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8-25 10:55: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9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是一本由[瑞典]高本汉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精选点评:●写得很有条理,而且也很有趣味。●一本薄书,算是读完的第一本语言学专著?不仅是对语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是一本由[瑞典] 高本汉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00元,页数:1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精选点评:

  ●写得很有条理,而且也很有趣味。

  ●一本薄书,算是读完的第一本语言学专著?不仅是对语言,对历史和考古也有新的思考

  ●简介明了,提纲挈领。高本汉驳斥了汉语作为孤立语是一种原始语言的观点,同时指出屈折语大有向孤立语发展的趋势。这本书观点很清晰,却也深刻,从语音演变,构词法,语法等不同角度论述了汉语,能看出很多西方学者视角下的汉语形态。事实上通过对动词词形变化的分析,也能见出民族性格的某些东西。汉语一个句子的意义,必须从不同的位置去理解,句子中的位置,段落中的位置,而西语本身动词词形就能说明了,以这个为切入点,能很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影响下的身份认同问题。

  ●作为一个中国人,完毕此书,也有醍醐灌顶之感

  ●毁三观,原始汉语原来是屈折语。

  ●内容多讲古汉语的发音,有研究音韵史的可以参考一下,虽然他的观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旁观者清啊,非常有意思的入门读物。作者作为一个西方学者研究汉语,反倒不会像现代中国人的现代汉语受近百年西化的影响,更能从独特的角度分析汉语。

  ●零散接触过他的思想了~那时候觉得很惊艳的说法原来是从他这里发端的!原始汉藏语曾是屈折语,而后汉语向着孤立语,孤立语并不是落后的,恰恰是世界语言发展演变的潮流!!!一个外国人竟支撑着我们对汉语的自信心!虽说学术无国界,但是我们自己也会为曾经存在或者说从未消失的崇洋媚外心理而汗颜吧

  ●我觉得非常好,估计满大人觉得太浅了吧。。。。。BTW:居然连封面图片和资料都找不到,还得我自己拍照上传封面。国内的出版社网站啊,都怎么做marketing的啊。。。。

  ●汉语:作为一种文字,它的发展经历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几个阶段;作为表意语言,其在音韵考据方面有着天然的缺陷,现代语言学音声学考察古汉语的手段主要有文献记载(比如切韵一书),西方传教士所著汉语言教学小册等;汉语的孤立语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语法上,汉语只有单个的音节文字,没有根据语法功能改变文字符号的屈折语特点,因此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不是去研究语法和字词,而是大量的阅读,体会字词句间的汉语表达。此外,高本汉还指出,此前广受质疑的“关于汉语单调僵硬、缺乏精确表达且没有丰富语法体系的特点,是汉语作为一种低级进化语言的体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并摆出证据证明了古汉语确实存在过类似印欧语系复杂的发音和语法的区别,而在英文国际化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类似的简化,因此这恰恰是汉语先进的表现。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读后感(一):读此书感慨万分

  读此书,思维进入了崭新的领域,顿觉原来的书很多都白念了,机械的学习和机械的教学是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的,当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并试着探索古代汉语言的深邃的根源的时候,我们这些“当局者”才从这小小的论文中知道了我们距离先祖的语言已经相去甚远了。真是开卷有益!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读后感(二):笔记

  a.假借先于形声。

  .因为没有屈折变化,所有需要一定的语序。

  c.上古多元音,元音逐渐脱落,导致同音字多,表达时需要的词数增加,但汉字独立,所以文言一直延续。

  d.极上之古有屈折变化,(如“吾/我”——通过还原古音可见,商周时已近绝迹。)后变为孤立语,因汉字固定,缺乏音变上的形态留存,故很难发现。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读后感(三):汉语的本质和历史

  高本汉在这本书中讨论的一个重点是古代汉语具有的黏着特征,该特征在汉语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分析语特征的逐渐突显。高本汉认为这种简化过程是语言向更高级发展和进化的标志。 我读这本书的感受是,我很庆幸自己接触过不同的语言。回忆了一下我学语言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点,我想到三个,一个是法语中表达“我想你”,它不会直接以“我”为动作发出者,而会说成“tu me manques” (你对我来说是缺失的);另一个则是俄语中“喝汤”的动词用的是“Есть”(吃),老师解释说俄国传统的汤很稠,所以动词用“吃”;最后一个是在英语口语中(法语也是),表达“同意某人观点”,人们会喜欢说“share one's opinion”(分享某人观点)。 另外,我越来越相信语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例如印欧语系中众多高度曲折的语言以连环长从句的形式整合信息的能力强于汉语作为独立性语言以板块化的短句形式整合信息的能力,阅读印欧诸语,尤其我接触到的俄语和拉丁语须要读者更多的耐心和更强大解析能力,而汉语惯用的短句形式则更提现“大道至简”的理念并给予读者更多的解读的空间,这种构句方式对思维的影响可间接体现在逻辑学与哲学在西方的体系化发展与玄学,神秘学在古中国的流行。 我的下一个愿望是接触一点匈牙利语,我猜跨出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的世界一定很不一样。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读后感(四):有趣的古音

  偶然翻到这本七十年前出版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书,是写给欧洲汉语爱好者的,但中国人看看也挺有意思。

  讲音韵的部分,作者以音韵学推理的方式还原了上古汉语的发音,与以前听到过的中国语文委用上古音读的诗经基本一致,看来是被认可的了。现在单音节的汉语发音,在上古居然很多字是双音节带尾音的,只是慢慢被省略掉了。

  而讲语法的部分就有些偏颇了,可能是因为写给欧洲人看的吧,作者将汉语与欧洲语言进行比较,认为古汉语没有语法词性混乱,而现代汉语又没有时态等欧洲语言中比较清楚的格式,汉语书面语言要靠猜测能力!正好前阵看了周有光和张中行两位大师的书,了解了现代汉语语法在上世纪中期才开始了规范,参照了西语的语法规范,但至今仍不那么严谨。所以套用西语语法研究汉语甚至古汉语明显不是好方法。

  西语是发展规范改进的过程,而古汉语更多的是传承,难怪作者说认汉字不等于懂汉语,因为汉语中有大量成语和借自典籍延伸意思而非字的本意。而现代汉语书面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很年轻的语言,不严谨不规范是必然。比如作者举的70年前的范句的用法,根现在也有不同了。

  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言差异不大,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言差异较大而古汉语书面语言和口语差异更大。造成了古汉语书面语言的学习难度,也形成了中国古代巨大的阶层差异。而近代白话文运动使汉语书面语言迅速普及,却也割裂了汉语的连续性。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读后感(五):汉语言学入门必读作

  现代汉语言学奠基人、瑞典汉学家高本汉作品。本是为欧洲学生写的汉语入门读物,故是从西人学汉语视角出发撰写。但鉴于现代中国人很早就暴露于紧密联系的全球化世界中,传统文化反而是需要重新认知及体察的事物,故而该视角并不会给阅读带来阻碍,反而会给读者一种亲切感。且本书行文较王力先生的专著来得浅近,乃入门必读佳作。

  如题目所示,本书揭示了汉语的本质——孤立语,即缺乏西方语言中表示曲折和派生的形态变化,而这正是西方人掌握汉语的最大绊脚石。想想不能通过词的形态分辨它们在句中的作用,该是多么麻烦!

  此外,本书还从文字、音韵、语法、训诂等方面阐释了汉语的特点,并对各自的发展简史做了介绍。

  在高氏最为得意的上古、中古音韵学研究中,他的研究方法是:从韵书和经典作品(《切韵》与《诗经》)入手,以周边语言的借词及现代汉语方言读音等材料为辅,拟构上古及中古音系同时整理出汉字的音变历史。

  论证过程中,高氏还抛出了一个颠覆传统但已被广泛接受的事实——原始汉语像当今欧洲诸语言一样,也是一门有曲折变化的语言。只不过这些曲折语特点在文学作品诞生前就在历史中消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聂鸿音为西夏语研究者。他所撰写的导读不但对整书脉络做了大致介绍,还指出了撰写时高氏所使用的著作素材,并对其可商榷处做了专业点评,故而有极大的阅读价值。

  延伸阅读,可参《中国音韵学研究》。

  另,汉藏语同源现似有异论。

本文标题: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20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话语操纵术》读后感锦集《我心狂野》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