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7-08 08:29:4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是一本由汪培珽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精选点评:●读了此书与作者很有共鸣,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更会知书达理,家长用爱陪伴读书事半功倍,我是在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精选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是一本由汪培珽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精选点评:

  ●读了此书与作者很有共鸣,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更会知书达理,家长用爱陪伴读书事半功倍,我是在孩子快2岁开始陪阅读的,4年过去了,娃真的对书爱不释手,我们两也是以书为伴以书为友,只是我读书明白的太晚了。

  ●读的很感动。

  ●四颗星吧,理念是同意的,很有同感,但文笔一般。

  ●只要坚持给孩子念故事书,就没有不能爱上阅读的孩子

  ●浏览即可。核心就一点,每天给孩子读书,365天,天天坚持,坚持8-9年,孩子就爱上阅读了。无他!

  ●配合朗读手册,效果更佳

  ●收藏了私房书单

  ●2020book04很快看完的一本书,和尹建莉的关于阅读的观念不谋而合。最有价值的估计是她开出的书单,根据书单给许朵朵买了好几本,希望她喜欢。不管怎样,阅读的习惯要坚持下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进阶啦,这本很简单,更适合刚刚进入或者准备进入亲子阅读的爸爸妈妈们。(读过《朗读手册》和《幸福的种子》后完全没必要再读这本了)(亲子阅读从来就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但是很奇怪,很多这方面的书都是以对妈妈说话的口吻写出来的,只留一个章节教育一下爸爸,包括这本书)

  ●这本书延续了前几本书的风格,间或插了一堆主观推断和鸡汤。看的时候需要分辨清楚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大陆的不同之处。比如她认为正音班不需要在幼儿园学,因为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又要花大量时间学一遍。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大陆的学校,直接因为学生们在幼儿园学过类似的内容,从而缩短了学习进程。书中也有不少观点值得推荐,比如她认为很多日常生活中要交给孩子的道理,其实绘本书里早就有了,只是我们看的太少了。这给了我不少启发,坚定了我到处买书和借书的信念,同时也考虑,是否自己也去试着画一个绘本。作者还建议,给娃读绘本的时候,可以录下来,以后娃听了会很感兴趣,而且也可以让娃在绘本上画画,这样多年以后就是珍贵的记忆。这些都挺有意思的。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一):父母必读的亲子阅读指导书

  今日推荐两本亲子阅读书《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和《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这两本书是由台湾作家汪培珽所著,作者毕业于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的硕士。在九年的公职之后辞职回家带孩子,开启了亲子阅读与写作之路。并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孩子。 这两本书早在我妞刚出生的时候就在网上看到很多人的推荐。也属于亲子阅读启蒙之书。真正等自己看了才觉的很多的方式方法也同样有用在孩子身上。这本书不像其他书那样说一些理论的道理,很多都是教育孩子的亲身体验。所以看起来比较轻松实用接地气。 其中我学到的重要几点: 1.任何启蒙教育行为习惯养成都是在爱的基础之上。没有爱,一切免谈。即使对孩子要求再严格,也是收效甚微。 2.把买书当成一种预算投资。规划到自己的生活中,人往往会吃的穿的买买买满足自己欲望,其实书籍更是。 3.要想让孩子爱上书,家里一定要有书的环境,各种地方都要铺着书,让孩子触手触手可及。给孩子建立一个读书角。哪怕是一个小书架。一个小桌子。 4.父母自己也要看书,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父母给孩子做榜样,孩子才愿意去做。 5.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管现在孩子不喜欢阅读还是看动画片成瘾,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到一点就是耐心的去读。去寻找孩子的兴趣。寻找孩子感兴趣的书籍。 6.父母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一时阅读很容易,长久坚持下去就是要求要有恒心和毅力。父母长久的坚持不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意志。 影响我最深刻的几点吧!要想更好的去理解,还是要亲自去读原文章。

图文实拍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二):喂故事像喂饭一样,每顿都不能少

  汪培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因为她写的很多都是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而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家长共同的期盼,。 尤其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当中,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每天都会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做到全方位的一些教育。包括现在只有三岁的大儿子,我已经给他报了舞蹈班、音乐班、围棋班、武术班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 但是更多的时候会比较迷茫,不知道怎么样去教育,怎样才是对孩子好的。 平时因为孩子也看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但是大多数的书籍个人感觉想写的比较空洞,感觉大道理讲得比较多,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却并不是很实用。 但是汪培珽女士的书,对于我来说感觉是能够学到更多东西的。因为同样的她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她是把自己切身实效的一些教育方法,来传授给我们。而且她是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硕士,在投入职场9年后,决定放弃工作前途回家带孩子。带孩子6年后,又误打误撞的,开启了写作生涯。 之前读过她的很多书籍都是关于孩子的。 记得,第1次读她的书也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这本书,能让我起到很多的共鸣,因为我也是两个孩子。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都以经济压力大为理由,而不生,或者说只生一个孩子。当别人问我几个孩子,我说两个的时候,有很多的人表示不理解。但是我也想说,两个孩子的乐趣是你们一辈子也无法体会到的,后期又读过她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也让我获益良多出。 这本《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完以后又让我体会到了很多培养孩子方面的心得。 其实在本书里面的一些观点,在她其它的文章里面也都有提过。在很早的时候,我就受到汪培廷女式的启发,每天晚上在睡觉之前,都会给宝宝去读一些故事。更多的去读一些英文故事,当然也会帮助他翻译。还有很多的绘本,尤其是图画书是孩子最爱看的。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去给他读一些图画书,这样在看图画的时候他会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就像之前的一本画本,叫什么名字我忘了里边讲述了鳄鱼的成长过程。当小鳄鱼刚刚破蛋而出,蛋壳还在身上的时候,孩子告诉我妈妈你看小鳄鱼和我一样,还带着尿不湿呢。当时是非常好笑,也非常佩服他的想象力。 其实就像书上面说的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循序渐进,一口吃不成胖子。孩子也是一样,每天去读一点,积少成多,慢慢的累积就可以了,一定要有耐心。而且在读的时候,最好能去找一些自己也喜欢的一些书籍来读。因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去用心,去跟孩子去沟通,去一起去学习。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三):坚持讲故事对孩子帮助很大

  最近阅读了一本关于亲子教育的故事书,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非常有趣,《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这样的标题是不是很吸引人的眼球,确实看到这样的书名,心里面其实也明白大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可是还是想要具体的了解一下,作者到底会讲出什么样的故事那。带着好奇心理,翻开了这本故事书。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的作者是汪培珽,作者有着在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的经历,并且在银行职场工作九年,之后毅然决然的决定成为全职妈妈,这中间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相信读者在阅读了作者的一系列书籍之后,就能够找到答案。作者有着一双儿女,并且在用心陪伴孩子成长,同时将这些亲身的教养经验整理,出版成书籍,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启迪。

  在 本书中,作者主要强调了自己孩子的所有好的生活习惯,也都来自于自己的自律方式,也就是给孩子不间断的讲故事,也就是喂孩子故事书,把喂故事书比喻成喂牛奶也许更加容易理解。作者在除了出版本书之外,还有一封给读者的信,在信中作者发自肺腑的道出了一切,那就是很多的父母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能够持之以恒的却寥寥无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那。其实不仅是给孩子讲故事持之以恒的寥寥无几,就是再简单的一件事情,想要持之以恒的去坚持,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作到坚持喂孩子故事那。作者给出了一个好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制作了一个小册子,在这个册子里面,作者推荐了一些孩子的读物,根据不同的年龄,适合不同的孩子群体。这些读物都是非常优秀的,适合孩子成长的。作者还制作了三百六十五天的表格,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打卡记录,通过这个打卡记录,可以督促自己去坚持给孩子喂故事。同时也可以让孩子监督自己,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孩子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监督者,尤其是他喜欢的故事,每天都会提醒自己去讲故事,这样就是在自己非常疲惫的时候,看到孩子殷切期望的眼神,相信你也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故事书,开始给孩子将故事。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好办法,可以帮助你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情,这也是作者多年的心得体会,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亲子教育书,在书中,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介绍了这个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如果每个读者都能够认真的学习其中的方法,相信对于教育孩子会大有帮助的。很喜欢这本书,很实用。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四):喂故事而非讲故事

  感谢汪培珽,感谢能读到这本书。我认认真真读了你的信,感动于你的用心。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上,我将以你为榜样,也相信会有更多读者加入我们,并肩前行。

  汪培珽的系列书,我第二本看的是《喂故事长大的孩子》,也是四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看故事书、听磁带故事(当时还没网络),故事书里的精彩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懂。带完一届孩子的我,又重返一年级,家长们常常会让我推荐适龄书籍,而我发现自己看的书也不够多。小时候条件有限,长大了忙于功课、上课,静下心来看书时间不多。好在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宝贝,我会克制不住买很多很多绘本故事,读着读着,自己比孩子还感兴趣!也许是我长期和小家伙讲故事的原因,牛奶21个月的时候就能讲一长段很连贯的话,条理清晰,还能用上关联词,我很惊讶!生活小事中,他时不时能从听过、看过的故事中找出相关事例来提醒周边的亲人,什么是不能做的,哪些事发生了该怎么做;还会在自己某件事做错了,抛出一句故事中的话,来告诉我自己哪里不对。正因为故事书有如此大的魅力和影响,我一直坚持讲,坚持给孩子看。虽然小家伙还是更喜欢车车,但是睡觉前谁能不能阻挡他一颗要听故事、看故事的心。我希望孩子能更爱看书,为此我向这本书取经,把几点感受分享给大家:

  1. 把故事书当牛奶“喂”,照三餐外加点心和宵夜,每天不间断。

  一直觉得自己每天坚持给孩子讲故事,已经比寻常宁可刷手机、送培训班的家长用心了,但与汪老师如此大的喂故事量,我还是需要反思和努力。

  2. 不用说教,念故事就好。

  牛奶外婆经常说:“你儿子今天什么没做好,你讲故事的时候记得把正确做法渗透到故事里,教育一下他。”其实我想说的和汪老师一样,现在的故事书哪用编,每个故事都有其内在的道理在其中,何须我们再自己拎出来讲。每本书有自己的特定主题,先通过故事动人的情节,引起孩子的兴趣,自然而然,我们和作者想要传递给孩子们的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深入孩子心中。何况,现代出版业这么发达,我们想教孩子的东西,不论是什么样的议题,都能在故事中找到。所以重点不在故事书怎么念、怎么选,我们缺的是一颗“热忱和渴望”的心,一颗坚持和孩子共读的陪伴之心。

  3. 不间断地帮孩子念故事书,从愈小开始愈好。

  书和我们不是天生就互相吸引的。帮孩子念故事书,就跟商品在做广过一样,只要广告播的够久、够好,我们就会愈发认同这项产品的可信度。同样的——只要父母的故事念得够久、够多,孩子就愈能发觉书本带给他们的愉悦感觉。让孩子爱上书本,主动阅读的秘密就是父母不间断的帮孩子念故事书,而且从愈小开始愈好。

  家访的时候,经常有家长问我:我们拼音零基础,我们的孩子上小学会不会很吃力?我会问:“你们家喜欢看书吗?平时听多久的故事?”在我教学生涯里,我和汪老师一样,觉得从小饱听故事书的孩子,一定能够从容面对各种学习,因为故事里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语汇基础,在大量故事书长期沐染下的孩子,能差到哪去?

  一写就收不住,我觉得一本好书,每一页都值得反复看、思考,汪培珽的系列书就带给我非常强烈的感觉,我就不继续剧透了。愿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有价值的书,在书中有所悟,并能在生活中应用。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五):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三大心法,爱与耐心比方法更重要

  妈妈带女儿和儿子去书店,正在为孩子仔细挑选绘本的时候,小儿子捧了一本日本画风的故事书《弄丢饭团的小妇人》,执意让妈妈念给他听。 虽然这本书不是妈妈喜欢的风格,但因为儿子喜欢,坚持要念,坚持要买,妈妈都一一答应了。 把书买回了家,念了好多次后,两个孩子竟然将故事当剧本,演了起来。 渐渐的,妈妈也喜欢上了故事里的小妇人,喜欢她无论面对什么人生困境,都能“嘻嘻嘻”笑个不停的乐观态度。 也是后来妈妈才发现,儿子挑选的这本书竟然还获得过美国凯迪克金奖。 而这个故事是汪培珽老师的真实经历,她把这段经历写进了《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并总结到:“弟弟当初为什么挑上它,至今还是个谜。不过,听愈多故事的孩子,你后来会发现,他们的判断力也会变得愈敏锐,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见解。” 给孩子读故事的好处当然不只这一点,听故事长大的孩子,他们会拥有更大的词汇量,懂得更多与故事相关的背景知识,他们会拥有一颗想要阅读的心,拥有学习的热忱,还有坚实的语文基础。 当然,给孩子读故事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品格。家长不需要滔滔不绝的给孩子讲大道理,只要讲故事,孩子自然而然就会从故事中学会诚实、勇敢、自信、谦虚、分享、友爱、努力、责任、合作、乐观等等优秀的品格。 自然的,那些很难向孩子解释的人生态度,比如,为什么每天都要刷牙?什么是死亡?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故事书里统统都有。 而一个可以静下来听故事的孩子,他的专注力一定不会差。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大能力,比如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思考力、观察力、幽默感,都可以通过故事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 甚至,如果你想给孩子进行美学教育,给孩子读故事也可以帮你实现。 一本本经典的绘本,就像一个个小型的画展,他们大都是美术大师或艺术家的杰作,不仅仅百看不腻,还可以熏陶孩子对美的感觉。 听故事与美育,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既然给孩子读故事书有这么多好处,汪培珽老师主张:“把故事书当牛奶“喂”,照三餐外加点心和宵夜,每天念给孩子听。”她写下这本《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向更多家长普及自己十几年的育儿经验。 汪培珽老师不是传统意义的育儿专家,毕业于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MBA硕士的她,在工作和孩子之间,毅然选择了孩子,放弃9年职场经验,成了一位全职妈妈。带孩子6年后,她又把自己的教养经验总结成课程和书籍,分享给无数需要学习的爸爸妈妈。 所以,在这本《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没有理论,也没有大道理,统统都是一个妈妈真实的经验。 在汪培珽老师看来,让孩子爱上读书的心法有三:第一是爱,第二是耐心,第三才是具体的方法。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爱上阅读,不妨跟随我一起来学习这三大心法吧。

  ●01 讲故事的时间就是爱的时间

  2019年期末考试前,一位家长朋友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文字。 上二年级的女儿问她:我的同学苏苏说,如果这个学期考不好,妈妈就不喜欢她了,就不会让她再去学游泳了。妈妈,如果我考不好,你会不喜欢我吗? 妈妈回答说:无论你考得好还是不好,妈妈都喜欢你,你喜欢去做的事情,妈妈也会支持,这跟你考试成绩没有任何关系。你只要好好学习,用心考试就好了。 很多时候,所谓的无私的母爱、深沉的父爱,也附带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因为我爱你,我为你付出了很多,所以你必须取得好成绩。因为爱你,为你规划了一切,所以你必须按我的期待生活。 然而,这还是爱吗? 爱不是强求,不是控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应该是亲子关系、生命延续的自然衍生,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发自内心的喜欢。 弗洛姆说,爱是一种能力,成年人的爱是付出,而不是索取。 那以爱为前提的教育就必然不是强制性的,更不应该以父母的需求为中心,而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陪伴中,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施加的影响。 而给孩子讲故事,就同时兼具“爱”与“教育”两大功能。 把孩子抱在膝头,耐心地给他讲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的故事,这样的陪伴绝对会成为孩子最温暖的回忆,足以温暖他一生。 而这段亲密无间的岁月,不只会留在孩子心中,还会成为孩子和家长之间共同的回忆。 虽然一个又一个故事讲下来,会让家长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但是看到孩子满足的眼神,听到他轻声的感叹,听到他快乐的笑声,看到他在故事陪伴下的成长,这一切都会成为家长幸福的源泉。 所以说,读故事的时间就是爱的时间。这样时间越多,就相当于往孩子爱的库存中,存储了更多的爱。 在作者看来,“爱的库存”就是父母想要教养出好孩子的关键所在。“给孩子爱的库存越多,孩子愈容易教导。或是说,孩子愈愿意被教导。” 而故事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丰富的色彩,丰富的情节,丰富的形象,有朴实无华,深沉内敛,也有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听一个好故事就像品尝一道美食一样,是有滋味的。每天都在有滋有味的故事中浸润长大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必然是充盈美妙的。 然而,现实中很多家长更重视的都是那些有形的,可以被考量的方面,比如学习、特长、语言。 而对于无形的方面,爱、自信、健康等等,不是完全忽略,就是一拖再拖。 其实,养育的基础就是爱,用作者的话来说:“没有爱,一切都免谈。” 所以,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先拿出足够的爱,一本一本,给孩子讲故事吧!

  ●02 耐心,耐心,耐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句“要赢在起跑线上”毁了多少孩子的童年。 现在很多家长明白了,要赢在起跑线上,最该努力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因为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作为没有任何考核就上岗的家长们,他们对于养育这条路的未来是迷茫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才真的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他们太着急了,等不及孩子按照规律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等不及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好自己的路。 他们必须把孩子送进一个又一个辅导班,看着孩子忙碌起来,才能抚平他们内心的焦虑。殊不知这样才真的毁了孩子的童年,也毁了他们的未来。 耐心,耐心,耐心。耐心对每一个养育者来说都顶顶重要。养育是一场试炼,考验的就是家长的耐心。 给孩子读故事,让孩子爱上阅读,也需要家长拿出无限的耐心。 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对故事的反应会各不相同,爱上阅读的时间也会有长有短。家长需要耐心等待,等待孩子对故事有反应的那一天。 而读书从来就不是可以速成的事情,必须每天坚持,持之以恒。 特别对于小孩子来说,讲故事的行为一旦中断,隔个三五天或是更久,孩子就会淡忘之前的感觉,读书习惯的培养就相当于从头开始。 所以,坚持每天都要讲故事,家长要付出极大的耐心。 而如果你想要看到成果,看到故事对孩子的积极影响,你就要用更大的耐心去等待。毕竟,每一朵花开都需要时间。 当然,如果孩子爱上了故事,就更需要家长们备足耐心。 因为,学龄前的孩子总喜欢反复听同一本绘本,反复听个几十遍都不会腻。 一个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他对故事的需求量也是极大的。他不仅会缠着你,让你每天给他讲故事,而一旦讲起来,你不喊停,他就永远听不够。 所以,想给孩子读故事,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们,请先拿出十足的耐心吧!

  ●03 方法很简单,最重要的是行动

  或许有很多家长已经等不及了,又或许很多家长开始就直接跳到了这一部分,他们急着知道具体该怎样给孩子讲故事。先别着急,因为在给孩子讲故事前,你还需要学会怎样选书。 选书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婴儿书不必买太多。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玩具书、布书、立体书、洞洞书,这些书极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当然可以作为孩子最初的启蒙读物。 但孩子的成长速度很快,这种书不必买太多,几本就够了,因为孩子可能很快就不需要了。 第二,一定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你认为孩子可能理解不了的内容,或许孩子可以很轻松地接受。所以,每次选书的时候都要挑一两本超越孩子现阶段阅读能力的书,看孩子是不是能够成功接受,即使不可以也不用灰心,因为很快孩子就可以成长的那个阶段了。 第三,为孩子选择故事书,千万不要以孩子的喜好为依据。因为孩子总是喜欢选择那些他知道的,跟动画片有关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往往只是把动画内容简单的转化成了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完全无法与经典绘本故事相提并论。 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你喜欢的故事。因为只有你喜欢的故事,你才会更愿意给孩子读,可能坚持每天都读下去。 第四,买给孩子的书,家长最好先看一遍。一般的绘本故事内容并不多,看一遍也花不了太多时间。看的时候,不仅要看文字是不是优美简洁,也要看故事是不是完整,还要看看画面和排版。即使你不懂构图和排版,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眼缘的书,看着舒服喜欢的来买。 第五,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怎样选书,冒险类的故事可以是很好的选择。 第六,你也可以选择那些获得过大奖的作品,比如国内的国家图书奖、丰子恺儿童图书奖、信谊幼儿文学奖等,国外的美国凯迪克奖、美国图画书大奖、国际安徒生大奖、英国格林威大奖、德国绘本大奖、美国图书馆协会好书奖、《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童书。 第七,购买套书要慎重。因为一整套书可能有几十本上百本,虽然可以帮选出的父母节省时间,但一整套书中每一本书的质量并不相同,很有可能会买到不好的故事书,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买了书,接下来就要念故事给孩子听了。买再多书不读,一切都等于零。 给孩子讲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坚持,上面已经讲过,我们在这儿不再重复。 给孩子读故事,你可能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看图说故事,第二个阶段是照本宣科。 看图说故事就是看着图,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讲解。因为孩子太小的时候,特别是在婴儿期,他没法耐下心来听你念完书上的文字。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先把书看一遍,或者在讲述的时候将上面很少的文字浏览一遍,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讲解。 家长都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你可以按照孩子的喜好来讲,讲讲文字的内容,讲讲画面的内容,讲讲细节,讲讲你想到的东西,逗孩子笑一笑,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爱上读书就不是一件难事。 所谓照本宣科,就是一字不落的把故事书上的文字念出来。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养成了听故事的习惯,有一颗爱听故事的心,你就不需要延伸,不需要夸张,不需要表演,只要讲故事就好。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精彩。 而给孩子念故事书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投入也要专心。因为你的状态会影响孩子的状态,你的心不在焉也会让孩子失去对书的兴趣。一本不能感染你的读物,又怎么可能感染到孩子?一个自己都不爱读书的家长,又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呢?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当然是越小越好,但也不是说孩子长大了就完全没有机会。在孩子还没有完全独立前,任何时刻你想要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 想让孩子爱上读书,作者还给出了6个绝招: 第一,让你的家中到处都是书。 第二,开辟一个展示区,让故事书露脸,孩子会更像倾向于选择这些展示出来的书。 第三,经常带孩子去书店。 第四,给孩子不用睡觉的特权,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度过。 第五,做孩子的榜样,父母也要读书。 第六,花儿超出想象的钱帮孩子买书。 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那就耐心等待,你的孩子早晚会变成一条书虫,他会在书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成长为你期待的样子。

  最后的最后,最想说的依然是爱。 作者也说:“喂故事书,就等于拿爱给孩子吃。如果光听故事就可以长大,那故事里的营养成分,就是爱。” 如果你爱孩子,就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陪伴她吧,你一定不会后悔今天做出的这个选择。而如果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阅读就会成为他们随身携带的精神避难所,帮他们在人生低谷时重新获得勇气和力量。

本文标题: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64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读后感1000字愤怒的葡萄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