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and Production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7-22 08:35:0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5

《CapitalandProduction》是一本由RichardvonStrigl著作,MisesInstitute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CapitalandProduc

Capital and Production经典读后感有感

  《Capital and Production》是一本由Richard von Strigl著作,Mises Institute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Capital and Production》读后感(一):本杰明·卡普兰为《资本与生产》写的书评

  该书是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所丛书的第7本书,该丛书包括哈耶克、马克卢普、摩根斯坦等的著作,涉及了货币与商业周期理论方面的诸多问题。该书包含三个章节:(1)“资本化生产”;(2)“价格的相互依赖”;(3)“货币与资本”。该书另有附录两篇,进一步论述由商业周期循环和资本概念引发的问题。该书沿袭自新庞巴维克一派,是奥派资本与货币理论准基本发展。

  施特里格尔从自然经济着手,处理了生产的原始要素、实质积蓄或“自由资本”、生产过程的作用及其交互关系。其论述表明,通过增加生产过程的长度可以增加产出;但是要做到这点,需要增加实质积蓄的规模,别无其它情形。在处理同步持续生产的情形方面,作者使之合乎奥派的分类,将生产分为6个同等的阶段且同时运转,每个阶段均有其自身适当的实质积蓄,如果那个生产阶段的长度需要维持,那么其实质积蓄同样需要维持。据施特里格尔所述,资本的所有问题皆肇始于实质积蓄规模与生产过程长度之间的关系。自由资本可以投资于固定资本或运营资本。

  对自由市场上价格过程的处理也是按类似的方法。利率决定盈利能力,因而决定生产过程的长度。均衡的条件有两个:(1)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其价值边际生产力相等;(2)产品的价格与其平均生产成本相等。施特里格尔讨论了土地和劳动的供应曲线形状,但没有画图。他在陈述中把x-轴作为价格,这令人困惑。随后,在一处脚注里,他画了张图,x-轴又成了数量。混淆成本的问题也误导了施特里格尔。他讨论到,当出现成本下降,均衡便不再可能,直到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发生变化,以致允许出现相关范围内的成本上升。他显然没有意识到琼•罗宾逊通过使用边际收入这个概念对该问题的解决。

  变化的发生在于货币引入的讨论。人们握有货币资本;但是,如果均衡得以维持,其必反映到货币资本上,即自然经济的“自由资本”。施特里格尔因此发展出中性货币经济与自然经济同构。货币资本一定存在一个均衡率,以此与自然率相对应。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启动两类运动:(1)偏远端的生产过程得以加长;(2)偏后端生产过程得以缩短,这是为了增加消费品的供应,以满足增长的需求,这些来自那些产生产要素的人收入的增长。这是哈耶克分析的一个修订。这种比例失调最终导致危机。

  根据施特里格尔,在商业周期各阶段的循环往复中的生产要素账目,是各种不同的货币量。其他数据的变化引起自我调整的变动;只有货币量上的变化是累积的。这个讨论忽视了这样的真实条件,即,价格结构中具有一些刚性。给定这些价格刚性,任何基础条件的改变就可能激起累积效应——但给定弹性价格结构,货币量不变也会引起商业周期的累积系列事件。关于央行政策,施特里格尔是理论上的中性货币的代表人物,不过其实践可能性值得怀疑,还有,他本来就是严格的通缩论者——奥派都这样儿。

  资本理论越来越转向资本化理论。该书却没有探讨这个主题,这是该书一大局限。此外,关于他的探讨,其学术成果在当前奈特与哈耶克的争锋中也有中招。哈耶克本人最近也承认“现有的资本库存表现为一定的‘实质积蓄’,为一定的生产阶段提供支持……这幅简化图像很做作,对更为复杂的生产过程分析没有什么用”。

  《Capital and Production》读后感(二):施特里格尔的《资本与生产》

  理夏德·里特·冯·施特里格尔 (1891-1942) 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具才华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 作为维也纳大学教授,他对哈耶克、马克卢普、哈伯勒、摩根斯坦及其他第四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奥地利学派传统中,关于资本和商业周期方面的德文原著很少有翻译成英文的。 现在,施特里格尔对奥地利学派资本理论的重要贡献,首次介绍到了英语世界。 这本著作连接着欧根•冯•庞巴维克的生产理论和米塞斯的商业周期理论,对生产结构内客户财货的角色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该书由汉斯-赫尔曼·霍佩翻译,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为该书撰写了深入的引言。《资本与生产》对于奥地利学派宏观经济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思想史上,都是必要的基础。

  这里摘录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颇具洞察力的引言如下: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在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的历史上是个辉煌的时代。 在那些日子里,维也纳城见证了第一个学术研究原生文化,其传统由卡尔•门格尔建立。这个文化扩展到德语世界的全部其他地区,并传入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著作已翻译成英文,尤其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F•A•哈耶克的著作,也有其他学者的著作,如:弗里茨•马克卢普、戈特弗里德•冯•哈伯勒、 奧斯卡•摩根斯坦、弗兰茨•丘赫尔、汉斯•迈尔、保罗•罗森斯坦-罗丹,以及莱奥•舍恩菲尔德-伊利。

  这一时期中开创性的著作中,至今没有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公众所接触的,是理夏德•冯•施特里格尔的著作。 该著作最初名为《资本与生产》,在1934年由前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所在“对经济周期研究的贡献”的系列中出版。在1982年,经巴利•史密斯教授校订,由慕尼黑的Philosophia Verlag再版。

  英文翻译要归功于汉斯-赫尔曼教授和玛格丽特·霍佩夫人的努力,该书还得益于马克·史库森博士为米塞斯研究所献上的这份厚礼。 此前传阅的是打印稿,只有现在才是有索引的整书出版物。

  在《资本和生产》中,施特里格尔试图寻找1929年以来折磨西方世界的大萧条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尽管很多当时的奥地利经济学家们都在研究类似课题,施特里格尔的著作因为他对耗费时间的迂回生产过程及其与大萧条的相关性的分析脱颖而出。 这使得这本书在21世纪之初,在世界从未经历过的以最不寻常的全球牛市为标志的历史时刻,再次与我们休戚相关。

  施特里格尔将杰文斯的资本理论和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统合为真正的奥地利经济理论,并细致分析了信贷扩张对这类宏观经济运作的影响。 他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甚至比哈耶克基于相同问题的那些著名著作更系统、更严谨、更清晰。 事实上,施特里格尔的著作被哈耶克誉为“对出了名的难题的简单而又清晰的论述。”

  因此,《资本与生产》一书不仅有着思想史上的意义。 对致力于发展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学的当代经济学家而言,该书更是一座亟待发掘的宝库。 施特里格尔的思想将丰富这个领域的现有文献,实际上,相比于20世纪30年代的语言隔阂、政治环境,以及那些阻止这些思想对经济学家和公众产生影响的总体理性氛围而言,这些思想如今有更多机会取得巨大成功。

  ----------

  作者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是米塞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你可以在米塞斯研究所网站购买《资本与生产》一书

  《Capital and Production》读后感(三):雷德弗斯·奥佩为《资本与生产》写的书评

  Redvers Opie (born 1900)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45, No. 179 (Sep., 1935), pp. 552-554

  这里阐释的资本与生产理论基于门格尔和庞巴维克的理念。与后者相比,坦率地说,施特里格尔教授的资本概念跟工资基金学说联系更为紧密。从实际看,实质积蓄(subsistence)构成了“自由资本”;从货币看,“货币资本”控制实质积蓄;无论哪种情况下的资本特性均端赖企业所有者的决策,即有关资本的使用,投入到何种生产手段上。

  在本书三个章节中,前两章直接阐释了有关资本使用的问题,亦即“生产结构”的问题。固定资本被阐释为跟迂回过程相联系,因为更新改造,因为自由资本是固定资本的补充。生产过程的长度必是自由资本充足的,足以满足更新改造和运转固定资本对其的需要。实质积蓄是一种生产要素,它必须被分配贯穿于生产的“时间结构”之中,并与“成本法则”一致。(即成本等于边际生产)

  适当的生产结构的维持,依赖于恰当的纵向和横向价格关系的维系。这给出了第三章(货币与资本)的出发点。作者对这些章节的大部分采用了静态假设,货币的引入,以及货币利率影响下的生产结构的规范,涉及的原则不变,如同物物交换经济那样:"自然的"或"均衡的"利率等于对实质积蓄供应的需求。在这个静态状态中,任何新货币的注入引起生产结构的变化;就这一点来说,增加或减少持有量,以及产业整合上的变化,跟货币数量的变化一样,具有相同效应。按施特里格尔教授所说,这是由于当货币条件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机能(Abluaf)时,货币是中性的,中性货币与稳定状态都意味着广义上的持续不变的货币量。

  这把作者带到对信贷扩张影响下的生产的分析(第3章,PP. 180-99)。新增的信贷导致更低的利率,以及过分的生产过程拉长,结果意味着资本的“僵化”(immobilised),即无法在适当的时候释出(流动性高的资本?)。新增信贷提升了价格和实质积蓄的产出。但是,这种提升意味着资本消费。因此信贷扩张的两个效应是资本的僵化与资本消费。施特里格尔教授说,靠消费品产出增加而来的“资本”增加,可以无限制地允许更加迂回的生产过程,这一点是不证自明的。不过,正是这点需要进一步的论据:文本(pp. 195-6)中隐晦的陈述不能被视为一种证明。只有解决好了资本的“僵化性”与资本消费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令读者信服。

  本书附录很长,写商业周期,这是本书最有趣的部分。其分析方法不“完全”是前面使用的,即,静态假设已被移除。要想将附录与先前的分析联系起来有些困难:一点也搞不清楚将静态假设移除意味着什么。最有趣的一点是中止信贷并不直接导致平衡位置,因为通缩过程是滚存性的,很大程度上因为银行家和企业家拼命增加其“流动性”。在萧条期间,货币被抛出到循环(Kreislauf)之外,当经济复苏开始时,这些“去资本化的”基金回流,并作为打破平衡的元素。起先,施特里格尔教授似乎在理论上承认银行采取的行动可以抵消这种干扰因素的效应,尽管他不看好银行行动达到正确标准的可能性。然而,在另一方面,他似乎又否认这种潜在的力量,因为他强调萧条期间对投资的“心理厌恶”,强调在繁荣期央行独大扩张的系统力量,鉴于此,他似乎对商业波动采取的控制措施颇为绝望。他仍在想,虽然并非一贯这么认为,银行(至多)可以对经济拐点的时机和经济危机的强度施加影响。最后,他对平抑商业周期提出质疑,对把稳定作为政策目标提出质疑。

  总的来说,该书是有关奥派资本和生产理论的最为清晰的论述,它秉承了庞巴维克以来的奥派传统。该书留下了不少难点,这会给专业读者带来困惑;但该书仍然值得英国重视。该书轻薄短小、价廉物美,在英国会有很好的销路。

  书中59页上有个纰漏,服务的供应那个“通常的图解说明”大约是在说纵向。

  《Capital and Production》读后感(四):马克卢普为《资本与生产》写的书评

  弗里兹·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1902.12-1983.3)

  Economica, New Series, Vol. 2. No. 7 (Aug., 1935) pp 332-336

  摆在我们面前这两本书(另一本是欧根的《资本理论的研究》),创作和出版时间都差不多,所表达的思想有着惊人的一致,两位作者都没有走前人的老路。两位作者主张并采用的方法基本同源,即用于分析一套给定数据中某个量变化的效应的变量方法。两位作者还采用了相同的价值理论——主观价值理论;相同的成本理论——机会成本理论;相同的资本理论——实质积蓄理论,实质积蓄使得生产的迂回路径缩短或增长成为可能,或者说,使其更缺乏或更富有成效成为可能;相同的工资理论——决定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工资基金理论。

  施特里格尔教授首先将更加迂回的生产路径下的增长的生产力作为立论。实质积蓄的存在是富有成效的生产方式的条件。生产的“同步”并不令实质积蓄可有可无。实质积蓄使得“再生产消费”成为可能,再生产消费有别于“纯粹消费”。要是债主和股东耗掉了企业所得,那就是在纵容纯粹消费,这或许是在“回报”早先的服务,但这无法让迂回过程继续运作。实质积蓄的主要部分是更新基金,更新基金回笼自消费者财货生产。一旦源自消费者财货产业的更新基金枯竭,生产者财货的生产只有停止。资本有三种形式,“自由资本”、“中间产品”和“固定资本”。自由资本与固定资本相互补充。如果可用于一定长度生产周期的自由资本过少,或者说相对于实质积蓄规模而言生产周期过长,该生产周期必须缩短才行。生产周期的缩短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1)许多生产过程长的产业链无法继续,释放出更多自由资本用于促进其他生产过程;(2)如果可能,中间产品从产业链的前段向后段转移。避免生产周期缩短的可能性是“延展”实质积蓄,或者说,通过把它分割成更细小的部分,以满足更长的生产周期。

  在考察完价格过程、成本法则和替代法则,以及边际生产力原理之后,施特里格尔教授着手对实质积蓄的边际生产力做了分析。生产周期长度的变化而造成的总生产的变化,还需进一步归结到其所依赖的实质积蓄的变化上。资本的供应并不显示在普通的供应曲线中,因为在储蓄供应的利率方面缺乏必要的依据。每笔工资支付都在利用实质积蓄,除了生产最末阶段的工资,因为在最末阶段,劳动的投入产出与消费者财货的销售之间不存在经济相关性流逝时间。实质积蓄不仅是固定资本的补充,还是劳动的补充。劳动越是转移到生产过程的前段,这部分的劳动供应越大,不过,只有当获得补充的工资基金可用,才能雇来劳动。确切地说,实质积蓄还是社会的工资与租金基金。

  该书接下来的部分有几处瑕疵,令人有几分困惑。在论及成本原理与替代原理时采用了令人困惑的术语。施特里格尔采用卡塞尔的方法区分了这两个原理,却又要保留机会成本理论,这是不能同时这样做的。此外,将“扩展固定间接费用”作为减低生产成本的一个实例,与该理论不符,与马歇尔的成本理论也不符。不足为奇,这是对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混淆。另一个混淆地方是对储蓄与消费的分析。该分析认为,储蓄与投资的增长不带来消费者财货需求的数量改变。这是旧式的李嘉图理论,但仍然不正确。根据施特里格尔,从纯粹消费转向生产消费的转移是可能的,生产周期的加长意味着给定的总消费将在更长的时间段中发生。“生产周期”中的消费保持不变,但由于周期更长,单位时间的消费肯定减少。好在施特里格尔并未对这个值得怀疑的命题下结论。

  该书接下来的章节论及货币资本与商业周期。在“真实”世界中,自由的货币资本在存续手段的基金中必然有其对应。向生产的迂回路径提供资金以用于维持使用的生产要素。过量的银行信贷为维持生产带来过量的资金。无论如何它都有可能带来问题,它为生产的每一个阶段筹集来多得足以确保所有前段生产阶段的产量得以维持的更新基金。如果银行继续将其贴现率维持在均衡利率之下,结果必然是任何实质积蓄彻底消失。信贷扩张导致工资支付增加而不论雇用的劳动量是否增加。工薪增加是因为更多劳动或更高工资率。这导致消费者财货的需求增长。因此,信贷扩张的结果,会导致资本财货的需求与劳动的需求同时增加,透过这些又带动消费者财货需求增长。这意味着加长生产周期,同时加剧资本消费,这必然累垮经济。应该注意,施特里格尔教授的周期理论与哈耶克教授的周期理论相比,缺少了投资增长后消费增长的时间延迟。在结论章节,本书讨论了萧条和通货紧缩。施特里格尔对通货紧缩给出了全面“信贷”及其有害的效应,他也警告不要采取貌似缓和局势的通货再膨胀措施,这只会加剧资本消费、阻碍调整,从而延长萧条。

  《Capital and Production》读后感(五):才华绝代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施特里格尔

  原文参看

  iography of Richard von Strigl (1891-1942)

  http://mises.org/about/3243

  由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撰文,繁星一点, Eversint译,nicolas校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在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的历史上是个辉煌的时代。在那些日子里,维也纳城见证了第一个学术研究原生文化,其传统由卡尔•门格尔建立。这个文化扩展到德语世界的全部其他地区,并传入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著作已翻译成英文,尤其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F•A•哈耶克的著作,也有其他学者的著作,如:弗里茨•马克卢普、戈特弗里德•冯•哈伯勒、 奧斯卡•摩根斯坦、弗兰茨•丘赫尔、汉斯•迈尔、保罗•罗森斯坦-罗丹,以及莱奥•舍恩菲尔德-伊利。

  这一时期中开创性的著作中,至今没有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公众所接触的,是理夏德•冯•施特里格尔的著作。像二战前许多其他的奥地利知识界、艺术界的杰出人物一样,理夏德·里特·冯·施特里格尔是前摩拉维亚人(即今天的捷克共和国的一部分),他生于1891年2月7日。他曾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年纪轻轻就被接纳为著名的欧根•冯•庞巴维克私人研讨会的一员。该研讨会造就了整整一代前程远大的经济学家,如:奥托•鲍尔、尼古拉•布哈林、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奥托•纽伊拉特和约瑟夫•熊彼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施特里格尔继续他的研究,写了一本关于经济理论的重要著作,并因此在1923年收到了他的大学授课资格——中欧各大学的传统教授文凭。五年后,他就任名誉特命教授。不过,像米塞斯、马克卢普、哈伯勒,以及时其他伟大的维也纳经济学家一样,他还得在学院生涯之外谋一份生计。最终,他在奥地利失业保险局担任高级官员。

  施特里格尔是一个温和、有教养、富有人道精神,并且非常聪明的人。他的学生以及那些不偏不倚的同事,都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学生约瑟夫·施泰因德尔在他去世后如此评价他:“他的学生,以及在当年来维也纳并在他的圈子里逗留的那些外国经济学家,没有哪个不喜爱他的。”他在系统论述和逐步辩论方面有非凡的天赋,这使得他在课堂上取得巨大成功。由于这些个人的和智力上的才华,施特里格尔对一战后维也纳大学毕业的那一代年轻经济学家的影响超过了任何其他的老师,他塑造了哈耶克、哈伯勒、马克卢普、摩根斯坦及后来诸多伟大的维也纳经济学家的头脑。

  施特里格尔使他的学生相信,经济理论本身是可以被研究的,也就是说,可以不依赖以往的实证领域的研究。并且,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现象和指导政治行动。这些见解如今已相当普遍,即便还不是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情况则大不一样。

  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奥地利经济蓬勃发展,当时德国和奥地利的经济部门的主导思想力量,是所谓的历史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们鄙视经济理论,因为这些理论提倡经济规律是普适的。他们认为,规律只适用于它们所涉及的范围。由于历史的进程中人类生存的条件在不断变化,就不会存在普遍的经济规律这样一个东西。所谓“规律”至多也只能描述一个特定时期的经济。总之,对经济的所有了解都必须从具体的家庭、公司、机关、村镇等的研究得出。

  此外,施特里格尔在维也纳大学所在的部门是反理性主义的“有机”经济学的大本营。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试图从个体行动和个体间的社会互动(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原则)去解释经济现象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的方法。在当时知识界不友好的环境下,施特里格尔单枪匹马为经济学理论和个人主义方法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施特里格尔主要的兴趣在于政策提案的科学基础,这是他与米塞斯的共同点。这种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特别注意方法论问题,而且他也很有效率的把他的方法论思考整合到他的研究中去。总的来说,庞巴维克对施特里格尔的影响最持久,不过我们也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瓦尔拉斯、维塞尔、熊彼特和米塞斯的思想。

  施特里格尔对经济理论、应用经济学、资本理论,以及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都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他的著作《资本与生产》对技术经济理论有至关重要的贡献。这本书在1934年由前奥地利商业周期研究所在“对经济周期研究的贡献”的系列中出版。在《资本和生产》中,施特里格尔试图寻找1929年以来折磨西方世界的大萧条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尽管很多当时的奥地利经济学家们都在研究类似课题,施特里格尔的著作因为他对耗费时间的迂回生产过程及其与大萧条的相关性的分析脱颖而出。

  施特里格尔将杰文斯的资本理论和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统合为真正的奥地利经济理论,并细致分析了信贷扩张对这类宏观经济运作的影响。他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甚至比哈耶克基于相同问题的那些著名著作更系统、更严谨、更清晰。事实上,施特里格尔的著作被哈耶克誉为“对出了名的难题的简单而又清晰的论述。”

  不幸的是,施特里格尔的著作几乎完全被遗忘。这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奥地利学派在德语国家的命运。他们的堡垒一直是维也纳,他们的思想从这个中心传播到奥地利的其他地方,以及德国、荷兰、斯堪的纳维亚,以及整个东欧和瑞士北部各州。然而,从30年代初开始,维也纳的奥地利学派随着大批人的离开而衰亡。米塞斯去了瑞士,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份待遇优厚的教职,这能让他写他的巨著。哈耶克、马克卢普和哈伯勒去了英国或美国,在那里他们可以得到在故土已经失去的学术职务。1939年德奥合并后,更多的人离开了。犹太人,像摩根斯坦,还有所有无法找到或接受同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工人党共存的生活方式的非犹太人,都无法忍受纳粹奥地利统治下的生活。

  虽然施特里格尔成为了留在这个学派发源地的最后一个成员,对他来说生活和工作也变得无法忍受。他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他对他的许多同胞的机会主义行为非常反感。约瑟夫·施泰因德尔当时写到:“自从奥地利遭受入侵,他就一直沉默,我们再也没有听到任何有关他的后续出版的消息。对了解他的人来说这并不奇怪,这也许不仅是由于他在1930年害了一场病。在那么多人一夜之间转变了信条原则的景象面前,他显得格格不入,而在他全部职业生涯中,他明显缺乏野心家的才干。”

  他于1942年11月11日英年早逝,这令他无缘在战后的维也纳大学为捍卫奥地利学派而战。哈耶克在给施特里格尔的讣告中哀悼道:“随着他的去世,对维也纳继续作为经济学教育的中心和未来维也纳学派的复兴的希望也随之破灭。”随着施特里格尔之死,在二战后的奥地利和德国,奥地利经济学派已不再作为一支独立力量存在。这成为这些国家的思想史的最后一章,后续的繁荣也只是在美国,在那里,施特里格尔的思想如今终于开始受到应有的重视。

  --------------------------------------------------------------------------------

  作者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是米塞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本文标题: Capital and Production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03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最详尽的甜点制作教科书》的读后感大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