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读·十周年特辑》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1-02-15 15:44: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单读·十周年特辑》是一本由吴琦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2019-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单读·十周年特辑》精选点评:●《时间的移民》5星,《在世界的门外》3星。第一次读《单读》,那种知识分子所给人带来的

《单读·十周年特辑》读后感摘抄

  《单读·十周年特辑》是一本由吴琦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2019-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读·十周年特辑》精选点评:

  ●《时间的移民》5星,《在世界的门外》3星。第一次读《单读》,那种知识分子所给人带来的惊艳感让我连忙给自己和朋友定了2020年度的Mook...

  ●早课:跨年前读完《单读·十周年》特辑,去现场听吴琦和许知远讲,改变了阅读视角,把单读放在了一个比较语境中,以及问答采访的假想代入(换我回答如何),因为要更宽阔吗,和牟宗三所处时代的时风、学风、文化理想比较阅读,当时也是在宗教堕落、民主政治运用和科学之首出庶物的背景下,真实人品,真实道德都不讲,时代精神非人格化,单读要谈的困境不是新的,只是看困境的人如果放到先贤的视野,我们面对的还是那个,从量的(大数据的市场、审美)、规模化的(超大企业逐利),非人格化(纯科学理智和技术单一论)的窒息中恢复人格、品位和道德。否则我们就还是时代喧哗里抒抒情。

  ●更喜欢上册《时间的移民》,下册有些过于知识分子体了。

  ●第一次看《单读》,觉得过誉了

  ●特辑质量很高。最喜欢话题和访谈,十年前的《谷歌把我们变蠢?》现在读起来更应景了,《躺椅上的精神分析师》《黑水潭》《布罗茨基在纽约》。从序言更多地了解单读,在这个时代一个刊物能做十年太不容易了,希望单读像吴琦说的那样,继续在今天成为一个“例外”,在各方面自我维持的“例外”。

  ●最喜欢采访和诗歌部分,尤其是采访体,仿佛看到了两个人思想的碰撞

  ●国内基本没几个Mook可看了,但是有单读就还有点期待和幸福可言,虽然老觉得水准起起伏伏,但十周年真的如其所愿做到了宽度

  ●让我逃离出生活之外的书籍,纸张完全使我沉浸其中。

  ●十周年快乐。

  ●常去单向空间书店,单读的作品、员工和所有被单读吸引来的人,身上都有股特别的气质,可以说是“单读”的气质。

  《单读·十周年特辑》读后感(一):在世界的门外,看世界

  《在世界的门外》是《单读•十周年特辑》这套书的其中一本,另外一本是《时间的移民》。 在这本书的前言和附录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由《单向街》向《单读》的转变,以及这个书系的坚持和调性。《在世界的门外》封面上印着一句“We read the world(我们阅读世界)”,《单读》主编吴琦也称“'记录、探索、批评'或者英文We read the world,都是对《单读》的准确的描述”。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类似:独立,以及挑战——对既有阅读习惯以及知识体系的挑战。比如《布罗茨基在纽约》《一个都市人的童年》,由于对其中人物,和描述方式的陌生,读完后就会觉得一头雾水,可能就需要重读。小说的那两节,让人觉得既真实又奇幻,读《C代表Cockroach(蟑螂)》时,仿佛被拉入卡夫卡《变形记》的迷乱中。 平装书的设计我也很喜欢,这就是像让书回归本来的样子。封面上是郭国柱的摄影作品,在《城岭》一节中也有呈现,这一节也很有思辨性。 其实读很多书时,可能书的内容最后留下的痕迹很浅,但传达的观念不断完善着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保持开放的态度是阅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正如前言中郭玉洁所说“为这个世界添加新的可能,而非加固其庸常之处”。我还喜欢胡晴舫的那句:“每晚上床前,旧世界便跟着瓦解;每早起床时,就得重新建构对新世界的知识”,尽管他表达的语境和我理解的不同,但我仍固执地认为,人要不断摄入新的知识以对抗空洞和思维惰性。 在三八妇女节这个节点,对这本书中关于女性的一部分内容很有感触。其中提到,当对世界怀有偏见时,在下意识说出“这不重要”时,不妨再自我追问一下“为什么不重要”“是你觉得不重要还是别人觉得不重要”“谁来判定重要与否”。

  《单读·十周年特辑》读后感(二):许知远搭建的精神空间

  我是什么时候认识许知远的呢?

  大概是大学时候舍友曾经拿着一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在我眼前晃过,我瞅了几眼。

  就跟高中的时候有同学在我眼前晃过韩寒的《三重们》一样。

  但我只是瞧了一眼,并没有去了解他们描述的世界。

  因为那个时候我沉浸在自己忧愁的小世界里。

  真正开始了解许知远,是他的节目《十三邀》里采访俞飞鸿引起的铺天盖地的争议,把他描述成油腻的知识分子老男人。

  后来慢慢看了他许多期《十三邀》,发现许知远穿着夹脚拖、牛仔裤,晃晃悠悠的,但是往往能提出很多严肃的、有智识的、引人思考的话题,让我发现思考挺有趣的,咋我以前都不会思考呢?以前的我可能都被情绪绑架,喜欢抒情的东西。

  本身对出版和记者这个行业比较好奇的我,又翻来他的《新闻业的怀乡病》读完,发现我自己虽然在媒体行业待过,但是完全不专业, 没有入道啊,眼界太窄,没有见过顶级的媒体人在做什么。

  还参加了他的新书发布会,关注了单读公众号,最后发现他创办的《单读》杂志,竟然已经十年了,正好在卖这本《单读·十周年特辑》,就买了,权当纪念。

  记得多年前作家出的杂志满多的,像当初韩寒做的《独唱团》,独唱成了绝唱,只出过一期,但是我收藏了!

  还有安妮宝贝的《大方》、张悦然的《鲤》,目前都销声匿迹了吧?《单读》却活了10年了,很不容易。

  我比较喜欢《单读》的话题和访谈,书评偶尔看看,小说不爱看,总觉得琐碎。大概是因为话题和访谈更接近我们的时代和生活,更能激起思考和探索的乐趣。

  喜欢主编吴琦的一些文章,低调踏实却带来很多的共鸣。

  许知远所称的“产品线”:也就是书店、公众号、杂志等,共同撑起了一个线下和线上的立体体系,让精神生长有了空间。

  《单读·十周年特辑》读后感(三):世界边缘,时间之外

  知道单向街很长时间,是因为单向街书店。年轻的时候一个理想就是开一家街角的咖啡店,夏天有空调,冬天有阳光,两只慵懒的小猫在店里踱步,当然多数时间他们都是懒洋洋找个角落晒太阳。咖啡吧在后院,保证香气飘到书店的时候若隐若现~随着年岁增长,渐渐明白不论是书店还是咖啡馆,我都没能力让它们盈利,只能远远支持了。在这个特殊时期,希望单向街走得能远一些吧。

  读《单读》这是第一次,正好赶上了十周年特辑,很喜欢两本书的名字:《时间的移民》和《在世界的门外》。

  时间之外 前些日子和一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复联了,才知道那些日子他离了婚,工作生活都从零开始。但是他好像丝毫不受年龄的困惑,先是考了PMP,然后打算再提升一下学历,有时间的时候就四处转转,他说:现在才发现以前自己那么不努力,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不过现在我还是相信时间是个魔术师,我现在是时间最虔诚的信徒。 《单读》给了我类似的感受:“时间的长度非常重要,很多特性都是在时间中才慢慢凸显。”

  世界边缘 写作之初也不是没有幻想过自己成为一个流量博主,粉丝千万。看完本书以后更觉得,其实写作本身更重要。当你仅仅为了点击量和阅读率去写作的时候,不可避免会讨好多数人。要保持理性、中立的态度,就不能兼顾博人眼球。写作之前,有一个非常困惑我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已经有那么多声音了,还缺我一个吗?现在的我想,也许提供一些游走于主流声音边缘的声音,会是一种意义。就像是舒适区,如果一下走出去太多,就变得恐慌,但是一点点的突破,那就是学习。至少我在尝试自己的边界,那就足够。

  读过的每一个字,听到的每一种声音,其实都在改变着自己,如果做不到不断颠覆自己,那至少尝试拓宽一点点边界,突破时间的束缚。

  《单读·十周年特辑》读后感(四):文字是文学

  

很久没有这样一本书,让我连引言都读出声来。《单读》让我找到了久违的,文学的力量。

想想第一次知道“许知远”三个名字,竟然是薇娅直播间,那场直播我也没看,我以为就是一个寻求卖书的人罢了;第一次“见到”许知远,是在十三邀的节目里,说实话,也不是奔着他去的,为了李诞,想透过节目看看这个有着黑色幽默的新势力“意见领袖”是否真能如在综艺里表现出的那样佛系,也是从这个节目里,我被“许知远”平平无奇的相貌所打动。节目开始的他骑着一辆老式28自行车,穿梭在胡同里,还挺有老北京的味道,镜头很快就切换到他和李诞的面对面,一次是深夜的撸串,一次是清晨的咖啡;一次是把酒言欢,一次是相顾无言。烟火气、啤酒、黑夜魔力般让李诞暂时卸下了防备,展露真实的自己;鸟鸣,咖啡,日光则让他回归为一个战士。

李诞常说“人间不值得”、“不必在意”可是透过镜头看到的却是他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揣摩,镜头里的他莫名的有点累,有点空虚。说起来实在讽刺,一个每天说着黑色幽默的人,却已厌倦生活。

可看到坐在对面的许知远老师,却莫名有点羡慕。有一种人,平日里如果不多加关注,根本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可一旦关注,就会被他有趣的灵魂所吸引,许知远老师就是这样。语速缓慢,语气平淡,说话的内容没有太多的指向性,没有台本的对话能继续下去,基本靠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渊博的知识吧。可是莫名的,听他说话很舒服,你以为他是孤独的战士,其实他的世界花开遍地,他才是真正的游戏人间的人。李诞像李白,夜间的美酒无法回避白日的喧嚣;许知远则像李叔同,因为看破所以洒脱。

再次看到“许知远”的名字是在豆瓣2020年度书单上,不是被文字,而是被封面。黑色封面,简单线条,莫名吸引目光。本想直接买,但又怕内容不如封面,就在APP上试读,不夸张的说,刚读了两行,我就知道这本书值得买。我不是一个文学人,说不清也道不明这种确定性,但是文字的排列组合就像人的五官,明明都一样,但却是有美丑只分的,《单读》大概就是一张高级脸。

真实的阅读让我有点费力,《单读》的文章不是一篇篇科普读物,它糅合了故事,哲学和作者自身的领悟,却独独没有告诉我这个读者故事的背景,不过这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甚至让我更喜欢它。像是回到了留学的时光,课堂上不讲书本的内容,所以请你好好准确,好好阅读,好好体会。

很久了,没有这样面对一篇文章让我感慨万千了,它的很多字,很多句都敲在我心上,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肤浅、无知、懦弱和摇摆不定。当然,偶尔也能看到与我价值观相符的句子,这时我便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要做的还有很多,也许合上书就是关上了自由的门。可能允许我这样自由的畅想和敲打,却着实让人欢喜。

  《单读·十周年特辑》读后感(五):追求宽阔和辽远

  花了很久,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十周年特辑。单读有我喜欢的特质。作为一本文化杂志,它没有文艺腔,是真真正正去探索、去挖掘的。像是一个博学睿智的青年,冷静、有活力、有传承、有立场,但也有温度、有关怀。说句题外话,我也很喜欢它现在的开本、纸质和封面设计。

  许知远谈论《单读》的时候说:“我不喜欢太文艺,我喜欢宽阔的东西,对世界具有广泛的好奇心,对更广泛的事物拥有理解和发言的愿望。文艺的背后其实是很匮乏的,它是一种单一的姿态,我不喜欢那种东西。”深有共鸣,我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所以更加向往宽阔和广泛的东西。

  《单读》这样的杂志想要对抗的,是互联网环境下,碎片化的叙事对于人的专注力和沉思能力的摧毁。或许这个议题已经老生常谈,但我慢慢觉得这个议题太有深入探讨的必要了。先不谈互联网资讯或者便捷社交对于人的注意力的转移,我慢慢发现,网络流行词的出现、传播可能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我使用文字的能力,表达变得单薄。人的思维也会就此改变。赞成和反对的二元对立,我们看得太多了,真正的思考被挡在了门外。

  《单读》的编辑、作者们对于事业充满热情,总是会被感动。

  《单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在“话题”栏目中,既介绍了精神分析师在当代中国的工作,又刊录了梁鸿《出梁庄记》里都市里的“算命人”。前者对我来说,更多的是猎奇,后者带来了亲切感和敬佩感。

  算命人贤义只是城市里的流浪者和农民工,他自己去学习《易经》、佛法和他能接触到的一切传统文化,给人算命度日。或许他对他所学的东西有一些本质的误解,但这没有妨碍他“得到清明的智慧和对人生、人世的超然理解”。贤义身上没有被生存俘获、压迫的麻木,而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多了一重高远的光亮和空间。

  这样的故事太动人了,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丰富而富有希望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从阅读中想要寻找的,就是这一重高远的光亮和空间。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撰稿人郭玉洁的故事。她在《单读》第三辑的选题会上,提出想要做一组和“性/别”有关的文章。许知远认为不重要,表示反对。她流泪了,因为她感到“男性知识分子对于女性问题的漠视,不仅来自长久的经验,而且有知识、话语的装扮,非常强大”。

  后来曾有男性反问她哭有什么用,谈起这件事,她说:“我感受到他的轻蔑,一丝愤怒往上升。没有压抑这丝愤怒…… 我常常流泪,也常常愤怒,我珍视这些动情的片刻,那不仅是私人情感而已,更联系着我们的理想,我们关切的人和世界。我称之为“真情政治”。”

  性/别主题最终成功做出来了。十周年特辑里面也涉及了“性/别”的话题。是一组与社会学家黄盈盈的对谈。带来了这个话题的社会学视角。她研究的对象是红灯区,提出了研究者应该保持反思、努力去除阶层性带来的限制。她很专业,具有反思精神,避免站队,进行理性、全面的思考,让我印象很深刻。

  关于社会对于同性恋、性工作者或者单身女性的反对,在社会学家看来,含有大量“想象式”担忧,大家可能会做很多无限制推论,例如:如果所有女性都不生孩子,那人类是否就要面临毁灭了?这就叫“道德恐慌”。黄盈盈认为现在对于很多社会问题,大家容易在性的问题上找一个替罪羊。

本文标题: 《单读·十周年特辑》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4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不是深圳没有爱情》观后感摘抄《影响力心理学——成为一个影响并掌控全局的人》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