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工论》是一本由[法]埃米尔·涂尔干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社会分工论》精选点评:●直到读了第三遍才完整读完,花了一整个九月,越读到后面越觉得这是一本巨著,不是厚
《社会分工论》是一本由[法] 埃米尔·涂尔干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3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分工论》精选点评:
●直到读了第三遍才完整读完,花了一整个九月,越读到后面越觉得这是一本巨著,不是厚重,而且字里行间的信息量都非常大,就像吃了一块巨大的压缩饼干,我觉得我只理解此书不到一半的内容,希望以后有机会多读几遍。
●真的会读吐的涂大爷…
●社会良医涂尔干。从法律分析社会团结的两种形态:压制性法律与机械团结;恢复性法律与有机团结。在原始社会、专制社会,威权与家族联结人类,人束缚于共同意识中,没有个性存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以惩罚为任的恢复性法律盖过压制性法律,旧道德约束力下降,随社会分工细化,人的个性开始彰显。法人团体代替父权等威权监督人的行为。以此而观,共产主义既要实现公有制且统一意识,又要实现全人类个性发展,是绝不可能调和的。涂尔干认为世界要实现和平,最终还是要靠分工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涂尔干并没有过时。另,涂尔干的文风,让人时刻分心...
●涂尔干真是该死的有魅力!虽然他的总结陈词总让我迷惑自己在之前几十页和他恐怖的逻辑缠斗的意义........
●逻辑之缜密,令人咂舌。
●作为主体的社会和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
●涂尔干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由于分工程度较低,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种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从而不会离心。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护共同意识,维持一致性。不过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这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称之“有机团结”。而这种走向,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分工是社会团结的主要源泉,而不是相反;同时也是道德秩序的基础。
●二刷…… 第一次看的时候一脸懵逼,这次看的时候总算懂了一些东西。《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可以一窥斯宾塞和马尔萨斯对涂尔干的影响,可以说是批判继承吧……理清楚了一些关系:涂尔干从社会分工讲起,社会分工产生或者说加强了一种共同的道德约束。(涂尔干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但作为实证主义的开山鼻祖,涂尔干必须寻找一种可以清楚衡量的标准,所以,他用『自杀和犯罪的平均数』来衡量社会道德的水平,用『法律』衡量社会整合程度(当然他也对法律进行了自己的分类),而自杀和犯罪(主要是犯罪)需要对其进行惩罚。同时当共同意识不再得到认可的时候,劳动分工的体系就会出现失范…… @2019-02-11 21:54:20
●社会演化是人类反抗熵增的持久性战争,分工是这场的战争的产物,而不是武器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一):个人记录
这本300多页的社会学经典是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博士毕业论文,虽部分论述颇显啰嗦、诸论点颇为繁杂,但宏大明晰的框架、对道德、法律、伦理的引证已经足以展现他过人的社会学天赋。此书主论社会分工的起源、影响因素和社会连带关系,以压制性法律与恢复性法律为切口,区分了靠共同信仰和共同情感来保证机械团结的低级社会形态和靠劳动分工而形成可以展现道德特征的有机团结的高级社会形态,且推断未来的组织社会中,劳动分工必然会接近理想的自发状态,并由此实现人类博爱的理想。最后给出分工的失范只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且要达到理想社会形态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人类自身确立一种新的为人类所需要的道德。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英才会更加专业化
劳动分工适用于有机体,与生物学想通。
劳动分工是社会秩序最重要的基础
今天道德意识的强制力应是:各尽其能 社会担心人们过于专业化
一,如果分工的作用只有创造文明,则它是不必要的,因为它只是在减少自己带来的危害
分工带来的文明的进步对道德生活产生了微弱的积极作用,更别提艺术
与伦理领域不同,道德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文明不应被纳入道德领域,所以劳动分工(创造文明的东西)也应是道德中立的
人们在权衡分工带来的经济进步与道德退化
二,
用友谊和婚姻关系类比分工得到一个结论:分工可以产生团结感
性别分工是产生婚姻团结的根源
孔德认为分工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活动的全部领域,并不是被普遍限定在单纯物质利用的范围里。
如果分工需要秩序和团结的假设成立,那它就是道德的。
如何证实—通过外在事物
1. 法律: 团结如果加强,互动就会增多。但在研究现象时,不能确定两者的因果关系。互动越多,法律越多。对于反驳的回应:如果某种社会团结单纯是由习俗表现出来的,那么它肯定只是一种次级秩序。
两种制裁:压制性 恢复性
压制性
规范不是恒定的,犯罪也不能通过理性评估罪孽的大小
犯罪是对集体感情所构成的危害 且要达到固定的平均强度(乱伦)
共同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是一种社会心理形式,有自己的发展模式)
在禁猎季节进行渔猎:并不与感情抵触,但不利于统治权力保护共同意识,一切犯罪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集体意识出发的。低级社会犯罪最严重,自我同一社会的集体意识最有威力
惩罚从为了报复到为了自卫
低级社会里大多数的罪行都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即对宗教,习俗,和权威的损害。
惩罚的真正作用在于,通过维护一种充满活力的共同意识来极力维护社会的凝聚力。
恢复性
社会也存在于这种看上去完全私人的关系中,社会赋予契约强制力。
*共同的意识在碰撞时会堆积起来,融合成更大的能量,变成更有活力的观念。大型集会里特别容易产生狂热的情绪,因为单个人的意识已经和所有人的意识共通了。
恢复性法律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作用,表现了基本上从劳动分工中产生的协作
*两种积极的团结 离心力和向心力
由团结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1.共同意识与个人意识的关系2.集体意识的平均强度 3.集体意识的确定程度
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微弱,共同意识的发展跟不上个人意识,(人逐渐开化,差异变大,共同意识变得脆弱模糊)劳动分工逐步取代了共同意识曾扮演的角色来维持高等社会的统一
社会生活的两个来源:1,个人意识的相似性 2,社会劳动的分工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三):渠敬东:如何阅读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的出版,意味着学术界公认的涂尔干“四大名著”今天已经全部出齐,而且,其中的三部著作还出现多种译本并存的情况。不过,这样的说法也不准确。因为早在1935年,《社会分工论》就有了王力先生的译本,收入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无论是与二、三十年代的学者们相比,还是对这个距离原书问世足足有一百多年的译本来说,我们都似乎有一种歉愧的心理,汉语学界对西学的引介和推广还是太滞后了。
不过说到底,研究依然是最重要的。而深入研究涂尔干的社会理论,光靠“四大名著”还不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学者的工作不能只限于把一个译本照模照样地“抛”给读者,或者在前面“塞”一个不疼不痒的“交代”,而应该通过个人的研究指明与这个文本有关的各种限度,如翻译的限度、理解的限度、诠释的限度,乃至批判的限度,等等。具体来说,《社会分工论》也有其自身的限度,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到国内现有的社会学语境时,问题就更复杂了。比如,直到今天,许多社会学者依然把《社会分工论》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看作是一种社会决定论,甚至还从头到脚给它涂上有机论、功能论和观念论(或是唯心主义)的色彩,好像这些社会学奠基人(包括马克思在内)都彻头彻尾地操守着形而上学的风格。诚然,我们并不否认像涂尔干这样的思想家都脱离不了当时的思想限度(比如涂水干确实受到过有机论的影响),但如果把他们单纯说成是一个决定论者,恐怕思想史上就不再会发生那场惊天动地的变革了,今天也不再会有作为生活方式的社会学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阅读《社会分工论》的一个限度。在许许多多的教科书上,都写着涂尔干社会理论的首要原则就是“社会决定个体”或“一切皆为社会”,就像在谈到马克思的时候总说“物质决定意识”一样。但是,这些教科书的作者并没有向读者指明涂尔干这一论述的限度,没有说明社会学的形成,不仅在于确切意义上的“社会”的形成,更在于以启蒙和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个人主义”的形成。也就是说,社会学恰恰是围绕着人们看似背谬的“个人主义问题”而展开的。所以,才会有马克思为摆脱物化生产而提出的“社会主体”,即阶级的观念,才会有韦伯从意义和理解出发的“社会行动”概念。当然,涂尔干也不例外。
对我们来说,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所提出的“社会事实”概念,有很大的迷惑力。人们常常从曾经受到过的唯物主义的传统教育出发来理解这一概念,似乎“社会事实”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看得见、抓得着的硬邦邦的东西,就像中学政治教师常常说的桌子和椅子那样,既没有意识,也没有观念和道德上的基础,更何况“理解”了。可涂尔干却说,所谓的社会事实,就是既有的社会生活,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我们所使用的器具、我们所继承的财产、我们所遵循的习俗、我们所持有的观念、我们所依凭的道德、在我们身上流淌着的历史,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而且是日常意义上的社会生活。在这一点上,涂尔干与马克思意义上的物质论并没有什么区别,传统意义上的观念论与物质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冲突,显然无法概括这些社会基础;观念即是现实,观念即是事实。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中指出,社会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就是不单从先验的角度看待生活,也不从先验概念的决定论角度来考察社会事实:归根结底,社会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或者确切地说,只有实践才是社会学的最终效果。
不过,光说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团结),光说我们必须回到现实本身中来,社会学还不足以找到它的立身之本。就此而言,《社会分工论》倒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灵感。首先,社会学的根本问题,就是“现代个人主义”的问题。这虽说与人们通常理解的社会学好像有点儿文不对题,但是,倘若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个人,我们在哪儿能找到相应的“有机团结”呢?很显然,社会与个体相对立这一庸俗的论题,并不是涂尔干纠缠不休的问题;相反,《社会分工论》的核心议题,却是“理性个体”究竟为现代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道德效果?这也是涂尔干区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理论企图。这两种团结的区别在于: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劳动分化和职业分化为什么会在给个体造成限制的同时,使个体的知性和理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使社会团结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就此而言,涂尔干强调了社会分工的两个根本意涵:一是分工为现代社会带来的启蒙效果,也就是解放知性的效果:个人首次获得了用自己的知性来引导社会行动的可能性。比如,传统法与现代法的区别,归根结底是制裁法与恢复法(或秩序法)的区别,现代法的基础,是契约关系中的理性主体。二是分工为现代社会带来的道德效果:具有专门职业的个体,并不像古典经济学所设定的“经济人”那样以利益最大为准绳进行社会行动,而是通过实践理性来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道德。比如,法人团体或职业群体所贯彻的公共精神,既不同于原来带有神话和宗教色彩的集体意识,也不同于抽象意义上的人道主义。
除此之外,涂尔干也没有忽视分工所带来的历史效果。他后来为《社会分工论》撰写的“再版序言”,反而给该书的以上论述提供了一个历史限度。这篇序言讨论了法人团体的形成史,却没有拘泥于还原前现代史的原貌,而是着重揭示了这一历史对现代史的影响和作用:比如,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说,公共性是否是理性的一个基础,专业性与知性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法人团体的公共精神是否是为现代性提供了历史可能性,能够为理性的限制本身带来什么样的道德限制,等等(详见《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第1-3章)。这一研究表明:分工并不是现代性的专利,相反,分工史和职业史所具有的法和道德意涵反而为现代史的形成提供了限度和可能,为个人主义的知性和道德效果提供了资源和限制。进一步说,这样的历史研究,也表明了社会学所持有的历史态度:历史的理解并不是历史主义的理解,不具有决定论的意涵,而是理性本身的历史实践。历史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和它的有限性和可能性。
只言片语,只能谈一谈阅读的感受。也许,阅读同写作一样,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把一部上百年前的经典著作解读成一种教条或几句格言,对我们来说并不难;只有当我们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态度,用我们深陷其中的生身情境来体味这些文字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文字就像我们的切身生活那样,到处都是限度,到处都是张力。或许,这才是阅读的自由。
原文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2000-07-25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四):分工的社会,更需要秩序与规范
作者:章友德,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
1898年,涂尔干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
当时的法国,正处于现代社会的形成期。涂尔干一心要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回答现实问题,帮助社会维系整合,达到安定。他的三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无不紧紧围绕秩序和整合的主题,分别回答了靠什么达到社会团结和整合、社会整合与个人的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所起作用这三个问题。
今天的中国社会,同样处于转型期,重读涂尔干经典之作《社会分工论》,便有了十分现实的意义。
研究社会事实
提到社会学,有一个人是跳不过的,那就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
涂尔干生于法国东北部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82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桑斯等地的中学任教,后来受聘于波尔多大学,并在波尔多大学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逐步将社会学引入教育体系。10年后,他转任巴黎大学的社会学与教育学教授,成为以社会学教授身份被大学聘用的第一人。
当时,社会学还属于道德思辨的哲学范围,涂尔干则极力主张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他甚至主张,将一切社会科学统一于社会学中,变为各种特殊的社会学,如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道德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当然,今天的社会学分支早已远远超过他当初的设想。
涂尔干给社会学下了定义:一门以比较的方法研究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历程的科学;同时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和方法,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
《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是其开山之作。一开始他就表明了反对单一功利主义思维的立场,指出社会是多元的,是由种种矛盾的部分组成的,因此必须有一种限定与平衡。社会分工是一个经济学现象,但他却从中找出非经济内核: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现代工业造成的劳动分工使它在大多数社会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现代社会的诞生,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
在这部著作中,涂尔干提出了很多为后世所沿用的社会学的经典概念——诸如“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以及“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与功利主义者思维不同的是,涂尔干认为,对现代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解释,应在社会事实中寻找原因,而不应在生物学与心理学中寻找原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各种社会事实。
现代社会必须达成一种平衡,但如何达成这种平衡,需要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解释。涂尔干主张阶级合作,反对用阶级斗争的理论解释现代社会。因为这一创造性的解释,他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解释社会失范
人类社会是如何不断演进的?现代多元社会是如何形成的?涂尔干对现代社会形成的解释独具视角。
他通过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环节社会”与“分化社会”以及“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的纵向二元划分,探讨了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他认为,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会导致道德的变化。面对日益败落的道德伦理所形成的现代病态社会,我们不能漠不关心,而应该思考如何解释社会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在对社会问题形成原因的认识上,涂尔干极为清醒。一方面,他承认社会转型使社会处于失范状态,个人主义价值使现代社会呈现原子化状态,社会的加剧分化使各种犯罪和自杀迅速增加;但另一方面,他并未因此而反对社会分工,相反,他认为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本身不会造成社会的肢解和崩溃,它的各个部分的功能会形成一种平衡,形成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
但仅有这样的认识是不够的,涂尔干提出,要建设完整的现代社会,需要确立道德和法律的应有地位,需要在集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上提升社会的道德密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分工的功能。
确立一种道德
不少人在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时,容易产生的是疑惑:所谓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不就是先分工后交换吗?这种社会分工,不就是现代社会的普遍形式,不就是自己每天在做的事吗?分工之后的交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什么说是一种团结?而不是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指挥下的结果?
涂尔干认为,社会的运转不能只靠市场机制,还需要价值共识。
在以共同意识为社会纽带的传统社会里,社会的整合建立在牺牲个性的基础上。血缘关系、国家感情、宗教道德等都是社会团结形成的动力,触犯了集体意识的犯罪行为将受到集体的报复性制裁。在他称为“机械团结”的传统社会里,社会依靠成员高度一致性、共同的归属感得以维系。
而在“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成员间的差异日益增加,但他们通过分工合作相互连接在一起。在从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带有强制性的共同意识将随分工制的扩大而衰落,集体在新的社会规范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使社会因为形成凝聚力和调节力而存在。这种形成的规范不应该以某些人的利益为前提,而应以整个法人团体的利益为前提。“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并为现代社会建立与此所适应的公共制度。
这一时期的社会整合更需要具有互动的灵活性,个体更需要具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整体的个性与部分的个性得到了同步的发展,社会能够更加有效地采取一致行动。”
社会分工形成的“有机团结”较之“机械团结”更加具有社会整合功能,是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这一时期社会对个人失范不再采取压制性制裁,而是采取与“有机团结”所相应的恢复性制裁。这种恢复性促进了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它的完善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消除反常根源
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人们为了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产生了分工,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分工发展的原因而只是分工的结果。慢慢地,传统的集体意识开始减弱,个人自由不断增加,人格更加鲜明,竞争导致专业化的发展,使得技能更加复杂化。“个人不再紧紧束缚于他的历史,更容易适应新出现的各种环境,分工的发展从而变得更加便捷,更加迅速了。”现代多样化的社会由此形成。
因此,社会分工形成的规范也就成为了维护现代社会团结的纽带。
针对现代社会主要因个人私欲增长和道德调节缺位造成的失范,必须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只有重建起一种与现代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道德体系,才能真正消除反常分工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这也是涂尔干在书中最为关心、并试图回答的问题。
当下中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与涂尔干所处的时代虽有不同,但同样存在道德失范现象,也普遍存在着反常分工和病态分工。法律规范和道德秩序的建立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但更为根本的解决之道是消除产生这些反常分工的社会根源。重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无疑能给我们提供重要启示。(文/章友德)
众说《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认为“对一切社会问题的解释,全应在社会事实中找原因,而不应在生物学与心理学中找原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排斥生物学和心理学,我们依然需要借鉴很多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凡是对社会学的发展有益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借鉴,凡是能够促进社会学研究的东西我们也应该要学习。有时候,社会学看起来像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因为我们能够博众人之所长。当我们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的时候,当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能够从其他学科看到我们的影子。(叶茂愉)
一种思想之所以会有生命力,并不是因为它可以通盘解决各种问题,而是因为它为后人铺陈了各种活生生的问题。
时代车轮滚滚前行,碾压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印记。当我们阅读涂尔干这部充满历史感又有着预言性的伟大作品时,会被他精妙的语言和缜密的逻辑所震撼,也会被书中所传达出的知识和力量所折服。个人信仰日益缺失的今天,我们应当竭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德。正像涂尔干所处的那个时代,尽管百废待兴,尽管社会学作为一种长期处于非法地位的学科,他依然能够建立一套独特而严密的社会分工论。如果读者能够尽力思考并达成自己的道德和目标,令社会变得完满团结,我想这是涂尔干的这部《社会分工论》流传至今的最大意义所在了。(Strudel)
评价一个社会学家水平高低,有两个维度。
维度一,可能性。首先要看他给社会思想界带来了多少新鲜的理念和观察角度,哪怕只是点燃新的火种,捻起新的头绪,挑出新的话题。
维度二,真实性。“新”只是一个起点,最重要的,却是尽可能正确。
涂尔干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一个“新”字,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学的可能性。“新”第一体现在洞察力,新颖的观察视角。他的很多直觉思考异常地有趣而发人深省。比如,把集体意识这种抽象概念落实在法律条文上,提高了可量化可对比性,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其实每一本书在每一个读者身上都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因为作者只负责演绎,而博采众长是读者自己的责任,尽信书不如无书。从这个角度上说,《社会分工论》无疑是成功的。
《社会分工论》读后感(五):社会分工论(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 摘抄
社会分工论(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 摘抄
劳动分工将会成为一种绝对的行为规范,同时还会被当作是一种责任。
——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 -1917)
《序言》
1.
无政府状态明显是一种病态现象,因为它是与社会的整个目标反向而行的,社会之所以存在,就是要消除,至少是削弱人们之间的相互争斗,把强力法则归属于更高的法则。
2.
分工绝对不会造成社会的支解和崩溃,它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都被彼此充分地联系在一起,倾向于形成一种平衡,形成一种自我调节机制。然而,这种解释也很不充分的。这是因为,尽管各种社会功能总想共同求得相互间的适应,达成彼此固定的关系,但就另一方面而言,这种适应模式要想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就必须要靠某个群体的权威来维持。
《劳动分工的功能》
3.
起初,人们觉得确定劳动分工的作用乃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它的成就能有谁不知道呢?正因为它增加了生产的能力和工人的技艺,所以它成了社会精神和物质发展的必要条件,成了文明的源泉。
4.
如果分工没有发挥其他的作用,那么它不仅不具有道德属性,而且也不具备自身存在的理由。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文明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和绝对的价值。如果他有价值,那就是满足了特定的需要。……因为分工的发展是伴随着人们的劳苦一并而来的,人们的劳苦越重,就越需要一种抵偿,需要文明带来的好处,否则文明有何益处于人呢?因此,如果劳动分工除了适应这些需要之外不再适应别的什么需要,那么它的作用就仅限于减轻它所产生的影响,弥合它自己所造成的伤口。在这种情况下,它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我们也不再有渴求它的理由,因为它所做的一切无外乎是在减少和补救它所造成的危害。
5.
在两性区别不大的社会里,夫妻结合的纽带也是极其脆弱的。……假如性别分工低于一定程度,那么婚姻生活就会消失,只剩下非常短暂的性关系。
6.
社会的凝聚性是完全依靠,或至少主要依靠劳动分工来维持的,社会构成的本质也是由分工决定的。
7.
每一种强烈的意识都是生活的源泉,都是我们整个生命活力的基本要素。因此,凡是削弱这种生命活力的因素都在贬低和抑制着我们自身,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安和沮丧,就像生命的重要机能停滞和延缓下来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所以当我们面临着削弱我们意识的危险的时候,我们势必要坚决的予以反击,把它彻底的清除掉,从而保证我们意识的完整。
8.
物只能通过人作为中介将自己整合于社会,而这种整合所产生的团结则完全是消极的团结。它无法使个人的意志趋向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只能按一定次序把物排列在个人意识周围。
9.
公正充满了博爱,或者按照我们从前的表达方式来说,消极团结完全是从积极团结里产生出来的:它是来自另一源头的社会感情在物权领域里的回声。所以对公正而言,它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它是任何一种团结必然的附带产物。
10.
换言之,把我们同社会维系起来的纽带,已经不再主要依赖于共同的信仰和感情了,相反,它们越来越成了劳动分工的结果。
11.
社会团结的惟一趋向只能是有机团结。劳动分工逐步替代了共同意识曾经扮演过的角色,高等社会的统一完全要靠分工来维持了。
12.
原始意识除了具有物质需要以外,是完全没有什么自我可言的。文明人则与此相反,利己主义在那里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见解、信仰和愿望。
13.
当然,在斯宾塞所谓的工业社会中,社会和谐也像组织社会一样是从劳动分工中产生出来的。它就是每个人在对自身利益的追逐中自然而然地确立起来的协作。
《原因和条件》
14.
根据人类的经验,只有千金难买的中庸(aurea mediocritas)才能算是幸福的条件。……既然平庸的生活最容易得到快乐,那么想要使人类获得这种生活,就不必毫无止境地寻求所有刺激。这样,人类就会史无前例地进入到一种停滞的状态之中。动物就是这种情形:正因为它们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所以千百年来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没有产生丝毫变化。
15.
由此,我们了解到是什么限制了人类的幸福:那就是每个历史瞬间所构成的人类自身。
16.
因为对更大幸福的需要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发展,这种需要必然成为人类本性不断产生变化的原因,而人类也必然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幸福而发生改变。
17.
同样,尽管野蛮人感受不到富有生气的生活所提供给我们的快乐,但是,他们却没有遭到痛苦的侵扰,只有文明的心灵才会遭受这样的苦难。他们只想让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地流逝而过,而不必用繁杂而又仓促的活动去填补稍纵即逝的生活瞬间。
18.
社会组织必须在习惯的基础上确立一套绝对规则,否则单个器官的功能模式一旦发生变化,整个有机体就不得不作出反应。就这个意义来说,我们的生活不会给我们带来意外之喜,相反,它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固,并从快乐中剥夺某种必要的安全感。
19.
真正意义上的自杀,即悲愤的自杀则是文明民族的病态。
20.
女人不像男人那样会更多转入到文明进程之中,她们既不想过多地牵扯进去,也不想从中捞到什么好处,她们比较容易保留人类原有的某些本性。
21.
然而,幸福的欲望总归是个人的惟一动机,只有借此人们才能够理解进步问题。撇开了这种动机,便没有其他可说的了。对个人而言,如果变化本身经常会带来某些麻烦,带来不了更多的幸福,人们何苦还要不断变化呢?由此看来,决定社会演进的原因是存在于个人之外的,换句话说,存在于个人生活的环境之中。社会之所以发生变化,个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
22.
人类如此心甘情愿地饱受摧残,恐怕并不是为了稍微改变一下快乐的样式,保持一些原有的新鲜感吧!
23.
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
24.
在劳动分工以外,还存在着社会生活,有了社会生活,分工才会产生。……本质而言,社会凝聚来源于共同的信仰和感情,只有在分工能够确保社会统一的情况下,所有其他事物才能从社会中产生出来。
25.
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集体意识变得越来越微弱,越来越模糊。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集体意识逐渐产生了非确定性,分工变成了团结的主导因素。
26.
集体意识的权威绝大多数都是由传统权威造成的。……当环节社会逐渐消亡的时候,这种权威也必定会日益没落下去。
27.
遗传作用常常为各种新的组合形式留出了余地。它所无法控制的事物不仅一天天地多了起来,而且它所保证的这种持续变化的特征也越来越变得伸缩自如了。个人不再紧紧束缚于他的历史:他更容易适应最新出现的各种环境,分工的发展从而也变得更加便捷、更加迅速了。
28.
我们并不是说文明是没有目的的,我们只是说进步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个目的。它之所以要发展,是因为它除了发展以外,别无选择。……文明以此方式所带来的利益不是一种积极的致富过程,一种幸福的积累过程,而只是对自己所酿成的损失的补偿。
29.
假如整个人类共同组成了惟一而又同一的社会,那么所有变化的源泉都会枯竭了。……社会单位之间的关系拒绝任何变化,那么巨大的社会就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它们被千篇一律地分派下去,整个团体,甚至每个组成这个团体的初级团体,都会被局限在同样的维度里。
30.
人类只依赖于三种环境:有机体环境、外部世界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31.
意识并非来源于人们的心理特性,而是依据人数多寡和远近程度,从人们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方式中产生出来的。它是群体生活的产物,只有群体性质才能解释这种意识状态。如果个人的构成形式与群体性质是不相适应的,那么意识就很难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32.
社会的部分形式往往是受整体形式决定的。社会并不能在个人意识里找到其现成的基础,这些基础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
《反常形式》
33.
社会关系的紧张状态的部分根源在于工人阶级对现实地位的不满,由于他们不具备任何谋求其地位的手段,所以只能接受这种控制和压迫。
34.
人们常常责备分工使个人变成了机器,失去了个性。其实,如果它没有弄清楚社会需要他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没有把工作和目的结合起来,他就只能去循规蹈矩地进行工作了。他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活动,过着单调机械的生活,没有一点儿乐趣,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工作。……这样,他就成了一种毫无生机的零部件,只有外界力量迫使他朝同一个方向,按照同一种方式不断运动。
35.
社会的构成只有在社会不平等能够明确表现出自然不平等的情况下,劳动分工能够明确表现出自然不平等的情况下,劳动分工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这是一充分必要条件:不平等并非依据某些外在因素得到强调和确定。
36.
不过,分工的发展却预示了一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即不平等的状况越来越频繁地发生了。
37.
要想人们完全赞同契约,双方的服务交换就必须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每个人才会得其所需,并做以偿还——这两种东西都是有价值的。这样,契约所公布和体现出来的需要的平衡状态才会自然而然地发展和维持下去。因为它只是各种事情之平衡状态的结果和不同的形式。所有这些都是自发产生的。
38.
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和社会信条的衰落,这些不公渐渐变得不可忍受了,因为环境促使它们频繁出现,它们所唤发出了的情感已经无法完全靠相反的情感来调和了。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在契约已经逐渐被宣布无效。
39.
人类是摆脱不掉自然的,他只能为自己创造出另一个可以支配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社会。因此,最发达的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去完成建立公正的使命。……低级社会的最高理想就是尽可能地去创造一种非常紧密的集体生活,把个人完整地吞噬掉,我们的最高理想则在于建立一种更加平等的社会关系,保证所有具有社会效用的力量得到自由发展。
《结论》
40.
如果真的存在一种行为规范,而且它具有不容置疑的道德性质,那么其标准就在于:我们应该在自己身上把集体类型的所有本质特征都体现出来。
41.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原理,人必须实现他们作为人的本性。
42.
长期以来,人类始终沉湎于这样的梦想:最终实现人类博爱的理想。……如果劳动分工没有得到发展,人类博爱的理想就不可能得到实现。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如果我们不肯限定个人的活动范围,我们就必须抛弃原来的梦想:要想继续追寻我们的梦想,我们就必须满足上文所提出的所有条件。
43.
分工产生了团结……它在人与人之间构建了一个能够永久地把人们联系起来的权利和责任体系。
44.
当集体意识迅速缩减为个人信仰的时候,组织社会的道德在性质上就要比环节社会显得更加人道,更加合理。
45.
某些道德因素已经不可补救地被动摇了,而我们所需要的道德却还在襁褓之中。……总而言之,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但这个任务是不能在悄无声息的研究工作中即刻完成的。它只有在内在因素的逼迫和要求下,才能借助自己的力量产生出来。思考所能做到和应该做到的,就是去规定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这正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