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书》是一本由商务印书馆著作,35.00元出版的39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奥义书》精选点评:●看不进去●气息雇佣了触手上下外里右左里外抚摸我●我没办法读下去的书,我尝试读了六十页,事实是我失败
《奥义书》是一本由商务印书馆著作,35.00元出版的393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义书》精选点评:
●看不进去
●气息雇佣了触手上下外里右左里外抚摸我
●我没办法读下去的书,我尝试读了六十页,事实是我失败了。
●仔细研读,发现和佛教思想有诸多可类比之处。要弃绝眼耳口鼻的感官体验,寻求这一切的根基:梵。
●首先赞译者的功底,行云流水,诗意盎然的文字,如读中国古诗词般顺畅。再者作为阅读叔本华作品的前置必读,感受到了崇尚自我与享受感官、认清主体和区分客体的那一道分界线。如果单独推荐一部分,首选伽陀奥义,因为毛姆《刀锋》的秘传也在其中。人云读书就像照镜子,我说读奥义书就像是擦镜子,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境界至此。至于如何领悟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尚需功夫。
●刹帝利的贡献
●真奇怪我读这本书的时候非常读的进去了
●古印度的形而上学
●认真看导言,再看书的内容会更好理解一点。
●吠陀时代。解读吠陀。对世界与人的探讨。用当时的理解阐述世界的运行。“认识到什么,便能怎么”这个逻辑还待思考。 (未能明白“梵”)
《奥义书》读后感(一):翻译的好
我要怎么样告诉译者,
我是如此迅速的读完400页,
虽然有不懂的地方,
但是我懂得解读的方法。
所有这一切,都在一个基础上,
这个基础是一切的根:
翻的好!翻的好!翻的好!
可是您没有留下邮箱
《奥义书》读后感(二):翻译的不错
这本书的翻译还不错,容易懂。相比之前有些文言文的版本更容易懂。
只是书的印刷质量一般,倒也不影响也读,总的来说还是不催的。毕竟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还是比较信任的。
这本书主要探讨“梵”的含义,已经告诉人如何实现“梵我合一”的目标。
《奥义书》读后感(三):奥义书
对奥义书所读不深,东方的著作的观点表述往往不是很清晰明了,需要抽丝剥茧地分析,并且有太多迷障。
奥义书说世界有三重:名、色、业,即理念、现象和行为。
奥义书将一切空间、时间交织在一起,其实就是不辩空间和时间,将自我无限化,它的思辨处在一种意识状态中进行。
奥义书认为空是世界的根源,所有事物产生于空、回归于空,无产生有。并且主张生命不灭论,认为个体是生命的容器,当生命离去,个体死去,而生命本身不灭。这是将生命本身当作理念,即名论,还是当做物质实在?
奥义书对于原人的描述,不生不灭、自主永恒,无限无我,很类似西方对神的描述。
以及关于伦理学,也是主张摈弃欲望、沉思真实、保持平静、获得幸福。与其说近似古希腊哲人的思想状态,倒更接近中国的道家理念,将无欲沉静的状态本身视作幸福,而不是以此为前提去积极地探索真理或创造人生价值。
《奥义书》读后感(四):奥义书
读《奥义书》的时候同时在读《道德经》,而之前刚读完《法华经》。梵、道、释,东方哲学难以参透的智慧啊,隐隐约约传递着某种共性。
据说“梵”的梵文拼写形式带有“运动”与“力量”的词根,而奥义书中古印度人对“气息”的赞美传递了这种生命涌动的热情。想到在英文里“灵魂”一词soul也带有拉丁语sufflāre(吹气)的词根,而spirit来自于拉丁语spiritus(精神、气息),惊人的一致性!
Walt Whitman写过:【A vast similitude interlocks all. All spheres, grown, ungrown, small, large, suns, moons, planets. All distances of place however wide. All distances of time...】。这句话可以概括我最近读书的感受,又有无数野生research可以做了。
《奥义书》读后感(五):千年不衰的印度著名古经典:奥义书(Upanishad)
《奥义书》(Upanishad)是印度最经典的古老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著作,是印度哲学的源泉。《奥义书》是古印度的根本经典,探讨人生与宇宙的根源和关系,认识我是谁,找到真我(Atman),追求“梵我合一”的境界, 启示出精神上极为深奥的真理。《奥义书》把自我迷失比喻为陷阱:“只要想着‘这是我’和‘这是我的’,人们就与他的自我捆绑在一起,就好像鸟被罗网困住。” “Upanishad”这个词,是“靠近坐下”的意思,是指坐下来听智者说。奥义书记载了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Upanishad)原义含有师弟对坐,秘密传授的意义。奥义书也被称为秘密书、哲学书,内容丰富,思想幽玄。
在古代印度,传播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面对面的口述。在森林里沉思的哲人以及练习瑜伽的人们就是通过口述的方法来教授自己的弟子的。后来人们将他们的言语记录了下来,写成书。这些记录大师们智慧语言的辑录被称为"奥义书"。奥义书的成书年代非常古老,大部分是在公元前7~6世纪,有的甚至更早。这些古老的经典是后人获得智慧和美德的源泉。《奥义书》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记述了古代印度的祭祀活动和修行生活;同时还着重探讨宇宙本源与人的本质等哲理,标举"梵"与"自我"的同一,以及轮回解脱等思想。佛教的思想在其中都有所反映。弟子从上师口中接受自性的知识,这有关自性的知识,就是奥义书。古代这知识与修法只是由开悟了的上师口传给近道的门生,其它未成熟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领受。学生必须先净化自己,才能实际得益。要了解奥义书,须先看看吠陀经是甚么。奥义书的精神,早已超越了一切的名相,一切的相对,一切的法规。传出这些金句的圣者,本于个人开悟的经验,直接劝告我们:你不用受生死轮回之苦,因为你根本无生无灭;你不用受苦,因为你的本性是极乐。那么苦从何来?从迷执而来。不说地狱,不说过去,也没有因果报应的观念。认为人类的灵魂不灭,躯壳死后,灵魂依旧回到夜摩天去。
《薄伽梵歌》(Bhagavd Gita)与《吠陀经》(Vedas)、《奥义书》(Upanishads)这三部经典,合称为“印度三大圣典”。据说佛教的思想已是缘于《奥义书》,而佛陀是应用了他的大智慧将《奥义书》的哲学义理将其升华更精典了,我们宜对印度文化的发展有丰硕的认识。古《奥义书》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印度几百年间许多思想家的各种哲学宗教观点,如轮回解脱、梵我关系等,已讲到修习禅定的方法,主张以调息、调身、调心以及口诵唵字进入禅定,颇受印度几百年间许多人喜爱和广泛流传,孕育了诗人兼哲学家泰戈尔。金克木评论是“可以改变我们一般习惯以为印度是佛教国家的很大误解。这些经典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的道家,惊异何其相似乃尔”。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认为,它是“影响人类的十本书”.美国《领袖周刊》列为是《领袖必读的100部名著》排名第三十位。《奥义书》的思想对叔本华哲学和美学有重大影响。 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毛姆在其名著《刀锋》一书的扉页上就引用了《奥义书》中的一句话:“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