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是一本由(日)太宰治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惜别》精选点评:●在飞机上看的,不论真实与否,,大师都鲜活了起来●太宰治评鲁迅如秋霜般冷峻,评竹内的鲁迅如春花般甘美。我觉得太
《惜别》是一本由(日)太宰治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惜别》精选点评:
●在飞机上看的,不论真实与否,,大师都鲜活了起来
●太宰治评鲁迅如秋霜般冷峻,评竹内的鲁迅如春花般甘美。我觉得太宰的鲁迅如少年般明亮,朝气,有动漫的即视感,很可爱哎!
●好多事情也是鲁迅先生说过的~
●重复内容过多。圈钱坑爹。
●这是什么奇怪的东西
●基
●当校园文学看的,哈哈
●了解了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日本国情,中国国情,中国人怎么看待中国人。其实本书只是类似鲁迅的传记,深刻的东西只是我自己挖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纪念。
●“文艺创作比被世人表彰的事实更接近真实。如果没有文艺,世界将满眼空隙。文艺可以把不公平的空洞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填满。”
●太宰治笔下的年轻的鲁迅:描述了一个科学青年变成文学大叔的心路历程。
《惜别》读后感(一):作者的投影
之前的书评里有提到了对太宰了解得越多,他的文字就越不能吸引我了,这本书也是如此。偶然在书架上看到,又是讲鲁迅的,于是就当饭后消食的读物看完了。
和我以前对太宰的看法一致,他写什么都是在写自己,这本更甚之。其实作为一个从小学习鲁迅文章的中国人,看一个日本人写鲁迅确实挺有趣的。然后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最后的感受就是:“这是在讲鲁迅吗?难道不是作者本人?”
正文之后的附录里川村凑对《惜别》的评价是尖锐而且到位的。带着公的使命,又有私的想法去完成这本小说,公与私间的抉择最后导致的只是二者都未兼得,成了四不像。
其实在看了不少太宰的书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私货太多了,即使是小说里的虚构人物,也处处可以看到他自己的投影,而他的一生也就那么翻来覆去的生生死死,情情爱爱以及曾经在政治上左的思想,看多了也就觉得无趣。
此外,这本书正文的译者和附录译者似乎不一样。很明显,附录译者的翻译水平要高一些,而且好像也对鲁迅很有研究。
《惜别》读后感(二):惜别
感觉太宰治和鲁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虽都不是出身于平民阶层,太宰治一直是家里的叛逆子,而鲁迅却很顾家。
至于文风,鲁迅是评判社会的犀利,而太宰多是对自我的嘲讽。
太宰一直想自杀,鲁迅一直想的是救人。
太宰的风格到底是清丽的,而鲁迅却是一针见血的清醒和深刻。
但是,有一点,就是太宰也喜欢鲁迅。
虽然这部书是为了政治创作,但是太宰是出于对鲁迅的喜爱才向政府申请了这个创作计划,并得到批准。
文中写到儒家文化造成的伪善,竹林七贤就是忍受不了对“礼”的滥用,才会放纵自我,被道德家骂为“背德者”。
想到太宰,不也是不重社会礼仪,被家庭所驱逐的人么。
有些天才总是天生敏感,看到虚伪的东西不能忍受,而这些东西已经成为社会的准则,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实行。而不能按照这一套行为模式去做的人,就会被看作是异类。
太宰和鲁迅都是清醒的人。大导演黑泽明的哥哥,也是一个极为清醒的人,最后也走上了自杀的路。都是太过清醒,而无法容忍,无法苟活于世。
话说回来,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也看到这些,但是无力反抗,日久也就迟钝,而不想反抗,像鲁迅所说的铁屋子里的人,或是那些看客,甚至会为那些被处死的同胞叫好。
或许这种表现,不过是为了释放自己内心的恐惧。
而多数人,都是麻醉自己,以为自己不恐惧,用各种方式暗示自己不恐惧,自我欺骗罢了。
明了看客心理,是否是太宰觉得找到了与鲁迅的同理心的一点。
他们都觉得这世上绝大多数人不过是看客。身体的强壮无关紧要,精神的病态才是致命的。
不同的在于,看透后,一个想逃避,视而不见,佛教里所说的“自了汉”,而一个却要去疗救,去大声疾呼。
这也是他们不同的结局。一个是逃避,一个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自了汉,不过是一个斜阳派的作家,而后者却被称为民族的脊梁。
不过,他们也会惺惺相惜就是了。起码,太宰是这样想的,并且创作了这样一部罕见的传记——据说是文学世界中唯一以鲁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只是怀揣理想的青年鲁迅,却并没有唤起太宰同样的豪情,即使写作此书,明显从字里行间看出他很熟悉鲁迅的作品,但太宰并没有从中感受到什么生的动力,而在其后3年就自杀了。
太宰对人生,也一直怀着惜别这样的感受,此后三年,这个感受应验,他与这个世界的一切惜别了。
《惜别》读后感(三):和谐大东亚计划——隔得太久了
我一直认为,能与鲁迅先生同为中国人,真是太值得自豪。
我最近认为,从语文课本里删去先生的作品未尝不是件好事。能让一群将来的无知青年在无知之余也不致厌恶先生,失去敬畏。
一个作家何德何能让另一个作家为他写传记呢?撇开政治目的,我认为是人格魅力。鲁迅与太宰治两人的性格存在非常有趣的对比,这就会生成一种吸引力。同为学生,我画技蠢拙,所以特别喜欢画得好的同学;同为作家,软糯纠结的太宰治难保就不会向往鲁迅的冷硬犀利。
不不不,这只是我的主观猜测罢了,真相可能完全不搭边。
可以很直接的从字里行间感觉出太宰治对鲁迅并不了解,许多事例描写除作者虚构部分之外,其余大多食而不化。
不不不,这不是这篇读后感的重点,跑偏了。
芥川龙之介在《中国游记》中写道他与友人大肆谈论中国的坏话,兴奋的模样“荒谬可笑”,但是:“当然,在年轻国民中,或许也不乏那么一点儿活力,但他们的呼声实在是缺少热情,……”这“一点儿活力”,大概就是《惜别》中的周树人先生了吧。
一个颓靡懒散的乡下学生(真公子哥太宰治)在仙台读医专,繁华中迷失了自我(总这样),一次旅行中遇到东北地区唯一的清国留学生,被其沉重忧愤的爱国之心与坚定持久的奋斗信念所打动,所感染,开始好好读书。通本书满溢着对日本民风、学者以及自然环境的赞美,但是,“不鄙视中国人,也不进行浅薄的煽动”的态度相较芥川及竹内好态度已是很大改善。
也许因为太宰本身就不是个好斗的人。
通篇大致有三个高潮,“我”与周树人旅馆夜谈,恐吓信事件,幻灯片后的夜谈,这三个事件连串起来构成了青年周树人在日求学的全过程。说实话,虽然周树人是这三个事件的中心(他应该也是这本书的中心),但是旅馆夜谈的主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课本上的鲁迅故事,以及“我”的心理震撼;恐吓信事件表明那位津田委员长原来是傲娇(而且蹭的很厉害),以及“我”的心理震撼;幻灯片后的激动交流是主题的升华点,青年周树人说了非常有远见而了不起的话,激起了“我”的心理震撼……
不愧是太宰治,“我”永远是最被了解的那个。
书腰里振振有词地说:“这是世界文学中唯一以鲁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在我看来,这是“我”的心路成长历程,鲁迅是“我”青春中不可磨灭的一道印迹,就像阿莉埃蒂之于翔,小咕之于康一,菊次郎之于正男。
若以研究鲁迅为目的读这本书,你就输了。
若以成长的角度来看,还是挺受益匪浅的。
但那也不代表你赢了。
最后列一些我觉得十分帅气的话,至少在小说中是出自周树人之口。
1、只要是有那种认为自己有余裕的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就不行。
2、人们滔滔不绝地把“礼”作为名目,对于反对自己的人贯以“不孝”的污名,打到他,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
3、用科学的手段来拯救自己的国民是非常危险的。那是西方人以侵略为目的,驯服别国民众的手段。对于本国国民的教化首先应该靠启发国民的精神。先治好国民肉体的疾病,使其抱有新生的希望,然后再教化他们的精神,这种循序渐进的深谋远虑一概不需要。
看,这些话对仍在长个子的我来说,多么有用啊。
《惜别》读后感(四):不成样子的投枪
回应友人的书评,忝贴在这了。
不知道现在的少年们如何看待鲁迅先生。
“匕首投枪”有余,是出现在我高中的语文试卷里的应该填写的答案。用来形容选入教材的先生的篇目是不错的。
问题就是读完之后没人有兴趣去追索一下“有余”什么?在看完社戏玩完闰土再喝下一剂药后,感叹一声“这就是鲁迅啊!”这样的人之中,肯定有对先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的人。课文里的鲁迅还是不删的好。删了,孩子们更有时间多来两盘穿越火线了。
说“太宰治如果看到了竹内好的评论,会原封不动地送回”,这也只能作为一种猜测吧?怀着独立亲睦的心写下《惜别》的太宰,不必要也不需要回应。谦逊诚实作为一种写作态度,从来和写作内容关系不大。他希望以此表达对于鲁迅先生的敬意,以及自己理解中的大东亚和睦,这两点都注定这部传记的小说性质。也比较赞同书附后记里,“公私合营”这种动机解释。
小说中,鲁迅怀揣着成为支那的杉田玄白的梦想,来到曾为政宗家治下的仙台。杉田玄白和伊达政宗,都是充满活力的人物。一个是解剖人,一个是解剖解剖人的人。太宰也试图解剖自己对于支那的感情。在日俄战胜胜利之后,日本人引以为豪的“东洋本来之道义”,是他希望鲁迅看到的。“那沐浴着的朝阳、可爱、紧张的姿态才是日本的象征”,是他希望鲁迅看到的。当然,还有“刚健的清洁感。”
他希望,看到这些的鲁迅,能够自然地接受来自日本的善意:“这是各民族历史开花的结果,并不需要我们事无巨细地管闲事。”这既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政府亲和的任务,又表达了太宰自己的不带有任何野心的美好期望。
不过要说到这善意,比起这部小说,藤野先生本人传达得要好得多,好到他自己在晚年的回忆中,都觉得那张“惜别”的“谨呈周君”,是随意为之而已,并没有我们所阐释出的深情。那么作为鲁迅的“单方面口供”的藤野先生,和现实中的藤野先生,和太宰笔下的藤野先生,自然是三个人。鲁迅先生是否如太宰所描写地,在雪夜那一番对于科学与精神救国的大讨论中,明白了忠义一元论,并以之为信仰去解救民众了呢?这样的差异,似乎对于作者本人都十分不公平。
不过不重要了。文艺本来就是填平这些不公平的空洞,“像水往低处流那样自然地填满。”
那么就把它当做是对于中日关系未来的美好展望吧,就像我现在理解《进击的巨人》是对于日美关系糟糕【喜闻乐见】未来的展望一样。
《惜别》读后感(五):动机不纯的命题作文
初次去到日本,便拜访了仙台的东北大学,参观了鲁迅的纪念馆。馆中不仅存放着相片、课堂笔记、教学用具之类的实物和影像资料,还展示着作为唯二的中国留学生就读仙台医专的周树人的成绩单和缺席记录。
解剖学课堂笔记此外,校内还竖有鲁迅先生的雕像。《藤野先生》中提到的播放幻灯片的阶梯教室,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纪念鲁迅先生的雕像阶梯教室,可惜当天未对外开放作为日本最好的国立大学之一,如此郑重其事地保存和纪念鲁迅在本地的留学事迹,并以此为荣,让我对鲁迅在日本的知名度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认识。
因此,阅读这部小说,纯粹是出于对鲁迅先生在日本的文学地位的好奇心。而小说本身已经被鉴定为太宰治的失败之作,这一点在日本文学界似乎毫无争议。
每一位中国读者,可能都会困扰于文中的鲁迅形象,因为他与我们国人的认知大相庭径。例如,日俄战争时期,旅顺陷落,日本举国欢腾,我们的鲁迅先生居然能够愉快地与日本友人一同上街庆祝;幻灯片事件中,鲁迅也发表了“友邦日本举国英勇作战,而本国人民却在给敌国做间谍”这样的意见。作者一厢情愿地认为,相比代表传统西方列强的俄国,鲁迅会更倾向于东洋的后起之秀日本,全然不顾身为中国人的鲁迅本该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立场。毕竟,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带给中国人的只能是屈辱,何来骄傲之说。此类有悖常识的描写实在令人难以释怀,不得不佩服作者卓越的想象力。联想到这是一篇有着政治动机的写作,作者为了中日亲睦正努力地释放着善意,但不纯的思想只能孕育出不纯的文字,便不由得替他感到惋惜。
尽管如此,阅读的收获也不小。太宰治作为身处二战时期的日本文人,对鲁迅,对中国文化,对中日关系的观察和思考,文中均有阐述和分析。对于鲁迅弃医从文的曲折心路,作者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小说里的鲁迅有着大段的独白,从汉方到兰学,从儒家和道家文化到忠义一元论,对于那些曾经高尚的理论和信仰,因为服务于统治而被利用,被曲解,被堕落,最终导致全民失智的论述深表同意。而鲁迅从日本崛起和祖国沉沦的事实中意识到,科学不能兴邦,文艺才能救国,因此才选择了写作的道路,期望能够唤来国民的觉醒,抛弃奴隶的微笑,大体与我认识的鲁迅相符。为此,文中还用了“如果没有文艺,世界将满眼空隙”这般浪漫的表述,真是令人意外。
小说对战时日本的狂热氛围也有描写。诸如“战争决不能输,即使需要付出重大的牺牲”这样的人心所向,还有胜利后民众们在街头奔走相告,普天同庆的场面,让人很难和“无辜百姓”联系在一起。
鲁迅先生十分鄙夷那些空谈救国却不问学术的清国留学生,太宰治也借鲁迅之口表达了“信仰应当默记心中而非标榜自我的口号”这样的观点,使得我又不禁想起了某些“黑人命贵”的运动团体以及香港大学的民主先锋们。
不得不说,太宰鲁迅固然有趣,独树一帜,但那终究是太宰治一个人的鲁迅。爱寻短见的太宰治先生,想必永远也无法真正体会到一名斗士的意志和决心。
学生装的鲁迅.S. 宫川同学真是太可爱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