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了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将领在历史上有谁?李牧。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内青壮基本所剩无几,接着又倾国之力打了一个邯郸之战。...
做到了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将领在历史上有谁?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这句诗出自哪里?
比喻挽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
文天祥千秋祭
文天祥千秋祭
古今中外哪些人能算得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黑水靺鞨,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女真族,在一个从高丽过来的民族不明人士完颜函普的带领下,一个小小的靺鞨部落迅速崛起,等传到重孙子完颜乌古乃的时候,靺鞨完颜部就利用辽国和其他靺鞨部落的矛盾,玩双面间谍,统一了这群野人靺鞨的大量部族了。
这之后的故事,就是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的灭辽战争了,可能就连金国也没想到过这个马上民族如今这么的不堪一击,在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统治后,国家开始愈发的腐朽,最后只能被迫向宋朝求援,而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也是个除了打猎什么都不愿关心的存在,甚至想过自己就算被破国也能逃到和自己结了亲的北宋和西夏皇帝那里去。
而北宋也从来就没想过,金国打辽国都这么顺利,打你岂不就是摧枯拉朽了,所以就在被吊打的辽国和北宋大谈“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老哥能不能帮帮我的时候,也完全不动心,和那个自己都没怎么见过的黑龙江土著签了个“海上之盟”,想要合伙灭辽,要回自己当年的燕云十六州。天祚皇帝在位的时候,自己那几个首都被金军迅速攻破,旁边的宋国自以为聪明的可以坐收渔利,搞的这个可怜皇帝跑到大草原上到处玩。耶律大石本来是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也是个贵族,这人很爱学习,也是个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并且考入翰林,曾经当过辽祥州刺史,后来镇守幽州,也就是这个时候宋朝非要跑过来加把火打辽国,耶律大石就带着烂成这样的辽国屡次打败宋军,总之耶律大石也很不明白宋朝玩的是个什么东西,和童贯的使者说辽国一直都没背盟,你这宋朝太阴险了吧。
而女真也确实是满万不能敌,耶律大石一度被打的大败,还有一段时间被俘,金国为了笼络大石还给他搞了个老婆,而在金史里记载里他还给皇军带过路。不过就算是真的我们也就当成曲线救国吧,最后在耶律大石的女真老婆的帮助下,他又逃回了投奔在草原上放羊的辽天祚帝,还靠着自己的威望收拢了不少的部众,也不知道一直愿意打猎的天祚皇帝受了什么刺激,看见耶律大石回来,非要跑过去反攻金朝,耶律大石终于知道和这哥们混自己早晚也得死在金国的手里,于是做了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跑到辽国放在漠北的最后一个军队驻扎地,一个叫做“可敦城”的地方。
图 可敦城的位置以及当时大致的几个政权和部族的位置,辽国已经基本被灭,而金国马上就要灭了北宋,我们现在叫做蒙古高原的地方,其实更多的是一片大漠戈壁而不是草原,这里活动着大量的鞑靼、室韦等部,和当年的鲜卑属于一脉相承的关系。
可敦城本来是辽国安插在边陲的一个军事据点,因为一直向北到达贝加尔湖一带的时候,受到东风和北冰洋的影响,就开始变得湿润了,而辽又一直笼络鞑靼、室韦(后来大名鼎鼎的蒙古就是室韦的一个部),所以这个可敦城的军队也是个轻易不能动的。
耶律大石带着200来人,跟着自己向西北跨过大漠戈壁,希望能找到那个缥缈的可敦城,但他一个在北京长大的翰林,从来也没去过那种地方,更别说在大沙漠里长途跋涉了,就在眼看就要玩完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白鞑靼的部落,也就是多年后成为成吉思汗小弟的汪古部,这个部落因为受到辽国恩惠,给了大量的补给和马匹,最终耶律大石成功的见到了这个可敦城,见到了一群完全搞不清状况的契丹兵。
可敦城的20000多契丹兵,知道大辽已经要完了,正在盘算自己到底是投奔别人还是跟着鞑靼放牛,看见耶律大石来了,异常兴奋,大石打着天祚皇帝的旗号,开始整合部众,逐渐的壮大势力,这也就不多说了,总之辽史也没咋记载。按照宋朝的记载就是,宋金都注意到了这股势力,并且耶律大石还不断地联系南宋去攻打金国。没过多久,1125年,天祚皇帝在逃亡西夏的过程中被抓,次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本来就欲加之罪的金国以宋朝又一次背盟金国为理由,最后俩倒霉皇帝被搞到哈尔滨当奴隶客死他乡。耶律大石“迫不得已”称帝,和刘备一样,虽然没多大地盘,国号还叫辽。
耶律大石知道一个小小的可敦城是肯定没法让自己复国的,既然东边的金国暂时不能打,那就看看西边的几股势力吧。
图 可敦城西边的情况(现在蒙古国西部和新疆一带)。
其实我们熟知的回鹘也可以说维吾尔,他们的老家并不在新疆,本来是现在蒙古高原的一个大部落联盟长,结果随着老大唐朝的衰落,自己却被一个突厥的边缘部落黠戛斯给干掉了,而这个黠戛斯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随着回鹘战败,他们逐渐迁移到现新疆地区,在新疆东部建立了高昌回鹘,和当地的土著白人大量混血,逐渐有了现在维吾尔人的雏形。
而随着回鹘西迁,唐朝灭亡,北方又变乱了,黠戛斯毕竟统治不了回鹘的旧地,所以导致了大量突厥残部、甚至东边大兴安岭过来的鲜卑遗民室韦(室韦一般认为和鲜卑是同义)、鞑靼(鞑靼是突厥对室韦的称呼)做大,后来兴起的“蒙兀室韦”就是蒙古的前身,而这个时候最强大的,当然是西边的“乃蛮部”。(熟悉蒙古历史的应该对这些名字比较熟)。耶律大石本来想找个比较落后的软柿子捏,就跑去打人家黠戛斯,没想到这群冰天雪地跑出来的壮汉连大石都对付不了,最后只能转向曾经臣服于辽的高昌回鹘。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