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死》是一本由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3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三死》精选点评:●《克莱采奏鸣曲》和《谢尔盖神父》真的绝了,托怎么中短篇也能写得这么绝。应该立刻翻拍电影!(一查其
《三死》是一本由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3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死》精选点评:
●《克莱采奏鸣曲》和《谢尔盖神父》真的绝了,托怎么中短篇也能写得这么绝。应该立刻翻拍电影!(一查其实已经翻拍了,克莱采还是戈达尔拍的
●死亡 爱情 婚姻 家庭 你想要了解的悲哀这里都有
●读了 三死,一匹马的故事,伊万伊利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舞会之后
●最喜欢《伊凡•伊里奇之死》和《谢尔盖神父》。伊凡的挣扎过程写得真好,在最后才幡然醒悟的绝望,除此之外,死亡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伊凡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想起约翰•亚当斯的遗言:“He survives!”另外,托尔斯泰真的喜欢写在宗教中疑惑和忏悔的故事啊。
●无论是将死之人还是怀疑信仰的神父,无论是动摇还是妒忌,都那么那么真实,和长篇可以说是很不同了。正是这平淡又可悲的生活给人动力让人在书中去寻中那些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种种情感。每一个被放大的时刻都是激荡和哀叹。
●奔着《伊万•伊利奇之死》来的,死亡问题一直对于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托尔斯泰在这里刻画的不仅仅是人面对死亡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体验,更是描写了人临终前面临的那种终极的孤独。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孤独的,只不过死亡将它放大罢了。
●伟大,短篇比长篇更伟大。
●《伊万伊里奇之死》《谢尔盖神父》多么似曾相识啊
●emmmmm............代沟太宽了
●连续四本托尔斯泰 有了前者的对比 三死显得太平庸了 托尔斯泰对人性和命运还是挺悲观的 所以他才会高度欣赏纯粹 善良 有着清晰自我认知的人
《三死》读后感(一):《伊万伊利其之死》
托尔斯泰的短篇相当可以,不知是不是创作年代不同,一部分短篇和他的几部著名的长篇写作风格不太一样。
整本书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伊万伊利其之死》。托爷仿佛真的经历过这次死亡,对于死前经历的人间百态,感受到的世态炎凉,寥寥数笔就能将画面生动地传达给读者。甚至是主人公弥留之际的那些不合逻辑的意识流,在托爷笔下也变得符合逻辑起来。文章结构也毫不逊色,采用倒叙的方法,勾起读者胃口。让我想到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8.7[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 2019 / 南海出版公司另一处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士兵死前的叙述,堪称文学经典。当然,这也有翻译家的功劳。
死亡主题的短篇作品如此之多,一定是托爷不遗余力的思考死亡的结果。这就是在文学创作中所谓的人道主义关怀吧。
许子东说,人类的文学目前有两座高峰,第一次是莎士比亚时代的戏剧,第二次是19世纪的俄国文学。作为读者,看到托尔斯泰的作品只有望洋兴叹,望尘莫及。明知道这是终生无法企及的高峰,但还是心里面痒痒的,跃跃欲试。
《三死》读后感(二):小说《三死》 中死亡的不同状态
描写了三种不同的死亡,一个贵族太太,一个贫穷车夫,一棵无辜小树,三者相互关联,又相互不同形成对照与映衬。车夫是贵族太太的车夫,那棵大树是为了给车夫做十字架。
贵族太太:虚伪逃避 车夫,大树(顺应自然)
贵族太太
贵族太太始终无法面对自己病入膏肓即将离世的事实,不顾医生和丈夫的劝告执意长途颠簸去异国治病,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到了外国就真的可以起死回生。临死前,依旧是高傲的虚伪的,嫉妒仆人、丈夫等人的健康,责骂仆人,怨恨曲解丈夫和医生的劝告,认为不是他们自己就可以健康活下来,怨恨身边的人都不管她任自己风流,这是狭隘的。面对死亡,极力挣扎,甚至想要找民间疗方给自己治病,她似乎是不甘的,她觉得自己不该死,应该继续存活享受名利、荣华,可惜的是,再多的钱再多的权力亦买不来健康。不甘心死,不能坦然,只能说放不下太多世间的诱惑,有太多的执念。
贫穷车夫
贫穷的车夫,面对死亡是坦然等待与接受的,虽然每天都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可是没有抱怨:面对那个看自己垂危想要讨要靴子的年轻车夫谢廖佳他慷慨赠送,面对那个抱怨他还不死占地方的厨娘他临死前抱歉,他是善意的,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是这样,所以在最后的时间他没有太多遗憾安然静静离开。
托尔斯泰在其《忏悔录》中指出,富人和有学问的人很少能做到坦然面对死亡,而创造生活的劳动人民却能“了解生和死的意义,安详地劳动,忍受贫困和痛苦,活着或死去,并在其中看到善,而不是虚空”,这句话在贵族太太和车夫身上便很好体现。
因为有太多的执迷,所以无法坦然面对死亡,而当真的顺应自然,明白生老病死的常态并不会那么痛苦。有人说,难道面对死亡不该抗争一下吗,比如像贵族太太一样始终不放弃生命,即使是最后的一点希望还是要固执奔波他国医治。我觉得珍惜生命抗争命运并没有错,但是那也该是有可能有希望的时候,像文中的贵族太太,显然是勉强自己了,明显已经不可能在存活,可是还是要挣扎,这并不是执着了,而是固执与偏激了。
无辜小树
说其无辜,是因为它并没有妨碍人类,可是人类在面都自己的利益与需要的时候却伤害了它,而且更甚的是树并无能力反抗,这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欺压。但是描写它的死亡的时候,没有透露那种身为弱者的自怨自艾,而是一种生命高贵的张扬。它是平静的,没有扭捏作态,是一种潇洒与自在。
正如托尔斯泰在写给姑妈的信中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三个生灵死去了--地主太太、农民和树。--地主太太既可怜又可恨,因为她一辈子说谎,至死都在说谎……农民平静地死去了,正因为他不是基督徒。他信奉的是另一种宗教--自然,他活着的时候也是顺应自然的。他自己砍树,种黑麦收黑麦,宰羊也养羊,生养孩子,送走老人,他清楚地明白这个规律,也从来没有像地主太太那样回避过,而是直面死亡……树平静地死去了,死得诚实而优美。优美--因为没有说谎,没有做作,既不畏惧,也不抱怨。
《三死》读后感(三):哪样的人生才对头?
伊凡·伊里奇,至少得病前,算得上一个体面人,一生正直、恭谦、按照上流社会的生活节奏,读法律、入职、升职,娶妻生子、像大多数人正在经历但秘而不宣的那样忍受和躲避婚姻的摧残,还加上一点适当的社交和娱乐,完美的家庭完美的人生。如果不是病痛这个恶魔悄悄潜入身体,一点点撕开面具,露出生活的本来面目的话,伊万·伊里奇本可以心满意足地寿终正寝。
比死神冷酷的是他人。看起来慈眉善目温良恭俭的人,你来我往间都在盘算自己的前程、理想和目标。伊凡·伊里奇在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苦痛中,在周围人的看似殷切实则冷漠的不理解和埋怨中,否定了自己过去遵守的人生守则:按照一副别人给的人生图景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甚至不惜压抑和扼杀偶尔从心底萌生的偏离既定轨道的念头,努力又恰到好处地结识权贵、结交上流社交圈,将人生经营得蒸蒸日上,虽然偶经升迁的小挫折和家庭生活困扰,但还是凭一己之力不断奔走维持了一派祥和。然而这样的生活,竟然是虚妄的!像伊凡·伊里奇这样,临终前被迫回顾一生,才惊觉不对头,又无力回天,想想都可怕,苦之又苦,否定自己真是古今中外的悲剧之源。不过,大体来说,也许还有无数个伊凡·伊里奇会这样痛苦和悲从中来,但也应该有无数个瓦西里,无数个其他地域和时代的托马斯、小刘、小杨,在濒死之际,或是痛苦地满足着,或是浑浑噩噩不知所谓,或是徒劳地紧抓生的缰绳不放……
人人都应该尽早自省,过一种所谓对头的人生吗?
无法名垂青史的无数普通人,宛如星河中混进去的一粒沙,平生所愿可能就是是体面地生,体面地死。体面这个词虽然很坏,有虚荣和做作的成分在,但它毕竟只是一个状态集合体,为了体面不择手段才算卑鄙无耻。一个人,追求的如果是生在体面的家庭,落空后也希望读一个体面的大学,学一个体面的专业,入社会后找一个体面的工作,过一种体面的生活,从里到外做一个体面的社会人,最后以体面的方式进入坟墓;新潮一点,体面地火化,体面地将最后一点物质存在的证明撒向大江大河或者大海,并且还得希望死亡来得干脆一点,在来不及回顾一生,向内心世界彻底反思之前,就了结此生,带着我来过、我平凡却拼尽全部力气活过的自我感动功成身退。这也是一种人生,它存在,不在于它合乎真理,而仅仅是它就是存在,甚至它就是这群人心中对头的人生。
伊凡·伊里奇们这种终于觉察到生活不对、深入内心世界直面自己的反思,很遗憾,不见得就应该必须一定得上升到宇宙准则人人得以恪守之。人类时常彼此争吵指责,一群人要居高临下地劝谏、训斥以及侮辱另一群人,从能力上,从道德上,从思想、智识、教养等等一系列可以拿出来比较和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上。
世界的奇妙就在于,它印刻在每个人的眼里的,或许是不尽相同的样子。按照这个样子,大家追求着自己的幸福,哪怕这幸福的概念的来源十分可疑,被社会和某个时代伟人咀嚼后灌给你的,那又何妨,毕竟,什么真理都不及心灵的平静来得重要。
当然,心灵平静,或许也只是一种对头的人生,作为地球人,我们也应当始终坚决捍卫追求喧哗或暴烈人生或者其余一切人生的权利!
《三死》读后感(四):托尔斯泰自己的“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托尔斯泰的文章和论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
列夫·托尔斯泰伟大,不在于他作品的海量印数,而在于他的小说所传播的思想与力量,正如他所说,思想和力量是为了拯救人的心灵,而人心得救,世界才可得救。 罗曼·罗兰、茨威格都争着给他树碑立传,他爱《圣经》,爱所罗门,爱印度佛陀。他崇尚老子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他不断实践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他真诚的内心,纯洁的感情,清澈见底。他的自知之明,他的人情味和同情心,他缜密的思想清晰的目光奔放的感情,他残忍冷峻的对自己灵魂的审视叩问和自我批判的激情……“撕下一切假面具”,用行动赎罪,这让他的生命元气充盈至今。英国作家福斯特说:“没有一个英国小说家像托尔斯泰那样伟大。” 托尔斯泰多次出国,看到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他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引导大家“道德自我完善”、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在世界文学中有其巨大影响。
1891年之后,托尔斯泰放弃了著作权,因为他觉得,版权交易是他生活里“最麻烦的事情”。托尔斯泰是俄国第一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但是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一片美意。1906年,托尔斯泰听说俄罗斯科学院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便于1906年10月8日致函朋友,芬兰作家和翻译家亚尔涅菲尔特,托尔斯泰在信中恳请他转达瑞典皇家科学院,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托尔斯泰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即他拒绝了几百万卢布的奖金。托尔斯泰在奖金和稿酬方面始终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的作品是无偿的。在他作品全集的扉页上,总是印着“免费翻印”的字样。因为托翁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聚敛金钱,而是为了使读者认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尔斯泰的创作是无私的奉献。 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罗曼·罗兰、托马斯·曼、萧伯纳、德莱塞、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对托尔斯泰影响较大的书(节选)
十四岁以前的童年时代
圣经:约瑟的故事——巨大
俄罗斯壮士歌,民间故事——巨大
普希金:短诗《拿破仑》——大
十四——二十岁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很大
二十——三十五岁
歌德:《赫尔曼和多罗泰》——很大
《浮士德》和短诗——有影响
荷马史诗(俄译本)——大
柏拉图:《斐德若》,《会饮》——大
三十五——五十岁
荷马史诗(希腊文)——很大
壮士歌——很大
五十——六十三岁
全部福音书(希腊文)——巨大
《创世记》(希伯来文)——很大
孔子和孟子——很大
《论佛》(法国学者著)——巨大
《老子》(法国学者著)——巨大 (见《托尔斯泰全集》第66卷)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