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的皇帝们怎么不想收复安南

发布时间: 2021-07-16 19:01: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嘉靖皇帝为什么不占领安南因为当时北方和蒙古打得很激烈,南方和葡萄牙入侵者发生着激烈的海上冲突,还有大量军队在戚继光等人的指挥下在...

南宋时期的皇帝们怎么不想收复安南

嘉靖皇帝为什么不占领安南

因为当时北方和蒙古打得很激烈,南方和葡萄牙入侵者发生着激烈的海上冲突,还有大量军队在戚继光等人的指挥下在东方沿岸抗击倭寇,无闲暇时间占领安南,如果继续派兵,只会增加国家的负担,穷兵黩武,没准会加快明朝灭亡。君,以为如何?

明朝收复安南,为什么仅仅过去20多年就放弃了?

越南古称安南,从秦朝时期开始成为中原王朝势力范围,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割据自立,宋朝无力收复,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派遣大军灭了当时的胡氏政权,安南再次成为中原王朝领土,但是这种局面没有持续太久,明宣宗时期,明军北撤,放弃了安南地区,明朝在安南也就维持了20多年的统治。

首先要说的是,当时的安南可不是贫瘠无用之地,这里有富庶的红河平原,正是因为如此,历代中原王朝才会多次征伐。明朝放弃安南实际上正说明,明王朝国力开始走下坡路,不得不在边疆进行战略收缩。

15世纪的时候还不是民族主义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明朝和安南也只能说是“出现民族国家萌芽”,事实上仍然是中古时的君主国,这个时候主要的文化还不是“民族认同”而是“忠君报主”。明朝吞并安南的确还是得到一批安南人士支持的,甚至一直到黎利占明显上风的时候仍然有很多安南人忠明不悔,比如安南人琴彭镇守茶隆关七月,死不投降黎利,最终死难……

明朝在安南的策略上还是不重视的,应该说当时明朝政策得力用人得当的话,是可以消化安南的。最大的败笔就是,在安南没有设立一个长期的镇守并手握兵权的职务和人物。张辅是个合适的人选,他熟悉当地局势和能让当地土人畏惧。明朝皇帝给他一个类似沐英永镇云南的待遇,经过100年的同化,是能把安南收服的。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朱棣终究还是没有勇气和魄力,像老朱封沐英为黔国公镇守云南那样,封张辅为王公镇守安南,加上后来明朝用人不当,治理不善,才导致安南得而复失!而且就算放弃了,也应该把凉山,高平,河江纳入广西,特别是凉山,自古安南能够割据就是有凉山做屏障,想当年秦国战略巴蜀就是把秦岭一带归陕西管辖,让巴蜀无山可守,凉山一失守,安南就无险可守了,大军一到估计就只剩下投降了。

再者明朝军事实力下滑也是很明显的,实际上明朝从成祖时期失去朵颜三卫,到宣帝时期失去安南,都是国力真实体现,明朝宣帝开始军事上就走下坡了,明朝军事上一大特点就是,很快达到巅峰,然后就开始走向衰弱。明军在安南后面的军事行动是很窝囊,前期是因为有张辅这个征服者杀神在,各种不服反叛都平定,要不是他被调离了,黎利是不可能壮大的,后期那些明将也不知是不是轻敌还是越南每个都戏精上身每一次祚败都引到明军中伏,还有在安南这么久对其地形还不了解也是军事失败主要原因,其实明朝对安南真的没找到有效统治方针。

而且说道本质上,明朝对安南的失败主要是没有长远的战略考量。是一时冲动而发起的战争,对战争的长期性复杂性都没有充分心理准备,像俄国与土耳奇瑞典两国为争夺出海口,反反复复进行了近百年战争。最后俄国成功了。明朝打安南的动机一开始就偏了,打安南的目的不是为了利益和占领,安南被明军所灭的真实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有其他叛逆推翻了明王朝册封的皇帝,才被明成祖朱棣灭国,但随后又重新进行了册封,明王朝的主要政策就是进行册封,是为了显示正统和宣示威严,包括郑和下西洋一样,因为永乐的皇位来的就不合法,是为了让万邦来朝,表明他是中华正朔 ,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到了明宗时期,安南就成为高投入低收益的边陲之地了,以古代的通讯水平以及交通来看,鞭长莫及不说统治成本也巨大无比,明朝官绅士大夫们也看不上这个“贫瘠之地”,所以自然主张放弃了。

1.明王朝国力开始走下坡路,不得不在边疆进行战略收缩。2.在安南没有设立一个长期的镇守并手握兵权的职务和人物。
因为这个地区离中央比较偏远,并且土地评级人口稀少,所以明朝就放弃统治了。
因为安南地区离明朝中原太偏远,明朝无法对他实行有效控制,才放弃。

明宣宗朱瞻基不尚武,还主动放弃安南之地,为何?

纵观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皇帝,奇葩的数量当属明朝无疑,蟋蟀皇帝朱瞻基,俘虏皇帝朱祁镇,,罢工皇帝朱翊钧,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然而尽管这些明朝中后期的皇帝都个个奇葩,但是明朝的前期却是圣君贤君明君仁君人才济济。

《国史唯疑》载:宣宗特好蟋蟀戏,采之江南,苏守况钟尝被敕索千个,不许违误。时为语日:“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苏人至有以一蟋蟀陨其家三命者,上行下效,习已成风。 

朱元璋的“驱逐鞑靼,恢复中华”,一举奠定了明朝的国基,明成祖朱棣的五征蒙古,郑和下西洋使得万国来朝,之后的明仁宗尽管在位了只有九个月,却掀开了接下来明朝盛世的大幕。

汉朝有文景之治,隋朝有开皇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同样的明朝也有仁宣之治。而其中仁宣之治的主角除了只在为了九个月的明仁宗,明宣宗朱瞻基更是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轻徭薄赋,减少用兵”,在朱瞻基的休养生息之下,明朝的国力迅速的得到了提升。朱瞻基也博得了一个贤君的称号。

然而朱瞻基的一些措施则也使得后世自身遭受到了很大的诟病。除了设置内书堂使得太监读书写字,开启了后世的祸患以外,朱瞻基的军事眼光也远远不如自己的爷爷明成祖朱棣。撤除了奴儿干都司,使得明军没有了进攻草原的据点,朱瞻基甚至将自己爷爷时期经历过多次大战才得以纳入中国版图的领地安南放弃了,使得安南重新恢复了附属国的地位。

那么,朱瞻基放弃安南真的是错误吗?他到底为什么要放弃安南地区的疆土呢?

一、安南叛乱反复,朝廷多次征讨

明成祖朱棣时期,英国公张辅收复了安南,从此安南成为了明朝版图的一部分。于是朝廷之内开始派官员进行管理。

然而封建王朝时期,由于人们的乡土观念浓重,以及在当时对于明朝来说,属于天朝上国,人们对于这些边远小国,尽管已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然而在明朝官员的意识中,仍然认为其是关外蛮夷,所以皆是充满了鄙夷。

在朝廷派遣的官员到达安南之后,由于明朝刚刚占领安南,百姓并不归心,这个时候的明朝官员应该以安抚为主。在古代由于交通的阻碍,这些偏远地方在官员的心目中,认为被派遣到这种偏远的地方为官,就相当于流放。例如宋朝时期大词人苏轼就曾经被流放到儋洲为官。

《琼台纪实史》称:“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这些被派遣的明朝官员却不是苏州,来到安南之后则满含抱怨,对于安南地区的百姓采取了高压政策,于是激起了很大的民愤。再加上在明成祖朱棣将安南纳入版图之前,安南经过上百年的自主发展,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语言等,所以对于明朝的强行占据安南百姓有着很大的怨言。

于是正是因为明朝政府官员的高压政策,以及以往安南勋贵王族的趁机作乱,妄图重新恢复统治,以及汉族与安南之间所存在的民族问题等使得安南经常发生叛乱。甚至在安南人的心目中,将明朝比作贼寇。


安南的《大越史记全书》里记载:“北寇凶残,南民困屈。” 

于是因为安南的叛乱,明朝不得不多次派遣军队去进行镇压,然而这种情况毕竟治标不治本,尤其是一旦明朝一时不查,安南就会再次反叛,使得明朝对此感到厌烦。再加上因为地理偏远,并且明朝的大部分军事实力都主要集中在北方用来抵御草原部落,所以每一次明朝的出兵平叛都会消耗大量的财力民力,使得明朝的财政支出往往入不敷出。

而在明仁宗以及明宣宗时期,由于明成祖朱棣和郑和下西洋,亲征蒙古,修著《永乐大典》等各种事情,明朝的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所以明仁宗以及明宣宗接下来做的事情就是休养生息,使得国家财政恢复过来。

然而因为多了一个安南的问题,财政是一大笔支出,并且因为安南地区并不能为朝廷提供太多的赋税,反而要消耗国库,于是明宣宗朱瞻基就有了想要放弃安南的想法。

“反复思之,只欲如洪武中、永乐初,使(安南)自为一国,岁奉常贡,以全一方民命,亦以休息中土之人。“——《明宣宗实录》 

二、安南反叛势力壮大,明朝不得不议和

明成祖朱棣时期曾经派遣李彬处理安南叛乱问题,但是由于叛军的不断增加,李彬也是勉强应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李彬的突发身亡使得安南的叛军得到了喘息的时间,等到明朝政府收到消息并且再次派人去顶替李彬位置的时候,安南以黎利为首的叛乱势力已经做大,等到明军到来之时,黎利依仗着地形之利大败明军。于是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明宣宗朱瞻基决定放弃安南,如果再次出兵进行镇压朝廷不得不继续劳师远征。

并且因为黎利的反叛势力已经做大,对于朝廷而言远征更是一次巨大的损耗,于是朱瞻基的心中就起了撤销安南的心思。

然而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朝南征北战,成为了众多国家的宗主国,如果因为明朝担心损耗而使得安南彻底的独立出去,这会对明朝宗主国的国威造成损伤,那些臣服明朝的藩国也不由得会起别样得心思。

于是朱瞻基尽管有这个想法,但是却不能实施。


若以二十年之勤力,一旦弃之,岂不上损威望.愿更思之.”[ 《明宣宗实录》 

随后明朝只能再次出击,然而尽管大胜,却并没有杀掉黎利,安南得反叛势力仍然会死灰复燃,如果继续进行下去,这对于明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然而朱瞻基得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次的胜利向安南以及其他得藩国证明了明朝得军事实力仍在,在这之后裁撤安南,则体现得是明朝体恤民情,并且已经在藩国之中展示了兵锋,所以这个时期朱瞻基则实行了裁撤安南的政策。

三、两害取其轻,裁撤安南

中国封建王朝以来,草原上的势力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生死大敌。朱瞻基时期,由于仁宗以及宣宗所实行的战略收缩,给了草原部落休养生息的时期。于是草原部落的势力在朱瞻基时期已经逐渐壮大了起来。

尽管朱瞻基是守成之君,但是也曾经跟随明成祖朱棣南征北战,有着一定的军事眼光,他清楚的认识到了草原势力对于中原的威胁。相比较而言,南方的安南叛乱对于明朝而言无足轻重,北方的蒙古才是明朝的心头大患。

于是明宣宗迫切的需要国内南方的稳定,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来防备来自北方的威胁。


再加上当初明成祖朱棣占据安南是为郑和下西洋做准备,安南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国家赋税的收入,但是随着明宣宗时期的战略收缩,下西洋已经不再继续,那么安南的地理重要性也得到了消失,于是这个时候朝廷的目光集中到了它所能贡献的赋税上面。

然而安南地区因为人民的反抗叛乱的不断发生,朝廷往往收不到赋税,反而还要进行额外的补贴。于是朱瞻基不得不放弃安南这个地方。

四、总结

正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朱瞻基才不得不放弃安南。

开疆扩土是皇帝们的毕生追求,然而朱瞻基却反其道而行,不得不说朱瞻基的决断,而这个放弃安南的政策,也使得明朝收获了南方的稳定,对于明朝的休养生息之策有着巨大的影响。

虽说失去了不得不放弃的安南,但换回了当时不可多得的盛世,也算是不亏。

中国皇帝之南宋,为什么偏安的江南朝廷,都不愿意北伐?

承接自北宋的南宋却还是没有吸取教训,相反他们反而更加的忌惮领兵在外的将领,如著名的岳飞。他领导的岳家军屡屡大败金人,即将收复汴京时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罢黜了他的兵权,更是在之后为了与金人苟合而杀死了岳飞。因为他们总是怕领兵在外的将领突然造反,他们仅剩的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了。可是终宋一朝,心腹之患始终是外患,而不是内忧,最终南宋也同样重蹈北宋覆辙。

其二点,南宋朝廷并不热衷于北伐的原因则是因为整个大宋朝廷主和派一直占据着上风,他们不遗余力的打压主战派,让许多有识之士报国无门。

这一点又同样是遗传自北宋,当年的大辽南犯时,若非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让皇帝御驾亲征哪有北宋一百多年的江山。可是在打败辽军后早已吓破胆的大宋君臣不顾反对之声签订了“澶渊之盟”,在他们看来无非是多赔一点钱罢了。

后来岳飞打下朱仙镇直逼汴京时,又和当年的澶渊之盟一样,不顾反对之声与金人签订了和议,并因为金人“必杀飞,始可和”的要求杀死了岳飞,才有了后来的和议,打胜了反而要割地赔款,历朝历代都没有如此窝囊的事。

  

其实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南宋皇帝其实并不热衷于收复失地。如果说有一个如赵匡胤一样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有澶渊之盟和后来的嘉定和议吗?当年的“靖康之耻”已经吓破了南宋朝廷君臣的胆子,在他们看来就算胜了也只是一时之胜,无论怎么打自己的结果肯定会输,到时候自己这南方的半壁江山都保不住,于是一份又一份的和议就这样诞生了。

第四南宋有天险可守,南宋有秦岭、淮河、长江这样的天险可守。都城在临安府(今杭州市),隔着长江、钱塘江,有屏障,比较安全。

无论是秦桧还是后来的史弥远或者贾似道,他们都是主和派人士,可是他们是摸准了皇帝不敢打的心思才能如此的肆无忌惮,并且他们也乐于替皇帝背锅。比如秦桧若没有高宗默许,仅仅凭“莫须有”三个字就敢杀岳飞?而高宗也因为秦桧替他背了锅才有这十几年的权倾朝野。

所以南宋不热衷于北伐,首先南宋皇帝的付很大一部分责任,若不是他们的默许,主和派怎么能弥漫整个朝堂,主战派被压的喘不过气导致军队战斗力孱弱,也因此导致了负面效应,打不过就赔钱,可是别人拿了钱发展自身又开始大规模侵略,最终导致了南宋和北宋一样重蹈亡国的命运。

宋皇帝其实并不热衷于收复失地。如果说有一个如赵匡胤一样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有澶渊之盟和后来的嘉定和议吗
因为国力不行,自从赵构开始,南宋就不愿北伐,最开始是害怕迎回来自己的父亲以及哥哥回来,后面的皇帝是享受安逸,不喜欢北伐;
因为整个南宋的朝廷大多数都是主和派,主战派虽然也有但是一直都被主和派所打压,所以整个南宋都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的元帅。
因为他们在南方发展更好,更安逸和稳定,所以也就不想北伐了。北伐就是为了能过上安稳日子,那么现在已经是安稳日,所以就不被打了。

朱瞻基放弃安南,为何不久安南又主动请降,重归中国版图?

朱棣即位后收复安南,将这里改为交趾,将其划入中国版图。然而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却选择放弃安南,宣布撤销交趾布政使司。朱瞻基封黎利为国王,这时候安南名义上,仍是明朝的附属国,但实际已经脱离明朝统治独立了。

不曾想,到了嘉靖时期,安南国王又带着自己的大臣,主动来向明朝请降。为什么明明都独立了,放着自己的国王不当,却要跑来主动请降,做别人的臣子呢?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朱瞻基放弃安南后,黎利不久就建立了后黎朝,又得到明朝册封,正式开启独立之路。然而没过多久,后黎朝就开始由盛转衰,其主要原因,与频繁更换皇帝有很大部分关系。

当时有个权臣叫莫登庸,他也算是草根出身,却一步步奋斗为后黎朝的大将军,手握重权。当时后黎朝的皇帝黎昭宗,甚至还亲自到莫登庸的府邸,将他封为太傅。

随着权势增大,莫登庸就想控制住黎昭宗,他一边让女儿进宫服侍黎昭宗,监视其一举一动,一边让儿子莫登瀛私下部署。黎昭宗早知他的意图,就想召集群臣一同讨伐莫登庸,结果事情泄露,黎昭宗只好跑到山中躲藏起来。

于是,莫登庸向外宣告,说黎昭宗被奸人挟持到了外地,便拥立了黎昭宗弟弟黎椿为帝,是为黎恭皇。不久,他干脆逼迫黎恭皇让位,自己当了皇帝,成立莫朝,改元明德。

这时候已经是明朝嘉靖年间了,听到莫登庸自立为帝的消息,嘉靖帝很是不满。毕竟当初同意议和,就是想你安分一点,现在你又搞内乱,还改朝换代,把我这个宗主国放在哪里?

虽说自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国力就有所衰弱,与当初那个吊打蒙古的军队不可同日而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还是中原之主,要真是决心灭你后黎朝,你多半是不能幸存的。

另外,除了明朝这边不高兴,后黎朝内部也不高兴。因为后黎旧臣又拥立黎昭宗的儿子为帝,是为黎庄宗。他们根本不会承认莫登庸这个皇帝,便请求明朝派兵讨伐莫登庸。

明朝本来就对此事不满,后黎朝既然有此请求,那是再好不过了。于是嘉靖帝任命仇鸾为都督,毛伯温参赞军务,屯兵镇南关,准备讨伐莫氏。没想到这个莫登庸,倒是学起了宋徽宗,知道明朝要打来大难临头了,马上就禅位给儿子莫福海了。

很快,明朝军队就兵临城下,莫登庸一看实在打不过,便和众人商量着,一同演了一出苦肉计。他们将自己捆了,然后莫登庸带着众人,一同来到镇南关请降,请求内属明朝钦州。

不仅如此,他们还割让了许多土地给明朝。莫朝不战而降,还自愿献出这么多土地,明朝当然是欣然接受了。就这样,嘉靖帝又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属国降为属地,封莫登庸为安南都统使。于是,安南名义上重归中国版图。

与此同时,后黎朝旧臣拥立的黎庄宗,渐渐在安南国内成长起来,与南部的莫朝分庭抗礼,他们内部就形成了南北朝。不得不说,他们还真是向中国学了很多东西。

本文标题: 南宋时期的皇帝们怎么不想收复安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89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60亿汉服生意破圈:年轻人一年买30件,电商卖家苦熬价格战张学良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