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都市主义》是一本由查尔斯•瓦尔德海姆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2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景观都市主义》精选点评:●2019年的第一本书!15年只读了19本书创历史最低记录,羞愧难忍,痛下决心每天监
《景观都市主义》是一本由查尔斯•瓦尔德海姆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2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景观都市主义》精选点评:
●2019年的第一本书!15年只读了19本书创历史最低记录,羞愧难忍,痛下决心每天监督自己读书!三年前买的这本书,当时完全没有兴趣翻开读,然而今天看了一下目录,发现正是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哈哈,出中文版了~
●很像很多偏论文结合在一起,看着有些吃力…
●太难了,一般都看不懂。
●反复读了好多好多次,每次都有收获。
●翻译得太晦涩,又是理论合集,读起来让人头痛。不过里面的道理确实值得思考,又大有可为。只怪国内景观学界就是这个自欺欺人的样子,拿着“景观都市主义”当幌子,干的却是30年前的事情,现在想想本科四年也是搞笑。
●拿到书的时候哭笑不得,那么薄的一本书,居然索要50几大洋……看内容似乎还挺新颖的,就是关于landscape urbanism的几篇重要论文的叠加~贵就贵在信息是新的~突然发现我还挺适合读景观的~只是国内景观界太固步自封~~
●
●概念是相当有参考意义的,了解了都市主义的含义,并且与日常都市主义在背景和思想源流上相当接近,而发展方向却是截然不同。然而要放弃设计范畴那些充满抽象概念之余还自说自话的书了
●翻译有些别扭,还行
《景观都市主义》读后感(一):还没有看懂啊!!!
·················································································································
《景观都市主义》读后感(二):翻译啊。。。
书挺好的,作者的观点在国内还算新。但是翻译啊。。。。。翻译啊。。。你肿么了,,,,,一个名词前后自己不一样。。。你们不校对的么。。。。。
本书还是比较艰深的,从比较理论的角度去探讨了景观设计师在大尺度问题上的角色定位问题。很喜欢这种论文集,很有质量,角度也多样。很棒!
《景观都市主义》读后感(三):翻译的筒子,请注意
说几个翻译的问题
1) 翻开绪论,”罗兰·巴斯“映入眼帘,人家是”罗兰·巴特“好不好; 2)再随手一翻P005,placeless urbanization被翻成”城市化失控“是否欠妥; 3) P013 连英文原文也打错, counter-productive变成了cornter-productire; 4) P81页,Swiss Mittleland,好好一个瑞士高原生生被翻成”米特兰德“,我还以为你在写楼书呢。
这种文章有许多专有名词和人名、地名,给出相应的英文是好的,如果不是括号里的英文,我也许都无从判断译者的正确与否。不可否认,这样的书在国内还是很少的,也是非常急需的,但是否就能够以此理由来降低翻译的质量?
纵观国内规划和建筑界的翻译质量,与其他社科类书籍相比差了许多,其中缘由也许更多的规划师、规划教师,建筑师、建筑教师非常明白。
《景观都市主义》读后感(四):部分看懂……
因为是翻译的文章,可能对于内容的判断不是很准。
觉得前几篇都比较好,建议着重看,有几篇可以五星,后面有些限于自身专业背景,可能不是很能理解
因为自己读书比较快,感觉很多文章的思路没有看清,也有可能就是没有特别连贯的叙述,但是不乏很多有用的段落
很多次被提及的问题有:
生态问题,麦克哈格所研究的自然较为纯自然,较少人工介入,而我们看待人工物体也应该纳入系统之内,因为基础设施等等本身是一种生态系统,只是不同于自然的形式,本身也有变化,也有能量,信息的交换。
而我们从业者不应该用对立来看自然和城市,生态也不是只能研究纯自然(杨沛儒研究的就好像是城市中的生态),特别詹姆斯提到的,研究城市中的生态很多人研究的只是自然要素。确实,很多非自然要素也有很多影响,也是应该纳入研究的。不过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影响关系,过程的描述比较难就是了。
如画景观问题也被多次提到,景观不应该只是一个布景式的,对面观,针对特点角度的设计。要包含其他的内容,同时,景观是动态的,不能只考虑静态观感。
基础设施作为景观实现都市主义的途径,因为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的基础,占有最大面积。并且也是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一个方面。
其他一些问题印象不深,诸如城市前篇一律的问题,设计专业的业务范围,话语权的问题,景观专业弱势的问题,等等等等。
我自己读不下去的几篇,粗览,感觉主要是描述一些背景,如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一些基础设施的背景,但是这个历史发展,动因,跟比较实践应用没有看到太多的启发,也没有很多观点。虽然我觉得看不下去或没看懂,但是可能还是对于做这方面类型的项目是有益处的。
书中有的例子感觉不错,因为是作者分析了的,但是没有在网上搜到更多,其实很多书都是在解释一些东西,如果出版社可以贴心的补上这些原材料,效果会更好。
这里谈开去,最简单的原材料就是图片了,有些书图片和解释的材料不放在一面上,翻看就不贴心,不过这不指本书,比如某版本的《设计结合自然》。
书中有一处“不慎”应为“不甚”,忘记具体位置了,在书的后部。
关于翻译,啰嗦几句,出版社分工可能是前面几篇重要的是一个人翻译,后面一些别专业背景作者写的文章就是叫另外几人翻译。快速翻看的观感是,前面的翻译质量也好于后面几篇。
我们以前也做过翻译专业文章的作业,问题主要还是晓畅不晓畅,有些译者追求尽量跟原文对应,对于语序、一些外国人常用的形容词不做调整,这是不符合国人的习惯的,我建议,有些形容词可以去除,有些长句调短句,有些语序要调整,译者翻译之后有些虽觉拗口,但是因为自己读过原文,不觉得翻译问题太大,我碰到的译者心理都是要尽量保证字字对应。所以他们宁愿拗口。实际,一堆文字让人能读下去更为重要,私以为还是要看到一个逻辑,或者结构更好,这时,则要加上一些省略的表因果关系结构关系的词。如果为了严谨,可以附上原文,供对比参详。国内也有因为原著贵或者找不到原文而不读的原因,并不都是不懂英语的。以上是个人管见。
《景观都市主义》读后感(五):景观都市主义和城市景观设计
根据《景观都市主义》的观点,在建筑被过度发展的都市主义时代中,景观应该成为城市的媒介,可以透过景观看到城市的形象和品味,考虑一座城市如何紧缩并融入景观。 我认为都市主义是和工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景观都市主义的诞生也是因为工业文明而产生的。后现代重视秩序的回归,希望能在景观的尺度、风格等表现价值,而流动的资本、汽车文化、城市分散化使得风格对连续空间的要求是很难做到的。 其实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也表现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从前我们认为人定胜天,在经济不发展的时代疯狂发展建设,却忽视了人对自然的需求,后来在这种飞速发展中,我们意识到了自然的缺失,认为世界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了人们认为自然本质上就是好的,而城市与发展本质就是不对的。但这也导致了建筑设计中一些反城市的设计倾向,对人与自然产生了更深的误解。而景观都市主义的提出则兼顾了空间的创造和人的活动。 因为全球化的不断进行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市民的需求飞速变化,城市的规划也随着这些改变需要作出相应的配合,而规划如果要彻底改变往往是伤筋动骨的,因此,景观也应该做到跟随时代变化带来的城市活动和社会变化而适应和延续,具有较大的兼容性,能够支撑塑造城市发展的潜力,支持目前无法预知的各种功能。设计者应该考虑一定的空间留白,提供“不确定性的保留用地”用以增加兼容性,而设计城市公共用地和城市广场时应该具有弹性和开放性,允许具有行为特性的社会模式和社会群体以临时的但重要的方式占据这些表面,让它具有更加丰富的功能,能够容纳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新活动形式。 实际上,景观本身也应该具有艺术、政治、文化的公共性,在不同的艺术政治文化中能够代表不同群体的需求,在景观本身中,社会能够完成和自然的统一。维加诺提到:“公园从当代意义来讲,不仅指一个休闲娱乐场所,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为一系列的环境状况,其关键性的组合将倾向于鼓励发展一些或全部重要社会活动作为事件……”作为公园,是景观,更大层面上来说提供了更多面的意义,不仅仅是平面化的装饰,更是社交活动甚至社会以及政治性活动的场所,这也反射出了当代社会价值所在,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只是居住,而是更多的享受型社交性活动,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正如同伊丽莎白·莫索普在《基础设施景观》中所说的景观都市主义为景观设计学科带来了重大转变,使景观设计可以致力于城市营造,参与城市化、公共政策、城市开发、城市设计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等议题,在都市发展中获得更重要的地位,而非建筑设计的从属地位。
即使撇开艺术、政治和文化的多种需求,生态本身也是可能不稳定的,比如鸟类的聚集或植物生长的时节,存在季节性或者是一天之内的时段特点,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一种开放性,通过不稳定性或者说是固定某时段的存在和确实,构建周期变化的空间氛围。
从设计者的角度来看,对景观的设计不能只是效仿已经存在的自然系统,而应该通过设计师的介入完成景观环境和工程设施之间的融合,他本身也不能单纯作为装饰性的景观,而是未来的基础设施,成为景观都市主义中的多重角色,比如公园和垃圾填埋的统筹协调、电子信息系统和景观的结合、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系统与景观设计的结合、水灾泛滥的河床和生态保护区的结合等……当然,生态学本身就应该在景观都市主义中占据重要地位,结合环境、生命系统和人造系统,共同创造良好的景观模式。
同时,我们不应该把建筑作为一个物体来分析,而是一个用于改变城市景观的技术装置。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不应该是用建筑占地后剩下的场地来进行设计,单纯地进行填充,而应将其作为一个对景观产生引导的提示点去组织景观,使建筑和景观两者在设计中做到真正地被平等对待,这才是景观都市主义真正的实现。
“现场的凝思”一篇中说道:对景观的思考即是对场地的思考。以场地为基础进行景观设计时,更应该考虑景观如何形成而非如何展现。首先,我们应该思考场地的特质如何在设计中显现,其次,我们需要推测给予场地特质的设计实践在当代城市和景观中的含义,以及这些实践如何表明场地的生成潜力大小。对大尺度和小尺度的场地设计应该分开考虑,注意它们在总平面上的土地关系,从而进行专门的设计,由此所做的景观设计往往可以支撑上文说的连续性。勒菲弗也提到,对于上文提到的大小尺度,应该根据一定的规则去转化,产生尺度层级,更加丰富,更具多样性和矛盾性。在多个尺度上介入环境,但是有保证一个甚至多个建筑体的周边场地的景观尺度是协调的,不会使他成为孤立用地,可以重建和复兴,同时也把相互独立的建筑、景观和城市在空间上连续起来。
就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角度来说,城市不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城市,而是一直时间过程的产物,它的范围应该被延展到乡村和荒野、城市和基础设施,而不是自然的对立面,正如同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这两门学科必须也已经交融在一起。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