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论(上下)》是一本由[英]洛克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1,页数:7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人类理解论(上下)》精选点评:●成功如果不容易让你变聪明,巨大的挫败一定让我们大彻大悟。人傲气一定是需要资本的,我不反感,
《人类理解论(上下)》是一本由[英]洛克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1,页数:7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理解论(上下)》精选点评:
●成功如果不容易让你变聪明,巨大的挫败一定让我们大彻大悟。人傲气一定是需要资本的,我不反感,也不崇拜,因为这种人的危险她们自己察觉不到。人长时间高傲会遮盖一部分真相,慢慢就会让自己脱离世界。 “你以为你优势满满的时候,恰恰给了别人弯道超车的机会。” 秋天的麦田里,越是饱满的麦子腰越弯,人谦卑一些,总是没有坏处的。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让我们看到“小米的后五年”到底能到哪里。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个人感觉文章有些啰嗦,能力有限,开始都没怎么读懂,里面有些好的语句及段落。
●错字太多(或者是我不小心买到盗版了?),非常罗嗦,论点淹没在论据中。
●最后几章价值很高
●#论文#我常惊讶于十八世纪哲学家对人类知识全景做出描述与分类的野心,现在的学术思维与学术体系已经使人不敢去贸然进行如此宏大的工作了:探讨人类观念的形成、探讨什么是无限性、探讨人类理解的边界在哪里。洛克是站在天赋的绝对对立面的,他否认了一切“共同承认的原则”的存在,把观念的起源还原到了最为经验性的本源上:感官与反省。对天赋真理的反驳很可以和密尔的《论自由》对照,两者都相信真理必须是经过审查并且有探讨余地的。非常喜欢他“黑暗之室”的比喻,我们所有自以为通透光明的认识,无非都是从黑暗之室的小孔偷看出去的,从洛克到休谟甚至康德,无不在强调这种认识主体性及其有限性。对各种抽象或者简单观念都做了定义和分析,尤其是对“意欲”、“意志”的分析,几乎就是彻底站在了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反面,两人的自由观截然相反。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http://oregonstate.edu/instruct/phl302/texts/locke/locke1/Essay_contents.html)
●最让我感叹的是洛克行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极健全的人格,和面对各种让人生畏的问题时展现出的惊人分析能力。
●下次再版的时候建议把底都改成滴 比较萌一点
●经验主义奠基之作
●完蛋了,我现在发现神马都和政治扯上一点关系。ps,我明白了大一的时候耿老师爱英的良苦用心了。大一第一篇乱文是逻辑学老师的“个体概念”的定义,第二篇乱文就是心理学的“知觉”为主题的论文了。当初直觉看了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现在看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发现我们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啊。哲学语言不会啊,我根基不深的表现了。pps,这里也要感谢李老师叫我们翻译这个著名的人类理解了中重要的白版论的形成。
《人类理解论(上下)》读后感(一):莫大的讽刺
看杰瑞.马克汉姆的美国金融史,里面提到王室非洲公司取得从非洲向西班牙殖民地运送奴隶的垄断权,开始了大规模从非洲向美洲贩卖黑奴,哲学家约翰.洛克就是成员之一。然后我好奇查了一下,这人竟是天赋人权的首提者,平等自由的美国精神的启蒙者,在他眼里,黑人不是人吗?或者只有白人才是人?真是莫大的讽刺!
《人类理解论(上下)》读后感(二):很枯燥的一本书
首先是翻译问题,关文运译的哲学书我看过几本,无不生涩拗口。我觉得傅雷、何兆武、王太庆、谢显宁、管震湖等人翻译得好。自己能看英文原著真的很重要。 书中谈论的问题太过宽泛,这点看目录就能知道。而且每一个点的论述都长篇累赎,笛卡尔的书在90页到200页左右,罗素的书在150页到250页左右,洛克这本书足足800页。看到想死的心都有了,其实是可以精简的。 而且洛克不擅长举例,像笛卡尔、罗素举的例子简单生动,洛克举的例子并没有起太大作用。 全书跳着读完,真正看进脑子里的只有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前半部分,知道洛克想说什么。但后面那些实在没心情看了。
《人类理解论(上下)》读后感(三):人生应有底色
1、知识的起源、范围、可靠性 没有所谓的天赋,人类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经验生活角度生活决定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经验变成观念,观念上再去考察叫作反省。
2、凝性 白板上的观念是凝固,擦不掉的(心中经验总是擦不掉的) 凝性变成了外在的一种给予,而不是内在的领悟 。
(人的特点:凡是既定的东西,都不懂得珍惜,提供好的本来就有的不当回事,忽然来点非常规,暂时的,往往很刺激,很喜欢!)
“成年人为什么不愿意坐下来认真考查自己的教条,因为他们迷惑于人生必须的事物,已经热衷于对快乐事物的追求,因为他的原则之一就是让人不能怀疑自己的原则”
3、知识一 不能超越观念 二不能超过当下,都来自于经验的可靠性
信仰就是坚定的同意
《人类理解论(上下)》读后感(四):總體評價
洛克是個審慎的經驗主義者,他在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之間保持著適度的平衡,是個理性和經驗的調和論者。但洛克的這種做法並不能真正協調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種認識論之間的根本對立,因而引起了理性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的一致不滿。為此,萊布尼茨寫著《人類理解新論》,從更加徹底的理性主義出發對洛克哲學進行了修補,形成了以單子論、前定和諧等觀點為核心的獨斷論;而貝克萊休謨等經驗主義者,則用更加徹底的經驗主義對洛克哲學進行了改造,形成了以存在即被感知、因果聯想主義等觀點為核心的懷疑論。但無論洛克的哲學存有何種漏洞,作為第一個全面探討人的理性能力的大哲學家,洛克註定會名垂千古。在這本書的下冊,洛克探討了人類的語言,這其中的許多觀點都帶有獨創性,極大的啓發了後世哲學家對語言的關注。貝克萊、孔狄亞克哲學中關於語言的論述受到了洛克哲學的深刻影響,現代語言哲學也從洛克這裡汲取了許多營養。綜論之,洛克是人類歷史上一位極其偉大的思想家。他寫作的《人類理解論》、《政府論》、《論宗教寬容》均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經典之作。法國啓蒙運動領袖伏爾泰稱洛克為“明智的洛克”,確是恰如其分!
《人类理解论(上下)》读后感(五):洛克.人类理解论.
洛克同样认为人是有局限性的,但和帕斯卡的悲观不同,洛克和培根抱有相同态度:我们要划清可知与不可知的界限,对范围外的不予理会,对范围内的积极探索。
在认知论,洛克反对柏拉图的先验论,认为具体知识并非天赋,但我们拥有天赋的认知能力。他主张“白纸论”,即经验论,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观念的对象包含两个方面:外在的物质现象,内在的心理活动。
洛克是笛卡尔的反对者,他认为思维是精神的一种能力,而非本质,因此精神并非一直在思维。思想的能力是理解,意向的能力是意志。
洛克对于真理的探索的看法。洛克认为思辨者必须运用自身的认知能力去对事物进行考虑、思考、判断,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思辨过程后的认识对思辨者才是真正的认知,从别人处接受来的认知不具备价值。
洛克认为道德价值不是属于自然天性的,而是由社会形成的。
洛克对善恶的定义与斯宾诺莎相似。善是引起、增加快乐或减少痛苦的事物;恶是引起、增加痛苦或减少快乐的事物。当外在事物给予人快乐时,便产生爱;当外在事物给予人痛苦时,便产生恨。
洛克对欲望的重要论述。洛克认为欲望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观念上的愉悦或不安。欲望大小取决于不安程度的强弱,而不安之感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根源。
洛克对人类的诸多心理概念都是对欲望的定义的引发,如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愉悦,痛苦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不安。希望、恐惧、失望、愤怒、嫉妒等等均可进行推导。
洛克对自由有着独特的观点。洛克的自由的概念是一个主体拥有一种能力来按照自己的意欲或思想来实现或终止某个行为。同时,该行为的实现或终止必须在主体的能力范围内。由此定义可以看出,自由是主体的一种能力,与主体的意志、意欲、思想相关联。如果主体没有意志、意欲、思想,或某个行为的实现或终止是在主体能力范围外的,就没有自由,同时,这也是洛克对于必然的定义。
洛克否定自由意志的概念,他认为无所谓人的意志是否自由,因为自由是一种能力,而意志也是一种能力。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