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舞台》是一本由[美]艾萨克·阿西莫夫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5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人生舞台》精选点评:●自负自恋的可爱●絮絮叨叨的流水账,排版也不咋地●如果他不是神,就没有人是神
《人生舞台》是一本由[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5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舞台》精选点评:
●自负 自恋的可爱
●絮絮叨叨的流水账,排版也不咋地
●如果他不是神,就没有人是神。 阿西莫夫不是神,结论是神不存在。
●一向厌烦作者搞自吹自擂的我居然津津有味地读完了五百页,我想这一定是真爱了!以及译者没看过叶李华版本的银河帝国(又名世界上最好看的小说)吗,为何译名都如此……。“苍穹一粟”被译成“天空中的小石子”,作者读者都要哭了!
●一直觉得是个不可超越的神话,直至遇上了语音写作
●和他的科幻小说比起来,这自传的文笔真是糟糕啊……不过算是更加了解阿西莫夫的经历了,知道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连自传都很好看!阿西莫夫真是个神人! 推荐给所有人,已经读过阿西莫夫的人会更喜欢他,没读过阿西莫夫的人会从此喜欢他! 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啊!
●换个版本再读一遍~
●他写这本书时病情严重,所以多次提到还希望自己是个小神童。 “我这一生,拥有珍妮特,拥有女儿罗宾,拥有儿子戴维;我有一大批好朋友;我拥有著作以及它带给我的荣誉和幸运;不管我现在遇到什么情况,这都是一个美满的人生,我对此很满意。因此请不要为我担忧,或感到悲伤。相反,我只希望这本书给你们增添一些欢笑。” 他那惊人的创作活力,从写作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让人妒羡。
●艾萨克 阿西莫夫坦诚、幽默、博学,能一生从事自己钟爱的写作,真的是幸福至极!
《人生舞台》读后感(一):本书的个人摘录
①我这一生,拥有珍妮特,拥有女儿罗宾,拥有儿子戴维;我有一大批好朋友;我拥有著作以及它带给我的荣誉和幸运;不管我现在遇到什么情况,这都是一个美满的人生,我对此很满意。因此请不要为我担忧,或感到悲伤。相反,我只希望这本书给你们增添一些欢笑。 ②当异教徒的罗马人迫害早期基督教徒的时候,基督教徒呼吁宽容。等基督教徒掌权之后,可曾有过宽容?绝对没有,他们立即开始反过来迫害对方。阿西莫夫试图宣传这一点,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只是使他自己显得很怪异,变得不受欢迎而已。 ③每当我想要平和,宁静,欢悦,我就会想起那些慵懒的夏日下午,我坐在那儿,椅子倚靠在墙壁上,腿上搁着一本书,轻轻地翻动书页。在我一生中或许有某些时候,感情激越,有大量充满胜利和感到欣慰的时刻,但是,就安静平和的快乐而言,再没有什么可以与之媲美。——熊培云《自由在高处》中某段话与之很相似。 ④在我看来,一起上学,在军队不得已的亲密都不是处于自己的选择。一种因习惯和互相接近而产生的友谊只有在那些正好意气相投的人之间,或者在学校或军队这种人为的环境以外,曾经患难与共的人之间才可能存在。除此以外,不会有什么友谊存在。 ⑤这个社会过于一本正经、太虚伪,不可能让性教育像其他知识一样传授。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年轻人体验性。除非残忍地不让他们了解,束缚他们,使他们的生活被扭曲阿,被毁坏。——美国的历史中国的现实。 ⑥阿西莫夫很不谦虚,但他确有许多可以不谦虚的东西。 ⑦人们正好不需要社会帮助的时候,很容易相信没有人应该依赖社会帮助。 ⑧为什么我总要等到环境教育我,才会接受我内心深处早就明白的事理呢? ⑨一本随笔集的价值正是他所提供的多样性。如果你觉得一篇文章沉闷乏味,或者使你失望,只不过失去了一小部分,而不至于殃及全书的价值,你可以翻到下一篇,或许它会使你喜欢。此外,短篇特别适合睡觉之前,或是其他短暂闲暇中阅读。 ⑩上帝而不是人类决定谁有资格进天堂。如果有后世,对恶魔的惩罚就必定是合理的,有固定期限的,最长期和最严厉的惩罚应该留给那些违背上帝的意旨去发明地狱的人。 他毕业时为工作发愁。他人缘很好。他喜欢很多同时代的其他科幻大师。他可爱,自信,友好。 他写这本书时病情严重,所以多次提到还希望自己是个小神童。 他那惊人的创作活力,从写作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让人妒羡。
《人生舞台》读后感(二):个人摘录与笔记
①我这一生,拥有珍妮特,拥有女儿罗宾,拥有儿子戴维;我有一大批好朋友;我拥有著作以及它带给我的荣誉和幸运;不管我现在遇到什么情况,这都是一个美满的人生,我对此很满意。因此请不要为我担忧,或感到悲伤。相反,我只希望这本书给你们增添一些欢笑。
②当异教徒的罗马人迫害早期基督教徒的时候,基督教徒呼吁宽容。等基督教徒掌权之后,可曾有过宽容?绝对没有,他们立即开始反过来迫害对方。阿西莫夫试图宣传这一点,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只是使他自己显得很怪异,变得不受欢迎而已。 ③每当我想要平和,宁静,欢悦,我就会想起那些慵懒的夏日下午,我坐在那儿,椅子倚靠在墙壁上,腿上搁着一本书,轻轻地翻动书页。在我一生中或许有某些时候,感情激越,有大量充满胜利和感到欣慰的时刻,但是,就安静平和的快乐而言,再没有什么可以与之媲美。——熊培云《自由在高处》中某段话与之很相似。 ④在我看来,一起上学,在军队不得已的亲密都不是处于自己的选择。一种因习惯和互相接近而产生的友谊只有在那些正好意气相投的人之间,或者在学校或军队这种人为的环境以外,曾经患难与共的人之间才可能存在。除此以外,不会有什么友谊存在。 ⑤这个社会过于一本正经、太虚伪,不可能让性教育像其他知识一样传授。地球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年轻人体验性。除非残忍地不让他们了解,束缚他们,使他们的生活被扭曲阿,被毁坏。——美国的历史中国的现实。 ⑥阿西莫夫很不谦虚,但他确有许多可以不谦虚的东西。 ⑦人们正好不需要社会帮助的时候,很容易相信没有人应该依赖社会帮助。 ⑧为什么我总要等到环境教育我,才会接受我内心深处早就明白的事理呢? ⑨一本随笔集的价值正是他所提供的多样性。如果你觉得一篇文章沉闷乏味,或者使你失望,只不过失去了一小部分,而不至于殃及全书的价值,你可以翻到下一篇,或许它会使你喜欢。此外,短篇特别适合睡觉之前,或是其他短暂闲暇中阅读。 ⑩上帝而不是人类决定谁有资格进天堂。如果有后世,对恶魔的惩罚就必定是合理的,有固定期限的,最长期和最严厉的惩罚应该留给那些违背上帝的意旨去发明地狱的人。
他毕业时为工作发愁。他人缘很好。他喜欢很多同时代的其他科幻大师。他可爱,自信,友好。
他写这本书时病情严重,所以多次提到还希望自己是个小神童。 他那惊人的创作活力,从写作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让人妒羡。
《人生舞台》读后感(三):我为读过你的书感到自豪
本来这本书不打算写书评,我能写什么呢?阿西莫夫是我从小的偶像,我是读他的《基地》系列长大的(这句话要是让小神童阿西莫夫听到了不知道要有多生气)。我想到,唯一能说说的,就是他的写作风格,阿西莫夫的文字简洁、流畅,比起很多作家大段大段的景色描写,阿西莫夫更注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表达事实和逻辑推理,说实话,我也不喜欢那种好几页都是描述性文字的文章和小说,坂本幸太郎在他的《摩登时代》里也暧昧地讽刺了这种文学风格。阿西莫夫在这本书里提到,有很多读者给他写信说自从看了他的书,觉得阅读变得开心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有时候我也会逼迫自己读一些晦涩难懂的书,但我在我心里,我始终知道阅读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读到这本书最后的部分,大概由于阿西莫夫讨厌自怜的情绪,我始终没真切地感受到衰老、疾病和死亡的阴影有多么可怕,他永远那么快活(我甚至能在想象中听到他讲笑话时的大笑声),反倒是在后记,他的妻子珍妮特·阿西莫夫回忆他最后的两年里,我突然情绪崩溃哭得不成样子,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么一个伟人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是突然开始哭的,根本停不下来,就在写这段文字时,感情又不受控制地哭出来,我也不知道我竟然爱他这么深。
有关死亡的事情,阿西莫夫的回答是这样的:死亡就是永久的没有梦的睡眠,一切归于虚无。他是个伟大的无神论者(他说无神论者只能说明他不相信什么,但不能说明他信仰什么,他以人文主义者自诩,他当之无愧!)我想起他有关宇宙的起源的“直觉”:宇宙诞生于虚无。这真是太美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阿西莫夫其实对历史一直感兴趣,还出过世界史,只可惜很多他的书根本买不到,还有在这本书提到的科学史、百科全书(现在看可能过时了)和文学解读,比如我非常想读的《Asimov’s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New Intelligent Man’s Guide to Science Basic Books》《Asimov’s Guide to Shakespeare》等等。
阿西莫夫还出过侦探小说,还有给孩子和青少年读的科普文章,五行诗、幽默故事、天文、物理、生物、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他的幽默、诚实、厚道、真诚、勤奋打动着每一个热爱科幻、科学和他本人的人。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一生,也是他自己说的,引用在珍妮特·阿西莫夫对这本书的后记里的文字:【如果你曾经很投入地生活过,那么疾病、年迈和死亡都不可怕。即使你不能活到老年,它依然是有价值的。能够投入到生活中去就会有快乐,投入到富有创造性并且有人与你分享爱的生活中,就更快乐了。】
《人生舞台》读后感(四):再见,阿西莫夫
年前在图书馆借的这本自传,当时拿到这么厚一本书的时候,想作者如果不是特别自恋(书中也的确说明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他自己),那人生一定已经丰富到足以写成一本500多页的书。
读完的时候,发现这两点都是对的。
作者是一个自我中心,从小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虽然事实也是如此)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是这种与众不同,在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从小神童变成平庸的博士(他自己说是一个“糟糕”的博士)也是一个不容易让人接受的过程。
自传总有一些为自己开脱或者正明,但既然作者在其中透露了自己乐于向年轻女性献殷勤、在婚内出轨的情景,相信即使不是真的“只说真话”,也至少是不打算再对那些不被主流观念接受的事情遮遮掩掩。
读到最后才晓得原来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已经过了70岁,并且的身体状况也已经大不如前。想起前面章节中的幽默乐观,不禁十分感慨。
在全书后半段透露的“厌恶自怜情绪”(应该是指self-pity)的情绪贯彻到本书的字里行间。的确如此,人生本就是独自前行的旅程,用展示伤口的方式来获取同情,于双方都是无益。不过,自怜可能会导致长寿——全书最爱自怜的格特鲁德的母亲,似乎是书中最长寿的人(如果我没有记错,她活到了92岁)。╮(╯▽╰)╭世事难料。
阿西莫夫的确度过了精彩的一生。而在后面十几个章节里面透露的对生命的留恋以及由于身体变化导致的无奈,倒是也让我深深的恐慌。想想(如果幸运的话),大多数人也是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也许是我读的关于人物描写的作品太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写实的关于死亡和衰老的主观描写。
而读到最后珍妮特写的关于阿西莫夫最后的一年时,我也终于忍不住流泪了。毕竟这本伴我度过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的自传,让我了解了阿西莫夫生活中的166个小节,也让我觉得是他就是我一位平实的朋友;自传走到最后,我和他的友谊也从此结束,之后也将再难看到他更多的、在1990年5月之后的感慨了。
如果阿西莫夫知道自己的自传在成书二十多年后还在持续赚钱,不知道自满的精神会不会又多了一些。
再见,阿西莫夫。
《人生舞台》读后感(五):你好,阿西莫夫
我曾经写过一个段子是这样的:
我身边说怀念张国荣的人,他离开的时候,你们小学还没毕业呢。如果说怀念,我就怀念数码暴龙。
本来我是想讽刺一些从没有见过或从没有了解过张国荣的人,每到四月一日就在这里瞎感叹,瞎怀念。
这个段子一发完,就有人评论说:有些人的精神是永远的,就算他已经死去。
大概意思是这样。
我当时非常不以为然。
你见都没见过他,怎么会怀念他?
后来我看了阿西莫夫的书,我才改观。
我最近因为听喜马拉雅汪洁主播的科学有故事栏目,重燃起看科幻小说的欲望。
拿起了之前向朋友借但一直没看的阿西莫夫写的《永恒的终结》。
朋友借我这本书的时候,我问阿西莫夫是谁?
他说你竟然不认识,他是最牛逼的科幻小说作家呀。
我真的不认识,阿西莫夫哪根葱呀?
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阿西莫夫是与写过《星际迷航》的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写过《 2001太空漫游》的克拉克并称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三巨头。
一生写过500本书。智力160,神一般的作家。
什么?写过五百本书?神经病!怎么可能?
我充满好奇的买了他写的最后一本自传《人生舞台》来看。
为什么说这是他写的最后一本自传呢?
因为他在五十七岁的时候写过一部自传,因为字数太多,分成两册发行,分别叫《记忆犹新》和《欢乐依旧》。两本书一共写了64万字。
这本《人生舞台》也毫不含糊,52万字。
白鹿原也才接近五十万字。
我看着这本厚厚的自传,感觉砸都可以砸死人。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打开了这本书,开始认识阿西莫夫。
我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的看。
阿西莫夫从小是神通,聪明绝顶。
他十五岁就上了大学。
在大学里却没有如鱼得水,而是发现很多比他还聪明的学生。
他写道:
“在小学和初中里,我是最聪明的孩子;在高中里,我是比较聪明的孩子之一;到了大学里,我只是一个没有特长的聪明孩子。”
后来大学毕业,上了研究院也是历尽千辛,差点上不了。
又因为害怕找不到工作而读博士。
我惊喜的是,这个全知全能,智商160,一生写了五百本书的神童,在人生的道路上并没有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挫折。
他甚至没有我好运,直到29岁才拿到自己的第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我说我惊喜,当然是因为我幸灾乐祸了哈哈。
阿西莫夫从小热爱读书,12岁开始尝试写作。
21岁就写了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科幻小说《日暮》。
即使是这样,在人生的前三十年,阿西莫夫靠写作的所有收入也仅仅是7700美金。每天还在为自己的生活烦恼。
直到38岁,阿西莫夫才正式成为全职作家。
在48岁写了人生的第一百本书。
在67岁写了这本《人生的舞台》。
我不想再用百度百科的语气介绍阿西莫夫了。
我写这些,是为了告诉你们,就算智商高,也要熬日子的。
就算是神童,也要到三十岁才能看见成功的曙光。
看到这些,确实把我乐到了。
是的,看见牛逼的人要熬的那么辛苦,自己还是挺开心的。
阿西莫夫真的热爱写作。
他无时无刻都在写作。
他写道:
“我不需要放假,放假干什么?放假无非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就喜欢写作。我已经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了。”
如果不热爱,也不会写出那么多书来了,是吧。
阿西莫夫还胆小,恐高,从来不坐飞机。
他每一封读者写给他的信都会回复,直到他的信已经多到他无法回复才停止。
阿西莫夫他……
不知不觉的,我感觉自己是阿西莫夫的朋友了。
我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的看。
看到书的后半段了。
阿西莫夫不再是一个神童了,他已经是老年人了。
我不再一页一页的翻了。
我跳过了他去医院做手术,他面对父母死亡,他卧病在床的篇幅。
我不想看他的死去。
我觉得我不应该看我朋友死去的。
对于死亡,在他的自传的最后,写着:我已经准备好了。
当我看完这本书,感觉阿西莫夫拉着我聊了五十二万字的天。
阿西莫夫,我已经见证你的一生了呀。
你别走呀。
他的妻子在这本书的最后写了一篇后记。
“当他打字困难时,便口述由我记录,特别是为《奇幻和科幻杂志》写的最后那篇文章。它是一篇令人心酸的诀别词:“别了——永别了”,他向所有热爱他是“宽容的读者”告别。
在文章里,他写道:“我一直希望能够脸朝下倒在键盘上,鼻子嵌在两个打字健中死去,但却不可能这样了。”
看到这里,我眼都酸了。
他妻子写道:
阿西莫夫已经不能说话了,大部分时间在昏睡。
有一次,他突然醒来,焦急的四处张望,对我说:
“我……要……我……要……”
“怎么了?阿西莫夫?”我问道。
“我要……我要……”
“你要什么呀?亲爱的……”
“我要……阿西莫夫!”
“好的”我回答道“你就是阿西莫夫呀!”
他很奇怪也很满意的说:“我就是阿西莫夫!”
我说:“阿西莫夫,你可以睡觉了”
他快活的微笑道:“好吧.”
我把书合上。
有一点懂得那位网友说的话了。
如果给我选择,我不会选阿西莫夫写的最后的自传来看的。
我不想还没认识他就已经死去。
我不想刚认识他就跟我永别了。
我觉得我才刚认识他。
我要看他的《基地》。
我要看他的《机器人系列》。
我要看他的《最后的问题》。
我要看他的《日暮》。
我要跟他说:
你好,阿西莫夫。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