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4-28 21:45:2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0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是一本由[奥地利]托马斯·伯恩哈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精选点评:●在得了流感咳嗽中看完,就感觉自己也得了肺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经典读后感有感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是一本由[奥地利] 托马斯·伯恩哈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精选点评:

  ●在得了流感咳嗽中看完,就感觉自己也得了肺结核,没有分段,也是一气呵成看完,是适合的口味。

  ●解毒剂

  ●父母、教会、学校、政府,共同制造了一群迷惘的生灵,谋害完后将其毁灭。

  ●“我的故乡实际上是一个不治之症,它的居民在这一疾病中诞生并感染上这一疾病。”……不知道是否能读完,也许会厌倦?

  ●翻译毁了一本牛B的书。

  ●主人公也许有一点反社会性人格吧,但他深陷环境的枷禁中,很难不心怀嫉恨。可以理解。

  ●跳过医院的部分看完

  ●最喜欢纳粹那部分

  ●死亡与疾病在叙述中达到顶峰之后却展现了一个对立的内核,仿佛这些愤怒与险恶都是人生必然的代价

  ●少年轻狂才挣得一身病。 喜欢他别出心裁的章节设计,把童年往事放到了最后,让整本书沉重中多了些清新感。 其实感觉作者人生悲剧的始作俑者多多少少跟他祖父有关。他祖父不能说是一个很nice的人,有太多自我为中心,太多自我感觉,又对这个孙子放纵有余管教不严。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一):没有什么可说的,我只是从头开始说……

  如果你还在过那种狗屎一样的看不见自己的生活的时候还把自己撇得很开站在那里说一些模糊的话的时候,你有什么资格开始回忆。甚至没有真理和概念可言,没有文学可言,只有一些话从头说起,伴随着这些平白无故出现在你的世界中的话你看见了什么,只有一些拳头般的城市,一些带着臭味的死亡,还有严厉的死气。它们都是一闪而过。但是你应该知道永恒的场面只是不断重复的回忆而已,并非才智和构思,还有平庸者自以为是。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二):应有的生活

  科学教我们已有的生活,而艺术教我们应有的生活。

  伯恩哈伯说,他“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令人不快。要是一切都祥和如意的话,我根本就很难写出东西来。”他很真诚。 “这座浸润其天性并主宰其理智的城市,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惩罚他未曾犯下的过失和罪行,打击他的各种敏感和善感,而对他的创造性没有任何促进。”末一句深受触动,虽然没有作者这么落魄,但其实,也许是因为我处于一种被遮蔽状态,窗子关上便闭塞视听了,关在金丝笼里竟以为这是全部的世界了。我们生来本是原创,可是为什么后来,好多人,却活成了别人的复制?当然这里绝不是批判那种生活,因为我不是上帝,所以不能上帝视角,之所以如此言之,是因为我知道,那不是我应有的生活。关于遮蔽,关于创造,是从木头那里得知的;关于旋儿,关于灵性,是从Nefer那里得知的。我是属于自然的,而不是属于城市。

  城市,“虚伪是它的基础,思想匮乏是它最大的嗜好。想象力一旦显现,顷刻即被消灭。”

  好奇怪,主人公所在的这个城市,是整个中小学和大学都充斥着自杀想法的城市,“谁否定这一点,就是遗忘了这一切”,“每个人都暗自怀着自杀想法,这一想法是唯一长期持续的,每个人都曾不断有这样的想法”。

  读着读着,这个迷就解开了,原来,这是纳粹控制下的城市。无助者“只是麻木不仁地用他们因恐惧和饥饿而黯淡无神的眼睛追踪着一切,仿佛这是他们唯一的养分。”

  但是如何又能否认,今天我们处在的这个时代,我们现已存在的生活状态,不是另一种纳粹控制下的违背天性的生活呢?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三):“世界于我是一个负担”

  我从未见过一个作者的笔下对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充满如此恨意。而伯恩哈德写出来的这丰沛的情感宣泄,却不是怨毒的,更像控诉,对那个时代和其中的人。萨尔茨堡从来都是被当作优美的目的地来描写,而伯恩哈德眼中的萨尔茨堡似乎包含了阴暗面的一切元素——恶毒、狭隘、阴沉、自闭,主要来自于他在寄宿学校的遭遇和家中的窘迫。老师的残忍、同学的欺侮和排挤,以及战争给予城市的疮痍。这五部小说从他初级中学开始至19岁孑然一身重归社会,最后回溯了童年时期,横跨二战,经历了各个学校的暴虐、亲人离世、疾病折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像把他最痛苦的岁月封印成集,交到我们眼前。看看那少年的恨意和无助,看看那社会的冷漠和荒谬。书中呼吸和寒冷两个故事叙述他漫长的医院岁月,很容易想起魔山,但是伯恩哈德的医院和魔山的疗养院如两个极端般的存在,前者如炼狱和后者与世隔绝得如天堂——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天堂中的死亡不是类似么。伯恩哈德的医院只有拥挤的病房,草率的医生,兀自等死的病人。

  回忆中的亮色来自外公,那个总是在写一部未完成巨著的老人长久的支持和陪伴,带给他古典乐和文学,接受他的放弃;以及在地下室杂货店的工作,繁重的体力活以及和最底层人民的交流——即使这工作给他带来几乎毁灭的后果他回忆起来依然是真诚热爱,这是他对现实生活的逃离,虽然失败告终。

  依然是伯恩哈德标志性的叙述方式,一气呵成而不留任何停顿空间,此事与彼事之间直接转换,第一人称直接叙述使我无限接近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他把整个意象都铺陈得满溢,不管是内在感受还是他人所施加的影响,锐不可当。他从小开始都在思考自杀,虽然最终未能走出那步但那导致这念头的绝望一直攫住了他。然而他的书却绝不颓废,那来自生活的折磨完全转换成了吸引读者的内在激情。看了这本书便开始理解他之所以为他的原因,存在反社会的因子以及对生活的恨意,不屑于任何外界评论。这条孤独的路他从开始走到了最后,竟成了他唯一的路。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四):生命是一场悲剧,我们最好能把它变成喜剧。

  “生命是一场悲剧,我们最好能把它变成喜剧。”

  《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以回忆的形式,写了伯恩哈德人生的头二十年。他的生活一直是时而天堂,时而地狱。

  一切规训之所对伯恩哈德来说都是地狱:起先是学校,每一所学校。无论是纳粹管理下的还是浸润着天主教精神的学校。学校本身就是杀害孩子的凶手,老师就是纵容者、捣乱者和毁灭者。外公对学校的评价深深地影响着伯恩哈德:“我们把我们的孩子送进学校,以便他们变得和我们每天在大街上遇见的成年人一样令人厌恶。”伯恩哈德的学校生活对他来说总是煎熬:

那些教育罪行,那些在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里在受教育者身上犯下的罪行,总是以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的名义,无论这个非同寻常的人物是叫希特勒、耶稣还是其他人。在未成年人身上犯下的重罪总是以被歌颂、被神化的人的名义,总是一再会有这样被歌颂和神化的非同寻常的人物,无论是什么性质,都会在未成年人身上犯下教育重罪,其效果也许始终一样,本质上始终只能是一种深重的罪行。我们在这个被富有远见地称为德国的罗马的萨尔茨堡的寄宿学校里,首先以阿道夫·希特勒的名义遭受摧残,每天被教育弄得死去活来,在战后以耶稣的名义,如今的天主教对所有年轻人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无异于纳粹。——《原因:一种预示》当我去上学时,我就是走向了断头台,我最终被斩首只是被一拖再拖,这真是一种痛苦不堪的状态。”——《一个孩子》

  他能与之交往的,让他感兴趣的,他能够理解的,永远都是学校里的边缘人,被全校师生共同羞辱的残疾人,最丑陋的人,孤儿。逃学,乘火车,在鞋屋边拉琴边进行自杀冥想,是伯恩哈德学生时代的抗争。

  后来是医院,每一所医院或疗养院。医生漫不经心且玩忽职守,护士与医院神父同流合污。但他仍不得不在爱戴的外公和亲爱的母亲被误诊后,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主任医生来做新型人工气腹疗法。外公在探望他时把医院视为一个对于作家或艺术家来说必不可少的思维领域,在这里才能“达到攸关生命和决定生存的思维”。

我们从出生的时刻起就开始死亡。然而,当我们走到这个过程尽头时,我们才会说,我们要死了。有时候,这个尽头还会拖延好长时间。我们把死亡称作我们一辈子死亡过程的最终阶段。——《呼吸:一个决定》突然之间,我所见的周遭的一切,比以前看得更清楚的一切,又具有了那种可怕的、令人厌恶的本质。我跟这些人可不是一伙儿,我就是跟他们不一样,我跟他们的境地不一样,也绝不能一样。突然之间,几天来我所想的一切,并在这些想法支配下所做的一切,都变得可笑、怪异、大错特错。在这儿,懒惰和极端的无望扼杀人的灵魂,泯灭人的心智,我怎样居然相信这里是归宿?也许我那时觉得听任自己堕落更容易些,比抗争容易,比反叛容易。我们经常让步,经常放弃,就是为了让自己轻省些。但我们为此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是整个生存的代价。我简直无法估量生存到底有多宝贵,也许将来还要宝贵得多。——《寒冷:一种孤独》

  观察与思考生命,追问自己的出生,掌握治疗主动权,想方设法康复医院,“走出这地狱”,是他住院时期的抗争。

  八岁那年,伯恩哈德独自学会了骑自行车,并决定偷偷骑着继父的自行车去三十六公里外的萨尔茨堡。迎面吹着风,因为年龄太小而不得不将脚从横梁下面穿过踩在脚蹬上的伯恩哈德是那么地兴高采烈。然而这次激动人心的冒险却终结于断开的自行车链条和排水沟旁的栽倒。

  这样恐怖的,宛如一场灾难的,对伯恩哈德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的栽倒,在他做面包店学徒时,又发生了一次。为了与人相处,为人做些有用的事,伯恩哈德从高级中学辍学,自己选择来到舍尔茨豪瑟菲尔德居民区——萨尔茨堡独一无二的恐怖区和几乎所有刑事案件的起源地、被城市抛弃的最贫穷最堕落最颓废最不幸的人的聚集地、每一个在此出生的人都宿命般地一生都摆脱不掉“人类的糟粕”的污点——来当学徒。少年伯恩哈德自己做了决定,选择一个“反方向”:伯德拉赫的地下室面包店。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从他的第一任老师——外公身上学不到的东西:“如何能够以极大的关注,同时又保持最大的距离跟人打交道”,而且,他迎来了春风得意的时光:他不仅如愿成为一个充实、自然、有用的存在,而且在这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三角生存模式,它的相关点,即商业学徒、音乐学习、外公和家庭”使他获得最大可能的受益和幸福。而就在做学徒的第三年,即将十八岁的伯恩哈德患了严重的流感,这一次的栽倒完全打破了他的理想三角,并将他扔进了病房,开始他与肺病纠缠不休的一生。

  伯恩哈德的外公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作家。同时也伯恩哈德的教育者,引导者,他最爱戴最信赖的人,永远站在他一方的人,他能够与之心心相印的人,是伯恩哈德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人,是最具代表性的,甚或是唯一的天堂。

  外公“这位最失败、最怀才不遇的作家”曾一再说过“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失败”,伯恩哈德也总是会这样想。

  外公还说“一切写下来的东西都是胡扯”。他明知一切都是白费功夫,还是将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到极致,他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用腰带把毯子围在身上开始写作,致力于创作一部巨著。伯恩哈德接过外公的衣钵,不仅养成了这辈子都早起的习惯,几乎总是在五点前起床,他也在不断地意识到一切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同时,挺身而出去向无意义开战:

一睁开眼睛就开始工作,直到精疲力竭,直到眼睛看倦了一切。然后收拾,关灯,堕入噩梦,把自己交给噩梦,就像投入一场无与伦比的狂欢,第二天,一切照旧,字斟句酌,鞭辟入里,孜孜不倦,去追寻子虚乌有的真理。”——《寒冷:一种孤独》我们在整个阅读生涯中从来还没有看到过一个真相,尽管我们一再看到的是真实。我们一再看到的不外乎就是亦为谎言的真相,亦为真相的谎言。等等。关键在于,我们想要撒谎还是说出和写出真相,即便这永远都不可能是真相,永远都不是真相。我一辈子都想说出真相,即使我现在心里明白,那是谎言而已。最终这只取决于谎言的真相内涵。理性早就禁止我说出和写出真相,因为这样一来,就说的和写的无非就是谎言而已。然而,写作对于我来说是生存的必要,因此,处于这个原因我从事写作,即使我书写的一切都不过是谎言,它是作为真相通过我来传递的。——《地下室:一种解脱》

  阅读伯恩哈德的自传小说时,同听别的作家讲故事一样,我总是会被作家带离我自己的生活;伯恩哈德与旁的作家不同的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时,他也同时让读者进入读者自己的生命。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五):一个荷兰人在奥地利

  对一个资深的读者来说,在他的阅读生涯中会遇到许多类型的作家,有些作家是年轻时喜欢,年纪大一些就无感了;有些是开始没有感觉,随着阅历的增加就喜欢到不行;还有一种作家是一见倾心,深爱到老的。

  而伯恩哈德对于我就是最后一种作家,至少从初见,到眼下,我对他的感觉没有变过,我的那些孤独的夜晚永远会有他的位置。伯恩哈德是那种榴莲型的作家,喜欢他的读者,喜欢得要死;讨厌他的读者,讨厌得要死,所以在阅读他之前,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自传五部曲》通过铿锵有力的节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愤怒的孩子的形象,这个愤怒的孩子日后借助他那难以压抑的愤怒征服了德语文学圈,连文学教皇拉尼茨基都深深折服于他的文字。

  伯恩哈德的家庭出身,用当下时髦的话语,父亲就是一个渣男,母亲就是一个作女,这也造就了伯恩哈德本人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不爱上任何人,也就没有伤害;不结婚就不会作孽。

  母亲和生父在一个荷兰农场相识,但没过多久,生父就喜新厌旧勾搭上别的女人,抛弃了怀有身孕的母亲,最后母亲在一个以拯救失足少女出名的修道院里生下了伯恩哈德。

  童年时期,伯恩哈德因为私生子的身份就饱受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生活如是,不是把人逼死,就是把人逼疯,这在或多或少也是伯恩哈德写作风格的重要来源。

  在第一部《原因》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情绪描写来展示自己与学校生活的格格不入。关于书名,其实我更喜欢早先的译法——《根源》,这也与这一部的副标题‘一种预示’相契合,根源即是伯恩哈德走上写作之路的根源,也是他将来面对荣誉作出让人诧异的决定的根源。此部分为《格林克兰茨》和《弗兰茨叔叔》两节,前者讲述作者在推行纳粹主义的学校的求学经历,后者讲述作者在天主教学校的求学经历。

  童年的缺爱生活养成的独来独往的性格,在以讲集体至上的纳粹学校和提倡友爱互助的天主教学校里,都会成为众人眼中的怪胎,而小小年纪的伯恩哈德早就看透了两者的本质其实是没有区别的,在书中他将耶稣和希特勒相提并论,将天主教和纳粹比喻为一种传染病。

  当伯恩哈德正挣扎于公立学校的泥潭,距他所处的时代不远的秘鲁少年巴尔加斯?略萨也正谋划着如何逃离灭绝人性的少年军校,两位文学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他们的学校描述地更像是一座监狱,随时准备处罚不守规矩的寄宿犯人。

  盟国的轰炸在客观上解救了伯恩哈德,他终于可以逃离束缚他的学校,因为从布罗茨基、黑塞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不应该受太多的学校教育的,即使是身在喀山大学的托尔斯泰,也是经常逃课去外面风流快活。

  在第二部《地下室》中的作者形象有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的特色,在逃离学校之后,伯恩哈德选择去一家食品店当学徒店员,食品店所位于的舍尔茨豪瑟菲尔居民区类似陀老笔下的干草市场,聚集了一批被社会抛弃和鄙视的边缘人。

  食品店老板伯德拉赫是一个失意的音乐家,当其他商人都选择远离这一区域的时候,他却本着某种艺术家的执拗,来做边缘人的生意。

  来到这个位于地下的食品店,对伯恩哈德来说就是‘一种解脱’,这也是此章的副标题,他可以逃离一直以来窒息他的公立学校,同时开启他的另一段人生,正是这一段和边缘人群的接触,使他看清了那些城市管理者的真实嘴脸,而这些边缘人物也不断地出现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他笔下的人物都可谓是边缘人物的代表。

  在第三部《呼吸》中,死亡成为伯恩哈德需要天天面对的事情。一次生病的经历,中断了他的店员生涯,把他带到了医院,在被称为‘死亡之屋’的病房里,他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死去,他感到的不是恐惧,而是厌恶。活着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事情。他成为一个死亡的观察者,进而成为一个死亡的观察家,从而将死亡作为自己一生作品的主题。死亡之屋犹如契诃夫笔下的第六病室,成为对作者当时所处时代的某种隐喻。

  副标题‘一个决定’似乎也在暗指些什么,在医院里,生或者死只是医生的一个决定,病人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可怜虫和牺牲品,伯恩哈德用大量的文字来描述医生对自己的职业的不负责,种种医疗事故的痛苦全要有病人来承担。

  第四部《寒冷》的副标题是‘一种孤独’,而孤独是文学的永恒话题,所以在这一部分,讲述的是伯恩哈德的文学启蒙。

  和莫拉维亚一样,疾病成为伯恩哈德走上文学之路的诱因之一,在病床上大量的闲暇时光中完成的文学阅读,建立了基础的文学累积。两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传人,一个在意大利,一个在奥地利分别开始在病床上做起文学之梦。

  第五部《一个孩子》没有副标题,在表面上叙说着作者的童年经历,对母亲的怨怼,厌恶,呕吐,憎恨等字眼频现于文中。

  但在更深层次上却是在描写作者的外公,那个整天标榜为作家的外公,在一生中没有靠写作挣到一分钱的外公其实也是一个孩子,一个到老还做着作家之梦的孩子。

  而这种孩子性格做着作家梦的的人却结婚了生子了,他每天想着自杀,儿子是整天被警察追捕的共产党员,女儿是个容易受骗的失足少女,生活起先是靠妻子,接着靠女儿,然后是靠女婿。

  一个作家既然到老都是一个孩子,就安安静静地过完一生就好了,就不要结婚,不要有孩子,否则就是贻害这个世界。

  而作者对外公的情绪是矛盾的,他也写道外公对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积极影响,一个失败的作家先人总能成就一个作家后辈,正如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小城里,一个失败的作家也造就了一个未来的诺奖得主。因为对一个作家来说,没有什么比更早的启蒙更重要的了。

  每个写作者都是一个病人,写作不过是他自我治疗的方式罢了。《自传五部曲》既是作者多年心路历程的记录,也是一份自我治疗的档案。对于伯恩哈德来说,活着就是一个奇迹,更何况他还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创造一种新写作方式的作家。

本文标题: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46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男人会怎么看皮肤好但五官不好看的女人?我采访了100个男人一个家,什么最重要?(说的真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