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7-31 08:30:2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电影通史(第2版)》是一本由[英]菲利普·肯普(PhilipKemp)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576图书,本书定价:228.00元,页数:20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一):《电影通史》“通”到什么程度?看看华语片

《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精选

  《电影通史(第2版)》是一本由[英]菲利普·肯普(Philip Kemp)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576图书,本书定价:228.00元,页数:20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一):《电影通史》“通”到什么程度?看看华语片就知道了!

  《电影通史》“通”到什么程度?看看摘出来的华语电影就知道了。

  这本书最让我惊讶的是,提到侯孝贤竟然有《刺客聂隐娘》(2019),提到陈凯歌竟然有《妖猫传》(2019),提到李安竟然有《双子杀手》(2019),这可是2020年新出版的一本外国书!

  以华语片为例,从早期经典之作,到现当代佳片影评,脉络清晰成史。全球视野,一网打尽。

  《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二):关于电影和电影背后的那些故事

  

《电影通史》,这是一本非常厚重、惊艳的关于电影历史的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各个时期的电影和电影背后的故事。这不是一本全新的书,几年前曾经出版过一次,这是《电影通史》第二版,比第一本扩充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最新的一部电影是二零一七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神奇女侠》,并且在其他各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这本书可以作为枕边读物随时欣赏,专业人士也可以作为参考使用,完美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缺口,我们普通大众也可以适当了解一些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不光知道电影好看,也可以了解电影为什么好看,为什么受欢迎,电影是怎么拍摄的,有什么曲折的故事等等。

全书按年代和重要的阶段分为六章,并且按各个时期的电影类型分门别类进行相关的介绍。对每一种类型先是系统介绍这类电影的特点和相关故事,还有这类电影的经典代表,有哪些流派等。然后就是对这类电影影响比较深远、有代表性的几部电影分别介绍。对每一部电影介绍的模式一般都是先介绍电影表现了什么内容,电影最初的创意是什么,剧本怎么形成了,导演是怎么完成的,由哪些著名的演员,当时的拍摄条件等等这些,然后就是关键场景的介绍,搭配了很多精美的电影剧照,剧照下面搭配了详细的说明。大部分电影后面都有导演生平这一项,按年代详细介绍了导演的生平,曾经拍过的电影,获得的奖项等都有详细说明。当然有些电影后面是介绍的明星生平或者作曲家生平等等。另外还要部分电影的后面还有和这个电影有关的话题和故事的介绍。

总之,看了对电影的相关介绍,基本上就能了解了这个电影的大致内容、拍摄过程和风格特色。全书是全彩印刷,不但有文字介绍,还配有各种精美的电影剧照和拍摄时的场景等等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里面有一些我熟悉的电影,再看书中的介绍,非常熟悉的场景,犹如又看了一遍精彩的电影,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更是全方位,立方体的熟悉了这部电影的情况,收获颇丰。更多的是因为看了里面的介绍,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特意找了一些以前的电影,一睹为快。有时候还找到改编成电影的原著小说去看,对比其中的异同。

这本书让我对电影艺术的奖赏能力大有提升。也让我了解了一部电影的来之不易。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就能看完一部电影,可是电影的完成要耗费多少人的心血,有时候难以想象。

早期的电影,以卓别林为代表的默片喜剧是我非常喜欢的类型,现在我还收藏着卓别林的好多部默片电影。书里面也全面介绍了默片喜剧的故事,还介绍了卓别林的那部精彩的《淘金记》。卓别林精彩的演出,以幽默搞笑的方式讲述了淘金者的悲惨遭遇,让我体验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炎凉。

这是一部国际版的电影通史,大部分都是些外国电影,当然也要华裔国际大导演的作品,比如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这部武侠电影,我至少看过三四遍,里面精美的构图,武打场景,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张震等国际影星的精彩演出,让这部电影增色不少。这是一部话语电影成功的典范。

当然,还有一部电影,不得不提,那就是那部《教父》,我们这部书的封面就是《教父》的精美剧照。这部电影的社会反响不用我多说了,里面虽然描写的是美国黑帮的故事,但是我们看完别不那么恨那个黑帮头子唐或者他的儿子迈克尔,他们虽然杀了很多人,他们杀人的原因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出来的,他们杀的都是些十恶不赦的坏人,看后让人大快人心。我之前看过电影,这次还特意买了套《教父》的小说,看的很过瘾。

这本《电影通史》已经是我枕边常翻的好书了,时不时看一看,很过瘾。

  《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三):你一生不得不看的电影都在这里了

  

一、从影院关门说起

电影院停摆将近半年了,上次进“小黑屋”还是去年的12月。当然还是可以通过小荧幕欣赏经典老片,但对影迷而言,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乃至仪式的影院观影,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虽然对大众而言,电影院实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时间是最无情的,对电影院,乃至电影的未来,很难不有悲观的看法,也许我们离电影成为小众艺术的日子,并不太远了;而一小撮影迷,能供养如此“昂贵”的艺术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人在悲观时,常常会回到历史中寻找启示和慰藉。刚出版的《电影通史》成了我最近的床头读物。

二、有趣味的“教科书”

通史的写作,多半是适应学院教学的需要,或为大众读者提供关于所讨论门类的一般性知识。就整体的风貌而言,通史类读物通常强调分期、分类的观念,将大问题切割成多个子题目,系统整理归纳,以尽可能多的容纳这一门类内的所有面向,具有很强的工具书属性。因此,一般的通史,常常显得“科学”有余,而“趣味”不足。就我的阅读体验而言,这部《电影通史》在趣味性的努力和探索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同时又保有一般通史类读物的科学性,对于看过一些电影,但却对一百多年的电影发展史不甚了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棒的入门读物;而对看过相当多电影的电影发烧友来说,也正好借此查漏补缺,通古知今,保持“影迷的自我修养”。

《电影通史》的趣味性突出体现在其远超一般电影教材类读物的图片数量,包含大量剧照、海报、明星肖像等等,印刷清晰,借此可以回味电影中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这也呼应了电影这门艺术的本质,它是基于视觉和影像的。在介绍一部部影史经典时,编著者也顺带“爆料”,影史趣闻俯拾皆是。比如介绍《双重赔偿》时,编者告诉我们,菲利斯裹着浴巾在楼上见到奈夫时,头上做作的假发其实是导演比利·怀尔德挑选的。然而影片开拍后一个多月之后,怀尔德意识到这顶假发实在难看,后来他对外宣称这是为了“展现人物的低俗品味而有意为之”,没想到怀尔德老爷子也是个心机boy!

三、学术含量并不低

《电影通史》吸收了不少关于电影史的主流学术观点。编著者将一百多年的电影史分为5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又将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分为几个子类,这种分类的标准是非常多元的——有基于类型的,比如动作片、喜剧片、歌舞片、恐怖片等;有基于技术发展的,比如无声/有声电影、视效大片等;有基于创作思潮的,比如各国的电影新浪潮运动;有基于国别、地域或民族的,比如亚洲电影、法国电影等。

坦白讲,这样的分类常常是一种权宜之计,它在揭示一种现象时,很可能意味着某些无法归类的现象被有意摒除在外了。但对一部试图在空间上涵盖全世界、时间上涵盖一百年的通史而言,这样的做法是必须的,很可能也是最有效的。作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每一个子类下,都撰写了一篇精悍的小论文,用以综述此一时期此一门类的电影的大致发展状况和面貌,并力图承前启后,尽可能使读者能够以较宽的视角进入历史的现场,然后再着重介绍(2页的篇幅)数部这一门类下此一时期中的佼佼者。内容包括影片简介(带有影评性质),关键场景的陈列和介绍,也有导演生平的简述,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比如文学改编的原著、电影配乐等),简洁而生动。

大浪淘沙,对于艺术尤其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本书再一次地确认“经典”的位置和意义,俗点说,这里有你“一生不得不看的电影”片单。

  《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四):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电影通史》以编年史的手法展现了电影发展的历程,从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的首次公映到“后911时代”的美国电影、电脑动画和3D立体电影以及新千年的欧洲电影。该书不像同类作品那样过于专注于好莱坞的历史,而是多角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世界各国的电影风貌及其多样化的人文背景。由英国自由影评人、电影史学家菲利普·肯普主编,多位专家撰稿。

  本书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品,对影史佳作进行了深度赏析,并对大事年表、电影人档案和相关资料——诸如文学原著、文艺运动、音乐和摄影等——作了详细说明。高质量的插图是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美术界司空见惯的手法直到最近才引起电影史学界的重视。本书共有1400幅高清图片,通过一系列的“定场镜头”呈现出电影史重要的时期、潮流、类型以及特定国家和地区创作高峰的代表性剖面或元素。本次中文版根据2019年的英文第2版翻译制作。

  将丰富的资料依照时代、区域和电影流派加以整理归类总结,《电影通史》的一大特色是通过不同年代的电影人之间的师承和影响,串联起电影发展的脉络走向,展示各国电影的不同实践与历程。

  《完全电影》杂志评论道:本书令人称羡地轻松填补了枕边读物和专业书籍之间的缺口。

  诚然,当专业书籍,这本书没有多少高大上的电影学理论;当消遣读物,它又过于简洁,介绍一部影片,三言两语就戛然而止。这虽是一部主要用作品来谱写的电影史,但对影片剧情的介绍,却又少得可怜。大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无意去详解剧情细致评说一部影片的得与失,而是从宏观上把握电影之走向以及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困境与求索。菲利普·肯普表示“我们试图选择最具启发性的作品,而非公认的‘经典名篇’。”

  “随着家庭娱乐的崛起和电影研究最终走向成熟,人们迫切需要条理清晰、用词专业、来源可靠的电影史专著,用以抵消大多数DVD幕后花絮的平淡无聊,为观影体验提供更深层次的电影和文化注解,并在热情的软文影评、星级评定及有关预算和剧组矛盾的小道消息之外,为观众提供更为权威和翔实的参考资料。”本书的序言总结倒也实在,如今的电影现实也的确如此。除了追星,八卦制作与剧情,观众对于电影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电影,说穿了,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而表达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作家汪曾祺说:小说里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以为是思想。思想是作者自己的思想,不是别人的思想,不是从哪本经典著作里引申出来的思想。是作家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思索和独特的感悟。

  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电影与小说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如今的电影拥有各种特技与特效,能够带给观众优美的画面或是强烈的感官刺激,但是,它更重要的使命依然是引发观众的思考。加拿大导演伊戈扬说:“我的电影就是要观众反省自身。我爱这件事。”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曾说:“作品不是为了表达自身内在的想法,而是为了反映和记录当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丰饶或幽微复杂的人性相遇时,产生的那份惊奇。拍摄影像这件事本身,即是一种发现、一份邂逅。”是枝裕和认为,电视节目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引起思考。“从事电视制作这十几年来,我所感受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影像信息其实很难促使观者产生思考。”比尔·盖茨劝年轻人少看电视,“电视里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离开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作家王鼎钧说:我在电视这一行混过,知道制作电视节目的根本大法是教你舒服,没有压力,没有挑战,没有思虑,节目一个连一个,杀死时间,挑动欲望。

  美国奥逊·威尔斯的电影处女作《公民凯恩》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本书是如此评价这部影片的:威尔斯不是第一个使用深焦摄影、有天花板的摄影棚、音效蒙太奇、跳接、重叠对白、明暗对比法摄影或多人称叙事的导演,但他却是第一个敢于把上述所有技艺用这样的艺术热忱和视觉创造力结合到一起的人。《公民凯恩》最初受到了几乎所有影评人的一致称赞,但其公映却遭到了蓄意破坏。媒体大亨威廉·兰道夫·赫斯特在发现了他就是片中主角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原型之后,迅速开动赫斯特媒体帝国的宣传机器,试图将威尔斯的电影扼杀在摇篮之中。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部影片也成为威尔斯后来挫败和沮丧的不祥预兆。自编自导自演《公民凯恩》之后,威尔斯又拍摄了第二部作品《伟大的安巴逊》,结果被公司趁他前往拉丁美洲时进行了大幅删改,随后,制片方的干涉影响了他接下来的三部作品,出于厌恶,威尔斯离开了好莱坞。

  这让我想起张爱玲在《倾城之恋》的一句话:“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品电影,亦是品人生。

  画家陈丹青说: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在“谈自己”。纵览《电影通史》,可见,无论古今中外,每部电影展现的都是电影人对当下困境的描述与思考,即便是那些似离我们很远的科幻片历史剧或动画片,还是科幻片。

  胡适说:“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尽管世界各国文化不同,发展程度也不一,但是人性是相通的。所以,好的文艺作品并没有语言或种族隔阂。叔本华说:“人虽然可以为所欲为,却不能得偿所愿。”各国人们的生存困境自然也有相通之处。动画片《千与千寻》被称为“这一切只是现实生活的不安全感投射而生的幻想之境”的暗示,作家冯骥才曾说“在现实中我没有实现的,我要在书中呈现。这也是写作的意义。”无论是电影的制作,还是电影的欣赏,都应回归艺术的本质内涵上,不为商业利益而短视,不追逐肤浅的感官刺激。其实,从本书所选影片也能看出,只有那些有内涵的片子,才能经过大浪淘沙而流传下来。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土在《艺术的故事》中写道:“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了妖魔化和恋物癖的对象。”英国艺术评论家克里斯托弗·弗雷林爵士在《序言》中说:“同理,本书无意把电影变成大写的抽象名词,而是试图讲述电影人和他们的作品,展示他们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被忽视。”

  《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五):200余部电影,1400余幅图片,《电影通史》全面展示电影的演化

  

1、没有电影的日子里,我用《电影通史》来打发时光

从过年到现在,由于疫情的影响,电影院一直没有开门。

豆瓣的豆友当中,有不少是从事电影行业相关的,或者是重度电影爱好者,这段时间是他们最难熬的。

从四月份之后,疫情慢慢好转,别的行业逐步有序开始复工复产,电影也却是一拖再拖。从5月8日,到5月底,再到6月份,准确的电影行业复工日期遥遥无期。

终于,前天传来好消息,7月20日开始,在保证安全、做好准备等前提下,影院就可以复工了。广大影视业人士、电影爱好者终于等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从1月底到7月下旬着将近半年没有影院大片陪伴的日子里面,电影迷们都是怎么过的呢?

其实,除了重温以前的经典大片以外,还有一个走近电影,了解电影的好方法,那就是阅读《电影通史》。

2、以编年史方式讲述电影的大历史

《电影通史》由英国莱切斯特大学影视新闻学教授菲利普•肯普率领国际专家团队联合编撰的。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以编年史的方式,全面展示了电影发展的历史。从最早的电影放映技术,到目前最顶尖的电脑特效,所有涉及到电影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影片,无一遗漏。详细的资料让读者对电影史上的各个重大事件一览无余。

除了介绍电影的各个时期及电影届的重大事件,书中还按照专题、地理位置、时代信息等方面对电影进行了分类。比如以1940至1959年的电影分类为例,他就分为政治宣传电影、黑色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战后英国电影、法国电影、好莱坞歌舞片、北欧电影、亚洲电影、战后好莱坞电影、叛逆青年、冷战电影、好莱坞西部片、法国新浪潮,分类非常具有时代特征,更能理解当时经典大片的社会意义和人文意义。

每类作品选取了几部有代表风格的作品,从机位、布光、表演、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全面的解读,还特别对导演的简史和代表作进行了介绍,让读者对这部作品的导演和演员有一个从内到外全方位的认知。

比如封面的《教父》,书中就选取了六个最为经典的场景,从艺术的角度加以讲解。以前看电影的时候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些,看来以后可以再次重刷,体会这些情节的妙处。

在这个没有影片陪伴的特殊时刻,全方位的了解电影的方方面面,也是对自己充电的一个过程,等影院复工之后再去电影院大片,相信会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之前忽略的地方,在与朋友喝酒聊天的时候,也会增加很多谈资。

3、华语电影的最高光时刻

电影诞生的于1895年,至今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形式。

但是很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在代表电影艺术最高奖项的奥斯卡上面,除了几个提名奖,还一无所获。

文化差异或许是东西方之间最大的障碍,大多数西方人并不了解东方文化,对于东方的影视作品也只能够说是一知半解。

《电影通史》的编撰者是英国人,他同样无法摆脱这样的局限性,从目录上也可以看出,直到1970年至1989年这个阶段,才在亚洲电影收录了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并开了一个华语电影的专题,介绍了陈凯歌的《黄土地》。

华语影片最高光的时刻应该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了吧,获得2001年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配乐和最佳外语片奖多项奖项。这部影片是在《1990年至今》这一部分推介的,可惜依然与大陆影片无关。

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能够夺取奥斯卡,还是得益于他用中国传统美学的包装,拍摄一部外国人能够看得懂的武侠片,演绎了一出莎士比亚式的悲剧。这种能够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演绎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破壁,能够史无前例的获得奥斯卡,实属实至名归。

可惜大陆的导演们,并没有将这一艺术手法发扬光大。

另外,李安导演能够将《卧虎藏龙》拍摄得如此成功,也离不开之前华语导演们的努力与积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胡金铨导演。

4、从胡金铨到李安,从《侠女》到《卧虎藏龙》

胡金铨最出名的就是武侠电影了,开创中国新武侠一代先河,拍摄出无数经典作品。

《电影通史》中推介的胡金铨导演的作品《侠女》,曾夺得第二十八届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第一届蒙特利尔灵异电影节荣誉奖,第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奖。

彼得.李斯特曾经评价胡金铨为“世界电影史上最被低估的伟大导演。”“60年代最具独创性的电影人”。

胡金铨导演的影片画面精美,尤其是对于影片外景的表现,更是如同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山间,丛林,是胡金铨经常会用到的场景。清冽的颜色,淼淼的烟雾,舞动的树影,配以国风的音乐,整部作品都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山水之美与禅宗空灵的意境,如一幅幅水墨山水画,曲径通幽处,别有一番美感在其中。

而这些特点其实都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就从《侠女》的丛林决斗中吸取了灵感,并且在胡金铨导演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无论是在摄影、舞美、武打动作、录音等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与中国古典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让西方观众能够在电影语境与电影画面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让中国的武侠文化与情感诠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得到西方观众与评委的认可。

从70年代的胡金铨导演,到21世纪初期的李安导演,华语电影导演经历了多年的传承,终于在代表电影最高水平的奥斯卡上站稳了脚跟。

5、电影是大人的童话

电影是大人的童话。

封面上的阿尔·帕西诺,坐在沙发的阴影中,冷静而睿智地看着前方。

这是《教父》中最为经典的镜头之一。这系列影片借助了黑帮背景,讲述了柯里昂与麦克这两代教父,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才打赢这场与命运的战争,教父二世的人生也凄凉地落下了帷幕。

“不要说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

联想起当今世界上抗争疫情的局势,心中竟然感觉有种莫名的凄凉。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永远别回头,无论是为了找借口、为自己辩解还是找乐子,永远都不要回头。你现在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世界眼下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本文标题: 《电影通史(第2版)》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07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读后感锦集东京空港杀人事件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