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晚年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12 13:21: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美好的晚年》是一本由圣严法师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美好的晚年》精选点评:●知道的越早越好●==这上面的38个人是来刷分的吧,此书就像法师晚年的日记记录他与各个社会名人

美好的晚年读后感100字

  《美好的晚年》是一本由圣严法师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好的晚年》精选点评:

  ●知道的越早越好

  ●==这上面的38个人是来刷分的吧,此书就像法师晚年的日记记录他与各个社会名人的往来和他的病,没给我太多的感触。。。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9年6月14日捐赠

  ●都是平常的叙事,却让我很感动

  ●在晚年里,我所遇到的人,我所经历的事,都是那么可爱,我的晚年是非常美好的。顶礼圣严法师。

  ●我的晚年是什么样的呢?很是困惑。

  ●书中除了圣严自己,还可见台湾无论蓝绿人物都对宗教尊崇有加。或在政商诡谲之外,只有在宗教处可以寻一点心安吧。

  ●愿力大,格局大,创大事业,提贡献社会他人多。“法鼓山理念推行的地方,那里便是法鼓山”。一本朴素的生活记录。尽形寿,献生命。

  ●你一定要读这本“流水账”!

  ●在书店里翻看了部分,顿时没有了买回家的兴趣,好像只是老人家的碎碎念一样

  《美好的晚年》读后感(一):圣严法师

  这是接触法师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本漫画,浅显的文字蕴含丰富的人生道理,很多时候大道理就是那几句话,可是做到人却很少,人们更宁愿相信复杂的人生哲学。这本书说实话,稍许的失望,这个失望来自于书内容是一本行程式日记,记载着法师最后时光的身体状况,以及法鼓山的进展,可能耐心品读可以从中发现法师的思想精髓,这本书我是大致翻阅了一下,不敢再多做评论。

  《美好的晚年》读后感(二):《美好的晚年》是圣严法师一生中大有深意的显现!!

  读完此书好一段时间了,很想好好写点什么,可是一直拖延着。今天看了豆瓣上面本书的一些书评,有人说失望,有人说茫然。说只是本日记,不厌其烦的记录下自己见到的那么多的名人,那么详细的记录下治病过程的痛苦,为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本人觉得圣者在此书中提起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学佛路向、指标的问题,尤其对于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佛教徒来说,是直指性命的问题。

  1)为什么要学佛?这个回答可以搬出很多回答,诸如出离啦,诸如普渡啦,还有现代一些的自我提升啦、自疗啦等等。

  但是如果不借用这些轻车熟路的名词字眼,而是面对自己最真实的内心的声音,用最朴素的语言,会怎么形容?

  2)如何评判自己和他人在此一生学佛达至的程度?且慢用“不要比较”、“不要起分别心”,这些“专业的”用语来回避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一定会下判断。如果不下判断,我们怎么去认识哪一位是明师(不是“名师”)?自己是否走在正路上?

  第二个问题,其实正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们期望有这样的成果。(即便教诲说我们不要窥视这些成绩,要老实耕耘等等)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是要讲究搞出点“料”来。

  什么是有“料”?

  其一,神通就是有料,比如有些什么定境啦,可以如何加持救拔别人啦,如何预知前事啦,最少也得有点模样,比如鹤发童颜,神采熠熠。

  因为有经典说,佛陀明令禁止炫耀神通,但还是绕不过第二条,就是如何去死。俗人谈死以为不祥,可是对学佛者来说,死,就好像一场毕业考试。如何死,仿佛是一生修为,最后离场交给老师的一份答卷。高僧传里面,少不了很多预知时至,坐脱立亡的例子,更不用说藏密的虹光成就等等了。

  最平淡的,也要无疾而终。最好提早一头半个月,淡淡得说一句,我该回去了。(而且这句话,往往当时在场者,听者无心,无人能会。)

  第三个,就是舍利子了。

  这是一般学佛人的眼中的三个硬指标。

  如果象证严法师这样,临终几年受如此多的苦,从疼的时候可以观修对治,发展到后来疼得想打滚,要喊出来,最后疼得要医生打吗啡。这像是一位得道的人吗,尽管他有著作传世,有道场传世?更为奇妙的是,他还让后人把这一切载入书中,传之后世。把这些载入书中,我觉得一定是圣者的意思,因为按一般的僧俗之见,这些绝对是要为尊者讳的。(圣者遗言明确说,身后因为自己不能亲自订正,不许另行结集出版任何新的言录,以防芜杂。)

  而这里,绝对不能轻易带过,因为这正是圣严法师一生的学佛见地所在。

  有如此见地的圣严法师,身后不留舍利也是可以预见的。他遗言里面,明确吩咐弟子,“在我身后,不发讣闻、不传供、不筑墓、不建塔、不立碑、不竖像、勿捡坚固子。礼请一至三位长老大德法师,分别主持封棺、告别、荼毘、植葬等仪式。务必以简约为庄严,切勿浪费铺张,灵堂只挂一幅书家写的挽额「寂灭为乐」以作鼓励;恳辞花及挽联,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同结莲邦净缘。”

  这就是圣严法师的最后的遗教。

  《美好的晚年》读后感(三):信念的力量

  最近读了圣严法师(1930——2009年)口述的《美好的晚年》。圣严法师是谁?他是位赫赫有名的大禅师,曾当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马英九、萧万长、陈水扁乃至林青霞、李连杰等人都去过他那里“祈求”心灵鸡汤。他还是大学者,精通多种语言,著作达百余种,《美好的晚年》是最后一部。

  谁的晚年都不会是“美好的”,原因很简单,“生老病死”,人生的劫难都发生在“晚年”。打个比方,生命倘若是一条路,那么晚年便是一条挂在悬崖边上的九曲十八弯的羊肠小道 。圣严法师更是如此。2002年他的肾发生了情况,05年被确诊为肾癌,从此,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就是不断地进出医院,检查、治疗——透析、开刀,住院——发现新情况——治疗,再住院——又发现新情况——再治疗,成了晚年的“三部曲”,可以说是受尽折磨。我搞不懂,既然佛教认为人身后有个“极乐世界”,那何必去忍受治疗的种种痛苦呢?也就是说何必那么恋生呢?

  他岂止是“忍受”,而是依然活跃在台湾、大陆乃至世界,接待客人、举行演讲、组织会议,发起“心灵环保”、“心五四运动”,影响广泛,深获海内外的肯定。原来他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仰——“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佛教并不是我认为的“四大皆空”。在佛教来讲,出世,是对世俗的一切不贪恋、不执著、也不在乎、不占有,但在抱持出世心态的同时,对世间产生一种奉献、感化的功能,叫做净化社会、净化人心,因此也是入世的。真正的净土就在人间。所以圣严法师说自己是“痛”而“不苦”。肉体虽然很“痛”,但是“尽形寿,献生命”却是种乐趣。

  虽然算是“无神论者”,但我对各种教徒总是有一种钦佩之情,就因为他们的“主”的叫法固然不一样,但是都充满着一种执着的力量。《西游记》是一个例证。一个有信仰的人就是不一样,他有敬畏之心,他有羞耻感,他知道“人在做,天在看”,而为了追求心中的目标,他能激发出超人的力量。圣严法师这残缺的身体焕发出了多少的热能呀!

  忽然就想到了“信仰”“信念”这些字眼。“信仰”“信念”当然是双刃剑。“伪神圣”“伪高尚”是会害死人的。那个邪教是一例,今天中东国家里的“人肉炸弹”又是一例。这些狂热分子至死还以为自己是在“为真主献身 ”。中国人被“三面红旗”激励出来的那股邪火劲更是把历史的车轮往后推了许多年。可是我更多想到的却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果有一个正确的信念、信仰,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我常常惊异于当年的革命志士为何总能经受各种匪夷所思的酷刑而不屈不挠 。据专家说,通常情况下,一个经受折磨的人,要不了几分钟都会崩溃的,这跟意志、毅力、立场的坚定性无关,这纯粹是生理问题。可是那些志士居然突破了人的生理极限,靠什么?靠的就是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哪!

  而我们现在的社会缺少的就是信仰和信念!我们不信天,不信地,不信神,不信鬼,不信人,尤其是那些大权在握的人。至于任何牌号的主义,更是没有人相信了。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中国梦”,还有没有不是当成招牌用的“XX主义理想”……一个没有共同理想的国家、民族靠什么来凝聚,只能依靠杜撰出来的“敌人”来鼓舞民气。从前是一盘散沙,现在是散沙一盘。没有“私信力”,又没有“公信力”;只讲“权”,只认“钱”,只顾眼前,“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样的国家即便成了“世界第一”,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再来读这本书。原来所谓的“美好”,是一种心境,一种看待生命的视角,正如法师所说:

  “在晚年里,我所遇到的人,我所经历的事,都是那么可爱,我的晚年是非常美好的。”

  啊啊,宗教的伟大就在于此——就为了此,我就更该早读这本书了!

  《美好的晚年》读后感(四):大悲心起:圣严法师《美好的晚年》

  大悲心起:圣严法师《美好的晚年》

  文 / 张素闻

  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凡夫若不学圣贤,则无以为君子,而古今圣贤都有什么特征呢?圣严法师这本《美好的晚年》可见一斑——

  有人问我学佛要看什么入门书,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即在我首推之列,他是近百年间难得一遇的学问僧,以弘扬汉传佛教为己任,著作等身,对大乘禅法深怀责任,一生愿力示现不可思议,一生以身示范的行持也不可思议,在《雪中足迹》与这本《美好的晚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长老自己看来,不过是:无限的时空中,哪里需要,便去哪里。

  若非僧人长年禅修与智慧的训练,任何人遭遇病苦都难能如此从容淡定,最后数年的各种病苦磨砺,每次洗肾,每次长出的小肿瘤,血管扎不进针眼而带来又一重身体的苦痛,数次晕厥之后空茫的断片一般的时间……作为读者,看着已觉得十分不忍,不忍于法师要以那样深重的痛苦来示现为人遇事之时的圣者之教。而圣严法师并没有丝毫不快,反而把所有的医护人员以及捐赠血小板的有心人都看成了菩萨,他在书说:“在晚年里,我所遇到的人,我所经历的事,都是那么可爱,如果有些不甚可爱的人,不甚可爱的事让我遇上了,还是觉得可爱。因此,我的晚年是非常美好的。”

  美好晚年的其中一部分大概在于法师每天接待他人时候的那份随喜心、感恩心与平常心。当蒋孝严先生开车拐到法鼓山去,要把自己终于认祖归宗,恢复蒋姓的喜悦告诉圣严法师时,法师在当日的口述中特别感谢了蒋孝严先生将自己视为长辈;当林青霞特意为“心六伦”的活动治办服装的时候,圣严法师也表达了对青霞的感谢;当林怀民一个月后带着自己的新书又去看法师的时候,法师知道他只是惦记自己的身体;当马英九去看望法师的时候,法师希望他能够从佛法中得到真实的受益;当陈水扁去法鼓山的时候,法师带他巡视佛教忏法的现场……任何政界、科学界、文艺界、企业界的人士来,他所言语都是佛陀的本怀,洗完肾之后,他即去关怀法会,去接待来访人员,去主持法鼓山的开山,去指挥汶川地震之后的救援工作,去拍公益广告,去接受访谈;洗完肾之后,他立即去看患癌症的退役高官,劝他好好活着:“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活着一天有一天的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在美国听闻故人遭遇车祸,会立即写信给他,这样的事情十分之多……几乎看不到这是一个数度昏厥过去的病人,他在人前总是充满感恩,又非常平易,到老还在与人结缘,结人缘,结事缘,结法缘,结佛缘。

  美好晚年的另一部分大概在于法师不遗余力地奉献自己,参与到社会服务与社会建设当中来。自杀潮、新住民、高风险家庭、家暴等等,都是他关心的话题,“心六伦”、“佛教婚礼”、各种电视台的对话栏目,杂志的专栏对话、农禅寺本身的禅修、法鼓山的皈依……法鼓山是一个宗教教育团体,从事着社会教育与社会关怀,以禅法的精神,透过心灵、生活、礼仪与自然环保等为这里点,改善着社会。他是这座观音道场的创办人,但他不把自己当法鼓山的创办人,他笑眯眯地说:“我自己的法鼓山已经建好,你们大家的法鼓山,还要不要继续建呢?”他希望法鼓山人人都是菩萨,也总是称各位为菩萨,希望大家都能发起大悲心,发好愿,做好事,成好人,在生活中体验佛法。活着一天就做一天的事,他劝人不要自杀,自身虽然病苦万分,却把生病也活成了教化。

  美好晚年的第三部分大概在于圣严法师对于佛教文化财的重视,对法鼓山文化财的重视,对汉传大乘佛教的赤诚之心。他在代序中言:数十年来使吾忧心而昼夜不已者有四:汉传佛教人才寥落,其一也。汉人佛教界能通宗通教而对其本末源流得识权实者极少,其二也。汉人佛教徒中愿意探索汉传佛教而予以重新为现代人厘清脉络次第者极希,其三也。浅学自骄者流竞相奔走于南传及藏传门下则成群成队者,其四也。

  如是而开创中华佛学研究所,成立“圣严教育基金会”,培育佛学研究与实践人才,重视梵、巴、藏、日、英等研究佛学之语文工具,旨在“立足中华(汉传)”佛教之复兴,国际化、普及化、年轻化,走出具有汉传佛教特色之世界佛教大局面。此是圣严法师对当前汉传佛教全力躬耕之处,前贤之忧,也是后贤之路:汉传佛教本出于印度大乘,亦融贯大小三乘,乃为发展中产生之适时适境而又不违根本之佛教。此种汉传佛教之特色,尤其是禅宗百丈的戒律观,乃为不违大小乘戒律,允为随时随方而又不失清净及精进之最佳芳规,亦为今后世界佛教之必行也。

  合卷掩思,圣严法师的美好晚年即在法师自己以身示范的各种事务之中,“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法师所言,圣严法师所行,皆为天下法,弥满虚空。

本文标题: 美好的晚年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9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读后感大全《牛津英语用法指南》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