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真相》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21 08:31: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技术的真相》是一本由[加拿大]厄休拉·M.富兰克林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技术的真相》精选点评:●技术在解决人在时间和空间桎梏下的问题是可以的,在这之外的技术发明都是在给人类增加冗余

《技术的真相》读后感100字

  《技术的真相》是一本由[加拿大]厄休拉·M. 富兰克林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技术的真相》精选点评:

  ●技术在解决人在时间和空间桎梏下的问题是可以的,在这之外的技术发明都是在给人类增加冗余,或者泯灭人的特性,往标准化趋同走。

  ●作者将技术分为整体性技术和规范化技术,规范化技术在塑造人的服从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技术的发展并非一直像其所承诺的带来更好的未来,人们在思考技术发展和公共问题时应该多用损失最小化思维,而不是单纯考虑利润最大化,如今生物空间与赛博空间的交互是重要的现实,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种现实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前六章很本质地介绍了技术的实践与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实际影响,根本上便是基于技术是实践的概念提出技术具有一种渗透入社会及政治中的制度化、普适性逻辑迁移能力,进而影响社会与政治。最后面的四个篇章主要从传播技术入手来探讨当下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虽洞见不够广阔,但胜在视角独特且切中了当下新媒体的要害,是为一部理解当今社会发展内在机制的重要公民思想读物

  ●对作者的女性冶金学家身份颇有好感 对技术的思考挺接地气

  ●演讲集。

  ●技术的背后是权力的结构,谁在推广它,谁在使用它?

  ●翻译去死

  ●每天下班,我走进地铁过安检,稍微抬头就可以看到海康威视牌的监视器,绿色黄色的信号灯闪烁,我盯着他,他也盯着我。我感觉到他是比他身边那台能放射红外线的机器还要恐怖得多的东西。 “技术作为一种形塑社会的力量,而放在今天,这种形塑的力量让真正的人(real people)越来越少。” 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技术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它在媒介领域有何影响、政治需求如何一步步控制它、在商业领域技术又以怎样的形式在被使用?

  ●翻译可以再打磨一下,这套丛书里好几本都是,幸好书本身内容足够睿智。

  ●技术危机的科普作品,值的一看。

  《技术的真相》读后感(一):当全球化威胁人们生存的根基

  语音通话、网银转账、线上购物、网络教学、家庭办公……互联网使得信息和资本的流动速度急剧增加。美国作家威廉·米切尔(William Mitchell)在1995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比特之城》(City of Bits)的科幻小说,并将此类生活和工作方式做了建筑学意义上的考察:在“比特之城”中,电子邮箱地址成了一个人的居住地,万维网成为信息的跳蚤市场,工作和娱乐彼此缠绕甚至融合,社会公正则由人们对商务、娱乐和政治的虚拟空间的介入所决定。曾经形塑人类文化的社群和土地,以及个体的物理性流动和生物性衰退,被挤出了这座完全基于互联网科技而建造的城市。

  1989年,20世纪德裔加拿大著名物理学家、冶金学家、作家厄休拉·M·富兰克林在加拿大广播电台举办的梅西公民讲座中,借书中所描绘的“比特共同体”表达对资本和生产全球化的忧虑。他认为,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比特共同体的扩展,使得投机和投资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此带来了全球金融贸易与营利的牢固增长。而国家(nation state)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它们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为商业行为的实施制造政治氛围。学校、医院、铁路等公共领域向私人投资开放,孩童、老人或体弱者的需求和他们最信任的资源由此成为了处于地球另一端的资本家的利益来源。从历史中沿袭下来的规则和法律被曝露于“比特共同体”赤裸裸的金钱和权力关系之下,公平和正义亦被悬置于由资本和技术主导的博弈之中。

  将视线拉回到富兰克林举行公共演讲30年后的今天。Facebook拟发行的虚拟货币Libra试图创造一个新的金融生态系统,《美国工厂》中所纪录的企业跨境投资行为势头不减,而与此同时,人们的信息安全正遭受着愈来愈严峻的考验,全球贫富差距亦不断扩大。如果后者被视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那么我们是时候思考:“人类文明的进步”本身究竟意味着什么?

  (本文原载于三辉图书官方公众号,ID:sanhuibooks)

  《技术的真相》读后感(二):译者简历(来自译者自己放在LinkedIn上的公开信息)

  

看了以后真是替译者心疼,自己明明不是翻译,只是个营销,却非要被拉来做翻译。难怪本书翻译这么烂了,我怀疑翻译的钱可能都没怎么给。

以下信息来自: https://cn.linkedin.com/in/%E5%A5%A5-%E7%94%B0-3126b595

该简历是作者自己放在 LinkedIn 上面的,任何人都可以查到,并非个人隐私。

如果有伤害到任何人的感受,抱歉,这个技术年代,唯一避免被追溯的方法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

田奥,品牌文案,上海 闵行区

个人简介

  三年图书内容产品经验,三年新媒体文案经验;能独立或协作完成内容支撑、品牌建设、公关软文等工作;在知识领域、教育领域累积了媒体资源,能迅速展开线上媒体、线下活动拓展工作。

工作经历

  上海读啥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文案 2019 年 8 月 – 至今 上海

  1.公司课程整体品牌形象的定位,行销文案的写作、打磨,以达致宣传效果;

  2.微信服务号、订阅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内容供应,对粉丝数、活跃度、课程咨询量负责。

  3.所有平台新媒体文案的创意写作、文字打磨。

  4.新媒体渠道拓展:寻找合适的公号进行课程推广,完成前期调研、确定合作、软文撰写、后期数据追踪分析等全流程。

  上海三辉咨询有限公司 图书编辑 2019 年 6 月 – 2019 年 8 月,3 年 3 个月 上海

  1. 完成图书产品全流程工作,包括内容策划、文案、市场营销。3年共处理文稿40余本,共计超过800万字,已编辑出版图书30余种,并参与营销,其中包括社科类畅销书《哈佛中国史》系列、黄仁宇作品系列、《生死民主》(约翰·基恩)等,以及文学类图书普里莫·莱维文集、《排队》(奥尔加·格鲁辛)、《世外桃源》(劳伦·格罗夫)等。

  2. 配合营销编辑完成一本书的整体营销过程,包括针对具体的图书提出营销意见、提取并撰写营销亮点、撰写宣传海报文案等工作。

  3. 运营三辉图书微信公众号、微博企业号、知乎号、微信群和其他新媒体平台,维持三辉图书各平台的更新频率,对用户数量负责(以微信公号为例,每周固定发布4-5条推送,打开率约稳定在8%,用户年增长率为25%),工作内容还包括:与调性相符的新媒体、自媒体建立联合,实现内容置换;为地推活动做前期的新媒体造势。

教育经历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电影学 2019 年 – 2019 年

  长沙学院 学士,汉语言文学,优秀 2007 年 – 2019 年

  ============================

  再次重申,该简历是作者自己放在 LinkedIn 上面的,任何人都可以查到。查询地址:https://cn.linkedin.com/in/%E5%A5%A5-%E7%94%B0-3126b595

  ============================

  网页快照:

  《技术的真相》读后感(三):对技术的终极追求:人类社会从有机到无机

  控制、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和高频率运行,这是今天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特征,效率至上只是基础中的基础,思维上对时空的体验和对世界、对人的价值观的变化与生产生活模式的转变才是当下技术世界的我们最值得研究的议题。从2019-2019年这疾速、剧烈的世界变动中,世界的政治问题(民粹主义、各地高频的社会运动、政坛更迭)、经济问题(科技巨头的反垄断议题、阶级高度分化)及人们的社会生活(互联网隐私、媒介上瘾)等,都一次次如同历史纪录片一样不断给大众展现出历史某些相似的危险片段,这其中,就当下社会发展形态来说,技术,可以很确切地被放在与政治经济与文化之列,被看待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

  《技术的真相》这本书在2019年来读可以说及其切合了当下的社会语境,作者所论述的技术的“副作用”精准地切中了工业时代、信息技术时代不同发展时期技术注入社会后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质。技术从专有的应用领域扩散为社会文化中稳固的一部分,扮演了社会变革的催化剂作用;在某些特定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技术本身推动了社会某些部分的变革,但反过来工具成为了主体,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扮演“工具”这一角色本身。

  从厄休拉本人对技术的定义出发,她所要矫正现代人的非常重要一点便是——技术的应用不会仅存于其专有的应用领域,技术就如同那一旦释放就难以摆脱的魅影一般,从专有应用领域扩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面向,以制度化的方式融入政治、法律与文化当中。这种社会延展性是技术逐步深入应用过程中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而技术在给人类服务的过程中,这种能量也会造成许多“副作用”。

  也许工业革命后的流水线规范化范式只是对人的初步异化,那么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则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更深入的“无机化”过程。首先是在信息媒介的帮助下,重塑人对于真实性和时空维度上的感知,进而通过信息系统的无机化特性去除人与人之间固有的“互惠特性”,人身上所与生俱来的一种社会性、情感互动的需求被一点点地剥离,对外界的理解与认知也会受到媒介的引导,所谓“真实”会变得更加复杂。这在今日的互联网新闻与社交媒体上会有非常生动的再现,我们在网络中阅读新闻后对外界的理解本质上不一定会比报纸时代的人有更广阔、更深刻的见解,更不会在专有的“公共领域”汇集一大群知识精英探讨严肃的社会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了快捷方便的技术系统,以用一种体验好莱坞惊悚大片的心态在社交媒体上观看血腥、暴力的直播内容,这里“互惠性”的剥离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社交媒体这种既远又近的“无距离感”媒介呈现形式让受众产生一种“反正我在此地无法改变什么,不如畅快浏览”的娱乐化心态,久而久之人对许多暴力血腥场景的耐受度不断提高,在在地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本就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中又加剧了一种陌生感与麻木感,人们不再因为某些身边的重大社会事件有太深刻的反应,也很难自觉地产生对社会、对他人情感上的关怀,“互惠性”的逐步缺失可以说是社会无机化的最大特质之一。

  而另一方面,个人认为,虽然人类的民主社会成为今日大部分地区的主流价值观,强调个人主义,主导个性化与独立。但是,人不是孑然一身地从客观世界全身而退的,本质上,人同时是属于外在客观世界的一部分,那么,电子媒介的世界将是把原有世界的结构用异步性整个拔起,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摧毁原有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人虽然可以保持独立的思考与认知,但基础层面上,人的自我认同是需要通过同步性的社会观照及自然节律来进行定位的,因此,当社会于自然固有结构被起底的时候,某种程度上的失调就会发生,这在今天来看,激进的革命情绪、民族及极右翼回潮及恐怖主义的盛行便是一种表现,因为从历史来看,过度失序的原子化个体的情绪会逐步演变为一场悲剧,真正的自由,是在有限的秩序化共同体内才能实现的。

ART23美术馆:中法环境月:未来城市摄影展——Alain Bublex作品

  而在此,我个人想谈的主题不仅仅是技术对社会造成的种种异化现象,抑或是对一个新技术之下异托邦的描述,回到最开始所提到的——“工具”不满足于仅作为“工具”的角色,而要成为主体。自始至终,不论是什么技术,在什么时代,机械化流水线也好,计算机互联网也罢,回到最原始的目的,人类发明并应用这些“工具”的终极目的不正是在于高效完成工作,提供并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所需与生活品质吗?只要能回到最初的目标进行思考,我想不论是什么技术形态所造成的负面问题,都是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的,而本书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作者在深刻的技术社会、技术现象的分析之下,也提出了许多较为切合实际的解决之道,首先便是上述提到的,我们要先有对“最初目的”的意识,不论是当下的企业还是政府,技术的发展和规划,决策都不应该从以机器为主导的语境出发,而是时时刻刻,谨慎地以人自身的福祉为出发点,我想,只要初衷对了,路途即使再艰难,也不至于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

  其次,除了将人重新作为主体来思考技术的社会面向同时,在互联网这种异步环境中,如何规避那无机范式的影响,保有人自身作为自然一部分那“有机”、“组织化”的范式,我认为是作者为我们提出的另一大有力洞见,而作者以互联网、全球化体系下的空间结构非常有预见性地解释了当下的社会矛盾,包括全球化之下的科技巨头所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全球尖锐的阶级分化所导致的社会运动等等,由此出发,2019-19年的民粹主义浪潮、英国脱欧、西方宪政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仿佛都有了另一个角度的新解释,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当下,牢记“以人为本”的初心更显得珍贵,而作为人本身,我们也许更应强化彼此的沟通与认同,就如同文艺复兴时期一样,共同回到我们人自己身上来看待客观、看待自我,因为对技术的终极追求或许就如同作者所说的:

“在生物共同体和比特共同体的接触面上,聚集与归属的现实被虚拟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异步性活动所侵蚀。随着民族国家对地方的和全球性的商业力量低头,至关重要的社会与人类结构就已经被深深地侵蚀了”。

  这可以是一段非常贴合当下世界发展形势的语言,也可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哪一个目标会成为现实,唯有时间的进程与我们作为人类共同体所做出的选择方能验证。

  读书笔记内容参考: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86302396/

  《技术的真相》读后感(四):旁征博引角度独特,硬核女冶金学家对技术的独特反思

  作者Ursula Franklin是一位女性物理学家、冶金学家和社会学家。德裔加拿大人。

  书写的非常有特点。第一角度独特,第二旁征博引,站在哲学、社会学部分著作的肩膀上引入了一些重要而实用的定义。

  对金融商科的同学,对资本的行为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但站在这种角度重新认知,已经成为一种类宗教信仰的技术,对预测、判断和复盘全球化巨型资本行为乃至它对我们个人的影响非常、非常有帮助。

  onus: 看完还会明白为什么自己是社畜和为什么不管技术如何发展,从始至终我们都(2声)是社畜=A=。有些技术(比如洗衣机)将我们解放出来。但大多数技术并没有。

  【生产过程】 作者将技术区分为:

  1. 整体性技术。Holistic Technology. 例如从头至尾制作一个陶器,或者一个玻璃船工艺品。它给予中间人员更好的掌控感。它也能最快速度根据情况作出所有调整。它的标志是:以产品导向。

  2. 规范性技术。例如在生产一台电冰箱的过程中,各个零件如何设计、制作和组装并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它要求细致而专业化的分工。基本上现代社会所有生产过程都是以规范性技术为前提的。它的标志是:以过程导向。

  注意,这两种技术没有优劣,但却有可能对社会进程带来深远影响。

  规范性技术要求的不是“做成什么”而是“怎么做”。它会将生产过程变为技术的一部分。比如在这个产线上需要这样的工序。每道工序只有正确和错误的执行可能。并且执行前已经被告知正确的执行方式。

  它因为高度可控性、规模化效应渗透入了各行各业。资本从18世纪起就着迷于“没有工人的工厂”,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人工智能不是从现在才开始取代我们的工作的。18世纪的资本家就渴望即使有人,最好人也能被机器控制和监测。

  仔细考虑这个现实情况。一种技术一旦出现,就可能封死其它路径,并且具有最大化自身福祉(比如要求所有人完全服从手册,要求不眠不休的生产等),而不是在其中工作和生活的人的福祉的倾向。

  而且这可能会内化出服从、权威压制以及苛刻按图索骥的工作场所文化。

  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被Fried Rich Schumacher 在1979年清晰和优美的描述为: 1)提供必需和有用的货物和服务2)让每个人使用并完善我们的天赋,比如做个好管家 3)在服务中与它人合作,将我们从天生利己主义中解放出来。 这时可以回去看上两段,我们……有吗?

  那么我们是否拥有反向制衡的能力?作者很不乐观。 技术的可参与性非常差。比如核电站,普通人是否有机会进行判断是否要修立?如果有机会,如何判断,是否有讨论?如果有讨论,是否充足,怎样才算充足? 这一来会导致反向伪科学,比如我的攻城狮朋友愤慨吐槽说9012年了怎么车的质量好不好判断标准还是经不经撞,拜托车被撞瘪了吸收了力量人才能没事儿行吗。 二来会导致大量公共议题不经足够讨论就付诸实施。 三来,极端例子是甚至有些项目只有实施完毕才能看到后果。比如美国纽约州当年部分桥梁设计故意做得低矮。在设计完成后才发现用意是只容许私家车穿过,大巴等“穷人的车”无法穿过。这种议题是不可能通过辩论的,但通过技术手段包装则被执行了。

  注意,作者通篇指的并不是抵制技术,而是希望指出在已经奉为宗教般的技术光环下我们没有注意到的部分。

  下一步,在缺乏制衡的条件下技术的实际模样。 理论上来说,企业使用技术,技术是中性词。但实际上,对使用何种技术、如何使用的定义者本身也是企业,于是它们呈现了一种交错关系。技术被间接的赋予了企业本身的性质。 在全球化条件下,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化过但可以协助理解的模型: 考虑一个蛋糕。每个国家或每个城市是蛋糕的一块切角。我们所习惯的交流为垂直方向,比如底层蛋糕托,中间的水果层、巧克力、戚风,葡萄干等等,还有顶部奶油层。不同国家之间可以进行交易和交流,更可能与相邻的国家/城市进行交易和交流。 在其中的人也一样。更可能与附近进行交流。 然后我们考虑企业。它的交流方向是水平的。在技术规范化条件下,它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蛋糕切片,不再受地理位置限制。相比于人,它的移动障碍更小。搬运工厂以降低成本、更改注册地以降低税收、寻找劳动力聚集点设立并进一步吸收劳动力以降低成本,是很常见的做法。 即使它在同一国家,企业对城市的选择权也远远大于人的选择权。

  一片土地是一片生产基地。技术使得企业可以更好的进行生产。这绝对是没有错的,但需要注意:技术的标准化使得大量劳动力同时使用同一技巧成为常态。比如缝纫机出现时的纺织工人,并没有如广告语所言被从家中解放,而是大量人员使用同种机器,因此更容易的被工厂进行剥削。 现代哪些行业是这样大家可以自己想=。= 劳动力的聚集和同质化会带来效率的最优,同时将劳动力市场变为完全竞争市场。这是对生产有利的,对个人和整体社会福祉则未必。

  生产有效的前提就是消费。 完全竞争市场的工薪是最低的,并且可以不受限制低,除非有第三方组织(GONG HUI)干预。 由于大量的人员进入生产但并没有获得超额的收入,甚至可能需要工作更长的时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消费主义的宣传文化。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没有考虑到,土地除了作为生产基地,还是许多人工作、生活、栖息的动物性场所。这不是技术体系会纳入范畴的问题。again,技术体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绝对不能提供所有答案。

  我们本身甚至还可以成为技术体系的问题。成为被解决的一部分。说真的想到这点令我十分胆寒。但它正在发生,而且我们没有除了内卷化以外的更好解决方式。

  【媒体传播】 这部分作者写的非常简洁有力。 这部分最重要的概念是互惠性,不是反馈,是一种互相进行系统性影响的能力。比如座位上的聆听者对台上的演讲者。学生对老师。它不仅可以改变前者的效果,还可以改变前者的目的。 比如你是教芭蕾舞的,但你班上有十五岁的David Hallberg, 因此你的教学目的不得不从“跳到离地30厘米”变成"跳到你可以跳到的尽力水平” 这就是互惠性。

  暴力/残忍:当我们直面虐待,或者一个人破坏一整栋楼房,我们没有理由不想办法制止,并感受到恐惧、愤怒等情感体验。但当它在电视中,我们消除了这种存在感。因此我们愉快的欣赏,洋洋自得,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我们不在那里。我觉得这件事反人类。它只是太常见了。

  图像崇拜:我们收到的图像不是现实,尽管我们认为有图有真相。但它们都是被精心选择、排布并反复播放的部分。它是一种伪现实。它充斥着生活的每个侧面、每个信息接收点、然后它不是真的。

  结语: 作为普通公民,看到这里应该已经意识到我们以个体的才智和能力,来保障自身快乐、平安、健康的生存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我们需要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来制衡和引导我们至少不滑向太糟糕的方向。我们需要清醒的意识到每件事的优势和局限,并且一方面加强对技术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一方面认识到它的局限。

  又及: 作者生于1921年。而这本书首版于1989年。我完完全全没有意识到作者和书的年纪。作者列了十多页的参考书目。涵盖哲学、经济学、金融学、电子电话无线电、城市规划、女性主义。相当叹为观止。读完也可以选最有兴趣的部分阅读。

  《技术的真相》读后感(五):不妨叫《技术的阳谋》(一个水平有限的书评)

概述

  本书名字叫 The Read World of Technology,译为“技术的真相”未免有点失真,仿佛在暗示人们正在被技术的谎言所欺骗。实际上,本书作者旨在提示人们注意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特别是正在切实发生,但人们极少注意到的影响。

  除了标题之外,本书正文也充满了翻译错误。如“期货(futures)贸易”翻译成“未来贸易”,“中央政府与地方(local)政府”在上下文没有提到地名的情况下译为“中央政府与当地政府”等。另外,本书译文诘屈聱牙,从句乱飞,病句连连。原书可是演讲稿,不知道是怎么翻译这样的。

  本书内容实际上是两部分。第1到6章是1989年的演讲稿,比较系统,也比较通俗,介绍了技术是怎样改造人类社会的,最后提出了行动倡议。第7到10章是2009年新增的内容,这部分重点关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影响。

  第二部分讲的比较抽象,我走马观花看了一遍,没怎么消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一部分,也就是演讲稿部分。以下就这部分内容谈一下我的收获和心得。

规范性技术与服从性文化

  工业时代,不再存在“一个熟练工匠自己独立完成整个生产过程”这种事了,取而代之的是工人们根据一系列事先设定好的规范,来分工完成生产的各个步骤。经验和独创性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服从与重复。以此为基础,我们的社会逐渐发展出服从性的文化,官僚主义也得以崛起。

  这与我之前的一些思考也是一致的:因为生产力发展、劳动分工日益细化,人必须依赖于他人才能生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失去了独立性、失去了反抗精神。真正致命的打击在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的力量迅速膨胀(所谓垄断组织出现),工人阶级同时也失去了向资本家讨价还价的本钱,至此社会的组织能力、反抗能力可谓是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以技术为导向的政治

  当然,资本主义世界仍然保留了民主制度、公民传统等从前工业化时代留下来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代议制政治并非从一开始就遵从民主原则。惠及大众的民主制度是民众倒逼出来的结果,政府作为一个有其自身利益与意识的主体,并不会自动考虑人民的利益。

  本书指出,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政府管控社会的能力,也培养出了服从性更强的人民。服从性的文化又反过来助长了规范性技术在管理、行政中的应用。此外,由于知识领域的细化,政府更倾向于采纳专家的意见而非民众的意见。难怪作者要在文中感叹:“我们已经失去了对人民负责和承担相应义务的政府体制,我们现在拥有的不过是一群经理。”

  如前所述,政府有其自身的利益。本书作者认为,工业革命以来,政府更加关注的是技术的发展,而非每一个公民的福祉。政府还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电网、金融体系、信息网络和以公共资金赞助的科研项目等。可以说在政府的眼中,技术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

  作者还提到了军事问题,并将军事设施称作“为战争与暴力做准备的基础设施”。作者拒绝使用“防务”这个词(defense,书中译为“防卫”),因为政府发展的军事技术并非为防卫工作而准备。

  对于军事,作者意识到一个问题:投资军事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而且必须在很长时间内连续投入大量资金。为此,政府不得不为此找一个正当的理由,这样,国家就需要一个长期存在的、不会变心的、极具威胁性的敌人。

  当然,可能有的人看到这里会联想到今日的中美关系,这就有点误读了。作者这番话是针对苏联说的。今天中国大力发展军事,可能更多地是基于“大国崛起”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教育:生长模式和生产模式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对有意思的概念:生长模式与生产模式。

  在生长模式下,受教育者是一个个独立的、能自己生长的有机体,教育者则顺应个体自然成长的规律,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营养,帮助其长成合适的尺度。生长模式关注的是个人本身,并且因材施教,坦然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偶然性和多样性。

  而生产模式则将受教育者视为半成品,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讲这些半成品按照一定的规范,制作成符合出厂标准的合格品。生产模式关注的是对社会的效益,倡导整齐划一,力争在完全受控制的条件下产出尽可能相同的产品。

  可能很多中国读者会觉得,这不就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吗?是,但远远不仅如此。

  在生产模式下,不仅学生本身成为产品,不同的学校也成为了不同的工厂,而不同的工厂生产的当然是不同的产品,于是家长和学生们都会非常紧张,产生一种“如果没考上名牌大学,这辈子就毁了”的焦虑感。当然,还有反向的“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大学就稳了”。

  生产模式实在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过于盛行。例如,许多公司即使只有很少的员工,也要推行死板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人们在下班之后的生活,也要安排得井井有条,注重“效率”;火爆的电子游戏,往往都有一套固定的升级路线,玩家们玩着玩着就忘了自己初心是什么;买菜,要去超市买“全程可追溯”的,这样更保证质量;

  本书作者给的例子更加激进:生育孩子,原本是顺其自然的一件事。今天在技术的加持下,却实现了全程监控和随时干预,这是一种对胎儿的质量控制。当然,技术可以帮助人们生下健康的孩子,这是好事。但在过去没有相关技术的时候,孩子健康不健康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今日孕妇则背负着生产健康婴儿的义务,时刻担惊受怕,心理压力要比过去大得多了。

趋于疏离的人际关系

  技术的发展,还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变革。

  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所见所闻都是身边的事情,交往的也是身边的人,对话就真的是面对面的对话。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流不再依赖于双方的同时在场,换个角度说,人们不再需要和对方真实地面对面了。

  作者在这里引进了“互惠”的概念。作者认为,面对面的交流,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都需要双方的配合才能完成,而这种配合都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而通过技术的转述,这种互惠会被削减甚至完全消除。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技术降低了开启一段对话的成本、降低了维持对话的成本,更降低了结束对话的成本。只需轻轻点击,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发送讯息;只需打字够快,同时和多人聊天也不难;如果产生不愉快,轻点一下拉黑,对方就立刻从你世界中消失,而一个面对面聊天的人可能在你转身走后还会追上来纠缠。

  更重要的是,人们在通过电话、网络向他人发送讯息的时候,自己可以仍处于物理上与对方隔离的状态。这样,我们看不到对方的人是什么神态,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只能靠自己想象。倘若说话的人本就不想考虑对方感受,简直可以开启独角戏模式,自言自语说上一大堆。

  再进一步,如果说话的这个人是通过广播或者电视向他人讲话呢?听取讲话的这一头,既无法给予,也无法索取,其需求是完全被忽视的。互惠彻底地消除,而交流也不复存在。

  当然,除了改变了交流的方式,技术的另一个影响是,改变了交流的需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接收自己喜欢的信息。因此,物理上亲近的人,可能已经在心理上属于两个世界了。学生可能一天下来完全没听到老师在说什么,因为在看手机;消费者逛街时可能根本不会被促销的叫卖吸引,因为正戴着耳机听歌。更不用说,亲子之间原本就存在的代沟,被互联网割得更深了。

  我们越来越不需要和身边的人交流,越来越接受了新技术下的交流方式,而新的交流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与疏离。社会被很快地割裂为不同的群体,彼此之间缺乏理解——在过去,不同群体的人都混居在同一个大社会里,保守派和激进派也许就是邻居,观点的交锋也都是面对面的,此时的社会更容易形成共识。

  今天的互联网技术构建的公共讨论空间,已经普及到了全社会。这意味着,在网上,理论上可以轻松实现从所有人到所有人的对话。我们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朋友,更可以发现自己的敌人。原本没有联系的人,也可以轻易地产生联系,轻易地互相谩骂,然后轻易地拉黑。当然,还有轻易地组织网络暴力。社会割裂似乎无可挽回。

伪真实与虚假的在场感

  技术还带来了大众传媒的革命。如今的传媒早已走进视觉传媒的时代,从早些年的“一图抵千言”,到现在的短视频,人们足不出户,即可眼见全世界的景象。

  但图像的世界,能代替真实的世界吗?不行。问题并不在于三维世界转换为二维世界而损失的信息,而是在于,我们所见的图像,实际上都是经过精心选取和编辑,并且有意在我们周围反复播放的。

  因此,作者认为,图像所传达的,是一种“伪真实”。或者说,是人造的真实。有句老俏皮话放在这里很应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在这个被媒体笼罩的世界里,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从何时开始,我们通过这些图像来认识世界?我们心底里对世界“本来有的模样”的认识,有多少是被外界灌输的,多少是自己想出来的?那些我们以为是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又有多少其实依然是被外界引导的产物?

  另一个问题是,人类不能逃离真实世界、却可以逃离于图像。

  当我们身边突然出现手持武器的抢匪、当眼前连绵的山脉都毁于大火、当自己就在海边而海上飘满了白色垃圾……我们绝不可能视而不见,而是会在心理和行动上予以回应。哪怕我们选择了“视而不见”,那也是一种回应。

  但如果这一切都发生在图像里,我们的反应则会大不一样。“大力出奇迹”的抢劫犯,是真的实施了犯罪,但我们把它当搞笑段子。海洋污染的新闻压根掀不起波澜,甚至如果上了头条,还会被质疑“我们绿化了那么多沙漠为什么不报,专报坏消息?”

  人们不会在意画面里的事情到底有多么恶劣,因为我们对图像的回应只有一种,那就是“知道了”。我们并不需要使用共情的能力来回应,哪怕共情是写在人类天性里的本能。不需要回应,因为我们不在事件真实发生的地方。

  这是伪真实的另一种含义:它是一种虚假的在场感。人们可以藉由图像直观地认识一切事,但却仅限于认识而已。不需要体会,不需要回应,自然也就不需要倾听和理解。只需要传达到位,它的使命就结束了。

  (一个联想:如果人们每天都在浏览各种大人物、大事件、大新闻的图像,会置身于“宏大叙事”的在场感之中。而身边发生的、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恐怕就更少有人关心了。哪怕观众确实关心,而这些新闻夹杂在一个个宏大的事件之间,也很难引起观众足够的注意。)

  带来伪真实和虚假在场感的, 当然不只是图像了。一台手机加上耳机,可以让人虚假地置身于音乐会的伪真实之中,听上一天,你的生活就充满音乐;游戏可以让人虚假地置身于战斗的伪真实之中,玩上一天,你的生活就充满拼杀;微博可以让人虚假地置身于维护偶像尊严的反黑战争前线的伪真实之中,刷上一天,你的生活就……等等。

  作者进一步指出,随着技术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那么人将更多地与机器相处,而非与真实的人相处。 人们更少地关心、倾听自己身边的人,而机器又不需要人的这些照顾,最后人类合作的能力将大幅退化。

  与上一小节的内容相结合,我们很容易构建出一个糟糕透顶的未来图景:人们投入信息的海洋,却缺乏共情的能力;人们的交流变得极度便捷,却缺乏沟通的能力;人们对待异己不再有耐心,却可以轻易地发现异己……未来人类建立在理解和认同之上的相互合作是否还可能存在?还是说,人类将彻底被技术、被资本挟持,只能在规定时间、按规定流程,和规定的人一起协作,然后在网络世界通过抱团取暖来找到一点微弱的自我价值?

总评

  本书探讨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不利影响,探讨得还比较全面。但是我水平有限,感觉很多事没讲清楚,而且译文稀烂,不推荐给关心这个问题的读者们阅读。

本文标题: 《技术的真相》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19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等待去年来临》读后感1000字相遇了,请珍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