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能让你戒烟》是一本由[英]亚伦?卡尔译者:严冬冬著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元,页数:2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一):不吸烟的人也可以读一下,因为…有些不吸烟的人纯粹是因为讨厌烟味,并不
《这书能让你戒烟》是一本由[英]亚伦?卡尔 译者:严冬冬著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元,页数:2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一):不吸烟的人也可以读一下,因为…
有些不吸烟的人纯粹是因为讨厌烟味,并不真正了解吸烟者的心理,对吸烟者身陷的各方精心构造的陷阱也缺乏全面的认识。这种人没有染上烟瘾是有一定偶然性的,因为并没有把握住事物背后的本质。如果哪天烟草公司发明出水果味的香烟,这些人仍然可能中招。
烟草公司的本质就是毒品贩子。政府在这件事上是既得利益者,因为有巨额税收进账。所谓“毒品”,更准确的称谓是 drug,并不包含任何道德批判。哪些 drug 是合法的,哪些比较危险属于 narcotics 进而应该被法律禁止,标准是动态的。19 世纪鸦片在全球基本都是合法的。如果全球的政府突然集体宣布尼古丁为非法毒品,烟草行业仍然可以转而寻找一种毒性更小的替代品,继续原来的生意。政府永远无法禁绝,至少在民主体制下。再往深了说就涉及人权、政府的权力边界等问题了,就像美国西部时期的禁酒令,放到现在是无法想象的。
电影中对吸烟的过度描绘,我更倾向于是因为导演无法找到更好的适合大荧幕的表现方式。这背后有没有烟草公司对好莱坞的利益输送,也许有。
在全面了解了吸烟这回事后,更应思考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其他“必需品”。比如保健品,比如结婚必须先买一对石头……有没有被精心操作的痕迹,想想吧。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二):戒烟——破心中贼就行
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烟瘾实际上是心理上瘾,只要破除了心理上的恐怖和依赖,戒烟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而身体上对尼古丁的上瘾程度非常轻,在打破心中障碍后可以顺水推舟的解决。
详细来说,烟瘾的发生,实际上是社会洗脑和自身错觉的结果,只是你对尼古丁的上瘾而已。吸烟并不能释放你的压力,吸烟非但不能解决你的无聊反而会加重无聊,吸烟不会让人放松只会让人紧张。选择戒烟,你什么都不需要放弃,你能够得到放松和自信,得到健康年轻的身体,能驱散你内心的阴影,让你快乐,自由,蓬勃向上。
亚伦卡尔还强调了几点戒烟的歧途和需要注意的点:意志力戒烟法会让你感觉到剥夺感,戒烟之后不快乐容易重新回到尼古丁的陷阱;减量戒烟法只会延长你的戒断期,直接0根才是最好的选择,大概三个星期你就能告别戒断症状;绝对不要有“只来一支烟”“再来一口就好”的想法,警惕你虚假的吸烟动机;戒烟替代品还是会使你摆脱不了尼古丁的上瘾,甚至会让你增加一门对替代品的上瘾;戒除之后你不会怀念吸烟的感觉,只会感到健康,自由,快乐和放松;现在就是戒烟最好的时机;戒烟不会让你变胖;戒烟,其实很简单。
亚伦卡尔的戒除法给了我很大启示,让我想起了王阳明所说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格言。我把这句话倒转过来:破心中贼难,破山中贼易。只要破除了心中的桎梏和恐怖,身体和行动上的困难自然迎刃而解。我想,这不仅仅是在戒烟上,在任何一种上瘾上,都有可借鉴的地方。更广的说,在遇到任何困难时,破心中贼,都应当是我们需要着重把握的。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三):终于彻底摆脱了
严格意义上,这本书我读了三遍,前两遍是网上下载的PDF版本,实际上是《这本书能让你永久戒烟》,第一次似懂非懂,戒了一周。第二次仔细的阅读,戒了80多天。这一次买了kindle电子版,这个版本,读完了,我也摆脱了尼古丁的奴役了。
前两次戒烟失败,一方面是因为《永久戒烟》里面的表达太啰嗦,相对而言,这个版本更加精炼一些,对于吸烟得陷阱,以及吸烟者心态的描画更加准确,我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一些。另一方面,其实就是因为《永久戒烟》导致我心存怀疑,对于吸烟这个行为的理解不足,导致失败了。
其实吸烟是一种被尼古丁毒瘾奴役下的愚蠢行为这个观点很明确,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第二次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怀疑。我想,如果一个人根本就不想变好,那么就没有了戒烟的动机,自暴自弃的时候点燃香烟,也很美。还有我挚爱的文艺,人生的痛苦等等观点,都和香烟联系在一起。现在我想,自暴自弃时点燃香烟,也是为了获取安慰,实际上,香烟只会让人感觉更糟糕,它不会给人安慰。同时,自暴自弃也是因为渴望没有得到满足,相对而言,它其实也是有“变好”这个前提的。而且,追求绝对的自毁,为何要用香烟呢?愚蠢,直接自杀得了。另外我认为的颓废绝望之美,和香烟也没有关系,那是社会洗脑的结果,香烟不会增加这种魅力,反倒会让人失去敏锐。在偶尔和颓废绝望之美联系在一起存在香烟场景中,没有它,仍然是美丽的。香烟是一种毒瘾,不抽烟的人会更能体会这些美丽。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对可以吸烟的人心生羡慕,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戒烟并没有让我失去什么,只是让我变得更好。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警惕性不足,戒烟一个多月之后,我觉得自己没事了,觉得戒烟很容易,我就抽了一根烟,然后就慢慢再次掉入陷阱。要警惕“一支烟”的陷阱,它会让人再次被尼古丁毒害,再来一根烟,会让我失去前途,失去财富至少30万。
哎,香烟的陷阱真的太精妙了,我竟然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的观点,社会洗脑的太彻底了,方方面面都是这样,但是幸运的是,有这本书。
刚刚,我抽了最后一根烟,当我专注于体会香烟的味道时,真的很难受,我深深的吸一口,几乎要吐出来,又深吸一口,呛得我都流出了眼泪。然后我丢掉了剩下的香烟,还有打火机。想到办公室还有一个打火机,我回到办公室拿了出来,发现口袋里还有刚刚从烟盒里掉出来的两根烟,于是再次一次丢掉了。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我都很期待,因为我知道,读完这本书,我就可以摆脱了。当读到最后的时候,我甚至都激动了起来。
现在我很高兴,因为,我从此自由了,不用再被尼古丁奴役了。
我会买两本纸质书,一个中文本,一个英文版,用来收藏,这是我的一个里程碑。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四):再见香烟,再见叛逆
我们为什么要吸烟,又为什么戒烟?
作者一反人们对戒烟的认知,认为戒烟并非难事,呼吁“轻松戒烟法”。
他总结道,导致人们认为戒烟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生理上对尼古丁上瘾;
心理上因社会洗脑所致掉进“吸烟陷阱”。
作者归纳了几种主流的戒烟方法:
1用尼古丁替代品来戒烟;
2意志力戒烟法;
3减量法。
并且揭示了上述方法的弊端,斥之为无效甚至错误的戒烟法,因为这些方法都只关注戒烟的生理层面。
它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帮助吸烟者戒断吸烟,乃是由于上述方法都需要诉诸戒烟者极强的主观自律能力,其机制是让戒烟者克制对吸烟这一过程的持续性追求。
这种方法非但不能戒烟,而且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无形中使人相信吸烟本身是舒服的,而戒烟是痛苦的,戒烟这一漫长且痛苦的终点是等待那个尼古丁注入所带来的舒服瞬间。长此以往,吸烟者形成了一种善恶观念——将吸烟视作善的,戒烟视为恶的,结果只会吸进更多的烟来满足自己在观念上享受的幻觉。即便能够凭借意志力的坚持减少吸烟的频率,但是感受到的的不会是戒烟所致的快感,只会是折磨与痛苦。
因此作者宣称,戒烟实际上十分简单:当你熄灭最后一支烟时,就是戒烟成功了。接下来需要戒断的不是对尼古丁的生理依赖,而是挣脱吸烟这一行为本身所表征的社会性意识形态给你拷上的枷锁。
全书反复重申的“轻松戒烟法”真谛乃是:
我们不是在身心交瘁的痛苦中戒烟,而是在快乐而建制地成为一位不吸烟的正常人。
我们应该停止恐吓自己 吸烟有害健康,而应该告诉自己 不吸烟是多么幸福。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度陷入沉思 自己是为何掉进了“吸烟陷阱”……
小学五年级,朋友递给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支烟,我拿过烟猛嘬一口,呛得干呕不停,这种恶心的体验使我决心从此不抽烟。的确,我一直坚持了几年,直到初三的某个午后,我逃离学校与家庭的禁锢,到路边的杂货铺花了三块五,搭上了人生吸烟之旅的列车。现在回过头来想,吸烟对我而言,是一种象征抵抗家庭权威和主流观念的工具,是内心渴望摧毁一切的离经叛道的自残式逆反。其实,我并不喜欢吸烟这件事本身,我利用的只是吸烟这件事的社会性意义——它似乎让人看起来酷炫、叛逆与独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以致于当过了叛逆的岁月,吸烟逐渐失去了社会意义时,我却必须付出叛逆本身带来的代价。
这本书正是用一种反向洗脑来对抗现实社会对人们所设置的“吸烟陷阱”,它在本质上也是一本洗脑的书,而非医学知识。作者试图让人们重新回溯自己的“第一支烟”与吸烟前的状态,看清楚吸烟行为本身与社会意义间的张力。
然而,倘若你是一名决定戒烟的人,这本书想必会让你成为一名快乐的非吸烟者;但如果你并不打算戒烟,那么也不妨读一读,毕竟你会认识到:
戒烟后,你将失去的只是枷锁,而获得的将是整个身心的自由。
总之,对我而言,是时候向曾经的叛逆与当下的香烟道别了。
再见。
庚子年 二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