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正义》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7-10 10:57: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慷慨的正义》是一本由提摩太·凯勒著作,上海三联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慷慨的正义》精选点评:●这是他著作所有中文译本里我最喜欢的一本。把Justice写的行云流水,根着圣经,却同时理解关注了解

《慷慨的正义》读后感摘抄

  《慷慨的正义》是一本由提摩太·凯勒著作,上海三联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慷慨的正义》精选点评:

  ●这是他著作所有中文译本里我最喜欢的一本。把Justice写的行云流水,根着圣经,却同时理解关注了解同个议题在哲学/社会学的讨论,并也写出神学界对此的讨论,最后以箴言31章作结,给出自己的答案。从文章结构、思考的逻辑与知识量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范本,思考的深入浅出,尺度拿捏的刚刚好。

  ●这是读过的提摩太凯勒作品的第三本,很喜欢他对经文深入浅出的理论解读,这次是关于社会公益和正义的实现,典型的what-why-how探究模式。上帝不偏爱社会精英和权势财主,阐明公义是人所拥有的被正确关系,一种被造的秩序,不是更偏袒穷人,而是弱势群体更容易遭受不公,因此正义应该慷慨而非浅尝辄止。祂对我们也拥有所有权,人类是上帝形象的反映,因此这种神圣性使得每人应该值得尊重。在律法和国家的关系中,圣经里关于社会正义的内容不能与单个政治体制经济政策联系一起,也就是说,政府不可在教会担当权威性角色;关于救恩和爱邻如己,不是伪善的道德主义,邻舍也应该是不分种族阶层政治信仰的所有人;关于在贫困社区的行义方法,包括直接救助、个人发展、社区发展、种族和解和社会改良,而且行义和传福音并行,不是单向的目的关系。

  ●某些部分写出了我的心声。然而我不明白,为什么上帝允许不公义的事情发生呢?之前看到ted的演讲,一位人权律师讲到贫穷为何难以改变,其中最核心、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针对穷人社区的暴力因素。腐败的政府的警察体系和法律体系都不会给穷人以保护,反而会盘剥,即使有经济和教育上的援助,没有公正的体系保护穷人的劳动成果,穷人依旧贫穷。这种情况怎么改变呢?上帝对暴力怎么看呢?

  ●2019.05当初买这本书纯粹因为提摩太凯勒牧师,可是打开翻翻却找不到读的理由,正义与我的灵命成长有什么关系?读了三分之一就发现对正义的理解之误。“如果上帝赐给你世上的资源,而你不与他人分享,你就不光是吝啬,而是不公义。”对于那个用教会资助金不去还债而带孩子吃喝买自行车的妈妈,我一定是站在所谓正义的一方指责她的挥霍,而原来这是非正义的。当看到教会因她动机的单纯继续资助而带来了改变,才明白我们与神所要的心差的有多远。愿我们真晓得“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为何意!

  ●周围朋友对这本书评价一般,译者自己也不太看重这本书的价值。但这本书仍然是值得推荐的,好东西在细节中,中国教会即将需要面对本书议题。

  ●关于社会正义的一本挺好的书,同时一开篇也折射出自己的很多罪,如种族主义等。再次提醒应该如何看待穷人,帮助穷人,并且看到自己在属灵里也是一样的穷人。约伯对待穷人的案例是个很好的榜样。如果不慷慨,就是不正义。书中一再提到,一个人对待穷人的态度就是他对待基督的态度。每个人身上都因着创造主的尊严而值得被尊重。后面讲到传福音和正义的事工的关系,以及如何行出正义,看到今天教会还很欠缺,也正在往这方面努力前进。

  ●我们慷慨的善行不能赚得救恩 人蒙恩唯独是因为上帝那慷慨的爱和怜悯 正因如此 穷人在上帝面前才和富人一样蒙悦纳 是上帝的慷慨 他白白的恩典 给整个社会的正义奠定了根基

  ●我不能说自己完全读懂了。但是感受到我们敬畏神有了爱就需要用爱心去服侍,关心这个世界的冷暖,去怜悯人,去爱那软弱的。

  ●对上帝恩典的经历让我们行义。

  ●正义不是一个基督徒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必然的追求。是走出自我所带来的他人关怀和政治发声。作为践行文化使命的我们而言,这是适时的方向指点。只不过,提姆凯勒的讲道风格似乎不是所有人能把的准。他的魅力需仔细体会。看似粗浅,却韵味十足。

  《慷慨的正义》读后感(一):圣经恩典正义

  若一个人真正经历耶稣基督的恩典,他一定会在世上寻求正义。

  然而事实是更多的基督徒却对公平正义漠不关心。

  更多人认为福音是与追求社会公义相矛盾。

  指责宗教的人认为宗教是一种推动不义和暴力的力量。他们不认为信徒会因为认识上帝而投身于社会正义。

  对于一些基督徒践行公义与纯正教义和灵性活力的亏损联系在一起。他们不明白福音与我们在生活中去践行公义有何关系,他们尽力拯救人的灵魂而对人们的贫穷视而不见。

  很多人认为福音是与追求社会公义相矛盾。

  而本书旨在告诉我们恩典和正义的关系。“若一个人真正经历耶稣基督的恩典,他一定会在世上寻求正义。”从而让我们在推动福音事工之外也能积极投身于社会公义事工。

  《慷慨的正义》读后感(二):被粉碎的“行义观”

  看理论型的书对我来说一直都是比较困难的事,难以集中精力,也难以进入作者搭建的场景,一不小心就忘了正在读的是什么主题。每个字都认识,但读着读着却会忘记正在读什么,常常需要回头重新开始。

  我想可能大多数基督徒都有,或者曾有过这样的困境,即:帮助弱者,究竟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还是一个与使命共存必须去行的事。

  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看到水滴筹之类的链接,我都会打开,出点微薄之力。直到看到一篇爆料,揭发背后的利益团体是如何利用大众的怜悯之心牟取暴利。之后所有相关的求助链接我都没有再毫不犹豫地打开,而是,“看感动”。

  潜移默化中,似乎形成了一种“行义观”,即:“看感动”,有感动就做,没感动不做。但是在《慷慨的正义》里,这种“行义观”被粉碎了。

  说来奇怪,经文实在是太熟悉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所作的,只要是作在我一个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作在我的身上了”。可是在真实世界,我们常常更加看重的,却是Ta值不值得帮助、我的帮助有没有被辜负、我对Ta需要的回应是否也能得到回应(当我花时间精力去帮助别人时,Ta是否会感受到我的慷慨,并表达谢意)、我自己是否要付上太多代价……

  我们实在是没有正确理解和明白神的话,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真的相信神的话呢?

  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慷慨的正义是什么,更是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缺乏对弱者的慷慨,不只是吝啬,而是不义。

  因信可以称义,但是信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慷慨的正义》读后感(三):无题

  这是读过的提摩太凯勒作品的第三本,很喜欢他对经文深入浅出的理论解读,这次是关于社会公益和正义的实现,典型的what-why-how探究模式,层层递进。

  上帝不偏爱社会精英和权势财主,阐明公义是人类所拥有的正确关系,是一种被造的秩序,不是因冲突或权力争战的结果,而像独一的和谐的创造和对混乱和毁灭力量的去除。神并非更偏袒穷人,弱势群体更容易遭受不公,因此正义应当慷慨而非浅尝辄止。

  祂对我们也拥有所有权,人类是上帝形象的反映,因此这种神圣性的启示使得每人值得被尊重。同时,在人类理解的视角里,正义也是一种空洞的概念,总是具有"论断性",世俗叙述的规则让我们偷用一些道德价值观判断,来支持关于正义的推理,而不用向别人甚至自己去承认这些判断,所以在社会里总是不能达成一致。

  在律法和国家的关系中,圣经里有关社会正义的内容不能与单个政治体制经济政策联系一起,也就是说,政府不可在教会担当权威性角色;关于救恩和爱邻如己,不是伪善的道德主义,邻舍也应该是不分种族阶层政治信仰的所有人;关于在贫困社区的行义方法,包括直接救助、个人发展、社区发展、种族和解和社会改良,而且行义和传福音并行,不是彼此单向的目的关系。另外,还提到制度化教会和"有机"教会的概念,前者是指在领袖带领下聚在特定场所的会众,后者包括所有基督徒,他们在世上作为个人存在于不同机构和志愿组织中,更好渗透在社会各层面领域,发展好社会改良。

  《慷慨的正义》读后感(四):公义与不持有

  信仰的第二阶段是行公义,帮助贫困和有需要的人,关心弱势群体。这需要有不持有的心态。

  不持有的生活,需要放下对事物所有权的迷恋,把重点放在合理使用上。基督教提倡物品和知识的共享,比如教堂里的公用《圣经》和赞美诗。但《圣经》没有明确要求人们“不持有”,只有在“不可贪心”和“论福”里面隐约提到。基督自己完全做到了,食物、交通工具(驴)、十字架时衣服也没留下、坟墓也是临时借的。《创世纪》指出:上帝赐给人类权柄使用世界上的资源,但没有赐给人所有权。所以,在实践上,放下对物品所有权的依恋,学会分享和租用的方法,这对行公义会有一定的帮助。

  特别思考一点:对纸质书的执着,会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加大而让书架书满为患,图书滞留在空间里,大部分的书很难重读。如果从不持有的角度来看,电子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去掉了书本的形式,留下了知识。

  文摘:

  一个人如何处置他拥有的财物,他的心便如何。

  不存在什么凡人。你不可能与一个必朽之物讲话。国家、文化、艺术、文明--这些都是必然朽坏的。与我们的生命相比,它们的生命只是像虫子一般。与我们开玩笑、一起工作、结婚,被我们斥责和剥削的,是一些不朽的生命。

  《慷慨的正义》读后感(五):用心关注边缘化的人群

  正义事正确的关系

  尽管它通常被翻译为“公义”(being righteous)。这个词即是tzadeqah,是指人所拥有的正确关系。圣经学者莫季耶(Alec Motyer)把“公义的”定义为“与上帝和好的人,所以他们也致力于让生命中所有其他关系都回归正确的位置”。

  恩典与正义的关系

  恩典和正义这两样事物截然相反。恩典是给人不配得的益处,而正义是给人们应得的。

  神所赐的东西太多且容易忽略不计. 假如你出生在十三世纪西藏的某座山上,而不是生在二十世纪的一个西方国家,那么不论你多么努力工作,你都不可能太富裕。如果你今天拥有金钱、权力和地位,这是因为你生在一个好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因着你的才华、能力和健康,但这些都不是你赚来的。简言之,你所有的资源最终都是上帝赐给你的。

  按步骤行. 弱势群体需要不同层次的帮助。我们称这些层次为: 救济、发展和社会改良。

  Tim队中国的观点. 中国基督徒不会放弃他们的中国人身份而成为别的什么人,但福音会使他们与自己的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他们可以批判自己文化中的偶像。

  ‘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现在你们富裕,就要补助他们的缺乏,到了他们富裕的时候,也可以补助你们的缺乏,这样就均等了。”(林后8:14)

  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有缺乏的,因为凡有田产房屋的都卖了,把得到的钱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着各人的需要来分配。(徒4:34—35)

  我邻舍的荣耀是一份重担,应该每日都在我肩上。这担子如此沉重,以至于唯有谦卑才能胜任背负,而骄傲的脊梁会被折断。……这不意味着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持严肃。我们必须喜乐玩耍。但我们的这种喜乐必须存在于认真对待彼此的人们之间(这实际上是最让人感到喜悦的一种)。大家没有轻率的言语,没有优越感,没有傲慢自负。而且我们的善行必须是真实的、付上代价的爱。虽然我们爱罪人,但要深刻地感受到罪的伤痛,而不只是用纵容来拙劣地模仿爱,正如轻率的言语是在拙劣地模仿欢乐一样。-刘易斯

  要知道,美国的国父们都很受圣经的影响。“上帝形象”的整个概念,正如其拉丁文imago dei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所有人内在都有上帝注入的某样东西。不是说他们在本质上与上帝是一体的,而是说,每个人都有能力与上帝相交。而这给他一种独特性,赋予他一种价值和尊严。而且,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永远不能忘记一点:上帝的形象是不分等级的。从高音区的白键到低音区的黑键,在上帝的键盘上都是重要的,而这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按上帝形象造的。我们有一天会学习到这一点。有一天我们会知道,上帝造我们是要我们如弟兄般同居,而且尊重每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因此,我们必须用我们所有非暴力的力量来与种族隔离制作斗争。-马丁路德金

  基督徒一旦运用信心,就可以自由地……穿戴他的文化,就像穿上一件合适的衣服。如果他愿意,也可以马上换穿另一件文化衣服,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19—23所说的。而且他还可以自由地欣赏基督之光如何从其他文化的不同表达中射出光芒来。这不是Tim说的.

本文标题: 《慷慨的正义》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78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些经历只会有一次《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