接受。
对于西北部,此时的党项定难军还轮不到李继迁做主(李元昊的太爷爷)。依照后周柴荣的手腕,绝对可以以时间换空间慢慢蚕食同化这部分势力。其实不要把党项想象的那么可怕,那是大宋无能的结果。在党项成长起来,后周在国势最强的时候采取必要的手段同化蚕食绝对可行。因为定难军和后周境内其他手握兵权的节度使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这些节度使不一起造反那只能和历史上的李重进一样的结局。
至于南方的南唐、后蜀、南汉、吴越等政权都不是问题。无论是赵匡胤还是李重进等都可以独当一面,只要干掉了几个强国其余的都会不战而降(比如历史上的吴越国)。那么依照这种形式后周的版图大概如下:
至于说是否可以保证统一后柴荣的后人是否能够坐稳江山,这个其实不用太担心。虽然历史上也不乏熊二代(秦二世胡亥等),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柴荣长寿的话绝对可以再三十年的帝王生涯中扶持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只要有两三代帝王能够休养生息,那么就会人心思周彻底稳定了江山。
第二种、世宗柴荣死心眼,死磕契丹,那么强盛的后周很有可能昙花一现
后周面临的问题和五代的前几个是一样的:藩镇节度使问题和契丹问题。藩镇问题时内部长期存在的,比如李重进、赵匡胤等人。如果天下稳定,柴荣足够压制他们这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柴荣死心眼打算对契丹连续用兵,就像隋炀帝征伐高句骊一样就麻烦了(当然,这种情况很小。因为柴荣是个爱惜民力的君主)。
小结:
后周世宗柴荣在恰当的历史十字路口都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历史也给了他这个机会。但是就如同现代的一句俗语:你不知道未来和意外哪个先来。结果柴荣在北征契丹的时候病重身亡,良好的开局便宜了赵匡胤。奠定了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的局面。
假如历史允许如果,后周世宗柴荣没有英年早逝,他真的能收复幽云16洲吗?赵匡胤的宋朝还能诞生吗。
学历史是不能有如果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