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归家》是一本由余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36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艺术与归家》精选点评:●3.7艺术与归家~——想想能写出这样书的人,,看着他的神色,还有潇潇沙沙●1.海德格尔、尼
《艺术与归家》是一本由余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36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与归家》精选点评:
●3.7 艺术与归家~——想想能写出这样书的人,,看着他的神色,还有潇潇沙沙
●1.海德格尔、尼采与福柯都迷恋命运。2.尼采去世100多年了,但是他是当代精神现实的组成部分。3.尼采曾骄傲的说,我身上没有任何病态特征,即使重病缠身,我也从不是病态的。4.对存在的思考是人的命运,人类在对存在的思考中开启自己的存在。5.
● 这本书没有想象中那么“绕”。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前后呼应,归纳的明确有力,引文没有突兀之感,读起来很流畅。对那些晦涩的“词汇”或“术语”解释的也不含糊。读起来很过瘾。不知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如何评价这本书。电子
●笔记 1,尼采:生命是一切存在者的根据。全部存在者的特征是“权力意志”,一切存在者的方式是“同一者的永恒回复” 2,海德格尔: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 3,福柯的三个问题:现代人是怎么回事?做现代人是我们的宿命吗?我们可否不做现代人? 福柯思想的基本信念:没有天生的“人”或“主体”,只有被特定的历史实践创造出来的“人”或“主体”。 个人想法 尼采的权力意志像是一种势场,比如温度一定会从高的物体传到低的物体。人活着就是受权力意志支配的。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包括与物的关系,与人的关系,因此个体的死亡是一种极端形式的否定,人死了关系场就不存在了。福柯的基本思想已经告诉我们,做现代人就是我们的宿命。
●2019.9.20-18.2.21 陪伴了我整个抑郁期的书。最开始倾心海德格尔的诗性思维,无法接受福柯的虚无主义。现在是完全认同福柯(尤其 话语作为实践)。但很明显作者偏向海式人神共存的归家思。我觉得,只言片语 什么也不算,都是二手材料。我更相信面对面的观察:不只是声音,而是整个人的感觉,包括肢体神态(所以德里达缠绕在语音逻格斯我真的理解不能)。用文字写出来的思想(被翻译出来的东西)是用以流通的货物,而气场 神气 能量 性情是难以被翻译无法被复制的。前者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完全相信艺术生存论。这不等同于个人自由, 而是尊重生活里的戏剧感,把一个活人演到极致。自由根本是个伪命题,相比之下不如以物喜,以己悲。没有感受就没有生命。重要的是生命(存在)。
●在归家之途,我们与尼采,海德格尔,福柯相遇。此三子论艺术,都不是文艺学或美学,而是生命学。 是尼采的悲剧,对理性形而上学的柏拉图主义的颠倒;是海德格尔的诗,自由关系的诗意地栖居;是福柯的监狱,规训权力和调节权力。 家园各异,归途有别,孤独者已经上路。任何时候也不低头下跪,任何时候也不趾高气扬,家是自由关联,家是古希腊的艺术,家是一种是生活态度。 哲学还是回到了千百年所鄙视的,就是文学。
●读了一个多月。不是笔者写的不好,而是尼采太深刻,海德格尔太深奥,福科太深省
●只读了福柯部分,还没读完,待续。。。。 死亡,疾病,生命,三位一体。
●2008-12-01 交大图书馆
●光是标题受用
《艺术与归家》读后感(一):艺术家的归宿
看完了尼采和海德格尔部分,福柯的部分一直迟迟没看,怕自己一路惯着这么看下去会走进一些虚无的情绪里,所以停步调整一下,这个月准备再拾起看福柯,另外,希望余老师在天堂里找到真正的家园。
《艺术与归家》读后感(二):再添加,海德格尔部分
世界是一光明之域,世界给予万物以意义,将物意义化,使之作为有意义的存在者而显现。意义就是光,它让存在者显现,所以我们将懂得某物的意义称之为“明白”。
一个具有某种用处的东西,……我们之所以能使用它,是因为我们知道它的用处,我们之所以知道它有某种用处,是因为它的用处早已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是谁将某物的用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了呢?是我们所属的那个世界。
人对物的使用关系所组建的日常世界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空间,而是对这种关系之永不停息的组织。……海德格尔说“世界世界着”,即世界行动着。行动着的世界以“组织”、“给予”、“意义化”的方式“去蔽”,使某物作为什么有用的东西显现出来。
我们的日常巡视只注意有用性,无用的东西没有提供让我们去看的有用性,因此,它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比如一双不能穿的鞋被我们扔在门边,我们的目光偶尔也从它上面晃过,但事实上我们不再像它有用时那样看到了它,即看到了它的有用性,看到了“鞋”,而是看到了一个不知其所是的东西,因为不能穿的鞋已非真正意义上的鞋了。于是我们在此看到了物的另一种存在,一种脱离了它原来所属世界的存在,一种无名的、无意义的、神秘而让我们对它一无所知的存在,一种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不知道如何与它打交道、摆在手边但不能上手的存在。此即《存在与时间》中所谓物的“手前状态”,也是《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大地性存在”。
大地是万物神秘地涌出又神秘地回归之处。从大地中涌现的存在者是无意义的,是世界将存在者纳入意义之域,使其作为有意义的事物而显现,但世界对存在者的意义化并不能穷尽存在者存在的秘密,归属于大地的存在者在根本上是拒绝对它的意义化的,它随时会摆脱世界对它的意义化而隐入神秘的大地,就像人神秘地从泥土中来,在世界中“明明白白地”过了某种有意义的生活之后又神秘地隐入泥土一样。事实上,人一生中那些被虚无笼罩的时刻,便是他的大地性存在占有他的时刻。
--余虹, <<艺术与归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第 101~102页
《艺术与归家》读后感(三):从尼采转向海德格尔:Hearing voices of the never-fading calling
大二下学期四五月间,初夏,冷空调,坐在图书馆啃尼采的书,这无疑是我本科四年(虽然目前还剩大半年)里最抹不去的记忆之一了。
想那时作为一个尼采的狂热拥趸者,又正好是对这个世界心怀不满、怅叹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的年纪,我选择了对抗,结果就是把自己作成了中度抑郁症患者=。=
经过一定治疗和全面的心态调整后,我开始怀疑当初我对尼采的理解会不会只是情绪性的、一厢情愿式的启发性读后感,而并没有get到尼采说的东西,但是读完余虹老师这本书后,我认为我对尼采的理解虽然没有上升到学理性那样系统和深刻,但大体方向是没有太大偏差的。
两句话概括尼采给我的启示:
1、人生虚无,人生本无意义,而正因为没有意义,所以这意义只能由自己赋予。
2、我,惟有活着与自我作痛苦的斗争,才能感知到蓬勃的生命力量。
在对现有世界不再抱有太大的敌意后,我隐约感觉到尼采的思想似乎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极端表达,看了这本书就让我可以下这个判断。尼采的权力意志、积极的虚无主义,对个人来说可以使人奋发向上,不断超越自己,追求“超人”的境界,但搞不好走火入魔了也会让人走上毁灭自己的道路;对我之外的存在者来说,强健者(自以为是的我)创造、统治、支配、毁灭一切,包括地球、万物、神、病弱者(我之外的他人),他摒弃了一切外在他者的引导与呵护,向整个外在世界报以对抗的姿态。
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听着真是浪漫,但代价之大,谁何以堪……
后来选了一门也许会是我未来导师开的课,老师十分推崇海德格尔,而且课程开的阅读书目就有海德格尔的书,我抱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心态去图书馆借来读,结果都是——实在读不懂只好半路就举手投降_(:з」∠)_但是想着既然以后要跟这位老师混那怎么也得在这方面创造点能聊的余地吧,这就是我看这本书的原因。
用一句话概括海德格尔思想的主旨:消解人类中心主义(自我中心),在天地神人四方关联体中、在大地与世界之间,响应命运的召唤,显示自己并成为自己。
让世界呈现为我们想看到的样子,并以为世界原本就是那个样子且只能是那个样子,都是基于个人中心的错觉。人,我,不是一切的主宰;人,我,只是生活在四方关联体中的一部分。我认为我一定要成为什么人,一定要成为我设想中的那个样子,实际上也是个人中心的表现,而真正的成己,真正的存在者的无蔽状态只会在响应天地人神之间的命运中发生。
这本书看到最后,我几乎从尼采转向海德格尔,消解自我中心,去聆听命运的寂静之声,这也是从傲慢转向谦卑。尽管我也选择依然铭记尼采给我的两条启示。
.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哲学研究的一大课题原来是要弄清楚那些哲学家到底说了什么,那搞哲学至少西哲的研究,语言也是第一门槛啊。
《艺术与归家》读后感(四):与书无关,怀念余虹
昨天中午看了余虹的《一个人的百年》,起初不以为意。可能是这颗心也渐渐苍老和麻木了吧。我觉得,一个人不应该轻言生死,不应该将死亡当成一种艺术去追求,更不应该为了逃避生活的痛苦而选择死亡。但是,昨天晚上,一气喝完半斤酒摔在床上,忽然就想起其中的一两句话来,不禁悲从中来,用双手捂着脸大恸。
“德国诗人里尔克曾慨叹一切存在者都处于无庇护状态,人尤其如此,也正因为如此,人需创建自己的保护以维护生存的安全。人的庇护从何而来呢?现世的社会和彼世的信仰,前者给人以生之依靠,后者给人以死之希望。”
“一块对恶没有激烈反抗却有持久拒绝的石头,一块对善没有悲壮献身却有耐心执着的石头以她不绝的微光烁伤我正在死去的心。”
可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的老师也像石璞一样,用不绝的微光灼伤着我正在死去的心吧。我也因此想起大学时想要轻生的那段岁月来。生命,不应该那么脆弱,但也不应该那么坚强,对吗?不应该在自己遭受侮辱,遭遇种种非人的折磨之后还苟延残喘,对吗?忽然困惑了。困惑于生的意义,困惑于死的意义。
脑中忽然生出一种奇怪的念头,就是,自己某一天会不会也像余虹一样,在平静的心境中写下这样一篇文字,然后离开?有的时候,真觉得自己应该走了,既然无法拥抱这个世界,既然再也抓不住自己的眼泪和内心。
2007年12月,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写完《一个人的百年》五个月之后,余虹在人民大学跳楼自杀。用一种非正常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然而,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
余虹的世界,随着他那一跃,彻底陷入沉寂。而万万千千个人的世界,依然机械地活跃着。
是世界太过冷漠,还是我的内心过于敏感?大学四年,几乎每个学期都能听到有同学自杀的消息。我们的反映呢,由起初的议论纷纷到后来的戏谑,以至于麻木。
“这个学期的指标(指民大每个学期必有一个人自杀)完成了……”有人笑着说。
大三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女孩子从文华楼十一楼一跃而下。没有去现场,也没有看到那处人形凹陷的花丛,心中却感到莫名的难过。“弱者自杀,更弱者笑自杀者为弱者。”我在日记本上这样写道。
上帝给了我们一双可以看到无限的眼睛,却没有给我们一双可以抓住无限的手。于是,我忽然觉得,上帝赐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并不是青春,而是衰老。当时光抹掉那些惨痛的记忆,痛苦的坦克压碎跳动的心,对这个世界再无所求之后,我们就能感到平静的幸福。
可能,在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放开这个世界。然而,有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放弃自己的理想,如何忽视自己的内心,如何看着自己的爱人渐行渐远而不潸然泪下?有没有教过我们,当我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内心,无法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之时,如何有尊严地,优雅地离开这个世界?
于是,这才发现,所谓的成熟和坚强,都是假装的。我不得不这样。当那颗沉寂的心再次被点燃的时候,我就会奋不顾身地再次跃入那片火海。于是,整个世界就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倒塌。从人生的灰烬中爬起来,在平静的心境中写完我的一生之后,就应该走了吧?
《艺术与归家》读后感(五):继续添加《艺归》语录:
谢谢LINDA!我也在读此书,来继续添加语录。
“我们具有感官只是为了一种知觉选择——为了保存自己我们不得不关切这种知觉。意识仅仅是在有用的意义上是在场的。无疑,所有的感性知觉都渗透了价值判断(有益的和有害的——因而也是令人愉快的或令人不愉快的)”因此,感性经验也免不了是对存在的“伪造”。
“双重伪造,从感官出发和从精神出发都是为了维护一个存在的、持久的、同一的等等的世界。”。。。形而上学的“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对立,以及“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的对立就不存在,它们都是“人造的世界”,真正的存在的对立是“人造的世界”和“非人造的世界”的对立,尼彩所谓的“存在”乃是后者。
--余虹, <<艺术与归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第 10页;
“权力意志”之“权力”不是指一般“政治学意义上”的“权力”,它指的是“存在论意义上”的“生命本能”,一种征服、控制、主宰、支配、统治对象的原始力量,而获取这种力量(“权力”)就是一切生命的根本“意志”。
--余虹, <<艺术与归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第 13页;
“。。。一切都会重新发生,一个生成的世界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存在的世界,这是沉思的顶峰。”
--余虹, <<艺术与归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第 14页;
尼采说:“如果可以把世界设想为力有某种确定的量和力的中心有某种确定的数(别的描述都不确定,因而无用),那么,世界就一定会在存在的赌博中经历可测算的组合量。在无限的时间中,每一种可能的组合都会在这时或那时出现;此外,每一种组合也会无限次地出现。由于在每一种组合与其下一次重现之间所有别的组合都可能出现,而这些组合中的每一种组合又影响到同一序列中的整个组合的后果,因此,这证明有一个绝对同一的序列的循环:作为一种循环运动的世界已经无限次地重复了自身,并无休止地玩它的赌博游戏。”尼彩还说:“能量守恒的法则要求永恒回复。”显然,尼彩对世界之作为“同一物永恒回复”的证明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力的大小总量有限而时间无限,因此,在无限的时间中各种力量关系的组合模式总是有限的、必然要重复的;换句话说,从某个较短的时段看,事物可能是变异更新的,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段看,事物又是重复出现的。由于这个世界没有上帝,只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那里掷筛子,因此,同一物的重复出现又是没有规律的。
关于尼彩之证明的证明或证伪是没法做的,。。。
--余虹, <<艺术与归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第 15页;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