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一本由[美]理查德•福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加拿大》精选点评:●细节太多叙述太仔细反而缓和了绝望和冷酷略懈怠。●怎么虚构如此细致●后半部有点没撑起来
《加拿大》是一本由[美]理查德•福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加拿大》精选点评:
●细节太多 叙述太仔细 反而缓和了绝望和冷酷 略懈怠。
●怎么虚构如此细致
●后半部有点没撑起来。适合改编成那种圣丹斯电影节片
●理查德•福特的文本非常克制、诚恳、不炫技。全书细节丰富娓娓道来,要求读者在纷繁杂乱的事件与随想中独自整理出情绪与节奏,这恰恰是我不擅长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总觉得还差一口气儿(...)
●语言技巧已经不能用高超来概括 细节的堆载让人惊叹 对文字没有太多敬畏的我感受到了自己记忆的全无。
●俩小时翻完这本三百多页的书,随便写两句。整体来说太太local了,感觉描写的是很rustic的生活方式。大概是我北美文化积淀不够,前一半都在写美国的生活,书名大概是个噱头。叙述方式和内容总让我想到公路片。
●中弃,拿短篇的写作风格写长篇真的顶不住,大段的人物生活状态的描写让人感到非常的无聊,因为每一章都是这么写的
《加拿大》读后感(一):偶然读到冷门shu
来写个书评,首先这是一本读了就不怎么想读下去得书,但既然买来了,有渊源就读完了,让我想起了那本《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气氛很重要,看到有人说公路片得感觉很像,像很多年前韩寒拍的那个《后会无期》的感觉也很像,更悲凉一点。我来这写书评的原因很简单,本来也是没什么人读的书,是因为渊源才来写书评,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留个纪念。留着以后可能看吧!
2019年夏天我复习执业医师考试到了瓶颈,因为朋友搬来与我同住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去北京找我的屌丝朋友给我的高压生活透一下气,到了北京更是闷热至极,我们只是草草的去了红砖美术馆旁边的小院子和798,为什么不去美术馆因为门票对我们来说太贵了,我们就是穷到这种地步,这种穷困到现在也没有改善到更好的地步,那时候我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考试,所以不打扮,不打扮到清洁工阿姨总以为我是同事!
这是一本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书,它的意义不是它本身的内容,而是它出现的方式,我一早赶回乡的火车,不挤随便找了一个座位,坐在对面的男孩子就看这本书《加拿大》,他看一会就停下来看窗外或者趴着睡觉,直到某一刻他跟我说起话来,我们聊了太久。他要指给我看南山的观音。然而火车改了路线,没看到。
我们就江湖再见,后来我发誓只要我能通过考试我就一定要再找到这个人,果然我考过了也找到了他,很神奇,虽然现在我们还只是偶尔联系的好朋友,但在火车上我甚至没有抬头看见他之前,我只看见了他的裤腿,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个人会跟我结婚,不知道是不是傻念头,如果以后真的能在一起,此贴为纪念。不能也为纪念,毕竟书里有故事,书外也有!挺好!
《加拿大》读后感(二):除了自救和互助
你在想什么?”米尔德丽德问。我凝视着前面加拿大上方的天空。从来没有谁坦率地问过我在想什么。在我们家,伯娜和我在想些什么是无关紧要的——虽然我们时常在思索。“我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我默默在心中说,我拥有和可能失去的只剩下我的思考。除了自救和互助,我们还能真正做什么呢,我们显然不是活在一个制度完善的社会,很多时候它无暇顾及我们的处境,当戴尔和伯娜的父母被警察带走,并没有人来接管这两个孩子,在伯娜出走之前他们在家度过的那些天难道不是一场无政府主义的狂欢么?我们穿着父母的衣服,因为意识到他们不会再回来了,我们饮酒狂欢,在客厅抽烟,吃被自己煎糊的牛排。这一切都是多么自发呀,没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的父母相当于是死了,而我们还活着。
而我们活着并且学会感知真正的生活,我们挖坑猎鹅,和比我们更野生的小伙伴成为朋友,他说我们抢银行的父母棒极了,他说他的父母死于肺病,抢银行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件壮举。我离开了一直对我隐瞒抢银行事实的父亲,认识了可以当着我的面杀人的另一个我可以视为养父的男人,这是多么野生,在稳定安逸的大瀑布城我做作的父母教我怎么做一个老实的小男孩,但他们连自己都做不好;在这个连名字都绕口的加拿大草原我除了学会了挖坑猎鹅和砍鹅翅膀之外,还有真正去感知自己的生活,用自己全部的心力,去感知,去学习,去能辨善恶,去真正的生活。
感谢萍水相逢帮助过我的人。我母亲曾经说过,我会有无数个从睡梦中醒来的早晨,可以让我去思索人生的种种,那时候还没有人告诉我该如何去感受生活。如今,成千上万个早晨逝去了,我的感悟是:一生中你会有更好的机会——继续向前——如果你能坚韧不拔地忍受失败和挫折;经历过这一切后能让你变得不愤世嫉俗;能像罗斯金暗示的那样,去调和,去保持均衡,把各种不同的事物连城一个整体,这样就能把完美留存下来,即使不可否认,完美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找到的。我们努力,就像我姐姐说的那样。我们努力,用我们全部的心力。我们努力。
《加拿大》读后感(三):归来仍是少年
理查德福特的长篇小说《加拿大》用克制的情绪,视觉化的文字的叙述了一个四口之家分崩离析的来龙去脉:与其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不如说生活就此改变。
从开篇起,即便刀还没出鞘,已经感到冷冷的萧瑟之势。
尤其令人心碎的不是家庭的支离破碎,而是两个孩子经历的动荡,因为父母打劫银行被拘捕,两个孩子的世界也在同时刻发生巨变。
理查德福特的笔触一向冷静,心理描写尤其深刻,那些心中胶着的期待、因常态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产生的恐惧、透过双眼看到的周遭事物,无不细致而到位。
第一部讲述父母的前半生时,环环相扣,拉开的弓箭仿佛随时就要飞离,让读者通过了解父母的结局而更担心孩子们的命运,这种氛围从砌砖开始直到架构坚实,令读者如身临其境般迫切地想知道故事的发展。
第二部,父母锒铛入狱,孩子们将何去何从?故事从男孩的感触下手,展开看似气定神闲的讲述。男孩戴尔和女孩贝娜,由始至终,他们的命运之线引领我们,几乎一刻也没有松劲儿。男孩戴尔处于被动的接受中,这大概像极了现实生活里的情形,因为孩子对于常态最为敏感,一旦周围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孩子们可能最先感觉到,只是他们不说或者不知如何表达。
正因不知如何表达悲喜才更令人叹息,他们没有能力给自己安全感,他们需要帮助却只能等待。当然这一点上同胞姐姐贝娜做得更好,一般来说女孩总是比男孩早熟一点。她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是拿着弟弟发现的父母打劫留下的五百美金的一半离家出走。弟弟为什么没有去?因为他还在等待,等待妈妈的安排。
妈妈的安排对于姐弟俩来说是最合适的吗?似乎无从知晓,因为这是已经定好的结局。弟弟戴尔在妈妈交代的那位朋友的带领下,穿越边境来到加拿大。他们纷纷离开,得以避免留在原地接受来自邻居和新闻不断地冲击。人们习惯了站在高处冷看热闹并作出不恰当的评论,他们不会想到他们需要照顾和保护。
书中对于加拿大保持至今的“猎鹅”活动,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我们得以坐在家里产生有形的想象,这是视觉化文字的魅力。戴尔和当地人一起参与猎鹅的准备和狩猎,也从中学会了掌握时机的含义。他平时在一家旅馆打扫卫生,这份工作填满等待和空虚,将活着变得简单,只需睡觉、起床、干活,筋疲力竭之后无需多思,才能够支撑着戴尔在茫茫看不见希望的日子里活下去。幸而戴尔终于等到了帮助,一位女性给他安排了继续上学的机会。
第三部,孩子们长大了,少年已接近退休的年纪。这期间母亲在监狱自杀,父亲不知所踪,姐姐在美国双子城,身患癌症。戴尔成为老师,有了自己的爱人和家庭,他几乎不去回望自己的过往和过往里居住着的家人,好似一种自我防御,不去想解决不了、够不着、做不到的事。就这样将亲情放在一边的心里也许隐藏着一种悲伤或者遗憾。然而生活带给我们的所有不是非要圆满才可以,某种程度上接受破碎、接受痛苦也有其必然性、必要性。
我想一本书或者一部作品最好的地方在于能够通过戏剧化引领观者去学习、去发现、去了解自己从前并不了解的事,学会什么,留下什么,思考什么,而不是被灌输。由此可鉴,《加拿大》可谓出色。
我们经常看到市面上有很多“鸡汤”类的书,告诉你怎么去活,然而我总觉得那些书缺乏灵魂,摆放显而易见的大道理,看不到什么实在东西。然而文学作品呢?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生活。
《加拿大》读后感(四):《加拿大》,一生的故事
加拿大英文版封面
Things you did. Things you never did. Things you dreamed. After a long time they run together.
小说《加拿大》第十二章的开头,一段似乎描写梦境与现实之间模糊不清的叙述:你做过的、没做过的、你梦见过的事情,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纠结在一起,令人分辨不清。然而,《加拿大》中的梦,从来都让位于现实。理查德·福特被冠以一个他自己承认不喜欢的头衔,“肮脏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之中所涉及的负面的现实都是其人物耗尽一生却避之不及的。对于年幼的戴尔而言,他避不开的是他父母瞒着他犯罪入狱,避不开要被送离自己的祖国去到异乡,避不开要和家人分道扬镳重逢时却形同陌路。他穿过这一次次现实的变故,他说,变故不会使他愤世嫉俗,但他再也无法将任何事情当成理所当然,这成了他思维的一种方式:做好准备,等待下一个变化(三十八章结尾)。
加拿大将福特小说里阔别已久的舞台重新搬回蒙大拿草原的大瀑布,此前80年代末出版的《石泉城》和90年代初的《wildlife》就是基于这片区域。据福特自述,在挚友雷蒙德·卡佛还在世时,二人曾途径蒙大拿草原,并立下赌约,看谁能先将这一背景加入自己的小说之中,最终结果是,福特“赢了”(“Good Raymond”,1996)。《加拿大》本计划收入《石泉城》短篇,但是写到一半却被搁置,福特将手稿藏入自家冰箱内(福特自认为家中最为安全的地带),数年后取出,重新构思,2019年出版,取名Canada。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福特认为Canada是富有节奏感的一个名字。而据福特说,这个名字也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信息:穿越加美的国界线(cross the border)——对于主人公戴尔而言,即是跨越了人生的分界线,进入加拿大,进入一个全新却孤单艰险的新篇章——《加拿大》之中涉及到的情节相对福特往常的篇章而言更为曲折,也是福特口中自己写过最有“雄心”(ambitious)的一部小说。
《加拿大》成功地还原了人们回忆从前往事时所立定的角度:当时的视觉,现在的高度。而福特叙述的特别之处,也如谭恩美所言“他的声音听来总是很随便,仿佛叙述者是在边想边说。有一种安静的张力,与人物之间有一种轻松的熟悉感”——事实上福特在小说淡化了叙述者自身的性格和想法,或是这些想法之间的读者期盼的过渡,形成了新型的张力。叙述者变得透明,被叙述者的对比度变得清晰可见,这是《加拿大》的风格。
福特也同他一贯风格相似,更多着眼于细节的雕琢和反思,以及细节之中产生的可能大多数人注意不到的妙想。这些微小而令人意料不到的细节地方,很震撼。譬如戴尔注意到父亲在看到电影《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时,这个平时性情温和开朗的烂好人不经意显露出对冒险犯罪的好奇和兴趣;在装着赃款的车里,父亲和伯纳对于理解(understand)和接受(accept)的一番争论以及伯纳在自省之后,哭泣之中显出无奈;家中有了变故,戴尔意识到自己家突然成了一个异类,成了小镇上“唯一一个家中成员银行抢劫犯的家庭”时的不适……值得深思,值得深读。
在写《加拿大》期间,福特更换了自己长期合作的编辑,而新的编辑懒于修改,福特便于自己妻子每日逐字逐句朗读原稿,大约每十句话就需要一些改动。读到故事末尾之处,二人都止不住热泪。在《加拿大》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个部分之中,戴尔已将近退休的年纪,他离自己人生中经历的两大变故已远,而其实故事中戴尔也一直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他对故事的叙述,像是马上要触碰到了人的伤心处,但总是有所保留,而这些情绪在最末回望的时候从积淀的状态慢慢释放出来。
《加拿大》是一生的故事,一生只能将这些分配不均匀的苦与乐、好与坏凝结成一个饼状统计图般的整体才有机会让人真正释然。为了得到最后这种释然我们都尝试着这样做过,all of us, we try。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