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古铸今》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1-25 13:21: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6

《铄古铸今》是一本由李零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铄古铸今》精选点评:●李零这家伙,掉着书袋喝洋墨水。●这两天太累了,读本闲书消遣一番。●一本薄薄的小书,由作者在

《铄古铸今》的读后感大全

  《铄古铸今》是一本由李零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铄古铸今》精选点评:

  ●李零这家伙,掉着书袋喝洋墨水。

  ●这两天太累了,读本闲书消遣一番。

  ●一本薄薄的小书,由作者在港中大的专题讲座整理而来。作者结合考古发现,列举了新莽时期的古物创制、宋代金石学和宋以来文人艺术三个例子进行详细分析,讨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复古倾向和趋势。书中有许多图例、照片,内容貌似专业,作为消遣看看倒也生动有趣。

  ●价钱坑爹,五折入我都觉的坑爹,内容还是挺不错的,李零子梳理的仿古和复古对思想史和当下的反动也是很有意义的,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假古迹的一些看法。

  ●Jast so so...

  ●复古情怀

  ●大开眼界,对于考古和美术史盲如吾辈是很好的科普

  ●“人们与其追问,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复原古代,倒不如追问,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控制我们的想象。”

  ●我记得香港先出过一个版本。太贵了。

  ●杂文集。

  《铄古铸今》读后感(一):论复古艺术的小书

  李零在香港中文大学做客座教授期间写的一本小书,谈得是中国的复古艺术。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复古高潮,第一次是王莽时期,第二次是宋代,第三次即是现在。王莽时复的是周礼,而且是书中的周礼,实物方面,建造了明堂辟雍,铸造了各类仿古钱币,尽管折腾了没多久就挂了,但影响深远,例如东汉以及之后的祭祀、禅让礼仪,均源自王莽所复的周礼。第二次就是宋代,尤其是兼伟大的艺术家和糟糕的皇帝于一身的徽宗年间,徽宗对青铜器的热衷直接引燃了宋代金石学的火爆,至今青铜器的命名依然主要来自宋代金石学家们的猜测,尽管谬误甚多,但已约定成俗,只可惜,汴梁陷落后,皇宫所藏青铜器大多被金人熔成了铜水。第三次复古从清末开始,延续至今,自然不必多少,在现代考古学的影响下,深度和广度远超以往。因为是一本小书,所以李零并没有对这个话题完全展开,只对玉器、青铜器和篆刻做了些论述,阅读起来,甚是轻松。

  《铄古铸今》读后感(二):梗概。。。

  李的两个学术兴趣,一是中国艺术中的外来影响,另一个是中国艺术中的复古倾向。

  复古问题贯穿两千年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作者试图用考古解析复古艺术的审美倾向,看看那些依附于古代,那些是背离古代,又有那些事创造古代或者伪造古代。

  其中的审美标准,法古的成分多大、作古的成分多大、以及人们怎么接受和认可这些标准。

  作者用三类古迹来说明:1王莽时期的文物古迹。2宋代的金石学。3宋以后的文人艺术,特别是篆刻。

  复古艺术两个特点

  1是失而复得,断而复续

  2是以古为雅,以今为俗,很多复古仅仅是表面上的复古,其实包含着变古,有些甚至完全是出于想象,出于借尸还魂的目的,是要突出新意。

  复古在艺术史上如此,思想史上又很长不是?

  作者只是借一个案例,说明的是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作者小时候第一个梦想是当画家,进美院。

  美国学艺术史多半是上博物馆。他们的博物馆,很多叫美术馆。

  国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多是考古专业出身,与美术无关。

  《铄古铸今》读后感(三):李老师说复古

  通过王莽时期的文物古迹、宋代金石学、宋以来的文人艺三类文物古迹为标本,意在说明复古艺术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失而复得,断而复续;二是以古为雅,以今为俗。很多复古都只是表面上的复古,其实总是包含着变古,有些甚至是出于想象。作者用考古发现来解析复古艺术的审美趣味,何为依托古代、背离古代、创造古代,其见解有精辟独到之处。也有些许模糊之处:

  1、关于艺术的外来影响。虽然作者将其视为两大切入点之一,但是纵观全书,作者大多内容依托时间跨度进行实物类比,极少涉及空间因素为条件的区域间交流和影响的阐述。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何要复古?为何会在西汉末、宋代、清代有三次大规模的复古行动?作者只列举器物却未曾深入提及器物当代背景。

  2、关于真、仿、假三种古迹的标准较为模糊。作者认为真古迹是过去遗存下来的当时的实物;仿古迹是一种按照当时模式的重建;假古迹是刻意制造专供后人凭吊题咏。但是对于如何界定三者之间的标准却未曾提及。如西安明代的钟楼完全是按照唐时期的模式重新建造,其功能和意义也一直在延续,那么如果按照作者的定义,明钟楼就不是真古迹了。没有明确的标准,使概念有些隐晦不明。

  3、关于王莽改制的问题。作者较为肯定王莽在古文经书和宗教礼仪方面改制的成就。提及王莽是仿“周制”,通过器物、建筑、礼仪等方面来表达王莽对于理想世界的改造。我想补充的是任何复古艺术的审美标准,其中都埋藏着仿制者无法逾越的历史局限。换句话说,对于追求“周礼”的定位是一个参考数标,仿制者往往在器物形制的仿制中蕴含着当代的文化。所以,完全的复古是不存在的。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器物形态均如是。

  《铄古铸今》读后感(四):复制 复古 变古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复古倾向的专题进行讨论,通过对中国古代玉器、青铜、篆刻等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复古倾向自古有之,同时也指出在复制古代的同时,总是有新的因素加进去,而达到了变古。

  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公开讲座的整理稿,如果能够亲身经历讲座,应该可以更好地听作者具体分析书中的例子,否则光从文字上看,总是略有枯燥,很多古代的器物或文字令人费解,阅读起来吃力。主要分析三个方面:王莽时期的文物古迹、宋代金石学、宋以后的文人艺术(以篆刻为例),每一个观点之后都有具体的例子,让读者可以根据实例理解作者的意思。同时,本书除了注释之外,还有“案”,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其中不乏有很多的知识点。

  作者就围绕“复古”一词,有针对性地以实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全书篇幅不长,却有实在的内容和观点,让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现如今好多书内容重复,相关资料繁冗,实在没有必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精练应该是书籍的重要因素。

  曾经在大学读书时,听美术史的老师讲,西方的美术思潮变化很快,后一个艺术观点总是为了推翻前一个艺术风格,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艺术面貌,而在中国,情况却恰恰相反。中国的艺术,向来是不讲究创新的,而把继承看得尤为重要。老祖宗的东西是神圣的,必须毫厘不差地进行临摹和练习,这也就是中国古代艺术一路传承下来的原因。虽说,变化总归是有的,这里包含有政治经济因素,还有艺术家的个人因素,但是仔细研究中国美术史,可发现,个人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相当,这和中国传统思想中不主张凸显个性相关。所以看中国的绘画,从魏晋南北朝,经过隋唐、宋元明清,没有瞬间的艺术风格转变,有的只是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它在传承的基础之上,实现某些形式的逐渐转变,形成另外一种审美倾向。但这种倾向并不是和前一种完全相反或隔离的,总归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复古行为的有益之处,在于让今天的我们,依然还可以阅读两千年前的文字,可以解读一千多年前的绘画。

  把此书推荐给有美术或考古相关专业基础的朋友。学习一下李零老师的治学之道。

  《铄古铸今》读后感(五):演绎的历史——复古与凭吊

  人多尚古,力求复古。但去古甚远,古代已不得完美的复原,这是客观现实。你尽可以浪漫地去演绎,但这都不是真实的“古”。高居翰说:“关于中国绘画的传统问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当某个中国画家宣称他师法古人时你不必太信以为真———这种宣称只是为了使他们的创作在观众眼里显得名正言顺而已。”道理便是这个意思。事实上,“复古问题贯穿着两千年来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P1)”。所谓的“传统”,必然是深扎于文化之中,是文明社会的根基,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称得上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祂不断的延续也不断的在演变,薪火相传。

  所以传统是无需刻意去强调的,凡事只要冠以“传统”,你都可不必信以为真。若是断而复续、失而复得则必然不是“传统”,而是“复古”。书中谈到复古是这样描述的:“是创新,也是发明,其实是“被发明的传统”(invention of tradition)(P11)。”复古与“昨日的传统”有时差距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复古”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他也不能算的上是“昨日的传统”的演变。如今社会广谈追捧的所谓“国学”、“儒释道”,实际上便是一种“复古”,含有演绎成份的“复古”。“很多复古都只是表面上的仿古,其实总是包含着变古,有些甚至完全是出于想象。借尸还魂的目的,是要突出新意(P11)。”哈哈...。于丹之流正是如此,并且乐驰不疲,但是要说她的积极意义,那也不是没有的。

  历史学家(考据癖)有时候过于敏感,对于普通人或者说是某些影视作品大加批判(书中原话:缺乏对大众的包容,过分的尖酸刻薄),而李零老师则态度很鲜明,“只要是整体的复原,不一定非是礼制的复原,哪怕只是拍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马上就会捉襟见肘,大到环境,小到细节,不得不求助于想像。普通人对历史,想像固然很多,学者讥之有悖历史常识,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P136)。”这是何等高明的见解与胸怀。

  书中还有其他例子,我这样就不一一列出来了。戏说与演义会让人更加亲近于他们想象中的“历史”,更加容易动情地去怀古凭吊。这样的怀古与凭吊,甚至赋予了历史一丝的浪漫。

  到底还是艺术嘛。

  学者讥讽普通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难道说的不对么?哈哈哈哈哈哈,为什么我一想到就想笑?

本文标题: 《铄古铸今》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56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日本小史》读后感100字Bit Literacy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