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与永明时代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10-28 09:45: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王融与永明时代》是一本由林晓光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78.00,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王融与永明时代》精选点评:●强调在宏观理论支撑下对具体人物、事件等的微观分析,方法论很有开拓幸,同时得出许多新颖的结

王融与永明时代读后感精选

  《王融与永明时代》是一本由林晓光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8.00,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融与永明时代》精选点评:

  ●强调在宏观理论支撑下对具体人物、事件等的微观分析,方法论很有开拓幸,同时得出许多新颖的结论!!!!超赞的一本书!!!

  ●先有概念后有研究吧,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一本书。

  ●还是材料少

  ●能看出作者受日本研究启发颇多,试图对本国的南朝文学研究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行文中饱含着作者平日对南朝文学某些重要概念的反思,读起来有趣也受启发。上篇考史下篇考文,感觉上篇作者融入的感情更多,可能也是作者的兴趣所在。

  ●一部文史兼擅的个案研究佳作。除了就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的辨论而出新见之外,书中有诸多关于六朝文史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敏锐省思,对文史研究存有启发意义。

  ●极佳。历史部分钩沉发覆,极为精湛,其中论及许多时代基本问题,分剥抉剔之程序也大有可学,文学部分稍欠体贴,但着眼视角亦复新奇可喜,是于其人能设身处地而有了解之同情的真正佳作。浸染日本气味极深,尖新细密而笔锋常带情感。

  ●看了博论版本,回学校之后再找一下实体书

  ●四星,多的一星给少得他见、酣畅淋漓的锐气。予人发明,跳出大部分陈腐的六朝文学研究范式,真是看够了什么《谢朓诗论》《谢朓研究》……真正的前沿之作。浸染日本汉学较深。一定要说不顺眼的地方——林老师似乎缺乏点对诗学审美存在可能的信任。

  ●论文写法、选题启示

  ●至少以此为目标吧。“知人论世”,重塑南朝贵族王融抛物线一般的人生。贵族化的永明文学运动在具有贵族礼仪性质的文学上早已相当成熟,如诗序、哀策文、策秀才文等;而永明声律仅仅是诗歌发展上的一隅。南朝贵族所特有的两大除血统外的标志:礼仪上的繁复、言辞上的精巧典雅,在今看来是如此遥不可及。

  《王融与永明时代》读后感(一):博论的目标

  我不是一个善于学术的人,写的也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书评。

  我听过几次林老师的讲座,留下很深的印象。林老师是一个有才情的人,在学术圈是难能可贵。最近我越来越觉得,学术圈只适合两种人生存,一种是如仇鹿鸣老师、程苏东老师这样,有才情有实力的;一种是那些吃透学术规则,玩弄手段的。虽然两种是云泥之别,但都能在此立足。即无才情,又无手段,只靠努力就想在学术圈有一席之地,那只有看运气了。

  关于林老师的这本专著,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他把日本学术的感觉,用自己的话语重新罗列出来,既不显得突兀,又具有趣味性,不至于读后昏昏欲睡。这也是我一直推崇日本学术的原因之一,写严肃考据者面面俱到,扎实绵密;写学术论文乃至学术著作、一般读物者,妙趣横生,深入浅出。国内很多大家,功夫精深,读之可厌。因此我一直想学学他们的路数,将来做博论,也能有趣一点。这实在很难,因我学力浅薄。

  六朝研究自来十分热闹,大家辈出。我读书不多,总觉得这一部分虽然坑很大,但前人业已挖掘殆尽,想找到新的题目并不容易。读了林老师的博论,方觉得前贤所言历史研究的缝隙不为虚妄。只是我读书不细,思维不深。过去读书,只是按照教材,多年如一日,形成了固有观念。其实六朝时代的缝隙不少,即便是大的宏观的研究,如果仔细考察,也能发现不同的观点。近读韩国磐先生《魏晋南北朝史纲》,深刻感到阶级史观对老一辈学人造成的影响。韩国磐先生的眼界和见地,是很敏锐的。现在的学术研究,能够摆脱既往意识形态的束缚,实在是荣幸。

  王融只是六朝时代众多人物的缩影,过去我们研究一个群体,现在我们关注一个个个体。过去我们跨州连郡地分析,现在我们一个一个村、一个一个聚落去研究。六朝时代的文献总量没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转变了。这也是我博论想要讨论的主题之一。

  本来应该是写严肃书评,无奈自己实在写不出,只好写成读后感。如果有看到我的读后感的同仁,恐怕会笑话我的浅薄了吧。

  《王融与永明时代》读后感(二):文学研究的理论视角转变之新作

  关于“贵公子孙”作者认为指的并非是“尊贵的公子”,而是“贵公之子”,并举出《晋书职官志》“兰卿受羁,贵公显戮”……这里的贵公实际上指高贵乡公曹髦,兰卿为曹魏齐王曹芳之字,此处贵公乃是史官省称曹髦,与作者所解释之贵公无关。

  另外贵公开始在魏晋应该是没有严格的身份限制,父祖并非一定是三公才行,如张范王粹。东晋南朝,对贵公的使用应该是趋于严格的。

  《三国志邴原传》注引《原别传》:河内张范,【名公之子也】,其志行有与原符,甚相亲敬。

  《吕范传》“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脩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居处服饰,於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

  《晋书嵇含传》:“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

  《南史列传二十九》:“凝字子居,美容止。及长,博涉经传,有文词,尤工草隶。陈太建元年,累迁太子中舍人。以名公子选尚信义公主”

  蔡凝父官至中书令,未为三公。

  83范云《古意赠王中书》“逸翮凌北海,博飞出南皮”,作者道“《汉书地理志》北海郡属青州,南皮县属幽州渤海,《后汉书》郡国志同”,按《后汉书郡国志》南皮属冀州,作者并没有核查后汉书郡国志的内容。作者以为北海南皮是对王融本人出身的赞扬,这里是有问题的。中古南皮的典故明确就是指魏文帝与吴质等人的南皮之游。李善注“徐幹居北海,吴质游南皮,二人皆蒙魏文恩幸,故言地以明之也”不误。

  注释中作者认为“南皮”无典故可循,误。魏文帝《与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釭间设,终以博弈,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於清泉,沈硃李於寒水。”南皮之典在王融之前就已经被运用,谢灵运“念昔渤海时,南皮戏清沚。”,同时代沈约有“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

  344“虽然研究还未充分,但同样作为宫廷作家,司马相如、潘勗等人”

  潘勗误,应作潘勖

  《王融与永明时代》读后感(三):《王融与永明时代》读后

  复旦林晓光老师的这本书写的实在是很好。立论中允平和,引用材料精细绵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结构分明,前论人物,后论作品,十分可观。不仅为我们描述了王融作为六朝风流背景下的典型的文人士大夫的鲜明画像,还为我们剖析了其性格形成与行事铸就的种种可观因素和主观条件。对于历史人物,既做到了站在其切身处的“历史之同情”,又能跳出历史的局限性以超然的眼光来看待当事人的种种不足。在我看来,作者显然是对王融抱有非常之喜爱的,在某些地方也有为尊者辩解之类的话,但是文字确实是极客观的。看了这样一本书,很容易激发人对于那个时代的思索与同情,也很容易激发我成为历史爱好者通向历史研究者之路的勇气与信心。

  了解晋和南朝这五朝的历史,一个首先要放在脑海里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还是“士大夫之耻,是为国耻。”整个江左五朝,用“竞豪奢”来形容不足为过。读历史当然不能极端的态度,但是我之前对于这二者也是分辨不清的,只好说二者兼有之。在本书“萧齐前中期王朝核心构造”中作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奢侈在现实中可能导致败坏,但是在文化上却并不是坏事,毋宁说这是文化得以发达的基本前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为有剩余,所以才能从事基本生存以外的无用之事,追求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境界,奢侈不一定有理想,但要有文化理想,却不能不奢侈……”,这一段老实说颇有点哲学的意味。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家境。我猜作者家境应该并不是贵胄鼎盛的富家公子,而是平民出身。因此在受到了高等教育(复旦本硕博)之后才会有对奢侈生活的辩解和不自觉的倾慕。这段不能说是不正确的,但是要慎言。但是作者总结出来还是很有功力和见地的。

  其二,贵族和寒门。究竟何为贵族,何为寒门。东晋王庾桓谢,江左朱张顾陆,吴兴周沈,衣冠南渡以后,传统的贵族式微,弘农杨震,汝南袁安之后在江左五朝皆名位不显。何为贵,何为寒?鲍照诸人自然是寒门,王融这样子的人究竟怎么划分?看了这本书,相信读者会有全面的了解。用“立场和心态”取代“静态的分析”是本书的一大精彩处。

  其三文体划分。六朝文体之严,格式之繁,没有长时间的研究很难十分搞明白。作者在文章的后半段管窥了王融的创作并扼要分析,十分精彩。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本书发人深省,不读是人生之憾事!由于我非这个专业,所以评论或有不当,不能道尽此书好处,实在遗憾。若有三五年之积累,未必不能达到此种境界。诸事未必皆如人愿,跌跌撞撞至于而今,自信也,坦然也,亦为之浮一大白。

  《王融与永明时代》读后感(四):读后感+读书笔记

  这本主要读的是历史篇和结语(文学篇我比较菜,没怎么看懂),作者以王融的个案为切入,视角新颖独特,对他本人的生平和著作,及南朝时期的文学、永明时代政局及贵族政治都有探讨,对六朝贵族制分析鞭辟入里。

  以下是笔记:

  1.琅琊王氏和所谓“六朝贵族”

  作者在历史篇一开始,就指出,在过去的六朝史研究中,常常有一个倾向,即以门第出身来审定个人的身份高低和社会文化属性。例如史传中如果提到某人出身“琅琊王氏”或“阳夏谢氏”,一个直观的判断就是此人门第高贵,是人上之人。事实上,在叙述家世时的一些用词比如“七叶重光”等等是有严格限制的。

  所谓六朝家族,并不是像过去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众多家庭在同一名义下的松散集合。即使是琅琊王氏,内部分化也非常严重。

  而王融一系的尊贵,不仅来源于家族(是贵族出身),更源于家中直系长辈的道德魅力。(王弘的王太保家法)

  但是王融的曾祖父(王弘之子)碌碌无为,祖父王僧达聪明轻薄,兄弟关系恶劣,甚至被杀,导致王融出身其实是最高门第中的最高家庭,却沦为旁支。

  ·作者认为,王僧达和谢灵运都是才华高迈、性情轻躁、仗势犯法、“谋反”被诛,是宋齐贵族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典型代表,也就是所谓“才华轻躁”、“祜其庇荫”。

  他们依仗个人文学才华与家族门第,抗争急剧扩张的皇权,表现出了桀骜不驯,最终被杀,是人物个人的悲剧,也是贵族落幕的表现。

  当然,王僧达也有其个人特点,他还试图镇压来自寒人对其地位的挑战(孝武帝母家,出身寒人的路氏家族)。

  ·王僧达的死,给其子孙重大打击。严重影响了他儿子王道琰的仕途,同时使得家中子孙无法再依循常规,走一条稳步晋升的道路。因而这些人往往会成为政治上的投机者。作者认为,王融参与竟陵王政变,便是有出自于此的原因。

  王融的母亲虽然出自陈郡谢氏,却也是祖辈高贵而父辈跌落,因此孤儿寡母才是王融幼年时的真实生活。

  ·少年王融是一个边地士族,与荒人集团有所瓜葛,对边事敏感,这也影响到他后来热衷北伐。

  ·举秀才(在南朝时往往是高门的非嫡长子或支庶派系)→适合当时的王融

  王融从王府板行参军起家,是相当不错的起家,说明他的贵族身份还是得到认可。

  2.王融与萧子良

  ·随后王融成为萧子良的竟陵王司徒法曹行参军,后半生与萧子良这个名字再也无法分离(太···虐了,王融27就死了,有啥后半生)。后来超迁太子舍人,又转秘书丞,是难得的高升(这种高升应该来源于萧子良,也可能有文惠太子和王俭的努力)。

  但是,由于出身,王融无法像王俭那样“平流进取”自然“位至公卿”,他野心勃勃,过于躁进,“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

  王融表现出对于寒门(沈昭略)的排斥,却与同样出自吴兴沈氏的沈约成为好友。其中原因,大致是宋齐时代,部分寒门通过军功等获得上升,而三四代之后,家族子弟转向文学,表现出向王谢风度靠拢姿态,被高门所接受。而一些“自我差别”于王谢的人,也遭到他们的排斥。(寒门性与寒门的区分)

  王融在文坛的地位受到南北双方的认可,同时他年纪轻轻已经有了识鉴的才能,成为永明时代的偶像(金楼子中是只称字不称名的)。

  3.政变和王融结局

  永明十一年的政变,其实是萧子良、王融一方与萧鸾一方的斗争。

  ·兰陵萧氏到文惠太子和萧子良这一辈的时候,已经逐渐由武转文,太子还需要参与朝政,但萧子良原本的定位就是安享富贵的亲王。

  文惠太子和萧子良一母所出,原本两人可以按照既定道路发展下去,但永明末年王俭去世,文惠太子也去世,导致朝廷维系的稳定局面的打破,新的贵族领袖尚未出现,萧子良也难以担当重任,虽然文惠之子萧昭业当了太孙,却不成器,朝廷陷入危机。

  ·萧鸾当时已经是兰陵萧氏中资格最老的一人,同时保持着寒门风气,与萧子良一派(萧子良、王融、王俭代表的贵族一派)的矛盾很深。

  ·萧子良继位,法统上是有可能的(向上东晋康帝、向下萧纲),因此王融推立萧子良并非完全是投机赌博。萧子良所任命的数名军主都没有在政变中露面。在王融等原本的预想中,这并不会是一场有相当规模的宫廷流血战争,而是通过营造优势条件,顺势登位。

  最终结局,王融下狱赐死,萧子良忧郁不敢救(萧子良渣男!)。

  4.王融形象变迁:

  当时人:弱冠有奇才,志存高远,却命途多舛,功败垂成。

  作为政治人物是正面形象,缺点在于功败垂成,到了隋唐及后来司马光笔下,他不符合儒家政治社会伦理,因此遭到批判,认为是他谋求富贵,主导了萧子良政变,轻薄浮躁,坑了萧子良。

  文学上虽然有竟陵八友的名头,却也被打了文人无行的烙印,与祖珽、魏收等并列。

  5.结语:贵族社会·贵族文学·永明体运动

  作者认为,家族血缘是贵族社会在制度上的根本支点,但个人风貌却是贵族社会在现实中的运作方式。

  为了强调和寒人的区别,贵族强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文学变成了社交工具和士庶之间的区分。因此永明体运动要放在这种环境下理解。

本文标题: 王融与永明时代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1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三死》读后感精选一封写给影子先生的信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