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琴传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03 10:56: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春琴传》是一本由谷崎润一郎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20页图书,本书定价:0.7元,页数:1984年3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春琴传》精选点评:●对佐助而言,灾祸造就了解脱和升华的机会;于春琴,又何尝不如此呢?“倘若未曾体尝人生的辛酸苦辣,亦难

春琴传读后感1000字

  《春琴传》是一本由谷崎润一郎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20页图书,本书定价:0.7元,页数:1984年3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琴传》精选点评:

  ●对佐助而言,灾祸造就了解脱和升华的机会;于春琴,又何尝不如此呢?“倘若未曾体尝人生的辛酸苦辣,亦难彻悟艺道之真谛。”张进的翻译古雅流畅,值得一读。

  ●小小王国是现实主义的,春琴传是反映谷崎风格的名篇,青春故事是对文坛往事的回忆,写到最后却也充满感怀之意。

  ●集SM技艺之大成。

  ●施虐狂和受虐狂最佳组合

  ●太重口了,通篇围着身体写,但又不牵涉性欲,这。。这***。。就是官能文学吗?那么在下。。。认输了。。。直男可以看养鸟那部分,讲怎么伺候黄鹂和云雀的,那还是不错的

  ●一个受虐者和虐待者的故事 有点觉得佐助对细妹有变态的爱 细妹的行为真是很让人费解呀 明明两个人都互相喜欢 为什么还要虐待佐助 佐助也是,很是奇怪 最后的时候细妹毁容了,佐助瞎了的时候 我才觉得他们正常了 多么变态的爱情呐!! 【封建社会的日本很奇怪, 作为老师就可以随意打学生吗,真是】

  ●谷崎润一郎这个人越看越不明白了……尤其最后一篇自传式的《青春物语》信息量颇大,勾搭永井荷风又甩掉,暗恋泉镜花又故作清高,渣了小山内薰,辜负上田敏……整一个别扭shou啊(喂

  ●《小小王国》结尾非常有力。《春琴传》叙事方式很有意思,跟张进的译笔风格搭配起来很有味道。《青春故事》反而没什么感觉。

  ●佐助刺瞎眼睛的那一段 让我久久不能平复

  ●心甘情愿,翻天覆地的一对SM师徒,好看。

  《春琴传》读后感(一):施虐的爱人

  本来,以第三者的视角去讲述历史题材的故事,是已经将主观性降到最低了,然而,“我”一一道来的情节却还是有惊人的官能性煽情。张进版本的翻译,文字表述偏古,时有文言字眼,是要更显典雅的。但是却也因此,反而让我觉得更有撩动作用。这其中的原理,大概类似于和服之于女人。裸体的时候不觉怎样,着了和服浴衣,唉呀妈呀,诱惑等级顿时狂飙好几个档次。……

  因为佐助最后用针自刺双眼成了盲人,这故事顿时摆脱了泛泛而有了针尖版锐利的美感。春琴的强大最终无可撼动,佐助的一生也由此到达顶峰。而这之后的路也颇令人玩味。如若春琴由此改变了对待佐助的态度,两人变的相亲相爱扶持至老——当然,人们往往是需要此种情节来抚慰自身的,但是这故事也就毁了,是走过了峰顶开始下坡了。叹只叹谷崎润一郎把顶峰一直维系住了:哪怕春琴果真较之以前有了和缓的态度,佐助也不能容忍自己一生的信仰与崇拜从此消亡。为了不让春琴和自己的距离变的接近,他便让自己更低,比“低到尘埃里”,又是要卑贱很多倍。

  春琴必须是强大的。为此,佐助需不断调试自己的位置,让春琴始终处在令自己仰视的主人地位。春琴只有高高在上,他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状况。春琴若对他平等如朋友如恋人,他存在的动力也就消亡。假设某一天春琴突然以小女人的姿态对他撒娇,佐助是一定要后退三米扑通跪地自贱不起。

  因为女人的美必须是强大的,它是俯瞰万物接受众生膜拜的。接近它享受它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它凌驾于自身之上。唯有此,才能真正感受这种极致美。在我看来,那是接近于信仰的崇拜,神便只能是神,他不能泯于凡人,他如果变的弱小,那是对所有信徒的最大侮辱。于是佐助们为自己塑造的这个强大的神,是要美的让人炫目不敢直视。它越是具有侵略性,越是作践我,它和我的关系才越正常,才让我能真正的触及它本质的美。

  把这种极致的美放在女人身上,或者反之,赋予女人这种极致的美,到底哪个才是真相呢?若要追究起来,写作《春琴抄》时,谷崎润一郎的风格已经有了变化,文字更古典更传统化,但是《春琴抄》故事本身的张力,比起他早期的那种华丽也绝对是毫不逊色。而且正是有了收敛的古典风格,反而更让人觉得表面波澜不惊的惊心动魄。年轻时是因为性压抑或者性苦闷么?但他垂老之年还有《疯癫老人的日记》等作品问世,华丽丽的官能性与年轻时比起来反而更甚。有人一生执着于异性和异性美,性关系的研究和剖析也非常惊人,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旁人看不到的什么东西吗?

  几个翻译版本出来的效果差别巨大,我,真是心神不宁啊。比较起日本那边几个大头,像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会有看了翻译版本也能想象出原作的面目的感觉,但是也有的是想象无能的,最突出的就是三岛由纪夫和谷崎润一郎。这真是让人纠结。问题是,如果颠儿去学日语,那要学到何种程度,才有具有透彻的辨识感觉文字原始魅力的能力?心神不宁啊心神不宁啊……

  《春琴传》读后感(二):雪夜心弦闻知音---越剧《春琴传》

  一、

  舞台布景很简单。

  一树疏影横斜的梅枝,一扇青灯辉映的户牖,却有无限的时空延伸感。

  音乐空灵,三弦琴婉转清越,融合日本传统音乐的东洋韵味,伴着越剧柔美的唱腔,奠定了整出剧漫天雪花般悠扬清凄的基调。

  二、

  《春琴传》分为《收徒》、《授艺》、《诉心》、《斥女》、《赏梅》、《毁容》、《刺目》七场,讲的是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大阪城富商之女春琴美丽绝伦、琴艺出众,但失明的悲苦令其性格处于极端自卑和极度自负的扭曲状态。

  仆人佐助对小姐一见倾心,但他身份低微,只能将痴情埋藏心底,期望用无微不至的照料、百依百顺的宽容来安慰她人生的残缺。

  春琴乖戾的言行背后,深藏着一颗敏感、孤独、渴望真爱的心。她对佐助严厉苛刻、直到《授琴》时无意说出“这是我和佐助两个人的事,不要其他人过问”,才将她心中情感泄漏。

  而这句无心话语,如同云开雾散后的阳光,将佐助的心温暖成冰雪消融、春光灿烂的山谷。

  《诉心》一幕,佐助于无声处听琴音,深深拨动了春琴的心弦。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春琴此刻定是喜不自胜,长久以来孤独的心琴终于觅得懂得的人。

  从此两人高山流水,心心相印,习琴授艺,意笃情深。

  整出剧的高潮在《毁容》、《刺目》时推到顶点。

  春琴毁容后,长期压抑的感情才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

  她对佐助唱出“只有你懂得我的心”。只有佐助明白她严辞责令后的善意、冷漠拒绝后的温柔,只有佐助明白她退避三舍的其实是渴望真情的女儿心。

  她哭自己的不幸命运,字字是泪,声声是情。座中泣下谁最多?观者无不动容。

  三、

  春琴毁容后,唯独不愿再见佐助。天下女子都一样,希望自己在爱人心中,是世间百媚千红中开得最美丽的花。

  即使绝世而独立的李夫人,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之貌,临死也不肯见汉武帝最后一面,是为了留存自己完美的印象。

  她留下“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的诗句,因为明了“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洞见芳华易逝,红颜枯骨的真相。

  而春琴是幸运的。毁容后的春琴,不忍佐助看见自己破碎的容颜,成为他的负担,令佐助离开。佐助幼年对春琴一见倾心,而半生的相随,不仅是因她丽如春花的容貌,更缘于懂得她灵魂深处弹奏的琴音。

  为了和春琴真正达到心灵容契的境界,佐助刺瞎了自己的双目。成为盲人的佐助,从此和春琴生活在同样的黑白天堂,但他不以为苦,还欣喜欢歌“我终于能看见你的世界了”。

  “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要用心灵去寻找”,这是小王子告诉飞行员的。“无论是沙漠、房子、星星,使它们美丽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我所看到的仅仅是外表,最重要的是看不见的”。

  而佐助在刺目后说“我看到了明眼人所看不到的幸福”,因为,出身卑微的佐助,比起因求爱不得而下毒手的利太郎,更懂得用心灵聆听美,用灵魂感触爱。他一直用心灵在了解,用灵魂的灯,温暖春琴的暗夜。

  杜拉斯在《情人》中写道:“我爱你现在毁损的容颜,胜过爱你年轻时的美貌。”

  济慈也有“多少人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假意或真心,爱慕过你的美丽;唯独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日渐衰老的脸,爱你痛苦的皱纹”的诗句。

  用心灵去寻找,能够看到沙漠深处的井、房子里的宝贝、星星上的玫瑰花。心灵契合的爱,更能够跨越生死、超越世俗,抵达幸福。

  四、

  佐助的痴情感人肺腑,自我牺牲的精神也可歌可泣。

  然,一如大和民族特殊的国民性格,日本人的情感也通常表现出压抑、尖锐、极端的气质。

  无论是利太郎对春琴由爱生恨、毒手玉碎的破坏欲,还是佐助为了成就两人感情的自残,以及因主仆身份悬殊而舍弃骨肉的无情,既让观者体会到情感的炙热和强烈,又感受到一种锋芒在背的辛辣和刺痛。

  人生自古有情痴,中国有曲江歌女刺目劝学的故事,亦是为爱而走极端地自我牺牲,我并不推崇。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但我始终认为,即使爱到极致,也不应该让它变成伤痛。爱应该是温柔平和的、如春风化雨、如涓涓细流、如雨露甘霖,润物无声。

  破坏和毁灭、自残和压抑,都不是健康的、人性化的感情。

  《春琴传》改编自日本唯美主义大师谷崎润一郎的小说《春琴抄》,同梁祝化蝶、柳毅传书、牛郎织女一样,古今中外,爱情故事总得百世流芳。

  爱的古老诗句也广为传颂,“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吟的是思念。

  “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说的是怀恋。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二意,故来两决绝”,讲的是坚贞。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叹的是忠诚。

  “相见时难别亦难”,惜的是别离。

  “何当共剪西窗烛”,话的是重逢。

  人世间有许多美好情感,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朝朝暮暮,两情久长。

  《春琴传》读后感(三):作业 爱的羁绊

  大学新生狗,修了日本文学的通识课,文学盲希望能入门。可是这课相当的水,女老师十分感性上课光顾抒情了,没什么实质解读。一个学期看了五本要求书目,其中春琴抄是看得最感动的一本,抖s抖m爱的羁绊十分打动我这个既自卑又缺爱的人。不会写论文,就用小学生文笔写了份读后感当作业上交吧,很浅薄。

  --------------------------------------------------------------------------------------------

  《春琴抄》中的羁绊

  《春琴抄》中谷崎润一郎以一个第三者的视角,讲述了收集的名册春琴传中的故事。他对故事提出自已的主观疑惑和见解,并实地去做了吊唁和询问考察,推断故事的真伪虚实,慢慢还原了故事的本来面目。这种叙述的方式给了读者更大空间去想象推测,各人可以凭借不同的视角对这份畸恋有着不同的感受。

  故事讲述了一个含着金汤匙长大的药材商人家的小姐春琴,从小锦衣玉食,父母寸步不离围绕左右嘘寒问暖,如此这般自然养成了其极为孤傲骄纵的品性。也许命中有劫,小姐春琴不幸幼年眼盲,中年又因性情埋下的苦果招致毁容。因为眼盲,小姐春琴结识佐助与他开始相依的生活。毁容这一惨剧的发生,坚强的小姐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和佐助早已融汇一体了,互为彼此分身。她褪下身上因极度自尊和微妙的自卑聚结成的冰冷铠甲,开始回应佐助的那份爱。

  我粗浅地认为春琴和佐助爱的羁绊在于他们始终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来追求爱的平等关系,无论是春琴对佐助的折磨刁难也好,还是佐助任其随心所欲,讨好迎合迁就,对春琴任何举动都食之若饴罢。一个对爱反复步步相逼进行拷问寻求回音,一个至始至终全心全意把爱全盘托出,这两个人就像在天平两头一样,不是冤家不聚头,摇摇晃晃向天平中心匍匐前行,想要拥抱互相的内心。

  春琴作为一个美丽孤傲,天分极高的女子,眼盲之后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她又极其要强自尊,绝不会絮絮叨叨祥林嫂一样向任何人坦露内心痛苦,内心的长期封闭助长了她暴戾乖张的脾性。在这个时候,家里的仆人兄妹也好对她都是避而远之的,不愿去接近她内心的。唯独只有深受小姐吸引的佐助偷偷半夜里躲在闷热的壁橱里练习三弦,一片黑暗中把自己当成盲人来体味着春琴的世界,春琴的心。这也为后来他轻易适应盲人世界做了很好的解释。春琴指定佐助做自己牵手人,她早已察觉到了佐助对自己的爱慕,她不是不知道,向佐助伸手是他们关系的初步结成。

  她牵佐助的手就明白了他对自己的感情,但她不予回应隐藏自身的感情。肆意地与佐助扮演着师徒游戏,佐助越是爱慕她,内心封闭的春琴越是不把佐助放在眼里,在琴艺上对他极尽变态的严厉苛刻,要打要骂一样不落。在这种变态的行为中,一次又一次春琴无疑享受到了施虐的快感,佐助痛苦后的谦恭隐忍让春琴一遍遍刻骨清晰印证了佐助对自己的爱,也感受到了为师授业高高在上的感觉,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残疾眼盲的自卑心理。

  施暴于佐助是春琴向他索爱的方式。春琴就像她的爱物黄莺,云雀一样,尽管是美丽的是充满灵气的,但是却是困于牢笼的不自由的。一个盲女受于肉体的牵制,自卑且万事需要依赖别人,要强的春琴怎么能允许自己不如常人呢。所以在对于佐助的态度上,她试图寻求缺失的心理平衡。面对与佐助的结合她毫不留情拒绝了,并直截了当粗暴拿出了小姐的身份作为理由。其根本是她缺少安全感自卑又自暴自弃。佐助是个健全的人,倘若春琴答应与他结为夫妇,那么两人无论是在感情还是其他关系中都是平等的,这显然不是春琴要的。春琴要的是和佐助的关系上绝对高高在上碾压式的胜利,而非因自身缺陷依赖受制于他。只有对佐助责骂拿出严苛主仆的身份,她才能确保拥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她不要死皮赖脸讨来的爱,降低身价换来的爱。她要的是佐助永恒的充沛的爱,卑微地永远主动爱着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春琴不断反复反复向佐助索取爱,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暴君,因为急切极端地需要爱,她甚至丧失给予爱的能力和意识。像一个守财奴一样,对爱欲求不满,却毫无回应付出,但从这盲目的极端自私中,可以理解为这是春琴的爱。

  在感情关系里春琴与佐助做了场假想博弈。她不予回应佐助的感情,是因为她的高傲的自私,另一部分是因为她害怕失去。当佐助对女弟子表达出一丝丝热情之意,春琴不会低下地表示醋意,却会在事后更加恶毒惩罚佐助。春琴希望永远包裹在佐助无微不至爱意中,她害怕失去,她一个残疾人看似外表冷酷要强,内心完全已是默默托付于佐助,凡此种种不过是她的脆弱。她假想着佐助会背叛离开自己的可能,反反复复折磨着他,静候其反应,她要他先爱自己,并且离不开自己,而非自己先敞开爱的胸怀。

  全书的前面大部分都未写到春琴任何一点对佐助爱的表达。当我看到一向好强的春琴毁容后流泪对佐助说:如今我这个模样,不在乎让别人看见,唯独就是不想让你看见。我感到泪目,第一次春琴褪下冰冷的外壳,袒露出自己内心柔软之处与自己的弱点,与佐助敞开心扉。之所以春琴会跨出这么一步,那是因为佐助对春琴寸步不离的爱。两人整整相伴三十年,佐助牵着春琴的小手就从未放开过,不管吃穿住行的琐碎生活还是学琴授艺,佐助是春琴的眼睛,是第二生命。春琴在佐为她助构建的坚实城墙里,切断了与外界所有的联系,肆意任性地扮演着那个尊贵骄傲的师傅,只有在佐助身上她找到了自尊与骄傲,和那份被妥帖安放爱的感觉.佐助刺下双眼后对春琴说:师傅,我是盲人了,这样子一辈子也看不见您的脸了。两人陷入良久的沉默,在这沉默中天平两端的人关系终于达到对等平衡。佐助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对现实世界闭眼后他终于可以完完全全进入了春琴的世界,之后他更加维护遵守师生这层尊卑关系,保护了春琴的感受之余,他也彻彻底底地感受到春琴回应他爱的幸福。

  春琴与佐助的爱情关系,是不为传统的道德伦理观所接纳的。人们习惯对爱情的理解是圣洁的,是符合道德标准的。春琴与佐助的爱情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关系充斥着嫉妒,折磨和牺牲一系列极端的因子。比如送走的几个孩子,一生都不愿意相认这个举动。又比如刺瞎双眼来回应对方这一极度悲壮的行为。假如一味从道德角度去判断这些因素的是非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些极端不合常理的行为因子构建出了他们独有的爱情世界,虽然无可奈何却真切的有着存在意义。爱情也许就是一种关系的平衡对等,伦理道德这些外围的东西应该为其让道。一个不停地索取爱,一个不停地施与爱,在荒唐的执着和两败俱伤的风雨中,最后到达了合二为一的永恒羁绊,这难道不正是爱情吗,其余的一切在此面前都显得不值一提。爱情不是洁净的代名词,爱情可以诞生于肮脏促狭的泥泞中,一样有着它惊心动魄的美丽。

  尽管春琴比佐助早死了三十来年,佐助并不孤独,早在他刺瞎双眼的那刻,佐助就彻底幻化为春琴。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已经共生为一体了,共同呼吸共同心跳。春琴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悲喜苦乐,也即是佐助的心绪波澜。只要佐助活于世一天,即便春琴已经不在,佐助依旧活在他们的爱情中,谨小慎微的幸福着而又感激涕淋的满足着。他们的羁绊生生不断,肉体消亡后,两人就如同那两块伫立在清风中的墓碑一样,依然相互陪伴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旁人动容。

  《春琴传》读后感(四):美的渴念

  读研期间的读书报告(作品赏析)

  《春琴传》是日本近代作家谷崎润一郎1933年的作品。改自古典作品《鹦屋春琴传》,小说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美学观念,是“谷崎美学”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讲的是为盲人小姐春琴作引路小厮的佐助,因爱慕春琴一边苦练她喜欢的三弦,一边尽心侍奉春琴。两人相爱但仍维持主仆关系,生活在一起。佐助纵容春琴的古怪性情,使春情遭到了毁容之灾,佐助为留存春情的“美”刺瞎双目,目盲的两人却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爱、美和音乐是让小说大放异彩的三个主题,而这三个主题无不浸润了谷崎润一郎的独特美学。

  形而上之爱

  在佐助自刺双目这个转折点之后,春琴和佐助的爱近乎神性了。两个人这才抛却了所有的束缚。春琴抛却了对颜容衰老的美的隐忧,和与身处光明世界的佐助的隔膜,佐助抛却的,不正和春琴相同。两人心意相通,终于到达爱和美的巅峰。爱的纯粹和美的极致于现实中不免染污,只可存于观念之中,形而上之中。因而,佐助“凝视着观念之中的春琴”,美和爱不增不减分毫。甚至在春琴死后,佐助仍然幸福、安然,春琴仍在他的观念中活着,他们在观念中相爱至永恒。“人,只要没有失去记忆,便能梦中重见故人。然后,佐助在情人活着的时候,亦只能在梦中会见她。在这种场合,也许无法明确指出死别的时日。”

  谷崎润一郎在改写《鹦屋春琴传》这个古典故事中,加入了自己对恋爱的理解。在收录于散文集《阴翳礼赞》中《我的初恋》中,他坦承自己几乎没有真正爱过什么女人,婚姻也并非出于爱,“我觉得真正的恋爱似乎总带有几分形而上的无形的成分似的。”

  无欲不欢

  爱之至境,古希腊有柏拉图的“精神之爱”的阐述,但佐助与春琴之爱并不仅于观念之中灿然生花。其“形而上之爱”紧紧牵连着世俗的肉欲。仍旧以佐助失明为转折点,之前的肉体交欢为两性相吸,虽然可喜,但笔墨稀淡;而之后的肉体交欢,是存在于两个盲人的“感官世界”中,更是触发了高妙的观念之爱。作者描摹其间两人的默契无间,是真正达到了心意相通,灵与肉的结合存在于此。不仅在于两性上的交欢,两人的指尖默契都能在静默的氛围中产生高潮的悸动,情欲流遍他们周身,浸透周身。欲的欢爱无处不在,又因心灵相通而更富层次,超脱世俗,接近神性。

  什么是神性,神性是禁欲的吗?在基督教体系中,探讨神性,无疑是脱离人类原罪的,脱离肉欲的,但是若将神性放在与世俗对立面而看,超脱世俗之爱,世俗之利害的,在于神性这个维度。印度教并不反对禁欲,在藏传佛教的密教支派中,也流传着两性交合可助于领会神境之说,即在高潮的刹那有可能感知到“空”、“无”。

  谷崎润一郎认为,“东洋——主要是中国——的艺术是通过‘美’到达‘虚无’为目的。或者可以说,‘虚无’即‘美’也没有问题。假如说‘虚无’不好,那么像佛教‘涅槃’观念之宗教上的绝对境界——乃是永恒的世界。为此‘意在言外’,美的存在即在现在的世界更存在于隐蔽的世界事物之中。”佐助与春琴的爱的境界也妙在“虚无”,由“无”进入“永恒之境”,这与神性吻合,又是根植于作者独特的谷氏美学观。

  不道德之爱

  谷崎润一郎往往将自己置于极限之境,在这样的“悬崖、峭壁”,道德、伦理得以脱落,唯有艺术绝处逢生。

  春琴、佐助的爱,奇情感人,然而文中春琴从不考虑和佐助的婚姻,甚至是两人关系的公开,是不近人情、违背伦常的。佐助做出的牺牲之大,似乎将自己“献祭”给春琴,首先是不求名分,不求恋情公开的隐忍,其次是长年悉心的伺候,始终处于奴仆之职,再次是爱春琴所爱(三弦),生活围绕着春琴打转,泯灭了自己,最后,他自刺双目,将爱的成全做到了极致。若从同居不婚来看,不够道德,再从两人数次抛弃自己的孩子以后也不闻不问来看,则就更不道德了。佐助的惊人之举(刺瞎双目)也是游于伦常之外的。

  然而从此处可看出作者的巧思:作者极力“省简”,削枝去叶,去掉了破坏两人世界的任何“枝叶”——世俗的婚姻、家庭与子女。作者要将爱留在原初状态,即是佐助为春琴做引路小厮时的怦然心动的一幕,这一幕的小厮与小姐,侍奉与被侍奉,谦卑与傲然等等皆原分不动地保留下来,“不变”是为了纯粹;作者将人物多次置于选择中,每次选择都将他们逼入极限境地。佐助面临的第一个选择是学做生意还是侍奉春琴,他选择了没有前途的后者。第二个选择是学琴还是不学琴,他为了春琴毅然刻苦练琴,与她靠近。第三个选择是保守与春琴的地下恋情的秘密还是公开,他选择顺从春琴,不求正名。第四个选择是春琴毁容之际,是接受她的残容还是自刺双目让她永远美丽,他选择后者,更将自己置于逼仄的境地。而春琴亦是,只有在极限境地,作者才得以探讨纯粹的爱和美的体验。

  爱——对美的渴念

  处于极限境地的佐助和春琴的爱,是对“美”的渴念。“美”成就了“爱”的内容。春琴作为“美”的永恒的形象,闪光于佐助的记忆中——孩童时期神态端然、富家小姐肤如凝脂的美,成年后姿容冷艳、才气高绝、清高傲岸的美,毁容前夕近35岁的春琴那风姿绰约、凌然傲雪、不见衰老之态的美。春琴的无双容貌、音乐天赋、古怪心性成为“美”的结晶,而佐助是“美”的虔诚的信徒。他不惜留存“美”而自刺双目,让“美”活在臆想中。他不惜为完善“美”,而纵容春琴的古怪性格,终酿成春琴被毁容的惨剧。

  只有在两人皆为盲人,才停止了对“美”的不懈追求。而在这观念世界中,“美”到达了一种绝对的境界。只有从美的角度,才能理解春琴、佐助之爱。谷崎润一郎本人曾说:“我本人始终认为‘美’是一种绝对的境界。”而美是无关乎善恶的,“在现今世界上即使有恶,但在另一个世界(美的世界)是无恶无善而只有美的世界”。对“美”的渴念串联起了灵和肉之爱,“美”无善恶,也使小说规避了对爱的道德探讨。可以说,谷崎润一郎在书中描摹的是美的至境,作者信奉“美”,尤其是恶之美。“艺术家信仰的神是‘美’。除此之外别无所有。‘美’是可以救助我们的。”

  爱的泯灭自我

  佐助泯灭自我的追寻爱,相当于春琴创造了佐助。春琴爱三弦,佐助苦学以求与春琴靠近,最后成了和春琴比肩的三弦大师,在春琴死后才正式开班授课。佐助不是另一个春琴吗?在春琴死后,他代春琴活着。不,春琴没死,佐助始终“凝视着观念之中的春琴”,他们就好像日本导演、作家岩井俊二的小说《华莱士人鱼》中的人鱼之恋。雌雄人鱼最终“黏合”在一起,雄人鱼身体躯干从肚脐下的部分被吸收进雌人鱼的下腹部,手脚自然脱落,他们彼此共存,化为同一。佐助也与春琴共生,同一了。他们以美为滋养,生活在绝离世俗的观念之境。

  音乐之美-人工和自然之辩

  对佐助自刺双目来留存“美”的选择,是不“顺其自然”的。佐助和春琴的爱,两人皆拼尽全力维护最初的纯粹,而绝不容世俗中爱情的激情的消逝,在婚姻中以亲情的方式存在。他们是“爱”——这株盆景的手艺人,为制造美的境界,不惜用钢丝缠枝、削枝去叶。在文中,有段精彩的论辩,表面上看是音乐的人工技巧还是自然天籁的争辩,而深层,笔者认为是对“美”的追求的一个隐喻。这段论辩如下,文辞优美,引人深思:

  “或有人谓:‘不然,此乃人工之美,非天然之美,踏幽谷山径防春探花之时,于那隔河相对的云霞深处,传来意外的野莺啼鸣,其身风雅,为此莫及!然而妾不以为然,野莺得天时地利,闻其声方觉优雅,论其声,尚无可言美。反之,‘天鼓’一类名鸟之啭,倘闻之,纵居家中,亦会感到幽邃静寂之山峡情趣,那潺溪之溪流声,那山尾之上繁樱叆叇如云之景色,一齐扑入心灵之耳目,鲜花彩云,俱备于其声,闻者念及身处红尘万丈之都门,乃以技工与天然风景争其德也。音曲之秘诀亦在于此。”

  结语:艺术化的“真”

  不得天时地利,便须竭力求“美”,对“美”和“爱”的心意至此,怎不令人动容!是以,小说虽奇情异爱,但出于真情方动人心怀。看佐助偷偷学琴时藏于狭小壁橱中,弹得满头是汗,而在寒天清晨练琴其毅力之强,其爱之痴;看春琴小小少女凌然的“师道尊严”,虽自小目盲但自尊自爱,过分的自尊和敏感令人心疼。而人际遭祸的她毁了美丽形象,担忧在佐助心中美的不保,绝望得失声哭泣……

  而这样的主题,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采用调查式的写法(纪实意味),力图还原真实,生活化地,细节化地呈现了这个故事,使故事不至于“蹈虚”。在此,爱、欲、艺术皆融化为美的命题。

本文标题: 春琴传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9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四海为家-少女小诗的17年108天》读后感精选《春》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