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02 08:3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到灯塔去》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吴尔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到灯塔去》精选点评:●看得相当不认真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没有耐心另一方面自以为意识流小说就应该用这种模糊的

《到灯塔去》读后感100字

  《到灯塔去》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吴尔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灯塔去》精选点评:

  ● 看得相当不认真 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没有耐心 另一方面自以为意识流小说就应该用这种模糊的态度去读呢 只是我果然是什么也读不懂的愚蠢的人啊~

  ●通篇意识流 读到心累 女性作家太适合写意识流那一挂的了 在当时看来前卫的女性主义、利用意识流非常娴熟地在各个人物视角中自由切换,也就只有伍尔夫了吧

  ●对不起,太难了,读不下去

  ●意识流,语言非常美。难读但耐读。

  ●好矫情 现在好不喜欢女作家的矫情 不喜欢层层叠叠的比喻

  ●在办公室里读完,有些恍惚,精神与肉体,感性与理性,究竟怎样才能平衡。

  ●真的是想太多……太敏感……

  ●阅读伍尔夫作品时,你完全不会意识到这是一名女作家,而只觉得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伍尔夫书写的心理流动过程舒适自然,不同人物不同回忆拼凑成莉莉最终完成的那幅画卷。随着人物的心理和思绪不断绵延开来,你能准确捕捉到伍尔夫抛出的每一词语和每一画面,并沉浸其中。伍尔夫是我下半年的最美最大惊喜。

  ●“我终于画出了我心中的幻象”

  ●在原地周游了全世界

  《到灯塔去》读后感(一):那些缥缈着空气里的思想

  “一定得说你的美丽,还有你平淡的容貌,对你有什么意义”

  ——弗吉尼亚 伍尔夫

  因为这句话,我认识了她,然后开始了解,这是看的她的第一部作品。

  “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摘自百度百科)

  她的这部作品就是如此,刚开始你会有点看不懂,会有点混淆哪些是这个人所说的话,哪些是他思想的声音,开始会看着看着就没耐心了,哈,毕竟都描述的是各式各样的人的心理活动。

  对于脑洞大的我来说,从没想过自己的那么一两念头,其实换成文字,竟然可以占这么大的篇幅。

  最喜欢第二部分的开始景物描写,描写各种家具、木头、墙纸、房屋的落败,草木的肆意生长,就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转换,那么细致的描写真是让人着迷。

  同样多种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的详细也是让人感叹,就如现实一般,每个人的心理和表面上说的不一定是一样的;你自己认为对别人的举动,别人会感谢,可事实,说不定是人家却极其反感。

  她把现实生活中,人们放在空气里虚无缥缈的思想一根根拽来,放进了书籍,成为一行行文字

  《到灯塔去》读后感(二):【书后闲想】我想,我在思考

  这本《到灯塔去》,其实最初是友人偶然间提起的,当时只是一些摘录,并未受我重视。第二次遇见是在久违的书店,拐入小门,从哲学走入文学的世界,当我在回望毛姆的三部作品和《毛姆读书随笔》时,发现它静静地在一侧。翻到序言,似乎提及有伍尔芙自身的影子在其中,便希望借此了解一下这位传奇般的女性吧,也重逢久违的“意识流”。

  第一遍阅读时,同样有些毛糙与急躁,可以说几乎没有在心中留下波澜,只是明白“到灯塔去”是个什么事情。这次我并没有就此罢休,毅然决定了从头再读,不计速度地,慢慢地读。伍尔芙的文风还是那般,一不小心就会让人从文字中游离开去,脑子里旋转其他冒出来的想法。就像一架在跑道上滑行,时刻要起飞的飞机,我得集中精神才能在跑道上滑行更多的时间。

  剧情不是重点,一句话,人们十年前没去成灯塔,十年后物是人非,人们终于到达了灯塔。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感受每个人的思维流动。我一直相信,思维是多线程并进的,而文字确是单线程的,用文字是无法完美还原思维的,尤其是不止一个人的思维,至多只能做到模拟。或许伍尔芙的文字,也只是把各个角色“主要注意力”在想的那部分展现出来了吧。行文之间常以他、她代称,有时甚至不知道这指代的是谁,一开始还想着找到思考者,后面干脆是放弃了,只关注思考内容而非思考者了,作者的笔常常偷偷从一个人的脑子里划到另一个人的脑子,有时还是挺让人晕头转向的。

  “意识流”只是形式,私以为形式一般还是要为内容服务的,作者思考的核心,是人生的意义,包括人生在世的孤独、受限制等等,我想这些,才是让我写出这篇闲想的原因。作者以文字展现笔下人物的思考,我的思维也时常被带着思考,虽然可能如同前文所说,想的事儿和书里写的完全不是同一件事,但我想这种感受到自己意识流动的状态,也是阅读本书的一大乐趣吧。

  下面就一些书中意识触及的点,给出一些我自己的见解吧。

  A.生活与理想

  书中的拉姆齐先生以哲学为业,却又拥有八个孩子的家庭。似乎他家庭美满,又小有所成,值得歆羡。而他却认为,眼前的家庭中的幸福与哲学中庄严的主题相比,何其渺小,“对一个正直的男人来说,在苦难深重的世界上沉溺于幸福似乎是最大的罪恶”。然而这仅仅只是他的认为罢了,他感到他引以为豪的东西在生活中遭到贬低,而他却依旧沉浸在这种生活之中,仿佛日常生活和学术是两个相背离的世界。

  没有选择的生活是值得同情的,而能够选择,却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陷入思维与行动的纠结的人,那就是可悲了。世俗生活与理想中的生活,选择哪一个,我觉得都是值得认可的,儿孙满堂、享天伦之乐是一种幸福,醉心于自己热爱的东西也是一种幸福,两种幸福没有高下与贵贱之分。而想要又瞻前顾后、几经踌躇的人,才是空耗那纠结的心力与时间。

  拉姆齐先生其实也并没有那么浅薄,他的确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也的确去做了,他能给年轻人们热情地讲洛克、休谟,但似乎值得纠结的点不仅于此。当他的哲学被世俗之人,日常生活中的人以“胡言乱语”蔽之,甚至他自己也坦然接受这样的解释时,这种状态即需要思考了。

  自以为,我极度可能陷入那种状态,我甚至在拉姆齐身上看到了一些自己未来的影子(虽然只是影子)。因为我明白个人的理想,在自己看来可能是很重要,而且的确是拼力去实现的,而在与旁人提及的时候,过分的认真似乎是不合时宜的,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是很容易滑入自嘲的境地的。在“胡言乱语”伪装下消解的理想,久而久之还是很容易把自己都欺骗了的。其实自己始终明白那只是自嘲,也难免落入不受人理解的悲鸣之中。其实我也是如此吧,其实在日常的闲谈中,我也是希望抛开那些毫无营养的段子与八卦,真正聊一些能让我感到心着实在跳动的东西的,但无奈不是所有人都能聊这些话的,于是便选择隐藏自己,聊些闲话了事吧。还是希望偶尔有那么几次,让我感到我与他人的思想与灵魂,发生了一丝一毫的碰撞吧。

  .少年与成长

  拉姆齐先生纠结于理想与生活,而拉姆齐夫人似乎更专注于生活本身一些,并非思考生活便是思想境界低的表现,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她所想的很多,其一便是在织袜子时思考孩子的成长吧。在探讨话题本身前先谈几句思想过程本身的事吧,拉姆欺夫人手上一刻不停,脑子里思维却不断地飞旋,相较于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的冥想,这种“动中所思”的情形实际上是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遇到的,时常都是偶然触及一个点,便由此想开来,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受外物干扰,才发现已经神游了吧。用心理学现学现卖的话来说,“白日梦”咯。

  拉姆齐夫人不希望她的孩子长大,她觉得人长大了就要经历越来越多生活的艰难,“他们以后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幸福了”,这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生活的各种限制,还有孩子们一旦长大,他们身为孩子时那种简单地快乐便也离他们而去了,他们不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惊讶,不再感到每天都是全新的充满奥秘的一天,年龄的增长,伴随着经历、心灵的成长,孩童的生活,是一去不复返的。这也是大多数人怀念童年的理由吧。多少人说出“真想永远这样无忧无虑”,却无可奈何地踏上了成年的大船,甚至在说出这句话时,无忧无虑就已经是过去了。

  对于成长,我不持否定态度。在我眼中,少年时代的确是一种值得珍藏的美好,而如今正在成长,迈入成人大门的我,依旧能让我看到有优势的一面吧。

  其一是对环境的控制力,多少孩子说“好想快点长大”是在受到了家人的各种限制后,成年人的决定权是少年们向往的,当然少年们长大之后才明白,与决定权相伴的是责任。少年、孩童时代的美好,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成年人的庇护之下营造出来的,没有成年人对环境的控制,没有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孩子的幸福又从何而来呢?可以反驳说成年后依旧是被生活控制着,但我想说,至少成人后比孩子时更有力量去抗争这个世界吧。

  其二是对生活的理解力,孩子会为小事而惊讶,每天都探寻新鲜事物,这是孩子一种普遍的心态,却并非只有孩子能获得,我们不再会为得到一颗糖而满足,但我们同样可以满足于身边之人的一个微笑,或者只是那道雨后的彩虹,将发现新鲜事物能力的丧失归咎于成长是不明智的。小时候问的一个个简明而不简单的问题,在成长之后得到了解答,就好比猜一个谜语,永远只处于猜的阶段,真的能符合你的心意吗?我们经历了生活,我们部分理解了生活(不敢说全部),这一点在我看来,已经让成长后的日子不亚于童年、少年时代了。

  其三,额外的一点,时间是单向的(目前而言),在这一点上我们无法选择,这在上文看来是值得同情的,而当我们从少年迈入成年,从一个世界走入另一个世界时,以往的美好,珍藏于心中,已是对过去的认同。

  C.孤独与渴望

  我想下面要提到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写的莉莉了,虽然只是跟随她的想法抒发一下我的思考。

  ”我们死去,在孤独中死去。“

  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地出现,如同魔咒萦绕在耳畔,想必它会激起一些人的感伤吧。的确,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这由人本身的结构(以语言交流而非思想)决定,书中多次提到一种令人悲哀的心理状态:渴望与他人交流,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化为呐喊便是:“去吧,去说吧!说出来吧!”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说出那心底里最真实的话,只是言不达意地说些合时宜的话。每个人都渴望摆脱孤独,而每个人却又永远孤独。莉莉在拉姆齐夫人死去后,积蓄许久的话化作一声对拉姆齐夫人的呼喊,无奈这时交流已是不可能了。我想这也是历来人们,包括书中的莉莉,将思想借以艺术的形式表达的原因吧,一张白纸就像一个面对着的人,会静静地聆听你想说的话,而你说的话,也会永远以画的形式留在这张白纸上。

  但人是人啊!人渴望着交流,如果有一个真实的,能够放开心交流的人,让思想倾泻而出,毫无保留,我想,艺术会失落大半吧。就如同现在,我在这里以“书后闲想”的形式希望表达我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的替代吧。因为那个人没有出现,或者说,我也和莉莉一样,以为自己不能去说,直到失去了才会感到惋惜,最终只能选择艺术。

  孤独的问题,将会是人类一直需要去面对的问题,这种破除孤独的渴望,也会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吧。

  D.闲语若干

  《到灯塔去》是一本阅读时不会得到故事,却能得到思想的书,它为我描绘了许多本难以捕捉的心灵状态,比如那种虚幻缥缈的充实:

  “当你旅行归来或久病初愈,还没有步入习惯的轨迹,也会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令人恐怖:总感到有什么东西隐隐浮现。这时候生活便格外生气盎然。你可以随心所欲,不要故作轻快地走过草地,还有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话,你也全不必说。你悠然地滑行,摆动你的风帆(海湾一片忙乱,许多船只是在起航)置身其中而又飘然其外。你不再空虚,而是充实得要溢出来。”

  同时角色们的思考也容易带出一个个需要去好好想想的话题,描绘意识与解读意识本身,我想是“意识流”的魅力所在吧。

  然而,这真的是一本需要集中注意力看的书,否则可能会像我一样第一遍后什么都没记住哦。

  衣 服

  2019.6.19 20:59

  (更多书后闲想请至clothes4u.github.io)

  《到灯塔去》读后感(三):人文社2019精装版《到灯塔去》前言 by 止庵

  前言

  止庵

  伯·布莱克斯东在《弗吉尼亚·吴尔夫:一篇评论》中说:“阅读了《灯塔》之后再来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这代表了有关《到灯塔去》的一种看法;读过此书的读者,也许还有别的乃至完全相反的看法。可能会嫌情节成分太少,人物面貌不清。历来关于吴尔夫的批评,大多针对她的人物;人物性格通常借助情节展现,所以连带涉及情节;此外还责怪她视野太过狭隘。以上两种意见,姑且不置可否,有一点须得指出:批评者——不管是论家还是读者——所希望获得的,吴尔夫压根儿不打算供给,她另外奉献一些别的。布莱克斯东因此否定其他作品虽未必可取,但《到灯塔去》的确不是一本普通小说。那么也就不能用读普通小说的眼光来读它。这句话说来简单,实行并不容易。我们要想与吴尔夫一类作家达成共鸣,却又只能这样。就像她所说的:“不要对你的作家发号施令,要试图与他化为一体。你要做他创作活动中的伙伴与助手。”(《应该如何阅读一部作品》)每种创作方法都是独立的价值体系;不同的阅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创作方法。画地为牢,干脆不读算了。

  对于上述批评意见,吴尔夫自己早有回答。好比讲到人物,她在《本涅特先生与布朗太太》中说:“我想辨明,我们说的小说中的‘人物’意味着什么。”早在《到灯塔去》完成之前八年,也就是她即将转向意识流小说创作时,在《现代小说》一文中所说就很明白:“让我们考察一下一个普通人在普通的一天中的内心活动吧。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它们来自四面八方,犹如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当这些原子坠落下来,构成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生活,其侧重点就和往昔有所不同;重要的瞬间不在于此而在于彼。因此,如果作家是个自由人而不是奴隶,如果他能随心所欲而不是墨守成规,如果他能够以个人的感受而不是以因袭的传统作为他作品的依据,那么就不会有约定俗成的那种情节、喜剧、悲剧、爱情的欢乐或灾难,而且也许不会有一粒钮扣是用庞德街的裁缝所惯用的那种方式钉上去的。”这显然有别于前辈作家如威尔斯、本涅特和高尔斯华绥等对人物的理解,——同样也有别于至今仍囿于传统阅读习惯的读者的理解。问题不在名目,内容完全不同。而这么把握人物,情节也会另作安排。进一步讲,所关注的既非同一方向,又遑论视野宽窄。吴尔夫说,这是“精神主义者”与“物质主义者”的区别;简而言之,其一看“内”而其一看“外”。

  无论作家写作,抑或我们阅读,这都是前提所在;所以非得饶舌一番,不然不得其门而入。上述特色,《到灯塔去》较之吴尔夫早先诸作都要来得充分。所写内容即如前引《现代小说》所述,人物为拉姆齐夫人等一干人,情节是“到灯塔去”,如此而已。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怎么写成这个样子。相对于吴尔夫来说,写法问题对此前的贝内特等几乎不存在,循规蹈矩就是了;然而在她却必须予以解决。否则所有追求——特别是人物方面的追求——都落空了。而这正是她所关注的,一如她在《本涅特先生与布朗太太》中阐述的:“我相信,也就是说,所有小说都要与人物打交道,小说的形式,或者笨拙、冗长、枯燥,或者丰富、轻快、活泼,都是为了表现人物展开的,不是为了说教、歌咏或赞颂大英帝国的荣耀。”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已。

  这里有关人物的不同看法,亦即通常所谓人物真实与否的问题;吴尔夫一再论说,同样围绕此点进行。然而我读《到灯塔去》,以为若用“人物的存在”来代替“人物的真实”,恐怕也就不成问题了。不存在的,也就是不真实的;写法如何在所不论。林德尔·戈登在《弗吉尼亚·吴尔夫: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中写道:“‘时过境迁’部分以非人化视角观看季节的循环,在令人震惊的随意性括号里抹掉了可爱的人物拉姆齐夫人、普鲁和安德鲁。这是造物者自身的角度。”读书至此,觉得空旷极了,寂寞极了。回想此前——也就是回到人的角度——切实感到所有的人曾经存在;他们的感觉,思想,言谈,举止,都是证明。即以拉姆齐夫人而言,她是那么具体地存在着,无拘生前死后。其他人物如拉姆齐先生、莉莉·布里斯科和詹姆斯等,也都存在。那么接续刚才的话说,存在的,也就是真实的;写法同样在所不论。

  似乎与作家的看法相呼应,《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这样想:“我们的影像,你们藉以认识我们的东西,都是肤浅可笑的。在这些影像下面是一片黑暗,无边无际,深不可测;我们只不过偶尔浮到表面,你们就是依靠这个认识了我们。”所涉及的还是前述“内”与“外”的问题。但是吴尔夫的小说并没有完全放弃“外”,而是借助与“外”的联系来写“内”;也就是说,在现实环境与内心活动接合处,选取一个足以充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视角。正如埃·奥尔巴赫所说,“在弗吉尼亚·吴尔夫手中,外部事件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它们统帅一切的地位,它们是用来释放并解释内部事件的。”(《摹仿——西方文学中所描绘的现实》)所以情节尽可能地被简化,因为复杂非徒无益,反而有碍,不过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总体而言仍然需要一个事件的框架,就局部而言则在细节选择上多所精心,人物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被置诸这一框架之内,而为那些细节所触发,所联络,造成无数如她所强调的“重要的瞬间”,其间针线相当绵密。H.П.米哈尔斯卡娅所言不差:“她的作品结构,总是给人某种理性主义的感觉,让人觉得里面有一番周密的苦心思考。这种苦心思考,使她的小说区别于许多现代主义作家那些结构混乱而故作松散的作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小说的发展道路》)

  笼统地讲“内”或“内部事件”,仍有可能忽略吴尔夫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所在,——这里使用“意识流”一词,其实她写的并非纯粹的意识流;正如多·斯·富尔在《弗吉尼亚·吴尔夫》中所说:“她决心让种种印象、个人分析、对外界的感受等等在作品中占支配地位;她决心运用观察角度、感觉以及回忆的技巧。”人物既作为意识活动的主体存在,同时也在被观察分析之中;作家并未完全认同于某一人物的视点,自己作为观察者的视点仍然若隐若现,而这个观察者的视点与对人物的外在描述是一致的。这使得作家能够同时从内外两个方面去把握人物,自由进出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可以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相对内向或独立的意识与相对外在或随机的感受的话,吴尔夫始终无所偏废,而是一概包容,各尽其极,并使之相互促成,层层递进,达到丰富饱满程度,从而实现按一己标准“表现人物”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她有着非比寻常的体验和表达瞬间感受的能力;而“内”与“外”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以人物的感受为基础的。

  以上系就某一人物而言;《到灯塔去》的特色,却在于对此有所超越。米哈尔斯卡娅说,作家“力图把几个主人公的‘意识流’融进同一道河床,再现出几个人的意识同时进行紧张活动的复杂画面”;就意识流小说而言,是为一层进境。这有赖于梅·弗里德曼所指出的:“在开始和结尾部分里占主导地位的情绪和回顾,是以真实的变化为背景而表现出来的,不像在《达洛维太太》中,只以回忆中的变化为背景。”(《意识流:文学方法研究》)如果说《达洛维太太》中所有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一个指向既往的总的方向的话,这里拉姆齐夫人等则要自由得多,他们的心灵朝着四面八方展开。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具即时性,也更其片段化。它们之汇聚一流,完成于“重要的瞬间”,——精心选择的一系列现实环境中的细节,既触发了不同人物的感受与意识活动,又促成了彼此间的相互联络转化。不同人物的“内”,“内”的不同层面,“内”与“外”,在作家笔下打成一片,简直天衣无缝;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才赞同福斯特在《弗吉尼亚·吴尔夫》中所说:吴尔夫本质上“是位诗人”。

  吴尔夫的诗人特色,大概还表现于作品的象征意义。论家对此众说纷纭,特别是关于灯塔的寓意,多有揭示。然而吴尔夫说:“我写《到灯塔去》并无特别的意义。一本小说非得要有一条主线贯串全书,才能使其构成一个整体。我觉得各种情感都会由此而增长,不过我不想仔细思考这些,相信人们会把它作为自我表现感情的寄存处——他们已经这样做了,有人认为它是这么一回事,而另外的人则认为又是那么一回事。除非运用这种模糊、笼统的方法,否则我是无法驾驭象征主义的。至于是对是错,我不清楚,但是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这事是指什么,那在我看来是一种讨厌的做法。”(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七日致罗杰·弗赖伊)前面提到现实环境对于人物心理活动所起作用,灯塔作为这一环境的成分之一,意义大概与其他成分并无二致,不过因为贯穿始终,作用显得大些罢了。其实《到灯塔去》写到的任何环境成分,无一不经过精心挑选。吴尔夫首先考虑的,可能还是小说写法问题。别的方面则早已被她所认识,所理解,就像《现代小说》等文章中说过的那样。至于象征的问题尚在具体写作之外,有也罢,没有也罢;或者说,是小说造成了象征,不是象征造成了小说。

  讲到寓意,小说第一部临近结尾处,拉姆齐夫人——到第二部她就死了——的一段内心独白,可能更其重要:

  “他们还会存在下去,而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继续想到,都会回到这个夜晚,回到这轮明月,回到这海风,回到这幢房子——回到她的身旁。想到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都将被牢牢牵记,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这令她沾沾自得,她对这样的奉承话很容易动心;她将被他们牵挂着,还有这个、这个、这个,她想着,拾级而上,满怀柔情地嘲笑楼梯平台上的沙发(她母亲留下的),那把摇椅(她父亲留下的),还有那张赫布里底群岛地图。所有这些都将在保罗和明塔的生命里复活;‘雷勒夫妇’——她试着念了念这个新的称呼;当她把手放在育儿室的门上时,她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由感情而产生的交流,好像彼此间的隔膜已经薄如蝉翼,实际上(这是一种快慰和幸福的感觉)一切都已汇合成一股流水,那些椅子、桌子、地图,是她的,也是他们的,究竟是谁的已不再重要,即使她不在人世,保罗和明塔也会继续生活下去的。”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达洛维太太》中,克拉丽莎听到塞普蒂默斯的死讯,独自退入斗室的一番自省:“她为他的离去感到高兴,他抛弃了自己的生命,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继续生活。”二者似乎不无相通之处。同样是生离死别,而某种精神得以延续下去,其主旨乃是对生命本身,对生命的存在状态和对生命的创造活动的珍重。《到灯塔去》动笔前,吴尔夫曾强调要写出“我通常写入书中的一切东西——生与死等等”(一九二五年五月十四日日记);是否可以认为,《到灯塔去》中其他最终活下来的人与拉姆齐夫人的关系,正对应着《达洛维太太》中克拉丽莎与塞普蒂默斯的关系,不过更其充实,更其深远而已。

  二〇〇二年九月十六日

  《到灯塔去》读后感(四):我终于画出了我心中的幻象

  自《普通读者》和《伍尔夫读书随笔》开始接触伍尔夫,挺喜欢。

  之前看马尔克斯,了解到马尔克斯除受过福克纳、卡夫卡等人影响外,还受过伍尔夫影响。

  在谈他的创作的《番石榴飘香》一书中,他说“如果我在二十岁的时候没有读过《达洛维太太》中的这段话,可能今天我就是另一副样子了。”

  马尔克斯当时在哥伦比亚的瓜希拉卖百科全书和医学用书,读这本书时是在一家旅馆的简陋的房间里,忍着酷热,一面轰蚊子一面读的。

  那段话就是“但是,毫无疑问,(车子)里面坐着的是个大人物:大人物遮掩着经过邦德街,凡夫俗子们伸手可及;他们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离英国的君主、国家的的不朽象征这么近。等到伦敦沦为一条杂草丛生的道路,这个星期三上午在人行道上匆匆走过的人们全部变成了白骨,几枚婚戒散落其中,还有无数腐烂的牙齿里的黄金填塞物,好奇的文物学家翻检时间的废墟,才能弄清车里的人是谁。”

  而在他的《族长的秋天》中,也有类似的段落描写。

  -----------------------------------------分割线--------------------------------------------------

  昨晚的梦只留下影影绰绰的模糊碎片,努力想也想不真切。在读书的间隙不期然地自动浮现出来,并不能以一根细线把其余部分打捞上来,又兀自沉落下去。(读伍尔夫过程中可以写出伍尔夫式的句子。)

  ----------------------------------------分割线--------------------------------------------------

  在《达洛维太太》中,是以回忆中的变化为背景,而在此书中,是精心选择的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书中人物的心灵朝着四面八方展开。

  看伍尔夫总让我想起《 Inside Out 》,仿佛钻进每个人物的内心,那些幽深不可言说的情绪和瞬间感受、意象袒露出来,被文字固化,一目了然。很喜欢那些括号,像电影里的画外音。

  书中幽默讽刺的语言的对人性犀利冷静的观察,以及人物爱阅读爱独处,类似于毛姆,只是多了些女性的细腻、柔美。那个晚宴场面人物众生相,今天的许多场景大概也是这样的吧。作者用了多次飘渺、辽远、沉浮、飘流、充实、虚幻、空虚等字眼,语言轻盈灵动像翩飞的蝴蝶,细碎绵密,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在伍尔夫看来“莎士比亚是雌雄同体的;济慈、斯特恩、考珀、兰姆和柯勒律治,人人如此。雪莱或许是无性的。弥尔顿和本·琼生身上的男性气质就太多些。华兹华斯和托尔斯泰也是一样。在我们时代,普鲁斯特是十足的雌雄同体,没准女性气质稍多一些。但这点缺陷毕竟微细,值不得去抱怨,倘若没有这类一些杂质,纯是理智占上风,头脑就会僵化,变得枯燥起来。”

  那她自己的作品,明显是具有女性特质的,其实我觉得这点有时反而有点削弱了她,使得视野反而受限,作家无性别点不更好。

  而那些繁复的意象和绝妙直观的比喻,也能隐约看出马尔克斯的影子(因为先看的马尔克斯)。

  比如伍尔夫写愤怒“像一群猎狗一样扑在他的眼睛里、他的眉毛上”,写克制住怒火“像刹车止住了车轮,他整个身体似乎迸出火星”,绝妙的画面感。

  写餐桌上精心摆的水果盘,“庞大而深不可测,仿佛是整个世界,人们可以在里面结队攀登山峰,穿越峡谷”,南希“把水坑想象成大海,把小杂鱼想象成鲨鱼和鲸鱼”,类似细致入微的描写很多。把一小丛杂草想象成一片繁茂大森林,我也有过。

  喜欢的一些内容有:

  1. 关于婚姻

  有着控制欲支配欲,希望一切都在她的操控之下,一切都按她的心意来稍有点自以为是的拉姆齐夫人,老想着给别人配对,成功了一对保罗和明塔,还想撮合莉莉和威廉·班克斯先生。

  下面是对莉莉的劝婚场面(多么熟悉):

  “拉姆齐夫人微微转过身子,更加亲热、却依然老那么笑着强调,莉莉必须结婚,明塔必须结婚,她们都必须结婚,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人们给了她什么荣誉(但是拉姆齐夫人对莉莉的画不屑一顾),或取得什么成功(也许拉姆齐夫人曾经拥有过这些成功),说到这里,她变得忧伤而愁闷,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又接着说,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一个不结婚的女人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房子里好像满是熟睡的孩子,拉姆齐夫人在倾听;罩着灯罩的灯光昏暗,孩子们的呼吸均匀。(Phoebe注:一幅画面描写已婚女人,妈妈的幸福满足感。这话跟今天说不结婚不生娃人生就不完整的论调有什么区别?)

  哦,可是,莉莉便会说,她还有她的父亲;她的家;甚至,如果她胆敢说出来,她还有她的绘画(Phoebe注:好想把这段给朋友圈爱画画且画得不错的晶晶还有花花同学看看。人生有很多比结婚重要得多的事情啊)。可是和结婚比起来,这一切显得多么渺小、多么幼稚(Phoebe注:别人是不是这样说的?)。这时,夜已消失,白色的晨光撩开天幕,花园里间或传来鸟儿的啁啾,这时她鼓起全部的勇气,强调自己不受常规的制约;她竭力解释她愿意孑然一身;她愿意无牵无挂;常规对她来讲不合适;于是她不得不面对拉姆齐夫人那双无比深邃的眼睛对她的深深凝视,不得不接受拉姆齐夫人简单而自信的推断(她现在真像个孩子):她的亲爱的莉莉、她的小布里斯科真是个傻瓜。后来,她记得,她把脑袋搁在拉姆齐夫人的膝盖上,笑啊笑啊笑啊,笑得几乎歇斯底里,因为她想到拉姆齐夫人居然带着那一成不变的冷静,对她毫不理解的命运指手画脚。莉莉·布里斯科最后抬起头来,只见拉姆齐夫人全然不觉她笑从何来,还在那里对她的命运大包大揽。”

  而“莉莉想,这就是婚姻,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看一个小姑娘扔球。这就是拉姆齐夫人那天晚上想告诉我的事情,她想。”

  保罗和明塔结婚一年已貌合神离,生了2个儿子。

  只要有被亲戚逼问或者对父母逼婚并不想按部就班跟从常规的同学,看到这段是不是很熟悉会心一笑。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历史就是一种重复。我们的生活,原来几百年前别人都已经替我们生活感受过了啊!相见恨晚!

  如果我在20岁前后的时候读到这段,会少走多少弯路,少多少迷茫犹疑不坚定,避开多少凶险的生活陷阱,少无谓地浪费多少宝贵的精力和光阴啊。叹!血淋林的教训。就凭这一段,就要粉伍尔夫。

  而在后来,拉姆齐夫人竟忽然有了觉悟:“这时一个问题慢慢涌上她的心头,为什么她总希望别人结婚呢?价值何在?意义何在?” 而我们周围的人,觉悟的人寥寥吧?

  而在拉姆齐先生看来:

  “我要做出对她忠心耿耿的样子。但是现在,此时此刻,她的存在对他没有任何意义;她的美貌对他没有任何意义;她和小儿子在一起坐在窗口——曳毫无意义,毫无意义。他只希望独自呆着,捧起那本书。他感到很不自在;感到自己背叛了什么:坐在她身旁对竟然对她无动于衷。事实上他是不喜欢家庭生活。在这种情景下,人经常问自己:生活是为了什么?人类不辞辛苦地让种族延续,究竟为了什么?难道生活真的那么令人神往?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真的富有魅力?未必见得,他看着那些邋里邋遢的男孩子,心里想到。”

  被家庭拖累,有8个孩子的他别无选择,也不允许自己冒出如果没有这些孩子,如果不是父亲会怎样的想法,一有就强制摁下去。尽管他知道自己“抛开人类的无知、人类的命以及大海正在吞噬我们立足的土地之类的幻象——其实,如果他能够集中精力深深思索的话,是会发现一些名堂的——却在鸡毛蒜皮的琐事上寻找安慰,它们与现在他面前的庄严主题相比,何其渺小,他很想对这种安逸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对一个正直的男人来说,在苦难深重的世界上沉溺于幸福似乎是最大的罪恶。”

  毛姆说过类似的话:

  “当人类达到自我实现的时候,也就是充分利用了生命;他对受转瞬之念和不受控制的本能辖制的生命少有尊重之心。自我实现将人拥有的每一种能力都带至最高的完美境地,使你从生命中得到了所有能够从中挤出的快乐、美丽、情感和兴趣。”

  而在阿丁那里:

  “就是一群被剔除了镜像神经元的类人生物。通常,这些生物脸上洋溢着猪一般的满足感,为能咀嚼美食、美女、美男,享用地位、权力、生命带来的桩桩妙处而洋洋自得。”

  尽管以有妻子有孩子有事业安慰说服自己,他自己清楚”他没有做成他想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他没有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自我实现。

  2. 关于事业/思想

  “石缸里的天竺葵变得惊人的清晰,他出乎意料地看到,那些叶片之间展现出两种人物之间那种悠久而明显的差别;一种是具有惊人力量的坚定的跋涉者,历尽艰辛,百折不回,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经过整个字母表,从头至尾,二十六个字母一个不少;另一种是具有天赋和灵感的人,他们能够奇迹般地将所有字母一览无余,那是天才的风格。他天资平平;从不以天才自居;但是他具有,或者应该具有,那种准确地依次经过由A到Z的字母表中每个字母的能力。这会儿,他咬住了Q。接下来,他向R进军。”

  “全英格兰能到达Q的人寥寥无几。” “在整整一代人中,只有一个人能够有那么一次到达Z。不过,如果他能到达R也算很了不起。至少现在已经是Q了。他在Q上站稳脚跟。然后就是R.....他抖擞精神,他下定决心。"

  看书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困扰你的任何问题,都曾经困扰着数不尽的一代代人,几个世纪之久的时间间隔根本就是一瞬,你跟几个世纪之前的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里虽说的是思想,事业、阶层也一样。简书,知乎,经常有这样问题:“这世界牛人太多,平凡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大神太多,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阶层影响那么大,我们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等诸如此类文章。

  关于有天赋的人,和自觉资质驽钝的人。有些想法跟我很一致的友邻grassy说:“接受自己没有天赋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永远保持工作的时间大于被挫败感击溃的时间。” 厉害的人太多,深感天资不足,但也需知,所谓大神,要么有天赋,要么在某个领域付出多,从业多年且不停止学习并且能保持谦逊不傲娇。我们即使不能像大牛能到达Z、W,努力到达R、T、Q也是可以的。

  从A到Z,你在哪个位置?

  3. 关于女权

  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经常探讨女性和小说之类的主题。

  据说小时候,兄弟们都去上学,而伍尔夫并无机会去上学,只得靠着家里父亲的书房,博览群书。幸好还有书房,那个时代没有书房的诸多女性呢?据说后来,牛津邀请她去演讲,被她拒绝。

  本书中除了讨论婚姻的话题,对女性主义话题也有所涉及。借查尔斯·坦斯利先生之口,说出“女人不能写作,不能绘画。” 至少提及三次,可见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虽然她知道“他显然并非对这些话信以为真,而是因为偏巧对他有用才说的,如此,她又何必耿耿于怀?”

  说到女人“年复一年,她们一无所获。她们无所事事,整天闲聊,闲聊,闲聊,吃饭,吃饭,吃饭。这都是女人的过错。女人用她们的“魅力”,用她们的愚蠢,使文明变得令人讨厌。”

  那个时代女人不能写作,不能受教育,愚蠢难道不是男人造成的。可见,在这种性别文化下,并不只女性是受害者,男性同样是。

  ---------------------------------------分割线--------------------------------------------------

  喜欢的一些句子:

  1. 沉默不语不是更能表达自己,至少那一刻显得无比充实。

  2. 说到底,人对别人的看法多半都是很荒唐的。因为这些看法是为了迎合着自己隐秘的私心。

  3. 保罗谈话从不涉及自己,总是就事论事地说明问题。他像所有智力迟钝的人一样,有一种谦逊的美德,能体谅别人的感情,她有时觉得这种美德非常动人。

  4. 这就是友情要求一个人付出的牺牲。如果他不肯来,她一定会很伤心。但是对他来说完全不值得来。他望着自己的受,心想,如果他一个人吃饭,鞋子都快吃完了;又可以自由地去工作了。是的,他想,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5. 我们的影像,你们藉以认识我们的东西,都是肤浅可笑的。在这些影像下面是一片黑暗,无边无际,深不可测;我们只不过偶尔浮到表面,你们就是依靠这个认识了我们。

  6. 自由自在,和平安宁,最难得的是获得了一个完整的自我,憩息在一个平稳踏实的地方。

  7. 万家灯光流动着泛起涟漪,宛如微风托起的银色水面的点点水花。一切贫穷,一切痛苦都变成了灯光。

  8. 确实,有的时候她感到他生来就与众不同,对平凡琐事闭目塞听,充聋做哑,但是对超凡脱俗的事情,他的目光却像鹰隼一样敏锐。

  9. 莉莉在听;拉姆齐夫人在听;他们都在听。可是已经面带倦容,莉莉感到有所欠缺;班克斯先生感到有所欠缺。拉姆齐夫人把披肩裹紧一些,也感到有所欠缺。每个欠着身子倾听的人都在想,“上帝保佑,但愿我的内心活动不要暴露,” 因为每个人都在想,“别人都在为政府对待渔民的态度感到义愤填膺。可是我呢,我却无动于衷。”(Phoebe注:哈哈哈是不是感同身受。)

  10. 世界是为普通人而存在的,艺术只是强加于人类生活之上的一种装饰物;并没有表现生活的真谛。莎士比亚也不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分割线--------------------------------------------------

  一口气读完,还有一些内容感觉并未能完全把握,需要重读下。

本文标题: 《到灯塔去》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42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无之境读后感锦集卡瓦菲斯诗集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