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亭》是一本由屠格涅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62页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19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罗亭》精选点评:●看到尾声哭了。。罗亭不是行动的矮子,他乐于行动只是不得要领—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是军事家革命家—至于恋爱,他在拒绝娜
《罗亭》是一本由屠格涅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62 页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19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亭》精选点评:
●看到尾声哭了。。罗亭不是行动的矮子,他乐于行动只是不得要领—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是军事家革命家—至于恋爱,他在拒绝娜塔沙之前根本说不上爱这个小姑娘。我认为这些部分旨在刻画罗亭追求浮夸的空乏的美的轻佻热情。
●簡短到不能充分展開,有些臉譜化。不過也足夠認清楚這是個什麽樣的人了。羅亭先生應該成為我的警鐘。以及,我總是愛屠格涅夫
●反封建
●这是一部让我慌张极了的小说。我长久以来的惶惑都被屠格涅夫写出来了。
●罗亭这样的人物如果活在现代社会,恐怕就没有35岁的“罗亭”了。屠格涅夫笔下的旧俄国,农奴制的俄国,贵族们,奴隶主们个个都有这鲜明的性格,尖酸刻薄的怀疑论者,油嘴滑舌的投机分子,洞察一切的避世地主,他们不同阶级,不同背景一起组成了那旧时的俄国,屠格涅夫笔下的旧俄国人们,但凡是读过点书的人,都崇拜那些追求真善美的知识分子,尊敬哲学和哲学的追求者们。反观我们的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实用主义盛行,公共场合谈哲学简直想必多半换来哄笑和鄙夷。35岁的“罗亭”?要不就是他们早已学会隐身,要不就是真的太稀有。但是我对娜塔莉亚这样的姑娘还是抱有信心的,说不定罗亭们为了他们的娜塔莉亚已经学会了和世界和解。 衷心希望“无意义”者们活在这世界上“自取其辱”所想要换来的世界真的会到来。
●原来罗亭是个孙子,后来又光辉了,然后呢,我总觉得那个四个字的正面人物男跟他有奸情~
●年轻时很喜欢的一本书
●恐怖的文学青年
●故事的主体部分并不让人喜欢。破落的35岁的文人罗亭在贵族达莉娅受宠,当达莉娅17岁的女儿娜塔莉娅与罗亭相爱的时候,罗亭便不再受欢迎;当娜塔莉娅愿意为爱牺牲一切时,懦弱而缺乏承担力的罗亭却不敢带娜塔莉娅一起走,却要娜塔莉娅屈服于家庭,从而使得爱情破灭而罗亭受鄙视。但随后补充了一个远景的视角却使得罗亭的形象厚实起来,且获得典型意义:罗亭虽然缺乏意志力,却具有一种优秀的罕见的品质,那就是“心里燃烧着一团热爱真理的烈火,”【译文版,153】而这在罗亭最后的穷困潦倒中也仍然维系。最后,罗亭在1848年的革命中牺牲在巴黎街头
●屠格涅夫一定和全体男人有仇......
《罗亭》读后感(一):短评
屠格涅夫的杰作。直到现在,每个有思想的人都还能从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不过也仅此而已,因为我们这里已经没有“多余的人”,只有“局外人”了。最爱看的是罗亭的慷慨陈词,我仿佛也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被他吸引住了;而少年时觉得这本书枯燥的原因恐也出于此:在我那样的年纪,书中的很多对话是难以理解的;而长我三岁的哥哥当时对此书赞不绝口并以罗亭自居,现在我倒可以理解了。
《罗亭》读后感(二):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廢物
看書的時候,想到波伏娃自傳小說裡的一句話“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廢物”。
也許最初那個天賦卓越,強烈自尊,純潔無暇的人,受到最多期待,寵愛,甚至崇拜的人,最後卻窮困潦倒,一無所成,那些美德讓他患上社會適應不良症,最後淪為教人失望的家庭廢物。
但往往是這樣的人,保有了與天賦相配的高貴靈魂,是映襯所謂成功者的醜陋與低俗的明鏡。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懷著強烈的自尊與現實搏鬥,他們輸掉的,勇於放棄的,都應贏得最大的尊重。
故事的結局以羅亭的犧牲告終,我想這也可稱為屠格涅夫對羅亭式人物的一種肯定態度--從未缺乏為理想獻身的激情與勇氣。
《罗亭》读后感(三):尾声部分 罗亭的“零余者”自白
罗亭:
“我现在可以借用科尔卓夫的诗句来说明我的处境:‘啊,我的青春,你逼得我无路可走,寸步难行……’ 可是,难道我真的什么都不行,难道世界上就没有我的事业了吗?我经常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可是无论我怎样竭力贬低自己,我还是不能不感到自己具备一种并非人人皆有的才能!为什么我的才能始终无法开花结果?
还有:你记得吗?我们在国外的时候,我自命不凡,拿腔作势……确实,那时候我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只是陶醉于高谈阔论,相信虚幻的东西。可是现在,我敢向你发誓,我可以大声地向所有人说出我所有的愿望。我根本不需要隐瞒:我完完全全彻头彻尾是个好心人。我顺从,我想适应环境,我所求不多,我只求达到最近的目标,为大家做一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好事。可是不行!办不到!这意味着什么呢?是什么东西妨碍我像别人那样生活和活动?
……我现在就剩这么一点儿理想。可是我刚找到一个固定位置,刚有一个落脚点,命运马上来捉弄我……我开始害怕它——我的命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你帮我解开这个谜!”
《罗亭》读后感(四):时代典型——多余的人
一个多余的空想家?还是时代的理想主义者?是对贵族知识分子——罗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原因是作者在完成初稿4年后,增加了一章写罗亭之死。
初版的罗亭,是个博览群书的两脚书柜,满口的平等、自由、牺牲等理想哲学而又没有参加过生产实践,生活在大地主的沙龙里,借钱度日。被评论为“思想巨人,行动矮子”——多余人的典型。
再版后的罗亭,形象立马高大起来——他不断实践,当过教师、依附地主改革农业等等,最后都被排挤,不能融入社会而一次次颠沛流离,一事无成。最后在1848年法国巴黎起义中牺牲。悲剧让这个多余人终于完成了升华,一个不合时宜的人的坚持,就是理想主义,如拜伦一样的英雄。
这种逆转是让人费解的,有人认为是屠格涅夫思想发生了转变,表现出局限性——贵族知识分子对变革的重要作用,他们虽没有直接参与实践,但是用先进的理念鼓动了群众。
这种看法,在没有更多地了解屠格涅夫前,我也无法判断。
鲁迅和屠格涅夫多少有些罗亭的影子。显然,他们不是多余的人,他们还写书,让我们意识到了什么是多余的人。
《罗亭》读后感(五):罗亭
关于罗亭,我有着敬佩的感情,当然还有着怜悯。
敬佩在于即便他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但他仍然努力着,尝试着。即便最后,他要回到乡下,似乎是垂头丧气,但他的存在仍然有着他的作用。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意气风发的时代里激情奋勇的人们,可能他们连名字都没有在历史中留下,但我相信,在那样的时代,有着这样一批人的存在,才会有后来更有力量的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的出现。罗亭,可能确实有着夸夸奇谈的外表,说得多做得少,可是历史滚轮启动的时代,这样的人难道没有他们存在的意义吗?况且,对比现在,包括自己和身边的人们,有多少人意气风发过,有多少人夸夸其谈过,而有多少人能够一次一次的继续努力过?难道罗亭不值得敬佩吗。
我同样怜悯着。正如罗亭,那样的时代,有着太多那样的人,努力过,遍体鳞伤,然而又有多少人能记得他的存在,有多少人能知道滚轮下有多少这样的人被碾过被压碎。或者他的使命就在于那夸夸其谈,然后淹没。
罗亭确实懦弱,甚至于对于爱情都没有着我们期望中的忠贞,甚至挚爱的母亲他都没有能力去照顾,可是人,怎么样去满足人的完美。人。再伟大的人都有弱点,况且,罗亭这样一个普通平凡的人。
我觉得屠格涅夫是善良的,结尾,让罗亭的生命停靠在那样一个完美的时刻,他应该是不忍让罗亭活的那样碌碌无为那样窝囊颓废,为罗亭安排了这样一种令人安慰的结尾,但更多的罗亭,我想,现实一定比作者残忍的多,孤苦无依,穷困潦倒,无人问津,不知所踪。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