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真好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7-07 08:29: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9

《认识你真好》是一本由meiya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认识你真好》读后感(一):能读到你的书,真好心理学治愈系书籍。作者虽然不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咨询师,但是看她的书,我真的看到了成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锦集

  《认识你真好》是一本由meiya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一):能读到你的书,真好

  

心理学治愈系书籍。

作者虽然不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咨询师,但是看她的书,我真的看到了成长,看到了精神成长,心灵成长,看到了真实的生活,不是满篇对于自己的骄傲或者透露自己一大堆生活隐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是让人非常舒适的沟通,非常专业的聊天。推荐的书籍电影里面也有很多我曾看过并喜欢的,比如老友记。作者提到一段老友记里面,Joey和chandelier一起养了duck,结果Joey出去吃饭,被C吵了,“你每天都出去玩乐,我一人在家里带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二):遇见更好的自己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一直以来是我很喜欢的一本心理学书籍。它主要是一本自我修行的一本书,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认识你真好》也算是一本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作者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所以作者在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会结合自己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能够让读者对文章的一些观点浅显易懂,更好的理解书籍内容。 有一句话说:情商高的人,让别人开心,智商高的人,让自己开心,情商和智商都高的人,让自己和别人都开心,而,情商和智商都不高的人,让自己和别人都不高兴。 我们都想成为那个情商和智商都高的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谓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我看来,就是能让别人和自己都高兴的人,就是拥有情商和智商的人。 这本《认识你真好》共分为四大部分,但我认为,它其实在讲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自己,一部分关于家庭。家庭部分又包含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作者在第一章提出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她说人人都应该具备见好的思维能力。所谓“见好”,就是发现身边美好的事情。发现别人的优点,发现并认同别人的付出。 作者在开篇讲了一个来自陌生人帮助的案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来自陌生人和不太熟悉的人,给予的帮助和善意。同时,我们也会立刻对这些帮助和善意表达感谢。而真正让我们忽略的是来自于最熟悉的人的善意。 作者讲了几个与她相关的例子,这些都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比如爱人主动会为你打开车门。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那些每天都会发生,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都是别人在付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感谢他们为我们做的事,反而理想当然的接受。 家人可以理解,但是别人就不一定,特别是在职场中。 家庭关系应该算人际交往中最重要,最原始,最复杂,也最不可避免的关系。特别是结婚以后,不仅要维护自己家人的关系,也要维护爱人一方的家庭关系,如果有了孩子,还有亲子关系。 这本书占比比较大的就是家庭关系了。作者再讲观点的时候,列举了很多我们熟悉的案例,而这些案例,一部分来自生活,一部分来自影视剧。 所谓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不仅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还要敢于挑战,敢于走出舒适区。 最近大火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无论在节目中呈现了什么样的状态。在我看来,她们都是最好的自己。 在拥有了财力和名利之后,有的人会躲在里面过一辈子,有的人会不断挑战自己,尝试各种可能性。 不能说哪一种更好,但是敢于挑战的人一定是最具魅力的人。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三):愿你不受羁绊,自由如风。

  由于读研时选择的教育学专业,因而也接触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心目中的心理学都是枯燥难懂的。但是meiya老师的《认识你真好》给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让我忽然产生“原来心理学也并非都是枯燥乏味的”的想法。

  《认识你真好》全书分为人格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人生感悟着四个部分,旨在帮助人建立:稳定而成熟的交往模式,深度而高效的人际关系,持续而和谐的家庭氛围。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文字比较平淡,读着读着却恍然平平淡淡这本书最大的特点。由于作者是心理咨询师,有着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因此作者擅长用平淡的语言将生涩难懂的心理学道理讲清楚,用平凡的文字将真实的心理学案例娓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引起人的共鸣。大多数人都属于“群居动物”,然而我们却经常在家庭、交友、婚姻、职场等人际关系中受到羁绊,那么该如何在羁绊的生活中找到自由,这本书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而在所有的启发里,最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是“个人成长”部分里。初识“见好”一词,觉得新奇,什么是“见好”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能够看到生活中哪些好的、善意的、正面的人与事的能力。这就让我想到:刚入职的时候,我看到学生不写作业的现象就很生气,看到学生在班里跑来跑去的场景也很生气......于是我时常发火,这样的结果导致他们越来越怕我,我与他们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厚。后来,我突然意识到了这种做法的不恰当,我努力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比如,不爱写作业的那个学生他特别热爱劳动,每当班里有劳动任务的时候,他一定是第一个把小手举的高高的。比如,面对那个爱在班里跑来跑去的学生,我也不再是怒火滔天,其实这都是属于小孩子的无知无畏的特质啊,所以才需要我去引导他们告诉他们在班里跑来跑去这是危险的。现在,我对待学生不良行为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再将怨气怒火放在他们不好的行为上,而是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他们好的行为来鼓励他们改正不好的行为,就这样,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现在我遇到《认识你真好》这本书,我才知道这便是“见好”,渴望被人看见你,被人夸奖、赞美和认可,这是人性的需要,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去练习看到对方身上好的部分,学习去赞美和认可对方是很重要的。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虽然很平淡,但却处处充满哲理,比如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但是在《认识你真好》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我在生活中就掉入了“全或无”的思维陷阱里,觉得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完美,往往,这就导致了我的拖延行为。那以后,我就要逐步改变我的思维,从“要么不做,要么做到完美”转变为“利用碎片化时间,做一点是一点”。

  从家庭到爱情到婚姻到职场,我们每一个人一定遇到过许多困惑和纠结,但这些你都能在《认识你真好》这本书中找到共鸣,甚至是解决方案,期待我们都能在岁月中不断成长,不受羁绊,自由如风。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四):婚姻是一场属于个人的独立修行

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之中,而每时每刻又会因关系产生诸多困扰。今天读《认识你真好》这本书,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通过解读与自我的关系,与伴侣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期待帮助我们建立深度而高效的人际关系。

人生最难翻越的是生活,当下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糟

叔本华说:“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谁不是一边叹息生活中的不满,一边羡慕他人的理想生活。记得前些年大部分时间奉献给出差的时候,特别渴望找个清静的地方呆在那里,只要不坐飞机、赶动车就好;如今忙于照顾年幼的婴儿,又不时开始想念忙碌折腾的日子。今天在小区遇到一位妈妈,这位妈妈每天下班后都会准时带着宝宝出门遛弯陪伴孩子,然而她还是非常想全职陪孩子,每天都处在深深地焦虑与纠结之中。

作者在书中分享到,

“ 生活是座无法越过的高山。生活是最难的,因为它无处可逃。”

当你厌倦了大城市的高压和喧嚣,回到小城市又不满它的缓慢和一成不变;当你厌倦了婚姻的单调和乏味,又忍受不了单身的孤独和动荡。当你厌倦了要出去工作陪不了孩子时,又忍受不了生活品质的大幅降低。当你终于过上了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不久又会去纠结另一种选择是不是更好!

与其这样纠结,不如告诉自己,此刻的生活就是我选择好的和能够负担的生活,我们没有拥有的生活其实自己没有那么想要,而且也负担不了。

梭罗说过:“你必须活在当下,乘着每一个波浪前行,在每一刻找到你的永恒。傻瓜站在他们的机会之岛上寻找另一片陆地。没有别的陆地,除了这一生,没有别的生命。”

当下的生活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总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点什么,离理想的生活更近一点。比如,你怕自己在家与社会脱节,不如每天再忙都挤些时间读读书,写点文字;你想全职陪伴孩子暂时不能如愿,不如多去学习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苦于如何逃避,不如活在当下,苦也罢,乐也好,让光进来,你就置身在美丽的风景之中。

好的婚姻离不开更多的自我关怀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由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离婚率大幅上升,连预约离婚都要线上抢号。夫妻之间越有更多时间相处,反而发现自己越难感受到幸福快乐。纠其原因,我们每个人都对另一半抱有很多的期待。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个观点,现代婚姻若想长期维持,需要更多的自我满足。

当一个女人不再将个人心愿被满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从被动等待他人的施与到主动选择自己来满足自己、爱自己,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行动去满足内心的那些愿望时,她就会感觉幸福。而且这种幸福不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而是能够长久持续下去的。因为,它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长在身体里的能力。

这种长在身体里的能力与临床心理学博士里克·汉森在《复原力》一书中所描述的复原力基本吻合,他这样定义复原力的重要性,

“你无法总是依靠外部世界、他人甚至你自己的身体,但是可以依靠那种根植于神经系统中的持久的内在力量。复原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创伤和损失中恢复过来,而且能够培养我们的幸福感,以及对幸福、爱、平和的潜在感知。”

无论是在婚姻中,还是亲子关系或工作关系中,自我关怀永远是第一位的。作者分享到,一个没有自我满足能力的人,在婚姻中必定会外求;不懂得爱自己,就想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没法靠自己赚到足够的金钱,满足自己生活所需,就想找个有钱人让自己依靠;没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想找一个人为自己实现梦想……而找不到满足自己的人,就永远生活在失落与失望的残缺感中。

所以,在婚姻中,学会自己成全自己,这种感觉其实很美好,更踏实。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五):破解人际关系难题,当代女性交往宝典

  

作为当代中国女性,要面对的人际关系难题太多了:总是不自觉的否定自己,无法客观认识到生活中难免遇到的问题,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会遇到这些问题;下意识的否定自己的伴侣,总是觉得他这里那里不好,越看越不顺眼,一场吵架在所难免,但是吵过之后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没有办法处理好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和伴侣之间的问题会事无巨细的全盘告诉父母,无意间破坏父母和伴侣之间的关系;没办法正确对待别人的目光,总是妄图讨好所有人......以前苦于没有好的办法,我总是在忍受这些问题,下意识的逃避。读了这本《认识你真好》之后,才意识到这些难题可以被破解,只需要我们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认识你真好评价人数不足meiya / 2020 / 江苏文艺出版社

这本《认识你真好》的作者是meiya,是一名畅销书作家、心理咨询师。作为一名当代中国女性,她也会遇到很多人际交往问题:在成为心理咨询师以前,缺少“见好”的能力,总是能找出各种各样的毛病;也会和伴侣吵架,独自生闷气;也曾经因为父母的批评而伤心难过。meiya老师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了自身经历、咨询案例,从个人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人生感悟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的给出了人际交往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本《认识你真好》又有理论知识,又有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轻松读懂,容易学会。

培养“见好”思维,拥有透视美与善的眼睛

“见好”就是一个人能够看到生活中那些好的、善意的、正面的人与事。不知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总是习惯用一种批评、嫌弃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伴侣、孩子,甚至是自己。这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有关系,老一辈的父母不会当面认可自己的孩子,习惯的做法是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是谦虚的表现,也是一种社交上的安全策略。父母的做法我们无法改变,过往的伤害已经形成,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从现在开始,可以尝试找到孩子、伴侣或者自己身上的10个优点,学习用肯定的、善意的思维去观察和看待事物,改进人际关系,拥有透视美与善的眼睛。

应对生活中的摩擦,学会建设性吵架

在很多夫妻的日常相处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摩擦,进而导致一些争吵,我甚至曾经认为吵架是夫妻之间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不过,有的夫妻争吵之后反而会更加亲近,而有的夫妻之间则会因为差异吵到要离婚的地步,到底该如何合理应对生活中的摩擦呢?如何吵架才能有建设性呢?Meiya通过讲述了她和丈夫大卫的一段小故事,给出了几个建设性吵架的建议:1、谈自己的情绪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对方。2、学会理解、分析和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3、不争对错,而是真正看到并接受彼此的差异。4、懂得适时的做出妥协和让步。5、争吵之后愿意复盘,愿意一起努力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划分亲子关系界限,实现有情感连接的独立

Papi酱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曾经说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排序:自己>伴侣>孩子>父母。这段话曾经在当时引发了很大范围的讨论。的确,papi酱的排序与中国传统的婚恋价值观是相悖的。传统的婚恋价值观是重亲子而轻亲密的,很多家庭中将亲子关系看得比夫妻关系更加重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丧偶式育儿”、婆媳矛盾等家庭问题。孩子不独立,父母不放手,该离开的不离开,该连合的不连合,家庭悲剧就会不断上演。父母与孩子都应该做到一种有情感连接的独立——彼此独立又饱含亲情。做孩子的不要老想着靠父母解决问题;做父母的不要插手孩子的生活,也别要求他花很多时间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读过这本《认识你真好》之后,我想起心理咨询师胡静老师在一堂课上说过的话“人生是很苦的,你不在这里苦,就会在那里苦,不如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吃些苦”。以前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现在却对这句话有了一点理解:人际交往中难免遇到难题,这些难题会困扰你、折磨你,如果能够花一点时间,分一点精力,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练习一些心理学技巧,就能够顺利解决这些难题。你可以选择吃人际关系中难题的苦,也可以选择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苦,但是显然学习一些知识,能够让自己更顺利解决人际关系难题,是一种更有意义的苦。别再苦恼于人际关系的难题,走出舒适区,多学习一些知识,最大限度地在现实中过得自由和快乐一些吧!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六):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不是樊胜美...

我不是经常追剧,但是看过一部《欢乐颂》,其中樊胜美的人设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到现在也无法忘记。因为我有一个女友,她的经历和樊胜美太相似了,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家庭的遭遇…她常常落泪并追问,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可是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是对她有很深的同情。我们没法选择原生家庭,没法选择父母,面对生活无止境的折磨,难道就无计可施了吗?

幸运的是,最近我内心的这些困惑:自我、家庭婚姻及成长的烦恼,都得到清晰梳理,而答案就在《认识你真好》这本书中。

01/亲子关系中的独立人格和界限

父母与子女,因着血缘的纽带,该是这世间最亲密的人吧,可是有多少人打着亲情的旗号,掠夺,控制乃至伤害。樊胜美绝对不是少数的存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都需要培训,而中国的父母,大多是随意上岗,事实上并不具备执业资质。

meiya在《认识你真好》一书中,深度解读了落后的封建余孽观念:重男轻女。

重男轻女的家庭模式对整个家庭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对男孩的重视,看起来男孩获得了更多的爱,其实是被父母控制和剥夺了成长的能量,变得没有生命力。对女孩的轻视会造成女性内在的恐惧不安,低自我价值感,自卑无力,容易一生都活在阴影中。

这样的父母是无知无畏的。成长中重大的缺失,让儿子变成废物,也使樊胜美们失去独立人格和界限,面对无理甚至无耻的要求,不会说出:不。精疲力尽地奔忙,换来的是更多的无理要求。仿佛一切都是她的任务,命里注定被蚕食剥削。另一方面虚荣心也在作怪,硬撑着不肯说出自己的苦,爱装成功人士。与家人没有有效沟通,以至于失去自由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亲子之爱,不要成为束缚的枷锁。有底线有界限,互相理解,互相成就,而不是捆绑着同归于尽。

02/亲密关系中的认知误区

女性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受伤,更需要爱和安全感,所以我们不停地找寻温暖。《认识你真好》这本书不拘泥不附会,不是鸡汤,而是药。meiya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部分人都存在的认知误区:爱我就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在恋爱和婚姻中,有很多人竟然是在找爸爸找妈妈。

“我渴了,老公不会给我买水喝,外面冷,我出门,也不会给我加衣服。他一点也不爱我。”

meiya指出谈恋爱,是找伴侣,不是找父母,找保姆。也许是家庭的教育或者言情剧的影响,我们常常犯这样低级的舍本逐末的错误。婚姻是两情相悦相知,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分享生命中的美好。一味把对方当保姆,让对方给你系鞋带、端茶倒水,那不是爱,是扭曲和幼稚。

很多人心理的情感发育停留在婴幼儿期,不懂得爱与被爱,把依赖和懒惰当作理所当然,放弃了成长和相互滋养,这样的感情和婚姻注定走向失败。meiya说婚姻不是避难所,婚姻并不能拯救自我缺乏力量的人。高级的情感最终变成精神和意识,低级的情感只能沦为脾气和情绪。女性朋友还是要自律自强,做一个情绪稳定、思想成熟的人,从混沌的心理泥沼中自我救赎,继而掌控你的感情生活。

03/个人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每个人都是带着伤前行,一个心理医生说:“控制症状到不影响正常生活”就算治好了。心理咨询或治疗的目标就是教人“带着问题去生活”。这天底下,不存在完美的人,人生苦短,一翻一覆兮如掌,韶光易逝。退缩与恐惧,掩盖和妥协,都不会使问题消失。不管现实是岁月静好还是差强人意,成长是持续一生的必修课。

《认识你真好》这本书中告诉我们:人生是由那些微小而有力量的改变决定的。

学会减弱完美主义倾向,将你的理想、梦想、宏大的目标做出分割,分解成小目标,然后不再拖延,付出行动。

一个习惯于抱怨而从未采取行动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改变就在当下这一刻,答案就在你的选择和行动中。提高你的境界和眼界,不然你的三观将被七大姑八大姨左右,在荒谬的偏颇的价值观绑架之下,每走一步都是尴尬痛苦,有如被凌迟。

《认识你真好》是良师,也是益友,有理有据娓娓道来。因为作者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书中都是真实案例解析,并非枯燥理论堆砌。所谓“上医医心”,感谢meiya帮我们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际关系,剔除心理脓疮,抚慰新伤旧创,实现“自由又美好”。

结语:

乘风破浪的姐妹们,职场上披荆斩棘,家庭里鞠躬尽瘁,我们都是超人,在与所谓命运交手、僵持至和解的过程中,我们真的需要专业的帮助,心理的成长和健康就像免疫力,有的话会轻松安全很多,没有,我们也要想办法获得。愿你出走半生,不是樊胜美,不是祥林嫂…

心理咨询师meiya的作品教会我们调整重建心理和处世模式,从原生家庭到婚姻及社会,无可回避的困惑纠结,《认识你真好》中都有脉络清晰的指引。认识你真好,真好!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七):面对现实的重压,要懂得为自己争取片刻的温柔与喘息

  某一天深夜,我接到一个女朋友的电话,她说自己喝多了,胃很难受,但是神智很清楚,借着酒劲,她才敢和我打这通电话。

  她说,她好想好想离婚啊!她和丈夫从生了孩子之后,就开始无性婚姻,如今已经六年了,刚开始她会做各种各样的努力和尝试,可是最后大多都失败了。她还提出和丈夫一起进行婚姻咨询或者性心理咨询,明明答应的丈夫在赴约前却变卦了。

  无性婚姻进行到第一二年的时候,她自己还有需求,但是现在她感觉自己连性欲好像都没有了。白天她忙着工作,下班之后就是带孩子,而丈夫的世界就是没完没了的加班和不加班时候的打游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方和你就像两个世界的人,没法进行真正的交流,你的感受、需要和想法也是他永远也不能理解的东西。

  她最后哭着对我说:我在婚姻里,真的好窒息好孤独啊!

  电话这一边的我因为心疼,控制不住地跟着掉眼泪。

  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一个工作日,丈夫和我说,他们同事几个午饭的时候聊天,一个女同事吐槽自家的老公,说每次放假出游,两个人必定会吵架。因为每次出门自助旅行从提议、选择目的地到规划路线、做攻略、订酒店、选餐馆、每日行程安排等全部都是女方一个人在做。旅途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酒店空调坏了,开车迷路了,孩子闹腾了……一旁的丈夫不仅帮不上忙,还爱抱怨和指责她,真的是一枚妥妥的猪队友。

  因为内心实在难以平衡,每次在旅行快结束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和丈夫大吵一架,没想到这一次丈夫却说:“我愿意和你一起出来,事事让你做主,听你安排,已经做得够好了,你还想要我怎么样?”气得她都想一把掐死对方,并且这一次让她下定决心以后不再自助游,而是找一个靠海边的度假酒店,躺在沙滩上,呆个三天。

  我的咨询客户百分之九十是女性,其中张姐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她自己是一个大型民营企业的部门经理。工作比丈夫忙、收入比丈夫高,但常常加班回到家还有一堆的事情等着她。盯孩子写作业、陪孩子上滑轮课的是她,带公婆去看病的是她,家里的卫生间灯坏了,找物业维修的是她,家里有一套空出来的两居室要出租,和租客面谈的也是她。

  她每日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付出,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有一次下定决心好好爱自己,办了一张两万的美容卡,半年都去不了一次。

  反观她的丈夫,婚前婚后的生活好像变化并不大,还是可以和朋友聚餐、去健身、每天睡满8个小时。

  最令她难受的是,她付出的一切并没有得到丈夫的尊重、认可和体谅。婆婆都会对她说一句:“为了这个家,你不容易。”而丈夫从未对她说过一句:“辛苦了。”似乎在他看来,妻子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而这才是最让她寒心的。

  她和丈夫开诚布公地交流了很多次,希望对方能够分担家里的一些事情,每次对方嘴上说好好好,不到两天还是照样万事不管。接着就是吵,只是吵来吵去也没有多少改变,总是好两天又恢复原样,还影响夫妻感情,让她担心孩子会有童年阴影。

  他的丈夫在争吵的时候常常对她说:我们不是挺好的嘛!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那么作?对婚姻有那么多要求和不满?

  她总是答:你当然觉得好,因为你什么都不做。

  她说,不去想自己在婚姻中那么多的付出和委屈,不去想“凭什么是我”,感觉日子才能过得下去,毕竟有房子有车子,还有孩子,老公也认真工作,把工资卡上交,你还能有什么不满意呢?

  她甚至对我说:“我心里默默祈祷的一件事是丈夫哪一天出轨被我发现,这样我就理直气壮地提离婚了,或者哪一天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我就会提出离婚,我已经在考虑离婚之后,孩子的生活如何安排了。”

  这些话让我有些惊讶,毕竟没有多少女人乐见自己的丈夫出轨,但是我能又深深地理解她。她在婚姻中真的太累了,如果因为丈夫出轨而离婚,她就不用背负离婚的责任,还能摆脱婚姻带来的沉重负累。

  这世间有多少女性像以上三个故事中的女性一样,虽然身处婚姻之中,但是却仿若独自前行,内心充满着孤独、委屈和憋闷,外在则硬生生地逼着自己成长为无所不能的坚强大女主?

  无性婚姻、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一根蜡烛两头烧,在事业和家庭竭力维持平衡,情感得不到满足,内心孤独……这些是很多中国女性在婚姻中共有的切肤之痛。

  最近十多年来,民政部门给出统计数据,女性主动提出离婚的比率高达70%至80%,当婚姻不如人意时,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主动离开,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委曲求全,而年轻的未婚女性也越来越不愿意进入婚姻,为什么会这样?

  电视剧《爱情回来了》的女主角说出了这样一段话,也许道出了真相:“给我听好了,男人对我来说是没用的,因为钱我会赚,地我会扫,饭我会做,架我会打,街我会逛,要是有个男人我还得给他洗衣做饭,料理家族,自己打游戏打得乐呵呵我都气的半死,给我劈腿劈出个联合国,我还满世界的给他灭小三,把他放进户口本我都嫌浪费一页纸不环保。”

  婚姻带给现代经济独立的女性的好处真的太少了,尤其是关系中的那个他在家务和育儿上不愿意分担,在情感层面上也满足不了女性的情感需要时,婚姻对女性几乎完全丧失了吸引力。

  但是,男性显然并不这么认为。文章开篇三个故事中的男主角都不觉得自己的婚姻有什么问题,都处在一种自我感觉良好之中。就跟我在心理咨询中感受到一样,妻子已经想离婚了,丈夫却觉得自己的婚姻还不错。

  前段时间,一个年薪170万的程序员在线征婚,原以为会一呼百应,结果遭到了群嘲,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嘲笑。

  男生条件确实很不错。86年出生,皖北人士,身高170,体重65Kg;北京985毕业,有京户;目前在阿里,年收入算上股票有170W左右;北苑有房,还有新买的特拉斯汽车;父母在农村打工务农,将来会跟姐姐一起养老。

  他对女生的要求是:性格温柔贤惠,知书达理,懂得人情世故;外表可人,身材在线,身高不低于162cm,会打扮;本科至少211,月收入不低于1w;90年以后出生,家庭无负担,最好是江浙地区的独生女。另外,因为他本身工作很忙,所以希望女生婚后能照顾家庭,最好生两个孩子。

  看完这些,很多女生不淡定了:“一个月薪过万的独生女,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生活不享受,要跑到你家一边忙工作,一边生俩孩子照顾家庭,过着丧偶式育儿的生活?”

  还有人说:“要求太高了,又要有事业,又要211,又要长得好,要生孩子,还要别人一家三口给你当免费保姆,你以为自己是哪一根葱?”

  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婚姻中寻求平等,希望平分权利,共担育儿和家务责任,以及拥有情感上的共鸣和理解时,大多数男性因为受到重男轻女的男权思想的影响,以及从小到大情感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还活在落伍的观念之中,以为“只要赚钱回家就是好男人”“只要有钱就能要求女人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

  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错位。

  不得不说,这一届女性的成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男性了。

  也许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女性要经历的困境和难题。

  80、90后的很多女性在“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独生子女政策下长大,她们和男孩一起在学业上竞争,接受了高等教育,毕业之后成了职业女性,获得了经济独立,之后又不断地进行个人提升与成长。

  她们一方面获得思想的觉醒,想要过和母辈们不一样的更自由更有自我的人生,但是另一方面加诸在她们身上的要求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多,既要像新式女子一样拼博事业,又要像旧式女子那样做贤妻良母,还不能对老公有过多的情感要求,因为要求了也无法得到满足。

  她们自己的内心也处在分裂和矛盾之中,比如未婚的女性认可男女平等,可是却不能接受自己主动追求喜欢的异性,认为那样很掉价;已婚的女性收入是丈夫的两倍却还是期待丈夫是家里经济的顶梁柱……

  她们处在时代转折,新旧交替的夹缝中,内心也处在迷茫、矛盾和整合阶段,很多人在这样的重压之下艰难向前,不断学习、尝试和寻求改变,在对现实的抗争与平衡之间想尽力争取多一点的自由和快乐。

  也许这样的“时代病”还会长期存在,这本书也无法解决这个社会变化带来的两性冲突。但我希望自己能写出这群女人的心声,让她们知道我们并非孤独和孤立无援,大家都有一样的困境和隐痛,让彼此在倾听和倾诉之中获得片刻的温柔与喘息,以及可以选择从心理、思维观念、沟通和行为上做一些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为自己做一些什么,支持她们尽最大限度地让自己在现实中过得更自由和快乐一些。

本文标题: 认识你真好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59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0字怪人们读后感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