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外来思想的刺激,中华民族能自主完成工业化、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吗

发布时间: 2021-07-30 07:57: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等等近代一系列列强侵华,中国会慢慢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吗?明朝中晚期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假设明朝没有灭亡,我认...

没有外来思想的刺激,中华民族能自主完成工业化、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吗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等等近代一系列列强侵华,中国会慢慢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吗?

明朝中晚期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假设明朝没有灭亡,我认为中国实现近代工业化和进入资本主义是具有可行性的。首先,明末出现的"新思维"(明末思想变化)是一种推动力。第二明朝中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发展。第三明朝中晚期皇帝的很少作为,大臣权利的增加以及制衡(当然权力制衡中没有宦官更好)。第四西洋文化的影响,明朝对西洋文化并不抵制。
清朝的可能性不大,满人是统治阶级。可以说是享受特权的,然而国家的主流人口却是汉族。如果资本主义大发展,满人的统治地位,特权享受必然会受到威胁。清末皇帝及皇室的表现就知道了,光绪皇帝的改革是在不威胁皇室统治为基础的前提下。在假如说实行全民公决,你认为一个不占据多数地位的少数民族结局会如何。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公民素质的提高,皇帝及皇室是不受欢迎的。人人都说中国人民受几千年的专制统治,正是因为这样才能促使人民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推翻帝制。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何时出现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明末就已经出现了。
一个国家的稳定缺少不了占据多数的民族支持,清朝恰恰缺少这样的基础,清朝是没有这种可能的。长治久安需要一个国家所有民族的支持,不管大小.
这个问题不确定因素的确很多…
首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中国是不会大规模发展资本主义的。我国明朝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统治者出于统治角度考虑,提倡重农抑商(因为农民好管理),可以说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另外当时中国闭关锁国,几乎无法吸收西方工业文明成果。所以只要封建专制不被推翻,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如果没有西方国家武力打破封建统治,仅靠内因作用,有可能性,因为任何国家都有一个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除非中国封建经济解体时,世界都进入社会主义了…以中国人的能力,我想发展资本主义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如何打破残留千年的小农思想。中国人善长知足安乐,譬如清民族危急还不深时,由于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人民就很少起来反抗,快乐得被压迫着。农民是很实在的,只要能吃饱穿暖过得安生就不革命。而中国国情是农民队伍极其广大,社会最主要的力量不投入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也不会建立。
封和小农意识建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连现在都能找到一些影子。封建被自发推翻,农民摆脱小农意识,自然经济解体。而且是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难度可想而知。总而言之,中国在无外因的影响下,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注意是相当长,长到无法预料),才有可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但无外因影响是根本不可能的。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中国的商品经济始终无法发展,直至从量变到质变发展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因为中国的专制制度,不仅是政治制度,也包括文化和社会制度。
所以我是认可黄仁宇提出的中国所谓有资本主义萌芽一说纯属子虚乌有。
会的,在清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缓慢的发展,而且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已经走向了末路
一句话的解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中国现代化是什么概念?

什么是中国现代化? 中国什么时候走向的现代化? 什么概念?

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的严整多层的集成过程。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核心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两种模式,它们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工业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rn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扩展资料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

这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了一大步.

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

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纪元.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革命派则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的概念:中国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具有四大基本因素,即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因素、绿色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目标的实现路径,就是要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六位一体的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中国对人类发展将做出经济、创新、绿色、文化和全球治理贡献。

中国现代化其中包括六个方面的主要目标:

第一,建成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建成社会主义民主现代化国家。

第三,建成更好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四,建成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五,建成更加绿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六,建成对人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

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和战略部署大体可分三步走,形成了三个全面。

第一步,到2030年,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简称共富社会)。

第二步,到2040年,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会。

第三步,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扩展资料

到21世纪中叶,中国不仅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世界最大的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而且必将对世界发展、对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其中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贡献,中国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发动机,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具有越来越强的正外部性和积极的外溢效应,为世界做出越来越大的市场贡献、贸易贡献、就业贡献、投资贡献。

二是创新贡献,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创新之国,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引领人类科学技术进步。

三是绿色贡献,成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中国在保护地球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工业革命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是文化贡献,中华文明、中国理念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21世纪的中国和合思想主张“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当代“和合思想”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中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等思想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五是对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政治秩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南南国际合作、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积极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南北公平发展、平衡发展。

参考资料:人民网-2050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概念:中国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具有四大基本因素,即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因素、绿色因素。

时间:到21世纪中叶,中国对人类发展将做出经济、创新、绿色、文化和全球治理贡献。

基于张培刚先生关于工业化的定义,我们将现代化定义为:“全社会范围,一系列现代要素以及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的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因此,现代化是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它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唯一的道路,更与西方化不相等同。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不尽相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然独树一帜。

扩展资料:

现代化是全社会的现代化,它包括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五个方面,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包括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等在内的全体人民现代化。

现代化同时具有发展的阶段性与质变性。就中国的发展历程而言,从贫困到温饱,从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到最终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现代化还是一种全方位的变革过程,这包括观念、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本质上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资料:2050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人民网

中国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具有四大基本因素,即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因素、绿色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目标的实现路径,就是要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六位一体的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中国对人类发展将做出经济、创新、绿色、文化和全球治理贡献。

扩展资料

21世纪上半叶中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和战略部署大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2030年,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简称共富社会);第二步,到2040年,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会;第三步,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具有四大基本因素,即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因素、绿色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目标的实现路径,就是要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六位一体的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中国对人类发展将做出经济、创新、绿色、文化和全球治理贡献。

从历史的眼光看,21世纪上半叶中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和战略部署大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2030年,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简称共富社会);第二步,到2040年,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会;第三步,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具有四大最基本的因素,即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因素、绿色因素。

应当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目标的实现路径,就是要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六位一体的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中国对人类发展将做出经济、创新、绿色、文化和全球治理贡献。

参考资料:人民网-2050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具有四大基本因素,即现代化因素、社会主义因素、中国因素、绿色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目标的实现路径,就是要实现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六位一体的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中国对人类发展将做出经济、创新、绿色、文化和全球治理贡献。

拓展资料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时期可以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

20世纪后半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上半场”,我国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绝对贫困阶段,在极贫水平下,打基础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二是经济起飞的改革开放阶段,先后经历了温饱阶段和小康水平阶段。进入21世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下半场”,先后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前20年的持续高增长(小康社会)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二是后30年的持续稳定增长(共同富裕)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参考资料:人民网  2050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

不懂历史,求答案,,

 

明治维新,上面没有太上皇。洋务运动上面有慈禧。
不能说洋务运动没有把中国引向富强,文明发展的道路。理由是:远的说,孙中山等国民党高层大部分都是因为洋务运动才出国求学;近的说,洋务运动造就了北洋军阀。北洋军阀虽然加剧了民族内战,做了许多损坏民族利益的事情,但是他培养了需要将军,百战士兵,也让太平已久的中华民族认识到武器更新的重要性。要知道从明朝开始,特别是清朝,中华民族的武器革新已经很久没有进行。洋务运动之后海军空军陆军,逐步现代化。
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武器,汉阳造。这个就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引言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衣带水的中国和日本都受到了西方列强实力的强烈冲击,而本国 积蓄已久的弊病也尖锐地凸显出来,可谓内忧外患,前途凶险。国家的命运来到了十字路口, 生存还是毁灭,是两国共同面临的生死抉择。在困境中,中日两国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近代史学家把中国的这次改革运动叫做“洋务运动”,而日本的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 两者都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欲使国家走向世界,实现工业近代化,发展经济、求富 求强。无论是时代背景、基础国情,还是改革目的、改革措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有很 多相似之处,然而同样是“救亡图存”,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明治维新基本取得成功, 日本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初步变成一个近代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而洋务运动宣告失败,积 重难返的泱泱中华没能藉此腾飞,而后不可避免地滑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个 国家随后近百年的不同命运也就此决定。 正如左宗棠所说,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而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那么两次运 动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两者的比较不仅能使我们剖析历史,铭记历史,其中所反映出的 问题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下面从时代背景、领导力量、变革内容、变革 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异同之处。 一、时代背景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前,中国与日本有着类似的文化传统,都受到儒家思想很深的影响。 中日社会、政治制度基本相似,均为封闭的封建专制国家;中日经济基础相同,同为闭关锁 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中日民族命运也极其相似,饱受西方国家殖民力量的侵略。 1.中日历史渊源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到日本。从此以后,在中国隋唐时期, 日本派出大量留学生前来学习。到九世纪末,日本派遣唐使达19次之多,学习中国的生产技 术、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制度、文学艺术、建筑技巧和生活习俗。许多留学生回国后充任要 职,和尚长冈回日后仿照唐律制订日本法令;日人吉备真和空海等人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 偏旁创造了日本文字;日本京都的建筑格局也与长安如出一辙。1868年日本天皇睦仁改年号 为明治,也取自中国古籍《易经·说卦》的“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一语。可见日本 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之深。 如此紧密的历史渊源,潜移默化中导致了两国历史和国情的相 似性。 2.社会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在清代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满清皇室和王族,以及有军 功的贵族、大臣占有大片土地,而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只有很少的土地或完全没有土 地,贫富差距极为严重。贫农租用土地一般要交50%~60%的地租,还要担负各种徭役。贵族 和地主阶级攫取了农民的劳动果实,却用于奢腐糜烂的生活,忽视了生产力的提高,致使社 会生产力长期停滞不前。而农民自身生活尚得不到保障,更无力改进生产技术和进行扩大再 生产 。 与此同时,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幕府将军是日本最高统治者,也是全国最大 的封建领主。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严重抑制了经济贸易的发展。而国内封建领主的 地租租额达到70%到80%,甚至还提前征收1~2年的地租,统治者公然宣称,“把农民弄得不死 不活,是政治的秘诀”。农民由于受到严重剥削,农村人口日益减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自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的衰败开始加速,政治黑暗,国库空虚,财政连年赤字, 贵族、官僚、地主利用封建特权,大肆占领土地。洋务运动之前的一段时间,封建统治阶级 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十九世纪初年爆发了历时九年的农民起义,而十九世纪中叶大 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又席卷全国。 同时期的日本,农民由于穷困和自然灾害的连年发生, 也被迫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从1785年到明治维新前夕,80年间爆发了1000余次农民起 义。特别是1836年日本大饥,米价飞涨,遍地饿殍,而贵族富豪生活仍旧骄奢淫逸。可以说, 两个国家长久以来的封建制度已处于风雨飘摇中。 3.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迫被打开,在西方强国的逼迫下先后签订了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款;在太平天国爆发,英法联军进攻 北京之时,沙皇俄国也趁机抢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3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 日本的国门也是被西方列强的舰船大炮所轰开。1842年日本幕府慑于中英战争的后果, 向西方妥协;1853年黑船事件中,美国用武力强迫日本开放门户,并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等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66年,西方国家又强迫幕府降低税率,以便其倾销商品。 中日两国 同病相怜,大厦将倾,生灵涂炭,亟待变革的发生。 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在这样一个类似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二、领导力量 1.自上而下的变革 中国的洋务运动是自上而下地开展的。满清王朝处于内外交困之际,朝廷中部分有识之 士深知只有采取自救措施,才有希望摆脱困境。一方面受魏源《海国图治》中先进思想的启 示,另一方面受到 左宗棠清廷官员发起了洋务运动,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唯有学习西洋的先进科学技术, 尤其是机械技术,才能使清王朝生存下去。李鸿章在同治三年(1864年)已经认识到中国与 日本孰强孰弱,要看哪一国先实现变革。他还认定改革要从培养人才下手,主张改革清朝的 科举制度,放弃无用的章句小楷,注重科学工程的研究。 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自上而下开展的。起初日本同样发起了“尊王攘夷运动”,然而 在幕府的镇压和西方的干涉下以失败告终。此时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 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经过激烈的斗争, 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取代了幕府政府。随后,以天皇睦仁为首,由明治政府中的福冈孝弟、 三条实美、岩仓具视、板垣、由利公正等阁员领导,在从1868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十几 年间,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口号下自上而下推行改革。这就是著名 的明治维新。 2.领导阶级的不同 在上文中提到中日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事实上在很多方面上,两国的社会背景有本质 性的差异,这也导致了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领导阶级的不同。 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处于的幕府统治制度已经开始趋向解体,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地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广泛存在,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 棉纺业尤其活跃。这表明日本已进入“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初期发展阶段。随着资本 主义因素的发展,日本资产阶级也在逐渐的形成,以工场手工业资本家为代表的资本家既经 营工商业,又不断投资兼并土地,雇工自营或招佃收租,成为新兴地主。自然的,资产阶级 所代表的生产力同封建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幕藩体制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但当时的日 本资产阶级尚处于阶级形成的初期阶段,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无力承担领导资产 阶级革命的历史重任。于是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便挺身而出填补了这个空缺。武 士原本是封建制度的阶级支柱,但是由于幕藩体制的衰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因而导致了武士等级的急剧分化,使一部分下级武士向资 产阶级转化,并同资产阶级和新地主结成联盟,发动了倒幕维新运动(以上参阅《明治维新 史》)。 而中国社会情况有所不同。洋务运动前夕,中国处于清朝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之下。封建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封建剥削制度却依旧保持着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早已存在,但仍 处于最初级的阶段,不具有成型的规模和力量。中国社会中的主要矛盾时来自于农民和地主 阶级,这时还没有形成新的先进阶级——资产阶级。然而在西方列强侵略的重压之下,中国 被迫把“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于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便不得不客串 “资产阶级”这一他们不懂得更不擅长的角色,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此外洋务派大多是汉人, 在满清政权下不会受到完全的信任,这也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改革者的手脚。 3.根本目的的不同 领导力量的不同,决定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根本目的的不同。而根本目的的不同,则 是两者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的最大原因所在。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他们代表虽然出身、阅历、权势和识见不尽相同,但阶 级立场和政治观点方面却是基本一致的。他们都是从封建顽固派中分化出来的,具有浓厚的 儒学素养和强烈的经世要求,掌握清朝部分中枢和地方政权,承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具有某 种优越性,主张借用“西法”,谋求清朝封建统治的“自强”和“自立”。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一方面,当时中国的 祥、两江总督曾国藩、北洋大臣李鸿章、闽浙总督左宗棠等人都是朝廷重臣,受制于慈禧太 后。他们既得不到中央的大力支持,同时为了自己的仕途,又不敢做过于大胆的冒险,无非 只是采取一些中规中矩的措施,触及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东亚的中心,长久以来养尊处优、妄自尊大的思想已经根 深蒂固。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处于文化输出者的地位,即便是被西方的武力制度所征服,也并 没有心悦诚服地反思和学习,想的还是师人之技以“制”人。当时的朝廷并没有意识到中国 的根本社会制度存在问题,或者是意识到了,但不愿意也不屑于去改变。以李鸿章为例,他 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本末论“,即中国封建制度为“本”,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为“末”,“本”与“末”的关系是“以末固本”。也就是说,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以 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维持早已腐朽的封建制度继续苟延残喘下去。这决定了洋务派“中体 西用”指导方针的,也是造成洋务运动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比于中国,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者是推翻了幕府政府、刚刚成立不久的明治天皇政府, 是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和中下级武士,为 了摆脱封建束缚、提高政治地位、巩固现有政权,必须放手一搏,采取全新的改革措施以抵 御西方势力的压迫,否则难以在世界中有一席之地。正是在这样强烈的紧迫感下,日本充分 利用了国内战争的有力时机,以最坚决的态度完成了从封建制度向天皇制度的转变,以最大 的决心推进了明治维新的实行,为本国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 另外,日本自古以来便是以弱者的姿态生存,没有中国那种高傲的态度,学习他国之长 也来的更加容易。下面是1875年日本公使森有礼与李鸿昌会谈时的一段话。由此可以清晰的 看出两个国家对待外来文化制度心态上的差异。 (L-李鸿章 S-森有礼) L:对于近来贵国所举(明治维新),很不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 一事感到不解。 S:其理由很简单,只需稍加解释。我国旧有服制,正如阁下所见,宽阔爽快,极适于 安逸之人,但对勤快之人并不适合,所以它能适应过去的情况,而于今日时势之下,甚感不 便。今改旧制为新式,对我国裨益不小。 L:然衣服旧制乃对祖宗遗志的追怀,子孙应当重视,万世长存才是。 S:如果我国的祖先尚在的话,无疑也会做和我们同样的事。距今一千多年前,我国的 祖先看到贵国的服装优点便加以采用。不论何时,善于学习他国长处是我国的传统。 L: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抚掌乃贤明之举,我国服装纺织方便,用贵国原料既能制作,如 今又要模仿欧服,实在要付出莫大的冗费。 S:虽然如此,但依我观之,要比贵国的服装精美便利,像贵国头发长垂,鞋大而粗, 不太适合我国人民,其他还有很多事情不能适应,关于欧服,从不了解经济常识的人看来, 当然贵一点,但是勤劳乃致富之基,怠慢乃贫苦之源。正如阁下所知,我国旧服宽大而不方 便,适应怠慢而不适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慢慢致贫,想要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就新,现 在所费,将来可得无限回报。 L:话虽如此,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 点都不感到羞耻? S:毫无羞耻之处。我国还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 是我国自己决定的,正如我国自古以来,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只需发现长处就取 之用于我国。 L:我国绝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 人最 长处,才不得不采之外国。 S:凡是将来之事,谁也不能确定其好坏,正如贵国400年前(清军入关前)也没人喜欢 这种服饰。 L:这是我国国内的变革,绝不是采用欧俗。 S:然而变革始终是变革,特别是贵国强迫这种变革,引起贵国人民的忌嫌。 4.改革与革命 这可能是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根本区别之一,即是否“武装夺取政权”。列宁说过, “武装夺取政权,使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是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 志”。明治维新显然属于革命。而改革则不同。改革排除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问题,改革 并不推翻原有统治阶级的统治,而“只要统治阶级在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作一些让步”。洋 务运动正是这样的一种改革。 至于改革和革命,哪个彻底一些,哪个坚决一些,哪个效果好一些,则是显而易见的事 情了。 三、变革内容 1.要点叙述 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 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洋务运动的主 要内容。至于经济政治等改革只是附属品。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主要制 造枪炮、弹药、水雷、轮船、战舰等军用品。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这是 清政府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以制造大小战舰为主。而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政府最早 开办的近代兵工厂,1861年12月由曾国藩在安庆创建,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炮弹等武器。 除创办上述一类工厂外,还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但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 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明治维新的纲领性文件是1868 年4 月颁布的《五条誓文》。此后又公布了《政体书》, 迁都东京并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制度方面,1869 年 6 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等政策, 将日本划分为3 府72 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 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 经济方面,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 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 年设立日本银行,撤消工 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 留学。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此外明治政府 还发展国营军火工业,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筑新式铁路、公路。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 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 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 法,于1899 年订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 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均节选自百度百科) 2.内容对比 由上文两者的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洋务运动局限于军事、工业等几个方面,统治者关 心的仍然是“坚船利炮”,殊不知即便军事发展起来,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中国的弊病仍 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更何况在没有资本主义基础的情况下,生生把军事工业移植到中国, 必然会带来诸如经费来源、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运输困难、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另一方 面,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封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抵制和摧残。再加之当局者 管理不当,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洋务运动中兴建的都是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 的民用企业,也就是说民营企业仍处于统治阶级的严密控制之中,甚至遭受严重的剥削。因 此,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洋务运动并没有得到较大的生存空间。所谓“富国强兵”, 自然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相比而言,明治维新则实行了全方面的改革措施,不仅在军事、科技上向西方学习,在 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教育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都进行了全盘性的西化。作为重中之重, 日本改革了腐朽的政治制度,他们意识到,社会制度是变革顺利施行的基础所在。在经济方 面,国家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大力扶持私人民营企业,支持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发 展。这奠定了日本工业化的基础,同时也掀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此外日本明治维新对教育 十分重视,这是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政府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并鼓励私人集资办学。到1898 年,日本学龄儿童就学率达97%,为当时世界第一。可以说,对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强盛 的根本,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科教兴国”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也为日本此后经济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洋务运动中对教育的投入,与之是完 全不能比拟。 总而言之,中日两国领导阶级、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变革目的、变革思想的差异。 19世纪70年代,两国同时派员赴欧洲考察军事。中国咨询船炮机械,而日本则考察军事教育。 这体现了两国改革思想上的差距。明治维新是资本主义改革,目的是全盘西化,殖产兴业, 进而发展军事,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而中国始终把“强兵”作为第一要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为的只是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这在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结果。 3.客观因素 需要看到的是,中国和日本的国际环境、国际地位完全不同。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相比弹丸之地日本,显然对西方列强更有吸引力。因而西方国家在中国的改革进程始终起到 阻碍和破坏的作用,对统治阶级一再施加压力,导致很多改革方案没有得以顺利施行。欧美 资本主义侵略者更是打着扶持清政府的招牌,极力扩大其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挤压和摧残 中国的近代企业。而日本很大程度上被西方势力所忽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扶持,成为 西方国家进一步侵略亚洲的工具。因而中国在改革上,确实受到比日本更大的阻力。但与此 同时,这也说明了洋务派寄托于西方的“扶植”和“帮助”是极其不明智的,最周的结果只 能是受制于人、丧权辱国。 四、变革结果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反而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养肥了军阀, 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它毕竟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 了一批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 一定抵制作用。同时洋务派的改革多少动摇了国人“守旧”的传统观念,对学习西方文化开 启了好的风气;对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播有促进作用。 定位: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 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另外明治维新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旧日本时代的封建残余,出现了极端民 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定位:自上而下、反侵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革。 结语 对比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不同的结局确实令人痛心。正如唐太宗所言,“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中,我们也应当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第一,改革要 从根本上进行,只追求表面效果、舍本逐末的行为必将遭受失败的命运。第二,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密不可分的,抛开其中的任何一个,对于国家的发展都是行 不通的。因此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经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不容忽视。第三,教育对 于一个国家的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教育体系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当今中国实行 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教育上的投入应当增加,教 育制度上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应当尽早革除。 经过近百年的血雨腥风,中华民族终于走出了困境,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励精图治,奋发自强,这是我们青年一代应有的责任感。过往的历史 已经无法改变,但中国的未来将由我们来书写!
望采纳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800字
  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重大、最壮观、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改革开放的30年,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国力上升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国际地位提高最显著的30年,使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特点。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改革的性质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的,这个基本国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坚持这个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去努力奋斗。改革开放就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不是要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开放,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改革的方向上,坚持市场取向

  我国的改革是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作出了基本判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型经济运行机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我国的改革坚持市场取向,逐步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肯定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改革的目标模式上,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的,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由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宏观管理五大支柱支撑: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发展商品市场以及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强调效率与公平相结合;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完备的社会安全网;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调控经济,必要时也可采用少量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管理,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健康发展。此外,还及时总结改革经验,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改革的方法上,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深化、渐进式推进

  我国的改革开放无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承受改革风险的能力较弱。同时,改革开放又是在遭受“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开始的。这种环境和条件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只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在探索中前进。先推进见效快的改革,再推进见效慢的改革;先推进难度小的改革,再推进难度大的改革;先着手浅层次改革,再进行深层次改革;先推进竞争性领域改革,再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先缩小政府机构管理权限,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先着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再推进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对于暂时把握不大的改革,先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广。沿着这种路径、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改革,保证了改革开放稳步前进,避免了出现大的失误和挫折。

  在改革的总体部署上,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

  处理好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关系。我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后,在农村迅速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迅速解决了我国的粮食问题,并于1993年全面废除实行多年的票证制度。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农村改革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副食品,也为城市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富余劳动力。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改革提上重要议程。城市改革特别是工业的改革和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造了经济基础,也为农村改革的深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处理好利益调整和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的关系。改革初期,无论是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工商企业推行企业承包经营、建立生产责任制,都主要是进行利益调整,在不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调整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激发广大群众对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这样做,使改革能够很快见到成效,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但是,这种扩权让利不可能使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发生革命性变化,广大群众由此产生的积极性也不可能持久。随着改革的深入,扩权让利的改革必然发展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阶段。在农村,让农民对土地拥有长期的经营权、允许经营权有偿转让等改革,就是把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的尝试。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由承包制发展到股份制,对国有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分散化的公司化改造,更是表明企业改革已发展到了企业机制和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处理好公有制企业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所有制改革上,始终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方面,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进行改革,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把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成为公司制企业,实现所有权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不仅缩短了国有经济战线,优化了国有经济布局,提高了国有经济素质,而且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繁荣了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形成竞争压力,促进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

  处理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使我国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引进外资的前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标志着我国对内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开放一方面促使我们加快改革,使我国经济体制和管理办法逐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使我国在制定国际规则方面的话语权得到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不仅能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而且能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和制度保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要坚持稳中求进。社会动荡不安,改革很难进行,发展也不可能实现。因此,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使三者相互协调。

  在改革的动力上,既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理论界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推动改革开放的核心力量,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的政治权威和政府的行政权威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环境,是改革开放得以持续推进的保障。

  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性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基础力量。我国的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和群众自发做起来的,然后由政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例如,安徽的土地承包经营、四川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验以及上海、辽宁等地一些企业的股份制改革,都是这样搞起来的。地方还是许多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田,他们对中央提出的一些改革设想和方案先进行试验并有创造性的发展,如广东、福建在引进外资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为在全国推广积累了经验。

  理论界也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一支重要力量。广大理论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践结合起来,既注意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有益成果,又深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改革开放中基层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对深化改革开放进行理论阐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在对改革措施、手段和成果的评价上,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评判改革的措施、手段和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克服重重阻力、取得节节胜利的重要经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具体运用。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震撼了世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改革开放的整体配套性还不够;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缓慢;政府职能还没有根本转变;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上亿农民工的身份、待遇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相比,农村生产方式仍很落后;出现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以及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新问题。应当认识到,在这场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中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是难免的,历史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我们既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又要看到这些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条:

(一)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实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活生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

这个基本结论,已经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的证实。在社会主义改革浪潮涌来时,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一是忌讳改革,拒绝改革,固守已经弊端丛生、僵化过时的体制不放,导致矛盾越积越深,困难越积累越大,最后引发全社会的危机,被人民所唾弃。二是积极地进行改革,也曾一度出现繁荣局面。 但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情况下,把改革变为“改向”,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所谓“休克疗法”,企图在短时间内全盘照搬欧美的政治经济模式,结果经济滑坡,社会动乱,国家解体,民族分裂。 三是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又注意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改革的起点和归宿,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国家繁荣,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也赢得了世界的信赖和好评。这方面的代表就是中国,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赏。

(二)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前提。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难以生存的。对于一个正在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民族的凝聚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在精神上空虚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振兴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事业,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股积极进取、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难以想像的。这就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的深化也有赖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其实,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改革每前进一步,就要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每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改革就前进一步。

这些思想障碍,主要是“左”的障碍,即某些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农村改革之初,有人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特区刚建立时,也有人说,特区除了五星红旗是社会主义外,其余全是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市场经济被视为洪水猛兽,被斥之为社会主义的异端;还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土壤,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所谓的私有化……

可见,不解放思想,不冲破传统观念,不打破思想枷锁,不抛弃“左”的教条,改革就无从谈起。

(三)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国富民上。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之所以还要进行被邓小平称之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权力过分集中,所有制结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失去了活力。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在推进中国改革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和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正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内容的改革实践,动员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生机,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决或缓解了多年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若没有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将不堪设想。

(四)改革的实施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当代中国是被“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巨大历史灾难逼上改革之路的。历史没有给我们进行改革准备的充裕时间。因此,改革之初,我国改革开放的领航人就反复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注重实效,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改革之初只是确定一个大致的思路:这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为根本任务,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具体改革方略是:先从比较容易推进并能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入手,即首先从农村改革入手,然后推进到城市改革,同时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然后推进到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并且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即自上而下,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考虑各方面的承受程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少成多,逐步推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在渐进过程中, 经过反复考虑,反复比较,并经过多年的思考试验后才逐步形成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一目标的确立,经历了长达14年激烈的争论,其争论的激烈程度,在中国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才把这场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这种“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在改革实践中逐步确立改革目标的做法,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逐步深入,同时又防止出现大的挫折。

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领域改革的相互配合。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五)以开放带动改革,改革促进开放。

中国改革的一个特点,是改革和开放同时并举。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改革和开放,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必须与开放紧密结合,是因为在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历史一再证明,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吃过这个苦头。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之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的开放。以后关起门来,影响了中国发展。中国要获得发展,不开放不行,这是一个大政策。

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中国的开放也是全面的。是向全世界的开放,是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其中主要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 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因为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要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切成果,特别是当今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我们的对外开放,包括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就是改革。对内开放,就是打破地区壁垒,实现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这就需要对现行体制进行根本变革。不实施改革,开放也难以实施,中国也就发展不起来。而开放的实行,特别是对外开放又势必推动国内的体制革。 因此,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六)要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大胆开拓,又要步子稳妥,还要方式适当。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急躁冒进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在社会主义改革史上,急躁冒进也没有一次成功的先例。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稳定,这是战后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经济建设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一些后来居上的国家成功之要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在稳定中寻求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教训就是急躁冒进。形势不好时,头脑还比较冷静,形势一好,头脑就发热。这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急躁冒进,曾经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灾难。这方面的教训要牢牢记住。

这里所说的稳中求进,是就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而言,关键是要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途径和动力。

我们所寻求的稳定,不是停滞的稳定,而是动态的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是为了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这里,骑自行车原理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自行车骑得太快,易栽跟头,若骑得太慢或者不动,最终也会摔下来。只有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稳步前进。

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有过十分鲜明而又扼要的论断: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

—稳定压倒一切。

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改革的领导核心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 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发展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不稳定,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七)正确处理破和立的关系,尽可能缩短新旧体制之间的过渡时期,把新旧体制转轨期间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改革,是新旧体制的一种转换,无疑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既然如此,改革就要破字当头,敢于革除和摈弃种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但破只是手段,立才是目的。破要服从立,服务于立。即使破,也有不同的破法。大致来说,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先破后立;二是边破边立;三是先立后破。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要视其具体情况。鉴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还是先立后破为好。新的体制建立起来了,旧体制不攻自破,新的机制运转起来了,旧的机制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某些国家全盘“休克疗法” ,盲目照搬某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搞成没有商品的商品经济,没有市场的市场调节,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旧的体制和联系破坏了,新的体制和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必然导致混乱和无序,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危机。我国前些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经济过热、宏观失控和某些秩序混乱等社会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旧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破坏了,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又未能及时地建立并正常地运转起来,留下了一系列的权力真空、政策真空和法规真空,被一些人钻了空子,导致诸如社会分配不公、腐败现象滋长、社会秩序混乱等一系列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以至于不得不花很大的气力进行治理整顿。

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新旧体制的转轨还没有完成。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面临的最大危险,是改革可能以不彻底而告终,形成事实上“半计划半市场经济体制”。旧体制的弊端没有彻底消除,新体制的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这种畸形的体制下,两套对立的比赛规则及其评价标准同时存在,“无规则游戏”比比皆是。 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清除陈旧观念及其利益集团对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扭曲、干扰和拖延,必须从理论上、政策上彻底消除一切认识误区,把这场改革进行到底。

(八) 要把破除旧体制与创新新体制结合起来,

邓小平在谈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时讲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视。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邓小平同志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于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深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启示是,要把改革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运用法制手段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改革,说到底就是一个破除旧体制,创新新体制的过程。要伴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把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通过法律程序从制度上把它固定下来,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这样既可以巩固改革成果,又可以使人们在改革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化,还可以避免由于人事更迭,使改革进程发生逆转。这样,随着改革的拓 展,新制度就会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九)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试验,是一场深刻革命。它既涉及到权力的调整,又涉及到利益的分配,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要把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顺利完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领导核心只能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共产党。只有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有组织、有秩序、分步骤地积极推进,大胆探索,才有可能实现既定目标。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否定党的领导,解散党的组织所导致的灾难性恶果,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在当今中国,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就失去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不仅改革搞不下去,建设也无从谈起,甚至连起码的社会秩序也难以维持。这是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的实践中认识到的一条真理。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领导层主动自觉地自上而下进行的社会结构性调整和体制改造,因而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分步骤地推进。作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改革的领导权,紧紧把握改革的进程和方向,使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十)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进行改革理论准备。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在“文革”所导致的巨大历史灾难中被迫进行的,改革的理论准备比较薄弱。从改革是一种探索性的伟大实践、没有先例可循的角度看,在改革初期,强调摸着石头过河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从事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伟业,就特别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理论的超前作用和指导功能也正在于此。

关于中国法律思想史的一些问题!跪求高手解答!

解释以下材料,并说明是谁或哪一派的法律思想,简要分析其内容和意义rn1、法令滋彰,盗贼多有rn2、恤刑慎杀,先教后刑rn3、不尚贤, 使民不争rn4、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rn论述题rn1、简述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怎样一次重大变化rn2、简述韩非对法的认识rn3、评述孟子法律思想与荀子法律思想的异同rn4、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rn5、评述荀子的礼法思想rn知道的高手说下!谢谢了!
  学习本单元,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 一: 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 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 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 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 清朝的军机处
  (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设立军机处
  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B.影响: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1. 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2. 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3. 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2)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
  4. 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相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秦汉: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
  宋朝:削弱宰相实权(三省长官没有实权)
  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又设军机处

  5. 秦至清的中央与地方机构
  朝代 中央机构特点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秦 传承开创 三公九卿 郡县制
  汉 汉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国并行
  隋唐 承前启后,有所创新 三省六部 道州县三级
  宋 进一步加强 二府三司 路州县三级
  元 有新发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明 空前加强 废丞相、设内阁 省府县
  清 达到顶峰 设军机处 省府县

  6.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1)积极作用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 夏朝, 启 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义务:分封的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由于诸侯势力壮大,分封制受破坏。标志性事件就是楚王问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系统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还有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⑤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颁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灵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专制,使人民处境恶劣,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①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习惯称三公。③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④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⑤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⑨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继承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军政大权,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机构与隋朝相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起点。(45页下面)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
  后三教合一 宋明理学 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 B、“礼”(“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 B性善说 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 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 ②非攻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 ;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四、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 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 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
  (1)内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
  (2)历史地位:
  ①宋朝被斥为“伪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2、陆王心学
  (1)内容:
  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
  王阳明: ③“致良知” ④知行合一
  (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五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①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因循守旧; ②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
  ③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
  ①批判孔孟儒家思想,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②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2、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1)经世致用思想: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振兴工商;“工、商、皆民生之本”
  (2)君主专制的批判: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我的天,那么多,我估计没有几个高手愿意去好好翻书来回答,我给你说说,不保证答案的正确性,仅仅供阁下参考:“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我
感觉是法家的思想;“恤刑慎杀,先教后刑”感觉是周朝的思想;“不尚贤, 使民不争,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两个是儒家的不,感觉是孔孟的东西,我不知道正确否,仅仅是我个人的直接。
论述题
1、简述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怎样一次重大变化
我觉得主要是由“……”转变为“君权神授,以德配天”,还有就是周公的礼刑并用。……
2、简述韩非对法的认识
呵呵,这个大家喔真是感觉遗憾,知道他是法家的人物,还真不清楚他对法的认识,惭愧!
3、评述孟子法律思想与荀子法律思想的异同
这两位圣人我觉得主要是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君贵民贱”……
4、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
唷!这些题蛮有难度的,这个也是盲点啊!
5、评述荀子的礼法思想
儒家的一套东西我们或多或少的在用,要说还真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本文标题: 没有外来思想的刺激,中华民族能自主完成工业化、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120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西兰花有哪些营养日本人的血缘、长相、性格、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是和中国北方人还是和中国南方人(或者某一区域)更接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