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7-01 10:56:5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2

《我和你》是一本由[德]马丁·布伯著作,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我和你》精选点评:●见过最有价值的译者序言,译文很棒~注释也是~总之很棒~#词穷#●4.5第一章颇受启发,

《我和你》读后感1000字

  《我和你》是一本由[德] 马丁·布伯著作,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和你》精选点评:

  ●见过最有价值的译者序言,译文很棒~注释也是~总之很棒~#词穷#

  ●4.5 第一章颇受启发,第二章和第三章涉及到宗教哲学时,就读得迷迷糊糊。 “你”无可避免地转化为“它”,作为主体的“你”正在疏远,萎缩为客体。人与人。主体与主体间的联系断裂。 “我——你”关系也是脆弱的、稍纵即逝的。此刻的“你”可能在下一刻滑向“它”。“我——你”的联通构建在坦诚与信任的基础之上,任何一方跳脱关系的范围进行审视而非直接的交流,另一方的“你”立即退回“它”,退回到纷杂的客观世界的背景之中。

  ●此书是讨论“关系”的哲学经典中的经典之一。人类不太可能在面对所有人时,都能做到“我和你”的人格关系。人性中,那股纳粹面对犹太人似的“我-它”关系,本质上是权利侵害;这一点似乎在后续的商业化社会发展之中,并未能够如布伯理想建构的那样有所收敛。实施上,商业化社会,连情感都是有价的,更多的是涉及利益的“我和它”的关系。但这并没有削弱布伯哲学令人震撼的力量:人之所以为人,还是需要仰望星空,有内心所敬畏的道德律的。

  ●里面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我—你”和“我—它”里面的“我”读不懂

  ●完全没看懂。。

  ●译得细心

  ●当我拒绝和(你)发生联系时,我一定程度上也拒绝了我自己。啊,感觉离得道又近了一步呢

  ●终于找到了我心念的研究思路,哭了,学术激情重新回归。

  ●“它”是蛹,“你”是蝶。哪里能够分得清楚,经常纠缠在一起,成其为两重。

  ●深入反思西方现代哲学,区分经验世界与关系世界 关注不同主体的相遇和对话,思索生命中的重大问题

  《我和你》读后感(一):这个版本太棒了!致敬译者杨老师

  陈维纲先生的版本是下过功夫的,甚至有些固执:好的书籍必须要认真读,因此就是要翻译的“晦涩”一些,阻掉那些不认真的读者。这个版本非常古典,尽管表述晦涩,但意蕴十足。

  另外还有一个版本,因为翻译实在糟糕,实在按捺不住,分别在亚马逊和豆瓣上留言批评。想来不会有更好的版本了,抱着捍卫陈先生版本、鞭挞所谓新译本的心态在kindle上购买了这本书。先是被译者的前言惊着了,显然是下了大功夫(虽然有不经意的炫耀之嫌,但确实功夫深,完全可以接受)。

  读到正文第一句,忍不住拍手叫好。太棒了。准备买本纸质版多读几遍。

  衷心感谢译者杨老师。愿这个译本惠及更多的读者朋友。

  《我和你》读后感(二):头一次真切感知到了译文的差异

  没想到杨和徐两个从新版德文译出的版本, 能够有那么大的差异.

  不得不把原文和Kauffman英译本翻出来对照看.

  如First Part, 5

  原文:

Man sagt, der Mensch erfahre seine Welt. Was heißt das? Der Mensch befährt die Fläche der Dinge und erfährt sie. Er holt sich aus ihnen ein Wissen um ihre Beschaffenheit, eine Erfahrung. Er erfährt, was an den Dingen ist.Aber nicht Erfahrungen allein bringen die Welt dem Menschen zu.Denn sie bringen ihm nur eine Welt zu, die aus Es und Es und Es, aus Er und Er und Sie und Sie und Es besteht.

  Kauffman:

We are told that man experiences his world. What does this mean?Man goes over the surfaces of things and experiences them. He brings back from them some knowledge of their condition—an experience. He experiences tvhat there is to things.But it is not experiences alone that bring the world to man.For what they bring to him is only a world that consists of It and It and It, of He and He and She and She and It.

  杨:

有人说,人在感受人的世界。此话怎讲?人在事物的表面滑行、感受。人就是这样对事物的性质有了认识,有了感受。人在感受事物具有的东西。但把世界带给人的,并非只有感受。感受带给人的,只是一个尽是“它”“它”“它”,尽是“他”“他”“她”“她”“它”的世界。

  徐:

人们常说,人感知世界,此话何解?人彷徨于事物表面,感知它们。他从中总结事物的特征,得出自己的经验,从而感知事物的存在。但光凭经验还不足以感知世界。因为由经验所感知到的世界,只是“它”“他”和“她”的排列组合。

  我怎么觉得都有问题啊...

  这样看的话, 旧版 Smith 英译反而更好了???

  《我和你》读后感(三):和你本真的相遇

  生活里,我们与身边的事物接触,

  时常与自己元神失联,遗失了自己的神性,

  也把身边的事物降低到物化的水平,

  看不见事物崭新的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没感受它们来到自己身边的隐含意义,

  更多是带着期望看身边事物,把他们物化,成为自己的工具,

  书开启新的视野

  ----------华灵子

  马丁 布伯《我和你》抽取节选 P99-P95,个别字眼没用原文的翻译。

  (全书探讨我-你关系,我-他(物化)关系。书中的上帝,是泛神论的能量存在,无处不在的。)

  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本真和自己的生活去证明其感受到的意义,

  人只需承认现在性的存在,就能进入相遇之中,

  只需把“你”挂在嘴边,就能实现相遇。

  我们如何生存,在何处生存,由何生存,为何生存,

  这些都是秘密,也永远只会是秘密,

  它成为我们的现在,

  给我们带来启示和福祉。

  我们接近“上帝”,

  却无分解开它存在的谜题和隐秘,

  我们感受到救赎,却没有得到“答案”

  我们不“理应”这么做,

  而是“可以”“必须”这么做。

  这就是此时此地永恒的启示。

  永恒的力量源泉长流不息,

  永恒的接触周而复始,

  永恒的呼唤声声不息

  (上文原本在后面,我把它们提了上来)

  这样一些宗教人,源于内心的力量已经超越了外来的社会等级。

  但社会这一概念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

  它既指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共同体,

  又指毫无关系基础的人群的集合

  ---这也是现代人日益与关系疏离的真实写照。

  人若从后一种社会性的地牢被解放出来,

  就会走向光明的共同体,成就这一切的力量,

  正是成就人和上帝关系的力量。

  而人与上帝的关系是无所不在的关系,

  一股股洪流从此奔涌而出,永不枯竭。

  人无法将生活一分为二,一面与上帝保持真实的关系,

  一方面与世界保持不真实的“我-你”联系,

  一面真诚地向上帝“祈祷”,

  一面对世界穷加利用。

  这些宗教人,已经超越了对世界负有义务和责任的道德人阶段,

  后者还需为行动者的行为承担责任,

  因为他完全受到“存在”和“应该存在”这组对立关系的影响,

  只得以几近荒唐的牺牲勇气,将自己的心撕成一块块碎片,

  去填充两者之间难以弥补的鸿沟,

  这些宗教人,诞生于世界和上帝的对望关系之中,

  此处的最高神性,摆脱责任感和自我要求所造成的不安;

  此处没有自我意志,只有顺势而为,

  所有的“应该”都融入到无条件的“存在”之中。

  这些得以瞻仰圣容的人,已经超越责任和义务,

  这并非因为他们远离世界,而是因为他们真切地向世界靠拢,

  他们有着充盈的现在,在永恒之光的照耀之下,

  世界也变得更有现在性,他也得以对所有本质的本真说出“你”,

  冷静的“反复决定”成为正确的举动,

  这些举动是有主见,有担当,有用场,也是造物的一部反,

  这些举动不再是世界的负担,

  它伴随着世界成长,就像无为一样

  人从至高无上的相遇时刻归来之后,

  他不再是从前的自己---这即是永恒,

  人感受到一阵气息,有时经历一场(内心的)角斗,变化总会产生,

  人的本真得到提升和扩展。

  也明白生活事物是为我而来,

  会获得力量,

  和所有的真实相遇、接纳和联合,

  说不出它们的来源,

  以不可言说的方式确认意义的存在,

  意义不属于“另外的生活”和彼岸,

  而只属于此生此世,

  它不想只存在于我们心中,还想被我们传播到世间。

  (接文章开头)

  100-102

  物化上帝的历史贯穿整个宗教,

  也为它的宠辱存亡做了最好的注脚,

  它背离生机勃勃的上帝,又去而复返,

  个人的祈祷被集体的祷告所排挤,

  被程序化的礼拜所取代

  人既与上帝产生了关系,

  就需根据自己的力量和规模,

  每天都让上帝重新变成现实,

  达到(在时间长河)真正连续统一,

  把人升华为“你”,

  让纯粹的关系得以实现,

  让神圣的基本词汇得以在所有人口中说响。

  这样一来,人类生活中的时间变成了充盈的现实,

  获得持续、辉煌的永恒

  《我和你》读后感(四):我和你,是世间最美妙的关系

  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

  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刘欢在北京奥运会上唱响的歌曲《我和你》,曲调柔和优美,一下子就拉近了世界各国人们与北京的距离。我们和他们,一下子变成了我和你,世界变小了,人们变成了一家人。

  然而,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我总会想起另一种《我和你》,那就是马丁·布伯最经典的哲学著作,影响遍及整个人文学科,特别是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哲学和宗教存在主义领域。

  马丁·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生于奥地利,犹太宗教哲学家、翻译家、德语文体大师。著述领域包含犹太神秘主义、社会哲学、圣经研究、宗教现象学等。布伯的哲学关注人与其他事物的“相遇”或“对话”。《我和你》是表达其哲学观点的代表作。

  布伯的语言很美,常常用很多的排比句,整本书就像一本诗歌般灵动;但又往往晦涩难懂,用词模糊,让人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在于布伯对中国老庄经典非常有兴趣,常常在文章中引用,于是本来就比较“玄”的老庄哲学,经过英译后再德译,意义本身就晦涩难懂,只能靠意会不能言传了,再由布伯的德语翻译成英文或中文,想不晦涩都难。更何况,在布伯生活的那个时代,晦涩就是一种美,晦涩意味着深邃,往往富于韵味,也耐人寻味。

  这是翻译作品常常会出现的障碍,令人不禁想象原著中究竟是怎样的意味。有些译文深得原文精髓,又非常贴合被翻译国家的语境,会有比原文更精彩的文采。更多的则是因为转译自另一种语言,丢失了原文的原意,自成一体,有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我和你》这本书中有一段,是布伯引用李白的诗句:

  “中国有位诗人写道,他用玉笛吹的曲子,人们不喜欢听;吹给神灵们,神灵们侧耳倾听了;然后,人们也来听他的曲子——他就是这样从神灵们,走到他的成果终究不能离开的人们那里。”

  然而,我们翻遍李白的诗篇,也没有找到与之相匹配的。

  布伯是从一位法国女诗人俞第德(Judith Gautier,1845—1917)的名篇《白玉诗书》中的《仙人们在跳舞》(Les Sages dansent)翻译过来的:

  吹我的玉笛,我给人们唱一首歌,但人们没有懂我。

  举笛对着天空,给仙人们唱我的歌。

  仙人们高兴,在云彩上面跳起了舞。

  现在人们懂我了,当我唱歌的时候随我的玉笛而动。

  俞第德《白玉诗书》的形成,离不开流落巴黎的中国秀才丁敦龄的合作和指导。丁敦龄要把唐诗的精妙意味,用并不精通的法语,传达到当时中文能力实在有限的俞第德,势必要对字句细作解读。可想而知,经过这样翻译,李白的诗歌已经变得连李白自己都无法辨认了。

  译者杨俊杰追根溯源,以为可能是李白的《凤台曲》: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

  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虽然仔细斟酌,还是有很多不合之处,但也只能各自猜测了。唐诗的翻译都这样的困难,更何况老庄哲学?

  中文翻德文是如此,从德文翻译成中文也是如此。

  布伯的论著本来就以晦涩难懂著称,从德文翻译成中文已经很难理解;加上译者杨俊杰又刻意直译,延续了布伯语言的晦涩风格;再加上哲学思想的本来难以理解,《我和你》这本书除了书名平易近人,整本书中的内容都玄而又玄了。

  多数人的状况是,字我都认识,内容我都不懂。其实《我和你》的英文译本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

  布伯在《我和你》中说,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关系有两种:

  一种是“我和它”

  “我和它”,就是当我不是纯粹的,而是带着期望和目的去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就是“我和它”的关系。就算期望或目的也确实是为了对方好,这也是“我与它”的关系,因为“我”没有把对方当成和我一样的人来同等看待,“它”沦为了“我”实现期望和目的的工具。

  比如,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我要你这样做那样做,是为了你好,我是爱你的;但其实他们对孩子内心的想法根本不关心,也不感兴趣。于是,表面上爱得越深,越是成为孩子的枷锁。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甚至崩溃。

  一种是“我和你”

  “我与你”,就是当“我”放下期望和目的,用“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对象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期望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布伯说,要看到对方的神性存在——看到并尊重对方的真实存在。“我与你”中的“你”,首先是上帝。但也可以体现在普通关系中间,“我”与“你”相遇,其实也是我的本真——上帝——与这个人的本真——也即上帝相遇。

  正如,相敬如宾的夫妻也会有忽视对方本性的时候,而苛刻严厉的上司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我与它”无时不在,而“我与你”只是瞬间,但正是这样的瞬间,让生命拥有了意义。

  “我和你”缔造了一个联系的世界,这个世界有三个:

  第一个:自然的生活

  我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大部分都是“我和它”的关系。

  自然中的不会说话的植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当“我”观察时,它都是我的对象。然而,如果在某种情境中,我和这种物体发生了某种联系,与它的真实存在相遇,这一刻,它就不再是“它”,而是“你”。

  第二个:人的生活

  人与人的联系,本来应该都是“我和你”的关系。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观察、感知、评判另一个人,这不仅在陌生人之间,在熟人,甚至伴侣、家人之间也是如此。我们会用我们的六识来感觉对方,体验对方的生活,这时候,我们和对方的关系,就不在是对等的。

  只有当“我”把对方当做和自己一样的同等对待,就是“我和你”的关系。只要联系存在,“我和你”的关系就存在。当联系断开,我们开始评价、谈论对方,“你”就变成了“它”。

  布伯说,大部分时间人们对于“我”都是物品,是我感知的对象;只有极少部分时间,“我”会遇见“你”,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音难觅吧,高山流水,当你听懂了,你就是我。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们通过语言彼此交流,也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语言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与物无法交流,人与神无须交流。

  第三个:灵性的生活

  灵性的生活,指的是我们和上帝的关系。布伯说:“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布伯在《我与你》中围绕着两种关系阐述,重点在于让我们发现自己最真实的存在,只有我们自己是真实的人生,我们才会遇见和我们一样真实的他人——“你”。

  正如布伯引用的李白的诗中所说,他吹响了玉笛,我们听不懂,但仙人们听懂了,陶醉了,我们感知到仙人们的快乐,也听懂了他的玉笛。

  当代著名摄影师吕楠曾把布伯的《我和你》视为密保,独自在西藏十年,翻看了1000多遍。在他的摄影作品中,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意义,于是,布伯的《我和你》也成为了他最喜爱的书,并深深地影响了他。

  “不是祷告要听时间的安排,倒是时间要听祷告的安排。不是祭祀听场地的安排,倒是场地要听祭祀的安排。顺序弄反了,事情就会弄糟。”

  布伯警告我们,不要把“你”变成了“它”,不要把人变成了东西,不要把神变成了事物。如果我们把别人或者把神当做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那么我们自己也只是一个工具。

  就像做一个环保主义者,从“我”做起是好的;做一个极端的环保主义者,强制他人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来实现自己“救世”的目的,就不是件好事。

  一个平凡的人也会有灵性闪光的时候,一位得道高僧也会有“它性”出现的时刻。而这正是生活的美好之处,让我们可以自绝望处获得爱的能力,与一朵花凝视,与一只蝴蝶相知,感受到生命永恒的意义。

  《我和你》读后感(五):武志红:在我读过的所有书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这本书

  文|诸神的恩宠

  在国内众多的心理学大咖里,武志红的影响力毋庸置疑。武志红毕业于北大心理学系,他自幼博览群书,敏而好学。近十年来,由于写过大量有关原生家庭的文章和书籍,他已成为中国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成名后,他在多个公开场合都说过:“我读的所有书里,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和你》。迄今为止,我还没读过哪本书,对关系的论述能达到像《我和你》的深度。”

  《我和你》为什么会让武志红推崇备至?这本书是西方近代哲学名著,作者是马丁·布伯。布伯是20世纪著名的犹太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书中,布伯对人和世界的关系做了系统的梳理。他认为,人和世界的关系分两种,一种是“我和它”,一种是“我和你”。其中“我和你”这种观点,是当代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因此武志红才会推崇这本书。

  那么,什么是“我和它”,什么又是“我和你”呢?“我和它”,是指带着明确目的去与人交往。在这种关系中,我们没有把对方看做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而是将其视为可利用的工具。“我和你”,是指不带功利目的、以真我和他人交往的社会关系。在“我和你”关系中,我们会和对方的灵魂相遇,彼此都会产生心心相印的感觉。因此,“我和你”的关系也被称作相遇哲学。

  布伯认为,大多数人和他人交往时,都是“我和它”的关系。而“我和你”的关系,往往发生在人与人交往的一瞬间。但正是这一瞬间的灵魂碰撞,才赋予了我们彼此生命以新的意义。有关相遇哲学,张爱玲的一段话也说出了同样的意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这段话,说的正是两个灵魂在偶遇那一瞬间的美妙体验。布伯补充说,只要付出真心,一切关系都能达到相遇的境界,比如,我们既可以和爱人心有灵犀,也可以和宠物无比默契。

  01马丁·布伯有多厉害

  马丁·布伯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犹太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1878年,布伯出生在维也纳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时代,他大多数时间住在祖父家中。他的祖父是犹太著名学者,受祖父影响,布伯从小就学会了希伯来语、法语、波兰语等。

  14岁那年,布伯回到父母身边生活。这一时期,他开始大量阅读康德、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这些哲学名著对他后来的哲学研究工作起了重要指引作用。1896年至1900年,他先后在维也纳大学、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和苏黎世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艺术。

  犹太民族被称为世界上最顽固民族,无论犹太人在哪个国家生活,他们都始终保留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来不受其他民族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犹太人在国际上十分不受待见,许多犹太人都遭到迫害。布伯是犹太人,他曾积极参与犹太复国运动。1916年,他创办了月刊《犹太人》。这份杂志发行了八年,是德国犹太人重要的发声渠道。希特勒上台后,布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反纳粹的斗争中,很快便成为犹太人的精神领袖。55岁那年,布伯移居巴勒斯坦,任希伯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同时还是以色列科学和人文学院的首届主席。87岁时,他在耶路撒冷病逝。

  由于宗教和历史原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一向水火不容。晚年时,布伯向犹太同胞大声疾呼,请他们不要将阿拉伯人视为仇敌,要和阿拉伯人和平相处。布伯希望看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放下成见,团结和睦场景。1965年布伯去世,在时局紧张的情况下,阿拉伯学生联盟竟顶着压力,派出代表团前来吊唁,向这位伟大的犹太思想家致哀。可见,在阿拉伯人心中,布伯这位犹太人也极有威望。

  布伯一生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宗教哲学、《圣经》翻译、对哈西德派(波兰犹太人组织)的研究、参与犹太复国运动。从表面看,这些工作来互不相关,但其实它们都是以相遇哲学为基础的。

  《我和你》是布伯的代表作,书中的相遇哲学理论对后世的社会心理学、哲学和宗教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一百年过去,这一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情感和心理治疗等领域。当代心理疗法中,很多心理学大师都是布伯的铁杆粉丝,比如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杰斯、完形疗法创始人皮尔斯等。从本质上说,他们的疗法都是在实践布伯的相遇哲学理论。所以,武志红推崇布伯也就不奇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布伯和中国文化还有很深的渊源。年轻时,他酷爱中国文化,曾编译《庄子文选》。他对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也有着非常深刻地认识。他认为,老庄思想是中国智慧的精髓。他甚至还写过一篇关于老庄哲学的文章,叫《道的学说》。

  老庄思想强调人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法则,这些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布伯。多年后,布伯的许多观点都和老庄哲学不谋而合。

  02《我和你》讲了些什么

  1923年,布伯发表了《我和你》。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由于表述抽象,它的内容相当晦涩。

  书中,布伯主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和世界上各种人和事发生关系的方式,真正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在布伯看来,人和世界的关系分为“我和它”及“我和你”两种。“我和它”是一种利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我”是世界的中心,周围一切的人和事都围绕“我”展开,对方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

  与“我和它”的关系不同,“我和你”是一种真正的关系。按咱们中国人的说法,这种关系就叫“交心”。在“我和你”的关系中,一切都变得真实可信,两个人之间会坦诚相待,谁也不会利用谁。

  简单来说,“我和你”和“我和它”这两种关系模式,可以概括两个关键词:相遇、对话。凡是灵魂无法相遇,彼此无法产生共鸣的,就是“我和它”的关系;凡是灵魂可以相遇,彼此能产生强烈共鸣的,就是“我和你”的关系。

  书中有一句名言: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在相遇中,人与人相互走近,彼此真正地认识对方。这就是相遇哲学的精髓。相遇哲学是布伯独创的说法,它使人们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假象,引导人们向世界敞开怀抱,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事。

  相遇哲学主张,人和人之间不应有纷争,万事万物都应和谐自在,这样,世界才会呈现出它本真的模样。布伯的这些说法,和老子的清静无为的思想不谋而合。不得不说,布伯的关系哲学思想极具现代意义。近百年来,这一思想对世界人文社科领域,尤其是哲学、文学、心理学等领域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03相遇哲学为什么能疗愈人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现代人的身心疾病越来越多,焦虑、抑郁、失眠更是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身心问题。据统计,全球约有7亿人患有失眠、抑郁等心理疾病,每年因心理疾病自杀的人数达到200万。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总人数已超过3亿人。

  早在1923年,布伯就发现,从工业大革命到现在,人类社会一直处于“我和它”的关系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竞争多于合作,成天尔虞我诈,互相利用,最后导致很多人都患上身心疾病,苦不堪言。布伯提醒我们: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已经将使人们的心灵越来越异化,最终受害的将会是人类自己。

  现代人越来越孤独,究其原因是,现代人的交流模式出了大问题。交流分三种:自言自语式的交流、功利性的交流、真正的交流。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加速,人心变得功利且浮躁,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社交应酬,很难产生深层次的交流,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这些名言,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生活里,我们都有这种体会,两人聊着聊着,就没话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说话者太以自我为中心。而真正的交流,是以以听众为中心,说话时要顾忌对方的感受。

  心理学家胡慎之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生活里有些夫妻交流时,大都在谈如何解决问题,却很少分享彼此的感受。缺少心灵深层次的交流,让很多夫妻渐行渐远,甚至离婚。说到底,交流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情感的问题。只有用心交流,才能消除彼此的隔阂,走进对方心里。无论是泰戈尔的话、鲁迅的话,还是胡慎之的话,说的都是灵魂交流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没了心与心的灵魂交流,一切都将变成交换和利用关系。

  本书中,布伯深入地分析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人们一味地依赖科技,不断脱离自然,导致人和人隔阂越来越深,责任感逐渐丧失,整个人类世界变得日渐乏味。混乱的价值观,放任的生活方式,道德感的缺失,成为现代人的三大病症。

  布伯认为,人活在世间,必须要真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去接触真实的世界。这是一种相遇,也是真正的活着。人与人之间充满真情,才是世界存在的意义。而这一切,都源于灵魂的相遇。心理学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那就是:看见,就是爱。所谓的看见,不是肉眼的看见,而是灵魂的相遇。人与人只有灵魂相遇,才能算真正的认识,而生活中的认识,更多的是指知道这个人。布伯的相遇哲学,奠定了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可以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04走出假象,拥抱真实的世界

  关于相遇哲学,电影《楚门的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范本。电影里,楚门从出生到成年,一直生活在桃源镇。而桃源镇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一切景物都是道具,所有人都是演员。原来,楚门从一出生就被挑中出演一档真人秀节目。每一天,他都被5000个摄影机24小时监视着,而他对此却一无所知。真人秀的导演认为,他为楚门营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一切都是如此完美。但当楚门无意间发现,自己原来生活在骗局中时,他愤怒了。电影结尾,楚门勇敢地走出摄影棚,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现实生活中。

  《楚门的世界》很好地阐释了布伯的思想。本书中,布伯说:“人没有世俗生活过不下去,但仅仅靠世俗生活过活,那便失去了为人的意义。” 楚门生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当他意识到一切都是假象时,他选择勇敢地去面对真相,回到现实生活中,做真正的自己。布伯的相遇哲学,主张人要融入真实的世界,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有人看完《我和你》后,在网上留言说:“看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和一位好老师在对话。书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气,读完令人身心舒畅。”的确,《我和你》是一本净化心灵的好书,学会用相遇哲学的思想看待万事万物时,人与人之间将充满温情,世界将会更美好。

  世间一切美好,皆源于灵魂相遇。两个灵魂相遇后,爱便产生了。但爱并不止是爱某个具体的对象,它还有更广博的内涵。爱是一种流动的能量,只能呈现在关系之中,在关系之中不断地修炼和升华。换句话说,当我们和他人心灵碰撞那一刻,我们才能真正超越自我,回归真实本身。等我们领悟到“我和你”的真谛时,我们会发现,人类是如此真实可爱。

本文标题: 《我和你》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33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我变了,是因为明白了《美好生活》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