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记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4-28 20:35: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6

《中国日记》是一本由[英]斯蒂芬·斯彭德[英]大卫·霍克尼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日记》精选点评:●游记●其实这本书很好,诗人和画家是旅行的完美搭配。过去

中国日记读后感100字

  《中国日记》是一本由[英] 斯蒂芬·斯彭德 / [英] 大卫·霍克尼著作,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日记》精选点评:

  ●游记

  ●其实这本书很好,诗人和画家是旅行的完美搭配。过去是这样,现在呢?可能是导演和编剧。总之,游记的文字和图片画面是一体的,有挺多那个年代老外才能看到的独特观察,文风很好,以及霍克尼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看完后,打算再看一次霍克尼的展览。

  ●好看,文字和画都好看。外国人眼中的80年代的中国城市。并且他们旅游的方式观察的视角也很有启发性。

  ●啥玩意

  ●老先生对中国充满善意,可惜类似今日朝鲜定点旅游+同行座谈他自己也觉得一圈逛完大部分时间跟中国人还是隔着一堵墙,霍克尼提供挺棒的速写和空泛的照片可惜他的见解只是少量转述。上海大厦当时果然是外国人专属旅馆国人不得入内,难怪外国人纪录片里都是同样的俯拍镜头。行程太紧就欧洲五国十日团那种。出发前碰到托尼理查德森刚去过回来,建议他们多离队自己乱跑(导游估计恨死他了)

  ●代表了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人猎奇的视角,记录了许多那时的中国百姓生活,非常非常有趣的书,印刷精美

  ●两位艺术家在80年代中国进行的一场“不太自由”的旅行记录,行程匆忙,片面,犹如今天去朝鲜旅游一样,被告知中国没有乞丐等等,和中国的诗人交流,被要求即兴赋诗,获赠书法作品,将他们的来访视为两国友谊的象征。他们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不正常状态。

  ●还很有趣

  ●旅行就像透过一面镜子观察自己的生活,文化也是一面镜子;而这本书是一面镜子后的一面镜子后的一面镜子。

  ●三个傻傻的老外(感觉性质跟美国人去苏联,中国人去朝鲜差不多

  《中国日记》读后感(一):【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 振聋发聩的艺术见解 当下的生活即艺术 没必要妄自菲薄 如果历史的车轮回到2019年 随喜文化刚刚诞生的时候 会为他做些什么? 现在是2019年 又会为他做些什么? 放得更长远一点 如果命运有选择 让你在功成名就时 做一个像春上春树这样的作品 轰轰烈烈地实验 大卫所说的间接享乐 实际上就是随喜文化 随喜别人 随喜自己 最后曲终人散 还是让你在最好的青春年华 先经历这场完全共享社区营造的革命 割了自己的韭菜 再一次东山再起 你会选择哪一个? 而知也无涯 命运已安排 在生命现场 以终为始

  《中国日记》读后感(二):真实的40年前的中国细节

  三位西方诗人,作家1981年春夏之交中国之旅。他们在中国体验到的是一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并体验过的“旅行团式旅游”,用文字和绘画记录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和感受。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奔赴一个又一个景点。而他们的足迹香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无锡、上海、桂林、广州。密集的三周行程产生了一本书《中国日记》。 作者旅行桂林那一段时,我竟然期望有漓江的照片,我们乡下孩子只有几岁,那个时候光着身子在漓江边上洗澡、跳水。而豪华游漓江的邮轮故意靠近岸边给光屁股的孩子们拍照,结束后船上的游客和岸上的孩子们互相挥手道别,尽管永世不会再见,但非常开心。也许,我渴望外面世界的念头从那邮轮上穿着光鲜,漂亮的照相机开始的,他们打开了我农村封闭的世界。 可惜书中没有我期待的场景,但是感觉和作者在某个时间我们身处同一个地方了,有种莫名的亲近感。

  《中国日记》读后感(三):管中窥豹的旅途

  感受三个西方人眼中80年代的中国。游记中的亮点不在霍克尼的绘画,反倒是斯蒂芬斯彭德的思考出发点还有一些视角开阔的联想比较有趣。

  比如参观兵马俑的时候:“就像是《圣经 旧约》中的众多军队突然有了具体形象一样,他们就像是在庞贝古城或广岛的灰烬中为后世创造的真实躯体…。 ”

  看他们和国内的创作者交流艺术、诗歌创作的对话也能窥见那个年代国内的艺术创作氛围。霍克尼在央美和学生关于抽象艺术的对话也颇有意味:一个艺术家与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对话。

  从霍克尼的创作中能看到他明显收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比如用照片拼贴,以散点透视尝试创造“更大视角”的图像,探索观看的真实。他对于中国书法、中国绘画肯定不具备学术意义上的专业修养,但是有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对于中国的政治,他们的理解有时生硬,但也有明智的洞见。

  最重要的是,这趟旅行对霍克尼一行来说是探索这片西方人眼中的神秘大陆的文化,而中方则当然将此看作一次政治外交事件。探访者们深深地明白着:我们所见的,都是他们想让我们看见的。

  《中国日记》读后感(四):也许并没有你想看的艺术

  必须承认,借这本书是因为霍克尼而非斯彭德,目的也不是看老外如何看中国,而是想看霍克尼的写生。

  最早知道大卫•霍克尼是那本《更大的信息》,看他的画,虽然色彩鲜亮,但并没有庸俗的感觉,而是透着股生机勃勃的劲儿,后来还买了他的其它著作,像《图画史》和《隐秘的知识》,觉得他是位喜欢思考的画家,不仅自己画画,而且还会思考跟绘画有关的事情。这次在图书馆见到这本书就借出来了,可惜一直没仔细读,眼看着到了还书期限,于是赶紧拿出来浏览了一遍。(顺便说一句,其实霍克尼的其它书我都还没来得及看,好像塑封也没打开,这再次说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 )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他的写生作品,能看出他的大家风范,就是乍看觉得一般,但再看一会就有点味道了,看他画的那些很不好入画的天安门广场,故宫紫禁城,看起来像是在涂鸦,却在随意挥洒着色块和线条,勾勒出一个似与不似的世界。还有他画的人物速写,看起来似乎五官比例都不是很准,但却透着股人的气质性格,很令人着迷。他是如何做到的?是否在精准造型的前提下故意让某些线条和色彩脱离控制?还有对象的取舍,他画下了什么,哪些是没有入画的,为什么会这么取舍?

  可惜的是,在这本日记里面,更多呈现的是他们作为好奇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探视,有诸多关于中国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但缺少的是他作为艺术家对于中国艺术的评价,只是简单地讲了他们与中国同行交流的情况,里面只有一段讲霍克尼与桂林小画家唐阿诗,他很欣赏小画家的观察和对绘画工具的敏感,并认为好的绘画应该是有生命力的。遗憾的是,我查了下,百度上并没有唐阿诗的介绍,也许这位当时大名鼎鼎的小画家已经泯然众人矣。

  当然,这本书不出意料地有不少省略号,译者我觉得已经翻译得很好了,非常有日记的感觉,但遗憾的是没有写译后记或导言,这使我们无从知道这些省略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国日记》读后感(五):偶然遇到的佳作

  此书归于霍克尼书系名下,但我这明明是斯彭长篇德的作品,霍克尼贡献了插图与照片。读完霍克尼的文字,看这本明显不同。72岁的斯彭德的文字肌理优异很多,而且文字下有深刻洞察与冷幽默,猝不及防会被逗笑。查一下,原来斯彭德二战前是左翼文人,并且加入了英国共产党。难怪他的观察中政治意味深长。除中国日记外,斯氏作品完整的中文译本并没有。

  纪录81.5.19至6.11在中国的旅程。

  从霍克尼与他在旅行初期的谈话可知,霍早在80年代初即有camera obscure对西方艺术影响的理论。斯彭德确实是文人,作的比喻新奇尖俏,印象深刻。比喻北京导游李小姐“像是木刻的上了一层褐色清漆的大提琴的琴颈一样”。讽刺霍克尼袜子两种颜色,居然霍背了Robert herrick诗歌来辩解。对汤沐黎的观察也很锐利,相对于西湖的18世纪的优雅,颐和园是19世纪的,粗糙的感觉,比喻为海德公园。因为斯彭德是著名诗人,所以安排他们访问了《诗刊》编辑部。对中国建筑和京剧的评价很平庸,斯彭德大概并不懂建筑。他对汉语拼音与语言的评述还是非常中肯的。无锡比喻为中世纪的布鲁日或跟特。将太湖石与亨利摩尔早期雕塑相比。

  他提到了明陵的麒麟对霍克尼《夜莺》舞台设计的影响,而霍克尼在《我的观看之道》里专门提到中国之行对他的舞台设计毫无影响,大概在看文本时他不同意,斯彭德在后记里提到双方各有保留看法的权利,所以另外处来辩解。

  在桂林遇到的小画家,翻译为唐阿诗,这是错的,应该是谭文西,其实还是一个挺传奇的人物,此处不赘述。

  从行文来看,斯彭德与霍克尼在观点上有一种隐隐的张力,因为斯彭德是政治批判的眼光,而霍克尼完全是艺术家的思维,对中国抱有一种美好的认知。所以此书文字上删节不少。

  几个数据,81年北京有900万居民,300万自行车。一辆自行车150元,工人月平均工资100元。中国当时是10亿人口。

  好笑的钱应该是大学生没有准确翻译,friendly money,他应该想说的是友谊券,用于友谊商店的外汇券。

  还有吴悦石的展览。

本文标题: 中国日记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467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布满贫民窟的星球读后感100字折枝读后感摘抄
    Top