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是一本由[俄]阿法纳西耶夫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5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读后感(一):漫长严冬里的欢乐如果你看地图,第一眼注意到的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是一本由[俄] 阿法纳西耶夫 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6.00元,页数:5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读后感(一):漫长严冬里的欢乐
如果你看地图,第一眼注意到的国家一定是巨大的俄罗斯。莽莽俄罗斯靠近北极圈,每年平均气温有超过一百天在零度以下。
在读这本故事时,我幻想把自己代入背景里面,这里有漫长隆冬,人们在冬夜里围着火炉讲故事。大灰狼在嗷嗷叫,骗了小朋友出来吃。狡猾的狐狸骗了鸡窝的公鸡出来吃。这些故事汇集在一起,成为俄罗斯民族珍贵的共同记忆。
主流欧洲童话尽管故事千变万化,但主要出场人物总是那么几个王子、公主、国王和女巫。唯一的变化可能就是在德国童话里,王子名叫汉斯,在英国叫约翰。于是在俄罗斯童话里,王子名曰伊凡。有可能是西伯利亚狼实在是多,以至于大灰狼成为了俄罗斯童话里不可或缺的角色。
童话是讲给小孩子听的,但每一个成年人都是小孩子变成的。再读童话,是为了有一天可以给自己的孩子讲述,也是为了提醒自己想起来,也曾想成为一个屠龙少年。前段时间有一首《少年》,在各种场合灌进我的耳朵,成为精神小伙们必备单曲。可歌里说还是曾经哪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是真的吗?你还相信善良和诚实能换一把金斧子吗?
中国有了确切的纪年时间实在公元前841年,距今快三千年了。而我们的文化也一直没有断层,千年前的文章现在还在被人阅读和背诵。在真正的俄罗斯文学出现之前两百多年,俄国上层一直使用法语,到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开始抛弃法语使用俄语装创作的时候,已经是十九世纪的事情了。
是不是我们伟大的汉语文学都用去写历史、政论和檄文去了,我们也有李杜的伟大诗篇。为什么童话故事如此匮乏,以至于我小时候读的全是欧洲童话,王子和公主。少数民族的童话故事倒是不少。(现代的确出现很多优秀的童话大师)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里,作者想说明,一个故事、一个观点或者一个设计,也是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和生物意义上的基因又有所不同,它不是能够观察到的物体,但它也能借助人类传播,它甚至还能发生基因突变,它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基因,它可以繁衍,变化,传播。一些好的童话,就是这样在传播着。因此在这本书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个相似的故事,两个伊凡王子,同样的遭遇却得到不同的结局,两个叶连马公主不同的境遇却得到相同的结局。
这本书的内容没有太多不吐不快的情节,就像吃了一款俄罗斯风味的小吃,说不上好不好吃,但确实有一点异域滋味。或许是流传时间太过久远,很多故事逻辑上不能自洽,可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某个讲故事的人记混了,有些故事情节太快或者太慢,或许是讲故事的人记漏了或者自己发挥了。
在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里,莫言说自己是说故事的人。故事的是写不完的,但故事的原型就那么多,它散落在人间口耳相传的故事里。
扉页里的故事发人深思以上。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读后感(二):你听故事吗?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故事,或多或少,或质朴无华或精巧绝伦,每个故事里都藏着一个人的童年,你的,我的,他的。小时候就很喜欢听故事,因为天真,因为单纯,大人们的世界太复杂,超出了小小的我的理解范围,而故事则不同。故事里的主角常常只有动物,这些动物要么狡猾,要么幼稚,要么聪明,要么愚蠢,性格单一,不像成人有很多重面具,各种性格集于一身。动物常常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常常会掉进同一个坑里,但人却很少会这样,人会总结归纳,会举一反三,会吸取教训,会从别人的故事里看透自己的人生。当然,这些都是在我长大以后才知道、才醒悟的。
不过,不可否认,小时候听的故事构成了我们对于世界和社会最初的认知,故事教会我们的知识、赋予我们的想象力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三观,伴随着我们一生的道路。也许,小时候听过、看过的故事我们大多都已忘记,但是这些故事化成了我们的灵魂与思想,让我们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恋故事,国内最著名的故事汇编杂志《故事会》曾是我最爱的读物,从自己攒下零花钱买杂志到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杂志(因为杂志不能外借),我甚至到二手书摊去淘过宝。故事里有我从未看过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和从未经历过的精彩纷呈奇遇,我深深地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我羡慕嫉妒故事主人公的精彩人生,用以缓解真实世界带给我的压力和无奈。不过,故事会里的故事跟小时候在睡觉前妈妈给我念的故事完全不同。小时候听的故事更多的是童话故事,简单直接,故事会里的故事则更多是传奇故事。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是一套系列丛书,汇集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故事。这本故事是俄罗斯故事的汇编,俄罗斯在世界的北半球,冬季气温较低,有时甚至冰天雪地,干旱少雨,这样的气候造就了俄罗斯人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性格,俄罗斯的传统民俗故事也经常围绕丛林、动物、农民、国王等角色展开。
在这些故事中,狐狸、狼、兔子、鸡、羊、鹅、猪等常常是故事的主角,人类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动物们设定了不同的性格,比如狐狸常常是狡猾的,狼常常是凶狠的,羊常常是柔弱的,这些性格的设定构成了我们对于动物世界最初的认知,并且一直延续下来。故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前人总结出来的道理传播出去,传给后人,警醒后人。比如曾收入小学课本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蛇歹毒有心机,不懂知恩图报,反而恩将仇报,这个故事旨在告诉世人,对于坏人,绝对不能可怜,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受伤的总是自己。又比如流传甚广的《狼来了》的故事,旨在告诉世人,不能撒谎,一旦有了第一次撒谎、第二次撒谎,别人就再也不会相信你了,做人应该言而有信,否则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在很多很多年前的古代,没有文字,文化的传承依靠的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代代相传,故事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很难传播,在不同的人口中会有不同的表述,不同的人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会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想象,使得故事越来越丰富,主角形象越来越丰满,蕴含的道理也越来越深刻,内容的广度也不断被拓展。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故事的起源,也许是妈妈为了哄孩子入睡而编造出来的情节,也许是奶奶为了安慰哭闹的孙子而编的笑话,我们甚至无法知道一个故事最初的样子,但是很庆幸,人类用智慧创造了文字,使得文化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让今天的我们能够读到几千甚至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思想和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困惑与迷茫,他们对于世界万物的认知和感悟,构成了人类最初的智慧。故事,作为一种文学载体,在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你听故事了吗?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读后感(三):人间自有悲欢离合
谈及俄罗斯童话,阿法纳西耶夫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的研究者,他对大量的俄罗斯神话进行整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学系统。正如以格林童话闻名于世的格林兄弟一样,阿法纳西耶夫以其收集编撰的俄罗斯童话而让更多读者记住了他的名字及其叙述。
《被剪去半身毛的母山羊》一定是难看极了,故事撰写者准确抓住了读者的心理,的确,难看极了,但那又如何?是不是因为半边身子的毛被剪光,就与坏脾气联系在一起,不过是自卑,害怕被瞧不起,所以伪装很强大,拒“动物”于千里之外。不过,如果故事仅仅按照我们固有的刻板印象去推演,那就不可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你不真心对待同类,同类也不会欢迎你,在短短的三四百字之间,故事出现了兔子、公鸡还有蜜蜂,它们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了被剪去半身毛的母山羊的对立面,而结局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仍在情理之中。 《伊凡王子,火鸟和大灰狼的故事》的实质关于继承(可视为世界童话的共有母题),一位老国王为了选出一位合格的接班人为三位王子设置了难题,谁能够在我的花园里捕捉到火鸟,我的王位就属于谁。在此,三位王子异口同声地表示自己“愿意效劳”,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复杂的,一方面渴望成功,另一方面又惧怕挑战。火鸟的来无影、去无踪确实给他们带来了选择困难,不过,类同于所有有童话故事,小王子伊凡总是幸运的,他有了与火鸟正面交锋的机会,也用了自己的方法让火鸟闻风而逃。如果说驱逐火鸟还有些运气成分,娜 么与大灰狼的对决则充分展示了伊凡的聪慧与勇敢,使凶残狡猾的大灰狼心悦诚服,成为伊凡追逐成功的得力助手。
《傻子和白桦树》情节尤其简单,也许为了说明傻子的傻,故事中他与白桦树作交易,当听见风声吹动白桦树叶子时,他把白桦树当作真正的主顾,与之进行了交易,自我报价却没有收到钱,得到了两位兄长的嘲笑,其实傻子总是有傻福,这是所有故事的暗含之义,第二天他起了早去找白桦树要钱,却发现了牛失踪了,也许是被狼吃了,也许是被人顺手牵走的,但是他仍然不死心,第三天仍然兴致盎然地与白桦树“理论”,出于愤怒或者自责,斧子一个劲的砍,终于发现了大量的金子,旁白说是强盗藏匿的,正如“无巧不成书”,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财富,同时他还很大方地让两位兄长一同享受财富。可是,故事却中止了,冒出一句很有趣的话语:如果想知道故事的结尾,请给我一勺蜂蜜。 我们有理由相信《严寒老人》是一篇文人创作的童话,因为其遣词造句追求完美与和谐,但是故事仍然有着传统民间童话的色彩,故事没有给主角起具体的名字,只是说明了各自的家庭关系,引领读者基于个人生活体验,去判断故事中的善恶是非。 《严寒老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寒冷悲凉,与世隔绝,在这里有冰砌的房子、有雪花装饰的墙壁,有雪花鸭绒褥子,甚至在行为模式上把寒风呼啸比喻为严寒老人挨家挨户敲窗子。因此我们在阅读此则童话时,不仅要关注人物的语言与心理,更要关注其背后的典型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精彩性,拓展我们观察世界的视角。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读后感(四):读懂俄罗斯
当我们谈起俄罗斯,你会想到什么?可能大部分人会立即会联想到一连串特定的名词或符号,比如“战斗”民族、养熊、彪悍,比如苏联、老大哥、列宁、十月革命、北京的老莫西餐厅,比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红场、伏尔加河、海参崴,比如沙皇、东正教、柴科夫斯基、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如横跨欧亚大陆的广阔的国土、与太平洋和波罗的海为邻、寒冷,等等。当然还有就是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军事教育、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
当我们小心翼翼的拴着绳遛狗时,战斗民族应开始带着熊兜风了“俄罗斯”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似乎熟悉又陌生,但是,我们能想到的这些似乎都是一些“外在”的,都是与文化、地理、旅行、印象、概念等相关的,而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俄罗斯,在“内在”这个维度上来说,我想最肯定的答案一定是——俄罗斯人民。
在我非常喜爱的一个音频节目中,吴伯凡老师曾经介绍了他的一次俄罗斯之旅也说起了对俄罗斯人的印象,这个民族的人就算是在最苦的时候,最穷的时候,排队等着发救济食品的时候,还是拿着厚厚的一本书,而不是薄薄的一本杂志,或者是小小的一只手机,伯凡老师觉得这些东西成为这个民族非常伟大的一部分。
构成对一个国家人民的认识一定离不开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元素。就像当我们与外国人介绍优秀的中华儿女时,一定会与他们讲,我们从小就受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的熏陶,是这些故事塑造了如今的我们,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刻舟求剑的故事教会我们不要死守教条,拘泥成法,不要做固执不变通的人。有专家说童年的经历伴随人的一生。心理学上揭示,人成年后的所作所为,基本上是其童年经历的重复。 童年的生长环境,塑造了人的性格,其童年的经历固化了人的思维模式和无意识的惯性。很多人在其后续的社会环境的所为,都能在其童年经历中找到影子。而在此中,童年听到母亲讲述的,或者是书中读到的故事,就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圣瓦西里教堂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这本书《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就是塑造了俄罗斯人的那些经典故事,说起故事,很多人都会想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这是因为人类天生需要听故事。故事是经验,是教育,是娱乐,是想象的扩展,是时事的记录,是我们找寻自己存在的根本——几千年以前的人类,与如今的我们,是如何承继、共享着整个世界。在这些记载着人类童年的故事里,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着最天真的思索,表达了整个人类的情感与命运。俄罗斯人民同样将历史的智慧也凝集成了无数个故事,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人民,有一位哲学家说,冬天教给俄罗斯人的比任何一种哲学和宗教都教给他们的多。我们在书中能看到每个故事都有浓浓的俄罗斯特色,他们的故事与寒冷的国域、广茂的森林、鬼怪、法术、氏族有关,这一切也让民俗学家们能在其中找到许多研究民俗极其重要的资料。书中我最喜爱《伊凡·贝柯维奇的故事》《水晶山》《机灵的萨巴尔沙》这三个,我感受到了这背后的俄罗斯精神,这些故事塑造了俄罗斯人的韧性、力量,不机巧却坚毅。这些故事背后的就是俄罗斯的文化基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俄罗斯人,从而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命运,故事似乎是一种力量左右着一个国家与人民的气魄,影响着这个国家人民的成长模式。
此地图源自百度《讲了100万次的故事·俄罗斯》读后感(五):故事
一般来说,我是不读“序言"的。这个功能性的说明大都很枯燥,内容也无外乎编撰的目的、面向的人群、期望达到的目的一类,再来,就是感谢某某的帮助啦这些歌功颂德的内容(我觉得这应该放在末尾)。我一般只有在读完全文还有兴致的时候才会回过头读读序言,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的。大部分的时候是“没有”,但是,偶尔也会遇到喜欢在序言里藏故事的有趣(古怪)作者哦~读到这样的意外的和正文什么关系也没有的故事的时候简直想要大呼”LUCKY“——真是赚到了! 我这次先读了序言。因为扉页发了一个短故事的缘故。说到这个短故事,第一遍读的时候虽然读得满脑子问号,也还是觉得它很有力,我于是又仔细读了一遍。这次我明白了。”拉比“是一个神职,不是名字。
扉页的短故事,作为书眼,倒是注释一下“拉比”的意思啊,对犹太教有所了解的人自然知道这是犹太教中“圣者、贤人”的意思,不了解的呢?另外,作为第一个有姓名的拉比,在国家和职务之后,给个逗号可以么,我差点以为拉比巴尔才是他的名字,他的后代继承着他的名字拉比,一代代的为人群规避厄运……在序言里,它是这样写的:“这个故事里有恩赐,也有不恩赐”……这叫什么话?!序言这样写和小学生练习写正反义词,“错——不错,高——不高”有什么区别?如果是翻译我也勉强忍了,序言可是中文语境!(啊——我更不喜欢序言了。)
插图呢?童话故事最重要的插图呢?这几张一言难尽的插图是怎么回事……
俄罗斯卷不在手边,芬兰卷的插图借用一下,反正风格上完全没有区别。德意志卷。印第安卷。看吧,糟心吧,地域区别完全体现不出来吧?不能充分体现故事发生的地域的特有风格的插图,不是好插图。是滥竽充数。作为看着陈伯吹先生编辑的世界童话连环画长大的孩子,这个插图水准,呵呵。
虽然是俄罗斯的故事,一开篇的狐狸和狼却是列那狐的样子——情节都是狐狸哄狼冬天里拿尾巴钓鱼,俄罗斯的冬天,你懂得。这只俄罗斯的狼体感不知比法国的狼如何?毛厚更抗冻么?嘻嘻~故事的某种统一,真叫人惊讶。说起来,我对俄罗斯故事的印象还停留在《渔夫与金鱼》、《白比姆黑耳朵》这些故事,更久远的,大概就是聪明的渔女了。
我最喜欢里面狐狸被狗追赶跑回洞里的故事。 狐狸问它的眼睛,逃命的时候它们在做什么,看路,眼睛说。 狐狸问它的耳朵,逃命的时候它们在做什么,注意狗在哪里,耳朵说。 狐狸问它的尾巴,逃命的时候它在做什么,想办法绊住你让你被狗抓住,尾巴说。 狐狸很生气,把尾巴伸出地洞,拿走吧拿走吧这个给你吃,狐狸对狗说。 然后。狗叼着尾巴,把狐狸抓走了。 我想起一个英雄保护村民的故事。故事里的无赖指责英雄,都这么久了,妖怪怎么还没捉住,真没用,你一个人居然还要吃掉我们这么多食物,快滚吧。英雄的徒弟很委屈,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这样的人?英雄于是问他的徒弟,如果妖怪抓了好人,好人会怎么做?只能被吃掉了,徒弟说。那如果妖怪抓了无赖呢?为了保命出卖别人,徒弟说。我们怎么能因为无赖而放弃保护真正要保护的人呢?英雄这样对他的徒弟说道。 故事。 故事会变换外形。一些古老的故事现在读来甚至会觉得莫名其妙。可故事里的核心,其实一直都在流传。就像我看着不顺眼的序言里说的,故事一旦停下来,它就死了。不管我们怎么去读一个故事,故事总会在流传中,生出新的意境,并慢慢地,变回原样。 故事。是流动的人的智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