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本由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МихаилБулгаков)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5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大师和玛格丽特》精选点评:●布尔加科夫向我们证明,人类的心灵,就算是一颗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一本由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Михаил Булгаков)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5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师和玛格丽特》精选点评:
●布尔加科夫向我们证明,人类的心灵,就算是一颗被囚禁的心灵,可以达到怎样的想象力的高度。简洁的表里结构以及爆炸式的欢宴——那是革命之后的莫斯科。甚至一切都超越了莫斯科那“光的湖泊”,而是达到了自足的幽微境界。俄罗斯小说于此展现出其迷人的现代侧面,那同时是戏谑,沉重,驳杂的撒旦狂欢
●读完似懂非懂,有必要补读一遍浮士德了
●信仰基督教的会更好的体会里面的传说,也更能感同身受,这也是小说在外国倍受推崇和喜爱的的原因,也是我读起来不能直接体会到的原因,但是这种虚虚实实的写法确实很厉害,最后我也分不清需与实的界线。最吸引我的是耶稣之死和撒旦之夜的部分,魔幻又真实。
●瞧,月亮疯狂了。
●译文窗帘布系列...... “即使在深夜的月光下我也不得安宁,为什么要来惊扰我呢?诸神啊,诸神......” 布尔加科夫的这部小说,影射政治。牢房变成了病房。人被集体催眠,“大师”惨遭蹂躏。玛格丽特在深夜在夜空中飞行,却变成了隐形人(自己怎么发现自己的形体消失不见呢?而且是在茫茫黑夜。)疯狂发泄自己的怒火。“我们两呆在地下室有什么用呢?”最后两人“只好求救于彼岸世界之力!”而伊万,那个曾经的诗人,现在的哲学历史教授,仍然忘不了沃兰徳,也忘不了彼拉多。究竟谁的脑海中的记忆是真实的?我不会说是少数人。
●总觉得,焚稿的大师和作者本人很像,在清醒与疯狂边缘摇摆。 人物癫狂又清醒,胆小又狂放。丑陋的丑陋得令人恶心,美好的美好得令人向往。惩恶扬善的是撒旦,被杀的是耶稣。 主角失去了人物构建的规则限制,随心所欲的做事,根本想不到下一节会是如何发展。 盛气凌人,蝇营狗苟,虚与委蛇,梦呓,变疯,痴傻,倒错,恶劣的人极尽丑陋,先享尽福气后受尽折磨;发疯,痛失所爱,变为巫女,受人敬仰,解救爱人,美好的人极尽美好,先受尽折磨然后蜕变。
●注释太棒了
●作者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语言也是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整本书读起来很连贯流畅,尤其是古代与现代的转换,十分奇妙。但总觉得稍微有些单薄……
●玛格丽特飞天写的真精彩
●更加怀疑精神病人是不是见过一些超自然事件而无人相信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一):思想上的为所欲为
虽然看得是一知半解,但比我想象中的好读很多, 尤其是结合作者本身的经历,更是能感同身受。 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不过其主题还是很古典的:关于人性的虚伪贪婪。“书中书”的那条耶稣的故事线,我实在没懂是什么意思,似乎跟宗教本身也无太大关系,毕竟撒旦在本书中是个多么正面和通透的角色。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部中玛格丽特变为女巫后畅快淋漓地“复仇”情节。这一段故事似乎也揭示了我们读书的原因:虽然一切都是想象,但还好我们还能在书中肆意地想象,暂时脱离现实,在思想上为所欲为。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二):魔鬼,天使,爱情故事
乍看上去,沃兰德是一番。出场早戏份重,最宏大的俩场景都是他折腾的。甚至故事开始前的那句话都是写给他的:“有一种力量,它总是想作恶,又永远在造福。”他洞知人们的命运,他为了让别尔利奥兹认识到自己的盲从,以别尔利奥兹的死亡作证明,甚至还用别尔利奥兹的头做了酒杯;他像捉弄小丑一样戏弄世人,借着一场演出,看人们丑态百出;他举办舞会,邀请的是暴君魔鬼罪犯人渣,女人都是裸体;他纵容随从四处作乱,火点了一把又一把……他是真魔鬼。可是他帮助了大师和玛格丽特,他结束了弗丽达的噩梦,他以耶稣的意思行事,他带大师给彼拉多以解脱,他连世人的无神论都没有改变,而是让一切可以自圆其说,他是天使来着。
好歹书名是《大师和玛格丽特》啊,最重要的角色还是这两位。大师是千年前故事的讲述者,他被焚了两次的书稿就是。他还是作者本人,二者一样书稿被焚,一样受着主流的偏见,一样被真爱拯救。“前面就是你永恒的家”,“玛格丽特一边说着,一边和大师走向他们永恒的家园”,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像童话一样。这么一说,连书名都像童话一样,《大师和玛格丽特》,《美女与野兽》,一样!而且她还有一双花瓣缀的鞋子。
我喜欢这本书千年前后场景的变换,蒙太奇一样。前面挖的坑,翻到最后一页,都能填上,比如千年前的故事该怎样结束,随从们为何要四处放火,迷茫的伊万何去何从……都有答案。
不过还有一个小疑问。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和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这俩肯定有啥关系吧?我没有注意到。
就这样吧。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三):光和影
《大师与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的巅峰之作,某种程度上被视为魔幻现实主义鼻祖。但是不同于如今被视为魔幻现实主义经典之作的《百年孤独》,如果说后者是生于热带的魔幻家族史诗,将现实与魔幻糅合于一体,那么前者则借神秘的荒诞折射出了俄国的人性,以魔幻的存在冲击着现实的污浊可笑。
《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写作过程颇可与“书中书”——大师著作的命运相较一二。这两本书都曾经历过烧毁的命运,大师因批评家的恶意解读而备受指责,精神几近崩溃;布尔加科夫同样因为当时当道的“拉普”而屡屡作品被禁,最终不得不到剧院工作。这两本书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文学界乃至社会上存在的霸道、恶毒与贪婪。
全书以两条时空线索和叙事线索结构全篇。一条是在耶路撒冷的总督本丢·彼拉多与耶稣的故事,另一条是在俄国魔鬼巡视人间并帮助大师与玛格丽特。前一条看似孤零零地过分突兀,即使是大师著作的一部分,也仍然让人不禁困惑发问:为什么这条线索必须存在?
要回答这一问题,就有必要重新思考撒旦对利未·马太的一番话“如果不存在恶,你的善有什么用?如果地上的影子都消失了,大地会变成什么样子?”这番话非常形象地道明了善与恶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撒旦与耶稣之间的关系。撒旦巡视人间,以神秘荒诞的魔力使现实世界中的人性展露无遗:剧院中迷醉于“卢布雨”的观众,痴心于最新时装的女观众,再比如贪婪的房管部。但是布尔加科夫从不以评论性的语言揭示出人性的低劣之处,而是详细描摹这场荒诞剧中每个人的滑稽表现,以其可笑和可悲批判其可恶之处。
在耶稣的故事中,同样也有贪婪的犹大、怯懦的本丢·彼拉多,似乎千年前的人与现在的人并没有分别,但是耶稣却以爱宽恕伤害过他的人,唯独留下没有办法宽恕自己的怯懦的本丢·彼拉多。这两条故事线索倘若理解为光与影,似乎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要保留耶稣被杀的线索。因为魔鬼降临人世,在惩罚他们之后也将宽恕他们。善与恶相互依存,光明与阴暗相互依存。魔鬼在人间行上帝之事。
作家布尔加科夫的心在结尾显现出金子般的质地,他希望自己如同大师一样离开肮脏的现实,与“玛格丽特”相伴,更希望将有一幢新的更好的文学大楼——尽管对眼前的生活感到厌恶和痛苦,但是却希望更美好的降临文学,发生在人间。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四):挣扎的创作欲望
大师内心反复挣扎的线与人间世混乱的线由玛格丽特亲手缠了交点。
被控诉为彼拉多主义拥护者的大师被几百人攻讦,也许就和前一段围攻方方的力度差不多。而此时大师不敢牵涉政治只寄希望于唤醒人类心中对天地的敬畏感来拯救当时走火入魔的苏联社会。如此尝试不但没能唤醒人类的神性一面反而将更多人的丑恶暴露人前,由此大师焚毁书稿与人类社会断绝关系以无名无姓游魂的身份徘徊。后与玛格丽特失联。
“怯懦是人类最大的缺点。”这句话作者在说书中的每一个人除了玛格丽特。大师看似超脱实则逃避不愿做出努力,现实中的作者也经历了很长一段的沉寂期,其他不信神魔却被第五维规律捉弄的凡人既没脑子也没勇气直面自身的错误选择悔改。
序中所说的“追求矛盾的并立、“两极的倒置”,甚至宣扬“魔鬼主义”的恶之花——将魔鬼和上帝一并作为讴歌的对象。”以及这段也许代表了作者信奉的秩序守恒准则。
「“……你到底是什么人物?”
“有一种力量,
它总是想作恶,
又永远在造福,
我就是它的一股。”
——歌德《浮士德》」
如今各国和当时的苏联一样只许歌颂不准议论弊端,往把领袖和制度神化的方向越走越远,但善恶本来相生相克相互依存,就连耶稣身边都有只鸽子后化身为撒旦。弹指一挥转瞬即逝的渺小人类在地球上建造着自己的神话,看不清现实分不清黑白的混沌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制定的人类社会规则中蝇营狗苟。可真有人是神吗?真有制度是完美的吗?若真如此它的反面又存于何处呢?善需恶的衬托,神需魔的对照,制度需要不断进步否定之否定,而现在一切神话都是为时过早的把戏。
高中时也写过,当一个人心中没有敬畏时,反而是最危险的犯罪者。当大家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守序邪恶的人类是社会的文明破坏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中一下丧失了第三视角两个观察者,自作聪明想要糊弄规则的人还沾沾自喜,把达尔文主义宣扬至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评判的准则。
于是撒旦带着黑猫一丛降临,戏弄人间里不开眼只钻营的愚昧之徒,干些神神鬼鬼无法解释的勾当想要点醒人类的敬畏。别以为能脱离善恶规则的审判,老天长着眼也记着字呢~可你知道怎么的?看到的被关进精神病院,没看到的趁机利用机会向上爬。撒旦一丛也只能拯救斧子劈开后一些沐浴月光的灵魂,把自始至终冥顽不化的变为器具,余下的仍旧是那样。
这个时代是没有信仰的时代,作者写到这里该是对苏联有多么大的悲痛啊。
玛格丽特给予了作者继续下去的勇气,美丽自由的灵魂赤身裸体遨游在天空中享受着他人呼吸不到的畅快。
也许撒旦从未搅动风波,也许都只是大师自己内心的搏斗,也许都是精神病院内大师为了逃避现实臆想出来的,也许撒旦代表了被文坛视为邪恶的文稿。
希望正如书中所言,只要写出来文稿就永不可能被焚毁。这部书影响到的作者本人和之后的一部分读者也是证据。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五):如果灵魂开始破晓
如果灵魂开始破晓, 太阳的光辉就可以熄灭; 我们在自己心里已经找到 整个世界所没有的一切。 ——歌德《浮士德》 一 该怎么形容这样一部文学作品呢? 之前阅读英国作家伍尔夫的作品时发现,西方的一些作家在作品中常常会借鉴绘画音乐等其它艺术形式来进行创作。当我阅读俄国作家布尔加科夫的这部富有魔幻色彩、兼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大师和玛格丽特》时,我仍然看到绘画音乐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与文学艺术体裁的交融所迸发的旺盛生命力。 这个故事从一个炎热难当的下午在莫斯科的牧首湖公园里作协主席别尔利奥兹与青年诗人号称流浪者的伊万·尼古拉耶维奇讨论耶稣根本不存在的话题开始。一个无所不知的外国教授突然加入声称自己曾见到过下令处死耶稣的罗马帝国犹太总督彼拉多。这个名叫沃兰德的外国教授,其实是魔王撒旦的化身。 作协主席别尔利奥兹是个无神论者,在与撒旦的交谈后却意外跌入轨道断头而亡。 且不说之后发生的故事,单是这个作协主席的名字就大有意味。别尔利奥兹的法国译名是柏辽兹,也就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法国音乐家柏辽兹。许多评论认为作者布尔加科夫在书中的描述借鉴了柏辽兹的交响乐作品,如《幻想交响曲》《葬礼与凯旋交响曲》《浮士德的沉沦》。 柏辽兹曾这样形容过自己的作品“我的作品的主要特性,在于热情的情感表达、内在的激情、节奏性的动力以及出人意料。” 我想这样用来形容布尔加科夫的这部充满激情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再贴切不过了。 二 了解柏辽兹音乐作品的人知道他的作品充满了悠长旋律,却不像古典主义作品那样具有规则、使用对称形式。不同于柏辽兹,布尔加科夫的这本小说却充满对称的原则,如在历史传说中耶稣初次与彼拉多的见面是星期三,而牧首塘魔王撒旦首次出现的日期也是星期三,两处的天气特征也都是一样的。 传说中彼拉多处死耶稣是在星期五,而现实中的高潮撒旦的舞会也是在星期五,可以说它们虽然在不同的时空却是并行推进。 本书的叙述方式也极为独特,采用双层面的叙事方式交叉展开。一个层面是一千年前耶路撒冷的犹太总督彼拉多的经历,另一个层面是当代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所经历的现代社会的遭遇。这两条故事线犹如在复调音乐中使用对位法创作的两条旋律。 历史中的故事里交融了史实与传说,当代的故事里交融了现实与魔幻。 而犹太总督彼拉多的故事亦是本书主人公大师所写的小说里的故事,堪称书中之书,环环相套。 这样一个多层面复杂的故事其背后的象征意义极难发掘,以至于此书传世后诠释这本书背后意义的书籍不胜枚举。 三 这本书深受西方四大名著之一歌德长篇史诗《浮士德》的影响。 在‘撒旦的盛大舞会’这一章节中,女主玛格丽特在舞会上接待了一位即使死去也深受折磨,良心不得安宁的可怜女鬼弗丽达。女鬼弗丽达的身世遭遇其实是对歌德作品《浮士德》受浮士德诱奸的女子玛格丽特这一故事情节的借鉴。女主名字玛格丽特更是直接的移植。(这个女鬼名字让我想起墨西哥的超现实主义女画家弗里达,弗里达信仰共产主义。) 在浮士德的故事里魔鬼向上帝打赌,它能够让品行正直的浮士德变得堕落。然而浮士德的一生有功有过,他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故事的最后他得到了上帝的肯定被天使从魔鬼的手中截获,灵魂进入了天堂。 而在音乐家柏辽兹的歌剧作品《浮士德的沉沦》里,音乐家是悲观的,柏辽兹让浮士德有了不同于歌德原著的结局,让浮士德下了地狱。 歌德和柏辽兹作品的两种不同结局代表了两人对善与恶不同的态度。 而在布尔加科夫的作品中,通过故事的发展结局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更为复杂的情感。 因为魔王撒旦的这次人间巡礼破坏,现实中各种堕落腐化的人受到警示而变得踏踏实实的生活工作。受到死亡处罚的有,品质恶劣的无神论者作协主席,和卑鄙无耻的迈格利男爵。在这个堕落腐败的现实社会已无法立足的大师和玛格丽特因耶稣的授意不忍心他们在人世痛苦生活,被撒旦拯救,携手走向永恒的家园。 历史传说中因违心处死耶稣而遭受了千年愧疚的犹太总督彼拉多,也终于被他的创作者大师给予自由,和它的爱狗走向月光路通向的花园。 四 耶稣之死,象征着至善之亡失。如果上帝真不存在,那么是否意味着一切行为都将被允许呢?失去信仰的社会是否连良知和道德都可以轻易丢弃来满足私欲? 在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在这里,人没有了天堂的慰藉,也没有了地狱的震慑。他们贪婪,奸诈,腐化,堕落,纯洁的爱情和高尚的学识不再适应这个社会的生存,整个社会像生了病一样。 魔王撒旦的降临似乎是作者对改革丑陋社会现状的一种浪漫主义理想,以毒攻毒,以暴制暴。 而另一种改革的理想是属于信仰的,像至善之人耶稣所奉行的宽恕和爱,如信徒马太对耶稣的继承,流浪者伊万对大师的继承。 因为撒旦的暴力所以恶才得意遏制,因为耶稣的宽恕和爱所以善才会得到传承。 书中主人公大师的怯弱性格刚好印证了耶稣临死所说的话:“懦弱是人类最大的缺陷。”在我们的时代,宗教逐渐式微,人类生活各个领域都摆脱了它的影响,哲学家尼采说:“上帝死了!”尼采希望人们可以不必依靠外在的宗教信仰,而是在自己的内心寻求生活的力量,拥有面对苦难的勇气。我想这也正是像我这样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正在寻求的生活答案。弗里达画作:《弗里达和斯大林》弗里达画作弗里达画作弗里达画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