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本色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12-07 15:42: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由(美)何天爵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胶版纸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人本色》精选点评:●非常有趣-不知不觉地就听完了。章节的结构比较随意,有点想到哪说到哪的意思。●《中国人的

中国人本色读后感精选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由(美)何天爵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胶版纸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人本色》精选点评:

  ●非常有趣 - 不知不觉地就听完了。章节的结构比较随意,有点想到哪说到哪的意思。

  ●《中国人的气质》要比这本书写的好,但本书也不失为了解中国人之为滑稽的一面镜子。那种从来不讲究逻辑和科学的习性确实是国民性普遍存在的,一个世纪以来没见多少进步,中医粉和风水、功利宗教观的人还是大有人在。

  ●一个传教士眼中的晚清中国,史纲读书,补打卡~

  ●过了一百年,顽疾还是顽疾着•••

  ●2019年读过的书。

  ●19世纪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从一个老外眼中看中国,像作为中国人的我看美国

  ●老外眼下的中国人更有趣

  ●中华民族这么多年也没啥变化呀。。。

  ●悲哀,就算经过毛的折腾,中国人本性又改变了多少

  《中国人本色》读后感(一):中国人的本色,还要维持多久?

  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时候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这本书写的比较早,作者好像是清末时期美国驻清朝的外交官。所谓旁观者清,这本书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待中国人的问题。

  事实上,看了不少关于中国人的书,比如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易中天的《闲话中国人》,还有鲁迅的文章,发现从古到今,尤其是清朝以后,中国人就没怎么变过:自私、冷漠、死要面子、自大的同时而又自卑……

  中国人被几千年的帝制压迫的太久了,尤其是明清之后,统治阶级以暴力把大众培养成了一个浑身奴性的阶级,再用腐朽的儒家思想从精神上摧残中国人,剥夺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目前的传统教育在这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上社会底层无穷无尽的贫穷……这一切,都是造成中国人性格的主要因素。

  原来的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从秦汉、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强盛的唐朝、富甲天下的宋朝……人民都是有血性的。从明朝开始没落,直到清朝,为了维持异族的统治,统治阶层强行奴化了中国人。也正是从清朝开始,日本人就再也瞧不起中国人。

  只是现在的制度,现在的教育方式,让我不得不怀疑,中国人这种“本色”,还要再维持多久。

  《中国人本色》读后感(二):透视百年

  有位老太太,独自一人住在格林山脉深处,方圆数英里内不见邻里。夏日的一天,有位陌生人来到她的门前,想讨杯水喝。老太太问他打从哪儿来,他说自己住在波士顿。她吃惊地叫起来:“天哪,你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该会有多孤独啊!”在她老人家的概念中,波士顿是一个单调、偏僻的地点,全宇宙的中心就在她所居住的历经所候变迁的小木屋里。

  其实世上的人都和这位老太太一样。

  和她一样,我们用自己建造的标准、用从自己身上总结出的模式去衡量他人。其他人是否正确,是否明智,都取决于他们是遵从了还是背离了我们已经树立的规范,而全然不管这些标准和模式是否专横独断,是否幼稚可笑,是否建立在极其狭隘的个人背景之上。

  以上这段话是<中国人本色(The Real Chinaman)>的序。这本书是晚清末年美国驻华公使,一位在那个年代的中国生活了16年的老外对中国社会的传神描述,就如它的英文书名直译:真的中国人,它告诉你19世纪末年中国人的生活,上从王公亲贵下至凡夫走卒均有涉猎,虽然他的认知的角度会有所偏颇,有肯定也有警示。有些看法甚至让你摇头微笑,但他观察细腻,绘出在晚清,那段国运最低迷的时段国人百态。书中那时的中国是如何的积弱,无知,贫穷和封闭,让人心痛。为何中国会有那段灰色的历史?人是最大的原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当时中国人的种种习性,其实有的千年来并未改变多少,时至今日如是。

  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西方人的角度来看的,许多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变得奇怪,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也让许多事情变得有趣或者不可理解。这也是本书值得去观看的一大原因。所谓“旁边者清”,让人有许多的触动。

  在21世纪初的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也随着水涨船高,民族主义更是高高抬头,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许多人的心中,都有存在着那种大国沙文主义的潜意识――中国,疆土广阔,国力强大,我们只愿意看到电视里,“汉武大帝”,康乾盛世,不愿意想到我们所在的国家,还存在着多少的问题。贫穷的人们依然存在,自大将成为另一种无知。

  这本书告诉我们那段历史中,中国人的优点与积弱所在,有如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已。但愿所有惨痛的历史都不在重来。

  《中国人本色》读后感(三):19世纪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人本色》

  《中国人本色》,第一次在光合作用翻看,就被它所吸引,于是从当当买来细读。果然,一本好书!

  作为美国驻华的外交官,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以他局外人特有的敏锐眼光看着这个曾经的大帝国在19世纪的方方面面。角度非常全,涉及当时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司法、文化、宗教、风俗。见解也很独到,尤其是各种小细节,非常有意思!也很必然的,在书里可以看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冲突。比如,他会讶异于在中国,兄弟之间会用排行来称呼,像是“老大”“老三”。当时看到这里,我也很吃惊,“这很奇怪吗?!”仔细想想,是的,至少在英语里没有这种说法,大概确实是中国所独有的吧。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小故事。有个到北京旅游的老外,指着王府门口的石狮子问给他当导游的女学生,“这是什么?”女学生很奇怪“这是狮子啊!”“这是狮子?!”老外差点跳了起来“狮子长这样吗?!”女学生更加惊奇,于是反问“狮子难道不长这样吗?!”当时看到这,我也纳闷,“对啊,大家都知道是狮子啊,他怎么会说不是?”只是!仔细对比现实生活中的狮子,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石狮子毕竟经过几千年的神化和演绎,早已失去本来的面目。再说,从前的中国是不是有真正的狮子还是个问题,而石狮子的狮子是不是指代lion也是个问题!我们都知道那是石狮子,是来源于我们自小以来的教育浸润——那是狮子!于是我们知道,那是狮子!也因此,看这本书的过程,可以说是充满了乐趣!在书里,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中国,很真实的,呈现在眼前!

  对比现在的电视历史剧,戏说、娱乐的成分占了绝大比重,曾经的王朝风貌同样是受到了极大的扭曲。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猛然间一个真实的过去扑面而来,第一个感觉就是吃惊。在书里,印象最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客套。从见面作揖、打招呼、走路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虽然每个人都觉得麻烦,但出于礼仪却不得不这么做。这是日常百姓之间的做法。官员之间则有另一套规则,其中之复杂、繁琐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也是因为这本书才知道,轿子的作用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六面封闭的空间里,官员之间可以避免对视,由此避免了路上偶遇的一套繁琐礼仪。至于下轿之后自然还有一套习俗需要遵守。而在结婚的问题上,甚至已经不只是门当户对这么简单:同姓的人不能结婚,官员不得与管辖片区内的人结婚。有些看似毫无道理的理论,却确确实实地被发布,被执行。尤其对封建王朝的女人,更是毫无地位、毫无自由可言。夫妻出门,甚至不能同行,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更别谈同轿、同骑马了。于是,反观现在的古装电视剧,大部分浪漫主义的偶遇、结缘,嘻笑怒骂都是不可能发生的,当然作为娱乐的手段这是另外一回事。关于女人地位的改变,何天爵用了很恰当的一句话“在成为母亲的那一天”。严格的管教、繁杂的礼数、苛刻的要求,注定了封建王朝女人悲惨的一生,即使是皇亲国戚,除了不愁衣食,本质上仍然没有任何的改变。于是,第一次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可以逛大街、可以穿短裙、可以吃冰淇淋的年代。

  在书里,另一个真实的描写是官商、官民关系。何天爵在中国的身份,决定了他接触旧时官场上下的机会。通过几个真实案例的详细述说,一系列装腔作势、腐朽作派的旧官员形象跃然纸上。而对于儒家学说、佛教文化、风水的看法,作者的宗教信仰、文化教育毕竟与东方有很大区别,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也只是看到了表面,只看到其中腐朽的一面,却未曾看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粹。但看得出来,这本书还是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告诉我们19世纪中一个真实的中国。就像豆瓣上说的,这本书“不是为中国人辩护,不是替中国人表示歉意,不是对中国人的批评,也不是为中国人歌功颂德”,何天爵只是“希望能够用素描式的方法向读者描绘真正的中国人”

  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这本书唯一的缺点在于,蝴蝶页的纸张是带有香味的,看书的头两天差点没把我给熏晕了

  《中国人本色》读后感(四):倾斜的天平——从《中国人本色》看中西互识

  美国资深外交官何天爵所著《中国人本色》(The Real Chinaman)一书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这本出版于敏感的1895年的外交回忆录,在111年后依然可以使中国读者从书中发现我们社会和我们个人身上的点滴相同相似,发出会心的微笑。

  1895年是中日甲午战争正酣之时。中国输于蕞尔小国的结果彻底终结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国家体系,粉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国际地位。当时的欧洲和美国也掀起了重新认识中国的热潮。西方知识界和舆论总体的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善意还在,尊敬不再。

  西方人眼中的中华帝国愚昧落后。因为中国专制保守,缺乏社会保障、没有近代医疗、交通设施贫乏,甚至千百年来固执地使用着原始的农业工具。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人力,但就像一位穿着破旧丝绸衣服的老太,守着宝藏向西方国家要饭吃。虽然不能说这是全部西方人的观点,但它确是时潮的,趋向性的。一百一十年前的美国人把中国人看作“不受欢迎的移民”,审视者既往的敬羡和热情没有了,代之的是诧异不解、冷淡蔑视、讥讽贬抑,至好也不过是冷酷的漠视。

  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对中国的忽视。近代西方不乏清醒、全面、深入观察中国的传教士、外交家和思想家。何天爵就是其中一位。他抛弃西方中心的偏见,真正地去认识中国人、中国社会和中国。

  以政治认识为例。何天爵反对简单地以“绝对专制”来概括中国政治。他观察到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对现行政治伦理和政治体制的根本性修改行为或者那样的努力,进而认识到了在中国国情下,传统中国政治的合理方面。“整套制度不仅存在,而且制度统治下的人民也都赞同满意于这一制度。这套制度从未在本国受过批判还被周边的弱小民族所仿照,扩展影响。它比地球上所有其他的政权制度存在的时间都要长;它统治着约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广大的人民,并且为百姓提供了相当的自由、和平和繁荣。就像过去一样,无数世纪后的今天,中国人在它的统治下依然心满意足。必然承认,中国的权力制度必然存在积极正面的内容,存在呼唤激发人的善良本性的因素。”(《中国人本色》第二章)在对中国政府和自己接触的政治人物的剖析中,何天爵抓住了中国宗法家长制的核心,构造出了中国政治的认识系统。他的分析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有说服力的。

  中国人在政治认识领域缺乏这样的心态和人物。英文“president”一词进入中国后,晚清国人将其意译为“总统”,取总统职权“总而统之”的特点而定。从总统一词的译法,对比清朝存在的“都统”,“统领”,“总管”等官职,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中国人试图将这一现代政治名词划入中国政治习惯的努力。曾任福建巡抚的晚清思想家徐继畲惊讶于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做法。他说:“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之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哉。”(徐继畲,《瀛环志略》)徐继畲的认识一来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史家思想,二来并不深入。他看到了华盛顿主动放弃权力,首创共和的功绩,但缺乏深入比较认识的能力。稍晚的思想家张之洞曾任湖广总督。针对清末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他认为:“其国(指美国)议院公举之弊,下挟私徇,深以为恶。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深考之谈耳。……近日摭拾西说者,甚至谓人人有自主之权,益为怪妄。”(张之洞,《劝学·正权考证》)作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坚持者,张之洞深刻认识到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缺陷。但仅仅指出西方制度的缺陷就足够了吗?

  权位如徐张者、睿智如徐张者,认识尚如此,更何况那些整日为生计奔波衣衫褴褛又目不识丁的百姓们。1881年,学监吴子登请求清廷将留学美国的中国幼童们全部撤回,迅速得到朝廷批准。从 8月21日起,首批留美幼童分三批“凄然回国”。直接进行中美交流,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留学义举就此打住。

  1895年,中西实力对比的天平倒向了西方,中西互识的天平也在向西方倾斜。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缺乏不是途径的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轻易指责中国人远比真正理解他们要容易得多。”(《中国人本色》前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晚清国人沉浸于“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不愿意转换心态,客观地认识世界,承认现实与心理的巨大落差才是天平倾斜的根本原因。

  只有了解才是对比的基础;只有对比,互明优劣,方能谈优越,谈赶超。相互认识的重要性随着岁月推移,已经与日俱增。人们普遍希望通过加强相互认识来相互借鉴,实现互惠互利;人们更是普遍认为相互认识的加深可以增进感情,实现和平。但是我们调整了认识西方的心态了吗?我们应该怎么去认识西方呢?

  或许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从何天爵的《中国人本色》中找到答案。

  “如果我们可以以更高的层次,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我们自己和他人,如果我们可以用更理想的、标准的人的标准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人,情况就会更好。更宽广的视角不但能使我们的结论更为精确,更加合理,还有更为深远重要的价值。这样做能使人们更加宽容、友爱、和睦相待,信任人们团结、高贵的本质。”(《中国人本色》前言)

本文标题: 中国人本色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1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罗亭》读后感1000字理解专业程序员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