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与雾》是一部由曹斐执导,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霾与雾》精选点评:●有趣有趣在蓬皮杜看的一点点荒诞的人物群像●补标,16年雷本本老师专业课上放映●重蹈现实*OCAT。高层小区的机械标准化图景,容纳了
《霾与雾》是一部由曹斐执导,短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霾与雾》精选点评:
●有趣有趣 在蓬皮杜看的 一点点荒诞的人物群像
●补标, 16年雷本本老师专业课上放映
●重蹈现实*OCAT。高层小区的机械标准化图景,容纳了“非人”色彩的阶层生态,一种失语的连接。欲望与权力的关系覆盖了言语的沟通,正如那个房产中介“能指”符号的场景,每个人都成了意义的孤岛。只有肢体在影像中表达自我,欲望或被欲望的(前40分钟毫无表情特写)。一些场景的荒诞,似乎在用生活的质料模仿戏剧(超市独舞)和仪式(目送城管),仿佛这样就能逃脱身份那令人窒息的桎梏(快递员西瓜,清洁工高跟鞋)。最终,象征意义上的行尸走肉由虚入实,如同在暴力中重塑某种平等。感觉比罗伊安德森更取巧,也是当下中国生产了多少没有灵魂的景象。
●[email protected]昊美术馆
●在蓬皮杜看的
●另类中国版《寒枝雀静》
●比丧尸更丧尸的是城市边缘的当代活人。那些关于人性的细节最可爱,老人挣扎着去开窗,树睁着眼,在霾和夜里,活人还在渴望氧和光。
●2019.12.30 @RMCA 几乎肯定绝对百分之百是罗伊安德森粉丝。很不幸我也是。(很北京)
●野火儿熊熊烟雾儿濛濛 (在centre pompidou
●艺术家夸夸其谈,作品留下太多大师的影子
《霾与雾》观后感(一):两个问题
希望有人能够分享:
1)何处有47分钟完整的作品?
2)背景tango音乐叫什么名?
2019年7月在Vienna Secession完整看过一遍,便不知怎的就种了草,这2年,好几次想起这部作品。
期间墙内墙外搜索过几次,始终没能在网上找到完整的作品。
也没能找到任何关于其背景探戈音乐的相关信息。试过用midomi语音搜索,仍无果。
《霾与雾》观后感(二):这是生活的魔幻现实主义
46分多的无声电影,却没有一刻让人觉得乏味。曹斐是个很会“说故事”的艺术家、导演,《雾与霾》的故事发生在北京——最大版图的超现实主义政治中心。污浊的空气整个城市仿佛陷入迷雾之中。
曹斐将镜头聚焦于业已进入中立的现代性新迷雾的中产阶级,以及在他们周围、因他们而诞生的服务行业社群:如清洁工,房地产经纪人,快递员,保安和保姆...
他们的集体潜意识从一个看似乏味的日常情境中浮现出来,在可见和不可见的临界点,用自身的冲突创造出生活的魔幻现实。
《雾与霾》也标明世界奇迹正在模糊。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是能通过这些安于被命运或权利分配的小角色在面对某些强大时有着执拗的勇 和民间智慧。这种对人物外在和内心的表达,也质疑着我们对正确或错误,进步或传统的理解。
僵尸与现代人共存的这部电影里,我甚至会一度觉得意识模糊,分不清谁是人、谁是僵尸?
《霾与雾》观后感(三):霾
游览蓬皮杜艺术中心时已是傍晚,这个巨大且形状诡异的钢铁建筑里展出了上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现当代艺术作品,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不过,在一间小小的展映室里,我聚精会神地坐了整整一个小时,一切都是因为这部影像作品——《霾》(Haze and Fog)。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曹斐这个名字比起蔡国强、徐冰等蜚声海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对我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生于1978年,年少成名,用在曹斐身上一点都不过分。她21岁就开始参展,22岁时,她的影像作品《链》就被著名的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家乌利.希克看中并收藏。近年来,曹斐的作品是众多国际大展的常客,也是许多美术馆、博物馆持续关注和收藏的对象,能被蓬皮杜中心收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曹斐
影片的名字Haze and Fog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想中国的雾霾问题这么严重,不如进去看一看一个中国艺术家是如何在老外面前展示这个问题的。看到最后才意识到,此“霾”非彼“霾”。
片子的背景设在北京,这个华夏文明的历史与未来结合且交融的庞大的政治中心,而镜头的焦点却对准了那些生活在高楼大厦里且每日穿梭其中的普通人。没有对白、没有旁白、没有文字、只有一具具活生生的人和赤裸裸的现实,伴以进行曲音乐,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影片聚焦的每一个人都是符号化的,因此有着极强烈的象征性和批判性:这其中有售房处的年轻白领,成日百无聊赖、丧失梦想;有在马路上“碰瓷”的男青年;有住豪宅的大款对怀孕的妻子冷漠至极,甚至找“小姐”上门;有大厦保洁员偷穿主人高跟鞋,模仿城市人做瑜伽,反映了贫富差距在社会底层身上造成的影响;还有无所事事的大楼保安偷窥楼内男女隐私,反映了农民工的“性压抑”,有独居老人的空虚和孤独等等。最后,这些人一个个慢慢变成了行走的“僵尸”,没有灵魂,没有思想,在城市这个场域里被“展出”。一部短短46分钟的影片,把中国社会最丑陋的顽疾,把城市人精神上的冷漠空虚和病态全部还原并放大,让人不禁唏嘘感慨,这里的“霾”原来象征着人的灵魂中的“霾”。
许多评论家甚至包括曹斐自己说这是“僵尸”片,是中国版的Walking Dead,我觉得倒不如说是电影版的《变形记》。影片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一个个看似乏味的日常情景中,由售楼员、大厦住户、保安、清洁员、妓女等等组成的“社区”里,人们的“活着如行走的僵尸”的集体潜意识在慢慢浮现。当然,导演也展示一丝光明的一面,影片中最后出现的僵尸边弹吉他边唱起了一首悠远的民谣,不知是导演的浪漫情怀还是怀旧。
近几年华人艺术家在海外十分活跃,也受到了主流艺术届的赞扬和追捧:蔡国强 2019年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爆破他的装置艺术《天梯》,这个月还将在Sundance电影节首映一部有关《天梯》的纪录片;徐冰对方块字和英文的奇妙解读更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博物馆展览中屡试不爽。不同于以上两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元素的或多或少的延续和传承,曹斐的作品将矛头对准了中国当代社会,她的作品代表了最新的想法,最新的矛盾,最新的问题。当代人的心灵,如同这驱散不开的雾霾一样,需要艺术家们的解剖和批判。
最后附上曹斐近期展览
纽约
MoMA PS1
April-August 2019
香港
《La Town》
西九文化区M+视觉文化博物馆
2019年1月17日
上海
非形象——叙事的运动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展览至2019年2月28日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pageturner_charlotte
http://goo.gl/14v1GB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