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心理分析》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7-06 10:54:5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童话的心理分析》是一本由[瑞士]维雷娜·卡斯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童话的心理分析》精选点评:●童话作为样本还是比较适合女人男人就继续去看神话什么的吧。。。

《童话的心理分析》读后感1000字

  《童话的心理分析》是一本由[瑞士] 维雷娜·卡斯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话的心理分析》精选点评:

  ●童话作为样本还是比较适合女人 男人就继续去看神话什么的吧。。。

  ●总觉得不太严密

  ●”《小红帽》显示了与男人(即那只灰狼的隐藏义)建立健康关系的必要与希冀“,囧囧。。话说我小时候最喜爱的正是这本书里分析到的《冰雪女王》,所以科学地暴露出我柔软的少女心吗

  ●最近很喜欢看童话 这本书把心理学分析的很好 有写作上的借鉴意义 理论结合实际 挺不错的 值得推荐

  ●童话治疗

  ●一本还是比较专业的作品...大猫咪F的推荐。但是感觉没有荣格或者是相关心理分析基础的人看起来还是有点费力。感觉可以借助这种象征和自我的分析来进行严肃游戏的设计,也同样可以用作分析游戏可能带来的力量,大猫咪的这一思路还是很棒的。但是可能给我自己留下了一个需要补的大坑...心理分析。——其实自己很多次看到『集体潜意识』都很有兴趣,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少有人走的路》甚至《赖声川的创意学》都有类似的表述。

  ●In every adult dwells the child that was,and in every child waits the adult that will be.--John Connolly

  ●她写了自己的一篇童话,病好了

  ●童话的核心就是象征

  ●语文原来就是浅显的清口味心理学

  《童话的心理分析》读后感(一):阿尼姆斯的走失

  刚看了维雷娜的《童话的心理分析》,此书重在临床,用六个不同类型的童话导出了不同来访者“封装在原型中的希望”。据说解读童话在分析心理学里面占的份量不大,而且多为女性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倒不认为是因为缺乏知性挑战或者童话太温柔(童话里多的是赤裸裸又大大咧咧的血腥、残暴、冷酷,即使净本也时常忍不住透出一股甜美的恶毒。。。)之故,或许是因为里面有着某种过于柔软的东西,一经染指就生出歧义并不断分裂,让已被社会塑造成形的男性望而却步,不敢触碰。

  六篇童话里面,有我最喜欢的《冰雪女王》,很惊讶的是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大多数人阅读这个童话,可能会把关注点放在拯救这个主题上——爱的拯救。童话里有强烈的爱,这个我能感受到,然而我一直当它讲述的是爱的争夺:女孩葛达和冰雪女王争夺男孩凯。

  另一篇是来自格林童话的《Der liebste Roland》,这篇我原本没什么印象,只是“野鸭”和“湖”(在故事里的身份是魔法化的漂亮女儿和爱人罗兰德)激起了我奇怪的熟悉感和一些莫名其妙的联想,维雷娜在分析当中将其视为女孩和她自己心理内部男性特质的关系。

  *后来我想大概是因为去年朋友写的诗里出现了“野鸭”和“池塘”。

  若按照维雷娜的方法,将这两篇童话并提,对我而言产生了一个特别的意象:阿尼姆斯的走失。《冰雪女王》里的男孩在爱的感受和理智之间游移;《Der liebste Roland》里的Roland启迪女孩拿了继母的魔棒,魔法实施者却始终是女孩,并且在他们终于战胜继母之后,Roland回去筹备婚礼却把女孩给遗忘了。因此我看到的阿尼姆斯虽然聪慧敏感却一再走失,或者说,跟女主角没有很强的羁绊。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出的那批书里看到的,荣格的《人类及其象征》。当时正处于同一性危机,感觉到自身的角色混乱,看到这个赶紧往身上套,好像护身符一般,很能安抚分裂冲突的思绪与情绪。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格特质的性别区分越来越不在意了,也不再迷恋《呼啸山庄》里凯瑟琳VS希茨克里夫的情结,那么绝对化显然是找死,自己跟自己的内在这么搞肯定完了!当然跟现世的某个客体这么搞也是找死,虽然蛮刺激蛮过瘾蛮文艺,可是那么有腔调那么有激情干吗不画画写小说去?也不是为了什么价值感,而是因为创意能给人带来愉悦。无论作为创作者还是欣赏者,我想我专注于“湖”里的投影总是多过“湖”和“野鸭”本身。并非天性使然,而是设置了一道涂抹汞层的保护屏障,这令我惭愧,也让我心安——于人于己,无害就好。

  总之,后来我生成的看法是人格.镜子对应人格.镜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限重叠和深化。细分下去,最原初的男性特质就已经带着女性成分,反之亦然。我始终认为这是恰当的保护机制,只是在镜廊里,“我们”是否该给出方向,让阿尼姆斯或者阿尼玛不至于走失?

  *“我们”是谁?

  《童话的心理分析》读后感(二):不算书评吧

  作为一个刚刚涉足教育和心理专业的初学者,对这本书是无法写出分析全面的书评,我所写的只是零散的感受,我只是想记录下来,因为,我想我还会读第二遍的。 维蕾娜.卡斯特的这本《童话的心理分析》,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著作,里面主要通过六个童话故事分析了五个案例,以此来说明如何通过童话来进行有效的心理分析,已达到帮助咨询者的目的。

  这六个童话中只有第一个童话是人人皆知的,《小红帽》,以充满好奇的心态打开第一个童话,我才发现,如此熟知的童话原来还有此次广阔的、鲜为人知的分析角度,作者说这是人们“童年最喜欢或是最害怕的童话故事”,最喜欢的是什么呢,只记得最害怕的大概是出现大灰狼的那一段吧, 维蕾娜.卡斯特说可以把大灰狼看成是小红帽的一个内在特质,也就是她的男性特质,那是要脱离母亲情结的那一面,是在小红帽的成长中需要独自面对和发展的特性,甚至通过大灰狼可怕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小红帽作为一个人其内在会潜藏的贪婪。有没有是一回事,表不表现是另一回事。这样的解读正好切合咨询者的心理需要,使咨询者可以通过童话看到自己的内在矛盾和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通话找到动力和勇气,毫无违和感的。

  第二童话是《勇敢的小裁缝》,是小时候姥姥给我讲过的故事,不过到不了人尽皆知,模糊的记得小时候貌似是喜欢小裁缝,看到更多的是他的聪明和机智。然而现在看来却觉得这个小裁缝只是投机取巧,不知如何处理不同关系,不肯实实在在努力的小骗子。案例中的咨询者对小裁缝比较认同,也因此看到了自己的自大、处理与妻子关系之间的不足。

  第三个童话是《冰雪女王》,这个童话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心理共有的情感与理智,一个人如何可以带着自己有温度的情感,激发自己潜藏的像“小强盗”一样的勇敢,一路克服障碍和苦痛,找到自己冰冷的理智,从而达到完美的融合。

  第四个童话是《爱人罗兰德》,作者主要是用于团体培训中的心理评价,新的童话新的形势,记得大家在训练中运用绘画,想象,戏剧表演等形式,进行了不同的角度的体验。似乎每个童话都无法避免的涉及到母亲情结,这次的女主角也不会例外,“丑恶的母亲”的角色是由继母来承担的,而主人公的男性特质自然是他的爱人罗兰德了,只有一个人的各方面都得到了适当的发展,人才会得到自己真正的成长。

  第五个童话是《白衬衣、沉重的剑以及金戒指》,这个案例的咨询者和童话的主人公有着惊人的一致,这给将童话带入治疗提供了通道。因为严重的恋母情结而无法真正独自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对父亲权威的超越性与胆怯,越过障碍实现男女特质的完美融合,是童话的主人公和案例的咨询者共同经历和需要共同成长的。

  最后一个童话是《不幸的公主》,维蕾娜.卡斯特完美的将这个童话与咨询者的人生困境相结合,通过童话巧妙地是咨询者正视、并努力去解决自己性格中的问题。将自己性格中的破坏性剥离出来,有意识的思考,想象,这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或许,真要开始看第二遍了。

  《童话的心理分析》读后感(三):不是书评

  这本书的特点是临床个案分析,虽然并无学术研究上的建树,但童话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主题,它确实指出了一条童话心理分析疗法的治愈之路。临床必然会牵涉到治疗师个体的人格特征和神入程度,因此作者的女性身份特征在这本书中显得尤为突出。我猜她的人格成长过程必然也经历了《小红帽》中在母亲情结中的困顿、《冰雪女王》中阿尼姆斯(荣格所说的女性个体人格中的男性特质)的失而复得。正因为作者的个人体验如此之深,这两个童话的分析才会如此生动。而与此相对应地,《小裁缝》的分析看起来就干瘪无趣多了。

  童话的叙述语言是象征和意象,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童话的性质接近梦,接近一半潜意识的过程,也接近神话。与梦相比,童话在情感上更远离我们的自身经验,但又不至于远的让我们无动于衷,因此,童话治疗处于情感的自由空间,能激发创造力的发展。目前荣格学派做童话分析的似乎很多都是女分析师,但其实童话中很多以动物为主角的形象,象征的是男性的生命力。比如我最喜欢的宋代大哲学家张载喜欢驴鸣,尼采在发疯之前也曾抱着一匹马痛哭……站在女性的角度,以动物为媒介来理解男人,未尝不是一条有趣的途径。

  把童话用于心理治疗时,最重要的是那些童话必须能在想象的层次引起我们的注意,触动我们心中的意象,并使这些固着的意象开始变化,从而影响我们的幻想和情绪历程。只有在想象真的能给我们力量的时候,我们才能相信这个想象,否则它就是空想的错觉。如何分辨是否有力量?我的理解是当童话中出现的意象可被解释为原始的原型意象时(如原始的母亲或父亲原型),这些原型其实就是张载所说“德性所知,不萌与见闻”的德性之知,德性之知是天道之所当然,是不得不如此的父母之爱,因此是正面积极的。当人向正面的父母原型认同时,自然具备了内化为自己人格力量的可能性。

  以下是书中童话故事的分析要点摘录。(以及我的一些偏见)

  第一个故事:小红帽

  1、小红帽最终听妈妈的话再也不敢离开道理跑进森林深处,危险在于她(或他)找不到出路摆脱母亲的控制。

  2、小红帽和大灰狼作为受害者和攻击者之间的联系和斗争。解决方式并非一方打败另一方,而是如何更好的相处,因为人总是在受害者和攻击者的角色中寻求心理平衡。

  3、故事只有女性角色而父亲角色缺席。奶奶送给小女孩的小红帽,意味着将其限定在女性特征中,她内在的男性特征(阿尼姆斯)被限制了。因此她走进森林遇到的大灰狼,可以看作是其人格的一部分。

  第二个故事:勇敢的小裁缝。

  “一下打死七个(其实是苍蝇)”的小裁缝最后凭借着自己的狡诈诡计娶到了公主。我觉得这个故事倒很像是荣格讲的“人格面具”的问题。

  我看到这个故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小裁缝用耍花招的方式骗取了爱情、地位,打着的却是积极进取的旗号,正如我们身边这许多活生生的人一样。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切手段都是一种生存策略,驱动它们的就是身上的动物性。它们把自己包装成文明人,尽管它们其实只是小瘪三。

  我并不认为这种类型的病人最终经过治疗会变成个文明人。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客观不做道德评价,降低它们的痛苦,让它们以舒服的方式活在自己的动物性了。

  这种人身上最令我反感的就是“伪饰造作”,而这种过于强烈的反感,大概也有我自己的问题。

  第三个故事:冰雪女王。

  恶魔制造的魔镜摔碎后变成亿万片,进入人心,人心就会变成石头,进入人眼,人就只能看到雪花的美好,被冰雪女王抓走的凯就是后者。葛达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拯救了凯。

  1、葛达象征着自我价值,凯象征着僵化。两种意象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从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角度来看,可视作对自身僵化的男性气质的拯救。

  2、葛达为爱作出的牺牲,类似于《美人鱼》为了跟王子在一起把自己尾巴变成了人腿,每一步都伴随剧痛。

  第四个故事:爱人罗兰德

  用于团体治疗的童话。

  格林兄弟的继母形象,有时候象征着推动孩子走向自立。当人受制于负面的母亲情结(嫉妒、贪婪、毁灭性),与这种情结认同,就会变得强势、破坏性。只有与爱人罗兰德一起,才能消除自己的毁灭性而走向独立完整。

  这个童话同样可理解为她与自己心理内部男性特质的关系。我们必须把持自己,才能躲开诱惑,这个过程中我们与自己内心的影像交流,体验由童话引出的内心冲突,感受自己的生命力。

  《童话的心理分析》读后感(四):借童话来释放希望

  “童话”一词在现代人看来总包含一种轻蔑的贬义倾向:那是小孩子喜欢的幼稚故事,常常是过度天真和不现实的,在英语中fairy tale甚至还有“谎言”的意思。它的意义似乎总是一目了然的(往往带着一些道德说教),故事结构也很简单,看起来也没什么值得解读之处。但童年正是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形成的最关键时期,童话中潜藏着一些触动我们内心的象征,通过对这些象征的解读,我们才能抵达那一片已被遗忘的潜意识世界。

  就此而言,“童话”实际上具有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梦”同等的价值——它以象征的词语隐晦地表达出人们内心存在的希望、恐惧、压抑和幻想,而心理学家的任务则是像解读密码一样“翻译”出人们自身无法清晰表达的情感。和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等心理解析的名家一样,《童话的心理分析》的作者维雷娜•卡斯特也是一个用德语写作的心理医生,对她来说,童话的讲述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体会和释放用象征语言封装在童话中的希望,来达到一种新的心理平衡,而这个过程,就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确实,童话在很多方面都有些像梦的语言:故事中充满了象征和隐喻,这些常常是讲述者内心压抑心理的折射,但他本人却无法确切地意识到其含义。当然有所不同的是,童话很少有“噩梦”,虽然常常由一种匮乏和困难的情境开始,但最终童话的主角总是在一番周旋后,出现神奇的转机,克服了最初提出的问题,结局总是好的(这也是它时常被认为幼稚不现实的原因之一),并且常常有一些模式化的象征,例如童话中“美丽”意味着命中注定的幸福人生,而体力状况则象征着心理状态。但即便对于同一个童话,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同的记忆重点和角色认同,因此可以这么说:残留在一个成年人记忆中的童话情节,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他童年时代的梦的残片。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每当人们回想起这些情节,“它们就触及了某个情结,而该情结正是某个现实问题或人生课题的表现”。

  一般来说,人们很难理性和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而童话可以成为沟通的桥梁和媒介,借此接受分析者被要求注意和回想自身心灵深处那一片模糊的领域——一片理性无法触达的、但却是根本的所在。童话的影像和情节中,可以体验到个人的痛苦和压抑,借此使这些过往的体验获得新的意义,从而开创新的可能。

  维雷娜•卡斯特显然引入了精神分析学的方法,将童话中的配角视为主角的人格特征的组成部分:故事中遇到的巫婆,被认为象征着主角自己人格中的一个邪恶部分。这在卡尔维诺的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中最为显著:梅达尔多被大炮炸成均等的左右两半,结果这两部分一半极其善良,另一半却尽做坏事。这种方法强调了面对自身内在冲突的心理的重要性,并揭示那些受到压抑的情感——因为没有人能长久地保持相互分裂冲突的内心还正常生活,他总是倾向于把其中一面(如破坏性的冲动)压抑到潜意识中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分析”(治疗)和“释放”联系在了一起,因为解放内心被压抑的东西,也就是释放希望,而这本身就是诊断和治疗心理问题的过程。

  在回忆童话时,讲述者对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认同(当然,通常女性对公主这样的女主角有认同,而男性则认同英雄),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释,而人们也可以在这种认同中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位置。人们常常情不自禁地代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这种认同感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治疗:人们从童话主人翁的行为中找到勇气来处理自己的问题,他们能作为一种角色典范来激励和指示人们一条出路。

  这种角色形象的变异,实际上具有无穷的可能性。以本书提到的经典童话《小红帽》为例,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故事早已衍生出无数各种不同的版本,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口中,这个故事中的形象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折射出讲述者及其社会背景的变迁,三百年来其材料之丰富已足够写一本书——参见《百变小红帽》。分析解读这个故事也并非新鲜事,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蒂斯1988年就写过一篇著名论文《用精神分析学解析小红帽》。维雷娜•卡斯特的创造性在于:她把这则童话应用到了心理治疗之中。

  透过童话来理解人的心理,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一种必要。与一般人的设想相反,童话也并不只是关于孩子的,正如《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一书所阐述的,也有许多童话的主角是老人,这些故事中体现出的人在后半生实现的自我改造和自我超越,对于理解和治疗老年人的心理疾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绝大多数童话故事的结局,主人公通常都成功地转换了命运,实现了故事赋予他的使命,因此它实际上作出了判断:“人能够创造命运,也能对抗命运。”这本身就是一种希望。最终,通过童话的介入,受分析者得以摆脱内心的阴影,发展出自主性去开创新的可能。虽然人们或许对童话象征解析的过程更感兴趣,但确实,获得希望和自主才是这一心理分析的最终目的。

  译校:

  .20:奶奶的住处挨着橡树和榛树林,表明她是德蕾依登(Druiden)的后裔:按Druiden通译“德鲁伊”,是古代凯尔特人的祭司,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常指“向人类传达神谕的森林女神”

  .58:小裁缝潜意识中女性的一面,也就是他的阿尼玛成分(Anima-Aspekt):按Anima即指男性气质中的女性基质

  .82:他是伟大的美尔库留斯(Mercurius):按即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墨丘利,他是医药之神(标志是其缠绕两条蛇的手杖),所以下文说他给樵夫之子的一块布可以神奇治病

  《童话的心理分析》读后感(五):让游戏/童话治愈你的心灵

  最近在玩PSV的《女神异闻录》(P4G),贯穿整个游戏设计理念的是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学说。刚好最近在读Verena Kast的《童话的心理分析》,又刚好荣格的“二百万年的自性”本就是我游戏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于是在操弄着数个人格面具与怪物作战的体验中、徜徉于分析童话的象征世界的智识活动中时,我开始(又一次)很有兴趣地利用童话和游戏进行心理分析。坦白地说,我对游戏的主要研究兴趣其实是在于它对心智的作用。在原本对游戏意义研究的领域绘图中,我曾特别强调它作为一种意义完善的媒介对现实世界的“修补”作用--这种修补,用属于荣格学派的童话分析师来说,就是一种心理治疗。

  正如Kast所说,“在我们一生的成长中,对我们产生影响的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姊妹、伴侣、子女之外,还有故事。"这是因为"童话对集体无意识来说,是最纯粹与最简单的表现形式"(这句话来自童话心理学的鼻祖,荣格心理分析学派的主要推手之一Marie Louise von Franz的Introduc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Fairy Tales第一页)。荣格本人也认可童话在心理分析中的地位:“就经验来说,自身是以理想人格的形式呈现在梦境、神话与童话当中的。”(荣格,Psychological Types,p.460)不过,童话与神话用作心理分析时还是有区别的。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的耿一伟老师就曾在“女性的分析之道”一文中暗示过,与儿童关系更密切的童话是女性的,而“充满英雄冒险的史诗故事”的神话是男性的。童话与男性的关联主要在于动物,特别是“以动物作为自我象征”的情形。尽管偶尔也会举童话作为分析的例子,不过荣格本人还是更热衷于神话:"神话是经验与超验间的联结...以象征语言表达人类的存在问题,也包含人类对整个宇宙关联的理解。"所以神话更适宜用于处理集体无意识。不过,对于同为荣格学派的Franz来说,童话"的发展历程与人更接近...象征说中了我们个人的基本问题,还昭示了人所不知的背景和基本根源。",此外童话中的自性化(individualization)过程也使其对治疗来说具有优势。

  童话分析学派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让患者自发讲述、分析和重新创作他们印象深刻的童话,来理解被析者心理问题的成因并进行治疗。由于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着再创造的成分,加之比起重视语言自由联想的弗洛伊德,荣格派更强调视觉的特殊性,这套治疗过程提供了“艺术治疗的可能性”(耿一伟)。这套方法的好处在于分析者的协调反移情反应能够真正协助到受析者,而童话被带入治疗情境后,受析者所对分析者的依赖会被童话替换:他们会”首先期待从童话中获得处理问题的勇气、策略和方法“(Kast,p.6),而利用童话素材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往往本身就对受析者具有治愈作用。童话的这种治愈作用来自于象征--这是荣格学派的一个要点--这里引一段我崇拜的历史学家、中世纪研究大师、非常了解象征的布洛赫的描述:”每个有生命的象征--即能触动我们内心的象征--都含有‘封装在原形中的希望’“,而童话的治愈作用正在于对这种希望的释放。

  如果荣格学派的童话分析者们生活在今天,并且接触过游戏的话,也许会对游戏下同样的结论,因为游戏角色扮演的媒体特质和沉浸化体验,使其自性化的过程比童话更彻底。此外,游戏能够比童话更进一步地展示图像化的符号和象征,并将这些象征放在一段有意义的体验之中。童话治疗的一种方法是让受析者利用他印象最深刻的素材重新创作童话,以将其真正的问题具象化。而在游戏中,具象化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游戏角色在一开始就是对玩家可见的,玩家旅程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借游戏角色之眼体验自己的心路历程。如果童话能够用来分析心理的话,那么游戏更加可以。不过游戏种类繁多,也并不是每一个具体的游戏都适宜以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不过就和童话一样,大体来看,你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对哪些情节至今还记忆犹新,就与你内心深处的情结和你对当下思考的状态有关系。不分鉴别,逮到什么玩什么的玩家并不是没有;但是在选择如此之多的今天,大多数玩家在选择游戏上还是有自己独特的偏好。这些偏好,按照童话分析学派的理论,就折射出了玩家基于经验积累的人格特点;而那些令你难忘的游戏片段,如果拿来一一仔细分析的话,恐怕都和你内心深处忧之憾之的情绪有关。

  我之所以想得到利用游戏来进行心理治疗,是因为我曾经利用游戏来疗伤和实验,度过成长的阵痛。再也没有什么比一段在象征的意义上与你(和你的精神困境)相关,但又发生在虚拟世界(因此造成的实际伤害和损失有限)的冒险对一个受到心理问题困扰,但又没有严重到需要去医院看的普通人更有帮助的了。借助象征,你可以暂时说服自己”这不是在讲我的问题,我可以不用紧张“;而当你扮演游戏人物,看他/她如何解决矛盾的过程实际就是一次实习。若你能够重视这种实习带来的内心改变并有方法地加以反省的话,无需外界治疗者的帮助和介入,和童话一样,很多时候你能够从游戏本身获得处理问题的勇气和策略。我迄今仍清楚地记得,DS上的游戏Hotel Dusk: ROOM 215的男主角Kyle是如何激励了我停止对失败的恐惧,开始付诸行动。RPG、AVG,甚至恋爱游戏,都曾帮助我走出无数心灵的困境,赐我勇气,予我力量,令我理解并接受自己,不必受到潜意识与意识间、面对不同世界的不同面具之间的自我转换之苦。这些经历使我学会如何处理心灵的困境,每一款用心去玩,去体验的游戏都能够使我更理解自己的动机和困境。尽管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利用童话来舒缓情绪,但如果没有游戏,我的青春期和成年期的衔接绝不会如此顺畅。

  当然,正如随着年龄和经验增长,人们会开始记住并欣赏不同的童话,游戏对心理分析的作用也会随着你经验的变化而变化。这可能是媒介的变化,比如从PC游戏到主机游戏到掌机游戏(也许未来就是手机游戏),游戏的类型也会随着你的年龄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早期,我从冒险游戏和龙与地下城类型的RPG游戏中获益无穷,后来在对异性感兴趣的年龄转成从养成游戏中学习,再后来开始对自身以外的世界感兴趣,于是开始玩各种掌机类的联机游戏还有PC上的网游(特别是魔兽世界),并且利用心理分析的技能完成了从封闭的游戏中学习,变成从游戏的伙伴身上学习的转变;再然后,心理问题基本解决了,专注于智力成长时,我开始玩益智类游戏和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即时战略游戏,并且开始利用游戏体验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再然后,左脑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我开始开发右脑,迷恋各种身体、精神双利用的创意小游戏,比如DS刚出的时候的各种触摸和吹气游戏(现在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不稀罕了),PSP的摄像头游戏,KINECT的体感游戏、裸眼3D游戏...and the list goes on.再后来,由于年龄和需求的变化,我维持着从游戏中学习,利用游戏分析心理问题的习惯之外,从神话和研究中汲取能量的比例不断增加,并开始在现实中积极创造和游戏一样新鲜体验的机会,比如学素描,玩烘焙,理解植物,甚至开一家自己的公司...

  我的历程也许并不典型,但正因为是切身经历,所以我才深深理解当游戏能够被玩家在游戏以外的领域使用时,当游戏与潜意识,与心理学结合时会爆发出何等巨大的力量。也因为如此,当看到媒体和主流学界意识不到游戏的真正价值时,深深为之抱憾。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把我的个人特征无限缩小,当做我所属的八零后独生子女群体的一部分的时候,我的经历也许就更具有典型性,而我对游戏的利用也就更具参考价值了。

  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是外来文化冲击“老大哥和人民文化”的时代,是尽管强调集体主义但个人主义已经开始萌芽的时代,是人们开始把目光从“集体需要我做什么”转变成“我想做什么”的时代。但是,我们之前,没有先例。强调分数的学校教育不能够为心灵成长提供养料或者指引,而竞争激烈导致的疏远的同学关系(在大城市的重点高中尤其如此)使成长所需的社群力量近似于无,而独生子女的身份使得从兄弟姐妹身上学习的机会无限趋近于零;由于时代背景,父母的帮助也很难对自我认同的形成提供帮助。动漫、奇幻和游戏随着八零后群体的成长而越来越流行,并不是一种偶然。心灵和自我的发展需要指引,需要导师,需要先例,需要试验的机会;在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个年代,是游戏/动漫做了我们的导师,抚慰青春期和成长的创伤,通过角色扮演和移情过程使治愈成为可能,并帮助我们在一个竞争激烈从而变得功利化的社会中,交到因为我们是我们而和我们在一起的真心的朋友。玩世不恭的李逍遥是八零后的英雄的典范,他出身和个性都很平凡,却努力变得与他人不一样;而百里屠苏则属于这个世代,出身不凡,样貌英俊,骨骼精奇,却懵懂地不知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从李逍遥到百里屠苏,这种英雄形象的变化本身就揭示了社会结构、个人成长的身份藩篱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许只能用三国的草莽英雄到魏晋的世族来作比。说到底,游戏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的经济、文化、政治条件烙下的痕迹。研究游戏,就能够真正懂得一个世代(generation),最重要的是,理解那个世代的人的心灵。

  原文地址(博客“游戏研究”)http://gamestudies.diandian.com/post/2019-09-11/40052963172

本文标题: 《童话的心理分析》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5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南渡北归(第一部)》读后感精选中国智慧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