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15 10:56: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3

《有效资产管理》是一本由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J.Bernste)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187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有效资产管理》精选点评:●不得不说经济类的书看起来很头痛。●多翻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1000字

  《有效资产管理》是一本由威廉•伯恩斯坦 (William J.Bernste)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187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效资产管理》精选点评:

  ●不得不说经济类的书看起来很头痛。

  ●多翻几遍才能真正感受到这本小书的优秀

  ●统计学逻辑性很强,有点读不太懂。

  ●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而言,关于家庭的资产配置管理,读这一本书基本上就够用了。

  ●狐狸君。看完后需要知道好多术语的含义才知道说什么。理念和方法值得学习。

  ●防御型投资者(建议95%的个人投资者)最佳操作指南

  ●难啊

  ●1)资产配置是财富增值的可控手段,资产组合的关键是两种不相关的配置,再加上定期的调平。金融工具中不相关程度最高的资产是股票与债券,因此有效的组合既降低了风险也因为定期的调平而提高了收益率。 2)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率,股票的配置也需要根据不相关程度进行组织。大盘股与中小盘股,欧美成熟市场股与新兴市场股都应该分配适当的比例。 3)动态的调平是通过严格的纪律性来实现“高抛低吸”的好办法,但是过多的操作会因为交易费的因素而降低收益率,因此半年以上的调平周期是以一个合理的期限。但如果在低价值(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阶段,进行动态平衡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4)风险与收益是相生相伴的,没有低风险又高收益的资产,但通过合理的资产组合,可以适当降低风险同时提高收益率。 5)投资期限应大于经济周期

  ●定期调平的不相关资产组合模型。

  ●建议股票和债券做组合,股票中建议大盘股和小盘股和国际股做组合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一):资产组合理论超级棒的导读!

  看这本书是因为了解简七推荐的投资组合的背后理论,主要是3点

  1)指数化投资

  2)分散化投资

  3)定期调平

  我觉得本书非常有信服力了(基于对美国市场的研究),基本提出一个观点会用实证数据去论证,这就非常接地气了。而且本书提供了几个我觉得很有参考意义的见解

  1)实证计算不是为了算出所谓的“最佳比例”,而是找出一种在各种情况下都比较接近“最佳”的方法,所以不要太迷信数据了。。。

  2)经济学很多理论的前提是:人是理性的,但是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人是非理性的,所以这些理论都是仅供参考,让我们能从更多角度去看市场现象

  3)有很多人问作者如何“跟上”金融发展的脚步,他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回顾”,多去了解市场的历史。长期来看,没有人能一直预测准确市场的趋势,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追涨杀跌,有很多不理性的现象一直在重演,很多时候理性的投资行为是反人性的,这些认识都需要慢慢感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书的最后还有超级多推荐书籍,方便深入研究,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棒的导读!

  总的来说,5分推荐!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二):资产管理入门书籍,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

  1.风险和收益是无论如何都分不开的,不要期望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还能享有低风险,不要再厌恶低回报的同时,还渴望资产具有安全性。

  2.风险资产的持有期越长,遭受严重损失的概率就越低。

  3.资产的相关性这个概念是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相关性越低,投资组合的市场表现就越好。

  4.向债券组合中加入少量股票,事实上可以在增加收益的同时略微降低风险。即使最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也应该在投资组合中持有一些股票。

  5.向股票组合中加入少量债券,会显著降低风险,而收益仅会略微减少。

  6.短期债券(期限为六个月至五年)比长期债券更适合作为风险稀释的工具。

  7.任何技术都不可能预测未来最优的投资组合。

  8.基金经理的选股技能不具有持续性。

  9.没有人能完全做好市场时机的选择。

  10.基于以上两点,用过去的表现来选择基金经理是无效的。

  11.基于以上三点最理性的投资股票的方法是使用低成本的被动式管理工具,如指数型基金。

  ++++++++++++++++++++++++++++++

  通常用三种方法来度量个股或整个股市的价值市盈率PE,市净率PB和股息收益率。

  E

  a公司每股收益为5美元,股价为每股100美元,则它的市盈率是20美元,你为每一美元的利润支付20美元。PE大于30倍(偏贵),PE小于10倍(便宜)。

  公司的资产为20亿美元,负债为10亿美元,计算可得净资产为10亿美元,再假设该公司发行的所有股票价值20亿美元,则它的市净率是2,即股价为账面价值的两倍,市净率小于一的股票是便宜的,市净率大于五的股票是偏贵的。

  股息收益率

  c公司每股价格为100美元,每股净利润为五美元,公司将净利润中的三美元派发给股东的股息收益率为3%,公司支付的股息可以高于净利润,但很明显这样的行为无法长久。

  小公司或高速增长的公司通常根本不支付股息,他们需要将所有的利润用来支持企业增长。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三):年轻的投资者祈求熊市

  有效资产管理【美】威廉 J. 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

  2019-02-12 01:10:23

  “近因效应”是指人们总倾向于以最近的趋势来无限度地推断未来的趋势。

  2019-02-12 14:06:18

  (1)小投资者可以积极自主地调平他们的投资组合,不用担心客户会因为他们购买表现差的资产而恼火。

  2019-02-12 14:06:33

  (2)小投资者可以投资小型公司股票。

  2019-02-12 14:06:43

  (3)你在业绩糟糕时不会被炒鱿鱼。

  2019-02-12 14:07:06

  大多数成功的资产配置策略在每10年中大约都会有4年表现差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2019-02-12 16:08:45

  无论投资者拥有多少资金,都可以分为两种投资者:一种是不知道市场走势的人,另一种是虽然不知道但却以为他们自己知道的人。所有市场的投资者都是如此,无论是股票、债券、路易十四扶手椅还是五花肉市场。另外,事实上还存在着第三种类型的投资者——专业投资者,他们很清楚自己对市场走势一无所知,但他们却要不懂装懂地来维持生计。

  2019-02-14 14:47:18

  任何股票资产的收益率都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无风险利率,即货币的时间价值。通常以短期国库券利率表示。 市场风险溢价。指暴露在股市风险中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率。 规模溢价。指持有小型公司股票股票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率。 价值溢价。持有价值股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率。

  2019-02-14 15:05:54

  贴现率可以被想象成一个理性的贷款人向借款人收取的利率。世界上最安全的借款人是美国财政部。如果美国财政部向我借一笔长期贷款,我会收取他们6%的利息。在这一贴现率水平上,股息贴现模型预测出每年偿付1美元的永久贷款的价值为16.67美元。

  2019-02-14 15:22:31

  当一种资产价格下降并且便宜时,你增大了其在目标配置中的权重,你就是在使用一种更有力的方法——“过度平衡法”。

  2019-02-14 15:24:58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越复杂,我们就会越自负。校正(反馈结果)的速度也是自负产生的一个因素。我们的行为和反馈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我们就越自负。

  2019-02-14 15:26:34

  在凹性投资者的世界中,做一个凸性投资者是有利可图的,反之亦然。金融史表明,由于近因效应的存在,绝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是凸性的——即当股价上升时,投资者不理性地预计收益率会上升,因此他们会买进更多股票。

  2019-02-15 07:35:28

  你投资股票的最大比例应不超过投资年限的10倍。例如,如果你2年后要花这笔钱,你的股票比例就不应超过20%,如果你7年后需要这笔钱,你的股票比例就不应该超过70%。

  2019-02-15 07:47:36

  画出一个“价值平均路径”,该路径由目标额度构成,额度每月增长100美元。换句话说,我们的目标是在1月份拥有100美元,2月份拥有200美元,以此类推,直到第一年的12月份我们的账户上要有1 200美元,第二年的12月份要有2 4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每个月都投资100美元,只有在基金价值保持不变时才会这样。如果如果基金价值降低,那我们需要投资的数额就大于100美元;如果基金价值上升,那需要的数额就少于100美元。如果基金价值大幅上升,你甚至有可能在几个月中一分钱也不用投。

  2019-02-15 07:49:39

  作为一种投资策略,价值平均法有着很多的优势。第一,投资者在市场顶部和底部都会进行投资,并且在市场底部会买入比市场顶部更多的基金份额,这样会产生极大的收益。第二,它使投资者拥有了在充满悲观和恐惧的市场 中定期投资的经验——这真的是非常有用的经验。

  2019-02-15 08:00:41

  如果你还是个刚开始进行储蓄的20出头的年轻人,那就祈祷上帝让市场崩溃吧。

  2019-02-15 08:01:12

  时间会治愈所有资产带给你的一切创伤,我们所面对的最大风险其实是在尚未离世前花光了所有的钱。

  2019-02-15 08:02:50

  年轻的投资者祈求熊市,年老的投资者则祈求牛市。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四):资产配置,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金融从业将近10年,其中从事理财业务陆陆续续也有3年多,虽说也考取了一些资质证书,但是对于投资这门艺术,我自认为只是摸到了一点边,连入门都还称不上。很遗憾在去年5月份收到这本书时没有马上把它读完,现在有点相见恨晚之意。

  资产配置在我们行业是个有些被喊烂的口号。大家都知道的理财观念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是有多少理财经理是真正明白其中要义的?还是只是把它当成一句对客户的麻木说辞?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你要配点基金啊、股票啊、黄金啊、保险啊,听多了略显苍白。但是又苦于找不到更好的理论支持。这本书之所以打动我并且让我一口气翻了两遍,就是因为它让我明白了资产配置的内在逻辑,更坚定了对资产配置的信心。 先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威廉J.伯恩斯坦,他是一个哲学与医学的双料博士、神经科学专家,也就是说并不是专业的金融人士,由于对市场和投资有极大的兴趣因此投入研究,这一研究不得了,居然研究出了专业TOP水准。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这么一些人让人觉得自己就是来凑数的。他还有很多著作,而且有几部受到约翰博格的推荐,可以再列入书单好好拜读。

  本书的中心思想在这版的扉页上就标注出来——

市场择时和选股固然重要,但从长期来看,无人能准确择时,选股正确者更是凤毛麟角。资产配置是你实现成功投资的唯一有效手段。

  为了阐明这个观点,作者从弗雷德叔叔的掷硬币比喻入手,引出风险-收益在投资中的基本关系,即高收益对应高风险,不要指望通过低风险获得高收益(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大爷大妈甚至高知的年轻人会被金融诈骗的根本原因,因为人性本就喜欢不劳而获),然后通过详实的历史数据对比,得出“将你的投资组合分布于几种不相关的资产,这样可以在提高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的结论,并肯定“每个人的子孙都理应富有”。接着,作者给出最优资产配置,同时否定了想战胜市场的投资者思想,也就是著名的“市场有效性”——通过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对个股或整个市场进行的分析是无效的,因为这些信息已经被融入股票或市场的价格中了。最后,执行你的资产配置,并严格按照投资纪律进行调平。

  在读本书的过程中经常会冒出‘哦原来是这样啊’的感慨,可能因为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困扰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一开始我读不下去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开篇就花了大篇幅在讲什么是标准差,天知道这对一个数学渣渣来说是多么不友好。但读到后面你会发现作者之所以如此详尽的说明这些基本的数学概念,是为了帮助更好的理解资产配置的本质。本书非常吸引人的一点是,所有的观点可以自成一个闭环,从数据如何获取,到计算(甚至连EXCEL表格要如何操作),到分析,再到推导出来的结论,一应俱全,没有死角。举个例子,书中第三章、第四章解说多元资产投资组合在真实市场中的表现,作者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论点:合理的资产配置在提升收益的同时风险也在一个可控范围内————数据:1926-1998年美国大型公司股票和长期(20年期)美国国债————数据源:伊博森公司的专著《股票、债券、票据与通货膨胀》(the SBBI)————计算:电子表格,直接提供下载网址(遗憾的是我上这个网址是不存在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建模:从100%比例的股票开始到100%债券,坐标轴设置——结论:资产分散化配置的优越性。

  这个例子中细节之完备,导致我在读完后跃跃欲试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模型。想起某基金公司的市场人员来路演,也曾就资产配置做过一个简易模型,用的也是掷硬币的假设,并成功把我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并没有那么难嘛!

  对于现在国内普遍推崇的基金定投,本书体现在美元成本平均法和价值平均法的概念中,除了建议投资指数化基金以外,具体到如何操作,如何调平,建议投资期限,ETF基金适用于哪些投资者等等,非常详细。我认为理财经理如果吃透这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国内的市场特点,营销客户应该是事半功倍的。

  另外,书中的金句也俯拾即是,没看过英文原版,不知是否是译者的功劳。比如:

赌徒的本能深深扎根于人性深处,几乎没有人能抗拒对未知事件押注的诱惑。对市场情绪和“专家建议”不信任是投资者最好的工具。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是不值得知道的......找出这个时代那些传统的思想然后无视它们吧!(形容基金经理)他们也只不过是一群向着股票名录扔飞镖的毛猴罢了。

  诸如此类,读来醍醐灌顶,值得细品。

  书本最后总结了本书的主要观点,并且提供了作者推荐的投资类书单,都非常具有实操性。

  遗憾的是,在最优资产配置组合实际操作方面本书对于中国的投资者的指导意义并不大。毕竟美股200多年的历史,而A股区区30年的历史还是显得不成熟。且美股采取的做市商制度与A股的撮合交易制度区别明显,导致在税收、佣金等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异,成本也不同。我认为最致命的是美国金融数据披露详实、透明,且金融市场化程度高,这在我国金融市场现阶段还很难达到。希望我们也早点出现一本针对国内市场的能耐得住时间打磨的投资书籍,而不是摆在书店畅销架上投机取巧的炒股技巧。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五):降低风险还能提高收益?用最简单的统计学告诉你,为什么分散投资如此重要

  这两年余额宝的收益越来越低,时常有朋友问我有什么别的收益更高的理财途径。要说收益高的,当然有,股市就是一个。拿我们熟悉的 A 股来说,长期来看年化收益达到 10% 以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看看周围炒股多年的人,不说赚到多少,能做到不亏就不容易了,更别提那些炒股炒到倾家荡产债务缠身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里就涉及到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风险。我认为对风险的衡量一定要放在首位,这也是为什么开始理财前先要做风险承受能力测试。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风险偏好,才能据此选择投资的资产。

  股市之所以吸引人,正是有着较高的收益,尤其是那些短期暴涨的快感,但股市高收益的身边总少不了高风险的陪伴。也许明年会是个顶好的年头,但你可能因为一只巨大的黑天鹅而死在今年的寒冬,再也看不到明年的曙光。如果没法承受这样的风险,那所谓的高收益也没有任何意义。

波动剧烈的沪深 300 指数走势(2005 年 - 2019 年)

  这其实也是我们的一个常识:收益和风险往往成正比。

  那有没有既能提高收益还能降低风险的策略呢?你别说,还真有。

  在这里我就要推荐威廉·伯恩斯坦关于投资组合理论的入门书《有效资产管理》了,作者是著名的跨界大佬,这位研究神经科学的医学博士,对金融投资也有不少独到见解。他给出的答案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就是「资产配置」,你得把你的资金分别投到不同的资产上去。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但说到这个,我们往往想到的是分散风险,多放几个篮子,万一一两个篮子破了,好歹不会损失所有鸡蛋。但你能想到,这种分散投资还能提高原有收益吗?

  似乎有点反直觉。其实只需要一些基础的概率统计知识,就能搞明白。伯恩斯坦讲得也深入浅出,我特别喜欢他简洁明了的模型,下面就直接来看。

  首先我们需要对收益和风险来做一个数字上的定义,方便衡量。

  收益很简单,就是我们常说的年化收益率。比如我买了一只股票,每年有一半的概率盈利 30% ,有一半的概率亏损 10%。也就是说,当时间拉得足够长时,大概会有一半的年份赚 30%,一半的年份亏 10%。简化一下,假设亏和赚每年轮流来(如下图所示),我们就只要考虑先亏后赚的两年,第一年 -10%,第二年 +30%,两年过后 0.9 × 1.3 = 1.17,赚了 17%,计算可得年化收益率为 8.17%,这也就是长期持有该股票可以获得的年化收益率。

一只股票的股价走势

  风险该如何衡量呢?其实也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就是收益率的标准差。了解基础统计学知识就知道,标准差衡量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放到投资的例子上,收益率的标准差就代表了资产价格的波动大小,标准差越大,说明其价格上蹿下跳越厉害,风险自然也就越大。晨星这样的基金评估机构就用到了标准差来作为衡量风险的参考。

  拿上面这支股票来说,容易计算得到它的收益率标准差为 20%。这个水平和近些年的沪深 300 就很接近,也算是一个对真实股票资产不错的简化。

  现在我们得到了这只股票的年化收益率 8.17% 和收益率标准差 20%。这就代表了全仓持有这只股票的收益和风险。

  我们把这只股票叫作 A,下面考虑分散投资,一半仓位买入股票 A,另一半仓位买入另一只股票 B,每年进行调平,即通过交易一直保持两者所占比例各为 50%。假设 B 和 A 一样,也是一半概率涨 30%,一半概率跌 10%,而且 A 和 B 的走势互相没有关联。那么每年就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概率各为 25%。

股票组合的收益率

  同样,假设四种情况轮流出现,然后考虑各出现一次的四个年份,可以得到其年化收益率为 9.08%,比单一持有股票 A 的收益率 8.17% 要高,而更神奇的是,这个组合的收益率标准差为 14.14%,比单一持有股票 A 的 20% 低了不少。也就是说,只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散配置,同时持有两只收益/风险相似但表现不相关的股票,就能比单一持有一只股票在更低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收益。简化的对比走势如下图所示:

单一持仓与股票组合的走势对比

  这正是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一个反例,是不是很有意思?当然,这个例子做了不少模型上的简化,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两只股票的走势完全不相关,这是个很理想的情况。同一个市场中,股票或者指数的走势很多时候是同向的,往往是牛市中大家一起涨,熊市中大家一起跌,要找到互不相关的股票并不容易。

  这也告诉我们,所谓资产配置中的分散,就是要尽量分散到没有关联的资产上去。比如持有不同国家市场中的资产。

  对于上述收益和风险相似的两种不相关的资产,通过数据测算我们可以知道,最好的持有比例就是各投一半。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单持有一只股票,风险最大、收益最低;而持有两只时,分配比例越靠近50/50,收益就越高,同时风险也越低。如下图所示:

股票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上面提到的是一种简化的理想状况,而现实中的各类资产都有不同的收益和风险,要配置自己的投资理财组合,我们就得考虑选什么样的资产、不同资产各占多少比重。在各种组合试验的结果之中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做出选择。

  下面来看一个实际中常常会用到的资产配置组合:股票 + 债券。我们用同样的简化模型:股票仍旧是一半概率盈利 30% ,一半概率亏损 10%;而债券则是一半概率盈利 10%,一半概率不赚不亏。这也大致符合实际中的资产特点。如果配置 75% 的股票和 25% 的债券组成组合,每年调平,就会出现等概率的四种收益情况:

股票与债券组合的收益率

  通过计算可得,这个组合的年化收益率是 7.7%,比全仓股票的 8.17% 略少一点,而收益率标准差为 15.05%,相比全仓股票的 20% 减少了将近 1/4。也就是说这个组合比起全仓股票,少了些收益,但却较大地减少了波动的风险。

  那么针对股票和债券,分别配置怎样的占比是最合理的呢?我们拿上面的例子来看一下。如下图所示,从全仓股票开始逐渐加入债券,风险(标准差)和收益(年化收益率)都在减小,这符合我们的直觉,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刚开始加入债券时,组合的收益下降不多,而风险减小较大(曲线斜率小,较为平缓)。

  而到了曲线左下角,反直觉的现象又来了,当债券占比接近 100% 时,曲线拐了个弯,收益减小的同时风险反而变大了。这意味着哪怕你是一个极端保守、害怕价格波动的投资者,也不应该只持有债券。只需要在你的理财组合中加入一点股票,不仅能提升收益,还能降低风险。

股票与债券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真实世界的情况也会如此吗?伯恩斯坦选取了两种资产:美国大型公司股票和长期(20年期)美国国债组成组合,调取了从 1926 年到 1998 年的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发现,还真挺像!(见下图)

美国大型公司股票与长期国债组合的风险与收益(1926年 - 1998 年)

  可见就历史数据来看,股票 + 债券的组合表现还不错,至于具体的配比如何选择,可以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定。就这两图来看,股票/债券的配比处于 20/80 到 50/50 之间的曲线相对比较陡,也就是说能以较小的风险提升换取较大的收益提升,属于性价比不错的组合。

  当然,真实世界非常复杂。可供选择的资产就很多,我们可以选择三种、四种乃至更多种组成组合(当然太多的话反倒不如两三种有效且可控)。此外,历史数据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未来。因此我们在确定自己的资产配置时也需要考虑不少复杂的因素。

  但至少,这些简单的模型用基础的统计学知识说明了分散投资的必要性。这对我们业余投资者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知识去研究股票背后的公司,所以避开高风险的个股投资,而去选择合适的指数基金与债券基金组成投资组合就成了最有效的投资方式。

  伯恩斯塔深信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他在书的开头就援引了一位投资管理人的统计研究:基金收益中超过 90% 的部分都要归功于资产配置,而市场时机选择和股票与基金的选择技巧仅仅有着不到 10% 的功劳。要想深入地理解这句话,建议去通读一下本书,相信你不会后悔。

  对我来说,做好资产配置其实就是对不确定性的敬畏。要记住,在金融市场中,自大永远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本文标题: 有效资产管理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9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逃出14號勞改營》读后感摘抄敢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的贵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