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满贫民窟的星球》是一本由迈克·戴维斯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大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布满贫民窟的星球》精选点评:●不只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本身论证不严谨,读起来没什么太大收获●本书主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是一本由迈克·戴维斯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大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精选点评:
●不只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本身论证不严谨,读起来没什么太大收获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第三世界人民水深火热的客观处境(但也有很强的情感带入,作者是创意写作系教授)。从书名上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本批判市场经济的书,但其实第三世界的窘境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国家政治层面的衰弱和腐败(书里很多第三世界政治情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独裁者手册这本书),所以作者的批判点有时候一经思考后就会显得很游离,甚至连非政府组织在作者这里都要批判一番,感觉有点故意追求左翼的姿态而逃避“弱者”本身巨大的问题。有很多案例还是很触目惊心,会让人感慨丧钟为谁而鸣。大量陈述的事实和数据可以看见作者非凡的写作功底,这一点还是不错的。
●材料丰富,有关贫民窟的方方面面,否则我们对贫民窟的想象是干瘪的,比如团结的社区、文化符号、经济增长动力、底层智慧、城市丛林等等。但是没有分析框架和逻辑。有趣的是,讲中国的情况时有种特别的疏离感,跟拉丁美洲的感觉差不多,有几处说法明显有误,比如60年代不是把未登记的城市流民遣送回农村,而是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
●本书是对城市、社会历史的叙述,更是一次“末日警示”。城市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愿景和目标,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然而城市化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城市”并没有过去想象中美好,“城市问题”积重难返。基于当下的困境,本书针对“贫民窟”这个人们想要避而不见但却无法绕开的城市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罗列了好多数据和事实,逻辑一时间串不起来。忽然间发现我们已经身在destopia之中了。
●很多时候真的不太清楚是原作者写的就这么绕且啰七八嗦还是我们的翻译问题,真的感觉读起来太难受了。当然还是涨了点见识。
●翻译太糟心
●材料很多(但是老了些),但是更多集中在描述层面,对根本原因的分析就少了一些深度,个人感情色彩浓烈,总觉得不是很可靠。
●作者是个左派文人,典型的清谈误国,所有资料都来自各种报刊,没有任何第一手经历和调查记录,东拉西扯骂不绝声,一味批评各国官方治理贫民窟的举措,对政府任何行为都进行妖魔化,但对巨型贫民窟本身的危害性却避而不谈,美化赤贫阶层,面对严峻社会问题没有任何建设性方案和解决办法,这就是最典型的民粹主义文人。因为写于2005年,所有数据和资料基本都是90年代的,非常过时且偏激,对中国多有嘲讽挖苦(所有中国数据都是92年左右),甚至把北京跟孟加拉黑非洲相提并论(说中国有三分之一人住贫民窟)!平心而论按中国的发展速度,这种书译成中文其实毫无必要了,译者也奇葩,将所有外国人名和术语都附带英文原文,满页都是密密麻麻的括号和外语单词,可读性很差
●文明延续至今,城市成了森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依然适用。如果一部分人的财富和舒适是建立在越来越多的另一部分人的赤贫和挣扎之上,这个世界真的在变好吗?一星扣给翻译。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一):被噤声的反抗
看书期间北京正值“消防大清理”,大大小小的城市边缘地带一夜消失,我个人在此期间经历了一次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里给了大段材料,里面王大爷喜出望外的发现自己住了很多年的小区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张大爷住在前门好多年终于迎来了绿化改造后青山绿水的前门社区,还有节能低耗这些现代化的词语正在描绘一个尤为美好的盛世未来。题目让考生概括北京市就人居方面都有哪些成就,那瞬间我满脑子都是楼下快递小哥来京十年,被要求三天内搬出所住公寓,大兴区某某小饭店老板的家被人砸惊坏了生病的父亲还有一对夫妇带着他们仍在襁褓中的孩子在北京南站留下一张照片对采访他们的记者说应该不会再回到北京了,这里让人寒心。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断水断电强制措施的消息让人没法相信这是个无比美好的城市。
几年前上本科的我参加了一个志愿项目,是以一对一的方式与一位来京农民工的进行互动,和我互动的孩子叫波波,他所在的住所和学校位于北京东六环的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社区,在公交车上,我经过了正在举行婚礼,城市儿童在草地上雀跃奔跑的朝阳公园,经过了城市里巨大的娱乐景观—欢乐谷,然后公车突然进入大片空旷,和刚才的热闹恍若隔世,然后来到了孩子所在的社区,小武基桥北。我去了他们的学校,平房校舍,据说不可名状的公厕环境还有一个个正在上学却告诉我,读完初中就要子承父业的做“二代农民工”的稚嫩面孔。那时候我们这些志愿者被要求对他们进行社会融入的指导和支持,如今想来,笑笑罢了。
要感谢新媒体的崛起让正式媒体缺席之下的现实仍能透过大大小小的自媒体/公众号为众人所识。在光鲜亮丽的表面下,贫民窟这样一个丑陋又不体面的词汇切实存在着,这里的人们承接着这座城市里所有的罪恶和不平等,在生物链的底端苟且存活,拯救他们的唯一方法是驱赶是连根拔掉是莫名消失。序里有段话让我很是感动,它说知识分子是社会中具有特别公共角色的个人,不能只化为面孔模糊的专业人士,在意见与言论自由上毫不妥协是世俗知识分子的主要堡垒。舍弃此一堡垒或容忍其基础被破坏,事实上就是背叛了知识分子的职守。望,周知。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二):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但发达国家不属于这个星球
最近要写一篇和贫民窟有关的文章,看了一下这本书。作者是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按理说欧美作家很会批判自己所在的社会和国家,这位作者看来没那个胆量,不敢把洛杉矶、纽约和底特律的贫民窟写得清晰些,甚至伦敦巴黎都没什么笔墨,整本书可以说是布满贫民窟的第三世界。
这本书有几个优点:
1 一个非常全面的第三世界贫民窟参考目录。引用非常详尽,如果是要写一个印度研究论文,或者墨西哥研究、或者非洲研究,或者研究写中国城中村(在国内尽量别像书中写成贫民窟和棚户区,大家更喜欢城中村这样更温和的词,而且中国的状况确实比其他地方略好些),可以当成一个很好的索引。
2 对中国底层社会的描述谈不上抹黑,有许多是事实。只要不带着偏见,还是可以看看这些,多了解一些人的处境,有利于对他们多一些理解。但是不要演变成对于国家的仇恨,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是美国、英国也没有做得比中国好,但文中没怎么写欧美国家的情况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国外的月亮更圆的错觉。
然后就是这本的缺点非常非常多。
1 几乎不怎么写发达国家,偶尔涉及到洛杉矶和纽约,但是篇幅不多,特别是底特律这种破产的工业城市,贫民窟很多,但是根本没怎么写。谈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主要是东京和首尔,但本质是还是东亚的城市。
2 对中国的描述确实不少,数据比较老,不能直接当结论,要知道中国的发展一个十年就可能完全不同,这本出版于011年的书还大量引用1995年左右中国的数据来论证中国贫民问题。而且和印度放在一起比较,并且得出结论,印度在贫民窟问题上比中国诚实,因为他们官方发布他们贫民窟数据很真实,而中国,看起来和印度一样,所以中国官方的好看数据必然有着许多作假成分。这个逻辑好笑到让我想起最近的新冠状病毒,西方媒体说,我们资本主义世界的美国和意大利医疗这么发达都控制不住病情。中国,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医疗落后,怎么可能控制得住,现在中国的数据必然是作假的!
3 书中引出了“殖民主义”带来的问题,但是不敢展开这个问题细讲。第三世界的城市贫民危机有很大一部分是殖民规划带来的问题,作者明显是知道的。
4 纯粹的数据报告书,描述了当下第三世界的现状,但对于贫民窟形成的逻辑没有什么深刻的见解,更没提出什么解决方案,对于研究城市发展和经济学的人来说会感到失望。
所以这本书是很尴尬了,作为一本以描述画面和现象为主的书,文字不优美,也没什么图片,只是罗列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数字;你看它那么多数据和引用源,想当然觉得这应该是一本揭示本质规律的书,结果它纯粹就是一本索引。
如果是为了研究发达国家和城市贫民窟的形成和本质,就不用看这本书了。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三):未来:布满贫民窟的星球
2019年里约的奥运宣传片了,有美丽的海岸线,有发达的富人区,也有色彩斑斓的贫民窟。贫民窟里的孩子撒欢快跑,愉快踢球——宣传镜头下,贫民窟里的穷人是快乐的,但是这并非贫民窟里的真相!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一书,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繁华掩盖下的大疮疤——“城市,不再是光彩炫目的天堂,而是充满污染、腐烂、贫穷与哀怨的噩梦。”关于城市,人们关注点总落在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等命题上,又有谁会切身感受生活在现代社会畸形角落里的“城市贫民”的苦痛呢?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2006年报告,单是英联邦国家的贫民窟就住有3.27亿人,“接近当地人口的1/6。在1/4的英联邦之中,超过2/3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其中很多国家仍在加剧城市化。预计2030年全球将有约20亿人口沦为贫民窟居民。”
有着1000万人口的大城市金沙萨,却没有任何的下水道系统。整个内罗毕大陆,经常出现着仅有10个厕所供4万人使用的事实。在“一种或多种与饮水供应和卫生设施不足相关联的疾病的折磨”下,在巴格达的大型贫民窟萨德尔城,肝炎、伤寒传染病盛行,完全无法控制。“尽管清洁的水是世界上最廉价和最重要的药,但公共水供应——正如免费厕所一样——经常与有权势的私人利益相冲突。”无力或不愿以天价向商贩们买水,一些内罗毕居民求助于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包括“使用下水道里的水、不洗澡不洗衣服、用井水和雨水、从破管子里舀水,等等”。
内罗毕贫民窟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城市整体高出2到3倍,是贫困乡村的一半。在基多,贫民窟婴儿死亡率比富人区高出30倍。40%的惊人总体死亡率主要源自水污染和糟糕的卫生状况所导致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贫民窟里的孩子被当做低成本的“城市佃农”或契约劳工。在太子港,每周工作90小时,每月只休一天的七八岁仆人并不少见,他们和他们父辈,就如牲畜一样,重复着一样的生活。被称为“肾脏村庄”的巴哈蒂村,估计每户一人曾把肾脏卖给当地的移植手术机构或出口到马来西亚;大多数出卖器官的是妇女,包括“许多被遗弃的妇女……她们被迫卖掉自己的肾脏来养活她们自己及其孩子。”
金沙萨人均年收入下降到100美元以下;2/3的人口营养不良;中产阶级消失不见;1/5的成人是艾滋病携带者。3/4的人不能负担正规的医疗费用而不得不求助信仰疗法和本地巫术,穷人的孩子正在变成巫童。
……
梁文道曾在《开卷八分钟》说到:“如果贫民窟不再异常不再例外,而根本就是一座城市的全部面貌?这时还有谁来为它写下最后的挽歌?这正是迈克•戴维斯在《布满贫民窟的星球》里为我们描画的一幅全新的都市图景。”贫民窟不是城市可自行愈合的伤口,它正在不断溃烂,流脓流血,它在不断蚕食城市机体,最终,可能与城市同归于尽。如《独立报》所说的“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悲剧”。“贫民窟布满星球”,并非危言耸听,而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
无视它?掩盖它?医治它?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那谁该会为贫民窟的快速蔓延负责呢?
最主要的应该是政府!但现实就是政府为了求发展,经常以类似“进步”“美化”“对贫民的社会公义”等名义,重新划定空间边界以保护土地所有者、外国投资者、私房房主精英和中等阶层上班族的利益。数以百万计的的贫民被定义为“人类的拖累”,被驱逐到城市边缘,在充满犯罪、毒品、违章建筑、垃圾、重度污染中,自生自灭……
在这一语境下,对第三世界施行殖民主义的既得利益者,对种族进行更大规模的隔离与压迫;开发商、城市中产阶级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又陆续成为强有力的推手,把城市贫民逼成流浪者,“处在一种永恒流浪状态中的短暂过客”。而警察更成为了帮凶:“不管房里还有没有人,住房都一样被拆毁;准军事部队胁迫和恐吓人民以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家园。家里的东西被任意破坏或偷窃;驱逐公告在一个家庭被赶出去那天才贴出来;人们被绑架;孕妇孩子遭受身体暴力;贫民窟的公共服务被切断——一种高压策略,家庭被羞辱和威胁;警察就是法官。”
贫民窟的贫民,是城市统计中被忽略的群体,是一切美化数据中的绝对牺牲品。众多隐藏在贫民窟里的社会问题,是否会像火山一样在某天突然爆发?我们从《布满贫民窟的星球》一书中看到迈克•戴维斯理性分析下焦虑却又无力的面孔。作者对世界城市贫民灾难性困境的忠实描绘,不仅是为了唤起愤慨,还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这就是实践了萨义德的论点:知识分子一定要令人尴尬,处于对立,甚至造成不快。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四):【转载】失语的经济学家:为什么穷人往往不愿意离开贫民窟?
文/梁捷
伟大的城市与贫民窟
维科认为,城市是文明涌现的象征,那大约发生在六千年之前。城市出现,人类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而就在最近几十年,我们又在经历另一场革命,全球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爆炸性增长,世界上大多数人正源源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超级城市。上一次的人口革命创造了历史,这一次则改变了历史。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先认识到城市的伟大和必然性。五十年前,世界上超过5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还屈指可数,除了纽约这个庞然大物以外,上海人口可能勉强超过500万,现在我们再用这根线作为指标就会发现,仅仅中国,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就有90余个。而排名靠前的上海、北京等都已在设法限制和减少城市人口了。
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它的“集聚效应”,即资本集聚、人力集聚以及信息集聚。在现代生产模式里,资源协作的效率比以前高出无数倍,而且还在以指数函数的速度增长。哈耶克曾论述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大量信息,“默会的知识”,对经济活动至关重要。而更紧凑的城市生活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和利用这些知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集聚效用的作用力超乎寻常地大,以至于在我们目前知识水平下,都很难衡量它的衰减边界。于是一个个大城市产生了。
我们在任何一个航空公司或者旅行社的网站上,都可以轻易找到全球大城市的地理分布。然而地理学家迈克·戴维斯却提醒我们,大城市的分布图同样也是全球贫民窟的分布图。这是一个布满大城市的星球,也是一个布满贫民窟的星球。全球城市化的革命性进程,也为全球贫民窟带来新的挑战。
众所周知,大量的贫民广泛分布在广大的第三世界乡村,他们每天的收入多在2美元甚至1美元以下。这些贫民分布在乡村时,似乎还只是看不见的符号,学界惯以“贫困问题”来概况。可是人有移动的权利,贫民也希望能分享大城市集聚效应所溢出的福利。于是在大城市的边缘,阴影里,就会有大量贫民聚集,贫民窟随之出现。
当我们试图研究贫民窟时,向来活跃的经济学家却经常失语。原因很简单,贫民们在统计上往往“并不存在”。在这个所谓“大数据时代”,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数字鸿沟”变得更大,我们对两者信息的掌握程度也有天壤之别。富人或者一般的中产阶级都在担心自己的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等信息泄露,而大量第三世界的穷人既没有手机也不使用互联网,丝毫不必担心这些问题,他们只是担心下一顿饭的着落。
所以,当数据科学家在采用大数据精准定位用户时,他们已经天然地把穷人排除在外。
前一阵,印度总理莫迪发起了打击地下经济的“废钞令”,要用新版大面额纸币来替代旧版大面额纸币,在印度引起轩然大波,经济活动几乎陷于停滞。因为印度人突然发现,原来生活中绝大部分交易都是用纸币进行,超过半数的印度人竟然没有银行账户。所有宏观经济学教材都会介绍商业银行利用贷款创造货币的过程,故而有相应的货币政策,但前提是所有人都要有银行账户,钱的流通要经过银行。这一点在美国成立,在印度和世界很多地方并不成立。
所以真正面对贫民窟,面对在这个世界上占到半数以上的穷人,经济学家突然发现自己束手无策,所有成熟、优美的经济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富人的生活模式基础之上。当我们真要回过头来研究穷人时,不但没有趁手的工具,连基本的调查数据都没有。路边的贫民窟就像高山大海一般,对调查员构成了巨大挑战。
贫困固化与“政府的背叛”
数十年前,全世界的发展经济学家之中还弥漫着一股乐观的精神,认为贫困终究可以被解决,贫民窟终究可以被拆除。随着有效的经济发展,所有这些贫困问题都会逐渐好转。几十年过去,除了个别顽固不化、死硬到底的经济学家外,绝大多数都已承认传统发展策略和国际援助计划的失败。城市里的贫民窟并没有消失,反而还在生长和扩大,生命周期比我们想象中要长得多。
戴维斯痛斥这种现象为“政府的背叛”。确实,很多国家的政府乃至联合国都“背叛”了自己的承诺,没有彻底解决贫民窟的发展问题,甚至没有能力遏制贫民窟的扩大与恶化。但是从更深层来看,这更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失败。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给联合国官员及发展经济学家上了一课,嘲讽了这一类“致命的自负”,也直接导致发展经济学陷入了低谷。
近二十年,终于有一批学者愿意放弃自己的骄傲,承认自己的无知,与人类学家一同走进看似混乱不堪、实则秩序井然的贫民窟,去深入了解穷人的生活和环境。在试图改变穷人的生活环境之前,我们应该先去了解他们的境况。穷人们可能在各方面陷于困顿,也有可能在贫民窟里保持特有的尊严,可能把贫民窟作为临时落脚点,也可能把贫民窟作为终身的栖居所在。
更重要的是,贫民窟很可能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场所,更是一个劳动生产的场所。在达拉维,有不少人就在这里工作。这里是全孟买的垃圾塑料瓶回收加工中心,各式各样的塑料瓶被拾荒者收集汇总,搬运至此地。很多工人就在这里,负责把塑料瓶切割粉碎成小的塑料颗粒,然后再低价转卖给有需要的塑料加工企业。在此过程中,无疑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损害工人的身体健康。但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予工人就业的机会。很多工人都表示,能在这个有害环境里工作已深感幸运,他们打死都不愿回到一无所有、毫无希望的乡村。
所以,简单粗暴的清理整顿贫民窟行为,虽然受到偏爱整洁的中产阶级的欢迎,却时常受到贫民窟原住民的激烈抵抗。孟买政府很多次想拆除达拉维,都因此无法得手。戴维斯悲观地哀叹,政府最终多半会放弃治理贫民窟的目标,任其自生自灭。而这正是很多贫民窟居民的追求。他们可以忍受贫民窟的糟糕环境,但无法忍受失业。
NGO对贫民窟的美化与幻象
与此同时,戴维斯还敏锐地发现,大量试图发掘贫民窟自治可能性的NGO(非政府组织)往往给我们提供另一种幻象,过度美化贫民窟,让我们对贫民窟的未来保留一份不切实际的希望。事实的确如此,而且现在距离戴维斯撰写这本书又过去了十余年,NGO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也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精神寄托方式之一。
绝大多数NGO对贫民窟发展的帮助效果都非常可疑。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大部分涉足贫民窟的NGO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甚至有些起到了反作用。在缺乏对贫民窟深刻认识和缺乏对NGO绩效准确评估的前提下,外来的NGO并不一定能帮助贫民窟发展和脱贫。穷人的问题绝不简单,甚至可能比富人的问题困难许多,使得大量聪明智慧的学者都对此束手无策。
一些学者深入贫民窟扎根数年后,用尽各种常规、非常规手段如观察、访谈、问卷、田野实验,终于对贫民窟和贫民窟里的人们有了一些片面的了解。穷人在有些方面极为聪明,甚至远比按部就班生活的富人来得聪明,非如此他们不能生存。而在另一方面,穷人受制于经济、信息、生理、心理、教育、卫生等诸多方面的局限,往往拥有一些看似非理性、实则不得已的恶心。往往因为这些难以克服的恶习,他们才永远无法摆脱贫民。不了解穷人的这些行为模式,就不可能真正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这个世界的大城市长得越来越像,哪里都可以找到星巴克和整洁划一的购物中心,给人以安定感。而贫民窟则不然,除了受到原有的自然、地理等环境影响之外,还顽强地保留了大量鲜活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都市格格不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大城市的光鲜一面感觉厌倦,反倒觉得贫民窟里的很多生活方式能够提醒我们,我们从哪里来。
曾有一些学者批评说,在严格的城市管制下,中国大多数大城市已不存在贫民窟,而是把贫民赶回了乡村。这一观察不完全对,因为贫民的生存能力很强,不容易赶走,城管也不可能无处不在。还有很多情况,是城市旧有的市民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逐渐陷入贫困,新贫与旧贫交织在一起,同时又与现代化建筑交织在一起,现代化的大楼背面常就变为贫民窟,颇不容易观察。而且随着飞速的都市更新,十年前尚为人称道的正常社区,转眼就可能贫民窟化了。
以中国上海的一个角落为例。
很多人都知道杨树浦是上海的工业区,但少人意识到这里也是上海的贫民窟之一。尤其八十年代以后,上海逐渐降低工业比重,贫民窟就再也没有翻身之日。这里虽然距离市中心并不远,地铁可达,但街道面貌没有任何更新,也几乎不被任何媒体关注,自生自灭几十年,连蔬菜价格都要比市中心便宜一半。最近,开发商做了个大项目,把这片地区一个最大工厂厂房改造成奥特莱斯,顿时引来一片喝彩,被誉为都市更新的成功范例。然而奥特莱斯一街之隔,仍然是破败不堪的旧屋和一成不变的生活。不少居民在苦苦等待动迁,另一些居民则还贪恋这里低廉的物价,而动迁还遥遥无期。
所以,这个世界并不缺少贫民窟,只是缺少关注贫民窟的眼睛。他们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平淡无奇,若是不深入进去,恐怕看不到什么触目惊心的场景。它们有可能数十年都没有变化,也有可能一夜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怎样,在试图为贫民窟做点什么之前,我们必须先要走进贫民窟。
原载于《经济观察报》2019年3月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五):经济学范畴内,一种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写法
如果对比一些经济学读物,可以把《布满贫民窟的星球》看作是从第三世界城市化的问题入手,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探讨贫富不均(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以及贫困国家内部)的一本书。我以前所知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全部来自于政治课本和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教材。对于这样写作方式类似普通经济学科普读物的书还是第一次接触。
作者从贫民窟的来历说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一种是从原来居住的农村向城市迁移,还有一种是农村就地城市化,但是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他们本身在全球化生产分工中处于较低的位置,这些国家的农民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遭到破坏,进入城市或转变为城市之后又缺乏工作机会,于是陷入贫困,形成贫民窟。接着,作者对贫民窟的不同类型进行了总结,有中心贫民窟化和城市边缘型贫民窟。而贫民窟建起来,一是通过擅自定居,二是通过城市化强占土地,也就是在没有所有权的地方擅自或强行居住下来,还有一种是在不适合人居住的环境恶劣地区聚居而成的贫民窟。
那么造成这些贫民窟不断扩大,愈演愈烈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之下政府的不作为,新自由主义让政府能够推卸责任,不去提供公共服务。并且在第三世界国家,很多政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遭遇了扭曲,针对贫民的政策却让城市精英和中产受惠。而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未能发挥它们原本的作用。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贫民窟的解救之路在于贫民窟的内部,即给予贫民窟的居民土地的所有权,但是这只能带来更大的不平等和贫民内部的分化,以及中产和精英们利用资产对贫民进一步进行剥削,也就是说贫民窟居民的自救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在第三世界,一边是不断壮大的贫民窟,一边是城市精英和中产阶级不断将自己与贫民窟分割,躲进自己的世外桃源,对本国或本地的贫困视而不见。贫民窟居民的生存状态,包括安全、健康和卫生状况,也是相当恶劣。对于第三世界贫民窟形成的原因,作者归结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结构调整额计划,作者说“这是一个由外国银行和信贷机构的宣言掌控城乡贫民生存需求的世界”,结构调整计划是彻底的反城市,“给各个贫困国家提供了同样的毒药杯:货币贬值、私有化、进口控制和食品津贴的取消、卫生和教育收支平衡的加强、公共部门的无情收缩”。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历史上用保护主义关税和津贴作为从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爬到以城市高价货物和服务为基础的经济的梯子”被踢开了。也就是说,这些富裕国家曾经用贸易保护为自己的发展保驾护航,现在却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行要求第三世界国家使用关税和津贴保护自己,还让他们减少公共部门的财政支出,导致这些国家的农业部门在全球化竞争中遭到瓦解,也没有能够发展出自己的工业来吸纳原来属于农业部门的人口。大部分“被无产阶级化”的农民,以及“长期的劳动过剩”,他们于是进入非正式经济,而这些被自由主义者称赞的非正式经济来自走投无路,并且缺乏保障。在这些非正式经济中,弱者相互竞争,原有的互助社区或群体瓦解,童工、人畜、器官买卖、遗弃,以及对非自然力(宗教、武术)的崇拜兴起。
在宣传上,这本书侧重于城市化中的贫民窟这一点,本书所描绘的贫民窟景象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它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最贫穷的一群人的生存状态,这群人如同本国和世界的弃民。经济上的强者(全球经济中的富裕国家,本国的富者)在全球化中用新自由主义巩固自己的优势,推卸责任。我们也能体会到其中的阶级矛盾,或者说人类不同群体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由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所生产出来的不同阶级,就像工业革命后所生产出来的不同阶级一样。与我熟悉的马克思主义的激进观点(公有制)不同,本书是一种温和的看法,虽然对第三世界国家受富裕国家压迫而行使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不满,却也没有明确地提倡公有制,只是在行文中认为政府应该担当起某些公共服务的职责。从这一点来看,作者似乎也受到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主流经济学中就有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已过世的日本经济学家宇泽弘文写过一本《社会共通资本》,他就认为农业、城市、医疗、教育、住房、金融制度和环境等,是应该由全社会共同经营,并提供给全社会使用,保障社会中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必要资本。
《 21世纪资本》论说贫富不均来自于资产的增值永远大于劳动的增值,自由主义的托马斯·索维尔于是写了一本书反驳道问题的根源还是生产不足却太过关注分配问题。(很抱歉,这两本书还没有完全读过。)同样地,本书其实也是重视分配问题,而第三世界的这些国家是不是足以能够讨论分配问题呢?至少30年前的中国讨论分配问题是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到今天,这确实已经成为一个问题。
关于贫富不平等,经济诺奖得住安格斯·迪顿写过一本《逃离不平等》,实际上,我觉得它比《布满贫民窟的星球》更容易读一些。迪顿显然收集掌握了相当长时间内人类生存健康状况的数据,于是也能够描述跨度很长的时间内的人类贫困相关指标的变迁,并且数量化地看待贫困等相关问题。相较之下《布满贫民窟的星球》多描写第三世界国家各自的贫困景象,更像是一个充满细节的现实盆景,在举例方面,书中相当多的描述缺乏现实情境,作者并没有给出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文社会政治环境,似乎只是某个现象符合作者所总结的结论就被拿来佐证,我想这些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书中所举的中国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来,缺失有别扭之处,当然也可能与写作时间在10年前有关。
经济学总是倾向于把单个的人作为分子或分母,就像迪顿的数量化一样(当然,迪顿并不认可以某种固定的指标来衡量贫困和富裕);至少我们在本书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生动的案例,揭示了这个世界真实且细节的贫困。
其中描述的一些普遍现象值得思考:
1.很多第三世界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城市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关联甚少,而无工业化的城市化或无增长的城市化带来的是人口过剩,城市工作岗位的不足,这就造成了贫民窟化。——比较当下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值得思考。(p16)
2.第三世界的城市精英和中产阶级在逃避市政税收方面也非常成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动产税的潜能没有充分开发。现存税收体系倾向于向贫民征税,免税及贫民们在收税时的行为对税收基础有着实质性腐蚀。也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第三世界城市的政府曾有过任何严肃的努力来评估和征收富人的财产税。而且第三世界公共住房和城府补贴住房主要使城市中产阶级和精英收益,他们期望纳更少的税并获得更高标准的自治服务。于是,最终城市变革的宏大概念被蚕食和调整以适宜有产阶级的直接利益。城镇规划方案不是作为社会复兴的理想主义计划,而是作为进一步实现有产者利益和目的,并不断把贫民边缘化的工具而展开。——中国的个税成为一种中间阶层税,而目前有产者对无产者的利益侵蚀也是有目共睹。(p88-90)(21世纪资本论认为资本的增值大于劳动的增值)
3.德·索托声称第三世界城市的饥荒,更多第不是因为缺乏投资和就业机会,而是因为认为造成的所有权短缺。他主张,贫民实际上是富人。他们不能获得他们的财富或将其变为流动资本,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式的契约或所有权。他宣称,所有权将立即创造巨大的平等,而政府只需付出极少代价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反过来,这种新财富的一部分将为缺乏信用的微型企业主提供资本创造贫民窟的新就业机会,于是棚户区将变成黄金地段。但是,所有权却会加速贫民窟的社会分层,造成一个更大的下层阶级,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形式的能够负担或可以获得的住房。——给予农民土地的使用权和流转权,是否也会造成相同的结果?当然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也是以效率为目标的,并不是为了消除不均。(p104-105)
4.城市大领地的发展趋势紧紧地扎根于生产的危机和衰退中。大致来说,一度有这样的一个时代:土地价值与经济增长和工业投资同时飙升。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城市土地迅速成为国家存款的资本全套,那种关系就解体了。债务危机、飞速通膨(通胀?),以及70年代末和8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休克疗法等一连串事件摧毁了刺激家庭工业和公共雇佣生产性投资的最大动机。反过来,结构调整计划为国内制造业和福利存款开辟了进入土地投机市场的道路。 “高通货膨胀率和大规模贬值阻碍了存款,并使得对未开发或部分开发土地的投资成为最安全、收益最高,而且能卖给外国资金的资产持有方式。”——目前的通货膨胀、经济不景气和房价的关系。资产成为硬通货(p110)
5.城市精英和中产阶级的居住空间和贫民的居住空间的隔离。第三世界的城市资产阶级,不再是他们自己国家的居民,而成为一个属于和自我效忠于一个超地球金钱王国的流浪者,他们变成了财富王国的爱国者,无所不在和不可捉摸的金钱过度的国家主义者。他们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过着南加利福尼亚式的生活,对外面的贫困视而不见。——中国城市中小区的围墙和高档社区的保安。(p147-154)
6.机动车化,汽车与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争路,开放空间和绿色生态的缺失。——中国城市规划的失败和错误(p171)
7.一种长期的劳动力超级过剩在应运而生的经济奇迹和生存专门市场的经常细分中得以生存。非正式经济的缺乏保障——(p228)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