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493页图书,本书定价:8元,页数:19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浮城》精选点评:●很难评价的一本书●小学。●看到了好多现在社会的影子●1998年左右看的。当时感觉有很多作者的记忆掺杂在里面
《浮城》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493 页图书,本书定价:8元,页数:19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城》精选点评:
●很难评价的一本书
●小学。
●看到了好多现在社会的影子
●1998年左右看的。当时感觉有很多作者的记忆掺杂在里面。如果历史是循环的,那么记忆也可以成为预言吧。
●这本完全改变了我对梁晓声的看法,哈哈。
●不可言传
●民间算法集锦,deepmind powerpoint——与其说科幻不如讲寓言
●十几年前初读觉得太扯淡。十几年后看清人性再读,才晓得全是真知!愚昧的只有那曾经不懂骨难画的幼稚“我”。
●看《三体2》看到这本小说,想起来我小时候读过。
●很小的时候看过,吓尿
《浮城》读后感(一):上中学看的,当时非常喜欢
大概是那个海鸥肉饼,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也是非常非常恐怖的。没事就拿起来看,陪伴我走过青春的一本书。这本书现在还有吗?我的那本早就扔了。如果有还真愿意把其中的一些情节再拿出来读一读,现在很难对一本小说那样的投入。嗯,我并不想写够144,因为我不记得什么情节了,他还有一本叫恐惧的书。
《浮城》读后感(二):浮动的是人心
城浮四日,梁晓声把9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大杂烩搬上了一座浮城,把各色人等的心理、行为放大而一幕幕地呈现出来。 正如梁晓声所强调的,浮城之中生活的都是常人,是读者身边的人,或者就是读者自己。但因为放大而扭曲,浮城上的众生变得荒诞起来。与魔幻现实主义和神实主义相似的是以变形和小说中的荒诞反映真实和现实中的荒诞,不同的是《浮城》遵守了物理规则,扭曲的只有人性和社会。
《浮城》中展现了令人击节的黑色幽默,充斥全书的革命话语是这种幽默的主要生产者,中国社会的失范、崩塌与逝去的革命、国家、高尚的话语形成了巨大的、极富讽刺意义的张力。所谓浮动的是人心,就是说那些话语所维系的社会纽带在市场与后文革的中国发生了断裂,人的行为普遍失范,我想这也是梁晓声这本书主要想展现的。
现在看来,《浮城》·中的中国自有一种“历史的趣味”。可是,92年《浮城》甫一出版的时候,我猜也收到了去年人们对余华《第七天》的批评——小说与时事过分贴近,小说中使用的素材太过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中发生的具体的新闻事件,作者对社会的评论过分露骨直白。当然这种感觉绝非贯穿全书,有些地方让人替20年前的人“瞎感受”一下罢了。
有趣的一个地方是,浮城市二院的院长名字与当今中国政界的二号人物名字相同,不知道06年版里有改动没有。
《浮城》读后感(三):无法隐藏的人性
梁晓声的《浮城》自挺起肚子起,有一搭、无一搭的翻看,速度慢、状态慢、但荒诞的情节让我不忍放手,一层又一层被扒下的面具的人性让我不忍弃读。
一座城市因为毫无预兆、突如其来的陆地断裂、飘浮而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争夺、劫掠、批斗甚至于厮杀,不同阶级、不同背景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目的、心计甚至于自以为如意的算盘,即便面临何种状态,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命、自己的财、自己的权贵而明里斗智、暗里拼杀。留命的不一定是好人,死去的却总让我们抱有一丝怜悯。
有人说看过这本书后,突然顿悟:人,不能太善良!可是善良都是在一切在正常秩序下才会秉承的东西,当我们都面对生与死、权与利的考验时,人人都能保持善良的心态、善良的观念、甚至于善良的底线吗?
从酒神、市长到中尉,从韩大爷、修车的研究生再到雁南姐,甚至连曾经人人唾泣的婉儿,在一场又一场争夺与厮杀中努力保持着自己的心,却最终都被这个疯狂的局面而夺去生存的权利。
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强,也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而是因为在这些所谓生死攸关的时候,人人都暴露了自己最邪恶和最原始的欲望,这些原本善良底线缺失的人们,在这个时候更不会有道德与良知的约束,如同触到痛处的疯狂病人,鲜血和生命都不重要,只要自己还能喘气,就一定要冲着自以为的目标行动,哪怕逼红了眼,哪怕逼疯了人!
昨天北京又下起大雨,雷电交加,雷声如同炮弹一般,感觉楼都在颤抖。我问PP,2019会来吗?他说2019会来,但那一天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浮城》虽然写于很久前,在书里无时无刻都能看到文革、自然灾难时的种种缩影,但是我也在想,人的本性自始至终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会有显著性的变化,不知道2019的那一天如果真的到来时,我们又将面对一个怎样的世态呢?
《浮城》读后感(四):离心时代的群丑图
1这确实是一部科幻小说。作者从一个基本的假定出发,进行了逻辑推演,并努力把这一预设推进到较为深广的社会层面,尝试在城市的尺度上描绘多层次的末世反应,这一点值得肯定。
2 从版权页的印次和反盗版声明来看,此书当时流传很广,有一定影响力。可能与当时环境的群体离心心态有关。
3 故事里没有希望。一切正面的行动如烟头闪光,一根烟的功夫就被掐灭。作者的心态该有何等的愤慨和沮丧,是对所谓民族劣根性的强烈诅咒。虚拟的末世环境为这一诅咒下的丑恶行径和凶残情节提供了合法性。
着意于提供一个黑箱式的思想试验田,所以技术上的“硬伤”不重要——城何以浮而不沉?日本的冰长城何以铸成?
4 党只在最后才出现,而被浮城的人们所拒绝。
5 作者像授课医师,不但要展示症状,而且不厌其烦地对每一细节给予病理学方面的解说。即,不但展示和描写,而且还有阐释自己的社会学、心理学见地,说明其中缘由。
6 从小说的艺术方面来看,叙事较为粗糙,不是优秀作品。但中国政治寓言的写作脉络里,似乎较少艺术上成功的作品,连老舍写《猫城记》,也算不上什么高水准。(王小波可能属于少数)如何评价这类作品?是否需要建立一种阐释路径,来说明它们的价值。
7 前面推进的较为生涩,后面开始有些漫画式的狂想风格出现。婉儿和“哥”在爱情中的新生部分写的还有点让人感动。市长——酒圣——市长夫人的“精神病推定”旋转则堪称绝妙。可惜市长的线索在后面被群体叙述所割断。
8 总之,作为90年代一位颇“主流”的作家所写的“社会幻想”作品,这个值得研究者关注。它无法摆脱现实主义的某些僵硬枷锁,不能真正飞腾成为鲲鹏,直露的愤慨使它无法在艺术与政治中求得平衡,但无论如何,它本来可以省事儿地来走老路,偏要吃力地提出一个形式的问题,值得研究。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