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通学记》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2-03 13:19: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蒙文通学记》是一本由蒙默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319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6-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蒙文通学记》精选点评:●这套书刚出的时候就只买了这本,受益颇大。●“治学杂语”●前有语录●猛然想到罗

《蒙文通学记》的读后感大全

  《蒙文通学记》是一本由蒙默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319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06-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文通学记》精选点评:

  ●这套书刚出的时候就只买了这本,受益颇大。

  ●“治学杂语”

  ●前有语录

  ●猛然想到罗志田、王泛森可称当代“罗、王”

  ●“治学杂语”这部分最有价值,值得一看的纪念文章有三五篇吧,总体上不如《蒿庐问学记》,像杨宽评述吕先生学术那样级别的文字,本书一篇也没有。王汎森那篇还算条理清晰,罗志田那篇几乎不知所云。蒙先生曾执教过北大,可惜为人所忌,匆促移席,未曾有较为得意的门生。其一身功力,满腹绝学,竟然后继无人;唯一堪慰的是经蒙默整理,先生遗著陆续问世,希望真有后辈能拾起并延续这条学术脉络。

  ●一日間讀完,是為改舊文尋新觀點,王汎森文仍覺不得不說好。蒙季甫文前時注意不夠。他文似不足甚。河南大學及北大經歷極可注意,前人所論皆未能得其眼,蒙文通研究多就其自說自話,反思極少。當快速成文,早日脫此領域

  ●读先生谈治学,深有所感,乃在兴趣二字上。说学问要从读基础书起,此乃常谈。说看书上下左右之法,今也是常谈。看西学作品来参中学,也是常谈。然而在彼时未必是,且以先生的勤奋,参以此道,再有时代背景带来的根底,先生焉得不成功。我们所感叹的地方在于先生一一开展来,在那样风雨如晦的岁月,依旧忘我地治学

  ●主要关注他对道教方面的研究,似乎是寻着道教哲学史(《老子》历代注)这条线做下去的。可能这方面是受到其师欧阳竟无等佛教哲学的研究影响。可从支言片语中发现些闪光,但是具体的作用实在不大,蒙文通的学问的确很深,可惜离本人兴趣稍远,而且又做得较为繁琐。故给予是评。

  ●经学……我看这个属于自虐,还好王汎森的评论写的还不错,总算理解了一丢丢

  ●前辈们的性情

  《蒙文通学记》读后感(一):清理

  在这本不薄的书里,真正的学记只有54页。其中多为片段散语,也无十分明显的分界,倒是像在聊天,谈到哪说哪。

  做一些总结吧,比较侧重实用,这些看起来很“道理”的话放在书里其实一点都不沉重,反而晶莹剔透:

  要敢抓、能抓大问题、中心问题;

  读基础书要慢点读,仔细读,要从中读出问题,读出个道理,读出一个当时的社会来;

  要以虚带实,史料是实,思维是虚;

  必选一典籍为基础精熟之,然后再及其他;

  书叠起来随时想问题;

  制度、文化两条线要搞清楚;

  写一篇文章,总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看历史,应从先后不同现象看其变化;

  学问是循环反复的事,哲学和文学都不可忽;

  读一本书把它打碎、消化,方能为己用;

  一些蒙先生提到的书目:

  顾炎武《日知录》

  赵瓯北《廿二史劄记》

  《说文解字》

  《五经异义》

  《白虎通义》

  《近思录》

  《昭明文选》

  《文心雕龙》

  《文献通考》

  《圣学宗传》

  《理学宗传》

  《春秋大事表》

  《通典》

  《册府元龟》

  《新史学与社会科学》

  《南北史合注》

  《长短经》

  《颜氏家训》

  《蒙文通学记》读后感(二):只为前55页

  后人所写,怀旧思故的文章,消遣尚可,价值不大!

  但前面的治学杂语,珠玉之言甚多。无论对治学、为人还是思考都大有帮助。我推荐的评价,也由此而来。特摘抄印象深刻者,如下:

  “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学生总得超过先生。如不能超过先生,纵学得和先生一样,还要你这学生何用?”

  “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

  “故做学问要敢抓、能抓大问题、中心问题,不要去搞那些枝枝节节无关大体的东西,谨防误入洄水沱。”

  “读书贵能钻进去,并不在于读罕见的书,要能在常见书中读出别人读不出来的问题。”

  “任何思想总是时代的产物,是根据各时代的问题而提出的。时代一过,形势变了,这种思想便失去其意义,便消逝了。”

  “大学以上学生,主要是学方法。在听课时,应跟着先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而发展,体会先生是怎样思考问题的,不应要求先生跟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走。假如那样,学生还学什么?”

  .....

  不一而述,以书为镜,反观自己。

  《蒙文通学记》读后感(三):一点记忆

  还是托同学的福,没事的时候把这本书给看了一遍,至今留下的印痕深刻的地方是蒙文通老先生在古今中西汇聚的时候,能够立足于古代中国而发新,渊博的学识令人佩服。那时很是感慨老先生读的书多,学问深,而后来的学者大都没有深厚的古典学问的功底,这个固然是时代使然,但也令人感觉绝学不继,遗憾而且哀伤了。

  记得老先生将先秦时期的文化划分为齐鲁、三晋、荆楚的说法,觉得挺有道理;如此将古代文化区分成不同源流,对打破自身对华夏文化一元的想法有帮助。用杂糅的想法去思量古代中华文化是必要的,古代思想并没有哪一个可以作为根本、源头。往前去寻找,炎黄和蚩尤的传说中,炎帝是东方来的,黄帝是三晋地区的,蚩尤是南方的,这样三系去和远古附会一下,似乎也挺契合。所以,老先生就这样把远古和先秦时代连接起来,并且给中华文明的源头给出一个很有道理的解说。当然,这种想法很有价值,但也还是一个假说。

  关于古代的事情,很多只剩下神话传说和断篇残简,真实如何,后人当然不能清楚知道,提出一个具有相当合理性的假说已经是很有价值的事情。不知道现在考古的成果如何,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对老先生的假说给出支持,反正我自己觉得老先生单纯从文化思想出发就能有这样的创见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蒙文通学记》读后感(四):向大师致敬

  蒙文通,后来是搞民族史和地方史比较出名,但其实他真正着力的还是今文学。不过今文学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学界不大受待见,廖平先生经学的创见被人剽窃,却还没剽窃者康有为有名(想起一个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横批忘记了,对得不错),而且说实话,廖先生的文章实在佶聱,而且有些迂气——爱慕他的人觉得可爱,厌恶他的人说他妖异。汪公公一度对蒙老先生感兴趣,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感,他又不是学这个的,我去巴蜀书社帮他买过《古地甄微》。今文学在有汉一代是显学,之后王莽新政到隋唐的禁绝谶纬,今文学在政治上颇受了些委屈,到唐《五经正义》已经几无传承。

  学记里,蒙先生堂弟回忆说蒙先生曾提道,清人颇有些是不讲家法路数的,像魏源、龚自珍、康有为之流的爱谈公羊学,其实常常胡说八道,议论似高实空,到陈寿祺、陈立则又拘泥于家法,不得会通。廖平先生讲“通经致用”我是知道的,但要看到蒙先生说他一度爱好说文段注,而廖先生斥他,要搞说文一辈子也弄不完结,看个三两个月能够读经了便了——这话还是叫人吃一惊。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被传为佳话,清人勤治小学是经学家的楷模,廖先生却说音韵训诂不值得花费大力气。以前虽然纳闷皮锡瑞是今文家,可古文学派仍看他的《经学历史》重于江藩《汉学师承记》,不明就里,只以为前者大概是细致工夫到家。这时候才明白清代今古文家之间关系万千重,哪里是当代人以为的那样清白。

  蒙先生的“八儒”之说,我是不懂的,汉儒的家法需下工夫才能熟悉,我懒,但“素王”、“革命”是懂的,不枉也曾抄过《白虎通义》,自然那是抄着玩,不见得读进去了。董仲舒在《汉书》儒林传里排第二,地位十分崇高,治公羊学,讲天命、阴阳,是当时儒学主流,虽不讲谶纬,但《春秋决狱》也是穿凿附会的样板。蒙先生的主张是,今文学虽不是孔子的本来意思,却是时代的产物,对研究汉代的政治思想、社会形态有很大价值,儒学是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核心,几千年来的流变正能反映出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与力量,一味讲古文学也许在文献学、史料学上十分有价值,却与历史、事实越来越隔绝,更遑论“通经致用”。今文学派对自身立场和方向这样明确清晰的主张,我孤陋,在近代以来的学者中是第一回看到。

  想起来凄凉,四川是今文学派在近代以来的一个保留地,同样有见地有成就的还有王利器先生,也是不见重视的。四川的儒学家似乎只有这种非主流的位置吧。学记里收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的节选,提到胡适主持北大文学院时,委屈蒙先生的一段公案,我本不喜欢胡适,现在就更不喜欢了。

  《蒙文通学记》读后感(五):读《治学杂语》笔记

  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杂语。《治学杂语》长达54页,是蒙文通先生的随想集。一般每一段表达一个独立的意思,间或有接连数段表达同一方面内容的。这些段落涉及经学、历史地理学、宋史、经济史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当然也涉及到历史学的方法论。

  应该承认,涉及到具体古代史问题的段落,我多半看不懂。。。不过书中附的罗志田先生的论文我居然看懂了,大意是蒙文通做研究重视知识的贯通。

  把《治学杂语》中涉及历史学方法论的一些重要段落分类摘抄如下。

  一、思想的重要性

  “以虚带实,也是做学问的方法。史料是实,思维是虚。”

  不能把史书当成小说,而应该“读出个道理来,读出一个当时的社会来”。

  “不在于读罕见的书,要能在常见的书中读出别人读不出来的问题。”

  “几十年来,无论是讲课、写文章,都把历史当作哲学在讲,都试图通过讲述历史说明一些理论性问题。”

  “懂哲学讲历史要好些,即以读子之法读史,这样才能抓得住历史的生命,不然就是一堆故事。”(和严耕望的反对治史先治哲学的观点不同。)

  “书叠起来随时想问题,往往有启发就是这时。打开书时人为书用,叠起书是人用书时。”

  (我比较欣赏蒙先生的这一取向。他重视思想也许与其经学背景有关。)

  二、重视事物的联系

  赞赏比较研究:中西比较;考古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学科的借鉴和援用。

  “自前后左右之书比较研读,则异同自见,大义顿显。”“看历史,应从先后不同的现象看其变化。”

  结合时代背景研究学术。譬如,黄老与今文经学能在汉代盛行,“从这里看孔、老,似乎比专就孔、老哲学思想看,更有着落。”

  “讲论学术思想,既要看到其时代精神,也要看到其学脉渊源,孤立地提出几个人来讲,就看不出学术的来源,就显得突然。”

  通史的重要性。“搞断代史不搞通史常常不易准确把握一代的特点。近世之论明代资本主义萌芽者,所举例证常常是明以前早已存在者。”“从来没有只搞古代不搞现代或只搞现代不搞古代而成功的史学家。”

  (这大概就是“通识”的体现。我也很赞成。做民国史应当把古代史熟悉一遍,这样就要读更多的东西。。。)

  三、人生规划

  引用陆象山的话:“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并谓:“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貌似有儒家背景的史学家经常强调品行与学术成果的关系。。。但我怀疑事实上也许没太大关系。)

  学问应当自成体系(这个我大概做不到,想来蒙老先生也没有做到。。。)

  “很多人的学问,大概在三十岁上下就把规模大致定下来,这以后只是在深和细上面有所发展。”

  为学要能传世。(我发现,我的志向属于燕雀之志的级别。我一直认为治学只需要对社会有益就行,是否传世是后人的事,不要为子孙后代操心。。。)

  四、读书

  “做学问必选一典籍为基础而精熟之,然后再及其他。”(蒙先生接着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清代汉学不离《说文》,宋学不离《近思录》等等。然而我实在想不出做民国史能有啥权威典籍。。。)

  “初看书不必过细,要注意大处。做学问既要深入细致,又要目光四射。读书粗疏不行,但被小材料所羁绊也不行。”(作为一个读书不求甚解的人,我十分同意。。。)

  五、论文

  重视把握历史的变化之处:“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不要去搞枝枝节节无关大体的东西。(与重视日常生活、下层视角的新史学似乎凿枘不容。他引用孟子的话:“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我比较赞成的却是“观水有术,必观深渊之鱼。”)

  文章不应早发表,最好放个两三年,在这段时间内作补充修改。(怎么和严耕望先生的看法相似。。。)

  “写文章要注意材料的摆法:第一,是不是说明论点;第二,要有层次,要一个证据之上再论证一个证据;第三,总结性材料是不是用在总结地方。用过功的地方虽未写入文章也不辜负,别人看文章会感到后面还有些意思没写出来。”

  “读书不仅要从文字记载中看出问题,还要能从不记载处看出问题。不记载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问题。”(思路很好,但同时应注意防止过分诠释。)

  重视史籍中的次要内容。比如《说文解字》是文字学著作,但其中记载了关于礼制、水道的资料。《颜氏家训》反映了南北文化风格的差异。(这个严耕望也谈过。)

  “上层建筑发生变化,就是经济基础已经起了变化,这是一个苗头,如探矿发生矿苗。”

  -----------------------我是娱乐的分割线-------------------------

  转载一则文中提到的八卦,关于熊十力及其佛学老师:

  “当时熊体虚多病,经常要炖乌龟来吃,而内学院的规矩则是吃素食,老先生虽知道他吃乌龟有违院规,却也只当不知。熊后来很有成就。没有这样的老师,教不出这样的学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打破校规的束缚,对于培养一名好学生是多么重要。

本文标题: 《蒙文通学记》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96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增补本)经典读后感有感《马利与我》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