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的简称、省会?中国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的简称和省会分别如下:1、河北,简称是“冀”,...
中国各省的简称、省会?
中国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各省的简称和省会分别如下:
1、河北,简称是“冀”,省会是石家庄;
2、河南,简称是“豫”,省会是郑州;
3、陕西,简称是“陕”或“秦”,省会是西安;
4、山西,简称是“晋”,省会是太原;
5、山东,简称是“鲁”,省会是济南;
6、甘肃,简称是“甘”或“陇”,省会是兰州;
7、辽宁,简称是“辽”,省会是沈阳;
8、吉林,简称是“吉”,省会是长春;
9、黑龙江,简称是“黑”,省会是哈尔滨;
10、云南,简称是“云”或“滇”,省会是昆明;
11、贵州,简称是“贵”或“黔”,省会是贵阳;
12、福建,简称是“闽”,省会是福州;
13、广东,简称是“粤”,省会是广州;
14、海南,简称是“琼”,省会是海口;
15、台湾,简称是“台”;
16、四川,简称是“川”或“蜀”,省会是成都;
17、湖北,简称是“鄂”,省会是武汉;
18、湖南,简称是“湘”,省会是长沙;
19、江西,简称是“赣”,省会是南昌;
20、安徽,简称是“皖”,省会是合肥;
21、江苏,简称是“苏”,省会是南京;
22、浙江,简称是“浙”,省会是杭州;
23、青海,简称是“青”,省会是西宁。
省会,或称省治、治所,清代称为省城,为省行政中心(政府驻地)。中国的省会为国家一级行政区——一般为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正式文件中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并不称作省会。自治区的行政驻地通常称首府,在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有时也被称为省会;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不称之为省会,直接称之为政府所在地、驻地或治所。
省会—百度百科
省份 简称 省会
北京市 京 北京
上海市 沪 上海
天津市 津 天津
重庆市 渝 重庆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吉林省 吉 长春
辽宁省 辽 沈阳
内蒙古 蒙 呼和浩特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新疆 新 乌鲁木齐
甘肃省 甘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陕西省 陕 西安
宁夏 宁 银川
河南省 豫 郑州
山东省 鲁 济南
山西省 晋 太原
安徽省 皖 合肥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江苏省 苏 南京
四川省 川 成都
贵州省 黔 贵阳
云南省 滇 昆明
广西省 桂 南宁
西藏 藏 拉萨
浙江省 浙 杭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广东省 粤 广州
福建省 闽 福州
台湾省 台 台北
海南省 琼 海口
香港 港 香港
澳门 澳 澳门
中国各省的简称
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讲中国文明的起源,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中国文明?这样我们才能谈到它的起源问题。最近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有一部分是集中在“文明”这两个字的定义上的;例如有人说红山文化有玉器、有女神庙,证明中国文明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辽河流域;也有人说红山文化还没有发展到文明阶段,还不具备文明的条件,所以讲中国“文明”的起源还谈不到红山文化。
谈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第一步是决定“文明”该如何界说,下一步便要决定什么是“中国”文明。最近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上,这是若干争辩的焦点,但这个焦点并没有明显地揭露出来。争辩的一方采取所谓“满天星斗”的看法,主张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因为上述新石器时代六个区域文化都是中国文明的祖先。
争辩的另一方则以文字、青铜器与城市为界说文明的标志,指出中国境内最早达到这种标志的是中原的二里头文化,所以中国文明的起源还是自中原开始的。
争辩的两方都有考古文化的根据,但他们的意见分歧,是因为他们笔下的“中国文明”实际上不是一回事。前者用广义的界说,相当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在时代上是连续性的;后者用狭义的界说,以最早的文明相当中国文明,亦即把华夏文明当做最早的中国文明的代表。
说实话,我等才疏学浅,谁对谁错也搞不清楚。
但是,从现代考古资料来看,殷商以后可以肯定不谈以外,那么究竟中国文明该从那段算起:
1.以裴李岗、老官台等遗址为代表的较早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约7000~5000)
2.仰韶文化(约5000~3000)
3.龙山文化(约3000~2200)
4.二里头文化(约2200~1500)
5.殷商二里冈和殷墟期文化(约1500~1100)
1.从裴李岗、老官台文化到仰韶文化的阶段:一般来看,是自给自足的农村生产阶段,手工业没有专业化,金属工业缺如或小规模,没有显著的战争或经常使用暴力的证据,在财富分配上没有显著的分化或阶级分化,没有真正的文字。
2.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阶段:由于以聚落形态的研究为目标的大规模考古调查在中原尚未广泛进行,我们对于龙山时代聚落与聚落之间的从属、联合关系了解还不清楚。但中原社会到了龙山时代显然发生了重要的内部变化。夯土城墙的建造与战争和人牲遗迹的发现都指向一个用于戈、有甲兵的新的社会秩序。陶寺的墓地表现了尖锐分化了的阶级,并且表现了上属阶级与礼乐的密切联系。手工业分化的专业中有从事骨卜的与制作祭祀陶器的活动,但至今还没有宫殿建筑、青铜礼器与文字的发现。我相信青铜礼器与文字的萌芽可能都在龙山时期,但在目前的资料上看来,龙山与下一个阶段的二里头文化之间是有一道很深的鸿沟的。
3.从二里头文化到殷商文化的阶段:这是有宫殿建筑、大规模战争、殉人、用人牲与铸造青铜礼器的阶段。二里头文化中虽然还没有文字发现,但它的宫殿建筑与青铜礼器表示它与殷商近,与龙山远。
如果说阶级社会便是文明社会,龙山时代至少可以说是初级的文明社会,而二里头、殷商文化可以说是高级的文明社会。
但以上都只是中原地区的历史现象。中国其他地区的史前史与历史时代早期文化也需同样的分析、分段,各地区可能各有它自己的文明阶段。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太复杂,相信还需要更多的发现来论证这个问题。 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策划时便确定是“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研究途径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结合。“十五”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预研究”,继续了这一研究途径。“预研究”将制订今后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规划,相信在新世纪中,很快会出现研究探讨中国文明的新局面。
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黄帝之后,最著名的共主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相传尧的末年,洪水泛滥,禹父奉命治水,花了九年时间而一事无成,而被尧处死。及舜即位,禹奉命继其父治理洪水。禹用疏导的方法,广修沟渠,终于根治了水患,从此成了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被称为『大禹』。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远古的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是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请采纳
中国的所有城市名称,有什么?
哈尔滨:满语是“晒渔网的场子”的意思。它原为一渔村,铁路通车后逐渐兴起,1932年设市。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的城市”。
锡林浩特:蒙古语为“高原的城”。
包头: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
海拉尔:蒙古语为“流下来的水”。
乌兰浩特:蒙古语为“红色的城”。
乌兰察布盟:清朝时各旗会盟于红螺谷(蒙古语称“乌兰察布”)而得名。
锡林郭勒盟:清朝时各旗会盟于锡林郭勒河而得名。
伊克昭盟:清朝时各族会盟于伊克昭(蒙古语为“大庙”)而得名。
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宝山”。
吉林市:原名吉林乌拉,满语为“沿江”。
有“化工城”之称。
西安:古名长安。明初设西安府,是控制 中国西部的战略要地,故称西安。又因汉长安 城内有西安亭,借以命名“西安”城。1928年 设西安市,1930年改名西京市,1943年复改 西安市。它是我国古都之一。
银川:它是著名的塞上古城。一称宁夏 城,简称夏城,又称银城。银川地名来自对贺 兰山与黄河之间渠道纵横、田园密布的“塞上 江南”美好地理景象的描述。清初,银川已作 为宁夏城的别称。1947年正式改名为银川市。
乌鲁木齐:蒙古语是“优美的牧场”的意 思。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为“黑油” 阿克苏:维吾尔语为“白水”。 济南:因城在古济水之南,故名济南。1929年设济南市。济南自古有七十二泉,因而被誉为“泉城”。
南京:因战国时楚国在此筑城置金陵邑,故名金陵,三国吴时称建业,又叫石头城。晋时称建康。明代时称南京。清朝时南京为江宁府治,敌简称宁。1930年设南京市。它是我国古都之一。
苏州:以姑苏山而得名。 无锡:周、秦时盛产铜锡,至汉代,锡开采完,故名无锡。 秦皇岛:因秦始皇曾在此求仙而得名。
连云港:因位于云台山与海中的东西连岛之间而得名。 徐州:以古代徐夷或以古“九州”之一的徐州而得名。
镇江:因常受水害,所以在水名之前加一吉祥词,以示祈望而得名。 盐城:以产盐而得名。
合肥:以肥水出紫蓬山,分为二支,流至此地后合而为一,故名合肥。
淮南:以在淮河南岸而得名。
淮北:因地处淮北而得名
。 蚌埠:相传古时曾采蚌取珠于此。船舶
聚集之处叫埠头,称蚌埠集。市因蚌埠集而得名。
马鞍山:因西侧沿长江有马鞍山,故名。
芜湖:在芜湖侧,以其地卑,蓄水泞深, 而生芜藻,故叫芜湖。
铜陵:因铜官山而得名。1956年以铜官 山矿区设铜官山市。
杭州:传说大禹治水时,到了这里才舍航登陆的,航杭同音,所以以后才叫杭州。
宁波:由于它属下有个定海县,取“海定则波宁”之意。简称甬,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又简称鄞,因境内有座赤堇山,山上盛产赤堇草(今名紫花堇草),以此得名。
福州:福州之名始于8世纪20年代唐开元时,是以山名作州名的。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福州。它还有“榕城”和“三山”的别名。“榕城”是因市内多榕树而得名。“三山”是因城内有乌石山、于山、屏山三座名山而得名。
台北:以方位命名,因在台湾岛北部,故名台北。
基隆港:外有小鸡笼屿,港以东有大鸡笼山,故当初称它为“鸡笼”。后来感到名字不雅,清代光绪时以谐音取“其地昌隆”的意思,称为“基隆”。
台中:以方位命名,因在台湾岛中部,故名台中。 淡水:以水域命名。
洛阳:因在洛河北岸,故名洛阳。
开封:古代为汴州地,故简称汴。
衡阳:因在衡山之南,故名衡阳。-
武汉: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武昌原为唐方镇名,后升武昌军节度使,治所在今地,故名。
汉口,以位于汉水入江之口而得名,1926年设特别市,1929年一度改设武汉特别市,1931年改普通市。
汉阳,在原汉水之阳(明代汉水改道龟山之北)。1949年三镇合并设武汉市。
广州:三国时,吴改交州为广州,这是广州一名出现之始。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古代传说中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手持谷穗至此,因称广州为“穗城”,又别称“羊城,”。
贵阳:简称筑。因明代先后为贵筑司、贵筑乡,清代为贵筑县而得名。 景洪:原名允景洪,傣语为“黎明之城”。
重庆:简称渝。因隋、唐时曾置渝州于此而得名。市区依山建筑,是有名的山城。现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
拉萨:藏语为“圣地”。因全年日照充足,阴雨曰和雾日都少,经常晴空无云,阳光灿烂,故有“日光城”的别名。
中国的哪个城市被称为六朝古都
南京。在我国唐宋以前就称“六朝古都”。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江苏省省会。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代于此立都,后又经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都,南京成为融南北风情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城市,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临安,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
扩展资料
1、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
2、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江苏省省会。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历史上,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代于此立都,后又经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都,南京成为融南北风情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城市,被誉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临安,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
扩展资料
1、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
2、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
历史上号称六朝古都、七朝古都、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是哪座城市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